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赤壁旅游详规_第1页
湖北赤壁旅游详规_第2页
湖北赤壁旅游详规_第3页
湖北赤壁旅游详规_第4页
湖北赤壁旅游详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赤壁市赤壁古战场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2004年8月PAGEPAGE1浙江大学亚欧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第一章项目概况一、地理环境赤壁市位于湖北省南部,北倚省会武汉,南临湘北重镇岳阳,素有“湖北南大门”之称。三国赤壁古战场旅游区位于湖北省赤壁市西北39公里处,属长江南岸的赤壁镇,西北临长江,与洪湖乌林隔江相望。遗址为山丘地貌,由西北至东南走向的赤壁山、南屏山、金鸾山三山组成;北端为赤壁山,海拔高度60米,中段为南屏山,海拔高度44.50米,南端为金鸾山,海拔高度55米,周围是冲积平原。赤壁镇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日照充足,1月平均气温4℃,7月平均气温为30℃,无霜期年平均300天,年平均降雨量1600毫米。灾害性天气有倒春寒、夏涝、秋旱。二、历史沿革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至十五年属荆州江夏郡沙羡县;东汉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至三国•吴•黄武元年(公元222年)属荆州汉昌郡羡县;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至三国•吴•天纪四年(公元280年)属荆州武昌郡蒲圻县;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至建兴五年(公元317年)属荆州长沙郡蒲圻县;东晋建武元年(公元317年)至元熙二年(公元420年)属荆州巴陵郡蒲圻县;南朝•宋永初元年(公元420年)至元嘉三十年(公元453年)属郢洲巴陵郡蒲圻县;南朝•宗孝建元年(公元450年)至升明三年(公元479年)属郢洲江夏郡蒲圻县;南北朝•齐•建元元年(公元479年)至中兴二年(公元502年)属郢洲江夏郡蒲圻县;南北朝•梁•天监元年(公元502年)至太平二年(公元557年)属郢洲上隽郡蒲圻县;南北朝•陈永定元年(公元557年)至祯明三年(公元589年)属郢洲上依郡蒲圻县;隋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至宁义二年(公元618年)属荆州江夏郡蒲圻县;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至武德三年(公元602年)属江南道江夏郡蒲圻县;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至天佑四年(公元907年)属江南道鄂州蒲圻县;五代十国•吴天四年(公元907年)至天福三年(公元937年)属鄂州蒲圻县;五代十国•南唐升元元年(公元937年)至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属鄂州蒲圻县;北宋•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至至道元年(公元995年)属荆湖北路鄂州蒲圻县;北宋至道二年(公元996年)至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属荆湖北路武昌郡蒲圻县;南宋•建元元年(公元1127年)至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属湖北路鄂州蒲圻县;元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至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属湖广省武昌路蒲圻县;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南明弘光二年(公元1645年)属湖北省武昌府嘉鱼县石头口巡检司;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至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属湖北省武昌府嘉鱼县;中华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至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属湖北省第一行政督察区嘉鱼县;中华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至公元1986年属湖北省蒲圻县;公元1986年至公元1998年属湖北蒲圻市;公元1998年至今属湖北省赤壁市。三、现状分析2003年,赤壁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6亿元,农村人均纯收入2804元,五年间增加474元,年均增长3.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6200元,五年间增加1800元,年均增长7.1%,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赤壁市的旅游业起步于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全市旅游出现稳定发展的好势头,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旅游创优取得重大胜利。2003年三月份,赤壁市顺利通过了国家旅游局的“创优”验收,已被正式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荣誉称号。2003年,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67.5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696.7万元,旅游行业总收入2.15亿元。赤壁镇地处三国古战场遗址,是闻名中外的旅游名镇,是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2003年,全镇完成财政收入342.3万元,农村人平均收入达到2798元。赤壁古战场旅游区为湖北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有保护面积1500亩,是全国唯一保持原貌的古战场遗址,1978年正式对外开放。20多年来旅游区的建设飞速发展,先后兴建了赤壁大战陈列馆、周瑜石雕像、碑廊、庞统井等一批景点和旅游配套设施。2002年赤壁名胜区共接待游客8万人次,门票收入144万元。2003年由于遭受“非典”影响,门票收入严重滑坡,截止11月底,门票收入93.5万,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5%,接待总人次4.3万,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1%。随着旅游事业的飞速发展,来赤壁古战场观光、旅游的中外游客日益增多,络绎不绝。然而,古战场的开发建设由于受到规划、资金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一直停滞不前。而另一制约赤壁古战场的发展的因素是如何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问题。赤壁古战场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且正积极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文物的责任重大,开发的难度也相对增强。四、文武赤壁比较分析据史书记载和历史相传,赤壁这个地名在湖北有多处,仅武汉附近叫赤壁的地方就有五处之多。蒲圻、汉川、汉阳、武昌、黄冈境内均有赤壁,但最著名的要属黄冈市、赤壁市(原蒲圻市)的两处,这就是现在为人熟知的“文赤壁”和“武赤壁”。“文赤壁”即“东坡赤壁”,位于湖北省黄冈市西门外。因断岩临江,突出下垂,形成壁,形如悬鼻,古称赤鼻,又名赤鼻矶。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东坡谪贬黄州,认为该处赤壁是三国赤壁战场,写下前后《赤壁赋》及《赤壁怀古》等不朽篇章。从此,该赤壁遐迩闻名。清康熙在查修时定名为“东坡赤壁”,以区别“武赤壁”。“武赤壁”即本规划区,也称“三国赤壁”,位于湖北省赤壁市西北36公里的长江南岸。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刘备联军,在此用火攻大破曹军,当时火光照得江岸崖壁一片通红,“赤壁”因此得名。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创造了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为区别于“文赤壁”,人们将此赤壁称为“三国赤壁”或“武赤壁”。这两处赤壁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最为厚重,是最有代表意义的“赤壁之战”信息遗留地,也是最有开发价值的赤壁旅游景区。