【试论宋朝监察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当代启示(论文)】_第1页
【试论宋朝监察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当代启示(论文)】_第2页
【试论宋朝监察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当代启示(论文)】_第3页
【试论宋朝监察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当代启示(论文)】_第4页
【试论宋朝监察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当代启示(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试论宋朝监察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当代启示目录TOC\o"1-2"\h\u10973引言 120065一、宋朝监察制度产生的时代背景 230604(一)宋代监察制度产生的历史渊源 210448(二)宋朝整饬史治的需要 35864(三)皇权与臣权的互动 428261二、宋朝监察制度的基本内容 419530(一)宋朝完善的监察立法 426744(二)宋朝严密的监察机制 42443(三)宋朝监察官员的严格选任与考核机制 616366三、宋朝监察制度的基本特征 78351(一)监察法律体系完善 716621(二)监察任职官员审核严格 728436(三)监察权相对独立 729918(四)把广开言路作为重要核心 814965四、宋代对当今监察制度的启示 83518(一)规范监察执法法律程序 827878(二)建立合理的监察官员选任制度 913528(三)保证监察部门的相对独立 97023(四)倡导“天下公议”,了解民情 98278结语 10【摘要】宋朝的监察制度承上启下,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对比之前的汉唐有了较大的发展创新,制度上的优化改造使得宋朝维持了长时间的和平安稳,使得当时的吏治、司法公正和权力制衡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并对后世的监察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其本身产生于封建时代,因为时代局限性在制度上也不够完美,在根源上是为皇权服务的,为皇帝说控制,除去这一内核,其法律体系、监察官员选拔制度、独立的监察权和广开言路的文化引导,都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本文主要分析了宋朝监察制度产生的历史渊源,对宋朝监察制度的基本内容进行介绍,分析其基本特征,并根据对宋朝监察制度的研究,尝试对比分析,得出宋代监察制度对当代的启示,希望能促进我国当下监察制度的优化发展。【关键词】宋朝;监察制度;监察权引言宋朝是中国古代一个较为特殊的朝代,虽然遭受战乱动荡,但政治制度却较为完善,我国监察制度在秦汉时期一直处于台谏分离的状态,而在宋朝这两者完成了高度融合,宋朝监察制度因为法律制度、选人制度等方面的完备,得以实现较为成熟的发展。在学术界,专家学者基本达成共识,认为宋朝监察制度对当今社会影响巨大,探究宋朝监察制度的合理之处,对我国当下监察制度的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目前国内外关于宋代监察制度研究的著作比较少,仅仅在论述中国古代监察法制史的时候少有提及,对宋代法制研究的著作设计监察制度的内容也较少,相关的期刊文章和博硕士论文较多,但年份较为久远,因此在当下研究这一课题,能够丰富这一领域的理论成果。同时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乃丽蓉.中共十九大政治报告研究综述[J].新闻传播,2020(14):7-9.,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宋朝监察制度,对于我们当下的监察体制改革能够提供参考借鉴。乃丽蓉.中共十九大政治报告研究综述[J].新闻传播,2020(14):7-9.一、宋朝监察制度产生的时代背景(一)宋代监察制度产生的历史渊源1.中国古代司法监察制度的演变我国可以考据的监察制度,严格来说始于秦汉时期,秦朝设置御史大夫,下设御史中丞、侍御史、监郡御史,开了封建王朝确立监察制度、设置监察机关的先河,汉代时御史大夫更名为司空,御史中丞反而成为了御史台的首领,成为专门为中央形式监察职能的机关,从此开启了言谏的相关发展,而在对地方的监管上开始设置专门的监察区,委派刺史进行督查。