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总复习-312-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件_第1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312-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件_第2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312-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件_第3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312-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件_第4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312-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讲通过神经系统(shénjīngxìtǒng)的调节第一页,共48页。第2讲通过神经系统(shénjīngxìtǒng)的调节第2015备考·最新考纲 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guòchéng)(Ⅱ)。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Ⅱ)。3.人脑的高级功能(Ⅰ)。第二页,共48页。2015备考·最新考纲第二页,共48页。考点1神经调节的结构(jiégòu)基础和反射(5年17考)(2013上海,2012全国卷、重庆卷、山东卷、海南卷,2011江苏……)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类,(前、后)者,必需有大脑皮层参与。反射(fǎnshè)后第三页,共48页。考点1神经调节的结构(jiégòu)基础和反射(5年17考2.如下图表示反射弧的结构(jiégòu)示意图,请推断:第四页,共48页。2.如下图表示反射弧的结构(jiégòu)示意图,请推断:第(1)依据 可推断为传出神经,则为感受器,c为,为传出神经,为效应器。(2)上图可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其中 的存在决定了兴奋传导方向(fāngxiàng)只能是单向的。(3)图中有个神经元。(4)直接刺激b,能够引起肌肉收缩,这(属于,不属于)反射。

[g]神经节ef神经中枢(shénjīnɡzhōnɡshū)ba[d]突触3不属于(shǔyú)第五页,共48页。(1)依据 可推断为传出神经,则为感受器,c为思维激活 判断正误 (1)某人眼球被意外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是非条件反射(2012·重庆,5C)()。 (2)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反射)中枢引起唾液分泌(2012·新课标全国卷,4C)()。 (3)起跑动作的产生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其调节的神经中枢是听觉中枢 (广东,4AB)()。 (4)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引起该肌肉收缩的过程属于(shǔyú)反射 (天津,3D)()。第六页,共48页。思维激活第六页,共48页。(5)没有感觉产生,一定是传入神经受损伤;没有运动(yùndòng)产生,一定是传出神经受损伤 ()。(6)感受器是指感觉神经末梢,效应器是指运动(yùndòng)神经末梢 ()。答案(1)×(2)×(3)×(4)×(5)×(6)×第七页,共48页。(5)没有感觉产生,一定是传入神经受损伤;没有运动(yùn 反射及其类型1.(2013·经典高考)恐惧反射是一种条件反射,其建立的过程如图,下列(xiàliè)叙述不正确的是()。第八页,共48页。 反射及其类型第八页,共48页。A.图甲中,声音属于(shǔyú)条件刺激B.图乙表示强化过程C.图丙中的老鼠已形成恐惧反射,若长期只给予声音刺激,则恐惧反射消退D.若对图丙中的老鼠给予电击刺激,则此时电击刺激为非条件刺激解析图甲中声音尚属于(shǔyú)无关刺激,条件反射形成后的图丙中,声音才属于(shǔyú)条件刺激。答案A第九页,共48页。A.图甲中,声音属于(shǔyú)条件刺激第九页,共48页。互动探究 上题C、D项所述的反应中哪一项需大脑皮层参与(cānyù)? 提示C项所述反应为条件反射,需大脑皮层参与(cānyù),D项所述反应为非条件反射,不需大脑皮层参与(cānyù)。第十页,共48页。互动探究第十页,共48页。题后归纳界定(jièdìnɡ)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反射类型概念特点意义实例非条件反射通过遗传获得,与生俱有①不经过大脑皮层,②先天性,③终生性,④数量有限使机体初步适应环境眨眼、啼哭、膝跳反射、吃东西分泌唾液等条件反射在后天生活过程中逐渐训练形成①经过大脑皮层;②后天性;③可以建立,也能消退;④数量可以不断增加使机体适应复杂多变的生存环境学习、“望梅止渴”、“画饼充饥”等第十一页,共48页。题后归纳反射类型概念特点意义实例非条件反射通过遗传获得,与 神经调节(tiáojié)的结构基础——反射弧2.(2012·新课标全国卷,30)肺牵张反射是调节(tiáojié)呼吸的反射之一,图(a)为肺牵张反射示意图。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肺中。深吸气后肺扩张,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入脑干,抑制吸气,引起呼气。第十二页,共48页。 