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性的文学时代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2ef9b0880f74ca893d98620d39173be/b2ef9b0880f74ca893d98620d39173be1.gif)
![世界性的文学时代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2ef9b0880f74ca893d98620d39173be/b2ef9b0880f74ca893d98620d39173be2.gif)
![世界性的文学时代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2ef9b0880f74ca893d98620d39173be/b2ef9b0880f74ca893d98620d39173be3.gif)
![世界性的文学时代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2ef9b0880f74ca893d98620d39173be/b2ef9b0880f74ca893d98620d39173be4.gif)
![世界性的文学时代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2ef9b0880f74ca893d98620d39173be/b2ef9b0880f74ca893d98620d39173be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这一时期东方文学的基本特点是由冲突走向融合,文学主题有近代化文学时代的东西方文化冲突转为东西方文化的融合。第十章现代主义的发展与现实主义的繁荣第一节东亚战后派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各国普遍出现了一批以战争为背景、为题材的作品,可统称之为“战后文学”。东方的战后文学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创作原则和创作倾向。其一,作家们以现实主义手法,站在国家和民族的角度,,正面描写反侵略战争,歌颂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其二,作家们接受了两次世界大战前后西方的各种现代主义哲学美学思潮和文学思潮的影响,他们痛感在战争中人性的沉沦和自我的丧失,于是出现了一批宣泄战争中郁积的苦闷情绪,寻求歌体的超越和自由的现代主义作品。(这些作品既不是近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延续,也不是对早期现代主义的简单继承,而更多的是批判和否定战前的文学传统,大胆地、有意识地进行文学审关观念和创作方法的重大变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东亚的日本和韩国的“战后派文学”。)日本和韩国之所以能星辰一个整容较大的战后派文学流派,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由于这两个国家在战后实行了资本主义制度,西方资本主义的各种先锋派的哲学、美学和文学思潮在战后进一步涌入,造成了作家的思想意识上的危机感,同时也形成了他们的现代意识、世界意识和革新、超越意识。二是由于对战争的深刻反思。(揭露战争的罪行,忏悔战争中的罪行,呼唤人性更新是日本和韩国战后派文学的基调和主题)日本战后派文学的产生,是以1946年1月由七位评论家(平野谦、本多荒五、荒正人、埴谷雄高、山室静、佐佐木甚一、小田切秀雄)创办《现代文学》杂志为发端,以确立“现代的自我”的文学批评为先导,强调尊重个性自由,追求文学的主体性,反对文学的功利主义,迈开了战后派文学的第一步。