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眉山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
析)语文试题卷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相应位置。2.答选择题时,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卷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规定位置上,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重阳节是“吉日”由历朝历代沿革至今,遂成“敬老节”。殊不知,汉代之前,先民一直视农历九月九日为“恶日”,佩戴茱萸、喝菊花酒、郊外登高等都是为了消解灾祸。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据《吕氏春秋•季秋纪》记载,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重阳之名源于古人对数字阴阳属性的神秘解释,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为阳数之极,九月初九为两阳重合,意味阳气已达极盛,凡事盛极而衰,是不祥的征兆。为避开所谓“恶日”,古人除了开展盛大的祭祀活动,就是通过佩戴消灾除邪的植物或登高野宴等方式消灾避邪。为“重阳”正名并使其成为“吉日”的第一人是三国时的魏文帝曹丕。曹丕《九日与钟繇书》对“九”这个数字作了全新的注释,他以“九九”寓意“久久”,将农历九月九日主要内容由“避祸、消灾”改为“祈寿、祈福”。到了唐朝,可能是唐太宗李世民钦定重阳为正式节日。《旧唐书》卷二“本纪第二”记载:九月丙午,唐太宗李世民发布诏令,尊崇老年人,看重旧臣,先代的圣王以此为后人留下了榜样。自从重阳节成为“吉日”,文人墨客不断用诗文歌赋为其注入文化元素的同时,老百姓则将流传下来的重阳节俗发扬光大。于是,作为重阳节最重要的节俗之物——“辟邪翁”茱萸和“延寿客”菊花迎来新辉煌。茱萸是一种常绿带香植物,具备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能,是著名的中药。故而,人们不仅把茱萸插在头上,还佩于臂、悬于屋,并将其栽于居所、水井等周围。到了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的北宋,重阳“延寿客”菊花的风头很快盖过茱萸。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介绍了当时开封重阳节盛况。九月重阳,京城人观赏的菊花有“万龄菊”、“桃花菊”、“木香菊”等数种——酒店皆“以菊花缚成洞户”,“都人多出郊外登高”。而南宋的重阳节已发展成大喜节日。南宋文学家周密史料笔记《武林旧事》卷三“重九”曰:“禁中例于八日作重九排当,于庆瑞殿分列万菊,灿然眩眼,且点菊灯,略如元夕……都人是月饮新酒,泛萸(以茱萸浮于酒面饮之),簪菊。”至于人们缘何重阳节赏菊、咏菊、采菊、饮菊花茶、喝菊花酒,除了取其谐音近似“九”,菊花也的道家仙方中的“不死草”和一剂中药。(选自赵柒斤《重阳涵义的演变》,有删改)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取是( )汉代以前人们视重阳日为“恶日”,因为古人认为“九九”数字为两阳重合,盛极则衰,是不祥的征兆。B.《吕氏春秋•季秋纪》有农历九月九日。人们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记载,这是关于重阳最早的记录。魏文帝曹丕以“九九”寓意“久久”,将此日风俗内容改为祈寿、祈福,成为给“重阳”正名并使其成为吉日的第一人。唐太宗李世民发布诏令确定重阳为“敬老节”,认为尊崇老年人,看重旧臣方面,先代圣王是后人的榜样。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重阳由“避祸消灾”而变为祈寿析福的“吉日”后,“延寿客”菊花和“辟邪翁”茱萸迎来了新辉煌。《东京梦华录》中开封重阳节酒店皆“以菊花缚成洞户”,“都人多出郊外登高”等节日的盛况的记载,表现了北宋的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武林旧事》卷三“重九”记述了南宋宫廷中重阳节盛况,这说明在南宋时重阳节已经发展成为与元夕同等地位的大喜日子。由于曹丕、唐太宗的倡导,同时随着文人墨客诗词歌赋文化元素的注入,百姓的节俗传承,重阳节“吉日”的内涵得以不断丰富。