魏晋南北朝时期,因为社会秩序的混乱,监察制度也得以变革,在东晋时期,御史台成为具有高度自主权的监察机关,职权不断扩大,到西晋时期职权范围已经相当可观。隋朝时,监察机关的职责由御史台、司吏台和谒者台三者共同来行使,御史台负责对官员的监察,而后两者则负责对地方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唐代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迅速发展、趋于成熟的一个时期,为宋代监察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唐代把司吏台重新划归到御史台,行使御史台具有的高度的总管、监察职责,甚至能够针对司法问题进行相关的审判,具体职权在《唐六典》中进行了细致明确的规定,这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走向规范、专业、成熟的一个时期,并且唐朝为了使得言谏这一形式更加受重视,还特别建立了谏院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M].中华书局,1992.。这些相关的规定与机构设置,都使得宋朝自一开始监察机关就能有良好的体制基础,进行了便捷的沿袭与发展。在唐朝的基础上宋朝实现了“台谏合一”,也就是把本来负责言谏君王的谏官,和原本负责监督官员的御史台的职责进行了融合,在地方监察上也设置监司,使得监察法律法规变得更加完善。到了元代,司法监察和司法审判两项权力被区分开来,机构设置上更加完善。明朝时期监察制度进一步完善成熟,都察院作为坐镇中央的监督机构,设置六科给事中,在地方上将全国分成十五个监察区分别巡查,这样的体制固定下来,为清朝基本沿用,雍正年间将六科划归到都察院,最终实现了台谏合一,这是监察机关高度组织化的体现。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M].中华书局,1992.2.宋代司法监察制度发展的理论渊源监察制度发展的理论渊源,第一就在于加强重要集权、君权以及对百官的监督的封建统治阶级思想。法家韩非子曾经就监察制度相关问题进行探讨,认为封建国家通过治理官员来实现对百姓的控制,需要君主督促大臣遵守法律黄玉敏.韩非子法律思想的关键问题[J].中国商界,2010(12):2.,因此历朝历代的帝王对于监察都高度重视。宋朝初年的统治者因为经历了唐朝末年之后的五代之乱,在动荡时代中深刻吸取教训,更是意识到了中央集权及君主集权的重要性,认为只有权力高度集中才能够实现和平统一,因此在监察上大量花费心力,将官员和地方的监察都牢牢把控在手中,直到后来随着封建王朝的发展,阶级民族矛盾都逐渐发酵之后,宋朝皇帝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地位,更是对地方实施更严苛的监察控制,而在这其中又格外重视司法权的把握,将御史台和监司等机构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第二是对儒家思想中“慎刑”思想的运用。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就成为了封建统治者奉为圭臬的正统思想,而儒家思想当中较为重要的一个思想就是“慎刑”,认为在对待罪犯时要保持仁爱之心,慎用刑罚,尤其是较为冷酷的刑罚,这样的思想深深影响到了后世的帝王,尤其是两宋时期的君王。首先就是宋太宗,他曾目睹五代十国时期由于酷吏刑罚造成了流血牺牲,认为严酷的刑罚会导致国运衰败,故此他认真推行慎刑恤刑,这对他之后宋朝的帝王们产生了深远影响。比如宋真宗性格较为仁爱,认为死刑需要慎重,强调法官手下悬着的就是人命;宋仁宗同样淳厚忠良,断案极度谨慎;宋神宗更强调刑罚轻缓关系国计民生,这样慎重对待刑罚的思想,使得他们达成共识。认为只有监察制度足够严苛,才能防患于未然,确保官员不犯错,从而减少刑狱案件和酷刑的使用。黄玉敏.韩非子法律思想的关键问题[J].中国商界,2010(12):2.(二)宋朝整饬史治的需要针对官员吏治当中存在的官员玩忽职守、以公徇私、贪污腐化、越权越级等行为,必须要任命监察官进行整治,这样才能约束检视官员的行为,改善封建帝国的统治秩序,才能保证老百姓的生活秩序能够相对安稳,让国家机器维持在合理运转的范围中。