日本战后派的作家或描写法西斯战争的残酷,揭露日本军队的丑恶内幕,或反映战后日本人对战争罪恶的反省,呼唤人性的复归,或反映战后日本社会的荒凉、混乱和迷惘,形成了日本当代文学史上最具有时代性、影响最大的创作流派。野间宏在日本战后派中很有代表性。1947年发表的短篇小说《脸上的红月亮》深刻地反映了法西斯战争对人生的扭曲和摧残,以及它给普通士兵和人民带来的不可愈合的精神创伤。所谓“脸上的红月亮”,既是男主人公内心痛苦的幻化,也是女主人公精神创伤的表征;既是现实与历史的客观关联物,又是战争悲剧与战后精神的相互组结的焦点。野间宏其他重要作品还有短篇小说《残像》《崩溃感觉》,长篇小说《真空地带》等。韩国战后派作家的创作代表了韩国战后文学的主潮。战后派又以“六.二五”南北战争为界分为前后期两部分。“六.二五”战争之前和在战争中就已成名的作家有吴勇寿、金声翰、孙吕涉等。(孙吕涉在作品中第一次明确使用“受虐狂”这一概念并努力加以表现。在《人间动物园抄》这部作品中,作家集中描写了受虐的病态)韩国战后派的后期作家主要是朴景利、鲜于辉、金东里、徐基源等。这一排作家大都是战争的体验着和受害者,因此他们的创作离不开战争。徐基源是后期战后派文学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他的短篇小说《深夜的拥抱》是他的力作。在东亚战后派文学中,日本著名作家三岛由纪夫是一个特意的存在,他被评论家称为“非战后派的战后派”、“虚假的战后派”。1949年,他发表了自传体长篇小说《假面的告白》,从而牢固地树立了他在文坛上的地位。这部小说奠定了三岛创作的基本的心理倾向:倒错、施虐、嗜血与趋亡。生而为男,却有异装癖,并爱慕男性,是为性倒错;生来身体瘦小孱弱,却崇尚暴力,陶醉于折磨或残暴,是为施虐;生来“血量不足”,却有强烈的梦想流血的冲动,视鲜血为“美丽的色彩”,是为嗜血;生在战时,却不惧死亡,对死亡抱有一种“甜甜的期待”,是为趋亡。《假面的告白》与日本近代以告白自我身边琐事和情绪感觉的“私小说”大异其趣,其中充满了大量的人格分析和心理分析,具有强烈的自我解剖倾向。它以变态的人物、变态的心理为描写对象,奠定了此后三岛创作的基本方向。三岛的第二部重要的长篇小说《爱的饥渴》更集中地表现了施虐与趋亡心理。这种心理到了长篇小说《禁色》,便进一步发展到变态的复仇。1954年6月,他又发表了中篇小说《潮骚》。这是一部浪漫的爱情小说,它表现的是三岛对战后现实的逃避和超越。1956年,三岛出版了他的戏剧集《近代能乐集》,通篇宣扬了理想的虚幻和现实的徒劳。《近代能乐集》共收了三岛在1950至1955年间创作并上演的五个剧本,包括《邯郸》《绫鼓》《卒塔婆小街》《葵姬》《斑女》。三岛集成发挥了能乐所固有的“幽玄”的审美理想,把能乐的神秘的象征性与现代的理性结合在一起,取得了独特的戏剧效果。“近代能乐集”这一戏剧集子的题名就表明了三岛要把作为古典戏剧形式的能乐加以近代化。三岛在创作中继承了能乐所具有的瑰丽阴郁、幻怪谲秘、以表现虚无与死亡为能事的古典能乐传统,同时,又渗透了现代的哲理意识和形而上的底蕴,取东方古典戏剧之精华,得西方现代戏剧之真谛,堪称为独具一格的现代荒诞剧。三岛在1957年出版的长篇小说《金阁寺》标志着他创作的最高成就,最为突出地体现了他的思想观念、美学风格。短篇小说《忧国》。三岛的最后一部多卷体长篇小说《丰饶之海》四部曲(包括《春雪》《奔马》《晓寺》《天人五衰》)。三岛由纪夫的小说在背德的堕落中有着清醒的理智,在唯美的颓废中有着强烈而又是反动的政治信念与追求。他小说中人物的倒错心理,是他与战后日本社会的畸形对抗关系的一种艺术的投射和隐喻:虐待(施虐与自虐)心理是他面对丧失了“神圣”性的日本传统时的一种无可奈何的愤恨情绪的发泄;嗜血心理是基于他身上的残暴的武士阴魂的复活与冲动;趋亡心理则基于三岛由纪夫以毁灭、死亡求得精神上的永存的“殉教”倾向。一句话,三到作品中的倒错、虐待、嗜血与趋亡等变态心理是日本传统武士道精神在当代社会中的畸变。第二节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1.60年代,韩国文坛出现了所谓“新感觉派”。