选取这两处区域环境不同的赤壁景区作一番比较分析,对赤壁古战场景区的开发定位和开发思路是很有指导意义的。(一)开发现状评述伴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大发展,两个赤壁都根据自己的资源和市场条件做了不同程度的开发。“东坡赤壁”风景区在原有的开发范围之外,近年还修建了万人东坡赤壁文化广场,大理石板镶铺其上,在文化广场的西部与南部,还修建了大量的仿古建筑群。在文化广场的东部与北部,人工护城河水荡漾其间。但从根本上来说,“东坡赤壁”风景区还是没有走出城郊公园的开发模式。原有的二赋堂、六亭、二阁等建筑古朴精美,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但遗憾的是规模过小。新建的大量仿古建筑形式单一,内容空泛,缺乏鲜明特色,令人索然无味。巨大的广场与整体景区氛围极不协调,实属败笔。“三国赤壁”风景区现状包括赤壁山、南屏山和金鸾山三个小的景区。景区自开放以来,先后兴建了赤壁大战陈列馆、周瑜石雕像、碑廊、庞统井、翼江亭、赤壁古风、文物展厅、游船码头等一批景点和配套设施,景区游览内容逐步丰富。但总体而言,景区的建设比较粗糙,景区的开发尚属浅层次的原材料粗加工阶段,且赤壁山、金鸾山、南屏山三座山没有形成环线,景点较为分散,整体给游客的感受是比较失望,无法与想象中的三国赤壁古战场对上号。(二)开发方向界定两处赤壁的开发方向应该各有侧重。从资源上来看,两者的开发方向应该非常明确。“东坡赤壁”应该以苏东坡与赤壁的关系为主题,以诗词、歌赋为主要内容展示景区独特的文化魅力,以精致、风雅见长,突出“文”的特征。而“三国赤壁”应该借助近靠长江之利,突出显现“武”的特点,打造“赤壁之战”遗址所在地的鲜明形象,以悲壮、豪迈见长。(三)竞争与合作“东坡赤壁”与“三国赤壁”虽然资源条件不同,对应的客源市场也有区别。但在景区的开发大主题上却是一致的:都是以三国时期广为人知的“赤壁之战”历史信息为依托,吸引游客来此吊怀访古。但在具体的内容和形式上,两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首先,赤壁之战遗址究竟在何处,学术界还是有很大的争议。但两个赤壁的并立,也是不争的事实。900多年以前,宋代大文豪苏轼蛰居黄州,面对浩浩长江,写下了堪称千古绝唱的词作《赤壁怀古》,与该词同样有名的还有他的前后《赤壁赋》。苏轼的“一词两赋”,足以使黄州赤壁名垂千古。姑且不论黄州是否为赤壁之战的发生地,即便是东坡先生怀古感伤时有意误读,这也是一个千年的美丽错误。“东坡赤壁”之说由此而来,“东坡赤壁”也因此引发了无数文人墨客来此吊怀访古,留下了众多壮丽的辞赋,丰富了“东坡赤壁”的文化内涵。“三国赤壁”则保存了颇具说服力的赤壁之战战场遗址,并且在其遗址上还发掘了大量的三国文物,更加使人确信这里就是三国赤壁大战的古战场。两个赤壁都有自己厚重的历史文化,而且区别较为明显。“三国赤壁”是以原真的三国文化为载体,而“东坡赤壁”则更多地体现了中国文化人因循的借古喻今的思想,只不过是由苏轼怀三国发起,而前人怀东坡,今人怀前人,后人又怀今人,代代相延。两个赤壁有没有存在的必要?这是毫无疑问的。只要合理地确定各自的开发定位,理性地处理好合作与竞争的关系,两个赤壁的存在对哪一方都是利大于弊。九十年代初期,开始有关于赤壁之战遗址到底在何方的争论,争论的焦点集中在“黄州说”与“蒲圻说”。但耐人寻味的是,自从两赤壁的论战公诸于世之后,前来黄州与赤壁市的游客与日俱增。似乎海内外的众多游人也被这一场“新赤壁之战”所牵动,他们要亲临这两个赤壁实地踏勘,然后去判别一下“蒲圻说”、“黄州说”,这一种局面是人们所始料不及的。事实证明,两地的赤壁之争,非但没有给哪一方造成什么损失,这场论战却给双方带来了振兴繁荣的契机。第二章旅游资源调研与评价一、旅游资源调查(一)调查程序赤壁古战场的旅游资源调查是在赤壁市旅游局、赤壁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的大力配合支持下展开的,课题组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严格按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的要求,按照旅游区资源分布状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实地调查。(二)资源现状赤壁是我国古代战争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七大战役”唯一尚存原貌的古战场遗址。1980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全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荟萃,胜迹历历。旅游区的资源主要集中在三座山上,即赤壁山、南屏山和金鸾山。这三座小山起伏相连,苍翠如海,再加上亭台楼阁错落地隐现于其间,景色益显秀美。其主要资源有:赤壁摩崖石刻、拜风台、凤雏庵和翼江亭等。这些资源相距不远,且有小径相连。但现状旅游资源的开发处于初级阶段,较为粗糙。(三)调查发现通过旅游资源调查,课题组对赤壁古战场旅游区的旅游资源有了比较全面和系统的了解和认识。在调查过程中,课题组根据当地领导及群众所提供的资料,通过实地的考察调研,发现了39处资源单体,其中1处5级单体,2处4级单体和4处3级单体,资源品质较好。整个资源调查较为全面,为课题组后期的规划工作提供了较好的基础资料依据(详见表2-1)。表2—1赤壁古战场旅游区资源单体表主类亚类代码基本类型旅游资源单体A地质地貌AA综合自然旅游地AAA山丘型旅游地赤壁山、南屏山、金鸾山AAD滩地型旅游地子龙滩AC地质地貌过程形迹ACF岩壁与岩缝赤壁矶头B水域风光BA河段BAA观光游憩河段长江河段BB天然湖泊与池沼BBC潭池庞统池、子敬塘BE河口与海面BEC击浪现象长江拍岸C生物景观CA树木CAA林地胡杨林CAC独树千年银杏树、百年桂花树、百年黄连木CD野生动物栖息地CDA水生动物栖息地芦苇荡E遗址遗迹EB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EBA历史事件发生地赤壁之战EBB军事遗址与古战场赤壁之战遗址F建筑与设施FA综合人文旅游地FAC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凤雏庵、武侯宫、三清宫FB单体活动场馆FBC展示演示场馆赤壁大战陈列馆FC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FCC楼阁东风阁FCG摩崖字画摩崖石刻FCH碑碣(林)赤壁碑廊、烈士纪念碑FCK建筑小品翼江亭、望江亭、烈士亭FD居住地与社区FDA传统与乡土建筑金鸾街石牌坊、“赤壁古风”牌坊FDD名人故居与历史纪念建筑周瑜雕像FE归葬地FEB墓(群)东吴墓葬群FF交通建筑FFC港口渡口与码头赤壁旅游码头FG水工建筑FGB水井庞统井FGD堤坝段落长江大堤G旅游商品GA地方旅游商品GAC水产品及制品长江活鱼、凤尾鱼H人文活动HA人事记录HAA人物周瑜、诸葛亮、庞统二、旅游资源分析(一)类型丰度及构成赤壁古战场旅游区的旅游资源类型较为丰富,此次所获得39个资源单体涵盖地质地貌、水域风光、生物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七大主类,17个亚类,涉及25个基本类型(详见表2-2、2-3及图2-1)。表2—2各层次旅游资源数量统计表系列标准数量赤壁古战场旅游区数目占类型总数比例(%)主类8675亚类311754.8基本类型1552516.1表2—3旅游资源单体类型体系表资源类型分类标准基本类型赤壁古战场旅游区基本类型占此类的比例(%)单体数量占全旅游区单体总数的比例(%)地文景观(A)3738.1512.8水域景观(B)15320410.3生物景观(C)11327512.8天象与气候景观(D)80000遗址遗迹(E)12216.725.1建筑与设施(F)491224.51846.2旅游商品(G)7114.325.1人文活动(H)1616.2537.7合计1552516.139图2-1旅游资源单体中各主类所占的比例从调查的结果看,赤壁古战场旅游资源品种较为齐全,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相互映衬,形成了较为丰富的旅游产品体系。在各类资源构成中,尤其以建筑与设施和生物景观集聚度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旅游区的人文与自然景观相互交融的基本特征。(二)资源结构及丰度赤壁古战场的资源总量相对丰富,类型多样。其中地文景观类资源单体5个;水域风光类资源单体4个;生物景观类资源单体5个;遗址类资源单体2个;建筑与设施类资源单体18个;旅游商品类资源单体2个;人文活动类资源单体3个(详见表2-4、图2-2)。表2—4旅游资源单体数量表主类总计地文水域生物遗址建筑商品人文资源单体数量3954521823比例12.810.35.17.7序位2426165图2-2旅游资源分类构成表三、旅游资源评价(一)评价原则、方法与标准旅游资源评价是在旅游资源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深层次的研究工作,是选择区内的旅游资源、资源环境及其保护状况、开发条件作为评价的对象和内容,采取一定的方法,对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开发做出评价和鉴定,从而为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规划建设提供科学基础。1、评价原则(1)发展评价原则旅游资源的特征以及开发利用的社会经济条件本身是在不断变化发展中的,因此要有动态发展的观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变化趋势,从而对旅游资源及其利用开发做出积极和全面的正确评价。