神经调节(tiáojié)的结构基础——反射弧第十二页回答(huídá)下列问题。(1)图(a)中a、b、c、d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a是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d是________。第十三页,共48页。回答(huídá)下列问题。第十三页,共48页。(2)人体要屏住呼吸必须受到图(a)中________的调控。(3)图(a)中神经元①和②之间形成的突触[放大(fàngdà)后的突触如图(b)所示]中,突触小体是神经元①的________(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末端膨大形成的,突触后膜位于神经元②的________(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第十四页,共48页。(2)人体要屏住呼吸必须受到图(a)中________的调控解析理解反射弧的组成及分级调节机制是解题的关键。由图(a)及题干描述可知,该反射弧的感受器位于肺中,感受器接受刺激(cìjī)产生兴奋后,神经冲动沿传入神经(b)传导到脑干中的神经中枢(a),再沿传出神经(c)传到效应器(d),引起呼吸肌收缩,产生深吸气动作使肺扩张(引起呼气)。人体屏住呼吸是有大脑皮层参与的有意识的活动。图(b)中的突触小体是由上一神经元的轴突末梢膨大形成的,突触后膜是下一神经元的细胞体,形成了轴突—细胞体型突触。答案(1)神经中枢传入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2)大脑皮层(3)轴突细胞体第十五页,共48页。解析理解反射弧的组成及分级调节机制是解题的关键。由图(a)【解题指导】(1)确认反射弧各部分(bùfen)结构的切入点是“神经节”——神经节存在于传入神经上,其始端为感受器,终端为神经中枢。(2)突触前膜为轴突末端突触小体的膜。第十六页,共48页。【解题指导】(1)确认反射弧各部分(bùfen)结构的切题后反思1.“反射”完成所必备的两个(liǎnɡɡè)条件 (1)需存在完整的反射弧——凡不经历完整反射弧所引起的反应(如肌肉收缩)不可称“反射”。 (2)需适宜的刺激——不仅刺激“种类”要适宜,刺激“强度”也要适宜(如给予嗅觉的气味刺激不能引发味觉,反之亦然;刺激强度小于一定“阈值”不能引发动作电位产生,只有强度达一定阈值时方可产生动作电位,且动作电位一旦产生就不会因刺激强度加强而增高)。第十七页,共48页。题后反思第十七页,共48页。2.反射弧中传入神经(chuánrù-shénjīng)和传出神经的判断第十八页,共48页。2.反射弧中传入神经(chuánrù-shénjīng)和传(1)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2)根据脊髓灰质内突触结构判断:图示中与“”相连的为传入神经,与“○—”相连的为传出神经(chuánchū-shénjīng)。(3)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前角(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chuánchū-shénjīng),与后角(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4)切断实验法: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chuánchū-shénjīng)。第十九页,共48页。(1)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第十九页,共考点2兴奋的传导与传递(5年38考)(2013安徽、四川,2012全国卷、浙江卷、海南卷、山东(shāndōnɡ)卷,2011重庆卷、四川卷……)1.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1)神经元的结构第二十页,共48页。考点2兴奋的传导与传递(5年38考)第二十页,共48页(2)神经元的功能:受到刺激后可产生并传导兴奋,兴奋在一个(yīɡè)神经元中的传导方向为 。树突→细胞体→轴突第二十一页,共48页。(2)神经元的功能:受到刺激后可产生并传导兴奋,兴奋在一个(2.分析(fēnxī)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第二十二页,共48页。2.分析(fēnxī)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第二十二页,3.分析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chuándì)过程(1)辨析图示,填出①~⑤名称

第二十三页,共48页。3.分析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chuándì)过程第二十三页,(3)兴奋(xīngfèn)传递特点: 传递。单向(dānxiànɡ)第二十四页,共48页。单向(dānxiànɡ)第二十四页,共48页。思维(sīwéi)激活 (1)下图为突触的常见类型,据图连线。第二十五页,共48页。思维(sīwéi)激活第二十五页,共48页。(2)在如图所示的结构中,以下A~D中兴奋传导或传递的方向不成立的是哪一项()。

