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合理输血_第1页
产后出血合理输血_第2页
产后出血合理输血_第3页
产后出血合理输血_第4页
产后出血合理输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产后出血血制品的合理使用

血制品--武器合理使用--兵法产后出血--敌人KEYWORD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500ml、剖宫产分娩者出血量≥1000ml;•严重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1000ml;•难治性产后出血是指经宫缩剂、持续性子宫按摩或按压等保守措施无法止血,需要外科手术、介入治疗甚至切除子宫的严重产后出血。产后出血四大原因• 子宫收缩乏力• 产道损伤• 胎盘因素• 凝血功能障碍

1.所有孕产妇都有发生产后出血的可能,但有一种或多种高危因素者更易发生。2.绝大多数产后出血所导致的死亡是可避免的,其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正确处理。3.2016年WHO公布每年全世界约有14万孕产妇死于产后出血,2009年为30万。4.欧美发达国家产后出血所致死亡几近消失,我国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产后出血仍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已于2009年制定并发表了《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草案)》,对指导产后出血的临床诊治工作、降低其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率发挥了重要作用。2014年,基于上述草案,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组织专家进行了多次讨论,在参考WHO、国际妇产科联盟、加拿大、美国和英国关于产后出血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以及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并结合临床经验,推出了《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4)》。《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4)》•诊断和治疗产后出血的关键在于对出血量有正确的测量和估计。•错误低估将会丧失抢救时机。•突发大量的产后出血易得到重视和早期诊断,而缓慢、持续的少量出血和血肿容易被忽视。如何估算出血量(1)称重法或容积法;(2)监测生命体征、尿量和精神状态;(3)休克指数法休克指数=心率/收缩压(mmHg)病因治疗是最根本的治疗,检查宫缩情况、胎盘、产道及凝血功能,针对出血原因进行积极处理。输血在治疗产后出血尤其是严重产后出血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二十世纪医学界三大创举之一!

---输血12

ABO血型系统(ABObloodgroupsystem)是1900年由奥地利血液专家兰特斯坦纳提出的,是人类血型系统中最早发现、最具有临床意义的血型系统之一。并创立了输血理论。输血发展三阶段全血输血->成分输血->高品质成分输血输血的发展依赖于科技的发展全血;成分输血;狭义血液制品:人血白蛋白,纤维蛋白原等(高品质成分输血)。

全血

定义:将血液采集到含有抗凝保养液的一次性无菌塑料袋中的血液,含血细胞和血浆成分。保养液CPDA:35d温度:2~6℃

全血输注向成分输血的转变血液离开血循环要与抗凝保存液混合,发生了“保存损害”。保存液是针对红细胞设计的,4℃只能保存红细胞,对其他成分无保存作用。血小板离体后需要在22±2℃振荡条件下保存,12小时丧失大部分活性。白细胞中的粒细胞是短命细胞,离体后8小时功能丧失,很难保存。凝血因子Ⅷ和Ⅴ不稳定,需要在﹣18℃以下保存,保存1--3天活性丧失50%。

因此保存后的全血主要有效成分是红细胞、血浆蛋白和稳定的凝血因子。全血输注不良反应多,浪费资源,成分输血是输血技术发展总趋势,是输血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现在发达国家成分输血几乎达到100%。苏州地区仍存在全血!17仅在下述情况应用:①需补充大量红细胞的急性失血并伴有严重血容量降低;②换血疗法:新生儿溶血病,经过换血可去除胆红素、抗体及抗体过敏的红细胞;③体外循环。成分输血的临床应用

概念:所谓成分输血就是把人血中各种有效成分分离出来,分别制成高浓度,高纯度,高功能制品,然后根据需要,输给相应患者。19成分输血的临床应用优点:

1.纯度高,疗效好

2.输用安全,不良反应少

3.节约血源,一人献血,多人受益200ml全血可制备1单位红悬液,200ml血浆,1单位血小板。20临床常用成分血制品分类红细胞制品血小板制品血浆及血浆衍生物粒细胞制品21临床常用血液成分制品简介

1.红细胞制剂一单位红细胞制剂由200毫升全血制备,输注后可提高Hb4--5g/L.(理论值)1>.浓缩红细胞特性:A.红细胞压积0.70-0.80,残余抗凝剂和血浆25-30ml.B.容量仅全血的一半,携氧能力与全血相同.C.容量比全血少30%-50%D.抗原及抗体负荷小,发热及过敏反应少22临床常用血液成分制品简介适应证:A.血容量正常的贫血患者

B.急性出血及术中出血

C.心,肝,肾功能不全者

D.小儿,老人及孕妇需输血者缺点:A.粘度大,输注速度慢(可加生理盐水稀释)B.仍含有白细胞,血小板,纤维蛋白聚集物等

23临床常用血液成分制品简介

2.红细胞悬液又称晶体液代浆血,由高浓缩红细胞加晶体液SAGM组成,SAGM的成分为氯化钠,磷酸腺嘌呤,葡萄糖,甘露醇.