(2)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原则常见的旅游资源评价方法,一般有定性与定量两种。定性研究方法使用简便,包含的内容丰富,但缺乏可比性,只能反映旅游资源的概要状况,主观色彩较浓;定量分析是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模型,以全面系统地将有关旅游资源的各评价因子予以客观量化处理,其结果具有可比性。两者结合更能对旅游资源做出相对公正客观的评价。(3)集体评价原则在对资源进行评价的具体过程中,我们采用的是集体评价,避免个人评价带来的主观性和片面性。2、评价方法赤壁古战场旅游区的旅游资源评价采用打分评价方法,依据“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赋分。该系统设“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两个档次。评价项目为“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其中:“资源要素价值”项目中含“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珍稀奇特程度”、“规模、丰度与几率”、“完整性”等5项评价因子。“资源影响力”项目中含“知名度和影响力”、“适游期或使用范围”等2项评价因子。“附加值”含“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1项评价因子。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用量值表示。资源要素价值和资源影响力总分值为100分,其中:“资源要素价值”为85分,分配如下:“观赏游憩使用价值”30分、“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25分、“珍稀或奇特程度”15分、“规模、丰度与几率”10分、“完整性”5分。“资源影响力”为15分,其中:“知名度和影响力”10分、“适游期或使用范围”5分。“附加值”中“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分正分和负分。每一评价因子分为4个档次,其因子分值相应分为4档。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得出该单体旅游资源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依据旅游资源单体评价总分,将其分为五级(详见表2—5)。表2—5旅游资源等级划分表旅游资源等级得分值域级别五级≧90分特品级四级≧75—89分优良级三级≧60—74分优良级二级≧45—59分普通级一级≧30—44分普通级≦29分未获等级3、评价标准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对赤壁古战场旅游区旅游资源进行逐项赋分(详见表2—6)。表2—6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评价项目评价因子评价依据赋值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一般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珍稀奇特程度有大量珍稀物种,或景观异常奇特,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罕见。有较多珍稀物种,或景观奇特,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很少见。有少量珍稀物种,或景观突出,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少见。有个别珍稀物种,或景观比较突出,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较多见。规模、丰度与几率(10分)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巨大;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完美、疏密度优良级;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极高。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较大;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很和谐、疏密度良好;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很高。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中等;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和谐、疏密度较好;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较高。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较小;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较和谐、疏密度一般;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较小。完整性(5分)形态与结构保持完整。形态与结构有少量变化,但不明显。形态与结构有明显变化。形态与结构有重大变化。资源影响力(15分)知名度和影响力(10分)在世界范围内知名,或构成世界承认的名牌。在全国范围内知名,或构成全国性的名牌。在本省范围内知名,或构成省内的名牌。在本地区范围内知名,或构成本地区名牌。适游期或使用范围(5分)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300天,或适宜于所有游客使用和参与。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250天,或适宜于80%左右游客使用和参与。适宜游览的日期超过150天,或适宜于60%左右游客使用和参与。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100天,或适宜于40%左右游客使用和参与。附加值已受到严重污染,或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已受到中度污染,或存在明显安全隐患。已受到轻度污染,或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已有工程保护措施,环境安全得到保证。(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二)定量分析根据上述评价方法,得出赤壁古战场旅游区旅游资源定量分析结果(详见表2-7、图2-4)。表2—7赤壁古战场旅游区旅游资源等级分类表资源等级资源名称资源数量(个)资源数量百分比(%)优良级五级赤壁之战遗址12.6四级摩崖石刻、赤壁之战25.1三级赤壁矶头、东吴墓葬群、武侯宫、千年银杏树410.3普通级二级周瑜雕像、赤壁大战陈列馆、翼江亭、赤壁山、南屏山、金鸾山、百年桂花树、百年黄连木、周瑜、诸葛亮、庞统1128.2一级望江亭、东风阁、凤雏庵、三清宫、赤壁碑廊、长江河段、庞统池、庞统井、金鸾街石牌坊、长江拍岸、子龙滩、子敬塘、胡杨林、芦苇荡、“赤壁古风”牌坊、赤壁旅游码头、长江大堤、长江活鱼、凤尾鱼、烈士亭、烈士纪念碑2153.8通过对各级旅游资源单体进行评价,我们发现,赤壁古战场旅游区旅游资源总体上表现为类型丰富,品质优良。在39个旅游资源中,五级旅游资源单体1个;四级旅游资源单体2个;三级旅游资源单体4个;二级旅游资源单体11个;一级旅游资源单体21个。其中优良级别达到7个,占总数的18%;普通级别32个,占总数的82%。从旅游资源的等级比例来看,各级旅游资源的数量,总体上比较协调,有利于旅游资源的联动开发。图2-4赤壁古战场旅游区各等级资源构成分析表(三)定性分析从调查情况来看,赤壁古战场旅游区的旅游资源存在着人文型资源占优的现状,虽然绝大部分处于已开发的状态,但旅游资源的整体开发程度较低,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潜力巨大。1、资源类型较为丰富,优良级资源分布较集中赤壁古战场旅游资源类型较为丰富,在39个旅游资源单体中涉及25个基本类型,其中五级旅游资源1个;四级旅游资源单体2个,三级旅游资源单体4个;优良级旅游资源占总数的18%,且分布较为集中(详见表2—8、图2-5)。表2—8赤壁古战场旅游区优良级旅游资源统计表资源单体名称基本类型等级开发状态赤壁之战遗址EBB军事遗址与古战场五级已开发摩崖石刻FCG摩崖字画四级已开发赤壁之战EBA历史事件发生地四级已开发赤壁矶头ACF岩壁与岩缝三级已开发千年银杏树CAC独树三级已开发武侯宫FAC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三级已开发东吴墓葬群FEB墓(群)三级已开发2、人文型资源数量占优,且资源品质较高赤壁古战场旅游区39个旅游资源单体中自然旅游资源(A、B、C类)有14个,占资源总数的36%;人文旅游资源(E、F、G、H类)有25个,占资源总数的64%,而且人文型资源品质较高。