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职业的功能变迁与分层分级_第1页
学术职业的功能变迁与分层分级_第2页
学术职业的功能变迁与分层分级_第3页
学术职业的功能变迁与分层分级_第4页
学术职业的功能变迁与分层分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术职业的功能变迁与分层分级

在中国,一些高校已经实施了教师选拔和分类制度,这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制度。高校教师岗位分级设置本质上是社会学领域的分层问题,但是社会学领域的分层研究更多涉及到的是社会分层理论、形式、结构、后果、种族和性别问题,并没有太多涉及到高校学术职业分层分类的研究。职业社会学的研究以各类社会职业为对象,也关注到了学术性职业的研究,但是除了芝加哥大学社会学派关注到了律师的分层研究以外,中外学界还很少将目光聚焦到高校学术职业分层分类上来,可以认为,高校学术职业分层分级研究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从社会分工的角度来研究我国高校学术职业的分类分层对于高校教师岗位设置分级制度改革,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一、社会分工和学术职业分层分层是社会学领域的特定概念。社会学领域对“社会分层”一词给出了多种不同的定义,归纳起来,大体有两种理解:一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由于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和机会不同而呈现出高低有序的等级或层次的现象和过程;二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将其社会成员划分为高低有序的等级或层次的方法。前一种可以认为是一种能力分层理论,后者是一种标准分层理论。综合来看,社会分层是对社会组织的特定人群进行的类别和层次上的划分,从而确定不同的社会角色、身份、功能和地位的社会分工过程,这样的分工构建了一个社会组织的社会结构。社会分工是社会发展的本质属性,原始社会男人、女人,老人和儿童就有分工;现代社会,社会分工高度专门化、系统化,可以说,社会分工是社会发展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谈到社会分工,他认为国家起源于劳动分工,理想国中的公民分为治国者、武士、劳动者三个等级,分别代表智慧、勇敢和欲望三种品性。治国者依靠自己的哲学智慧和道德力量统治国家;武士们辅助治国,用忠诚和勇敢保卫国家的安全;劳动者则为全国提供物质生活资料。三个等级各司其职,各安其位。亚当·斯密1776年在其《国富论》一书中,认为分工的起源是由人的才能具有自然差异,利益行为决定于分工,分工能够促进劳动生产力的提高;马克思的《资本论》同样谈了社会分工,他认为脑体分工就是最初阶级划分的基础,由于分工和私有制的出现,使垄断精神生产的剥削阶级分子与承担全部体力劳动的劳动阶级处在根本利益相互对抗的关系之中,人类自此进入阶级社会。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提到了东大陆原始社会后期的三次社会大分工导致了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以及商人阶级的出现。中国古代也有“百工”之说,体现了古代的社会分工。社会分工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在促进社会活动分裂的同时也在促进着社会团结,在促进劳动生产力提高的同时也在形成不同的阶层。社会分工是社会发展和职业分化的基础,导致了不同类型职业的形成与发展。正如涂尔干所揭示的那样,劳动分工的发展改变了社会团结的基础。以阶级为分化基础重构的现代社会秩序,是建立在以教育分流、社会分层为基础上的一种新的社会分工秩序。学术职业,是西方教育文化领域中对以学术为主要工作对象的特定职业称谓,也是社会分工的产物。高校学术职业是学术职业的主体表现形式,是职业分层的下位概念。不同层类的学术职业,对于组织目标的实现,提高学术活动的效率,合理配置学术劳动力资源,实现学术工作的分工协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导致了学术职业阶层的分化,使得学术职业各阶层的地位因权力、财富、声望等影响而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学术职业分层使得学术职业自主性权力不断增强,学术职业日渐专业化。在学术职业分层过程中,高等教育的社会化竞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高等学校的分层分类、学科专业的划分,使得教师个体通过制度设计的学术标准以分流的方式“履行”了它的社会分工职责,把不同的教师配置到不同的岗位,来共同实现组织目标,以此重构了一种凭借教师分流而实现的学术职业分层新秩序。