这派作家不赞同战后派文学十分注重语言的感觉、印象的飞跃和心理分析,宣称艺术创作的源泉应当到“无意识”中寻找,并且要表现梦境与幻觉。在韩国六、七十年代的现代派文学中,著名作家金承钰的短篇小说《汉城1964年冬》获得了很高的评价。3.60年代前后至70年代初,印度印地语文坛上出现了一个所谓“新小说派”。这派作家认为小说是个人情感体验的记录。他们强调“体验的准确性”和“情感的真实性“。他们不重情节和人物,也不表露明显的倾向性,而只以作家本身的体验为基础,在作品中叙述使人感到痛苦、困惑和激动的事件,引导读者和作家一起面对生活、思考生活。新小说派的代表作家有莫汉.拉盖什、拉德金尔.亚德沃等。其中,莫汉.拉盖什的短篇名作《又一次生活》很能说明新小说的特色。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当代乌尔都语文学占主导地位的创作主潮是现实主义的,但现代主义文学也有一定地位。著名女作家库拉特.艾茵.海达尔是当代乌尔都语现代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家。其著名的长篇小说《火河》集中地体现了她的创作特色。《火河》没有统一的故事情节,结构布局完全服从于作者主观思想的表达。(小说的标题“火河”寓含了作者对历史与现实的解释:生活就像一条河流,每天都流淌着新的河水,但“河”本身并没有变,生活中的一切都是重复,生活的发展是周而复始的,不可能期待它有什么新鲜东西。然而这种发展又像火焰一样有明有暗,有强有弱)印尼的著名诗人凯里尔.安哇尔的诗深受尼采的超人哲学和荷兰表现主义诗人马尔斯曼的影响,宣扬“活力论”,强调表现自我意志和主观感受,格调高昂,情感激越,为印尼诗歌开了一代新风。印尼现代派小说的真正奠基人是伊万.希马杜邦。他的《祭奠》在1969年发表后引起文坛轰动。布迪.达尔瓦的小说深受卡夫卡的影响,他的代表作《批评家何迪南》,他的以美国社会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奥连卡》。布杜.威查雅是一位荒诞派的戏剧家和多产的小说家,他的主要小说有《电报》和《车站》等。在当代埃及,主要的现代主义作家有艾.赫拉特和迈.图比亚。赫拉特的额小说带有法国“新小说”的特点。图比亚的小说主要是意识流式的,并大量运用了神话意象。在叙利亚,著名作家扎卡利亚.泰米尔是阿拉伯地区成功地运用现代派手法创作的著名作家。他以写荒诞派小说著称,作品主要有短篇集《白马的嘶鸣》《走向海洋》《灰烬中的春天》《闷雷》等。短篇小说《饥饿》很能体现他的创作风格。这是一篇寓意深刻的表现主义小说。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法,巨大的概括力,怪异的情节,奇特的梦幻,揭示了人与外部世界、人与人之间的荒诞的关系。(小说题名“饥饿”,浅层的寓义是穷人食不果腹的“饥饿”,深层的寓义是精神上的“饥饿”。人情冷漠,世态炎凉,人的精神需求不能在社会中、在人群中得到满足。)阿尔及利亚作家阿.哈.赫杜格于1983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美女与修行》被认为是80年代的文学佳作。这篇小说将音乐、绘画应用于文学,并大量应用神话意象、象征和意识流等手法,打破了时空界限,展现了新思想与旧传统的冲突。日本的无奈派文学兴盛于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它是在战后日本既有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被摧毁,传统的价值观念被抛弃,新的价值观念和社会秩序尚未建立和形成的混乱状态下,一部分知识分子困惑、迷茫、不安和绝望的产物。“无奈派”一词,是由该派的核心作家太宰治首先提出来的。事实上该派作家的创作近似江户时代井原西鹤等人的游戏文学,所以无奈派又被称为“新戏作派”。