图2-5赤壁古战场旅游区旅游资源结构分析图3、非物质性资源丰厚赤壁古战场最能吸引游客的不是现有的资源景观,而是旅游区所蕴涵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游客因慕“赤壁之战”之名而来,目的是想要体验三国的文化,契合心中的三国情怀。而旅游区正是拥有这丰厚的非物质性资源,是整个旅游区的闪光点。(四)资源空间分布1、资源分布相对均衡赤壁古战场的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赤壁山、南屏山、金鸾山三大区域。资源分布相对较为均衡,赤壁山的资源单体略多于其余两个区域,资源的分布均衡较有利于景区的开发。但就总体数量而言,旅游资源单体数量较少,难以形成规模效应(详见图2-6)。图2-6赤壁古战场旅游区旅游空间分布分析图2、三个区域界限十分明晰,游线组织存在一定问题赤壁古战场的三大区域界限十分明显,现状三座低山各自为政,没有形成较好的关联。金鸾山与南屏山之间有大片的田地,相距较远,游线被拉长,线路组织有一定的难度,使开发难度增强。第三章SWOT分析对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条件进行科学分析,是确立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战略和开发模式的前提。在宏观层面上,一地旅游业发展既受到该地区旅游业内部自身素质的限制,也受到该地区旅游业外部环境因素的制约。赤壁古战场旅游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优势,也享有良好的机遇,但同时也有自己先天的不足和来自区域内外的种种挑战。古战场旅游开发,需要充分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利用机遇,迎接挑战。一、优势(strengths)1、区位优势赤壁市地处湘、鄂、赣三省经济、文化交流的结合部和武汉、黄石、岳阳等大中城市的经济技术幅射圈上,京广铁路复线穿城而过,107国道和京珠高速公路纵贯全境。航空仅百里之距可达天河、山坡两个大型机场。这使赤壁镇的外部交通条件大大改善,区位优势明显。2、资源优势赤壁古战场旅游区的面积不大,但资源的类型比较丰富,资源的品质很高且优良级资源分布较为集中。虽然现有资源的整体开发程度较低,但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潜力巨大。3、文化优势赤壁古战场旅游区有其独特的三国赤壁文化,这是旅游区最为宝贵的财富。赤壁大战在中国政治、军事史上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且自古就是无数游人骚客登临缅怀,思古之地。随着电视剧的播放更是家喻户晓。它在游客心目中地位较高,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人群的需要。4、联合优势赤壁古战场旅游区处于“三国游”的旅游发展区域中,具有一定的联合优势。可借助“三国游”这一知名旅游品牌来拓展客源市场,使赤壁古战场旅游区迅速为市场所认可,使之成为“三国游”旅游区域中的重要景区。二、劣势(weaknesses)1、环境劣势现状中古战场遗址被蚕食现象较为严重;区内的汽渡码头、货运码头、水厂取水口及一批违章建筑等,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古战场天然屏障的景观效应,且严重威胁到赤壁摩崖石刻及整个保护区的安全。长江是规划区内重要的旅游资源,但存在一定的污染隐患,尤其是血吸虫的污染。2、气氛劣势赤壁古战场旅游区地处赤壁镇镇区范围内,周围村庄密布,车水马龙。而赤壁山、金鸾山、南屏山三座山头界限过于明显,难以形成较好的关联,古战场的游览氛围不佳。三、机遇(opportunities)1、大环境的机遇(1)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国内的旅游发展更是如火如荼,尤其是实行了“五·一”和国庆长假后,旅游已成为城镇市民节假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带薪假期的推行,国内旅游发展将更为迅猛。在这种旅游大发展的形势下,对于规划区的发展无疑是十分有利的。(2)规划区处于“三国游”区域内,融入此国家级的游线中,将会有利于自身的发展。(3)道路交通体系的改善,107国道和京珠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使得规划区的外部交通更为便捷,有利于旅游区的发展。2、政策机遇赤壁市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旅游业的发展都很重视,在日益受到重视的第三产业发展背景下,赤壁古战场旅游区必然将获得巨大的发展空间。(1)赤壁市市政府将赤壁古战场旅游区作为“十五”规划中发展的组成部分,这有利于统一思想、统一步伐,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来规划发展赤壁古战场旅游区的新局面。(2)赤壁旅游局开展了一系列旅游促销活动,2004年参加了华中旅游博览会,对赤壁市的旅游产品进行了有力宣传,进一步扩大了赤壁古战场旅游区的知名度。(3)赤壁景区为东汉末年赤壁之战的古战场遗址,也是全国仅存的为数不多的几处古战场遗址之一。赤壁古战场在政府的支持下已积极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若能够升级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那么对于赤壁古战场遗址的知名度的提高、文物的保护、旅游的开发等,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3、群众支持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产业,当地村民也十分支持旅游的开发,表现出对旅游发展的高度热情和深切的期望。这对发展旅游业将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四、威胁(threats)1、竞争威胁旅游是朝阳产业,旅游产业巨大的乘数效应以及旅游给目的地带来的知名度、美誉度的提高等多种效应,尤其是对目的地改善投资环境、增强投资吸引力、拓宽招商引资渠道的巨大影响力,使旅游已成为各级政府的宠儿,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各地旅游景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整体上来看,赤壁周边市县已开发和将要开发的旅游景区(点)也是星罗棋布,它们既是赤壁古战场旅游区旅游发展的合作伙伴,也是其发展强有力的竞争对手。2、环境威胁经济快速发展和环保意识不强,使景区环境资源面临很大的威胁。景区开发后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环境保护工作,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政府出台相关措施并大力宣传环境保护工作,否则将严重影响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五、SWOT分析结论综合规划区的各项发展条件,我们认为,赤壁古战场发展旅游,有一定的条件和开发潜力。三国旅游线上景点众多,但仍缺乏叫得响的旅游区,从赤壁古战场现有资源、历史文化及良好的区位条件分析,赤壁古战场在三国文化游这一国家级、甚至是世界级的旅游线路中开发潜力巨大。通过科学的规划,合理的开发,以区别于国内遗址类旅游资源开发的常规模式,大胆创新,可带动赤壁市旅游业的发展,应予大力扶持。第四章客源市场分析一、客源市场现状分析我国旅游业已经由单纯的资源开发模式逐渐演变为以市场为导向、资源与市场互动的发展模式。旅游市场的开发,已成为各项旅游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到赤壁古战场景区的旅游者主要以近距离的观光、参观考察和“长江三峡”线路游客为主。2002年赤壁名胜区共接待游客8万人次,门票收入144万元。2003年由于遭受“非典”影响,门票收入严重滑坡,截止11月底,门票收入93.5万,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5%,接待总人次4.3万,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1%。(资料来源:赤壁名胜区管理局)规划对客源市场地区构成、目的构成、停留时间及花费情况进行剖析,以确定目标市场。1、地域构成省内市场主要以武汉、咸宁、黄冈、洪湖等周边地区的游客为主,周边省份以湖南省的长沙、岳阳等城市较为突出。省外市场以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经济圈为主,主要以“长江三峡游”和“三国文化游”两条游线上的形式出现。境外游客以港澳台、日、韩为主。2、游客成分分析本区游客以公务员、企业事业管理人员、文教科技人员、学生为主。从居民类型上分析,以城镇居民为主。3、目的构成现状来赤壁古战场景区旅游的游客主要是以三国时期“赤壁大战”遗迹、遗址、文物观光和对历史的追寻感悟为目的。4、停留时间赤壁古战场景区开发旅游已多年,但在前期的旅游开发中还只是停留在有限而单调的几处遗址的观光游览上;故现状游览时间以半日游为主,主要集中于五一、十一、春节以及周末等节假日。5、消费情况人均消费额度很低,以门票支出为主。二、市场发展定位赤壁古战场景区,其未来市场发展定位是:积极融入“长江三峡游”和“三国文化游”旅游产品体系之中,实现资源互补、客源互送,以历史、文化旅游为主题,立足赤壁市周边的基础市场,大力开拓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区、长(沙)株(洲)(湘)潭经济区的大中城市旅游市场和以日、韩、港澳台为主的境外市场,以赤壁之战发生地为最强力吸引点,不断进行景区完善和项目更新,使之成为长江游线上一流的旅游景区。