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先秦之前,农历九月农作物丰收时,古人开展祭飨天帝、祭祖谢恩的盛大祭祀活动,这就是重阳最初的源头。唐太宗诏令中“尚齿重旧,先王以之垂范”的提法,为重阳节纳入尊老、重老的新内容,使其含义更丰富。菊花作为重阳节最重要的节俗之物之一,到北宋更受欢迎,因为它有消灾辟邪、延年益寿、长生不老的功效。重阳节经历由“恶日”到“吉日”再到“老年节”的变化过程,显现出我们民族对生存、健康、幸福、长寿的美好愿望和追求。【答案】1.D2.C3.C【解析】试题分析:原文第三段说“可能是唐太宗李世民钦定重阳为正式节日”,并未确定。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此题选项D混淆范围。试题分析:原文是“略如元夕”,应该是大致和元夕差不多的意思。试题分析:消灾辟邪”主要是茱萸的功效。(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小题。寂静的童年赵霞①时值清明,我照例赶回老家去祭扫外祖父的坟茔。四月初的白马湖畔,正是江南草长的好时节。往返茔地的山路间,新翠与旧绿史相叠映,低处夹以几枝朱红笑靥的野杜鹃。白色的覆盒子花稀疏开在山脚田头,不做声地酝酿着五月里莓果累累的时光。这个时节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久违而又熟悉的气息。②可是山坡上、田畈间,只是一片悄然。路过童年时清明前后最热闹的一座山坡,灌木和瓜畦的分布还依稀如昨,却见不到半个游戏的人影。过去每到这时候因孩子们呼朋引伴地上坡嬉游而错落踏出的一径路痕,早已淹没在杂沓草间,不知所终。③我想起那时候,乡下孩子从不会轻易放过这一年里最好的季节。放学回到家,将书包一扔,便去田间地头疯玩。傍晚时分,最受青昧的娱乐便是到坡头上放风筝。游戏的料作都是自己动手备齐。各人扎的简陋风筝,只是将裁成方块的旧报纸糊在从竹枝上劈下做成弓形的篾骨上,再垂以长长的两带纸尾,依其形似,名曰“豆腐风筝”。此时从山下望去,只见坡头纸鸢冉冉摇曳,也是春时一景。④有一年,外祖父用乡下轻薄罕见的桃花纸为我扎了一个蝴蝶风筝。和“豆腐风筝”相比,它有着清奇的相貌和精致的骨架,翅翼处更染上了若干淡彩。这是为我不久后参加班上的风筝比赛预备的。比赛那天,我兴冲冲地将风筝带上了比赛的山顶。不料到了高处,轻薄的桃花纸竟怎么也吃不住忽忽的大风,只是徒劳地扇动着双翼。几次试飞都失败了,我举着蝴蝶面风而立,几乎落下泪来。⑤童年的假日,有满满一天的时间可以恣意挥霍,不受日光向晚的约束。邀几个伙伴,各挎一只竹篮,从山脚的乌梢竹篷开始翻觅,拔取新生的笋芽。我最喜欢听笋节拔断时清脆的“毕剁”一响,有时玩得狠了,这欢愉的响声会一直延续到夜梦里……⑥被唤醒的还有另一些特殊的声音:登上山顶,望见远处一阵猛风打着卷翻过山脊时那种惊心动魄的波浪;从伙伴间彼此较劲的跋涉中抬起头来,忽然看到对面漫山遍野的杜鹃一片殷红的热闹;穿林越涧地走出树丛的迷宫,迎面撞上一个开满紫色无名花的小小山谷……这些无声的场景收藏在童年的回忆里,随着年龄的增长酝酿出了一些更奇妙的声音。那是自然以某种方式发出的生命的秘语。⑦今天,当我回头去温习童年的生活时,这些声音似乎把某些自然的密码、对生命最朴素的认识永远地织进了我的心灵深处。多年来,尽管长久地远离山野,但春天里不经意间听到轻风拂动下一小阵枝叶的窸窣声,就可以把我带回到关于这个季节的一切生动的回忆里,让我感受到世界的美好;有的时候,在迷蒙的城市街角的一棵行道树下想起那一大片灿烂的红,心里也会升起无边的温暖和欣慰。⑧我由衷的感激那些陪伴我度过童年时代的那些自然世界的亲切声响,也从这样的回忆中领受着新的生活的营养。很难想象,如果没有了它们的滋养,我的甜蜜而丰美的童年会显得多么静默苍白。然而,今天的故乡,熟悉的山水风云还在,却不知道我遗落的郡个童年去了哪里,走过的山道一片寂静,不再有旧时常见的童稚身影。空旷的野地,曾经是过去无数代孩子热衷的嬉游场所之一,如今也只是寂然。闲居的假日里,空气澄净,高天碧蓝,这样好的大阳天里,却没有了童年的身影。那些陪伴过无数代人童年的自然声响,正从今天童年的生活中被悄然地屏蔽出去,取而代之的是关在狭小房间里与电视、电脑和繁重的课业为伴的童年。我不知道,伴随着这一进程,是不是也有一些生命的声音,在永远地沉默下去……(摘自《文汇报》,有删改)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文章第①段描写作者清明节回老家扫墓时看到的故乡白马河畔的美丽景象,其主要作用是引出下文对童年时在故乡快乐生活的回忆。外祖父的风筝,精致美好,可是参加比赛时却试飞失败,然而正是这次经历。让作者获得了依靠别人是无法获得成功这一深刻感受。文章最后写到,“我不知道,伴随着这一进程,是不是也有一些生命的声音,在永远地沉默下去”,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声音越来越少的忧虑之情。