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诗词曲鉴赏专项特训-(含答案)
诗词曲鉴赏专项特训-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课内阅读。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面词语。
题:___缘:
3.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_______
4.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诗中的“_____________,”两句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5.这首诗的前两句_____________,后两句_________________。全诗告诉我们_______
凉州词①
葡萄美酒夜光杯②,欲③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④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6.注释
①凉州词:___②夜光杯:
③欲:___④沙场:
7.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_________________。
8.读着前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_______
9.翻译后两句诗词。
_______
10.诗歌描绘了戍边将士生活,这一类诗我们把它称作“",像这样的诗歌我们还学过:《》
11.这首诗写的是()
A.边疆的战士奋勇杀敌,伤亡惨重。B.边疆的战士出征前在开怀畅饮的场面。
12.假如当时你就在诗人描绘的场面的现场,你会有什么感慨?
_______
13.对“醉卧沙场”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战士们征战沙场,思念家人,他们借酒消愁。
B.战士们开怀痛饮,尽情喝醉,表达了他们做好视死如归的准备
C.不打仗的时候,战士们喜欢喝酒,因为他们太无聊了。
D.战士们不想打仗,只想在沙场里喝酒睡觉。
14.酒宴过后,将士们就要奔向战场,等待他们的可能会是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_______
15.古时描写战争的诗句很多,下列诗句不属于此类题材的是()
A.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C.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D.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16.王之涣《凉州词》另一首中“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除了指自然现象之外,还指_____________,这句诗运用了手法。
17.关于这首诗表现的内容和感情,表述错误的是()
A.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担心与恐惧。
B.描写了边塞将士开怀畅饮的热烈场面。
C.表现了将士们视死如归的悲壮与甘洒热血、不怕牺牲的报国壮志。
D.表现了将士们豪放、激昂的精神状态。
18.假如你就是将要出征的一名战士,你会对亲人说些什么?请发挥想象,写一写。
_______
课外诗歌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9.解释加点的字词。
始:终:躬行:
20.写出下面诗句的意思。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_______
2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与下面()的意思相同。
A.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B.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C.读万卷书,行万里路。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22.陆游告诉儿子读书的两个道理:一是;二是_________________。
古诗练习,我可以。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___。
______,天下谁人不识君?
23.把古诗补充完整。
24.这首诗是代诗人送别友人时写的。
25.诗中写景的句子是“”;写感受的句子是“"。画“﹏﹏”的句子是一个句,意思是
26.这首送别诗除了表达不舍之情,还表达了对友人的()
A.留恋和思念B.劝慰和激励C.伤感和惋惜D.仰慕和尊敬
课内阅读,完成练习。
花牛在草地里坐,
压扁了一穗剪秋罗。
花牛在草地里眠,
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花牛在草地里走,
小尾巴甩得滴溜溜。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
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27.本诗描写了花牛在草地里、、、的情景。
28.“白云霸占了半个天"中,“”一词运用了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的调皮、可爱。
29.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偷渡"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太阳慢慢落山的样子。()
(2)“滴溜溜”一词是形容花牛快速甩动尾巴的样子。()
(3)读完全诗,我认识了一只乖巧、勤劳、老实的花牛。()
30.花牛还会在草地里干什么呢?展开想象,写一写。
花牛在草地里、
古诗词阅读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31.想象“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景象,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_______
3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
课内阅读。
秋晚的江上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3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归巢()斜阳()
妆成()尽管()
34.诗中写了、、等景物。
35.写出句子意思。
(1)还驮着斜阳回去。
_______
(2)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_______
36.这首现代诗写的是诗人在_______
参考答案:
1.宋苏轼2.书写,题写因为3.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5.写景说理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解析】1.本题考查作家作品。
《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2.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题:书写。
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缘:因为。