三、目标市场细分目标客源地市场的划分要依据目标区域的距离、交通条件、经济水平、文化背景的异同、居民的出游习惯等综合因素来确定,不仅要考虑到现状市场的来源,更重要的是要预计到目标区域的客源开拓增长潜力。根据赤壁古战场的旅游产品特色和本规划对旅游市场的研究分析,把赤壁古战场的目标客源地市场进行了如下的划分:1、国内旅游市场(1)武汉、咸宁为主的基础市场主要包括武汉、咸宁、岳阳、黄冈、荆州的城镇居民,距离近,交通便捷,吸引力大,便于周末旅游。(2)一级目标市场●长(沙)株(洲)(湘)潭经济区;●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3)二级目标市场●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和闽南经济圈。赤壁市是湖北省旅游区向湖南的湘岳旅游区的过渡地带和必经之路。另外经过其境内的长江水运干道、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等大动脉连接武汉、重庆、广州、北京、长沙、郑州等大中城市,通过方便的交通线路同样也可以吸引较远距离的游客。(4)三级目标市场在上述市场外的区域均为赤壁古战场旅游区的三级目标市场。2、境外旅游市场赤壁古战场景区的主题是三国文化,所以赤壁旅游区的境外目标市场重点是香港、澳门、台湾,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受中国文化影响比较深远的地区。四、市场趋势与预测1、客源市场发展趋势赤壁古战场景区2002年的实际游客接待数约为8万人(资料提供:赤壁风景区管理局),近来由于赤壁古战场景区面临着旅游发展的巨大机遇,得到了省、市、县等各级政府的重视,预计赤壁古战场景区在本规划期限内由于产品质量的改善会有超常规的发展速度。在本规划的近、中远期,由于近2年是赤壁古战场旅游区改造的起步阶段,产品吸引力改变不大,客流量增长较慢。中期随着景区改造中几个大项目的建设,客流量将会有长足的增长。远期由于旅游区的不断完善,客流量将会稳定增长。按照一般市场发展规律,在市场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后,客流量的增长速度会相应减慢。2、客源市场预测国家旅游局确定的全国旅游长期增长目标是,在2000—2005年,国际旅游人次年均增长8%—10%,收入年均增长12%—14%;而2006—2010年,国际旅游人次年均增长7%—8%,收入年均增长9%—10%。国内旅游在2000—2010年,旅游人次年均增长8%,收入年均增长15%。在2004年元月12日赤壁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到2008年,赤壁市年接待海内外游客100万人次,门票收入1000万元,旅游总收入4亿元。根据上述预测依据,本规划以2003年赤壁古战场旅游区的经营情况为基础,对2004~2015年的客源市场进行了如下的预测,详见表4-1。表4—1预期客源市场流量表期限年份年游客接待量(万人次)增长率(%)年均游客数(万人次)合计(万人次)近期20049.2159.8919.7810.5815中期200613.232517.2652.79200717.2030200822.3630远期200927.952541.61291.25201033.5420201138.5715201242.4310201345.828201449.498201553.458注:本预测较为保守,在日后的经营中,应以AAAA级旅游区的标准严格要求,调动多方面的资源,努力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的旅游区。第五章规划总纲一、规划性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本项目属于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二、规划依据(一)技术规范1、《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国家标准,2003年5月;2、《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国家标准,2003年5月;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国家标准,2003年5月。(二)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全国人大常委会,1984年9月20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全国人大常委会,1989年12月26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全国人大常委会,1999年1月1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全国人大常委会,1984年5月11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00年4月29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全国人大常委会,1991年6月29日;7、《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02年10月28日;9、《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国家旅游局,2000年10月26日;10、《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国家建设部,2000年1月1日实施;11、《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1985年6月7日;12、《风景名胜区建设管理规定》,国家建设部,1993年12月;15、《旅行社投保旅行社责任保险规定》,国家旅游局,2001年4月25日;16、《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国家旅游局,1994年1月22日。(三)相关成果1、《湖北省旅游管理条例》,湖北省人大常委会,1999年1月22日;2、《湖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3、《赤壁年鉴1998—2000》,赤壁市人民政府,2000年12月;4、《赤壁年鉴2001—2002》,赤壁市人民政府,2002年12月;5、《蒲圻志》,湖北省蒲圻市地方志编篆委员会,1995年7月;6、《三国赤壁导游》,赤壁市赤壁风景名胜区管理局,2002年8月;7、《赤壁之旅》,湖北省赤壁市旅游委员会,2002年;8、《蒲圻传说》,蒲圻市民间文艺家协会,1992年11月;9、《蒲圻三国赤壁文化论文集》,蒲圻赤壁古战场保护、开发、建设研究会,1997年5月;10、《赤壁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湖北大学旅游学院,2001年4月;11、《赤壁名胜区规划》,赤壁市旅游委员会,2000年12月。三、规划原则(一)市场导向原则市场是检验产品开发成功与否的试金石,本规划首先遵从市场导向的原则,即在充分把握市场规律、了解市场消费特征和趋势的基础上,进行旅游产品设计和相关产业链的配套规划,以避免出现主观臆断和失误,保证规划成果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更使旅游产品具有特色性。(二)打造特色精品、实施品牌战略原则旅游精品品牌,是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目前湖北省有黄州、武昌、汉阳、汉口及赤壁市等众多城市都打出赤壁的旅游品牌,尤其是黄州“东坡赤壁”与赤壁市的“三国赤壁”竞争相当激烈。赤壁古战场的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设计,如只停留在低水平重复的初级阶段,没有自身鲜明独立的特色,就不可能脱颖而出发展起来。旅游产品是一种奢侈消费品,任何粗制滥造的旅游区都无法获得市场的认同,只能是浪费资源。故本规划注重突出赤壁古战场旅游的亮点、卖点和拳头产品,强化特色,打造精品,实施品牌战略,培育赤壁古战场旅游的核心竞争力。(三)统一规划的原则旅游是一个关联度很大的综合性产业,而且赤壁古战场的旅游资源数量不多,所以必须进行统一规划,突出重点,打造精品,才能提高赤壁古战场的综合吸引力。(四)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本规划对这些旅游资源进行开发规划的同时,又注重对资源与环境的保护规划,许多旅游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掠夺性开发会导致旅游资源枯竭和旅游环境恶化,而且生态破坏有时是不可逆和无法补救的。本规划还兼顾社会效益,着力营造一个有利于旅游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的社会氛围,最后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总体目标。