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吸入治疗的应用_第1页
雾化吸入治疗的应用_第2页
雾化吸入治疗的应用_第3页
雾化吸入治疗的应用_第4页
雾化吸入治疗的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雾化吸入治疗的应用Atlas:432.833,022有效期:2017/04/11仅供医疗专业人士参考博利康尼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在中国获批的适应症为缓解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及其它肺部疾病所合并的支气管痉挛,具体请见产品说明书(详细处方资料备索)主要内容雾化吸入治疗的特点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应用雾化吸入治疗的规范应用雾化吸入的概念吸入疗法是指将药物制成气溶胶形式,通过呼吸道吸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所谓气溶胶就是微小的液体或固体微粒悬浮于空气中,液体微粒气溶胶也称为“雾”,固体微粒气溶胶又称为“尘”或“烟”1。1愈森洋.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1993;13(1):6-9.雾化吸入治疗的发展史吸入疗法最早可追溯到4000年前的印度1。1.苏长海,卢立山.吸入法治疗哮喘发展史[J].中国药师,2008,11(8):985-987.2.Soucedatamonitor,2008;Kayne20063TheNebulizerPojectGroupoftheBritishThoracicSocietyStandardsofCareCommittee.Currentbestpracticefornebulisertreatment.Thorax1997;52(Suppl2):S4–S16.4EuropeanRespiratorySocietyGuidelinesontheuseofnebulizers.EurRespirJ,2001,18:228–242.5.GOLD20066.GINA2009.7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医学会《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J].2004,42(2):100-106.8.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10):745-753.9支气管舒张剂在儿童呼吸道常见疾病中应用的专家共识.201510.成人慢性气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组.成人慢性气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20121956年,pMDI的发明,吸入疗法从此广泛应用于临床。20世纪50年代,英国,雾化β2受体激动剂治疗哮喘急性发作和使用ICS防治哮喘复发。2006年,GOLD5;2009年,GINA6均推荐雾化吸入疗法,并指出雾化吸入在急性和更严重患者中的使用可能更具优势。2003年起,我国《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和《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也把雾化吸入疗法作为防治哮喘的首选疗法7,8。1997年,英国胸科协会《雾化器治疗的最佳实践》,2001年,欧洲呼吸疾病协会:雾化器使用的指南3,4近年,儿童,成人呼吸疾病相关雾化共识发表使得雾化吸入得到广泛临床应用9,10。1900年,首个压缩空气雾化器诞生2。1960年,首个超声雾化器诞生2。雾化吸入治疗的优点作用于局部1,2(湿化气道、稀释痰液)起效迅速2直达病变组织表面,接触面积大,免除口服/注射需经血循环到达气道的时间3用药量少3仅为口服的1/40和注射的1/5副作用小3对儿童和老人尤为重要生物利用度高呼吸道黏膜及黏膜下各种类型的药物受体丰富无创21.成人慢性气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2;11(2):105-110.2.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2014年修订版).临床儿科杂志.2014;32(6):504-511.3.慢性阻塞性肺病和哮喘的雾化吸入疗法.中国药物应用于监测.2006;4:28-31.特点喷射式雾化器超声雾化器体积小大使用寿命耐用不耐用雾化药物范围能雾化各种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有些药物可被超声波或加热破坏(糖皮质激素、蛋白类)雾化粒径适宜较大对气道阻力的影响不增加气道阻力气雾密度高,增加气道阻力清洗部件容易清洗消毒部件不易清洗消毒趋势较常应用近年来在下气道的吸入治疗中应用逐渐减少临床常见雾化器种类喷射雾化器与超声雾化器的特点对比1,2,31.成人慢性气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2;11(2)105-1102.雾化治疗专家共识(草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治疗学组-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4;37(11)805-83.吸入给药装置的结构原理及使用.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08;6(1):41-48.主要内容雾化吸入治疗的特点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应用雾化吸入治疗的规范应用气流受限疾病患者的雾化治疗1气流受限疾病是雾化吸入治疗的首选适应证,尤其是慢阻肺急性加重和哮喘急性发作。对非急性加重的哮喘和慢阻肺,首先推荐定量气雾剂(MDI)或干粉吸入剂(DPI)等方法。不能正确使用吸入装置的患者如婴幼儿,也可考虑通过雾化吸入给药。1.

