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则
5基本要求
6滑坡与崩塌监测
7泥石流监测
8资料整理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
本规范规定了滑坡、崩塌变形与泥石流活动的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监测点网布设、监测资料整理,以及变形破坏或活动预报等技术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已经发生过且可能继续或再次发生变形破坏和活动的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的监测,以及有可能发生崩滑的自然的或人工的斜坡和泥石流活动的沟槽(或斜坡)的监测。 本规范以专业监测为主,部分内容可供群测群防监测参见。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DZ/T0218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
DZ/T0220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3.1变形监测deformationsupervision
对地表和地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岩土体与其上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移、沉降、隆起、倾斜、挠度、裂缝等微观、宏观现象,在一定时期内进行周期性的或实时的测量工作。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4.1监测任务■
a)监测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的变形或活动特征及相关要素。■
b)研究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的地质环境、类型、特征,分析其形成机制、活动方式和诱发其变形破坏或活动的主要因素与影响因素,评价其稳定性,为地区经济开发规划和建设计划提供资料,促进经济建设顺利进行。■
c)研究和掌握滑坡、崩塌变形破坏与泥石流活动的规律及其发展趋势,为灾害防治提供资料,并指导防治工程设计、施工,检验防治工程效果,保证防治工程质量和效益。■
d)研究、制定滑坡、崩塌变形破坏判据和泥石流活动判据,及时地按程序进行预报。预报灾害发生、发展及其时间、空间和强度(量级),避免人员伤亡,减少经济损失,不断提高预报准确率。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4.2专业监测 专业监测的滑坡、崩塌与泥石流,应是不稳定的滑坡、崩塌与泥石流。 专业监测站(点)按其所处位置的重要性划分为四级,见表1。●
4.3群测群防监测 列入群测群防监测的滑坡、崩塌与泥石流,一般是潜在不稳定的和受威胁的人数、潜在造成的经济损失均较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表1监测站(点)分级表监测站(点)分级所处位置的重要性失稳或活动的危害性出现滑坡、崩塌变形破坏或泥石流活动时受灾害威胁的人数(人)出现滑坡、崩塌变形破坏或泥石流活动时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万元)Ⅰ级特别重要(县级和县级以上城镇等)特大>1000>10000Ⅱ级重要(重要集镇、重要工矿企业和重要交通设施等)大1000~50010000~5000Ⅲ级较重要(集中居民点、一般工矿企业等)中500~1005000~1000Ⅳ级较重要(居民点、一般工矿企业等)小<100<1000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5.1对确定进行监测的滑坡、崩塌和泥石流,必须有相应的地质调(勘)查等资料做依据。这些资料包括:■
a)地质勘查报告(或说明书)。主要内容包括:◆
1)自然条件和地质条件,包括:水文气象,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震和新构造运动,水文地质条件等。◆
2)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的特征与成因,包括:规模、类型和一般特征,形成条件和发育过程,变形或活动特征等。参考附录A至附录D。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3)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的稳定性评价,包括:岩土物理力学参数,稳定性计算、试验成果和综合评价,进一步变形破坏或活动的方式、规模和主要诱发因素与影响因素等。滑坡、崩塌稳定性野外评价参考附录C,发育阶段分析参考附录D。■
b)滑坡、崩塌与泥石流所在地区和影响范围内的社会—经济现状与发展远景规划资料,包括人口、直接经济价值等。■
c)能满足监测点、网布设的地形图、地质图(含平面图和剖面图)和附近建设现状与规划图。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5.2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监测站(点)布设之前,应有上级部门或委托单位下达的任务书,监测单位根据任务书编制监测设计书。 监测设计书的内容包括:任务来源和监测的重要性,自然条件和地质环境,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的特征、成因和稳定性分析的主要成果,监测精度要求,监测内容论证和确定,监测方法选定,监测点网布设,监测资料整理,变形破坏或活动判据和预报方案,监测经费预算。 监测设计书应通过下达任务的上级部门或委托单位的审批。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5.3监测内容依据下列因素确定:■
a)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的赋存条件、地质特征和变形、活动的主要因素与相关因素。■
b)滑坡、崩塌变形破坏的可能方式和泥石流活动的可能方式。■
c)滑坡、崩塌变形阶段、变形量和泥石流发育阶段、活动频率。■
d)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稳定性评价的需要和预报模型、预报判据的需要。
Ⅰ级监测站(点)和有条件的II级监测站(点)的监测内容应尽可能齐全,并随其发展过程和稳定状况增加或减少监测项目,完善监测内容。 群测群防监测应重点监测相对位移和变形、活动的主要相关因素。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5.4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的监测方法,应在监测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其重要性和危害性、监测环境优劣情况和难易程度、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等,本着先进、直观、方便、快速、连续等原则确定。