四、指导思想以赤壁古战场遗址的旅游资源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利用旅游社会化的大环境和湖北省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契机,打破国内遗址类旅游资源开发的常规模式,科学规划、大胆创新,使赤壁古战场遗址成为三国文化游与长江三峡游旅游线路上一颗耀眼的明珠,成为湖北省旅游界的后起之秀,成为国内名牌旅游区。因而本规划试图以多种方式营造古战场氛围,力争以古战场遗址原真的信息打动人、恢宏的气势感染人、多彩的项目吸引人、英豪的壮举激励人,在满足人文关怀与文物保护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旅游者多样化感官审美的需要,使之成为深受旅游者青睐的、人气旺盛的旅游景区。目前国内遗址类资源利用的常规做法,基本上循着文保点加博物馆的模式,其中不乏成功的景区,如:秦始皇兵马俑、半坡遗址博物馆等;但是大多数遗址类景区却很难吸引大众的眼球,究其原由,根本的一点,就是不了解客源市场的消费偏好,不考虑旅游者的审美需要,过于教条的文物保护观念,制约了文物教育、文物旅游功能的发挥,不仅不能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而且也不能使文物得到有效的保护。例如:舟山鸦片战争古战场遗址,虽然有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国防教育基地与全国爱国主义示范基地”等称号,但是其博物馆式的静态展示,使之永远成不了有人气的景点。再如:本规划的对象——赤壁古战场遗址,近年来门可罗雀,违章建筑在保护区内比比皆是,赤壁矶头岩石剥落、崩塌,严重影响到赤壁景区最重要的旅游资源的完整与安全——赤壁摩崖石刻。在国内,除了合川钓鱼城是我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古战场遗址外,其他的古战场遗址都遭遇到与赤壁古战场相似的命运,如:长平古战场遗址、官渡古战场遗址及垓下古战场遗址。遗址类资源利用的一种方法,是建设遗址公园。遗址公园至少可以实现两个目标,一是文物保护的目标,二是环境风貌协调与保护的目标。例如:北京的皇城根遗址公园,不仅使地面、地下文物得到妥善的安置与保护,而且也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环境,尤其是古都的环境风貌,不仅外地旅游者乐意到此一游,就连北京市民也把这里当作是休憩的良好场所。其他的有杭州太庙遗址公园、南宋皇城遗址公园。因此,赤壁古战场遗址开发利用的较好模式,便是建设成为遗址公园。遗址公园是主题公园门类当中的一种,仿古主题公园是主题公园门类中的另外一种;如:无锡的三国城是仿古主题公园,而赤壁是遗址公园,它不可能成为仿古主题公园。当然,作为公园,不可避免地要配套建设一些游憩、服务设施。若想把公园推向旅游客源市场,让它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让它承担起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任,规划中考虑如何取悦于旅游者则成为必然。当然这种考虑是在充分保障文物保护与文物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酝酿而成的。本规划从吸引旅游客源市场注意的角度,积极地探索一些有益于启动旅游市场的方法,便是本规划的创新之处。五、规划期限本项目将分三个建设时期:近期:2005~2006年,重点建设阶段;中期:2007~2010年,全面发展阶段;远期:2011~2015年,提高完善阶段。六、规划目标(一)开发总目标利用旅游社会化的大环境和湖北省大力发展旅游业为契机,以保护为前提,进行合理开发。以深厚的三国赤壁文化为依托,突出赤壁古战场的恢弘场景,高起点、高标准地组织旅游区的规划建设。联合周边旅游区,尤其是三峡旅游线和三国旅游线,合力拓展国内外市场。以丰富而具震撼力的旅游项目和优质的服务,使赤壁古战场旅游区成为三峡旅游线和三国旅游线上一颗耀眼的明珠,成为国内著名的文化旅游胜地。(二)分期开发目标1、近期:2005~2006年,共2年近期工作要在四大功能区中全面铺开。这四大功能区是主入口景区、西山庵景区、七星坛景区与赤壁矶景区。工作重点是金鸾街的拆迁与改造,使得商贸街与景区形成统一风格。同时拆迁南屏山麓、赤壁山麓的民居,开辟三座山之间的步游道,形成景区旅游环线。将景区内的步游道全部改为石板路,景区公路由水泥路面改为油路。恢复七星坛,重新布置赤壁之战陈列馆的内容。初步改善景区形象、丰富景区内容。到2006年年底,接待游客达24.7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1333.8万元。2、中期:2007~2010年,共4年中期开发第五大功能区,即遗址湿地区,全面体现遗址地理环境特征与古战场原始风貌,强化生态人文环境建设,积极宣传湿地生态旅游概念,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使整个旅游区保持着优良的生态环境。到2010年底,接待游客达155.2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12521万元。3、远期:2011~2015年,共5年规划在远期彻底改善景区面貌,使之形成强烈的吸引力,吃、住、行、游、购、娱都形成强烈特色,使之成为三峡旅游线和三国旅游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全面提高赤壁市旅游综合效益,大力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到2015年底,接待游客达310.5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27437.55万元。第六章总体布局与分区规划一、规划范围本项目四至为:1、东至:货运码头公路;2、南至:赤壁镇新城区(黄洲街以南);3、西至:长江主航道中心线;4、北至:长江主航道中心线。项目总面积:153公顷,其中陆地面积118公顷,水域面积35公顷。二、规划理念(一)与东坡赤壁相区别的理念据说沿长江有八处自称“赤壁”的旅游区,但与规划区相比最具竞争力的是黄州赤壁,即所谓“东坡赤壁”。本规划区面临竞争是毫无疑问的,日后其竞争将更为激烈。景区竞争的最有效战略是差别战略,突出自身特色,以特色赢得市场,以特色确立其在市场中的地位。本规划充分考虑了与“东坡赤壁”的竞争,在产品特色上下足功夫。(二)展示“意境”美的理念“赤壁”二字妇孺皆知,但本规划区留下的遗址、遗迹、古建筑等物质性旅游资源很少,档次也不高,与游客的期望相去甚远。规划必须恢复相应的内容。但是,旅游是一种雅俗共赏的文化,仅凭遗迹、遗址、古建筑等常见内容已很难吸引游客。本规划构想以多种形式营造古战场氛围,营造强烈的意境美,给游客强烈的旅游体验。(三)高起点、高标准的理念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场以少胜多、以弱克强的著名战役,伴随《三国演义》的传播,赤壁已是名扬海外,尤其是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的日、韩和东南亚国家几乎妇孺皆知。这就意味着本旅游区未来的客源市场范围非常广,境外市场也非常重要,它必然是一个高档次的旅游区,规划、建设必须有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三、项目性质从规划区的资源特点及所处的市场环境分析,本项目是一个以凭吊怀古为主要目的的古战场遗址观光旅游区。四、布局原则(一)突出重点的原则根据规划区旅游资源的集聚程度,突出重点。在分析规划区旅游资源分布基础上总结其集聚特征,选择核心旅游吸引物及其辐射范围并以此进行总体布局。(二)功能互补的原则注重布局结构的协调,合理布置旅游各要素,以利于规划区旅游有序、稳步发展。(三)与城市规划相衔接的原则旅游规划原则上服从于城市规划,在城市规划的基础上规划城市的旅游功能,发展城市的旅游产业。五、功能分区根据规划区地貌特点、资源分布与功能安排,将本区划分为五大功能区,它们是:1、主入口景区:以游客集散功能为主,位于规划区南部、毗连赤壁镇城区;2、西山庵景区:以三国英雄人物庞统史迹参观游览为主,位于规划区东南部,包括金鸾山在内的区域;3、七星坛景区:以三国英雄人物诸葛亮史迹参观游览为主,位于规划区中部,包括南屏山在内的区域;4、赤壁矶景区:以三国英雄人物周瑜史迹参观游览为主,位于规划区西北部、濒临长江南岸,包括赤壁山在内的区域;5、遗址湿地区:以湿地还原古战场景观风貌为主,注重古战场环境氛围的营造与保护,使游客可以更好地观赏赤壁三山的天然屏障;该区块分成两部分,分别位于赤壁三山东西两个地方。六、分区规划(一)主入口景区1、范围金鸾山以南、长江大堤以东,蒲赤公路以北,包括金鸾街、天府街及东风大道局部;面积:17公顷。2、功能主导功能为游客集散,保证游客进得来、散得开、出得去。但是,在规划理念及游览体验上,本区主要发挥着序幕的功能,让游客在进入主景区之前就感受到扑鼻而来的三国古战场的氛围。同时利用仿古街市将景区与现实世界进行隔离,营造景区相对独立的环境,营造景区浓郁的古战场氛围。其他旅游功能还有接待、餐饮、购物、住宿、游客中心等。3、项目内容(1)主停车场◆位置:停车场选址在现镇政府所在的地段,城镇规划中镇政府将搬迁,即位于金鸾街入口的对面。◆类型:生态型停车场。◆面积:5000平方米。◆休息处:东风大道一侧布局游客与司乘人员休息处,设置旅游公厕,小卖部等,方便游客休息。(2)次停车场◆位置:停车场选址在东风大道与天府街拐角处。◆类型:生态型停车场,周围是胡杨林与芦苇丛(详见《停车场平面布局图》)。◆面积:4000平方米。◆出入口:天府街一侧,开设两处口子,一处为车辆入口,另一处为车辆出口;游客出入口在东风大道一侧。要求做到人车分流。(3)入口门楼◆位置:东风大道北侧,金鸾山中轴线南端。◆类型:三国吴军营门造型。◆尺度:12×40×5(高×宽×厚,单位:米)。(4)入口广场◆位置:东风大道与金鸾街之间。