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贻商王自焚而死吗殷纣王自焚而死考辨_第1页
殷贻商王自焚而死吗殷纣王自焚而死考辨_第2页
殷贻商王自焚而死吗殷纣王自焚而死考辨_第3页
殷贻商王自焚而死吗殷纣王自焚而死考辨_第4页
殷贻商王自焚而死吗殷纣王自焚而死考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殷贻商王自焚而死吗殷纣王自焚而死考辨

据史料记载,殷商王是中国古代典型的暴君。周武王伐纣,殷纣王兵败,自焚身亡。殷纣王真的是自焚而死吗?事实并非如此,试作考辨如下。记载殷纣王自焚而死的,以两部史籍为代表:《逸周书·克殷》:“商师大崩,商辛奔内,登于鹿台之上,屏遮而自燔于火。”又《逸周书·世俘》:“甲子夕,商王纣取天智玉琰五环身,厚以自焚。”《史记·殷本纪》:“甲子日,纣兵败,纣走入,登鹿台,衣其宝玉衣,赴火而死。”又《史记·周本纪》:“纣走反入,登于鹿改之上,蒙衣其珠玉,自燔于火而死。”《史记》所载是依据《逸周书》,只不过稍作,动。纣王自焚而死后,又被武王断尸斩首台悬旗示众:《逸周书·克殷》:“(武王)先入适王所,乃克射之,三发而后下车,而击之以轻吕,斩之以黄钺,折县(悬)诸大白。”《史记·周本纪》所载与之略同:“(武王)遂入至纣死所,武王自射之,三发而后下车,以轻剑击之,以黄钺斩纣头,县大白之旗。”上述记载,有明显的自相矛盾之处:自焚于火与斩首悬旗不能两全。况且,殷王纣自焚的形式,《克殷》与《世俘》所记也不相同。《克殷》言纣王“屏遮而自燔于火。”孔晁注:“屏遮,自障。”未言及环玉之事,尸首无存,自不待言。《世俘》谓“商王纣取天智玉琰五环身,厚以自焚。”天智玉琰仅五,不能环身,且不可称“厚”。此“厚”所指,乃加上四千庶玉。结果是四千庶玉尽销于火,只有五个天智玉琰在火中不销,留存下来1。《太平御览》卷七百十八引《周书》作“武王驰纣师,商师大崩。帝辛登禀台,取天知玉珥及庶玉衣身以自焚。庶玉则销,天知玉珥在火中不销。”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既使依《世俘》所言,纣王“环玉自焚”,也难保尸首不毁于烈火之中。《世俘》之所以说纣王自焚时以玉环身,目的在于说明天智玉琰(《御览》引作玉珥)不销于火,可以保护纣王尸首不为烈火所销,等待武王来斩首悬旗。但是,不销于火的,无论是《世俘》的“天智玉琰”,还是《太平御览》引的“天知玉珥”,都仅止有五,岂可环身?若用天智玉琰五与庶玉四千环身“厚以自焚”,四千庶玉已皆销于火中,殷纣王的尸首必然化为灰烬。即便是有不销于火的天智玉琰环身,使纣王的躯体得免于火,纣王之头并非玉所能环,《世俘》也未说以玉护首,实际也是护不了的。在当时仅有头盔之类的器具,并没有能将头脸都包起来,类似今天防毒面具之类的器具,纣的头脸必毁于烈火之中,周武王是要斩不能了。司马迁作《史记》记叙纣王之死,依据的是《逸周书》,他也看出《逸周书·世俘》的记载难以自圆其说,于是做了一点改动。在《殷本纪》中作“衣其宝玉衣”,将“环”改成了“衣(穿)”,又把众多宝玉做成了“宝玉衣”,这样把宝玉衣穿在身上,身体自然无须怕火了。随后,司马迁又多了一份思考,衣《穿)上了宝玉衣,那头怎么办呢?于是在《周本纪》中又作“蒙衣其珠玉”,用了一个“蒙”,就可以连头带脸都包上了。司马迁真不愧是大手笔,稍做改动,大火之中的纣王便可尸首全存了,可谓用心良苦!殊不知有一个事实,是司马迁所改变不了的,即天智玉琰(或珥)仅五,做宝玉衣的必然是庶玉,“衣(穿)”也好,“蒙”也好,最终还是销于火,无论怎样费尽心机,殷纣王的尸首也难保留得住。尸首不存,何能又斩又射?《逸周书》、《史记》所记周武王将殷纣斩首悬旗岂不成了虚言?十分明显,自焚而死与斩首悬旗不能两全。要么无自焚之事,要么斩首悬旗是空话。