这一派作家并不是因为关系密切或主张相同而结合起来的文学流派,只因为他们的文学有许多共同特征,才被评论界统称为“无奈派”或“新戏作派”。这一名称一直到1955年评论家奥野健男发表题为《无奈派的在创作》一文后才固定下来的。无奈派作家把放浪形骸的无奈之徒作为主人公,在对他们的肉欲、嗜酒、自杀和犯罪的描写中极力表现他们对现实的叛逆,在“堕落”中追求“自由”和“人性解放”。他们在创作观念和创作方法上也反对近代传统,反对写实主义,奉行直觉主义、反理性主义,强调人物的自觉、梦和无意识作用。太宰治为了自杀写了遗书《晚年》,这是他的第一部作品集,临死那年出版的著名的自传体中篇小说《丧失为人资格》。他在1947年写的短篇小说《维荣的妻子》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体现了作家的无奈派的人生观:人就是要摆脱道德而活着,而且只有在摆脱了道德束缚的无奈的心中才有最真实的道义观念。)太宰治的著名中篇小说《斜阳》更为全面地体现了无奈派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精神危机及他们的堕落与毁灭。(这部小说以露骨的心理分析和自白见长,是充满了现代意识的、高层次的心理小说。《斜阳》中有一句话:“女人就行了。女人是个呆子也没什么关系呀!”无奈派的另一位旗手坂口安吾在其短篇小说《白痴》中表达了同样的看法。(这篇小说可以说是坂口安吾在其著名文章《堕落论》中提出的理论主张的艺术实践。)日本的“太阳族”文学是战后资本主义社会“垮掉的一代”的一个组成部分。“太阳族”这一名称来自石原慎太郎的著名小说《太阳的季节》。“族”在日语中是“类”、“类型”的意思。“太阳族”指的是属于《太阳的季节》中所描写的那一类人物;“太阳族文学”指的是《太阳的季节》那一类型的小说。《太阳的季节》是作家石原慎太郎于1955年发表的中篇小说,这部小说体现了作者主张不顾一切道德地尽情纵欲的思想。(石原慎太郎的深刻用心在于通过这样的反道德使战败后感觉到“失去生活余地”的日本人“复活其精神”,并产生所谓“新的精神”。著名作家埃开高健创作的主导倾向是存在主义的,他的成名作《恐,慌》是受加缪的《鼠疫》的启发写成的。安部公房1951年发表的短篇小说,墙壁一一S.卡尔玛氏的犯罪》模仿卡夫卡的笔法,反映了现代人受环境支配和摆布的可悲处境。同年发表了短篇小说《闯入者》。《沙女》是安部公房的主要代表作。小说形象地表现了现代人的宿命:个人所处的不可思议的荒诞环境,对这种环境的徒劳无益的反抗和最终不得不生活在这种环境里。茫茫的风沙象征着现代社会的荒漠和巨大而盲目的力量,被沙丘所掩埋的沙丘中的房屋象征着现代人的困境,而女主人公日复一日地清理沙子,男主人公一次次绞尽脑汁的外逃和失败,都在重复古希腊神话中的西绪弗斯式的徒劳。(《沙女》最主要的特色是它贯穿了理性主义和科学精神。)1984年发表长篇小说《樱花号方舟》。70年代初,日本文坛出现了一个新的现代主义流派,评论家称之为“内向派”,或“内向的世代”。这一流派的重要作家有古井由吉、黑井千次等。这些人并没有形成一个有组织的文学团体,也没有发表过共同的文学纲领,不同的作家都有明显的创作个性,但他们在创作倾向上有较大程度的相似或相近之处。内向派作家受到卡夫卡为代表的表现主义的影响,把局部的写实手法同梦幻、怪诞的事象结合在一起,有意造成一种沉重、朦胧的超现实的氛围,表现个人在高度发展的现代工业社会中的迷惘、苦闷和焦虑,并有意追求对现实社会的超越,具有强烈的虚无主义倾向。古井由吉的中篇《杏子》,黑井千次的短篇《时间》。总的看来,内向派作家表现的是无意义的人,在无意义的场所,过无意义的生活。(这个流派标志着日本现代主义文学向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转化)村上春树的作品被称为“都市小说”,《听风的歌》《1973年弹珠玩具》《寻羊冒险记》《世界末日和冷酷的仙境》,《舞吧,舞吧,舞吧》。村上春树的小说无论长短,一般都没有什么连贯的情节。