I级监测站(点)和有条件的II级监测站(点)应尽可能采用多种方法和新技术、新方法进行监测,形成合理的监测方法的组合。多种方法监测所取得的数据、资料,互相联系、互相校核、互相验证,并做出综合分析,取得可靠的结论。 群测群防监测,一般采用简易方法进行监测。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5.5监测仪器、设备,应能满足监测精度要求,精确可靠;能适应环境条件,抗腐蚀能力强,受温度、冻融、风、水、雷电、振动等作用影响小,支架焊接徐变变形小;能保持仪器和传输线路的长期稳定性与可靠性,故障少,并便于维护和更换。●
5.6在经济、技术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逐步实现监测数据采集自动化和实时监测。自动化监测仪器、设备,应有自检、自校功能,没有自检、自校功能时应至少每三个月进行一次人工检查、校正,确保长期稳定。在自动化监测的同时,仍应适当地进行人工监测,保证在自动化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时,观测数据不致中断。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5.7滑坡、崩塌变形监测精度,根据其变形量确定。监测误差应小于变形量的1/5~1/10。●
5.8应及时进行监测资料的编录、整理和分析研究。有条件的专业监测站(点)应尽可能采用计算机进行监测资料的编录、整理和分析研究。●
5.9及时进行滑坡、崩塌变形破坏预报和泥石流发生、发展、爆发预报。预报分为中长期、短期和临灾预报。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
a)中长期预报,指一年以上的危险性预报。包括滑坡、崩塌与泥石流地质灾害区划和易发区的圈定。■
b)短期预报,指在一年到几天内将要发生的预报。■
c)临灾预报,指在几天到几十分钟内将要发生的预报。 长期和中期的预报,在月报、季报、年报中提出;短期和临灾预报,随时出现随时提出,以专报形式提交。●
5.10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经治理或受自然环境影响已处于平稳状态时,经上级部门或委托单位批准后可以结束监测。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6.1监测内容★6.1.1滑坡、崩塌监测的内容,分为变形监测、相关因素监测、宏观前兆监测。★
6.1.2滑坡、崩塌变形监测。一般包括位移监测和倾斜监测,以及与变形有关的物理量监测。■
a)位移监测。分为地表的和地下(钻孔、平硐内等)的绝对位移监测和相对位移监测,是监测的主要内容和重要内容。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1)绝对位移监测。监测滑坡、崩塌的三维(X、Y、Z)位移量、位移方向与位移速率。◆
2)相对位移监测。监测滑坡、崩塌重点变形部位裂缝、崩滑面(带)等两侧点与点之间的相对位移量,包括张开、闭合、错动、抬升、下沉等。■
b)倾斜监测。分为地面倾斜监测和地下(平洞、竖井、钻孔等)倾斜监测,监测滑坡、崩塌的角变位与倾倒、倾摆变形及切层蠕滑。■
c)与滑坡、崩塌变形有关的物理量监测。一般包括地应力、推力监测和地声、地温监测等。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6.1.3滑坡、崩塌形成和变形相关因素监测。一般包扩下列内容:■
a)地表水动态。包括与滑坡、崩塌形成和活动有关的地表水的水位、流量、含沙量等动态变化,以及地表水冲蚀情况和冲蚀作用对滑坡、崩塌的影响,分析地表水动态变化与滑坡、崩塌内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的关系,进行地表水与滑坡、崩塌形成与稳定性的相关分析。■
b)地下水动态。包括滑坡、崩塌范围内钻孔、井、洞、坑、盲沟等地下水的水位、水压、水量、水温、水质等动态变化,泉水的流量、水温、水质等动态变化,土体含水量等的动态变化。分析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及其与地表水、大气降水的关系,进行地下水与滑坡、崩塌形成与稳定性的相关分析。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c)气象变化。包括降雨量、降雪量、融雪量、气温等,进行降水等与滑坡、崩塌形成与稳定性的相关分析。■
d)地震活动。监测或收集附近及外围地震活动情况,分析地震对滑坡、崩塌形成与稳定性的影响。■
e)人类活动情况。主要是与滑坡、崩塌的形成、活动有关的人类工程活动,包括洞掘、削坡、加载、爆破、振动,以及高山湖、水库或渠道渗漏、溃决等,并据以分析其对滑坡、崩塌形成与稳定性的影响。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6.1.4滑坡、崩塌变形破坏宏观前兆监测。一般包含下列内容:■
a)宏观形变。包括滑坡、崩塌变形破坏前常常出现的地表裂缝和前缘岩土体局部坍塌、鼓胀、剪出,以及建筑物或地面的破坏等。测量其产出部位、变形量及其变形速率。■
b)宏观地声。监听在滑坡、崩塌变形破坏前常常发出的宏观地声,及其发声地段。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c)动物异常观察。观察滑坡、崩塌变形破坏前其上动物(鸡、狗、牛、羊等)常常出现的异常活动现象。■
d)地表水和地下水宏观异常。监测滑坡、崩塌地段地表水、地下水水位突变(上升或下降)或水量突变(增大或减小),泉水突然消失、增大、变混或突然出现新泉等。滑坡·崩塌监测内容变形监测相关因素监测宏观前兆监测●位移监测(三维位移量、位移方向、位移速率,裂缝张开、闭合、错动、抬升、下沉…)地表位移地下位移绝对位移相对位移绝对位移相对位移●倾斜监测(角变位、倾倒、倾摆、切层蠕滑)地表监测地下监测●与变形有关的物理量监测(地应力、推力、地声、地温…)●地表水(动态)监测●地下水(动态)监测●气象(降雨等)监测●地震监测●人类活动(洞掘、削坡、挖脚、加载、爆破…)监测●宏观变形监测(地表裂缝,局部坍塌、鼓胀、剪出,建筑物开裂、破坏…)●宏观地声监听●动物异常监测●地表水异常监测●地下水异常(含泉水)监测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6.1.5滑坡、崩塌都应进行绝对位移、相对位移、宏观变形前兆监测和主要相关因素监测。监测的具体内容应根据滑坡、崩塌特点,有针对性的确定。★
6.1.6不同类型和特点的滑坡、崩塌,其相关因素监测的重点内容是:■
a)降雨型土质滑坡,应重点监测地下水、地表水和降水动态变化等内容;降雨型岩质滑坡、崩塌,除监测上述内容外,还应重点监测裂缝的充水情况、充水高度等。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b)冲蚀型及明挖型滑坡、崩塌,应重点监测:前缘的冲蚀(或开挖)情况,坡脚被切割的宽度、高度、倾角及其变化情况,坡顶及谷肩处裂缝发育程度与充水情况,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动态变化。■