成人慢性气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2年3月第11卷第2期相比口服和静脉给药,气流受限疾病的治疗指南多推荐首选雾化吸入疗法1.GINA.2014:68.2.GOLD.2015:233.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基层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5):332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4版).国际呼吸杂志.2014,34(1):45.成人慢性气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2;11(2):108GOLD2016指出雾化吸入在急性和更严重患者中的使用可能更具优势11.GOLD2016尤其是急性期使用雾化治疗可能更能带来获益。MDI和雾化器对FEV1的作用没有显著差别,但是GOLD2015指南也指出了雾化器对于更加严重的患者是更为方便的。GOLD指南和给药装置的专家建议:急性加重患者使用雾化器吸入支气管扩张剂1,21.GOLD2016

2.PritchardJN.ExpertOpiniononDrugDelivery;12(11)1755-1765.雾化给药比传统静脉给药

对哮喘的疗效更好一项研究纳入68例哮喘患儿,对照组采用氨茶碱、甲基强的松龙等静脉滴注解痉平喘及吸氧等对症治疗,合并感染者加用抗生素。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减用氨茶碱,加用“三联药物”(糖皮质激素、特布他林、异丙托溴铵)氧气驱动雾化吸入,3次/d,5~8min/次,治疗5天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观察组咳嗽、呼吸困难、喘息和肺部哮鸣音持续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均<0.01)。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1.6%vs68.7%,P<0.025)。三药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急性发作,可起到协同平喘、抗炎作用,所需药量小,起效快,可迅速缓解哮喘症状,缩短病程,疗效显著,并有利于改善肺功能,此外三药联合雾化吸入不良反应少,可减少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的时间及其所致副作用,是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有效方法1。1.艾忠华,等.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6):148-149.时间(天)呼吸困难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肺内哮鸣音消失时间1.72.34.55.83.24.53.44.6P<0.01P<0.01P<0.01P<0.01有效率(%)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n=32),氨茶碱、甲基强的松龙等观察组(n=36),减用氨茶碱,加用糖皮质激素、特布他林、异丙托溴铵P<0.02568.791.6结果:治疗组(博利康尼组)肺功能FEV1比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1.姚艳,等.陕西医学杂志2009;38(6):722-72469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随机分成2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吸氧、抗生素、祛痰、多索茶碱静滴等常规治疗。治疗组46例:再给予博利康尼5mg和布地奈德1mg雾化吸入,BID;对照组23例再加静滴地塞米松10mg,使用3-5天。观察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1s用力呼气容积(FEV1)的变化1。雾化给药比传统静脉给药

对慢阻肺的疗效更好P<0.05FEV1比较(单位:L/s)P<0.05(n=46)(n=23)ICU患者的雾化治疗

ICU患者的雾化治疗呼吸系统是ICU监测的关键ICU患者呼吸相关并发症是导致死亡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加强ICU呼吸道管理可减少相关并发症1,21.综合ICU病房死亡患者的相关因素分析.青海医药杂志.2005;35(1):29-30.2.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的呼吸道护理管理.中国保健营养.2013;11(上):6140.影响ICU患者呼吸系统功能

的主要因素患者自身因素手术因素ICU患者呼吸相关并发症1,2术中术后老年患者麻醉剂止痛不完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肥胖气管插管人工气道建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长期卧床机械通气体液失衡肺部感染昏迷高浓度氧排痰不充分肺不张、急性肺损伤吸烟史体外循环肺部改变(肺不张、肺膨胀等)气道梗阻与低血氧症呼吸道疾病基础疾病导致肺部损伤手术(部位、持续时间)急性肺水肿1.综合ICU病房死亡患者的相关因素分析.青海医药杂志.2005;35(1):29-30.2.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的呼吸道护理管理.中国保健营养.2013;11(上):6140.ICU呼吸道管理的重点ICU呼吸道管理的主要措施1,2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黏液促动剂气道湿化或雾化抗菌药物康复治疗氧疗机械通气ICU呼吸道管理的目的控制气道炎症保持气道湿化、通畅抗感染给氧1.综合ICU病房死亡患者的相关因素分析.青海医药杂志.2005;35(1):29-30.2.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的呼吸道护理管理.中国保健营养.2013;11(上):6140.ICU雾化吸入治疗的适应人群1,2全麻、手术时间较长、创伤较大患者高危人群年老体弱、昏迷、长期卧床患者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肥胖、有吸烟史、肺部基础疾病及基础疾病导致肺部损伤患者1,2呼吸系统并发症1.外科围手术期肺保护专家共识及临床应用.中国会议.2010;36-45.2.王天佑.胸外科围手术期肺保护的专家共识.中华外科杂志2009;47(18)1361-4.围手术期患者的雾化治疗围手术期患者肺部并发症发生率高1加强围手术期气道管理可减少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21.胸外科围手术期肺保护的专家共识-王天佑-中华外科杂志2009;47(18)1361-42.胸外科围手术期气道管理专家共识-支修益-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3;20(3)251-5全麻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高1.蔡铁良,等.临床军医杂志,2005:499-501.2.吴超,等.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4-6.全麻术后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最高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麻醉药高浓度氧呼吸屏障破坏胸腔内负压消失,生理无效腔和分流增加减弱肺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可抑制呼吸功能气管粘膜糜烂肺膨胀不全全身麻醉1,2胸部手术后PPC发生率影响预后,