A.①→②B.③→④C.②→①D.④→③提示(tíshì)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以双向传导,即兴奋传导的方向可以是①→②,也可以是②→①;兴奋在突触中传递时,只能从突触前膜到突触后膜,即兴奋传递的方向只能是③→④,不能是④→③。第二十六页,共48页。(2)在如图所示的结构中,以下A~D中兴奋传导或传递的方向不(2013·安徽卷,30)将蛙脑破坏,保留脊髓,做蛙心静脉灌注,以维持蛙的基本生命活动。暴露蛙左后肢屈反射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分别连接电位计ⓐ和ⓑ。将蛙左后肢趾尖浸入0.5%硫酸溶液后,电位计ⓐ和ⓑ有电位波动,出现屈反射。如图为该反射弧结构示意图。(1)用简便的实验验证兴奋(xīngfèn)能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而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十七页,共48页。第二十七页,共48页。(2)若在灌注液中添加某种药物,将蛙左后肢趾尖浸入0.5%硫酸溶液后,电位计ⓐ有波动,电位计ⓑ未出现波动,左后肢未出现屈反射,其原因可能有: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但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只能从突触前膜传递给突触后膜,因此在传出神经(chuánchū-shénjīng)给予合适刺激不会将兴奋传递给传入神经;灌注某种药物后电位计ⓐ能记录到电位波形,电位计ⓑ不能记录到电位波形说明该药物应该是抑制突触兴奋的传递,所以可能是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不能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也可能是突触前膜不能释放递质。第二十八页,共48页。(2)若在灌注液中添加某种药物,将蛙左后肢趾尖浸入0.5%硫答案(1)方法和现象:刺激电位计ⓑ与骨骼肌之间的传出神经。观察到电位计ⓑ有电位波动和左后肢屈腿,电位计ⓐ未出现电位波动(2)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不能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突触前膜不能释放递质【解题指导】欲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及在突触处单向传递,所选刺激点两侧(liǎnɡcè)必须均能测到电位变化,如上题中若选择ⓑ左侧作刺激点,则无法检测到刺激点左侧神经纤维是否有电位变化。第二十九页,共48页。答案(1)方法和现象:刺激电位计ⓑ与骨骼肌之间的传出神经。[对点强化](2013·山东日照一模)右图为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元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元上的微电表,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变化;d表示神经与骨骼肌连接(liánjiē)的区域(属于突触的一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第三十页,共48页。[对点强化]第三十页,共48页。A.用电极a刺激神经,不能引起骨骼肌收缩B.d内信号变化: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用电极b刺激骨骼肌,c处能记录到电位变化D.用电极b刺激骨骼肌,刺激处骨骼肌细胞膜外为正电位解析用电极a刺激神经,则电流能在传出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并能引起骨骼肌收缩;d表示神经-肌肉连接区域,是突触的一种,所以神经冲动在此处由电信号转变(zhuǎnbiàn)为化学信号再转变(zhuǎnbiàn)成电信号,最终引起肌肉收缩;电极b刺激骨骼肌,刺激处骨髓肌细胞膜外为负电位。答案B第三十一页,共48页。A.用电极a刺激神经,不能引起骨骼肌收缩第三十一页,共48页题后归纳(guīnà)1.比较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比较项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结构基础神经元(神经纤维)突触信号形式(或变化)电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速度快慢方向可以双向单向传递第三十二页,共48页。题后归纳(guīnà)比较项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2.验证兴奋(xīngfèn)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和神经元之间传递方向的实验设计方法第三十三页,共48页。2.验证兴奋(xīngfèn)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和神经元比较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特点验证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特点方法设计刺激①处,观察A的变化,同时测量②处的电位变化先刺激①处,测量③处的电位变化;再刺激③处,测量①处的电位变化结果分析若A处有反应,②处有电位变化,则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若A处有反应,②处无电位变化,则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若两次实验均测到电位变化,则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是双向的;若只有一次实验测到电位变化,则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是单向的第三十四页,共48页。比较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特点验证兴奋在神考点3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与人脑的高级功能(5年9考)(2013福建卷、海南卷,2012全国课标卷、江苏卷,2011海南卷、广东卷……)识图完善(wánshàn)各神经中枢的功能第三十五页,共48页。