c)洞掘型滑坡、崩塌,应进行洞内、井下地压监测。包括:顶板(老顶)下沉量及岩层倾角变化,顶板冒落、侧壁鼓出或剪切,支架变形和位移,底鼓等。有条件时应进行支架上压力值的监测。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6.2监测方法 滑坡、崩塌变形监测方法,分为地表变形监测、地下变形监测、与滑坡、崩塌变形有关的物理量监测和与滑坡、崩塌形成、活动相关因素的监测等,方法很多(参考附录E),应根据滑坡、崩塌特点,本着少而精的原则选用。 列为群测群防监测的滑坡、崩塌,宜用地表变形监测中的简易监测法和宏观变形地质监测法监测。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6.3监测频率 正常情况下每15天一次,比较稳定的可每月一次;监测在汛期,雨季,预报期,防治工程施工期等情况下应加密,宜每天一次或数小时一次直至连续跟踪监测。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6.4监测点网布设★
6.4.1滑坡、崩塌变形监测网,应根据滑坡、崩塌的地质特征及其范围大小、形状、地形地貌特征、视通条件和施测要求布设。监测网是由监测线(即监测剖面,以下简称测线)、监测点(以下简称测点)组成的三维立体监测体系,监测网的布设应能达到系统监测滑坡、崩塌的变形量、变形方向,掌握其时、空动态和发展趋势,满足预测预报精度等要求。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6.4.2滑坡、崩塌变形测线,应穿过滑坡、崩塌的不同变形地段或块体,并尽可能照顾滑坡、崩塌的群体性和次生复活特征,还应兼顾外围小型滑坡、崩塌和次生复活的滑坡、崩塌。测线两端应进入稳定的岩土体中。纵向测线与主要滑坡、崩塌变形方向相一致;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变形方向时,应布设相应的纵向测线;当滑坡、崩塌呈旋转变形时,纵向测线可呈扇形或放射状布设。横向测线一般与纵向测线相垂直。在以上原则下,测线应充分利用勘探剖面和稳定性计算剖面,充分利用钻孔、平洞、竖井等勘探工程。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
测线确定后,应根据滑坡、崩塌的地质结构、形成机制、变形特征等,分析、建立沿测线在平面上、垂向上所表征的变形地段、块体及其组合特征。★
6.4.3测点应根据测线建立的变形地段、块体及其组合特征进行布设,在测线上或测线两侧5m范围内宜布设。以绝对位移测点为主,在沿测线的裂缝、滑带、软弱带上布设相对位移测点,并利用钻孔、平洞、竖井等勘探工程布设深部位移测点。每个测点,均应有自己独立的监测、预报功能。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
测点不要求平均布设。对如下部位应增加测点和监测项目:■
a)变形速率较大或不稳定块段与起始变形块段(滑坡源、崩塌源等)。■
b)初始变形块段(滑坡主滑段、推移滑动段、松脱滑动段等)。■
c)对滑坡、崩塌稳定性起关键作用或破坏初始块段(滑坡阻滑段、崩塌锁固段等)。■
d)易产生变形部位(剪出口、裂缝、临空面等)。■
e)控制变形部位(滑带、软弱带、裂缝等)。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6.4.4滑坡变形监测网型,有如下几种:■
a)十字型。纵向、横向测线构成十字型,测点布设在测线上。测线两端放在稳定的岩土体上并分别布设为测站点(放测量仪器)和照准点。在测站点上用大地测量法监测各测点的位移情况。这种网型适用于范围不大、平面狭窄、主要活动方向明显的滑坡。 当设一条纵向测线和若干条横向测线,或设若干条纵向测线和一条横向测线时,网型变成“丰”字型、“卄”字型或“卅”字型等,均根据需要确定。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b)方格型。在滑坡范围内,多条纵向、横向测线近直交,组成方格网,测点设在测线的交点上(也可加密布设在交点之间的测线上)。测站点、照准点布设同十字网型。这种网型测点分布的规律性强,且较均匀,监测精度高,适用于滑坡地质结构复杂,或群体性滑坡。■
c)三角(或放射)型网。在滑坡外围稳定地段设测站点,自测站点按三角形或放射状布设若干条测线,在各测线终点设照准点,在测线交点或测线上设测点,在测站点用大地测量法等监测测点的位移情况。对测点进行三角交汇法监测时,可不设照准点。这种网型测点分布的规律性差,不均匀,距测站近的测点的监测精度较高。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d)任意型。在滑坡范围内布设若干测点,在外围稳定地段布设测站点,用三角交会法、GPS法等监测测点的位移情况。适用于自然条件、地形条件复杂的滑坡的变形监测。■
e)对标型。在裂缝、滑带(软弱带)等两侧,布设对标或安设专门仪器,监测对标的位移情况,标与标之间可不相联系,后缘缝的对标中的一个尽可能布设在稳定的岩土体上。在其他网型布设困难时,可用此网型监测滑坡重点部位的绝对位移和相对位移。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
f)多层型。除在地表布设测线、测点外,利用钻孔、平洞、竖井等地下工程布设测点,监测不同高程、不同层位滑坡的变形情况。无论采用那种网型,测站点、测线、测点的数量均应根据需要确定或调整。可同时采用二种网型,布成综合型网。 测站点、测点(含对标点)、照准点,均应设立混凝土桩。桩的结构和埋深见附录I。必要时设保护桩和负桩,防止测桩遭受自然或人为因素破坏。★
6.4.5崩塌变形监测网形可根据崩塌体所处的地形与地质条件参考6.4.4布设。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6.5变形破坏预报★
6.5.1分级分主次确定滑坡、崩塌变形破坏的预报对象。 监测对象可以是但不一定全是主要预报对象,尤其是对大型滑坡、崩塌或崩滑群。一般情况下,主要预报对象是:◆
1)变形速率大的地段或块体。◆
2)产生严重危害的地段或块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6.5.2正确确定崩滑灾害范围。■
a)灾害范围应包括:◆1)滑坡、崩塌自身的范围。◆2)滑坡、崩塌运动所达到的范围。◆
3)滑坡、崩塌所造成的次生灾害(如涌浪、堵江、堵河、堵渠和在暴雨条件下滑坡、崩塌迅速转化为泥石流等)的危害范围。◆
4)地震、暴雨等其他灾害条件下放大效应所波及的范围。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
b)确定灾害范围时,应考虑下列条件:◆
1)滑坡、崩塌运动的规模、范围、形式和方向。◆2)滑坡、崩塌运动场所内的地形、地貌、地质及水文条件。◆
3)滑坡、崩塌的运动速度和加速度,在峡谷区产生气垫浮托效应、折射回弹及多冲程的可能性。◆
4)次生灾害产生的可能性和波及的范围。对于涌浪、堵江、堵河、堵渠等,应对不同水位、流量条件下不同崩滑规模(土石体积)、运动速度所产生的灾害进行分析。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6.5.3滑坡、崩塌变形破坏预报等级,按时间分为:预测级、预报级、警报级。各等级内容见表2。★
6.5.4区域性滑坡、崩塌变形破坏预报,主要进行预测级和部分预报级预报,宜在每年雨季前进行巡查并进行稳定性评价,提出预报报告。单体滑坡、崩塌警报级预报发出的最晚时间,必须充分考虑居民安全撤离危险区的最短时间,在此之前发出。★
6.5.5单体滑坡、崩塌变形破坏预报,应合理选择预报参数。一般情况下: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a)短临前兆参数是首要的预报参数,是准确预报滑坡、崩塌变形破坏的参数。■
