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要得体连贯(学生版+教师版)_第1页
语言要得体连贯(学生版+教师版)_第2页
语言要得体连贯(学生版+教师版)_第3页
语言要得体连贯(学生版+教师版)_第4页
语言要得体连贯(学生版+教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言要得体连贯(学生版+教师版)语言要得体

我们有时需要以书面的形式与人交流,或表感谢,或发邀请,或提号召。这些涉及人与人交际的应用文要特别注意表达得体。下面是某位同学以校学生会名义起草的给来校做讲座专家的感谢信,你觉得有什么不妥之处吗?

解析:这封感谢信有许多表达不得体的地方。如缺少问候语,感谢用语不够热情、恳切等。更不恰当的是,作者用“很有趣"“海阔天空”“觉得挺不错"这样的词语,评价专家讲座的内容、特点和反响,认为专家的水平只是“较高”,虽然表达了肯定的意思,但评价偏低,容易引起误会,还显得对专家不够尊重。

如何做到表达得体

注意写作目的。

不同的写作目的,意味着表达方式、态度应有所不同,以适应特定的需求。比如要表示感谢,用语应恭敬,而不能像上面的感谢信那样流露出“自高自大"的态度;若是想获得对方的原谅,表达应该诚恳,以期得到对方的谅解;若是想反映某个问题,则应观点鲜明,指出问题的要害,提出合理的建议。

区分写作对象。

写作对象不同,表达方式和态度也应有所不同,应考虑到不同对象的年龄,职业,性别等,如对象是老人,则应简洁易懂,对象是小孩,则应通俗易懂,对象是长辈、上级或有威望的人,说话要尊敬;对象是平辈,用语可以亲切。

区分场合。

比如,为隆重的集会发言而写一篇有关集会主题的庄重的演讲稿是合适的;可如果演讲稿中夹带太多调侃的语言,就不合时宜了。

注意使用恰当的礼貌用语,注意谦辞和敬辞的使用,如到别人家做客,应用“拜访”别人到自己家,应用“光临"。又如在书面语中直呼人的姓名时,应考虑在姓名后加上“先生”或“女士"。再如以书面形式提意见和建议时,应说:“我的这些看法并不成熟,请批评指正。”写作时应关注书信等应用文的格式,遵照格式行文。

实战演练

1.下面这段话是班长准备的班会发言稿中的一段,表达不够得体,试着修改一下。

我们班最近变化很大,卫生好了,纪律好了,学习成绩也好了,本月获得了年级“流动红旗"。之所以取得这样好的成绩,我认为主要归咎于班主任的管理。班主任管理很严格,很到位,很负责,我很欣赏,要充分肯定。

2.学生会计划开展“环境保护月”活动,准备邀请领导、专家学者、环保热心人士、家长和其他学校的师生等作为嘉宾参加活动的启动仪式。请你任选一个对象,以学生会的名义写一份邀请函。

在“环境保护月"活动中,你所在的班级将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倡导节约、低碳、环保的理念。请以班级的名义写一份倡议书。

4.下列句子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张老师,真抱歉,路上堵车了,让您恭候了这么久!

B.谢谢您对令尊的牵挂,我回家一定转告您对他的问候。

C.感谢惠顾我们书店,请留下您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D.如果你们有学习需求,我们做老师的一定不吝赐教。

5.下列句子用语得体的一项是()

A.为了表示对您的衷心感谢,我们特意准备了这件礼物,您就心领了吧。

B.王强同学从班主任杨老师手里接过获奖证书,然后说道:“感谢您的厚爱。”

C.王校长说:“李教授,明天我校召开教学工作研讨会,请您斗胆赐教。"

D.虽然你尽的是绵薄之力,但是我知道这些钱是你的全部积蓄,谢谢你。

6.周末,王涛和几个同学相约骑自行车去郊外踏青。但不幸的是,回家途中刘明在西山路段意外跌倒,右腿不能动弹且有少量流血。王涛向120急救中心拨打电话求助,然后电话告知刘明的父亲,王涛应该怎么说?

(1)对急救中心:

(2)对刘明的父亲:

7.小明在活动中有个发言,想请老师帮他修改发言稿,给老师发了一条微信。其中的一些措辞使用不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高老师,您好,我是您的高足小明。我写了一篇《棋如人生》的发言稿,期待您的指教,不知是否方便告知府上的具体位置,以便我亲临贵府,当面垂询?如有不便,可否将大作发至您的邮箱,请您斧正?多有打扰,万望见谅。

xx先生:

谢谢您昨天来我校做关于学习方法的讲座。您讲的内容很有趣,态度也很和蔼。特别是您对学习方法的独到见解和海阔天空的议论,显示您确实有较高的水平,令人钦佩。许多同学听完讲座,都觉得挺不错的,还想请您在我校开设系列讲座。在此我们向您表示热烈祝贺!并期待您有机会再来我校做讲座。