增加住院时间胸部手术PPC发生率和死亡率一项纳入242例因肺癌行肺切除术患者的回顾性研究分析围手术期的临床数据,探究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1。术后肺部并发症增加住院时间一项研究对2291名经历了选择性腹部手术的患者进行了分析。评估心脏和肺部术后并发症与住院时间之间的关系2。1.AlgarFJ,etal.EuropeanJournalofCardio-thoracicSurgery,2003,23:201–20.2.LawrenceVA,etal.JGenInternMed1995;10:671-678.一项前瞻性随机研究,纳入46例新诊断慢阻肺的肺癌需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n=24)给予噻托溴铵18μg一天一次,布地奈德400μg一天两次,福莫特罗12μg一天两次,对照组(n=22)噻托溴铵18μg一天一次,福莫特罗12μg一天两次,均治疗7天。主要终点:治疗后的FEV1、FVC及气道阻力(RAW)。次要终点:FEV1%改善≥10%比例,慢阻肺严重程度改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1。1.BolukbasS,etal.EuroJofCardio-thoracicSurg,2011,39:995—1000.围手术期进行气道管理降低术后

肺部并发症发生率P=0.012P=0.044P<0.00180%患者显示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指标(P<0.001)的显著改善,根据病情需要给予了手术治疗,63%患者没有出现术后并发症一项前瞻性研究,纳入30例因肺功能较差未能行手术的慢阻肺合并肺癌患者,通过呼吸康复训练,药物治疗(包括沙美特罗、异丙托溴铵、布地奈德)治疗2周,观察肺功能、血气分析的结果1。1.GómezSebastiánG,etal.ArchBronconeumol.2007;43(5):262-6.治疗前治疗后围手术期进行气道管理可提高

肺功能扩大手术适用人群围手术期雾化吸入治疗的适应人群1,2支气管高反应性峰值呼气流量(PEF)<250L/min肺功能处于临界状态(1.0L<FEV1<1.2L,且40%<FEV1%<60%)术前吸烟时间大于800年支且戒烟时间小于2周术前器官内定植菌存在1.车国卫,支修益.中国肺癌杂志.2014;17:884-888.2.Bolukbas,S.,etal.,EurJCardiothoracSurg,2011.39(6):995-1000.雾化吸入药物治疗的作用糖皮质激素—改善肺功能,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控制气道炎症支气管扩张剂—缓解反应性高张高阻状态,解除支气管痉挛黏液溶解剂—稀化痰液,易于排痰,减轻炎症反应抗菌药物—降低气道感染发生雾化药物目的—抗炎、湿化、解痉、排痰、给氧1,2,31.雾化治疗专家共识(草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治疗学组-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4;37(11)805-82.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2;27(4)265-2693.胸外科围手术期气道管理专家共识-支修益-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3;20(3)251-5雾化吸入疗法的常用药物1,2,3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雾化液、二丙酸倍氯米松雾化液支气管扩张剂

特布他林雾化液、沙丁胺醇雾化液、异丙托溴铵雾化液黏液溶解剂抗菌药物1.雾化治疗专家共识(草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治疗学组-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4;37(11)805-82.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2;27(4)265-2693.胸外科围手术期气道管理专家共识-支修益-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3;20(3)251-5主要内容雾化吸入治疗的特点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应用雾化吸入治疗的规范应用临床应避免不规范雾化治疗规范雾化治疗使用雾化制剂规范使用雾化器足量使用药物不规范雾化治疗配伍禁忌配伍不适宜的药物可能会影响药物疗效1注射剂超说明书使用注射液由于辅料及PH值等和雾化液的需求不同,不适宜雾化21.洪建国,等.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2,27(4):265-269.2.李莉等.从9例药品不良事件探讨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雾化吸入给药的合理性.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4;33(12):919-921异丙托溴铵1由于可出现沉淀,异丙托溴铵和含有防腐剂苯扎氯铵的色苷酸钠雾化吸入液不要在同一个雾化器中同时吸入使用。复方异丙托溴铵2由于本品不含防腐剂,因此为避免药物被细菌污染,在药瓶打开后应立即使用,每次吸入治疗时应使用一新的小药瓶是非常重要的。已开瓶的或有破损的药瓶应丢弃,不宜使用。特别应提醒使用者注意的是:不要把本品与其它药品混在同一雾化器中使用!应避免的配伍禁忌1.爱全乐说明书