他将一些似乎互不相关的生活片段,漫不经心似地拼在一起,表现出一种别具一格的无机性、符号性的抽象,并由此反映出现代都市生活的本质:热闹繁华的都市生活背后所隐藏着的人性的衰退、生活的非自然化和人的非人化。第三节现实主义的繁荣当代东方各国的现实主义大致可分为历史文化派现实主义、社会批判派现实主义和通俗化、大众化的现实主义三个走向。历史文化派现实主义的基本特点是在创作中强化历史文化意识。北杜夫的长篇小说《榆氏一家》是日本近代以来不可多得的史诗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在泰国,著名政治家(泰国前总理)、作家克立.巴莫得长篇小说《四朝代》是当代东方历史文化派现实主义小说的杰作。印尼当代文学中,堪称史诗性巨著的是著名作家普拉姆迪亚.阿南达.杜尔的四部曲《人间世》《万国之子》《足迹》《玻璃屋》。巴基斯坦作家阿卜杜拉.侯赛因的长篇小说《悲哀时代》(分为四卷《英属印度》《印度》《分治》《尾声》)是一部水平很高的著作。当代东方的历史文化派现实主义还表现为对民族传统文化、对乡土文化的“寻根”和反思。乡土寻根文学在60年代的印度印地语文学中被称为“地域派文学”或“边区文学”。这派文学由作家勒努的长篇小说《肮脏的边区》而得名。日本作家对传统乡土文化的寻根和反思,集中体现在水上勉(代表作《雁寺》、《越前竹偶》)和深泽七郎(小说《栖山小调考》《笛吹川》等)的著作中。当代印尼的乡土寻根文学带有强烈的地域性民族特色和强烈的文化反思意味。在这些地域性乡土文学中,尤其是以爪哇文化为背景的小说影响最大,比较重要的有阿尔斯文托的长篇小说《花裙蜡染匠》,阿赫马.多哈里的《爪哇舞姬》三部曲等。当代东方现实主义文学的另一个引人注目的新现象是社会批判派现实主义的崛起。文学对社会生活、尤其是对社会政治的干预力、批判力空前强化。石川达三早在30年代就因写作揭露侵华日军野蛮暴行的中篇小说《活着的士兵》而被判刑。“二战”以后一直到70年代末,石川先生创作了大量批判社会政治的作品,如长篇小说《风中芦苇》《人墙》《破碎的山河》《金环蚀》等。女作家山崎丰子的长篇小说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白色石塔》《浮华世家》(代表作)《不毛之地》,她提出了“小说无禁区”的口号。著名作家井上靖继承了日本传统文学的委屈婉转、寓批判于哀怨之中的美学风格,把日本传统文学的诗意抒情与当代现实主义文学的社会性完美地联系统一在一起。他的小说很少慷慨激昂的针砭时弊之词,却能在客观冷静的描述中表达明确的倾向性,在轻松幽默的笔调中带有深刻的批判精神。成名作是短篇小说《斗牛》,长篇小说《暗潮》《射程》《冰壁》《夜声》。韩国文学界把社会批判派文学称之为“参与文学”。60年代末,一批中青年作家针对“纯文学派”作家“为艺术而艺术”的陈词滥调,提出作家要“参与到群众的斗争中去”,要发挥文学的社会效应,要“称为时代的见证人”。他们以不妥协的态度对待政治的腐败和社会丑恶势力。全光镛的长篇小说《裸身》和赵世熙的短篇名作《网中九刺鱼》是该派的代表作。当代印度社会批判派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人物是克里山.钱达尔。他的短篇小说集《想象的魔力》和长篇小说《失败》猛烈批判了封建主义和殖民主义。他在50年代发表短篇小说《我不能死》和中篇小说《一个少女和千百个追求者》(代表作),60年代发表长篇小说《一头驴子的自述》是作者批判社会的集大成之作。巴基斯坦作家肖克特.西迪基的长篇小说《真主和大地》也是东方社会批判派现实主义的佳作。(巴基斯坦评论家认为,这部小说连同《悲哀时代》《火河》是巴基斯坦乌尔都语文学中最杰出的三部长篇小说。)泰国的社会批判派现实主义文学,女作家素婉妮.素坤塔的长篇小说《他的名字叫甘》,女作家吉莎娜.阿索信得长篇小说《夕阳西下》,著名青年作家察.高吉迪的长篇小说《判决》。印尼著名作家莫赫塔尔.卢比斯的中篇小说《虎!虎!》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当代尼日利亚社会批判派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是钦努阿.