3.本题考查诗句的理解。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中的“横"指正面,“侧”指侧面,根据所学可知,诗句的意思为: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都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4.本题考查诗句的理解。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比喻一件事情的当事人往往因为对得失考虑得太多,认识不全面,反而不及旁观者看得清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意思是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5.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和主旨。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都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这两句写的是庐山的景色;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这两句是讲出的道理。这首诗告诉我们在观察事物的时候,要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因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换个角度、思考方式,就会有不同的结果,这样我们才能全面的看清问题的所在。
6.唐代曲名指极精致的酒杯正要战场7.唐王翰8.读着前两句诗,我仿佛看到军帐中烛光通明,战士们斟满葡萄美酒,举起精致的白玉夜光杯相互敬酒,仿佛听到马上的琵琶声。9.即使醉卧在战场上,也请你们不要笑话我,自古以来,那些出征边塞的将士,又有几个人能平安地退回家乡呢?从这两句诗中我体会到了即将上战场的将士们为国献身的英睡气概。10.边塞诗出塞11.B12.战争真是残酷啊!战士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豁达,真是令人敬佩啊!13.B14.为国献身、捐躯、牺牲或死亡。
古来征战几人回?15.C16.皇帝(朝廷)的关怀双关17.A18.我最牵挂的亲人们,请你们保重。不要担心我,等着我凯旋而归。
【解析】6.考查字词的解释。
这类题要从整体进行分析,再结合直译的方法进行推敲。
[凉州词]:又称凉州曲,是达官贵人为凉州歌所填的唱词,是唐朝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本诗是唐朝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中的一首。
[夜光杯]:指的是光能照夜的白玉琢成的酒杯,也指极其珍贵的酒杯。
[欲]:指正要的意思。“欲③饮琵琶马上催。"正要举杯痛饮,却听到马上弹起琵琶的声音。
[沙场]:这里就是指战场的意思。
7.考查文学常识。
要求会背诵默写。《凉州词》是唐代诗人王翰的组诗作品。这首诗渲染了出征前盛大华贵的酒筵以及战士们痛快豪饮的场面,表现了战士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旷达、奔放的思想感情。
8.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和想象能力。
“葡萄美酒夜光杯”的景象是: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席。“欲饮琵琶马上催"正在大家准备畅饮之时,乐队也奏起了琵琶,琵琶响起,仿佛催人出征。这两句渲染了出征前盛大华贵的酒筵以及战士们痛快豪饮的场面,表现了战士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旷达、奔放的思想感情。"根据对诗句的理解合理地展开想象即可。
9.考查古诗词理解和翻译。
本首诗的后两句是:“醉卧沙场④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大意是:“即使醉卧在战场上,也请你们不要笑话我,自古以来,那些出征边塞的将士,又有几个人能平安地退回家乡呢?"要结合直译的方法进行解释,从整体进行分析。对字词要有充分的理解,体会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10.考查文学常识。
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还学过《从军行》。
11.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
整首诗渲染了出征前盛大华贵的酒宴以及战士们痛快豪饮的场面,尤其“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两句,写他们尽情酣醉。故选B。
12.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结合诗人描写的画面,谈谈自己的感受即可。如:那欢宴的场面,耳听着阵阵欢快、激越的琵琶声,将士们真是兴致飞扬,你斟我酌,一阵痛饮,这视死如归的勇气真是令人佩服!
13.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的理解能力。
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朗读诗歌可知,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醉卧沙场"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而且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写出了战士们开怀痛饮,尽情喝醉,表达了他们做好视死如归的准备。故选B。
14.考查内容理解。
诗的最末两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顺着前两句的诗意来看应当是写筵席上的畅饮和劝酒,这样理解的话,全诗无论是在诗意还是诗境上也就自然而然地融会贯通了,过去曾有人认为这两句“作旷达语,倍觉悲痛"。还有人说:“故作豪饮之词,然悲感已极”。话虽不同,但都离不开一个“悲"字。后来更有用低沉、悲凉、感伤、反战等等词语来概括这首诗的思想感情的,依据也是三四两句,特别是末句。“古来征战几人回”,显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根据古诗内容,我们可知等待将士们的将是为国献身、捐躯、牺牲或死亡,从最后一句古诗中可以看出。
15.考查诗句的理解与分析。
A.“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出自南宋岳飞的《满江红》,意思是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是描写战争的诗句。
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自唐代王昌龄的《从军行》,意思是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是描写战争的诗句。
C.“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出自唐代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意思是北风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不是描写战争的诗句。
D.“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出自明代戚继光的《马上作》,意思是一年三百六十日,我都是带着兵器骑着战马在疆场上度过的。是描写战争的诗句。
故选C。
16.考查对双关的理解。
双关指的是字面上是一个意思,而暗含着另一个意思。“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意思是羌笛何必吹起《折杨柳》这种哀伤的调子,埋怨杨柳不发、春光来迟呢,要知道,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啊!玉门关内或许春风和煦,关外却是杨柳不青,离人想要折一枝杨柳寄情也不能。“春风”除了指自然现象之外,自然的还让人想到某种温暖关怀或某种人间春意春象。这是双关的手法。
17.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
根据体会古诗可知渲染了出征前盛大华贵的酒筵以及战士们痛快豪饮的场面,表现了战士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旷达、奔放的思想感情。所以错误的选项是A。
18.考查开放性试题。
结合古诗内容,将士们将面对的是战死战场,据此我们可以和亲人们说:“请家人们不要为我担心,战场上将会有许多同道中人,互相斟酌劝饮,尽情尽致,乐而忘忧,豪放旷达,我已置生死与度外,保家卫国。"
19.才到底亲身实践20.古人做学问总是竭尽全力的,青少年时肯下功夫到能有所成就。21.C22.读书要刻苦读书要注重实践
【解析】19.本题考查对字词的解释。
结合“‘少壮工夫老始成’的意思:年轻时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可知,始的意思:才。