文章以自己重年的快乐与今天孩子的不快乐的对比为主线,通过描述童年时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而获得的快乐,作者鲜明的态度已蕴含其中。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文章的标题“寂静的童年”在文中所指的是什么?蕴涵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答案】4.A5.答案示例:(1)我童年时的成长伴随着大自然丰富而亲切的音响,我从中感受到了童年无比的快乐,从中了解自然,感知生命;(2)童年时这些的经历将陪伴我的一生,即使今天的生活,大自然也滋养着我,让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美好,人世间的温暖。6.答案示例:“寂静的童年”指的是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今天的孩子只与电脑、电视作伴,只有繁重的课业为伴,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没有了大自然丰富的声音。曾经滋养我成长的那些大自然的音响,正在孩子们的世界中逐渐消失,所以他们的童年是寂静的。蕴涵了作者对今天的孩子们远离大自然,缺少大自然的滋养,没有快乐童年的深深的忧虑之情。【解析】试题分析;存项J依靠别人是无法获得成功这一深刻感受F无中生有,叙述此事的目的是回忆往事;C项「作者对大自然的声音越来越少”错误,是孩子亲近自然的机会越来越少;口项「童年的快乐与今天孩子的不快乐的对比为主线”错误,不是在线工试题分析:这是一句情感句,注意答出“感谢”的原因:感受到了童年无比的快乐,从中了解自然,感知生命;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美好,人世间的温暖。点睛:句子主要有情感句、哲理句、意蕴句、修辞句接榫句等,分析含义首先要抓住句子中的词语,然后在结合语段的内容进行分析,同时要注意句子的类型。此句是情感句,注意答出句子表达的情感。试题分析:注意答出“寂静”的原因:今天的孩子只与电脑、电视作伴,只有繁重的课业为伴,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没有了大自然丰富的声音,再分析作者的忧虑之情。(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优雅的科学独行者卡迈什瓦尔・C•瓦利难以想象,如此优雅的美感,竟能在一个物理学家身上得到完美的演绎。他总是穿着做工考究的西装,其颜色在秋冬季变化于深黑和深灰之间,而在春夏季则变化于浅灰和棕黄色之间。他爱好文学和音乐。他是世界上唯一在方程式中使用哥特体字符的科学家。据说在所有用英语写作的科学论文书籍中,他的语言是最优美的。他叫钱德拉塞卡,一个有点羞涩的印度青年。19岁那年,他因成绩优异获得政府奖学金,只身乘船前往英国剑桥求学。在长达十几天的漫长航行中,他奇迹般地初步计算出一个结果:在当时,恒星的白矮星阶段被认为是一切恒星演化过程的最终阶段,但是钱德拉塞卡的计算表明,当恒星质量超过某一上限时,它的最终归宿将不会是白矮星。经过在剑桥的学习,钱德拉塞卡逐步完善了自己的发现。在1935年皇家天文学会的会议上,这个24岁的青年终于得到宣读自己论文的机会。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他年纪轻轻便将功成名就。然而,事情的发生并不如他所愿。当钱德拉塞卡在会上宣读完自己的论文时,当时天体物理学界的权威爱丁顿走上讲台。他当众把钱德拉塞卡的讲稿撕成两半,宣称其理论全盘皆错,原因是他得出了一个“非常古怪的结论”。听众顿时爆发出笑声。会议主席甚至没有给这位年轻人答辩的机会。会议结束后,几乎所有人都走到钱德拉塞卡跟前,说:“这太糟糕了,太糟糕了……”“世界就是这样终结的,不是伴着一声巨响,而是伴着一声呜咽。”多年后,钱德拉塞卡仍然记得自己当时的自言自语。与爱丁顿的争论持续了几年,没有一个权威科学家愿意站出来支持钱德拉塞卡。最后,他终于明白应该完全放弃这个研究课题。在1937年到了芝加哥大学以后不久,他把自己的理论写进了一本书里,然后不再去理会它。差不多30年后,这个后来被称为“钱德拉塞卡极限”的发现得到了天体物理学界的公认。然后又过了20年,钱德拉塞卡获得了诺贝尔奖。1983年,当他从瑞典国王手中接过诺贝尔奖章时,已是两鬓斑白的垂垂老者。此时,回顾年轻时的挫折,钱德拉塞卡却已有了不同的看法。“假定当时爱丁顿同意自然界有黑洞……这种结局对天文学是有益处的。”他说,“但我不认为这对我个人有益。爱丁顿的赞美之词将使我那时在科学界的地位有根本的改变……但我的确不知道,在那种诱惑的魔力面前我会怎么样。”钱德拉塞卡的结论是,这些成功的人“对大自然逐渐产生了一种傲慢的态度”。