◆类型:古战场遗址(陆地),局部设置柳树、战船、兵器、军旗、小河道等,营造古战场氛围。◆面积:3750平方米。◆周瑜点将台(兼做广场主席台):位于广场中轴线北侧,面积约495平方米。点将台为汉代建筑风格,两侧设战鼓、编钟。点将台将来可作为表演场所,表演“周瑜点将”或其他文艺表演活动。◆沙场:在广场中央,下沉式,与点将台相连。沙场以沙铺地,将来作为表演场所,表演“周瑜练兵”;面积:735平方米。◆旗杆:两种功能,一为装饰,可插旌旗,渲染气氛。二来,此旗杆也是夜间广场照明的主要组成部分。(4)入口处◆位置:金鸾街北侧。◆类型:汉代城楼造型,两层,单孔城门洞。◆尺度:9×15×3(高×宽×厚,单位:米)。◆售票窗:城门左右各设二个售票窗,共四个。◆形象与气氛营造:将入口营造为三国时期城门的形象,给游客以独特的第一印象。因此,售票、检票人员为三国时士兵打扮,身穿铠甲、手握长枪,门票为官帖形式,毛纸,上盖周瑜大都督帅印。(5)三国步行街◆位置:金鸾街、东风大道及其之间的天府街。◆类型:仿古旅游商贸步行街,沿街商铺林立。风格为三国建筑风格(三国风格只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准确把握建筑风格,尤其是屋顶,立面可根据商业铺面的功能需要适当变通,室内完全按功能要求进行装饰。◆面积:金鸾街长430米,东风大道长427米,天府街长80米,路宽6-8米。◆交通:步行,严禁车辆通行。◆业态:购物、娱乐、餐饮、住宿。(二)西山庵景区1、范围金鸾街以东,货运码头公路以西,南屏山以南,蒲赤公路以北,包括整座金鸾山及东南部与北部小山包各一座在内。面积:27公顷。2、功能主导功能为参拜三国英雄人物之一的吴国谋士,号称凤雏先生的庞统。庞统乃东汉末刘备谋士。字士元,襄阳人,庞统以军师中郎将率军随刘备人川。屡出奇兵制胜。其雄才胆略与诸葛亮齐名。时有“卧龙(指诸葛)凤雏(指庞统),两人得一,可安天下”的传说。其他功能是观光、游览、祈福。3、项目内容(1)庞统池◆位置:金鸾街北侧。◆类型:景观水体,设置亭台楼阁、飞瀑流泉,营造动感,增加景点灵秀之美。◆尺度:水体为不规则形,水面面积约为1653平方米。◆拆除赤壁小学:位于金鸾山麓的赤壁小学应拆除,选址另建。原小学临街部分成为金鸾街步行街的一部分以外,其他部分用作景观环境用地,扩大原庞统井水面,恢复植被,使之与金鸾山融为一体。◆九曲桥:湖中建设曲桥,成为游客进入景点的通道;曲桥布置在中轴线上,正对城门洞。此湖的另一功能,可用作放生池。◆庞统井:九曲桥中间,布置庞统井,营造“水中有井、井中有水”的独特景观。(2)西山庵将凤雏庵恢复原名“西山庵”,并适当调整西山庵的建筑布局。◆位置:位于中轴线顶端。◆类型:传统民居式建筑,面阔三间。◆规模:要求小巧,风格古朴,切忌奢华。西山庵占地面积350平方米。◆陈设:将其中一开间按庞统书房、客厅、卧室进行改造,按三国风格进行布置,题名“庞统祠”。(3)银杏坪◆位置:位于中轴线西侧,与西山庵相对。◆类型:古树名木保护点,具有生态旅游功能。◆功能:银杏坪改造成为游客休息的园林小广场。◆面积:420平方米。(4)观星台◆位置:位于金鸾山顶。◆类型:一层城楼式样天文台,无顶,具有气象、星像旅游功能,为古观星台风格。◆尺度:9×9.5×10.4(高×宽×长,单位:米);台基面积约98.8平方米,台顶面积约16平方米。(5)阅书亭◆位置:位于金鸾山往南屏山方向区的半山腰处。◆类型:汉代建筑风格,六角攒尖。◆面积:亭基面积15平方米,亭子面积9平方米,亭高4.5米,以亭顶露出树冠为适宜。(6)栈桥◆位置:金鸾山与南屏山之间。◆类型:以木栈桥沟通,栈桥在芦苇丛中曲折而行(尺度:长约30米,宽2.5米)。◆草船借箭:水上设多艘草船,供游客在桥上竞射娱乐,营造草船借箭的效果。(三)七星坛景区1、范围子敬塘与吴营水寨之间,包括整座南屏山及东北部两座小山包在内。面积:7公顷。2、功能主导功能为参拜三国英雄人物之一的蜀国谋士,号称卧龙先生的孔明,又名诸葛亮。诸葛亮尊王而不攘夷,进兵南中,和抚夷越,在三国中执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他明法、正身、和吴、治军,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的忠公体国精神,生前就深受蜀人爱戴,死后更长期受到后人的敬仰,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份遗产。其他功能为观光、游览。3、项目内容(1)武侯宫◆位置:位于南屏山顶。◆类型:祭祀。◆面积:54平方米。(2)七星坛◆位置:拆除武侯宫北侧文革时期所建造的所有建筑,利用此地块建七星坛,这是游客在南屏山最期望看到的构筑物,应该予以恢复重建。◆类型:古祭台。让人联想当年诸葛孔明在此祭拜天地,巧借东风。◆尺度:七星坛为条石、石板结构,高6米,共三层;占地面积225平方米,每层边缘设置栏杆,栏杆上插满黄旗。(3)三清观◆位置:位于武侯宫东侧。◆类型:道教宫观。◆规模:二进,占地面积150平方米。注:①拆除东风阁,保留道观。迁移碑林至赤壁山临江长廊内,与长廊合二为一。目的是要舒缓南屏山顶的局促与拥塞,大幅度提高山顶的容量。②拆除南屏山和赤壁山西麓的民居和店铺,代之以林间滨水小道;沿道路外侧,营造滨江湿地景观,再现古战场遗址风貌,吸引鸟类来此繁衍生息。(4)东吴墓葬群◆位置:位于金銮山与南屏山间水塘东侧的小山上。◆类型:古墓。◆方式:山顶建孙公祠,祠堂内陈列东吴孙氏家族历史传承,展示三国时期的丧葬习俗及出土的东吴墓葬。沿山道两侧,布局在赤壁大战中阵亡的将士纪念塔林。◆规模:孙公祠二进,汉代风格,占地面积350平方米。(四)赤壁矶景区1、范围子敬塘以北,长江以东、以南,货运码头公路以西,包括整座赤壁山在内。面积:11公顷。2、功能主导功能为参拜三国英雄人物之一的吴国统帅,大都督周瑜。

周瑜,生于公元一七五年,死于公元二一○年,东吴大将。字公瑾,出身官宦之家,仪表英俊,聪颖过人,多谋略,人称周郎。孙策死后与张昭共同辅佐孙权,任大都督。其他功能为观光、游览。3、项目内容(1)子敬塘浮桥◆位置:位于赤壁山与南屏山之间。◆类型:舟桥(尺度:长约78米,宽2.5米)。◆城门楼:将原射箭台改造成城门楼形式,放置吊桥,与浮桥相连接(尺度:长约25米,宽3米)。(2)公瑾阁◆位置:位于赤壁山顶峰。◆类型:园林建筑。◆式样:三层传统汉代“望楼”建筑,飞檐翘角。◆功能:公瑾阁是景区内最佳的登高观景点,可登高望远、临江怀古,感受“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阔远意境,同时也是赤壁山一道重要景观,从江上观看尤其如此,对过往游船有很强的吸引力。◆尺度:公瑾阁高12米,共三层,台基高约2米。一层面积约200平方米,二层150平方米,三层100平方米。◆布局安排:一楼设置照壁,照壁前是周瑜塑像,塑像主题,正如苏东坡所描述的:“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照壁后为楚乐馆,置钟、磬、笙、萧、筝、埙等古典乐器,表演传统器乐、歌舞,如《春江花月夜》、《楚歌》、《平沙落雁》、《渔舟唱晚》、《高山流水》等。其中应突出楚乐。尤其应多开发以三国为主题的歌舞,如《三国演义》“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会蒋干中计”一回中周瑜舞剑作歌“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歌曲充满浓厚的英雄主义气息,对游客有很强的感染力,给予配乐,请演员表演,应景应情,颇具特色。曹操的《观沧海》、《短歌行》是脍炙人口的诗词名篇,蔡琰的《胡笳十八拍》也是著名的古典乐曲,还有周瑜的《长河吟》,这些与三国有关的诗词、歌舞在这里表演能给游客独特而深刻的感受,能深刻体现三国文化,让游客感慨万千。(注:历史上可能并无《长河吟》,电视剧《三国演义》中以此曲来表现周瑜的风雅和周瑜与孔明矛盾背后的相知相惜,可借用此曲名,请名家作曲。)二层外挑平座观景,中间为茶室,茶可静心,茶能怡情,居高临江品茗可品人生之真谛,感世事之沧桑。三层为主要观景层,不设其他内容。整体建筑外观要求质朴,内部装饰要求精致。(3)“赤壁大战陈列馆”◆位置:位于赤壁山东麓,子龙滩西侧。◆类型:专题博物馆。◆改进措施:“赤壁大战陈列馆”外部应重新装饰,使之更为古朴。内部应重新装饰,营造古朴、雅致的风格,同时安装空调、防盗等设施,使之符合文物陈列的要求。陈列馆内部应重新布置。整个大厅地面改造成为赤壁大战沙盘模型,上覆盖高强度透明玻璃;玻璃下布置柔性照明系统,供游客观赏。游客按沙盘中记叙的赤壁大战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行走在玻璃之上。屋顶按夜晚的星空布置,分三面安装投影仪,配合沙盘,播放相应画面的影像。影像可由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重新剪辑而成。在赤壁古战场欣赏《火烧赤壁》,其感受自然特殊。三小厅的安排:进门右手边的厅,用作文物陈列,从省里市里将原出于赤壁的文物再送回这里保存、展出;左手边的厅,用作游客休息,提供小卖、购物、咨询、休息、管理办公、会议研讨等设施;中间的厅,用作赤壁大战军事装备陈列展示。注:原放在中厅的古墓隔离,加以保护;或可以迁移至东吴墓葬群陈列馆保存。(4)大都督铜像苑◆位置:位于赤壁山主峰北侧的平台上,周瑜花冈岩雕像以北。◆类型:青铜雕塑。◆尺度:人物雕塑,雕塑净高2米左右,比例大于真人。◆规模:三组,各有不同的主题与意境,总体上反映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三个不同的阶段及其作用。如:“群英会蒋干中计”、“三江口周瑜纵火”两段中,以浓厚的笔墨描述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作用,可截取其中精彩片断,做成具有连贯性的雕塑群。注:赤壁山上景点可沿中轴线布局,由南而北分别是:公瑾阁、望江亭、周瑜花冈岩雕像、大都督铜像苑、翼江亭、临江观景平台。