b)多维位移监测数据,是滑坡、崩塌变形破坏预报的最基本参数,其中绝对位移数据是预报模型所必须的参数。■
c)倾斜监测数据,是滑坡、崩塌变形破坏预报的重要参数之一。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d)地声监测数据,是岩质滑坡、崩塌变形破坏的重要参数之一,具有较短的时效性和较高的有效性。■
e)地应力、滑坡推力、地温及地下水监测数据,均是滑坡、崩塌变形破坏表征的预报参数。■
f)应结合实际监测内容和方法选取预报参数,进行多参数综合评判和预报,以提高预报的准确性。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表2滑坡与崩塌预报等级表预报等级时间空间方法指标手段预防措施中长期预报(预测级)1年以上区域,单体调查评价危险程度危险程度区划和数据库防治工程或搬迁短期预报(预报级)1年至几天少量区域,主要单体调查评价与监测临界值1、区域自然、地貌、地质、社会因素分析;2、变形位移监测抢险应急工程或常规紧急避难临灾预报(警报级)几天以内单体监测警戒值1、变形位移监测和地声等物理量监测;2、宏观变形监测;3、气象、水文与地质等相关因素监测紧急避难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6.5.6宏观前兆监测资料对滑坡、崩塌变形破坏预报极为重要,在分析5.5.5条所列参数时,必须和宏观监测资料相结合。★
6.5.7滑坡、崩塌变形破坏预报模型的建立和预报判据的确定,应遵循如下原则和方法:■
a)在地质模型和实施的监测内容、方法的基础上,选择建立适宜的、有效的监测预报模型。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b)在进行滑坡变形破坏预报时,宜建立类比分析、因果分析、统计分析等模型,进行多参数、多模型的综合评判,提高预报的准确性。■
c)预报模型建立以后,应利用已经发生过的相似的滑坡、崩塌的监测资料,进行反演分析,检验模型的有效性,并初步确定相应的预报判据。■
d)预报模型与预报判据均应由主管部门或单位组织专家评审、鉴定。
滑坡、崩塌综合信息预报模型,是通过对滑坡、崩塌变形阶段的判据建立起来的预报模型,参考附录F。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新滩滑坡宏观预报模型预报阶段宏观迹象1.减速(蠕动)变形阶段(1979年8月以前)2.等速变形阶段(1979年8月至1982年7月)3.加速变形阶段(1982年7月至1985年5月上旬)4.急剧变形阶段(1985年5月中旬至6月11日)1.裂缝主滑区地表局部出现近南北向的长大裂缝于雨期原地表裂缝复活,有新的扩展变形迹象滑体后缘及两侧出现羽状裂缝,并逐渐扩展,趋于连通,呈现整体滑移的边界条件裂缝形成弧形拉裂圈,并急剧加长、增宽、下沉,新裂缝不断产生2.隆起与沉陷无明显隆起与沉陷现象滑体局部有小的隆起与沉陷变形滑体后部拉张下沉,前缘坡脚出现剪切鼓胀异常滑体后部急剧下沉,局部出现鼓包,路面隆起3.崩塌滑体后缘、西侧上方的危岩时有小崩塌滑体后缘广家崖逐年崩塌加载,量达160×104m3,前缘陡坎有小崩滑发生雨期滑体前缘小崩滑现象时有发生滑体后部大幅度沉陷,前缘崩滑日夜不断,频次渐高,规模渐大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4.变形量变形微弱,月变形率<10mm,坡体呈向下蠕动趋势变形量逐渐增大,10mm≤月变形率<50mm,近似匀速运动变形量显著增大,50mm月≤变形率<100mm,蠕变曲线呈不可逆的增值现象,位移矢量角发生显著变化变形量急剧增大,位移趋于峰值,月变形量≥100mm或更大,蠕变曲线出现拐点,斜率变化突增、变陡,趋于90°5.变形量与降雨量的关系变形量与降雨关系不太明显当月降雨量>200mm时,变形出现突变,且有滞后现象当月降雨量<200mm时,乃出现突变,滞后期缩短变形与降雨近于同步6.地下水动态滑体内地下水位无明显异常变化滑体内地下水位较正常值高,泉水流量增大或减小滑体内地下水维持高水位,泉水冒沙变浑,流量大幅度增大或减小,主滑区坡脚泉水干涸滑体剪出口附近水位升降异常,湿地面积突然增大,滑坡日甚一日,率先发生70×104m3滑坡7.其它滑体后缘广家崖和西侧黄岩逐年崩塌加载堆积,促使斜坡开始蠕动变形1982年3至5月,主滑区姜家坡陡坎坍塌3×104m3土石主滑区坡体上树木向南倾斜,前缘率先出现崩滑体,伴有小崩、小滑出现地微动、地声、地热及经纬仪气泡整置不平等异常黄腊石滑坡险情预报判据判据类型预报判据预警状态Ⅰ预报状态Ⅱ临灾警报状态Ⅲ宏观变形滑体中裂缝有加长、变宽现象,新产生的裂缝较多1.滑坡后缘裂缝明显加长、变宽与错落,并横贯滑体;2.滑体中部出现多条横向长大裂缝;3.滑体两侧边界断续出现羽状裂缝;4.滑坡前缘陡坎有多处崩、滑发生;5.平洞底板或边墙有挤压鼓胀或支撑衬砌破坏现象;6.奔龙溪上段有显著塌岸堵沟迹象1.滑坡后缘裂缝已与两侧裂缝贯通,形成弧形拉裂圈;2.滑坡前缘出现剪出带、鼓胀带,崩滑频率增高,方量增大;3.平洞底板及边墙挤压破坏明显加剧;4.出现地声或动物异常地表主要测点变形10mm≤月变率≤50mm,雨后位移变化不大月变率≥50mm,进入加速状态变形速率大幅度上升,雨后位移继续增大深部主要测点变形连续三日位移量均超过2mm,或月变率≥5mm在Ⅰ状态的基础上,变形持续增大,进入加速状态变形速率大幅度上升,进入急剧变形阶段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地下水动态1.滑体内地下水位较长时间(5天以上)维持或超过历年最高水位;2.主要泉水流量显著增大或减小,或出现流量较大的新泉眼1.滑体内地下水位维持或超过历年最高水位达10天以上;2.主要泉水点流量大幅度增大或减小,甚至干涸或出现多处新泉眼1.滑体中地下水位升降反常,水质、水温出现异常;2.泉水和平洞涌水,流量剧增、冒沙、冒气或流量骤减降雨情况1.日降雨量>80mm或月降雨量>300mm;2.降雨量和降雨过程接近1983年汛期的水平1.连续5天以上中到大雨后,又出现日降雨量>80mm的暴雨;2.降雨量和降雨过程超过1983年汛期的水平注:1983年年降雨量1522.2mm;5-10月降雨量1329.7mm;七日最大降雨量182.0mm(6月25日-7月1日)说明:一.预报对象黄腊石滑坡,重点是其西部大石板滑坡的稳定性,尤应特别重视大石板滑坡上段的稳定性。二.预报判据形成原则和方法宏观地质观察和仪器监测相结合,经验判断和理论分析相结合。
三.短期预报概略判断 险情如有重大恶化,判断在较短期限内可能发生大规模坍塌滑移,要求提高警惕,加强监测,捕捉临滑前兆信息,做好防灾准备。
1.滑体中上部出现大规模弧形开裂并明显下沉,围限的土体超过100×104m3;前部出现挤压凸(鼓)起或剪出现象。
2.平洞中地压显著增加,侧向裂缝变化加剧,支撑、衬砌有破坏现象。
3.滑坡体地面、地下监测点的观测成果出现整体位移,由等速变为加速;主体部分地面位移量每月大于10mm;或由适用的计算机程序提供的相应信息。
4.地下水显著异常,钻孔水位、水温变化剧烈,泉水流量、水温明显增减或消失或出现新的泉水,水质变混。
5.出现超过1983年汛期的降雨过程;奔龙溪上段严重塌岸,有堵塞自然排水通道的迹象。 四.临灾警报概略判断 在短期预报第1至第5条项的基础上继续恶化,尤应注意如下诸项:
1.滑体上部弧形开裂围限的土体大幅度下沉,两侧剪切裂缝发育并与之贯通,滑体地面开裂破坏严重,前方剪出、冒水和小规模塌滑。
2.整体位移速度急剧增大,位移-时间关系曲线出现明显的拐点或突变,或由适用的计算机软件预报程序提供的相应信息。