从另一个角度考察,既便纣王尸首尚存,对已死之人何必又斩又射又悬之大白之旗?后人对此多有疑义:《史记汇注考证》引崔述云:“圣人之伐暴,以救民也,非仇之而欲甘心焉者也。桀虽虐,汤放之而已。使纣不死,武王必不杀纣,况于已死而残其尸,何为者也?春秋时灭国多矣,于其君迁之而已,尚未有杀之者。况商周之间,风俗尤厚,而武王圣人也,安有已死而残其尸者哉?”陈逢衡《逸周书补注·集说》引周洪谟云:“商之与周非仇也,武王奉天行罚,为民除暴,其前徒有倒戈之势,其士女有元黄之迎,而其君又以自焚死,乃击其尸,枭其首,以燔于庙,虽伍员报仇于楚,不如是之惨也,而谓武王为之乎?”洪迈《容斋续笔·汲冢周书》:“夫武王伐纣,应天顺人,不过杀之而已。纣既死,何至枭戮俘馘,且用之以祭乎?其不然者也。”三人都怀疑《逸周书》与《史记》所记的真实性并认为武王是圣明之君,不致残暴如此。其实武王并非如后世儒家者流所吹捧那样的仁义圣人,其在某些方面,残暴程度不亚于纣王。试看他灭殷以后,举行了两次祭祀,杀了大批殷国俘虏进行人祭2,能说他不残暴吗?既便如此,对已死之人又射又斩又悬首于大白之旗,非但不合情理,也没有任何意义和作用,崔、周、洪等人这一点倒是说得很透彻。况且这样记载也有损于儒家者流心目中圣人武王的形象,正如郭棐所说:“射之三发,击之轻吕,斩之黄钺,悬之太白,则非武王之烈也。”3既然如此,《逸周书》与《史记》为何编造出如此自相矛盾的事件呢?原来其中有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殷纣王确实被斩首悬旗。在先秦典籍中,殷纣王被斩首悬旗之事习见,此事在当时大概已是人所共知。《墨子·明鬼下》:“(武王)与殷人战乎牧野,王乎禽费中、恶来,众畔百走4武王逐奔入宫,万年梓株,折纣而系之赤环,载之白旗。”折纣即斩纣之头。《荀子·正论》:“昔者武王伐有商,诛纣断其首,县之赤旆。”斩首与《墨子》同,唯所悬之旗白赤为异。《战国策·赵策》:“文王拘羑里,武王羁于玉门,卒斩纣之头。而悬于太白者,是武王之功也。”此说武王在玉门斩纣之头。《贾谊新书·连语》:“(纣)身斗而死,……纣之官位舆纣之躯弃之玉门之外。”与《战国策·赵策》所言合。玉门为何处?《史记·项羽本纪》:“汉王逃,独与滕公出成皋北门。”《史记集解》:“徐广曰:‘北门名玉门。’”成皋今河南荥阳县汜水镇,牧野今河南淇县,二地相距不远。或是地名沿革有误,有待历史地理专家考证。但有一点是明确的,纣王被斩首于城门之外(下)。《尸子》对周武王杀纣记叙的更为明确具体:“武王亲射恶来之口,亲砟(或作斩)殷纣之颈,手污于血,不温而食。当此之时,犹猛兽者也!”描绘出一幅血淋淋的杀人场面,圣人武王何止仅斩纣头!“手污于血”当然是斩的活人,而不会是死尸。至于“不温而食”则有些夸大其辞,并不足信。以上典籍载殷纣王被斩,有些典籍则记载殷纣王被擒。《韩非子·喻老》:“文王见詈于玉门,颜色不变,而武王擒纣于牧野。”《吕氏春秋·简选》:“武王虎贲三千人,简车三百乘,以要甲子事于牧野,而纣为禽。”《风俗通义》引《尚书》:“武王戎车三百两,虎贲八百人,禽纣于牧之野。”今《尚书》无“禽纣于牧之野”句。《竹书纪年》:“武王亲擒受(纣)于南单之台。”此“南单之台”与上述“牧之野”异。上述诸书所载,殷纣王或被杀或被擒,被擒的结果也是要被斩首的,皆未言及自焚一事。生于西汉之际的司马迁作《史记》之时,上述典籍不可能见不到。但是,由于他受正统观念的束缚,除了信正史(《逸周书》是《周书》的一部分)外,主要是为了美化宣扬武王的圣人之德,相信武王伐纣兵不血刃之说。纣王若是被杀,怎么能称兵不血刃?所以,对上述典籍弃而不用。可是作为一个史学家,司马迁又不能无视殷纣王被斩首悬旗这一事实,于是把两个不相容的矛盾事件捏到了一起。既然殷纣王不是被杀而死,武王伐纣。兵不血刃之说便合理可信了。武王伐纣真的是兵不血刃吗?一些典籍把殷纣王的失败归结于殷商之兵前徒倒戈,由此得出武王的军队兵不血刃便大获全胜,而有殷商之地。