高等学校是涂尔干认为的社会分工后的“法团体”,是不同学科的部落,是学术职业工作的场域。在高等学校内部,除了学术职业以外,还存在着其他类型层次的职业,如行政管理职业(校长、处长、科长、科员等)、后勤服务职业(总经理、经理、主任、主管、员工等)、学术支持职业(又可以分为图书资料、教育技术维护等职业,每种职业都有各自的分层体系)等众多社会分工职业,他们共同构成一个多职业形态的社会组织。其中,学术职业是核心,是主体。正因为教师以高深知识的发现、创造、综合、传授和应用为工作对象,因此,学术性是高校学术职业分层分类的基本价值标准。高校学术职业分类分层与其他职业进行比较,学术性是学术职业与其他职业的本质区别。学术职业的分层分类不仅仅是高等教育机构功能结构变化的结果,而且也带来了不同层类学术职业地位、工资、声望和资源的差异,形成了学术职业不同层类的地位鸿沟,导致了学术职业不同阶层的形成。因此,高校学术职业的分类分层,不仅仅是社会分工后的必然选择,是社会分工后实现高等教育功能的需要,也是形成不同学术职业地位差异的基础。二、学术职业分层的形成从历史角度来看,12世纪以来的欧洲,随着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城市大量兴起,贸易频繁,传统的宫廷学校和教会学校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新需要,一批大学应运而生,如波伦尼亚大学、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在这些大学的形成过程中,学术职业作为一种社会分工的独立职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些知识分子开始从其他职业中分化出来,从事高深知识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当他们以这些工作获得物质意义上的报酬的时候,学术职业就产生了。正是由于学术职业的形成和社会化,才直接导致了大学的形成和建立。在大学形成之后,学科得到了发展,高深知识的系统化和理性化过程加快,文、法、医和神学等学科开始形成,学科的形成导致了不同类型学术职业的出现,如神学教授、医学教授、法学教授,哲学教授等。这些不同学科门类教授职业的出现,是高深知识分类化的结果。当自然科学知识开始进入大学,大学的学科门类更加广泛,学术职业类型越来越多。欧洲各国一批和传统大学功能不同的高等教育机构的兴起,使得高等教育机构功能和教学内容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学为社会服务功能逐步成为了教师新的学术工作,教师面临着更多的职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学术工作进一步分化,多样化、多类型的学术职业体系初步形成。在欧洲中世纪大学早期,最初大学的学术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由教授(1)承担,主要的学术工作是教学。当授业于一个教授(教师)的学生太多而其无法承担所有的学生的学术和管理工作的时候,教授(教师)倾向于招聘助手,协助教授处理比较简单的学术工作并作为助手管理学生,教授的助手———助教职位开始出现(2),这样在学术职业内部,教师岗位职责出现了功能分化,形成了教师和助教之间的地位差异,导致了近现代大学最初的学术职业分层的雏形,显然,这种分层是社会分工的产物。随着高等学校功能的不断拓展,学术职业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教师和助教这种简单的社会分工已经远远不能够满足学术工作发展的需要,体现不同学术贡献和学术声望的分层体系开始建立,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讲师等作为体现地位和声望差异的符号开始在不同国家发展,这些符号作为一个社会身份的学术头衔得到了普遍的执行,并在不同国家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同时具有差异性的学术职业分层制度,形成了世界各国各具特色的学术职业阶梯。学术职业分层是学术职位功能发生变化的结果,和学术职业分工密切相关。三、高知识和大学学术专业的分类(一)知识是学科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专业导致学术职业种类的复杂化和多样化知识是人们对事物普遍性本质的把握,伴随着社会分工,一些知识开始从经验知识中分离出来,通过归纳、抽象和思考,形成可以传播的理性知识,理性知识在累积过程中被系统化,所有系统化的理性知识都被称之为哲学,而哲学是一门智慧的学问,这种广义上的哲学可以认为是高深知识。知识的积累使得哲学体系包含了越来越多的分类知识,而知识的分化使得哲学体系不断地分裂,知识的不断分化,形成了知识的分类体系,从而促使学科的形成和发展。