这些人以为自己有一种看待科学的特殊方法,并且这种方法一定是正确的。但实际上,“作为大自然基础的各种真理,比最聪明的科学家更加强大和有力”。因此他的一生都是谨慎、谦逊和勤奋的。每当投入工作时,他就会坐在一张非常整齐、清洁的书桌前,寻觅数学的秩序。每天至少工作12小时,一周工作7天,花费10年左右,得到了“某种见解”以后才罢休——也就是说,直到宇宙的某一个方面已经完全约化为一组方程时才罢休。然后,他总是把研究的结果写成一本书,就不再关注这个领域,而去寻找天体物理学中另一个完全不同的课题,重新埋头研究下去。直到60多岁,钱德拉塞卡仍能定期把精力转向以前从未涉足的新领域。他的教学同样以严谨和一丝不苟著称。据说,他的板书和讲稿是那样整洁和优美,以至可以直接拿去印刷。一个有名的故事是,在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钱德拉塞卡每星期从叶凯士天文台驱车数百英里到芝加哥大学为只有两名学生的班级上课(另一种说法是包括费米在内的其他几个人偶尔也来插班听课),而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就授予了这个班级仅有的两名学生——杨振宁和李政道。钱德拉塞卡的一生注定是孤独和寂寞的。远离自己的祖国,研究不被认可,还因肤色遭受歧视。但他不以为意,并以始终如一的优雅默默回应一切。1999年,一只以“钱德拉塞卡”命名的天文望远镜升空。尽管它经常因做出新的发现而出现在世界各地的新闻报道中,钱德拉塞卡却并未因此更多地被人提及和了解。因孤独而优雅。或许,只有一个物理学家,才能拥有如此优雅的美感。(摘编自《孤独的科学之路:钱德拉塞卡传》相关链接:钱德拉塞卡兴趣广泛,年轻时曾学习过德语,并读遍自莎士比亚到托马斯•哈代时代的各种文学作品。(摘自“百度百科”)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为物理学家的钱德拉塞卡兴趣广泛,爱好文学和音乐,读遍了自莎士比亚到托马斯•哈代时代的各种文学作品。钱德拉塞卡治学严谨,是世界上唯一在方程式中使用哥特体字符的科学家,他的科学论文著作的语言是最优美的。钱德拉塞卡的一生非凡而又坎坷:年轻时学术上有了成就却不被肯定,被肯定的时候已经垂垂老矣。1999年以“钱德拉塞卡”命名的天文望远镜升空表达了科学界对他毕生成就的认可和对他的纪念,但他却并未因此更多地被人提及和了解。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世界就是这样终结的,不是伴着一声巨响,而是伴着一声呜咽。”中的“呜咽”,指的是他科学成果不被认可的悲哀。钱德拉塞卡不像有的成功的人那样认为人类可以超越自然,而是认为大自然中蕴含的真理比最聪明的科学家都更强大和有力。“他就会坐在一张非常整齐、清洁的书桌前,寻觅数学的秩序”表明钱德拉塞卡作为物理学家,也热爱研究数学。回顾年轻时的挫折,钱德拉塞卡认为,假如当年自己的发现得到承认,在诱惑的魔力面前,自己势必也会止步不前。钱德拉塞卡在研究成果不被认可的情况下仍能继续一项项的研究,是缘于他自始至终有清醒的认识和坚定的信念。作者为什么称钱德拉塞卡是“优雅的科学独行者”?【答案】7.B8.AB(1)钱德拉塞卡的一生远离自己的祖国,研究不被认可时,还因肤色遭受歧视,但他不以为意,不急不躁,矢志不渝以坦荡胸怀对待否定以及他人的攻击、冷漠。(2)在迟到了50年的荣誉到来时,荣辱不惊,把所有得失都看开;以始终如一的优雅默默回应一切。(3)生活中兴趣爱好广泛而优雅,热爱文学和音乐。讲究衣着,追求整洁优美的生活。【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D项“自始至终”“一直”不准确,因果关系牵强。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C项“数学的秩序”在文中指通过数学运算对物理世界的探索与研究。E项过于绝对。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提取并概括的能力。钱德拉塞卡的“优雅”“独行者”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生活上,工作时,学术上。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点睛: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大定岁丙午冬仲月,予由侍从出守汝南。既视事之明年,即州之北,得败屋数楹,旁穿..上漏,不庇风雨,乃命枝倾补罅,仍其旧而新之,公余吏退以为燕息之所。两檐之外,左有笋石,屹然而笔卓;右有仙榆,蔚然而盖偃。每佳夕胜日,予幅巾杖屦,徜徉乎其间。