2.可必特说明书苯扎氯铵可能影响药物疗效1KrämerIetal.Pharmazie.2007Oct;62(10):760-6.2吕秋军等.药用辅料的不良反应及其安全性管理.一项药物研究,混合2.5mlrespulePulmozyme,其中含2500单位的阿法链道酶,和/或异丙托溴铵500mg/2mL(使用苯扎氯铵保存)及0.5ml沙丁胺醇片(含苯扎氯铵)混合,结果显示,苯扎氯铵影响阿法链道酶的酶活性。阿法链道酶的酶活性(%)苯扎氯铵:是气雾剂的常用防腐剂。长期使用可以在气道中蓄积,引起支气管变窄,出现咳嗽、烧灼感和过敏症状,易与原发病症状相混淆。在德国及其他一些欧洲国家,传统鼻喷剂配方中的苯扎氯胺,已被列入禁用辅料名单2。时间(小时)共识推荐雾化治疗常用配伍1.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20122.成人慢性气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2012注:1)异丙托溴铵和沙丁胺醇有用于雾化吸入的复方溶液,其药品说明书中指出,不要把本品与其他任何药品混在同一雾化器中使用;2)盐酸氨溴索产品说明书未推荐雾化吸入使用,临床上常用,但目前尚无配伍的药理学研究以及明确的疗效证据;字母C绿色阴影部分表示临床研究中有证据证实此种配伍的稳定性和相容性,但需注意尽量即刻使用;字母NI黄色阴影表示没有足够的证据评价相容性,除非将来获得进一步的证据,否则应避免使用此种配伍1,2PH值药液pH值过低会引起咳嗽,甚至导致气道痉挛渗透压药液渗透压过高会引起咳嗽和气道痉挛辅料注射液中辅料可能会对气道有刺激颗粒数量吸入过多的颗粒会引起支气管痉挛,出现呼吸困难,或刺激膈肌,引起呃逆。注射剂不宜超说明书使用11.李莉等.从9例药品不良事件探讨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雾化吸入给药的合理性.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4;33(12):919-921常见不规范用于雾化治疗的注射剂1.成人慢性气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2;11(2):105-1102.刘辽等.门急诊“超说明书”用药处方点评分析.中国药物警戒.2013;10(3):178-181抗菌药物除外妥布霉素,其他抗生素雾化治疗的安全性均未获确认1α-糜蛋白酶无证据,无配伍相关数据,禁用超声雾化1地塞米松水溶性大,肺沉积率低,局部抗炎差,HAP轴抑制明显1中成药注射液无证据,无配伍相关数据,不推荐雾化1茶碱对气道上皮有刺激作用,不推荐用于雾化吸入治疗1特布他林注射液剂量不足,无药动学和药代学数据,不良反应不清楚2抗菌药物注射液用于雾化风险大A辅料中的抗氧化剂和防腐剂可促使支气管痉挛B长期使用吸入抗生素诱导耐药性。使用两性霉素B或庆大霉素后可能以下风险2:1.成人慢性气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中国呼吸与危重症监护杂志2012年3月第11卷第2期

2.李军梅.吸入抗生素治疗肺部感染的研究进展.重庆医学.2008;37(4):432-434宜尽量避免抗茵药物的局部应用,抗菌药物在皮肤黏膜局部应用很少被吸收,在感染部位不能达到有效浓度,易于引起过敏反应或导致耐药茵产生迄今为止,我国尚无专供雾化吸入的制剂,临床以及大多数研究均以静脉制剂替代而静脉制剂并不完全适用于雾化给药,静脉制剂中含有防腐剂,如酚、亚硫酸盐等,可诱发支气管哮喘1雾化吸入两性霉素B循证证据少