3.动物或水、热、气、声等异常,或其他前兆现象。 上述条项多数具备时,判据成立。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共和农场滑坡:中下更新统土体体积>1000万m3,垂直滑距>100m。发生在全新世晚期共和查中滑坡中下更新统土体,体积7000万m3,水平滑距500m,垂直滑距200m,发生在全新世晚期共和查纳滑坡体积3600×1500×(15~20)=1.27亿m3。水平滑距3000m,垂直滑距300m。发生于1943年2月7日黄河流域:贵德阿什贡滑坡体积3亿m3,形成时代较早。发生在第三系碎屑岩中甘肃东乡县洒勒山滑坡(1983年3月7日)体积3100万m3,堆积面积1.3km2。伤亡>260人西安白鹿原滑坡(1990年4月11日)滑体100×70m,滑距>70m,发生在Q2、Q3黄土中西安白鹿原滑坡剖面示意图湖北远安县盐池河崩塌(1980年6月3日)体积130万m3,9个地震台同时测得震级Ms=1.4级。死284人湖北秭归新滩滑坡(1985年6月12日)体积3000万m3,入江260万m3湖北秭归新滩滑坡前湖北秭归新滩滑坡地质图新滩滑坡前彩色红外航空影像新滩滑坡后彩色红外航空影像重庆巫溪县城关崩塌(1987年9月1日)体积7000万m3,伤亡122人江西上饶县朝阳乡下源村滑坡(1988年6月21日)体积7.4万m3,堆积面积1.6万m2,最大滑距235m。死38人,重伤49人江西上饶县朝阳乡下源村滑坡地质图云阳五峰山滑坡云阳五峰山滑坡堆积泥石流发生在J3s砂岩、泥岩中,体积8万m3。第一次滑:2001年1月17日;第二次滑:同年6月12日,降雨60mm;第三次滑:同年6月18日降雨50mm,并形成5000m3泥石流;武隆县江北崩塌武隆县江北崩塌全貌2001年5月1日,武隆县城江北西段断高切坡崩塌,体积约1.6万m3,摧毁掩埋建筑面积4061m2的9层楼房,致死79人。高切坡由T3s砂岩夹泥岩互层组成,岩层倾向NNE13°∠11°。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
7.1监测内容★
7.1.1泥石流监测内容,分为形成条件(固体物质来源、气象水文条件等)监测、运动特征(流动动态要素、动力要素和输移冲淤等)监测、流体特征(物质组成及其物理化学性质等)监测。泥石流监测内容●形成条件监测●运动特征监测●流体特征监测●固体物质来源监测●气象水文条件监测●流动动态监测●动力要素监测●输移冲淤监测●物质组织监测●物理化学性质监测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7.1.2泥石流固体物质来源是泥石流形成的物质基础,应在研究其地质环境和固体物质、性质、类型、规模的基础上(参见附录A、附录B),进行稳定状态监测。固体物质来源于滑坡、崩塌的,其监测内容按6.1的规定;固体物质来源于松散物质(含构造破碎、风化松散体和人工弃石、弃土、弃渣等堆积物)的,应监测其在受暴雨、洪流冲蚀等作用下的稳定状态。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7.1.3气象水文条件极为重要,应重点监测降雨量和降雨历时等;水源来自冰雪和冻土消融的,监测其消融水量和消融历时等。当上游有高山湖、水库、渠道时,应了解其有无渗漏等安全性。 在固体物质集中分布地段,应进行降雨入渗和地下水动态监测。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7.1.4泥石流动态要素监测,包括爆发时间、历时、过程、类型、流态和流速、泥位、流面宽度、爬高、阵流次数、沟床纵横坡度变化、输移冲淤变化和堆积情况等,并取样分析,测定输砂率、输砂量或泥石流流量、总径流量、固体总径流量等。
Ⅰ、Ⅱ级监测站(点),应监测泥位。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7.1.5泥石流动力要素监测内容,包括泥石流流体动压力、龙头冲击力、石块冲击力和泥石流地声频谱、振幅等。★
7.1.6泥石流流体特征监测内容,包括固体物质组成(岩性或矿物成分)、块度、颗粒组成和流体稠度、重度(重力密度)、可溶盐等物理化学特性,研究其结构、构造和物理化学特性的内在联系与流变模式等。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7.2监测方法★
7.2.1泥石流固体物质来源于滑坡、崩塌的,其变形破坏监测方法应按6.2的规定。固体物质来源于松散物质的,宜在不同地质条件地段设立标准片蚀监测点,监测不同降雨条件下的冲刷侵蚀量,分析形成泥石流临界雨量的固体物质供给量。★
7.2.2暴雨型泥石流应设立以监测降雨为主的气象站,监测气温、风向、风速、降雨量(时段降水量和连续变化降水量)等。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
在有条件时,宜利用遥测雨量监测系统、测雨雷达超短时监测系统、气象卫星短时监测系统等自动化监测仪器,进行降雨量的监测。 对冰雪消融型泥石流,还应对冰雪消融量进行监测。 降雨入渗和地下水动态监测方法按6.2的规定。★
7.2.3泥石流动态要素、动力要素监测,应在选定的若干个断面上进行。
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a)小型泥石流沟或爆发频率低的泥石流沟,一般采用水文观测方法进行监测。■
b)较大的或爆发频率较高的泥石流沟,宜利用专门仪器进行监测。常用的有雷达测速仪、各种传感器与冲击力仪、超声波泥位计(带报警器)、无线遥测地声仪(带报警器)、地震式泥石流报警器,以及重复水准测量、动态立体摄影测量等。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7.2.4泥石流流体特征监测应与泥石流运动特征监测结合进行。★
7.2.5在有条件时,宜采用遥感技术对泥石流规模、发育阶段、活动规律等进行中长期动态监测,用地面多光谱陆地摄影、地面立体摄影测量技术,进行短周期动态监测。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7.3监测频率 泥石流监测频率与5.3相同。其中以降雨监测为中心的气象监测频率,应与附近气象部门气象站的监测频率保持一致。●
7.4监测点网布设★
7.4.1在泥石流补给区、流动区和堆积区,都应布设一定数量的监测点网。★
7.4.2泥石流固体物质来源于滑坡、崩塌的,其变形破坏监测点网的布设按6.4规定。固体物质来源于松散物质的,其稳定性监测点网的布设,应在侵蚀程度分区的基础上进行,测点密度按表3确定。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表3松散物质稳定性测点布设数量表侵蚀程度测点密度(个/平方公里)严重侵蚀区20~30中等侵蚀区15~20轻微侵蚀区可少布或不布测点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
测点重点布设在严重侵蚀区内,并根据侵蚀强度的发展趋势和变化来调整。★
7.4.3以监测降雨为主的泥石流气象站,应布设在泥石流沟或流域内有代表性的地段或试验场。降雨按下列原则布设应监测点:■
a)泥石流形成区及其暴雨带内。■
b)泥石流沟或流域内滑坡、崩塌和松散物质储量最大的范围内及沟的上方。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c)测点选在四周空旷、平坦且风力影响小的地段。一般情况下,四周障碍物与仪器的距离不得小于障碍物顶高与仪器口高差的2倍。■
d)测点布设数量视泥石流沟或流域面积和测点代表性好坏而定。测点宜以网格状方式布设,泥石流沟或流域面积小时也可采用三角形方式布设。★