伯顿·克拉克认为,“知识是通过世世代代累积起来的,各门学科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它们随时间迁移而发展”。而学术职业正是在学科基础上生成的特定职业,学术职业的形成和发展基于学科发展平台之上,学科是学术职业存在和发展的土壤。学科与学术职业存在着共生的关系。学科实力强,学术职业地位和声望就高;反之,学科实力弱,学术职业地位和声望就低。同样,某一学科学术职业声望高,一般而言,学科实力也高。在不同历史时期,显学的学术职业地位和声望较高,隐学则较低。这是社会选择的结果。在整个学术体系的学术职业分层分类体系中,不同学科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地位差异,这种学科之间的地位差异和其学术职业地位的差异正相关。学科是专业的基础,专业与社会职业密切相关,直接反映出社会对于学科知识需要的选择。知识要想获得社会的认可,必须为社会发展和进步提供有效的服务,必须满足人们身心和职业发展的需要。学科导致学术职业种类的形成,专业导致了学术职业种类的复杂化和多样化。不同的专业需要不同的教师去处理不同类型的高深知识,可以说,正是知识的分类体系和社会需要才导致了学术职业不同层类的形成。在一个组织系统中,所谓的热门专业收到劳动力市场的热捧,招收的学生多,毕业的学生收入较高,从事该专业的学术职业地位相对较高,而冷门专业相对较低,从而导致了不同专业之间学术职业的地位差异。(二)高等教育的分层分类大学作为传播、发现、创新和应用高深知识的专门机构,在知识高度分化而又高度综合的发展趋势下,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分层分类办学,以适应社会对于不同层类人才的需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建国前我国高等教育有综合性大学和单科性大学,也有本科层次的大学和专科层次的专门学校,有初步的层类区分。建国后学习前苏联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开始院系调整,大量增设独立的单科学院,大体分为综合大学(文、理两科)与多科性大学(主要是多科性工科大学)、单科性独立学院、应用性专科学校三大类。这一时期高等学校功能单一,主要以教学为主。改革开发以后,高等学校的功能发生了很大转变,从教学为中心转向教学和科学研究两条腿走路,并开始为社会提供知识服务。在国家的宏观政策指导下,高等学校实质上开始了分层分类办学。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制定高等学校分类标准和相应的政策措施,使各种类型的学校合理分工,在各自的层次上办出特色”。与此同时,国内专家、学者开始对我国高等学校的层次分类进行了相关研究,主要分层分类研究包括如下几种观点:一是上海智力开发研究所1996年提出的研究型大学,省级、部级重点大学,一般本科院校,普通专科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五分法;二是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马陆亭1996年提出的研究性大学、教学科研型大学、教学型本科院系、高等专科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四分法;三是辽宁教科院邓晓春1997年提出的研究教学型大学、本科教学型大学、专科教学型大学三分法;四是香港科技大学吴家玮2000年提出的巨无霸型大学、研究性大学、精英学院、理工学院等专业学校、博雅学院、公开学院六分法;五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办公室张爱龙2001年提出的综合性大学、多科性大学、单科性大学三分法等。这些不同的高等学校分类分层研究有的是从类型来进行区分的,有的是从形式来区分的,有的是从层次来区分,较多的是综合分类。总体来看,层中有类,类中有层是我国高等教育分层分类的基本特点。高等教育的分层分类本质上是对高等教育体系进行合理分工,使之承担着不同的高等教育使命,发挥不同的社会功能,这必然要求高校学术职业的工作要适应这种分层分类的变化,来保障高校使命和功能的实现。因此,同样作为教师,在不同层类高校的学术工作是有差异的,学术评价标准也不相同。如研究型大学的教师以研究为中心、教学型大学的教师以教学为核心、高职高专型大学的教师以技能训练为核心来从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这样就使得高校学术职业有了不同的类型,根据他们对于高深知识的掌握和对于社会贡献程度又可以对其进行分层,这种分层体现出不同类型教师工资、声望和拥有资源程度等地位分层指标的显著差异。因此,在高校分层分类基础上推动的学术职业分层分类也具有层中有类,类中有层的特点。三、高校发展的需要高校学术职业分层分类发展是大势所趋,符合社会分工的需要,符合高校发展规律。