这其中较为典型的就是宋太宗时期的王元吉案件,该案发生在河南开封,王元吉与继母长期关系紧张,随即被继母诬告其在日常餐饮中下毒,继母贿赂判案官员,试图使用酷刑逼迫王元吉就范,但王元吉在被判死刑之前控诉判案官员接受贿赂,并把相关具有连带责任的官员名字一一上报,这一案件最终被呈送到了君王面前,宋太宗亲自重审此案,洗刷了王元吉的冤屈,并把此案涉及的互相包庇的官员进行了严厉的惩处,部分降职,部分流放,并对最初协助上报此案的官员进行了奖励徐振来.宋代翻异别勘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8.。这一案件影响深远,使得后续官员在约束限制下级官员、同级官员时更多地参考法律,保障了官僚精英集团内部秩序的稳定,在宋朝前期官员内部风清气正,腐败现象较少。徐振来.宋代翻异别勘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8.(三)皇权与臣权的互动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无论再完善的监察制度,最终也是服务于加强皇权的需要,宋代的监察官虽然实权较大,但最终还是要依附于皇帝而存在,皇帝代表了所有法律的进取,站在权力的最巅峰,没有法律能够对这一权力进行管控。因此从本质上来说,宋朝的监察制度是皇帝通过法律形式,将自己的意识传达给下属的官员,以皇帝的意志来进行监察立法,其中包括了皇帝本人的曰谕、诏令等,具有极高的权利。监察官对官员进行监察,作用就是代替皇权,对官员进行控制,监察官由君王直接任命,仅听命于君王,对君王一个人负责,因此在某些特殊事件的处置上,尤其是涉及权贵阶层的案件,皇帝往往会选择徇私枉法,在这种情况下监察制度的法律正义性就会被破坏。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宋朝监察制度的建立产生于君权与臣权的博弈互动,最终实现的是皇权的绝对控制。二、宋朝监察制度的基本内容(一)宋朝完善的监察立法为了更好地发挥司法监察的职能,不仅需要完善的组织体制,还需要有法律保障实施,因此监察立法对于制度的作用机制是极为重要的,监察法律的存在一方面可以让监察实施的过程当中有明确的依据,提高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对监察权作出合理的限制。在宋代关于监察的繁复立法中,有诏、敕、令、格等君主形式的立法,详细规定了监察官员的职权范围你、监察官员自身犯罪时该如何处置。另外还有专门的应用于监察的立法,如《监司互察法》,其中强调如果监察官员存在相互暴毙的行为,一旦遭到御史台的弹劾,君王会亲自去查验并进行重罚陈燕.中国古代巡察制度及其当代启示[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6(02):116-122.。这些关于监察的立法对之后的监察体制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作用,监察立法使得宋朝的监察制度更加完善规范。在立法方面,宋朝法律规定,监察廉政的官员有权限对百官进行监督,对于官员当中结党营私、职能越权、擅自更改法律、玩忽职守等等不良公务行为,甚至是不忠不孝破坏伦理纲常的行为,都可以进行举报弹劾。在宋朝之前,监察工作的权限较小,主要是采取连坐惩罚、巡视、牵制等作用,而在宋朝这些权限被迅速扩大,形成了较为成熟的部门体制,此外还专门设置了登闻鼓院、登闻检院等类似现代信访办的机构。宋朝监察法律规定,根据唐制基础,将御史台设置为最高监察机关,负责端正肃纪,监察百官,御史台之下分设台院、殿院和察院,条例清晰,职责明确。陈燕.中国古代巡察制度及其当代启示[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6(02):116-122.(二)宋朝严密的监察机制宋朝在承袭唐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严密的监察机制,形成了一个覆盖面广、全方位的网络状格局,将从中央到地方的整个官僚系统都网罗起来,覆盖全国的监察体系,使得皇权得以进一步被巩固。虽然这一体系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其优越性和开先河的壮举,对后世影响深远,其中存在的弊病也能让后世为之警醒。宋初的统治者经历过五代十国的战乱动荡,因此对于地方藩镇割据极为忌惮,认为这是破坏中央集权统治的重要因素,为了防止这样的格局,就必须把持好地方权力,这就是宋朝监察制度分中央和地方两层的原因,具体来看,宋朝的监察机制划分为以下两层:1.宋朝的中央监察机构的设置及其职能中央有御史台和谏院,在中央设置总枢纽——御史台,负责对文武百官的行为进行监察,偶尔也会委派前往地方调查,这是整个监察机制的核心。而谏院官员,则可以参与弹劾执政的官员。