至于倚苍壁而送飞鸿,藉清阴而游梦蝶,方其自得于言意之表也,心如坚石,形如槁木,陶陶然,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其为乐可胜计耶?予自是与木石有忘年莫逆之欢,因榜其轩曰“三.友”。客有过而问焉,曰:“窃闻吾子杜门屏迹,交亲解散,其所友者谁欤?”予指以告。客仰而叹俯而笑曰:“曩吾以子为达,今子之鄙至此乎!所谓笋石者,鳞皴枯燥,不任斤凿,此固无用之石也。所谓仙榆者,离奇卷曲,不中规矩,此亦不材之木也。人且贱而弃之,曾不一顾,子恶取而独友于是哉?”予曰:“嘻!若知其一,未知其二。向有牛奇章之嘉石,钱吴越之大树,则第以甲乙,衣以锦绣矣。予虽欲友,其可得乎?今以予谬人,与夫顽石散木,皆绝意于世,而世亦无所事焉,此其所以为友也。夫人情之嗜好,固不在乎尤物,而在乎适意而已。如谢康乐之山水,陶彭泽之琴酒,嵇康之锻,阮孚之屐。然必先得之于心,而后寓之于物,故无物不可为乐。虽其所寓不同,亦各适其适也。子意以为何如?”客曰:“是则然矣,奈何木石无情,奚足以知子之区区如此?”予曰:“不然,人之遇物,但患不诚,.果能以诚,则生公之石,可以点头,玄奘之松,亦能回指。幸无忽。”.望日三槐王元老记。(王寂《三友轩记》节选,有删减)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客愧予言/茫然自失/宜其有会于心者乃相顾/一笑而去/予因以是言而刻诸石/时丁未夏/四月望日/三槐王元老记客愧予言/茫然自失/宜其有会于心者/乃相顾一笑而去/予因以是言而刻诸石/时丁未夏/四月望日/三槐王元老记客愧予/言茫然自失/宜其有会于心者/乃相顾一笑而去/予因以是言而刻诸石/时丁未夏/四月望日/三槐王元老记客愧/予言茫然自失/宜其有会于心者/乃相顾一笑而去/予因以是言/而刻诸石/时丁未夏/四月望日/三槐王元老记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既视事之明年 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其为乐可胜计耶 胜:尽,完全.人之遇物,但患不诚 遇:对待.亦能回指。幸无忽 幸:侥幸.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作者认为人情嗜好“虽其所寓不同,亦各适其适也”,这与王羲之“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所见略同。作者说,夫人情之嗜好,而在乎适意而已,这样的议论体现出他推崇道家无为超脱、随意自适的思想和人生旨趣。客人认为,作者由于喜爱那些“无用之石”和“不材之木”,而使得自己显得低贱和浅陋,从而致使亲友疏远离去。《三友轩记》生动地再现了作者出守以后“心如坚石,形如槁木”的情状,行文虽显旷达,实则难掩郁郁不平之气。把文中面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人且贱而弃之,曾不一顾,子恶取而独友于是哉?(2)是则然矣,奈何木石无情,奚足以知子之区区如此?【答案】10.B11.D12.C13. (1)常人尚且看不上并将它们抛弃,甚至不愿多看一眼,您怎么偏偏把它们作为好友呢?(2)(您所说的)这番话是对的。怎奈木石不懂人情,哪里能够完全了解您这般诚挚的心意呢?【解析】试题分析:“相顾一笑”句意联系紧密不要断开,“以是言”表意不全,不要和后面分开。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此题“相顾一笑”句意联系紧密不要断开,“以是言”表意不全,不要和后面分开。试题分析:幸:希望。试题分析:原文只是“窃闻吾子杜门屏迹,交亲解散”,“亲友疏远离去”不是和“石木”交往导致的。试题分析:注意重点词语“贱”“顾”“恶”“然”“奚”“知”和姐宾短语后置句的翻译。参考译文:金大定丙午年冬季十一月,我以侍从的身份离京任职汝南。我到任治事后的第二年,在州北寻得几间破屋子,四壁透风,屋顶漏雨,于是让人支撑倾斜(的地方),修补缝隙,依循它的旧貌来翻新它,在我公务余暇,小吏下班之后,把它作为休息的地方。(屋子)两檐之外,左有笋石,高耸而笔直;右有仙榆,长势茂密,枝叶横垂,大如伞盖。每逢美好时日,我束巾拄杖漫步石木之间。至于(有时)背靠着苍青的石壁而目送远飞的鸿雁,(有时)借一片清凉的树阴而像庄周梦蝶,每当自己悠闲得用言语无法形容,内心就像磐石(笃定),身体就像枯木(沉静),闲适快乐得都不知道什么是我,什么是外物,那种快乐之情怎么能够计量得出呢?我从此和木石有了忘年知心的交情,于是命名(木石)之旁的屋舍为“三友轩”。有来访的客人(不解其意)而问我:“我私下里听说您闭门隐迹,亲戚朋友疏离,那和您做朋友的是谁呢?”我指着石木告诉(客人)。客人前仰后合地笑道:“从前我认为您很通达,(没想到)现在您竟见识浅薄到如此地步!笋石,有如鳞片般的皴痕,形体干枯,不堪斤斧雕琢,它原本就是无用的顽石。仙榆,盘绕弯曲,不合于规矩,也是无用的树木。