此致

敬礼!

xx中学学生会

x年x月x日语言要连贯

一个长的句子,或者一个句群,只有话题和陈述角度一致,中心才能明确,语意才能连贯。

1.陈述对象一致。

主语是句子的发端和陈述对象,它要求后面连带的一些句子必须兼顾上下文,与陈述对象保持一致,防止出现暗换主语现象。

例: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不肯出门,_。

A.但终于被父亲带走了B.但他父亲终于把他带走了

C.但他终于把他带走了D.但他终于和他父亲一同走了

答案:A。因为这一句保持了陈述对象的一致,也保持了语气的连贯。如果用B项就忽然换了主语;如果用C或D项就失去了“被动”性,在连贯性了都欠缺。

2.观点与材料的统一。

有的议论语段开头提出问题或论点,接着举事例,摆材料,进行分析。有的在结尾归纳或总结出论点、观点。这里的“观点"、“问题”也可以说是话题,话题必须统领后面的事例、材料;反过来说,事例、材料、语言表达要符合前面的话题,与其相一致。反之亦然。

例: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们的时代,是百花齐放的时代,我们不但要盈亩满畦的牡丹和菊花,我们也要树下的紫罗兰,草地边的蒲公英。______。我们的责任是不但让读者兼收并蓄,而且还可以各取所需。

A.世界上没有不爱花卉的人,但是每人的爱好又是多种多样的

B.世界上没有不爱花卉的人,但是每人的爱好不尽相同

C.因为每种花都有生存的权利,人们既爱牡丹.菊花,又爱紫罗兰.蒲公英

D.因为每种花都有生存的权利,那么每位读者也有选择的权利

答案:B.这是一个议论语段,议论的中心是对于文化消费的“各取所需",由此出发,就要确定表示中心论点的B项。

3.保持句式和音节的统一。

要选择与上下文相协调的句式,整齐的句式和统一的结构,可以增加语势,加强语言的连贯。音节和谐常常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句式整齐匀称,音节协调;二是上下文押韵。

例:1、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1)每逢深秋时节,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远眺群山环抱,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葱绿,松竹并茂。

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③白云缭绕,层林叠翠;

④层林叠翠,白云缭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D

〔解析〕句子的衔接是否恰当,虽然也与句子的形式有关,但主要是看句子的内容是否前后照应,意思是否连贯顺畅。值得注意的是,本题的题干与往年相比稍有变化,往年是“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今年改为“与上下文浯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这就给考生一个暗示,本题中要求填入横线处的语句,不仅要考虑语意的连贯,还要注意音节是否和谐。而音节的和谐常常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句式对称音节协调;二是上下文押韵。本题中的(1)句,“每逢”为六字句,若选①,“置身山顶"是四字句,“俯瞰松竹山茶”又是六字句,显得参差杂乱,极不平稳;若选②,两个六字句相对,接下来是四个四字句。不仅句式对称,而且“瞰"与“览”也押韵。所以第(1)句应该选②,这样,A、B两项就可以排除了。(2)句“远眺"与“近看”形成对称,后面各跟三个四字句。但从押韵上看,若选③,韵脚是“抱"、“翠”、“水"、“茂”,显然读起来不大和谐;若选④,韵脚字成了“抱"、“绕”、“水"、“茂”,韵脚和谐自然,表达流畅自如。选③显然没有选④更好。这样,C项又可以排除了。只有D项最符合题干的要求。

4.表达要语脉贯通。

思有路,语有脉,表达一个意思总得按照一定先后顺序,这样才会脉络分明,语气贯通,不跳脱,不紊乱。或以空间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等,或以时间先后为序;或以事物发展的前后为序;或以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或以主次轻重为序等等。

例: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某校师生野营训练来到村里,____和村民们一道投入抢收战斗。

①就像勇猛的战士一样,②不顾一天行军的疲劳,

③马上扔下背包,④听到大雨来临的广播,

A.②④①③B.①④②③C.④②③①D.④③①②

答案:C。这是一个叙述性语段,所述的中心是师生帮助抢收的情况,其动作有明显的起因和结果。在所列各组语句中,①是对师生抢收战斗的形象描写,②是得到消息所产生的心理,③是在心理指导下开始行动,④是动作的原因,即得到消息。正确的语脉顺序为:得到消息——心理活动——开始行动——具体抢收。

5.关联词语的照应。

关联词语是体现分句之间关系的外在标志,切实把握,是有助于句子还原问题的解答。

例: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眼睛是人和动物的重要感觉器官。人眼从外界获得的信息,_,而且有些是其他感觉器官所不能获得的。