(5)翼江亭◆位置:周瑜雕塑北侧,临江;站在亭中,可观滚滚长江东逝水。◆类型:园林建筑小品,供休息与赏景用。◆尺度:高3.5米,占地面积6平方米。◆风格:保持原貌不变。(6)摩崖石刻◆位置:位于赤壁矶头,长江之上。◆类型:摩崖石刻。◆措施:从现有旅游资源而言,“赤壁”二字是游客最感兴趣的内容之一,但现有观景台范围小,角度也欠佳,但要改善难度非常大。本规划建议对此不做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只是加固观景台,以石板铺地,石栏杆围护。摩崖石刻的主要观景点改在水上,即乘帆船、战船从水上观赏。既改善观景角度,也利于帆船、战船的出航,增加游客二次消费,提高景区收入。(7)长廊/碑廊◆位置:位于翼江亭、周瑜雕塑西侧,西临绝壁悬崖。◆类型:休息廊道。◆尺度:一字形廊道,宽2米,长约60米;北段连接江边观赏摩崖石刻,南段通向望江亭。廊道的西侧是美人靠,供游客休憩,东侧是石碑(南屏山碑廊迁移此处),铭记名家题咏赤壁大战的诗词歌赋。◆风格:仿三国时建筑风格。(8)望江亭◆位置:位于赤壁山主峰;站在亭中,可观赏四周景致,江山如画,引一代英豪竞折腰。◆类型:园林建筑小品,供休息与赏景用。◆尺度:高3.5米,占地面积8平方米。◆风格:仿三国时建筑风格,保持现状风貌不变。(9)周瑜水军码头◆位置:现旅游码头。◆类型:主题型旅游客运码头。◆措施:将现旅游码头西移50米,将此码头改建为周瑜水军码头。◆设想:码头停泊吴军各式大小战船。指挥船按当时风格建造并装饰,可作为特色餐饮场所,所有餐具均按三国风格打造,如爵、尊等酒器。开发三国菜系,给游客以独特的旅游体验,如青梅酒、舌战群儒、苦肉计、空城计、反间计、关公刀豆、草船借箭、八卦豆腐等。夜间在此把盏畅饮,临浩浩长江、赏朗朗明月,不能不涌起一阵“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诗意。这种意境在东坡赤壁已是感受不到的了。周瑜水军码头兼做景区次入口,三峡游线上的旅游船可在此泊岸。在岸边建入口牌楼,票房设在趸船上。拆除现有栈桥,重建仿木栈桥,要求高于汛期水位标高。(10)江上游船◆位置:赤壁矶以北的长江江面上。◆类型:木质古战船。◆设想:游船可作为游乐项目让游客行船沿江游弋,从江面上欣赏赤壁古战场,转换视角,丰富景观,同时帆船、战船也丰富了江面景观。帆船约需15艘(载客量在20人以上),指挥船约需5艘(载客量在60人以上,最大的可达200人以上)。各种船只都为钢船,但以木板装饰,为三国时战船风格,注重战船在江面上的景观功能。(五)遗址湿地区1、范围分为赤壁三山东西两部分,向东延伸至客运码头公路,向西延伸出300米,与现状中的芦苇滩对接;三山以东,南北向,沿码头客运公路从江边延伸至蒲赤公路;三山以西,南北向,从江边至天府街。面积:50公顷。2、功能主导功能:通过恢复大面积的江滩湿地与水生植物,以保护三国古战场的地理环境特征与风貌,更好地展现古战场遗址的全貌。辅助功能:通过展示古战场湿地生态系统的多样化及体现保护古战场湿地的重要性,使之成为针对游客的生态主题型教育与休闲场地,供游客参观访问。活动区域分为室内与户外两个空间,室内为游客接待中心,提供咨询、教育、娱乐、休息等服务。户外为湿地公园,通过控制、整治、保护湿地,为水禽重建必要的生态环境,并努力使之成为人类与候鸟、水禽等鸟类的共同家园。3、项目内容(1)湿地生态咨询区◆位置:东风大道西端近长江干堤禁脚处。◆类型:咨询中心。◆功能:为游客接待中心,提供咨询、教育、娱乐、休息等服务。◆面积:350平方米。(2)芦苇荡湿地保护区◆位置:赤壁山以西,长江大堤以北区域;面积37公顷。◆类型:湿地生态观光。◆功能:候鸟、水禽观察,开展生态观鸟等项目。◆措施:在芦苇荡里修建观察哨所与保护点,开辟步游道,架设汀步浮桥,允许游客深入腹地。(3)鸟类救护中心◆位置:位于湿地生态咨询区内。◆类型:鸟类保护机构。◆功能:救护濒危与受伤鸟类。◆面积:450平方米。(4)吴军水寨◆位置:位于赤壁山西麓,长江江滩与长江干堤。◆类型:古战场遗址(水面),局部设置柳树、芦苇、战船、军旗、栈桥等,营造古战场氛围。◆面积:水域面积约为40亩,平均水深0.5-1米。◆措施:水寨内置多艘小艨艟,水寨一侧建指挥台、了望台。水寨可作为表演场所,表演“三江口周瑜纵火”,同时也可作为水上娱乐场所。七、旅游容量估算(一)计算方法1.游道法公式:A1=(L/L0)×K1式中:A1:风景日环境容量L:游道全长(米)L0:游客占用合理游道长度(米/人)K1:周转率(景区一天开放时间/游完全区所需时间)2.可游面积法公式:A2=(S/S0)×K2式中:A2:风景日环境容量S:景点面积(平方米)S0:游客占用合理可游面积(平方米/人)K2:周转率(景区一天开放时间/游完全区所需时间)(二)计算结果拟定每天开放时间为8小时,L0为3米,计算结果(详见表6-1)。表6-1赤壁古战场旅游区旅游容量估算表景区名称游览线路长度(m)游览面积(m2)设施容量指标日周转率日最大容量(人)线路法(m/人)面积法(m2/人)主入口景区123339000餐饮购物街55K1=2,K2=2493西山庵景区10806餐饮510K1=2,K2=2495七星坛景区8071930510K1=2,K2=2322赤壁矶景区11815662船舶1440510K1=2,K2=2472生态湿地保护区2049——电瓶车1050K1=2409总计2191注:景点面积不包括游道面积。一年可游天数按300天计算,则赤壁古战场旅游区年环境容量为:2191(人次/日)×300天=65.7万人次/年第七章旅游形象与旅游产品规划“三国赤壁”应该借助近靠长江之利,突出显现三国赤壁古战场的盛大场景,打造“赤壁之战”遗址所在地的鲜明形象。一、旅游形象概述(一)DI的兴起CI是英文”corporateIdentity”的缩写,译为“企业识别”,用以表达一个企业与其他企业相比较的特色与差异,从而使公众对企业的产品或整体形象有清楚、准确的辨别。在现代旅游研究中,关于旅游形象问题的研究,在70年代西方国家已是一个热门话题。最初的旅游地研究着重于供求关系中的“求”方,即研究是什么动机,驱使游客选择某一旅游地。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形象问题的探讨开始从单一的“求”方逐渐转为“供”方,即转变研究角度,探讨旅游地应当树立怎样的形象去吸引游客,开拓新的客源市场。90年代以来,国内旅游地理学界,开始认识到感知环境对旅游者行为的影响。最近几年的企业形象设计,在国内企业中成功运用,启发了部分旅游学者,并将CIS用于区域旅游研究领域。旅游地形象问题研究,已成为当今旅游发展中备受瞩目的课题之一。(二)DI的意义旅游经济形象时代的到来,使得单纯强调旅游资源的发展战略已无法满足区域旅游开发的需求,形象推动力的作用日益重要。澳大利亚学者Mayo(1975,P.5)在上世纪80年代就认为,在旅游业中,游客头脑中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比旅游地本身的资源条件,更能影响游客的出游决策。如果某地有高品质的旅游资源而没有个性鲜明的整体形象,旅游资源的魅力就无法充分发挥,但是在形象力的合理包装下,旅游地更容易形成知名品牌。树立独特、鲜明、有吸引力的旅游形象,对于旅游地来说至关重要!如花园国家新加坡,在60年代旅游业发展初期,推出了“无限惊喜新加坡”这一形象主题。旅游形象理念的建立,是一种积极的精神力量,良好的旅游形象是旅游发展的无形资产,地区旅游形象的策划对该地区旅游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对内能激发旅游地居民的自豪感、认同感和凝聚力,促进该地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健康发展;对外可以增加旅游地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保持和拓展客源市场,增强地区旅游竞争力,增加旅游投资,有利于旅游业的综合发展。旅游地对其形象进行定位,就是向旅游者推出吸引人的旅游卖点,它一般由一句精辟而富有创意和感染力的主题口号概括和表现。二、旅游形象定位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位,取决于该区域旅游资源的构成、地脉文脉的特色和客源市场的价值取向;其中,对地脉及文脉的分析,是进行旅游形象策划的重要依据。(一)旅游地脉分析位置:三国赤壁古战场位于赤壁赤壁镇城区的西北部,西部、北部滨临长江,是历史上三国赤壁之战的主战场。地形:三国赤壁古战场处在蒲圻冲积平原上,境内少山,以平原低丘为主,本项目发生地就是由一组低矮的丘陵组成。水文:三国赤壁古战场所在地水系丰富,主要有长江,还有湿地、洼地与河道,给本项目带来了较好的环境,增添了许多灵气。气候:项目所在地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日照充足,1月平均气温4℃,7月平均气温为30℃,无霜期年平均300天,年平均降雨量1600毫米。总之,平原、丘陵与江河交织的自然地理条件,温和湿润的气候,使得本项目拥有较好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为开展多样性旅游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旅游文脉分析三国赤壁古战场历史悠久,多元化的文化背景相互交融。古代军事文化:赤壁大战在中国政治、军事史上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它不仅延缓了当时中国的南北统一进程,促进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而且是一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极为成功的战例,给后代无数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