在唐朝之前这两个职能部门的作用有限,御史台虽然弹劾文武百官,但权限并不高;谏官多数时候起到的是劝导、劝解的作用,且劝导的对象多数时候就是君王本身,而对于文武百官,谏官不具备硬性的约束力。但到了宋朝这两个职能机构作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天禧二年开始,谏官就可以上奏“官营涉私”,对官员徇私枉法的行为进行弹劾,到了宋仁宗时期,谏官时常和御史联合在一起,提出对百官的弹劾意见。因此到了宋哲宗时期,谏官在执法、政治判刑等方面的权力都扩大到一个较大的程度,对于相关事项能够直接禀告君王,甚至对于一些位高权重的弄臣,谏官也有权限进行弹劾,这样一来其职能范围大大扩张,延伸出了新的职责特质,中央监察的体制范围不断拓宽,人数上升。对于这一监察队伍的管理考核,同样严格,在唐朝之前监察官只需要对君王负责,接受君王的单向监督,而在宋朝元丰改制之后,御史台的职能范围扩大到对百官的监察,还尤其强调了其对于自身的监察,让行政和监察权互相牵绊约束,形成有利于君王的双向监察体制。2.宋朝地方监察制度的发展及演变在地方监察制度上,宋朝设置了地方监司,负责对地方官的行为举止进行各种监察,包括转运使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安抚使司、走马承受公事、通判等等名目繁多的监察官,常年在地方进行巡视检查,这样程式化标准化的监司巡检制度,影响深远。在地方的监察制度上,宋朝不仅汲取了前朝较为成功的部分,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的发展。不管是汉武帝时期实行的十三州部刺史,还是唐朝开元年间设置的道采访处置使,都是单一型的地方监察体制,而在宋朝这一局势被大大改变,伴随着皇权的进一步集中,单一型的地方监察体制开始呈现出多元化的心思。宋朝建立了监司和通判两级监察体制,监司能够对冤案进行重审、平反,负责地方官的考核,甚至能够举荐地方较为优秀的官吏,在刑狱案件上的决策权较大,在地方发生农民起义时也能够发挥镇压的职能,同时也对地方民政事项负责,监司每两年巡查一次。(三)宋朝监察官员的严格选任与考核机制1.宋朝监察官员的选任宋朝中央御史台的官员由皇帝亲自选拔任命,需要通过严苛的选拔标准,宋朝对御史台官员在出身和资历上进行了严格把关。要求三点:进士出身、有地方州县级的行政管理经验、参与选拔前已经擢升为京官。宋孝宗特别发布诏令,规定如果没有做过两任县令,不得参与监察御史的遴选。这种考量充分体现出君王的仁爱情怀,县令作为古代行政单位中较低一级的长官,拥有较大的司法审判权,在地方任命期间积累了丰富的监察经验,同时还需要和百姓大量接触,能够真正体察到民情,对民间情况和地方行政系统的运行机制都有丰富的了解,在当时甚至有“未尝入县,难入台”的说法。除此之外,在御史台官员的选择上,宋朝还尤其注重德行才学,认为只有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的官员才能够胜任御史台的职位,并且特别强调性情偏激、没有同情心的不能选。而在地方监司官员的选择上,有四种方式,皇帝亲择、开科选取、中书选任、大臣荐举(保任)等,监司机构的高层长官和重要辖区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命。宋哲宗规定,转运判官、提举官要具备长期担任知县及以上层级官员的经验,要亲民爱民,而刑狱司及以上官员则要有出任知州或通判的经验,这样的限制充分考虑到地方官的资质,并且在道德标准上同样对地方监察官提出较高要求,要求地方监察官品行端正,一旦出现贪污受贿等不检点的行为,就会断送全部仕途。2.宋朝监察官员的考核宋代的监察制度明确规定了对监察官应当进行考核和监督,监察官之间需要长期互相监督。特别是尚书省有权监督审查,御史能够对谏官提出弹劾,台谏等谏官反过来也能够监督御史台下属的给事中,这样一来监察官在应对考核时就必须符合要求。大体上来说,宋朝把对监察官员的考核和监督分为两种,一种是常规性的,一种则是突击性的。常规性考核由御史台主持,主要包括每一年对地方监察官进行一次测评,有时候半年一次,主要以批书印纸方式进行,测评的细节在宋仁宗时期进行了细化,包括五个方面:人口增减、田地开垦、茶叶生产、酒类产出、盐税征收。在宋宁宗时期还在御史台设置了考课司,将监察官员集中起来进行考核,分为三等进行评分。而在地方的监察制度中,形成了路、州两级监察网络,地方监察官员无论是处于哪一层级,都要接受来自三个方面的监督考核,一方面是中央朝廷,一方面是同级别职能机构,最后则是地方上两级监察机构的彼此监督,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息息相关、彼此牵制的网络,变相巩固了重要的统治。