7.4.4泥石流运动情况和流体特征监测断面布设数量、距离,视沟道地形、地质条件而定,一般在流通区纵坡、横断面形态变化处和地质条件变化处,以及弯道处等,都应布设。同时,必须充分考虑下游保护区(居民点、重要设施)撤离等防灾救灾所需提前警报的时间和泥石流运动速度,可按下式估算: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 L≧t·V……(1) 式中:
L——断面距防护点的距离(m);
t——需提前报警的时间(h);
V——泥石流运动速度(m/h),多按下游居民避难的最短时间考虑。 泥位监测点布设在防护点上游的基岩跌水或卡口处(距防护点的距离≥L(m))部位,且在其区间河段内无其它径流补给或补给量可忽略不计。监测并确定警报泥位及雨量。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7.5活动预报★
7.5.1泥石流活动预报方法很多,包括宏观前兆法、类比分析法、因果分析法、统计分析法、仪器微观监测法等,可结合不同地区泥石流活动特点和监测资料选择使用。★
7.5.2泥石流活动预报等级,按时间分为预测级、预报级、警报级三个等级。各级内容见表4。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表4泥石流活动预报等级表预报等级时间空间方法指标手段预防措施中、长期预报(预测级)1年以上区域,单沟调查评价危险度危险度区划和数据库防治工程或搬迁短期预报(预报级)1年至几小时区域,单沟调查评价和监测临界值1、流域、沟谷自然、地貌、地质、社会因素分析;2、暴雨监测抢险应急工程或常规紧急避难临灾预报(警报级)几小时以内单沟监测警戒值降雨、泥位、地声、流速等监测仪器及其报警装置紧急避难
区域性泥石流预报等级和单沟泥石流警报级预报发出的最晚时间,按6.5.4规定。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7.5.3泥石流活动预测
泥石流活动预测,应对已取得的泥石流勘查、监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泥石流形成和活动的主要因素,对泥石流的活动规律和可能产生的危害性进行危险度进行评判。泥石流活动预测方法参考附录G。★
7.5.4泥石流活动预报■
a)泥石流活动预报应在预测的基础上进行。应详细分析研究地质、地貌资料和监测数据,掌握泥石流活动的激发因素及其动态变化,及时接收各种指标,并迅速传递到下游保护区。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
泥石流预报的核心是确定泥石流活动的临界条件,包括:固体物质贮量及其含水量、稳定性和沟谷纵坡等地质——地貌临界条件,降雨量、雨强、径流量等降雨——径流临界条件等。泥石流活动的地质——地貌临界条件,一般在实地调查和监测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统计分析、类比分析、稳定性计算等方法确定。降雨——径流临界条件,主要根据监测资料确定,而径流量往往决定于降雨量,故降雨量临界值是分析研究的重点。■
b)泥石流活动预报包括区域性(含局地性)预报和单沟预报。利用短历时暴雨对单沟泥石流活动进行预报的方法参考附录H。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7.5.5泥石流活动警报 在泥石流临近爆发时,原地监测站(或监测中心)应根据泥石流主要影响因素接近临界值的程度及振动、声音、泥位等特征,迅速向下游保护区发出警报信息并采取紧急措施,避免或减少损失。成昆线:共和县太平沟泥石流(1988年7月20日)成昆线:喜德铁西车站泥石流(1988年9月2日)云南小江泥石流陕西华山泥石流——鱼石(体积23.7×18.6×9.1=4011.46m3)石刻记载泥石流案发时间河北满城西高士庄泥石流(1989年7月22日)3日暴雨345mm,泥石流体积>1万m3,龙头高3米,死5人,伤40余人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8.1资料整理任务 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监测资料整理的任务是:对各种监测数据进行综合整理归纳和分析、研究,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及其与自然条件、地质环境和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对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的稳定性做出正确的评价,对其变形破坏和活动做出正确的预报。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8.2监测数据采集★
8.2.1监测数据采集方法■
a)监测点位的手动记录。包括各类位移监测点位处的手动记录和探头位置处的手动记录。■
b)探头位置处的自动记录。采用能传送到探头位置或附近控制板上的自动记录设备,根据手动指令将数据记录到磁带或穿孔纸带上。■
c)中心站处的手动记录。探头输出信号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传送到中心站,中心站将信号连续转换为数字输出。监测人在中心站手动记录或采用手动指令将输出数据记录在穿孔纸带上。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d)中心站处的全自动记录。采用自动化系统,自动激发记录启动装置,进行全自动操作。★
8.2.2数据采集时的误差消除■
a)手动记录时,应详细检查数据,校正明显的错误,或对有问题的数据重新量测,以消除错误和明显的误差。■
b)自动记录系统有可能会产生附加的错误源。记录数据在用计算机处理之前,应对数据逐一进行筛选,检查和误差解释,消除明显的错误。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 8.3监测数据处理★
8.3.1建立监测数据库。根据监测资料类别分别建立相应的监测数据库。包括地质条件数据库、地质灾害数据库和监测数据库等。★
8.3.2建立资料分析处理系统。根据所采用的监测方法和所取得的监测数据,应用相应的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处理方法和程序软件包,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处理。一般包括滑坡、崩塌变形量、变形速率,泥石流运动速率等,进行监测曲线拟合、平滑和滤波,绘制变形时程曲线、运动时程曲线、降雨过程曲线等,并进行时序和相关分析。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 8.4监测资料整理★
8.4.1监测资料应及时整理、建档。包括:■
a)对于手动记录的原始监测数据,应计算其长度、体积、压力等有关参数,并与其它有关资料如日期、监测点号、仪器编号、深度、气温等,以表格或其它形式记录下来,进行统一编号、建卡、归类和建档。■
b)对于自动记录在穿孔纸带上的数据等资料,应及时检查并归类、建档。■
c)对于全自动记录的数据,应及时进行数据拷贝,并编号存档。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 8.4.2应按规定间隔时间(日、旬、月、季、半年、年)对数据库内的监测数据等资料进行分析统计,计算特征值,如求和、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等,并分类建档。★
