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台湾诗歌创作概述及著名诗人简评港台文学专题讲座-教学课件_第1页
第九讲-台湾诗歌创作概述及著名诗人简评港台文学专题讲座-教学课件_第2页
第九讲-台湾诗歌创作概述及著名诗人简评港台文学专题讲座-教学课件_第3页
第九讲-台湾诗歌创作概述及著名诗人简评港台文学专题讲座-教学课件_第4页
第九讲-台湾诗歌创作概述及著名诗人简评港台文学专题讲座-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讲-台湾诗歌创作概述及著名诗人简评港台文学专题讲座-教学课件第九讲 台湾诗歌创作概述 及著名诗人简评第九讲 台湾诗歌创作概述 及著名诗人简评本单元重点了解台湾各诗社的特点,掌握各诗社中代表诗人的创作成就与特色。本单元重点了解台湾各诗社的特点,掌握各诗社中代表诗人的创作成 第一节

台湾现代派诗社及代表诗人 第一节

台湾现代派诗社及代表诗人一、台湾现代派诗社简介

1、台湾现代派诗社的成立台湾现代派诗社的成立要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30年代初,大陆方面的李金发和戴望舒从法国将现代派新诗引进大陆。施蛰存在上海创办了《现代》杂志,激发了一批有志探索的青年诗人,像杜衡、刘呐鸥、金克木、陈沙帆、路易士(纪弦)等诗人。之后,戴望舒在上海与杜衡、徐迟、路易士等一起创办了《新诗》月刊。1948年,路易士即纪弦,将大陆的现代派诗风带到了台湾。一、台湾现代派诗社简介

1、台湾现代派诗社的成立台湾现代派诗在台湾本土,杨炽昌从日本将现代派新诗引进台湾,成立了“风车诗社”,创办《风车诗刊》,这一现代派思潮也就顺着台湾日据时期新诗的脉流,从现代流入到当代。因而,50年代中期台湾现代派新诗的崛起,是由大陆和台湾两股脉络混合而成的。1953年2月,纪弦等在《自立晚报》专栏“新诗周刊”的基础上创办了《现代诗》诗刊。1956年1月15日,以纪弦为首的“现代派诗社”在台北正式成立,加盟者83人,后发展到115人,几乎囊括了台湾整个诗坛。在台湾本土,杨炽昌从日本将现代派新诗引进台湾,成立了“风车诗2、创作主张纪弦的“现代派”,继承了当年戴望舒的“现代派”诗观的基本精神,表现形式上则更为前卫。1956年2月,纪弦在《现代诗》第十三期高扬现代派旗帜,把这一诗刊作为“现代派诗人群共同杂志”,以“领导新诗再革命,推行新诗现代化”为文艺纲领,提出“现代派六大信条”,声称他们有所扬弃并且发扬光大地包容了自波特莱尔以后的一切新兴诗派的精神和要素。2、创作主张纪弦的“现代派”,继承了当年戴望舒的“现代派”诗他们明确提出“新诗乃横的移植,而非纵的继承”的主张,强调新诗是“诗的新大陆之探索,诗的处女地之开拓,新的内容之表现,新的形式之创造,新的工具之发现,新的手法之发明”,把诗的“知性”和“诗的纯粹性”作为追求的目标,力求探索出一条新的新诗现代化之路。这些主张与戴望舒等“现代派”的文学主张一脉相承。可见,由纪弦的“现代派”开始,正式移植西方的现代派诗歌,是有其清晰的历史发展渊源的。他们明确提出“新诗乃横的移植,而非纵的继承”的主张,强调新诗“现代派”只是一个文学同仁的松散组织,它的那些信条并未成为全体同人的严格实践的原则。“现代派”的理论,特别是它过于强调“横的移植”和“知性”,这种反传统和全盘西化的主张,也一度招致各方面的批评和抗议。1959年纪弦宣布退出现代派诗社,《现代诗》也于1962年2月1日宣布停刊。但是,纪弦的现代派诗的旗手作用仍为台湾文学界所公认,他的诗刊能够兼容各种风格、形式的诗作,培养了近百名诗人,有力推动了台湾新诗的创新和发展。“现代派”只是一个文学同仁的松散组织,它的那些信条并未成为全“现代派”的纲领,即“六大信条”为:(1)我们是有所扬弃并发扬光大地包含了自波特莱而以降一切新兴诗派之精神与要素的现代派之一群。(2)我们认为新诗乃横的移植,而非纵的继承。这是一个总的看法,一个基本的出发点。无论是理论的建立或创作的实践都要实现横的移植的宗旨。“现代派”的纲领,即“六大信条”为:(3)诗的新大陆之探索、诗的处女地之开拓,新的内容之表现,新的形式之创造,新的工具之发现,新的手法之发明都要得以实践。(4)强调诗的“知性”。(5)追求诗的“纯粹性”。(6)爱国反共,追求自由与民主。(3)诗的新大陆之探索、诗的处女地之开拓,新的内容之表现,新3、现代派诗社的发展由于《六大信条》并非“现代派”全体同仁共同的主张,又由于成员过于庞杂,创作主张和诗歌观念五花八门,现代派诗社形式上壮观,实质上是一盘散沙。因而《六大信条》遭到批判后,无人出来助战,只是纪弦孤军奋战。到了1959年,纪弦在难以招架之下终于将《现代诗》诗刊交给黄荷生主持,自己退居幕后。1962年2月,宣布正式停刊。又于1982年,由星散各地的旧部恢复“现代派诗社”的活动,远在美国的纪弦当顾问。3、现代派诗社的发展由于《六大信条》并非“现代派”全体同仁共二、现代派诗社代表诗人