史实并非如此,由以下几点可证:1.“勇力”是主阵地,注意所能的配合牧野之战是场保国与灭国的生死决战:一方要继续维护自己的统治;一方要推翻旧王朝,取而代之。在此生死攸关之际,双方都倾注了血本,要争一雌雄,决一胜负。周武王经多年准备,不但倾本国之兵,并联合庸、蜀、羌、髳、微、卢、彭、濮各诸侯国的军队,兵临殷境,大有不灭殷纣决不罢休的气概。殷纣王面临国破家亡的危险,不甘示弱,“发兵七十万以拒武王。”阵容之强大,《诗·大雅·大明》记叙得十分形象:“殷商之旅,其会如林。”《鬻子》甚至说:“纣虎旅百万”。如此众多强兵,决不会不战自溃。两军实力势均力敌,胜不易,败亦非易。作为周军主帅的武王,并不象后世儒家者流所吹捧的那样“以至仁伐至不仁”则必定取胜。在他心中何尝不知对手的强大,虽兵压殷境,但胜败难测,所以他在临战前发布的动员令中,对所属将士威胁说:“如果你们不努力作战,我就要把你们杀掉!5”反映了武王并没有必胜的把握。殷纣之兵在纣王的亲自率领下,开赴牧野,他们并非是不堪一击的朽木,殷纣王更不是等闲之辈。《史记·殷本纪》载“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史记正义》引《帝王世纪》云:“纣倒曳九牛,抚梁易柱。”说明纣王力大无穷,勇猛超人。如此勇猛之人,面对要灭亡他的王朝的敌人,岂能不以死相拼?以纣王的勇力,死于他手中的周兵绝非少数。殷纣王平日里肆虐残暴,国内不满其统治大有人在,但也有许多效忠他的心腹之人。这些心腹之人也不都是只知阿谀奉承的窝囊废。《墨子·明鬼下》:“昔者殷王纣贵为天子,富有天下,有勇力之人费中、恶来、崇侯虎。”三人皆以“勇力之人称,必然有超出常人的勇力与武艺。作为纣王的心腹,在此之际,岂有不尽全力佐助纣王之理?一则为了报宠幸之恩,二则也是为了保住身家性命,必以死相斗。事实也正是如此,纣王的百余名心腹在这场恶战中最终战败被俘6。象费中、恶来、崇侯虎这样的勇力之士,在被俘之前,不知有多少周兵死于其手。以上足以说明,牧野之战,交锋流血不可避免。2.“兵不血浆”,自相残杀《史记·周本纪》:“纣师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武王驰之,纣兵皆崩畔。”《竹书纪年》、《荀子》及《淮南子》等均有类似记载,《逸周书》无此说。殷纣王残暴荒淫,肆虐横行,人民怨恨是必然的,纣兵于阵前倒戈也是可信的。但是,倒戈之兵只是一部分,并非七十万众全部投降武王。若是这样,《史记·周本纪》所说的“倒兵以战”岂不成了空话?“以战”的对象是谁呢?就倒戈之兵而论,倒戈之举是在与周军交战之前还是交战之后呢?显然是交战之后。《逸周书·世俘》:“甲子朝至,接于商。”陈逢衡注:“接,交接也。接于商者谓接仗于商郊牧野。”7《逸周书·克殷》亦载“王既以虎贲戎车驰商师,商师大崩。”这些都是说商周两军交战后,商师才大崩,大崩谓混战,也就是前徒倒戈。前面的殷兵虽然倒戈,后面的殷兵并非如此,而是拚命抵抗倒戈之兵与周军的进攻,没有倒戈的殷兵是《史记·周本纪》所说的“倒戈以战”的对象。周武王所率的虎贲戎车与倒戈之徒兵合一处,斩杀在殷王率领下进行抵抗的殷兵。因为前徒反叛,扰乱了殷军的阵容,形成了一片混敌,周武王的军队乘乱取得了胜利8。牧野之战,以周武王取胜而告结束。但是,周武王的胜利并不是轻易得来的,是经过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残酷拼杀得来的。这场拼杀如《武成》所说,直杀得“血流浮杵”,儒家者流对这场残酷的拼杀讳谟如深,自孟子始就给予了全盘否定。《孟子·尽心下》:“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者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孟子力护圣人武王,以“仁者无敌于天下”的空想为根据,武断地抹杀了这场残酷战役的真相。