常人尚且看不上并将它们抛弃,甚至不愿多看一眼,您怎么偏偏把它们作为好友呢?”我说:“啊!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从前(唐人)牛奇章的美石,钱吴越的大树,(世人)就已经把(它们)置之高位,(给它们)穿上锦绣。我即便想与它们为友,哪里能做得到呢?现在我(这个)被贬受辱的人,和那顽劣的石头、无用的木头一样,都无意于世俗,也不想有什么作为,这就是我以它们为友的原因。人的情感喜好,原本就不在于寄托的是否为珍奇之物,而在于是否能称心合意罢了。但是一定是先在心里有所领会,之后再寄托在外物之上,所以没有什么外物不能够让人感到快乐。正如谢灵运(袭封“康乐公”寄情山水,陶渊明(曾做彭泽令)寓情琴酒,嵇康打铁,阮孚蜡屐,虽然他们所遇到的事物不同,却都各自满意于能带给自己快乐的事物。您的想法如何呢?”客人说:“(您所说的)这番话是对的。怎奈木石无情,哪里能够完全了解您这般诚挚的心意呢?”我说:“不是这样的,人对待外物,只怕不够真诚。如果能够以诚相待,那么生公讲经之石可以点头,玄奘之松也能够转向而指。希望您不要忽视啊!”客人对我所说的感到惭愧,怅然若失,(那些话)应当是让他内心有所领悟的,于是对视一笑(他)就离开了。我于是把这番话刻在这石崖上。丁未夏四月十五日,三槐王元老记。(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古体诗,完成小题。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谢灵运昏旦变气候,山水舍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寄言摄生客①,试用此道推。【注】①摄生客:探求养生之道的人。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起首两句中“变”“含”两字,化虚为实,写出了气候景象、山光水色的奇特,看似平常,却蕴含博大丰富。“出谷”两句承上启下,点明了游览是一整天,与首句“昏旦”呼应;同时又暗中为下文写傍晚湖景过渡。“林壑”以下四句,描绘出一幅天光湖色辉映的湖上晚归图,进一步渲染出清晖娱人、游子憺然忘归的意兴。全诗紧扣题目“湖中”两字,叙写了一天的行踪和景象,尽管时空跨度很大,但因虚实详略得宜,写得次第井然。全诗寓情于景,景中含情。诗人“愉悦”之情,洋溢在“清晖”“林壑”“蒲稗”这些脉脉含情的景物所组成的意象之中。诗歌的最后四句写诗人出游之后的感悟。这种感悟与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所抒发的感悟有怎样的不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答案】14.AE15.答案示例:《归园田居》中陶渊明的感悟是只有摆脱污浊的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才能获得自由的生活,才会有宁静淡泊的心境。这首诗中诗人抒发的感悟是,一个人只要思虑淡泊,那么对于名利得失,穷达荣辱这类身外之物自然就看得轻了;只要自己心里常常感到惬意满足,就觉得自己的心性不会违背宇宙万物的至理常道,一切皆可顺情适性,随遇而安。【解析】试题分析:A项,“化虚为实”,就是“虚写”;D项,紧扣“湖中”不对,应是紧扣“还”字。试题分析:注意结合诗歌的类别“田园诗”“山水诗”比较二者的情感,陶渊明主要是厌恶官场,隐居田园,此诗是“寄情山水”“顺情适性,随遇而安”。点睛:诗歌的对比阅读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一道题目中出现两首诗歌,运用一首诗歌和课本中的一首诗歌进行对比,一般选择课本的首歌都是要求背诵的名篇。命题方式有比较异同、相同点或不同点,有时给出比较的对象,有时不给。如果给出就按要求进行比较,如果不给可以从诗歌的意象的选取、诗歌的意境特征、情感差别、手法的运用、写景的角度、诗歌的格调等方面着眼分析,此题比较情感的不同,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分析。(三)名句名篇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离骚》诗中,表现屈原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至死斗争的句子是:“ ?”(3)苏轼《赤壁赋》写游人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因而乘着小舟,在广阔旷远的江面上,随波漂荡的两句是“ ”。【答案】(1).(1)几处早莺争暖树; (2).(2)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3).