1、纪弦(1)作家简介纪弦(1913-),祖籍陕西,出生于河北省,本名路逾,曾用笔名路易士、青空律。1933年毕业于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后留学日本。30年代中期返回国内,以路易士为笔名发表诗作。1948年去台湾,1949年进成功中学任教。政治上一直受到压抑,1964年退休后定居美国旧金山。二、现代派诗社代表诗人

1、纪弦(1)作家简介(2)纪弦创作特点及代表作品分析纪弦非常自负,曾梦想做台湾诗坛上“一颗永不落的太阳”。50年代他跟随国民党的反共政治叫嚣,写反共诗歌。但是不久,他的创作倾向发生了演变,开始用笔揭露周边社会的黑暗,并以强硬的手段向政敌进行反攻,如《现实》、《狼独步》、《四十的狂徒》等战斗性和杀伤力极强的诗篇。(2)纪弦创作特点及代表作品分析他的《狼独步》,因极度的自信和威严及压倒一切的嗥叫,使敌人闻之胆寒,失去招架之功。在《四十的狂徒》中,他将自己变成一个发疯似的狂徒向敌人进攻。纪弦一方面要写诗、办诗刊,另一方面要随时提防政敌的各种进攻。因为他揭露政敌的丑恶、卑鄙和无耻,使得敌人对他又恨又无奈。他把愤怒等各种情绪都坦然地放在了诗的字里行间,使他的诗闪耀着现实主义光芒。其中《现实》一诗,是这类作品思想和艺术的代表。他的《狼独步》,因极度的自信和威严及压倒一切的嗥叫,使敌人闻这首诗构思十分巧妙。整首诗用倒叙的叙事方式,将现实比作鸡窝式的小屋,而将自己比作参天古木。一株参天古木被囚禁于一个小鸡窝里,该是什么情景,读者很容易想见。诗人运用两个极端的象征和比喻,将其反黑暗现实的创作主题鲜明地展示出来了,并且表达了自己的立场:两者势不两立,不是树折,就是屋毁,二者必居其一。这首诗构思十分巧妙。整首诗用倒叙的叙事方式,将现实比作鸡窝式纪弦的乡愁诗也非常出色。他用“形随意移”和“意形相彰”的手法,巧妙、含蓄而真切地将思乡的情感表达得十分感人,如《二月之窗》。诗人在台湾看着西去的云,就是飞向大陆的方向。而每一个日子仿佛都是云海中航过的船,在我的床外,一个个的空空地载着思念而去。这首诗优美典雅,思想深沉。纪弦的乡愁诗也非常出色。他用“形随意移”和“意形相彰”的手法2、郑愁予(1)作家简介郑愁予(1933-),原籍河北省,出生于山东济南市,本名郑文韬,笔名郑愁予。父亲郑晓岚为台湾三军参谋大学教务长。郑愁予幼年随父亲走遍大江南北,曾在北平崇德中学读书。1947年考取北京大学文学班,1949年去台湾,住在新竹县。新竹中学毕业后在基隆港务局工作。1968年赴美,在聂华苓主持的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研究,获硕士学位,之后任美国耶鲁大学讲学。2、郑愁予(1)作家简介(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