但值得一提的是,这样严密的考核监督网络,最后还是没能有效防止地方监察官员的腐败问题,这是因为其自身还存在一定的弊端,无论是自上而下的,还是同级之间的监督,本质上都是统治阶层内部的互相监督,个人或许会因为某一次弹劾而被替换,但整体上这个监察体制是绝不会破坏到统治阶层中的精英利益的,官员内部极易达成共识,缺乏来自民间的监督,本身就存在官官相护、贪污腐化的隐患。三、宋朝监察制度的基本特征(一)监察法律体系完善宋代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皇权空前繁荣的时期,监察系统也在改善其中央集权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与前一个朝代相比,谏官的职权范围空前扩大,从对皇帝的劝解,扩张到对文武百官的监察,具有绝对的压制力量,经过宋武帝、宋真宗、宋神宗的不断完善,使得宋代的监察法律体系区域成熟,规定形成了一套中央控制地方、君王控制大臣的严密网络,巩固了封建帝王的统治地位。但御史、谏官的权限虽大,却依然受到法律的制约,对于弹劾的细则和执法标准都要严格按照律法进行,这体现出宋朝监察法律体系的完善和严谨。这主要是因为宋朝最初的君王经历过五代十国长期法制混乱的历史教训,认为只有足够严谨的监察法律,才能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才能真正做到防止贪腐,这些法律制度的建立有效遏制了官员的贪污行为,使得宋朝的经济文化水平提升到比前朝更高的水准。(二)监察任职官员审核严格宋朝监察制度整体上服务于皇权,监察官员也只是皇帝的耳目,因此在选拔、审核上极为严格。在宋朝官员的概念当中,官僚体系当中分量最重的除了宰相就是台谏,甚至曾有研究认为宋朝能够实现稳定立国,动力就在于台谏,因此监察官员作为制度实施者,其地位和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其选拔上,基本上沿袭隋朝首创的科举制度。这一制度实现了相对的公平客观,能够选拔出具有真才实学的官员,也能让寒门学子有上升的阶梯和空间,在台谏官员的选拔中科举出身几乎成了最重要的考量因素,类似于现代的学历要求,成为监察官遴选的第一道门槛。这样做可以说瓦解了地方上士族势力的干涉,监察官许多都是靠科举制上位,本身出身低微,并非世家大族中人,能够较好地施行正义,同时也能帮助帝王制衡地方的士族势力,有效防止了地方的藩镇割据分裂。在这方面,科举制的妙用和监察制度功能高度重合,这使得宋朝在面临众多内外威胁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中央政权稳定,在宋代以后虽然依然有地方割据势力出现,但再也没有出现过直接消灭中央政权的情况。(三)监察权相对独立宋朝以前监察权基本上归属于相权,御史在对皇帝提出弹劾意见之前,先要经过对中丞、大夫、中书门下进行层层陈述,才能够让皇帝听到反馈意见,同时丞相也能直接任命罢免御史,这样御史权力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其功能并不能发挥出来。到了宋代,御史变更为由皇帝直接任命,御史再也无须受到丞相权力的限制,至此,监察机构才算摆脱了被相权制约的情景,开了相权与监察权分割的先河,使得监察机构从政治机构中独立出来,显著促进了监察制度的发展。宋代实行台谏合一,这同样是一个重大的创新,使得御史的权力从监察弹劾扩大到谏争议论,而谏官的职权也不再局限于建议、劝解,能够执行部分强制性措施。宋代门下省按照言谏、审驳的功能划分,分别设置了谏院和门下后省两个独立部门,这样一来即便是宰相也无法决定言官的罢免,无法干涉言官的话语权,并且规定了具有执政权的官员,其亲属不能成为谏官,因此就将监察权完全独立了出来,仅仅受限于皇权。(四)把广开言路作为重要核心宋朝能够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监察制度,并高效执行,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统治者对于君臣关系、谏议重要性有深刻理解,宋真宗认为君臣之间不能有隔阂,而宋仁宗也允许司马光等大臣为自己制定行为规矩,给予言官足够的言论自由几乎是宋朝统治者的共识,即便背负大量的批判指责,统治者也不曾迫害言官,这就使得敢于直谏、广开言路成为宋朝官场的优良风尚,宋神宗时期张舜民被委任为言官仅仅七天,就给皇帝呈送六十多封奏折,范仲淹更时时以命相谏,这样的风气对于监察制度的建立起到了重要作用。宋朝时谏官们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利,能够严厉打击贪污腐化、违背纲常的行为,甚至能够和宰相形成抗争、博弈的局面,宋朝时台谏时常联合起来对宰相进行弹劾,促使宰相不得不谨言慎行,并根据谏官们的谏议进行整改,这就抑制了宰相权力过大的问题。