(3)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解析】试题分析: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至死斗争”“广阔旷远的江面上,随波漂荡”,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凌”的写法。三、语言文字运用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对于所有经历过高考的人,高考都将是青春的记忆,就像生活中许多不得不做的事情一样,不能束之高阁,考完之后还应继续前行。....经过推荐、初选和终选,科技部于近日发布了“2016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这些研究成果是科学家智慧的结晶,与你我的生活息息相关。....乡村的文明建设要从细枝末节做起,一些地方的“调停会”制度就非常好,由于他们的调解,素不相能的邻居也能够和睦相处。....当“单打独斗”已经无法实现产业整合,那么“抱团出海”就成了理性的必然选择,于是民营资本共同发起设立的投资控股实体便责无旁贷。....【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束之高阁: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不和语境,息息相关: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细枝末节:比喻事情或问题的细小而无关紧要的部分。不和语境。责无旁贷: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似是而非。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设立“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目的在于提升科技工作者自身的责任感和职业自豪感是十分重要的。共享单车在二线城市的用户占比,已与一线城市基本持平,成为共享单车行业最重要的增量市场。对端午节的认识随着每年的讨论都会积累起一些知识,才知道端午节最初是人们祭祀天地的日子。今年汛期流域的降雨与常年相当,但长江流域支流众多,局地强降雨引发的灾害不容忽视。【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项,结构混乱,”目的在于是重要的“句式杂糅;B项,搭配不当,“占比”成为“增量“搭配不当;C项,结构混乱,中途易辙,”随着每年的讨论”放到句首。点睛:结构混乱是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式杂糅、暗换主语和中途易辙等几种,句式杂糅表现为把表示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糅合到一起,中途易辙主要表现在前面的句子没有表述完整,后面又出现的新的陈述对象,暗换主语表现为句子前面没有主语,而前句的主语不能作该句的主语。此题选项A项句式杂糅,C项中途易辙造成结构混乱。依次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人均耕地面积占有量①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18亿亩耕地红线②从量上划定了维持粮食安全的耕地面积,③红线内耕地质量也决定了粮食供应能力。④农业集约化生产,可以满足粮食快速增长的需求,但这是依靠增加耕地面积⑤提高单产来实现的。这种增长方式导致水土资源系统退化,⑥产生严重环境影响,危及粮食的可持续生产。①②③④⑤⑥A大致只是而通过并/B仅虽然但是/和已经C/不仅而且虽然而并且D只尽管/实行而没有进而
A.AB.BC.CD.DA.AB.BC.CD.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大致”表约数,“只”“仅”表确数,此处用约数,②③之间不构成转折关系,由此得到答案。请参照①的方式,根据下面文段的内容再推断出两点结论。据《成语探源辞典》统计,出自《诗经》的成语有177条,出自《论语》的成语有173条,出自《孟子》的有136条,出自“春秋三传”的有255条,出自庄子的161条,出自《史记》的有265条,出自唐诗的有310条,出自宋代诗词的有140条。这些成语涉及到文学艺术、天文地理、礼仪习俗、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①越是有名的著作,产生的成语也就越多。 