不良反应相对较高1,21.卢鑫等.抗真菌药物雾化吸入研究进展.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2;12(1):67-702.杨玉亚等.两性霉素B静脉和雾化联合给药治疗肺曲霉病1例报告.上海医药.2014;35(7):25-28雾化吸入两性霉素B不良反应累积发生率在30%~50%之间,可见其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2。庆大霉素局部吸入给药可能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如支气管痉挛,味觉改变、发声困难和喉咙发炎,应予以警惕1。无有力及权威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庆大霉素注射液的雾化吸入给药途径2。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仅妥布霉素的雾化剂型获得了FDA的批准2。庆大霉素注射液不适宜吸入给药1.李飞娥等.雾化吸入庆大霉素注射液的临床应用综述.中国药房.27(3):430-4322.徐仿周

等.超说明书用药管理实践及成效.现代医院.2015;15(6):92-96妥布霉素雾化吸入疗效优于庆大霉素

安全性更好1.尹军等.不同药物雾化吸入治疗肺部感染效果观察.中国医药导报.2007;4(9):63-64一项研究,纳入肺部感染病人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雾化液雾化吸入(庆大霉素+地塞来松+α-糜蛋白酶+NS),观察组采用妥布霉素雾化液雾化吸入(妥布霉素+地塞米松+α-糜蛋白酶+蒸馏水),均雾化1周后比较治疗效果。结果:两组雾化吸入14d后,在痰量、呼吸音改善、啰音改善、胸片改善等方面,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1。百分比(%)P<0.01P<0.01P<0.01P<0.01观察组所用的雾化液避免了庆大霉素所具有的损害听神经、肾毒性、过敏反应等副作用,除3例出现恶心外,未发现其他毒副作用。α-糜蛋白酶不适宜雾化α-糜蛋白酶对视网膜毒性较强,雾化时接触眼睛容易造成损伤遇血液迅速失活,不能用于咽部、肺部手术患者有报道该药对肺组织有损伤α-糜蛋白酶吸入气道内可致炎症加重并诱发哮有报道糜蛋白酶引起高热反应1,21.成人慢性气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中国呼吸与危重症监护杂志2012年3月第11卷第2期

2.邝俊健等.糜蛋白酶雾化吸入致过敏反应1例.中国药物警戒.2011;3:188地塞米松不适宜雾化吸入1.成人慢性气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2;11(2):105-1102.罗志勇.两种不同的雾化液雾化吸入治疗急性会厌炎60例.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7):42-43地塞米松需要肝脏内转化后才能发挥其作用2。糖皮质激素的注射剂型如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经呼吸道局部雾化吸入时,产生的雾化颗粒较大,达不到3~5µm的有效颗粒,因而药物只能沉积在大气道1。由于地塞米松属于水溶性较大的激素,其脂溶性小,雾化吸入后在呼吸道滞留时间短,而气道上皮细胞中丰富的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可以使地塞米松迅速失活2。由于其结构中无亲脂性基团,因而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的亲和力较低,局部抗炎作用弱。其水溶性较大,与气道黏膜组织结合较少,肺内沉积率低,很难产生疗效2。雾化吸入治疗中,

地塞米松疗效弱于雾化布地奈德1.罗志勇.等.两种不同的雾化液雾化吸入治疗急性会厌炎60例.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7):42-43一项研究,纳入60例急性会厌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雾化液(庆大霉素、地塞米松、α-糜蛋白酶、生理盐水20ml)超声雾化吸入,观察组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观察两组患者的咽喉痛和会厌肿胀消失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咽喉痛和会厌肿胀消失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急性会厌炎效果明显,且可避免因使用庆大霉素引起的神经及耳毒性1。P<0.05P<0.05时间(分钟)地塞米松布地奈德中药注射剂不适宜雾化临床经验及基础研究安全性疗效的可靠性中成药注射液:雾化吸入的临床应用经验以及研究均不足,疗效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均有待验证,不推荐使用1。1.成人慢性气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2;11(2):105-110痰热清不良反应多,

雾化吸入治疗脱落率达30%1李廷谦.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0;10(2):111-1152乔小卫等.痰热清雾化吸入受试者脱落原因调查分析.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1):88-89痰热清和参附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

风险很大。可引起气道过敏反应及微粒在肺部沉积,导致气道高反应和肺纤维化1。痰热清药液的气味浓重,具有刺激,雾化容易引起呛咳,从而加重患者咳嗽、气喘症状,部分患者不能耐受2。脱落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