考点3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与人脑的高级功能(5年9考)(思维激活1.现象Ⅰ:小明(xiǎomínɡ)的手指不小心碰到一个很烫的物品而将手缩回;现象Ⅱ:小明(xiǎomínɡ)伸手拿别人的物品被口头拒绝而将手缩回。两个现象中的缩手反应比较见下表。请确认①~④中哪一项正确?两种现象比较可得出什么结论?选项比较项目现象Ⅰ现象Ⅱ①反射弧的完整性不完整完整②是否需要大脑皮层参与可以不要一定需要③参与反射的神经元数量多少④缩手相关肌细胞数量多少第三十六页,共48页。思维激活选项比较项目现象Ⅰ现象Ⅱ①反射弧的完整性不完整完整提示现象Ⅰ、现象Ⅱ的缩手反应都能够完成,这说明参与现象Ⅰ和现象Ⅱ的反射弧均完整,因为只有反射弧保持完整性才能进行反射活动。现象Ⅰ是可以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的低级(dījí)反射,现象Ⅱ,拿别人的物品被口头拒绝而将手缩回,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现象Ⅰ参与反射的神经元数量少;现象Ⅱ参与反射的神经元数量多。缩手相关肌细胞数量在两个现象中应当一样多,由此可见①~④中,只有②正确。两种现象比较,可知脊髓的低级(dījí)中枢受大脑皮层高级中枢的支配——大脑皮层是控制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第三十七页,共48页。提示现象Ⅰ、现象Ⅱ的缩手反应都能够完成,这说明参与现象Ⅰ和2.人脑的高级功能(gōngnéng)(连一连)第三十八页,共48页。2.人脑的高级功能(gōngnéng)(连一连)第三十八页,3.判断正误 (1)脊髓、脑干属于中枢神经系统 ()。 (2)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是维持(wéichí)生命的必要中枢 ()。 (3)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对躯体运动都有调节作用 ()。 (4)某同学正在跑步,参与调节这一过程的神经中枢有大脑皮层、小脑、下丘脑、脑干和脊髓 ()。 (5)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 (6)正常人即使闭眼,伸出手指也能触摸自己的鼻尖,这个动作属于大脑皮层中央前回控制的活动 ()。 答案(1)√(2)×(3)√(4)√(5)×(6)√第三十九页,共48页。3.判断正误第三十九页,共48页。(2013·福建卷,27)为探究铅中毒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将大鼠分为四组,其中一组饮水,其余三组饮醋酸铅溶液,60d后进行检测。检测a:用下图水迷宫(池水黑色,大鼠无法看到平台)进行实验,大鼠从入水点入水,训练其寻找水面下隐蔽平台,重复训练4d后撤去平台,测定大鼠从入水点到达原平台水域的时间;检测b:测定脑组织匀浆(yúnjiānɡ)铅含量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AChE活性检测原理:AChE可将乙酰胆碱(ACh)水解为胆碱和乙酸,胆碱与显色剂显色,根据颜色深浅计算酶活性。第四十页,共48页。(2013·福建卷,27)为探究铅中毒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请回答:(1)表中用于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指标是______________,通过(tōngguò)该指标可知____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最弱。第四十一页,共48页。第四十一页,共48页。(2)ACh是与学习记忆有关的神经递质,该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________,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________变化。ACh发挥效应后在________酶的催化下水解,本实验是通过检测单位时间内________的生成量,进而计算该酶的活性。(3)表中结果表明:脑组织铅含量越高,ACh水解速度越________。(4)水迷宫实验过程中,使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的措施(cuòshī)是________,以此强化神经元之间的联系。第四十二页,共48页。(2)ACh是与学习记忆有关的神经递质,该递质由突触前膜释解析(1)表中用于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nénglì)的指标是到达原平台水域时间,通过该指标可知④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nénglì)最弱。(2)ACh是与学习记忆有关的神经递质,该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ACh发挥效应后在乙酰胆碱酯酶的催化下水解,本实验通过检测单位时间内胆碱的生产量,进而计算该酶的活性。(3)表中结果表明:脑组织铅含量越高,ACh水解速度越慢。(4)水迷宫实验过程中,使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的措施是重复训练,以此强化神经元之间的联系。答案(1)到达原平台水域时间④(2)突触间隙电位乙酰胆碱酯胆碱(3)慢(4)重复训练第四十三页,共48页。解析(1)表中用于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nén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