尽管孟子不信《武成》“血流漂杵”之语,但却明白无误地证明了他所见到的《武成》确有此记载。前人曾认为“血流漂杵”并不是武王之兵杀人所致,而是殷兵倒戈,自相残杀的结果。6目的也是在强调“兵不血刃”之说。焦循对此说予以驳斥:“此语(指“血流浮杵”)自是两敌相争描绘至此,若党徒自相剪屠,何必加此语!”焦循此言合乎情理。即使是纣的党徒自相剪屠,若是全军投降,怎么还会自相残杀?相杀只能是顽抗的殷兵与倒戈之徒及周兵的冲杀。倒戈之徒仅仅是七十万大军中的一部分,这是十分明白的。3.牧野之战和阴森可温度周军打败了殷军,俘虏了大量殷兵。在战役结束的当天一甲子日,就执“矢恶臣百人”。过了三天——丁卯日,周军的先锋吕望追赶殷溃逃之兵回来,又献上了大量俘馘9。若是殷兵皆畔,兵不血刃,怎么还会有俘馘?武王攻占了殷都之后,又派重兵追杀党附于殷纣的各诸侯国,前前后后共杀人亿有十万七千七百七十有九,俘虏三亿万有二百三十人。2这当然是夸大之辞,实际数量不会有如此之大,但杀俘的人数决不会少。《逸周书·世俘》记载这个数目,目的是要借此来显扬周武王的威烈。岂知这一显扬,“仁义之师”的画皮却被揭穿了。由上述三点,证明武王伐纣“兵不血刃”之说根本不能成立。尽管从孟子始就抹杀了牧野之战的真相,“兵不血刃”之说为后人广泛接受,并成为儒家者流宣扬“仁义之师无敌于天下”的楷模。但是,在古代也有真知灼见之人,洞察其中之伪。东汉王充在《论衡·语增篇》中说:“察《武成》之篇,牧野之战血流浮杵,赤地千里。由此言之,周之取殷,与秦汉一实也。而云取殷易,兵不血刃,美武王之德,增益其实也。”此言何等明快,一语击中要害!据《尚书正义》引郑氏注,《武成》到建武之际亡佚,王充是见过《武成》的,所说不容致疑。牧野之战杀得“血流浮杵”,以致惊天地、泣鬼神。何以见得?《太平御览》卷八三引《春秋文耀》:“牧野之战鬼哭。”可证。《御览》注:“牧地鬼先哭,喻纣将死。”此注也是为了回避这场恶战的事实,在“兵不血刃”框框的束缚下,给原文蒙上层迷信的色彩。哪里会有什么鬼哭?分明是说牧野之战杀得阴森可惧,连鬼神都为之哀痛而已。明白了激烈残酷的牧野之战实际,是探究殷纣王如何致死的关键。以殷纣王的勇力,面对要推翻他的统治的仇敌,他岂能不怒发冲冠?在心腹力士的佐助下,非决个你死我活不可了。在这场战斗中,纣王显然是主战对象,必然四面受敌。如此激烈的搏杀,岂能保纣王不受伤害!既使不死于乱箭之中,也难逃做刀下之鬼。就是记载纣王自焚而死的《逸周书·世俘》也露出端倪:“甲子朝至,接于商,则咸刘商王纣,执矢恶臣百人。”咸刘,即绝杀,说的很明白,商王纣在战场上就被杀死了。纣王死于战场,必然要被斩首示众。因为将纣头悬于大白旗之上,对战役的胜负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牧野之战,周武王所率除本国军队外,还有各诸侯国的联军,面对兵如林立的殷纣七十万大军,难以轻易摧垮。参加了讨纣联盟的各国诸侯,虽然前来参战,但难保他们都豁出身家性命而无所保留,其观望之心不能没有。武王也深知这一点,所以在交战前的动员令中进行了威胁5。即使威胁,也难保各诸侯国的军队能同心携力拼死冲杀。《太平览御》卷三二八引《六韬》:“周公曰:‘今时逆太岁,龟灼凶,卜筮不吉,星变为灾,请还师。’太公怒曰:‘今纣刳比干,囚箕子,以飞廉为政,伐之有何不可?枯草朽骨安可知之乎?’乃焚龟折著,援枹而鼓,率众先涉河,武王从之,遂灭纣。”《通典》卷一百六十二所引略同。殷周之际的人十分迷信,周军在开战之前求神问卜,结果不吉,军心不稳。连周公就动摇了,要班师而还,各国诸侯岂能没有二心?武王虽然听从了太公的意见,与殷兵展开了搏斗,但是胜负难测。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