解决了浓缩红细胞输注困难的问题,且保存时间长,价格便宜。24临床常用血液成分制品简介3.洗涤红细胞

特点:A.经生理盐水洗涤3次,保留70--80%红细胞

B.去除约90%的白细胞,99%的血浆及大部分血小板

C.去除了抗凝剂,钾,氨,乳酸等不利因子

D.抗原及抗体负荷明显减少,不良反应少

E.红细胞减少,理论上3单位提升HB10g/L

25临床常用血液成分制品简介适应证:A.输血发生过敏反应者

B.自身免疫性疾病(AIHA)

C.高钾血征,肝肾功能不全者

D.需要反复输血者缺点:A.洗涤方法相对开放,有污染可能

B.保存时间短,应24小时内输完26临床常用血液成分制品简介4.去白细胞的红细胞:方法:洗涤红细胞去除率<99%、离心法<90%、滤器法可达99.90%~99.99%或更高。27临床常用血液成分制品简介

2.血小板制剂

1.多人份血小板:手工制做而成,200ml全血分离出的血小板为1单位,约含2.0-2.5×1010,需多个供者才够一个治疗量,白细胞,红细胞污染率高。28临床常用血液成分制品简介

2.单人份血小板血细胞分离机制备,单个供者可采够一个治疗量,每袋约含>2.5-3×1011,相当于手工法1个治疗量。

适应证:A.血小板<20×109/L伴有严重出血者

B.血小板功能异常引起的严重出血者

C.大量输血所致的稀释性血小板减少伴严重出血者

D.大术前或分娩前血小板<50×109/L29临床常用血液成分制品简介

剂量参考:成人一个治疗量约含2.5×1011可提高外周血血小板30×109/L(输后1小时)

注意事项:A.合并感染,脾大,DIC者剂量应加大

B.输注无效多由同种免疫引起,可选亲属供者或HLA配型,血小板交叉配型相合者

C.因故不能及时输注者,应22℃左右震荡条件下可保存5天.D发热患者输血小板前勿用阿司匹林降温30献血者体检合格后献全血的时间短,而献机采血小板的时间长,公民宁愿捐献全血,而不愿意捐献机采血小板。事实证明,手工采的血小板治疗效果并不差。欧洲各国一直保留手工采的血小板。香港至今90%以上的血小板来自手工采,很少应用机采血小板。由于血小板保存时间仅为5天,我国今后多数情况下可能只提供手工采的血小板,机采血小板需要事先预约并难以保证及时供应。但是,手工血小板安全性更差!手工血小板更流行31临床常用血液成分制品简介3、白细胞输注:临床已较少应用适应症:粒缺患者伴严重感染,抗生素无效,危及患者生命时。用法:每次输入>1×1010个粒细胞,每天

1次或2次以上,连续4~7天。副作用:发热、ARDS、TA-GVHD、同种异体反应。传播病毒。32临床常用血液成分制品简介血浆制剂血浆制品有:普通冰冻血浆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33临床常用血液成分制品简介1.新鲜冰冻血浆(FFP)

特点:A.新鲜全血6小时内分离血浆,-30℃

迅速冷冻,可保存1年

B.含血浆蛋白60-80g/L,

纤维蛋白原2-4g/L,

凝血因子活性基本不变。34临床常用血液成分制品简介适应证:A.轻型血友病

B.口服抗凝剂过量

C.肝病患者的凝血障碍

D.大量输血引起的凝血障碍

E.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5临床常用血液成分制品简介注意:A.溶解速度要快

B.融化后应尽快输注,以免蛋白变性,

凝血因子活性下降

C.FFP融化后不可再冰冻,如不能及时输注可4℃保存,但不超过24小时36新鲜冰冻血浆与普通血浆该制品是取新鲜全血于6~8小时内离心将血浆分出,并迅速冰冻成块,保存期1年。这样一种制备方法几乎保存了血液中所有的凝血因子。普通冰冻血浆特点:

是全血于保存期内经自然沉降或离心分出的血浆,-20℃以下冰冻成块,有效期为4年,该制品内含有全部稳定的凝血因子,缺乏不稳定的凝血因子Ⅷ和Ⅴ。37临床常用血液成分制品简介

2.冷沉淀特点:A.一单位冷沉淀有400ml新鲜全血在采血后6小时内分离出新鲜血浆经冷冻4℃融化浓缩而成,约15-20ml左右

B.主要成分有:(以每1单位计),纤维蛋白原

0.2-0.3克,纤维结合蛋白20-40毫克,Ⅷ

因子>80单位,血浆其它蛋白60-70毫克38临床常用血液成分制品简介适应证:A.补充凝血因子:肝功能不全所致的凝血机制障碍,DIC,血友病,外科手术,创伤所致大量失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