如何科学地分层分类是高校教师管理制度设计过程中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一)明确大学学职制度的任职能力学术职业是以学术工作为对象的特定社会职业,因此,对于学术职业的分层分类必须坚持学术为中心。在高校教师学术评价体系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不同高校学术工作的特殊性,形成以学术为中心的多样化的学术评价体系。教学能力是所有教师必须具有的基本能力,是成为合格教师的基本资格,对于研究型大学和教学研究型大学来说,不宜把教学类项目和成果作为学术评价的要件。对于高校普遍存在的“双肩挑”人员要明确其岗位,如果选择作为学术人员,就严格按照学术人员的评价标准进行考核,脚踏学术和行政两只船,既搞不好学术,也搞不好行政。高深知识是高校学术职业分层分类的基础。学术职业分层分级是以高校教师所拥有的高深知识对于社会贡献的程度来划分的,并依此形成不同层级的学术标准。教师具备哪一层级的学术标准,才可以通过一定的程序评聘相应的学术职业岗位,并授予相应的学衔(职称),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并享有与其层级相对应的学术权利和地位。因此,坚持学术性,就不能够以行政评价代替学术评价,在学术评价标准上,应剔除和学术无关的评价要件,保持学术评价的纯洁性。(二)评价功利化及浮风化高校学术职业层级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逐步呈现出窄幅,陡峭的学术职业阶梯,与之相对应的学术职业地位鸿沟越来越明显,单就工资收入来看,处于学术职业顶端的精英人才的收入是处于学术职业底层的教师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这种现象不是个别学校,体现的是高校普遍存在的强烈的以“效率”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术的功利化、浮躁风气的形成。这种效率化的学术评价是基于对学者过去学术成就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学者继续探索高深知识的动力,对年轻学者的成长不利,拉大了不同层级之间的地位鸿沟,形成了地位壁垒,排斥年轻学者的进入。从高校教师四个层级的职务设计到四层十三级的岗位设置拉开了不同层次教师的地位差异,不少学校还在这个分层分级基础上再进行了细分,进一步强化效率,有悖于学术发展的内在规律。学术成果评价本身具有模糊性和滞后性,很难说一个副教授的论文就一定比正教授的差。因此,在高校学术职业分层分类过程中要逐步实现从效率向公平的转向,营造一个自由探索高深知识的良好氛围。(三)特殊岗位的激励制度设计不符合科学的标准标准目前正在推进的高校教师四层十三级岗位设置是国家政策层面的制度设计,与国家劳动人事保障制度联动,各个学校围绕这个制度设计确立各自的学术评价标准,并与本校的津贴制度、奖励制度相对应。无论这个政策是否合理,但是作为国家的制度设计具有权威性。一些学校为了实现各自的组织目标,在执行这个制度之外,还另外设计了不同的分层体系,主要集中在高级岗位的设置上,如有的学校在教授层设立了战略科学家岗位,特聘教授岗位,产学研教授岗位,教学特聘教授岗位等,这些岗位又有着和四层十三级不同的津贴和奖励标准,并且大大高于相对应的四层十三级的岗位津贴和奖励标准。这种校内制度设计出发点无疑是好的,但是两个分层体系的学术评价标准不一样,侧重点也不同,必然出现重叠、交叉和矛盾,引发分层体系的紊乱,不利于学术的发展。因此,国家政策的分层设计与学校内部的分层设计如何实现有效对接还有待进一步斟酌。如果确实需要对一些特殊岗位进行激励,可以在四层十三级分层体系中,对某些岗位适当增加特殊岗位津贴,更有利于实现激励的目的。也有一些学校,在制度设计过程中提出,同级岗位表现优秀者按照一定比例晋升上一级岗位,表现为学术评价标准和评优标准的共存,按照这个制度设计,由于满足上一级岗位学术标准的教师可以正常晋升,所以通过评优标准选拔出来的教师将可能是不满足上一层级学术标准的教师。这种制度设计最终将导致一个组织的“格雷欣现象”的出现,不合格教师占据越来越多的高级职位,整体教师水平将会越来越低。因此,在一个学术组织中,学术评价标准应该是科学的,也是唯一的,不同学科可以不同,对特殊人才也可以适当倾斜,但是并行的两种不同性质的评价标准共生不符合学术评价的规律。在学术评价过程中,可以基于高校教师对高深知识的不同处理方式进行分类评价,避免统一的、刚性的评价体系,充分考虑学术职业的多样性和层类化的要求。(四)评价作用的不充分高校学术职业分层分类导致了地位的差异,合理的差异有利于形成教师内在的自我激励。因此,如何相对准确地对教师的学术贡献进行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学术职业分层分类本质上依据的是对教师学术水平和学术成果的评价,是对教师高深知识存量和可能的价值增量的评价,但是学术的价值体现在许多方面,包括科学价值、经济价值、人文价值、政治价值等不同方面,很难做出统一的标准化的评价,无法客观衡量。而且学术成果对于社会的价值还体现出长期性和模糊性的特征,无论是年度考核,还是聘期考核都很难准确测定。