并且在台谏合一的趋势下,御史渐渐也拥有了这样的特权,御史和谏官不仅联合起来弹劾宰相,甚至时常指责皇帝的过失。但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台谏合一的必然结果就是谏官被取消,明朝都察院的设置印证了这一点。四、宋代对当今监察制度的启示(一)规范监察执法法律程序在对宋朝监察制度的考察中不难发现,在宋朝即便台谏具有较高的话语权和司法权,但实际执行过程中还是要受到法律的制约,这确保了监察制度能够稳定发展,不放过贪赃枉法的奸臣,但也不使好人蒙受冤屈,这样严谨的监察法律体系值得后世借鉴。当下,我们可以将其运用到社会监察体系当中,规范监察执法程序,尤其要注重对基层监察干部群体的监督,促使其在政策的上传下达上做好传递,提高执法水平,从而使得国家的监察体系更高效。监察权是一种强大的、不容滥用的权力,一旦滥用就会使得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受损,也使得大众产生怀疑,宋朝监察法律的完善警示我们,要对监察法和权威性和稳定性进行维护,对监察机关的问题做好监督,确保监察机关的一切行为,从线索处置到调查审理,都要在法律的准绳之内,对不合适的举动必须通报批评,对监察执法过程中的标准问题、监察方法、工作程序都作出合法规定,然而事实上,直到2018年我国才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弥补上这一空缺。(二)建立合理的监察官员选任制度宋朝的监察制度规定下,对监察任用的任命与考核都相当严格,形成了一整个严密详实的体系,基于这一职位的关键作用,统治者在选拔监察官时往往会对学历、资质提出较高的要求,非有过多年基层经验、科举出身高的官员,是不可能被提拔的,北宋时期台谏官员当中有九成以上拥有进士身份,南宋时期即便有被特别提拔的,也必须先由皇帝特赐同进士出身,说明对于监察官的选拔要求必须要高于一般官吏。而我国当下在这方面的要求并不严格,2018年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并未对检察人员的选拔任用作出明确规定,这是我国当下监察体系的一个漏洞《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条例》解读[J].中国纪检监察,2021(19):30.。我国当下监察机关的队伍当中有不少成员学历低、知识技能储备都不足,即便公务员考试使得上岗的人才很少存在文化程度低的情况,但在个人思想觉悟和政治素养上的考量,仍然欠缺,唯有打破单一的公务员招考模式,进行更广泛的综合素质考核,才能招聘到更适合监察岗位的人才。要让监察队伍整体上能够坚持正义、直言不讳,能够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并适当在内部考核上采取上级监察机关领导,从下级当中择优选任的机制,自下而上施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条例》解读[J].中国纪检监察,2021(19):30.(三)保证监察部门的相对独立宋朝的御史台、监司和普通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是分割开的,主要官员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同时在办事流程上也不用经过一些需要其他机关审核的中间环节,这就使得监察权剥离出来,监察部门能够保持高度的独立性,受到的制约少,能更好地发挥监察作用,保障公平正义。监察权背后有皇权的支撑,足够权威,就能对文武百官现成强大的威慑力。我国当下的国情虽然不能照搬宋朝的监察制度,但是可以考虑其先进的经验,适当提高监察机关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能够被监察者的暗箱操作、私下干扰,能够让司法监察更具有公正性。只有给监察机关赋予足够独立的权限,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在我国当下的政治环境中,更好地实现反腐倡廉,严打“老虎”。(四)倡导“天下公议”,了解民情宋朝“天下公议”的做法是值得提倡的,在宋朝统治者鼓励监察官员去民间倾听风声,去实地调查,把贪污腐败、挑战统治者权威的官员进行及时的剔除,这对于维护当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