8.4.3按监测内容和方法分类,对各类监测资料分别进行人工曲线标定和计算机曲线拟合,编制相应的图件。重要图件包括:■
a)对绝对位移监测资料应编制水平位移、垂向位移矢量图及累计水平位移、垂向位移矢量图,上述二种位移量迭加在一起的综合性分析图,位移(某一监测点或多测点水平位移、垂向位移等)历时曲线图。相对位移监测,编制相对位移分布图、相对位移历时曲线图等。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 b)对地面倾斜监测资料应编制地面倾斜分布图、倾斜历时曲线图。地下倾斜监测,编制钻孔等地下位移与深度关系曲线图、变化值与深度关系曲线图及位移历时曲线图等。■
c)对地声等物理量监测资料应编制地声(噪音)总量与地应力、地温等历时曲线图和分布图等。■
d)对地表水、地下水监测资料应编制地表水水位、流量历时曲线图,地下水位历时曲线图、土体含水量历时曲线图、孔隙水压力历时曲线图、泉水流量历时曲线图。■
e)对气象监测资料应编制降水历时曲线图、气温历时曲线图、蒸发量历时曲线图,以及不同雨强等值线图等。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 f)为进行相关分析,还应编制如下图件;滑坡、崩塌变形位移量(包括相对的和绝对的)与降水量变化关系曲线图、变形位移量与地下水位变化关系曲线图,倾斜位移量(包括地表的和地下的)与降水量变化关系曲线图、倾斜位移量与地下水位变化关系曲线图;滑坡、崩塌区与泥石流固体物质分布区地下水位、土体含水量、降水量变化关系曲线图,泉水流量与降水量变化关系曲线图,地表水水位、流量与降水量变化关系曲线图等。★
8.4.4编制监测报告,分为月、季、年报。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
监测月、季报告应反映主要监测数据和主要历时曲线及相关曲线图等,并对该时段内的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的稳定性进行综合分析评价。 监测年度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自然地理与地质概况,滑坡、崩塌(或泥石流)特征与成因、变形或活动动态特征和发展趋势,结论和建议(稳定程度,防灾、治灾措施等)。若有防治工程,应增加防治工程效果评价。主要图、表包括:地质图、监测点网布置图,各种监测资料分析图和数据表等。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DZ/T0221—2006)勘误表页行误正120a)…形变或活动…a)…变形或活动…2表1“滑坡、崩塌出现变形破坏或泥石流活动时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万元”栏:Ⅲ级:5000~100Ⅳ级:<100“出现滑坡、崩塌变形破坏或泥石流活动时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万元”栏:Ⅲ级:5000~1000Ⅳ级:<1000321a)中长期预报,指一以上…a)中长期预报,指一年以上…5倒5…桩的埋深同6.2.3条1款。……桩的结构和埋深见附件I。…6倒8~96.5.4区域性滑坡、崩塌变形破坏预报,主要进行预测级和部分预报级预报。宜在每年两季前进行巡查并进行稳定性评价,提出预报报告。6.5.4区域性滑坡、崩塌变形破坏预报,主要进行预测级和部分预报级预报,宜在每年雨季前进行巡查并进行稳定性评价,提出预报报告。单体滑坡、崩塌警报级预报发出的最晚时间,必须充分考虑居民安全撤离危险区的最短时间,在此之前发出。续79型的综合评判提高预报的准确性。型的综合评判,提高预报的准确性。20…(参见参见附录A……(参见附录A…21…(含松散体岩土层和人工……(含构造破碎、风化松散体和人工…23…。点监测降雨量……。应重点监测降雨量…9表4在表4下加:区域性泥石流预报等级和单沟泥石流警报级预报发出时间,按6.5.4规定。表4后2行参见泥石流活动预测…泥石流活动预测…表4后4行录H。录G。1020…进行分析统计计算特征值…进行分析统计,计算特征值21…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等,……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等,…111监测月报、季报应映…监测月报、季报应反映…27表H.1上倒2行800mm,800~400mm,<400mm=分区点绘…800mm,800~500mm,<500mm)分区点绘…29图下方(a)岩层天线数“天线数”应为天线墩“,但因下方已有图名,(a)、(b)图名均应删去30(b)土层天线数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理规范 1范围
2术语和定义
3总则
4基本规定
5防治工程地质勘查监理
6防治工程设计监理
7防治工程施工监理
8防治工程合同管理
9防治工程信息管理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
本规范规定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地质勘查监理、防治工程设计监理、防治工程施工监理、防治工程合同商务管理、防治工程信息管理等内容。 本规范适用于崩塌、滑坡和不稳定斜坡(含水库塌岸等)、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主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勘查、设计、施工的监理。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
术语和定义略。
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3.1监理责任 工程实行项目业主(法人)负责,工程承包(含勘查、设计、施工、监测)单位保证,监理单位控制,政府机构监督的质量责任机制。■
a)监理单位对项目工程质量、进度(工期)、费用(投资)等目标的控制承担合同责任。■
b)工程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承包单位和承包人员、业主单位和管理人员,都必须接受政府监督,即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质量监督部门的管理、监督和检查。■c)承担工程监理业务的单位,为社会监理单位(以下简称监理单位),必须是经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批,取得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理资质等级证书、具有法人资质的单位,并应按批准的资质等级承担相应工程的监理业务。■
d)承担工程监理业务的监理工程师,必须经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定资格,经批准注册,持有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统一颁发的工程监理工程师证书。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监理原则: 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必须遵守“守法、诚信、公正、科学”的职业准则,按照“严格监理、热情服务、秉公办事、一丝不苟”的原则,做好监理工作。●