阿契贝。1966年发表的第四部长篇小说《人民公仆》被认为“是近年来黑非洲文坛上的杰出现象”,“是尼日利亚文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式的作品,是当代最佳英语小说之一”。塞内加尔当代女作家阿.索.法尔1979年发表中篇小说《乞丐罢乞》。当代东方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个突出现象是现实主义小说的大众化和通俗化。日本的通俗文学肇始于20世纪20年代,从那时起,日本文坛即把文学分为“纯文学”和“大众文学”两部分。日本“大众文学”的含义比较广,一切不属于私小说性质的作品都被划为“大众文学”。日本通俗文学的主要样式有推理小说、时代小说(取材于历史,而又不拘泥史实的小说)、科幻小说、幽默小说、爱情小说等。二战后,发展最快、最有成就的是推理小说。日本推理小说的奠基者是江户川乱步,50年代作家松本清张《点与线》(中篇名著)、长篇小说《雾之奇》等,他的创作开创了日本“社会派推理小说”的先河。日本推理小说的另一著名作家是森村诚一,他以长篇推理小说《高楼的死角》而一举成名,其代表作是系列“证明”三部曲:《人性的证明》《青春的证明》《野性的证明》,其中《人性的证明》是三部曲中最优秀的作品。日本推理小说的其他著名作家还有西村京太郎和赤川次郎等,西川京太郎的小说《渡过愤怒的河》被改编成电影《追捕》。印度印地语通俗作家古尔辛.南达,其长篇通俗小说《断线风筝》和中篇小说《湖畔盲女》第^一章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融合中走向世界第一节日本文学与川端康成川端康成是作为日本第一个现代主义流派一一“新感觉派”的中坚分子登上文坛的。他在一篇题为《新进作家的新倾向解说》宣扬现代西方的“表现主义的认识论”和“达达主义的思想表达方式”。然而,与其说其理论是表现主义的理论主张,不如说是以禅宗为核心的东方传统的物我合一的宇宙观和认识论。川端康成敏锐地发现了表现主义与东方思想的契合点,那就是强调主观感受、主观精神的绝对性和自觉的力量,而不把再现客观现实作为自己的任务。川端康成的著名长篇小说《雪国》集中体现了他的主观化、主客一体的新感觉派的理论主张,所以日本评论家长谷川泉认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产权交易合同意向书
- 个人综合授信贷款合同范文
- 个人房屋租赁合同样本范本
- 个人房产转让合同样本修订版
- 中小学教师工资集体合同范本
- 业务员委托合同范本
- 个人小额信贷合同样本
- 个人设备租赁标准合同
- 个人车辆保险合同标准模板
- 个人友情借款合同样本
-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解读(完整版)
- 《钢铁是怎样练成的》阅读任务单及答案
-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第六章平面向量及其应用教案 (一)
-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24-2025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海洋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 公司市场分析管理制度
- 焊接材料制造工-国家职业标准(2024版)
- 江西省2024年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2024年200MW-400MWh电化学储能电站设计方案
- 余土外运施工方案
- 中考英语1600词汇对照表-(带音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