【答案】答案示例:②古代经典著作是汉语成语的重要来源;③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一定程度上隐含在这些成语之中(或成语是语言宝库中的精华,也是文化的积淀)。【解析】试题分析:注意根据文中的“出自”和“成语涉及到”进行推断。随着现代化的升级政造,许多城市当年的印象已渐渐成为历史。有感于此,《都市晚报》开展题为“寻找城市记忆”的活动,面向社会征集老照片、老故事,然后编辑成册。现在请你为册子撰写一段卷首语。要求:主题突出,语言鲜明生动、连贯得体,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50个字。【答案】答案示例:找寻旧照片,拂开历史的浮尘,领略当年的风采;讲述老故事,打开历史的话匣,找回城市的记忆。让你我共同分享城市过往的美好!【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能力。题干要求,为册子撰写一段卷首语.要求;主题突出,语言鲜明生动、连贯得体,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50个字,答题关键点“卷首语”"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50个字]答题时还要注意,卷首语的主题是“寻找城市记忆”的活动。四、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错觉(印度)泰戈尔河的此岸暗自叹息:“我相信,一切欢乐都在对岸。”河的彼岸一声长叹:“哎,也许,幸福尽在对岸。”品读这首小诗,你产生了哪些联想或感悟呢?请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抒情文,可以诉说你的经历、再现生活情境,抒发你对幸福的感受……;注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答案】幸福的错觉我的子民们,幸福不在天涯,而在智者的心中。——《圣经?旧约》河的此岸渴望着对岸的幸福,但河的彼岸却又渴望此岸的幸福——泰戈尔的短诗《错觉》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人都追求着隔岸的美丽,却忘了自己脚下这一方幸福。在我看来,追求幸福本无非议,但若一味沉浸在追求的状态而忘记了享受幸福,那就太可悲了!我们应该忘记那些飘渺的幸福,去收获属于自己的感动。向往别人的幸福是愚蠢的。舒婷的《神女峰》写道:“金龟子,仲夏梦,交织在一起,伫立江畔万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夜。”人人津津乐道于神女的传说,渴望那一份幸福,却没看到神女的叹息:光环下的她,何尝不渴望凡人之情!可惜,就连爱人的怀抱也只能是奢望。可见,幸福的双方各有苦衷,幸福背后也许是一场辛酸。周星驰的《大话西游》也曾让我感动。百战百胜、纵横无敌的孙悟空人人羡慕,可是,面对挚友的死去,他无能为力,面对爱人的追问,他只能沉默——神性的代价是失去美好的感情。最终,驾着七彩祥云也只能看着爱人死于怀中;法力无边也只能享受一拥的离别。他,其实并不如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幸福。家家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会心理因素》课件
- 《电信业风云》课件
- 寒假自习课 25春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第二单元 第2课时 公民基本义务
- 《沙盘规则介绍》课件
- 《定价的基本策略》课件
- 班干部工作总结3篇
- 2023年学校志愿者心得体会字万能-学校志愿者工作总结(5篇)
- 2023-2024年项目部安全培训考试题附答案(典型题)
- 毕业销售实习报告模板汇编八篇
- 2023年项目部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题及参考答案(模拟题)
- 推板式造波机的机械结构设计
- SAPHR快速指南
- 广东海洋大学大数据库课程设计
- 商业发票INVOICE模板
- (完整版)食堂管理制度及流程
- 某医院后备人才梯队建设方案
- 二年级上册英语教案Unit6 Lesson22︱北京课改版
-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_金匮要略卷上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PPT课件
- 废弃钻井泥浆和压裂返排液无害化处理研究报告
- 论文-基于单片机的抢答器.doc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