3.2监理工作程序与基本内容■
a)熟悉和掌握工程勘查、设计资料和文件,包括防治对象的地质特征和防治方案、措施、工程结构及其技术标准;■
b)组建防治工程项目监理机构,确定总监理工程师和监理人员,编制监理规划和监理机构管理办法。均报送业主同意;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c)在监理规划指导下,依据防治工程承包合同,结合防治工程规模、特征等实际情况,按工程进度分专业、分项目制订监理工作细则;■
d)按监理规划和监理工作细则,进行监理实施运行;■
e)组织、主持或参与合同工程验收;■
f)监理工作完成后,向业主提交监理总结报告和监理文件、资料等档案。■
g)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监理,除应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规定。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监理单位应遵守的规定■
a)不得与被监理工程项目的承包单位、设备制造单位和材料供应单位有经营性隶属关系或合伙关系;■
b)监理机构成员不得是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不得是被监理工程项目的施工承包单位、设备制造单位或材料供应单位的在职人员;■
c)监理单位承担的工程项目的监理机构及主要监理人员必须保持相对独立和稳定。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4.1监理单位选择与监理依据★4.1.1监理单位选择 监理单位由业主通过招标方式择优选择,特殊情况下也可以用聘请、委托等方式确定。 业主应在工程承包招标之前确定监理单位,并签订委托监理合同。★
4.1.2监理依据■
a)国家的法律和有关行政、技术、经济法规;■
b)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规范等标准;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
c)工程项目勘查大纲、设计大纲和工程设计文件;■
d)业主与工程承包单位、监理单位签订的合同文件;■
e)监理单位与承包单位的有关会议记录、函电和其他文字记载等文件。●
4.2监理阶段划分
工程监理阶段与工程实施阶段是一致的。工程实施一般分为工程决策(规划或建议书与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设计阶段、工程施工阶段等三大阶段。每个大阶段还可细分出一些小阶段。工程决策和设计阶段必须以地质勘查为先导,工程施工阶段包括施工地质工作。 监理单位必须熟悉工程各实施阶段的任务和要求。●4.3
监理机构与人员★
4.3.1监理机构 监理单位必须在工程现场设置与所承担的监理工程项目和监理任务相适应的监理机构,代表监理单位直接承担工程项目的勘查、设计或施工的监理任务。★
4.3.2监理人员 监理人员应由总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监理员和监理行政事务人员等组成。 监理人员的配置应与所承担监理工程项目的进展及监理任务相适应,并具备必须的技术资质、专业素质与工作能力。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4.3.3监理机构与人员批准 监理机构组织与监理人员配置及其进场计划,应事先征得业主的同意。 总监理工程师的聘任、调整与撤换,必须事先征得业主的同意。★
4.3.4监理质量检测 监理机构一般应具备与所承担的监理工程项目和监理任务相适应的工程质量检测试验和测量手段,以保证能按监理合同文件规定的独立进行监督性或复核性的工程质量检测试验工作。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4.4监理单位职责与权限★
4.4.1监理单位职责 依据4.1.2的规定,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手段,对工程承包单位的行为和责、权、利,进行协调和约束,确保工程实施行为的合法性、科学性和经济性,满足工程投资标准、进度要求和质量要求,取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4.2监理单位职权 业主按照监理合同并通过工程承包合同文件,授予监理单位以下基本权限: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a)选择工程勘查、设计或施工和供货单位的建议权;■
b)工程勘查、设计文件的核查权;■
c)工程承包合同文件的解释权;■
d)对工程勘查、设计或施工单位选择的分包单位资质的审查权、确认权与否决权;■
e)工程勘查、设计或施工中有关事项向业主提出优化的建议权;■
f)工程勘查、设计或施工措施、计划和技术方案的审批权;■
g)工程承包各方现场协调的主持权;■h)按合同规定发布开工令、停工令、返工令和复工令;■
i)工程中使用的材料、设备和施工质量的检验权、质量确认权与否决权;■
j)工程勘查、设计或施工进度的检查、监督权,合同工期的签认权;■
k)工程变更的审查权、指令权与临时处置权;■
i)工程安全生产与施工环境保护的监督权;■
m)工程合同支付计量权、合同支付与合同索赔的审查权和签证权;■
n)工程合同争端调解权;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o)工程项目移交与完工签证权;■
p)工程承包单位项目或部门机构责任人撤换的建议权;■
q)对业主及时、妥善履行工程合同规定的各项责任和承诺的督促权。★
4.4.3总监理工程师职责 总监理工程师是监理机构的全面负责人,按工程合同规定,行使业主授予的监理权力并承担监理最终责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4838-2024绿色产品评价皮革、毛皮服饰产品
- 工地建材供货合同范例
- 纠正错字课程设计
- 天府新区信息职业学院《侵权法律实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天府新区信息职业学院《礼仪与形象塑造》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招商结算合同范例
- 工厂配件合同范例
- 招工修理合同范例
- 法院垫资合同范例
- 物业企业服务合同范例
- 殡葬行业的风险分析
- 下肢静脉血栓个案查房
- 《腰椎穿刺术》课件
- 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卷+
- 拆迁赔偿保密协议
- 四年级艺术测评美术素养考试试题
- 办税服务外包投标方案(完整版)
- 电动葫芦作业吊装施工方案
- 一方出资金一方出资源合作协议范本
- 兔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
- 基于单元的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设计案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