所以,对学术的任何形式的量化评价都是不科学的,学术评价只能够依据同行的相对定性评价,测定一个学者在学术共同体内的大体位序和贡献。在坚持同行评价过程中,要坚决避免行政干预,保证同行相对定性评价的公正和客观。(五)调整层类结构,完善层次制度在高校这个由不同职业构成的组织系统中,学术职业无疑处于核心地位,但是学术职业开展学术活动,离不开其他职业人群的配合和支持,合理配置高校内部不同人力资源,就要形成和学术职业相对应的其他职业人群有序的分层体系,让其他职业人群有充分发展的机会,有与之相对应的工资津贴体系。在处理学术职业与其他职业群体的关系过程中,尤其要处理好高级教师和低收入阶层人群(包括工人)的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处理好在岗教师和退休教职工的收入差距问题,否则,将会影响学校的稳定和发展。学术职业分层分类本质上是一个反映在高校系统中的社会问题,是一个新的社会组织建构的过程,促进学术发展、培养优秀人才是社会组织建构的使命,而以高深知识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分层分类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我们需要进一步努力的方向。高校学术职业分类分层是历史的必然,也是高等学校和高深知识发展的内在逻辑。现代大学的层次化和多样化,一方面是由社会需求的多层次性和多样性所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由知识劳动的分工和分类特点所决定的。大学作为“学术之所”,在组织、文化、功能等方面具有不同的形态,对高深知识的处理方式存在着显著的不同,必然影响到学术职业的层类化的发展。而高校学术职业层类化又导致了不同层类学术职业社会地位和声望的差异。因此,形成科学合理的高校学术职业层类对于促进学术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具有重要的价值。四、以社会文化氛围为基础的职业分类高校学术职业分类本质上是对高深知识传授、创造和应用等处理方式不同来划分的,高深知识处理方式的不同以及社会环境对于学科专业的选择是高校学术职业分类的基础。而高校学术职业分层则与高校的定位、尤其是教师的学术工作以及贡献相关(一)学术职业分层高校学术职业的分层可以分为三种表现形式第一,在不同社会环境中由于学科的地位不同导致的不同学科的学术职业在整个学术职业体系中的地位差异,这是学科之间的学术职业分层如神学在中世纪欧洲地位最高,神学教授在整个教师系统中处于地位的顶端。在现代大学系统内部,不同国家又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我国工程学科能够直接为社会提供显性的服务,在一个大学系统内部,工程学家获得的收入、社会影响力以及控制资源的能力往往比其他学科的教师要多,而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师一般处于分层体系的下层。总体来说,社会环境对于学科的选择导致了学科之间的地位差异,这种地位差异直接反映在高校不同学科的学术职业上。第二,高校系统内部的学术职业分层。学术职业分层因各个国家学术系统的不同而不同,在我国,制度分层分为四层:以职称为标准,分为助教、教师、副教授、教授。一是基础层—助教,其主要职责是新教师在未受聘为讲师以前先从事一年或一年以上的教学辅助工作。二是中间层—讲师,其主要职责是能够独立开设一门或一门以上课程。三是高级层—副教授,其主要职责是不仅具有开设新课的能力,对本学科的整体情况有充分的了解,而且能独立主持研究项目,取得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四是塔尖层—教授。教授主要职责是组织和领导大学不同学科专业的学术工作,培养青年教师。我国最近正在推进的高校教师岗位设置分级管理制度中,又将学术职业分为四层十三级,即助教层分3级,讲师层分3级,副教授层分3级,教授层分为4级。每一层级都有相对应的学历、资历和学术评价标准,也有相对应的工资福利标准。从社会学的地位分层理论来看,分级也是一种分层,实际上我国学术职业已经分为了四大层十三小层,在表现形式上是层中有级,级中有层。在学术职业内部,总有一种内部分层分级的内在驱动力,在岗位分级制度形成之前,各个学校因校制宜开始探索学术职业内部分层分级,以不断促进学术的发展,如有的学校对教授层进行了分级管理,设置了初任教授、具有博士生指导资格的教授、学科责任教授、首席教授,特聘教授,讲座教授等层次,每一层级都有各自的任职标准,并和工资福利待遇挂钩,形成了同层不同级的地位差异。第三,高等教育系统不同层次高校之间的学术职业分层。学术职业分层和高等学校的分层密切联系,不同层次类型的学校对于学术职业分层是不一致的。其中,高深知识的功能和价值作为一种内在的逻辑一直在影响着学术职业的分层。同样是教授,研究型大学的教授和高职高专学校的教授不具有等效的社会地位,地位差异明显。不同层类高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