A.比其他器官多得多B.确实比其他器官多得多

C.不仅比其他器官多得多D.或者说比其他器官多得多

答案:C。原文句意是递进关系,能体现这层关系并能与“而且"关联上的是C句。

6.指代的前后照应。

例: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自从“五四”以来,翻译介绍先进国家的文化成果就成了中国人的迫切要求。____________。

A.这些翻译作品促进了我国学术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中国的书面语言。

B.翻译作品日渐其多,一方面这些作品提高了学术文化的素养,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书面语言的发展。

C.翻译作品日渐其多,这些作品促进了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中国的书面语言。

D.翻译作品提高了中国学术文化的素养,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书面语言的发展。

答案:C。AD两项的“这些翻译作品"在原文中缺少交代,属于指代落空。B句的“一方面”与句中“这些作品"语序颠倒。“提高了------的素养”有毛病,“素养"多指个人的平时修养,用“中国学术文化”这个事物来限制修饰显然不行,只有C句避免了上述毛病,语意连贯,用词准确。

7.句式前后照应。

做到句式的前后一致能收到形式整齐.音节和谐.气势贯通的修辞效果,是讲究语言清晰连贯的一项重要内容。

例: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刚一进游乐城的大门,就看一只巨大的蓝蜘蛛趴在那里,呈A字形的前爪分立躯体两侧,_____________,锋利的长牙恫吓着入城的游客。

A.血盆大口张开化作城门B.城门就是张开着的血盆大口

C.张开的血盆大口化作了城门D.城门就是血盆大口张开着

答案:C。“呈A字形的前爪分立躯体两侧",“锋利的长牙恫吓着入城的游客”都是主谓式结构,且都是偏正短语。为了保持句式一致,应选C项。A是连谓式,B是主谓式,但主语不是偏正式,D项本身就不合语法。

8.注意过渡照应。

注意过渡、交代,使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和比照式的词语可以使表达的层次更明确,使句子前后呼应,使句子与句子的联系更紧密。例如“也"、“于是”、“但是"、“所以”等等关联词语都能让人一目了然地了解句子的关系。“过去"与“现在”、“远处"与“近处”、“主观"与“客观”这样有比照式的词语可以使子前后呼应,进而使句意连贯。

例: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去年夏天,我在杭州一所疗养院里休养。江岸后面是起伏的山峦和绵延不断的树林。

①这儿的景色真是美丽极了!②那儿的景色真美!

③六和塔静静地矗立在钱塘江边④六和塔在钱塘江边静静地矗立着

⑤帆影点点的江面上碧波粼粼⑥江面上帆影点点,碧波粼粼,

A②③⑥B①④⑤C②③⑤D①④⑥

答案:A文段第一句点明了“去年"、“在杭州一所疗养院里”,就隐合有“我"在叙述时已经不在该疗养院的语意,因此下面衔接的句子应该以“那儿”(指疗养院)起头为好,即选用②句。接下来的句子,围绕“景色美",按照钱塘江边一江面一江岸的顺序叙述和描写,空间关系很清楚。因此选③⑥是最恰当的。语言表达时,句子的衔接还有一个特点,即上一句传递的新信息成为下句的已知信息时,换句话说,上句的重点成为下句的起点,句子自然就首尾衔接。因此,③句之后,接⑥句就衔接顺畅。这是因为③句中的“钱塘江”,到下一句成为已知信息,以“江面"开头的⑥句显然最合适;相反,如果③句之后接⑤句,“帆影”跟③句的句尾“钱塘江"衔接就不顺畅。

总之,正确解答语句的连贯和衔接题,首先要弄清楚语段说的什么。叙事时,要搞清当事人和事情的来龙去脉。描写景物时,要抓住它的特点。论述一个观点的,要明确主张什么,反对什么,还要分析材料与观点的关系。其次,要分析表达形式与方法,弄清怎么说。要舍得费精神去揣摩,比较上下文各句之间的关系和词语含义,特别是关键词语、句子所蕴涵的消息,注意语意条件,根据说话的目的、对象、场合、范围、情景等因素去选择接句,选出续句。

写作实践:

1.阅读(http:///zxyw/teacher/ydjx/"\t"_blank)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并做到各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字数不得增减)

成年累月的战事,每况愈下的社会治安,经济的不断衰退,动荡不安的政局,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使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正常生活受到威胁,甚至连生命财产都没有保障。

修改为:

这道题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语句内部的结构调整,二是句子之间的排序。其中又包含三个因素:①各短语格式应该一致;②各短语之间的排序要考虑内容方面的联系;③短语排序还应考虑音节数。这三个因素中,①③都更反应了汉语言运用的特点,是我国历来重视的。本题各短语应调整为以名词为中心的偏正短语,颠倒过来也末尝不可,但“战事的成年累月”不大符合汉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