结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意思: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不够完善,要透彻地认识学习知识这件事还必须亲自实践。"可知,终的意思:到底、毕竟。躬行的意思:亲身实践。
20.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翻译。
翻译时可以先理解关键字词的意思,再来理解诗句的意思。
学问:指读书学习,就是学习的意思。遗:保留,存留。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没有一点保留,不遗余力、竭尽全力。少壮:青少年时代。工夫:做事所耗费的时间。始:才。“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的意思是:古人学习知识不遗余力,年轻时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
21.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意思: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不够完善,要透彻地认识学习知识这件事还必须亲自实践。
A.“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出自《增广贤文》,意思:等到真正用到知识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学的太少,没有亲自经历过事情就不知道做事有多难。
B.“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出自毛泽东的《水调歌头》,意思:世界上没有难的事,只要你做出了努力再大的困难也不难了。也指只要肯下决心去做,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C.“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意思:要努力读书,让自己的才识过人。让自己的所学,能在生活中体现,同时增长见识,也就是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
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的意思:经过遥远的路途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时间长久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比喻经过长时间的考验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友情的真假。
结合以上的意思可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C。
22.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
这是一首教子诗,诗人在书本与实践的关系上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间接经验是人们从书本中汲取营养,学习前人的知识和技巧的途径。直接经验是直接从实践中产生的认识,是获取知识更加重要的途径。只有通过“躬行”,把书本知识变成实际知识,才能发挥所学知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本诗通过写陆游对儿子子聿的教育,告诉读者做学问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精神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23.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_24.唐高适董大25.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反问句天下还有谁不知道您呢?26.B
【解析】23.本题考查的是对古诗的默写能力,需要对古诗熟练的背诵及其正确的默写。
《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译文:满天阴沉沉的云,太阳也变得暗暗的,北风呼呼地吹,大雁在纷飞的雪花中向南飞去。不要担心新去的地方没有朋友,凭着你的琴声、你的音乐修养世上有谁不知道你、不敬重你呢?
24.根据分析可知是唐代诗人高适送别友人董大时写的诗。
25.根据译文“满天阴沉沉的云,太阳也变得暗暗的,北风呼呼地吹,大雁在纷飞的雪花中向南飞去。"是写景的对应了“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这两句。而后有表达了自己的感受“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句是反问句表达了肯定的语气。意思是:天下还有谁不知道您呢?
26.本题考查的是对古诗的感情体会,需要认真的品读古诗。
结合作者写诗时的背景可知,当时处在困顿不达的境遇之中,而这首诗不仅表达对友人的不舍还有一丝劝慰和激励。所以选择B。
27.坐眠走做梦28.霸占拟人白云29.√√×30.跳舞蟋蟀弹起了快乐的音乐
【解析】27.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
结合“花牛在草地里坐”、“花牛在草地里眠"、“花牛在草地里走”、“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可知,本诗描写了花牛在草地里坐、眠、走、做梦的情景。
28.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
“白云霸占了半个天”中,“霸占"赋予“白云”人的特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白云的调皮、可爱。
29.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
(1)“偷渡"指偷偷通过封锁的水域或区域,从“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可知,这里指太阳缓慢落山。选项正确。
(2)从“花牛在草地里走,小尾巴甩得滴溜溜。"可知,“滴溜溜”状态词。形容旋转或流动,这里形容花牛快速甩动尾巴的样子。选项正确。
(3)全诗四节,每节第一行均以文字相近的诗句起首——“花牛在草地里坐"“花牛在草地里眠”“花牛在草地里走"“花牛在草地里做梦”。表现出花牛自由自在的悠闲姿态,抒发了诗人对生活与自由的热爱。选项错误。
30.本题考查补充句子。
把花牛还会在草地里干什么补充完整即可。示例:花牛在草地里唱歌,小草陶醉在动听的歌声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个人经营性贷款还款协议模板8篇
- 二零二五年废弃物处理及废品回收承包合同书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仓储租赁与智能化改造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外资独资公司股权变更操作细则合同
- 2025年个人汽车维修服务质押担保合同3篇
- 2025版高端餐饮集团租赁管理与服务保障合同3篇
- 个人委托支付事务具体合同版B版
- 2024酒店装修设计合同
- 2025年度智能果园苹果采购与销售管理合同4篇
- 2025年度园林景观设计专利授权许可合同3篇
-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海洋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 多重耐药菌病人的管理-(1)课件
- (高清版)TDT 1056-2019 县级国土资源调查生产成本定额
- 环境监测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 2023年数学竞赛AMC8试卷(含答案)
- 神经外科课件:神经外科急重症
- 2024年低压电工证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3年十天突破公务员面试
- 《疯狂动物城》中英文对照(全本台词)
- 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证明(样本)
-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理解100篇(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