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王夫之的知行观及其当代意义
知识视野一直贯穿中国艺术史的整个过程,在隋唐时期的形成,在宋代甚至明清时期,它已成为哲学家讨论的重要领域。通过对知识和行为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到前人在这件事上的不同态度,以及如何与唯物主义和良知作斗争,最终确立意识的道路。知就是认知、学习,行就是行动、实践。当然中国哲学史上的知、行与唯物主义的认识、实践不是完全一致的,一般而言,中国哲学史上的“知”主要是指对伦理道德规范的学习、认同。“行”也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对儒家伦理道德规范的施行和践履。知、行与认识、实践之间的关系虽然不完全一致,但是通过分析哲学史上知行观的定义、发展及演变对于我们正确理解认识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是很有帮助的。我们可以看出前人在此问题上是如何犯错误、如何取得进步的。“知古之道,可以御今之有”,对于我们走好今天的路是有很大益处的。孔子开宗明义,道尽学宗:“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既重视学,又重视习。学与习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偏废的,反对各执一词,走上极端。但他又坚持先验认识论,认为所谓的圣人、上人是生而知之,是可以不通过学习、行动而获得知识的。孟子主张“良知良能说”,认为人也可以“不虑而知,不学而能”,这种先验主义态度在以后的哲学斗争中产生了不良影响。老子则既反对知,又反对行,“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认为要认识最高的道,不能通过认识、行动来获得,而只能通过“致虚极,守敬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的方式,老子的这种思想并没有在中国哲学史上占主导地位。随着儒家刚健有为的思想的发挥及儒家主导地位的确立,对知行观的探讨得到了深入。到了隋唐时期,演变为心物(性相)问题,在宋明理学时期,成为“理气”(道器)、“心物”(知行)之辩中的两个中心议题之一,并且出现了朱熹、王阳明、王夫之三人对知行的集中论述。朱熹提出了“知先行后”,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王夫之对朱熹、王阳明的知行观进行了继承和批判,比较正确的解决了知行的关系问题。朱熹继承了程颐“知先行后”的观点,“书曰‘知之非艰,行之惟艰’,此固是也,然知之自艰”。程颐把《尚书》中的知行难易问题变成了先后问题,并举例说,从洛阳到京师,必须先知道去京师的方向、路径,然后才能到。程颐强调的是知对行的指导作用,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朱熹提出“论先后,当以致知为先,论轻重,当以力行为重”。“夫泛论知行之理而就一事之中以论之,则知之为先,行之为后,无可疑者”。他还引用《中庸》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把前四项归结为知,把后一项归结为行,因此知先行后。他还把知行与格物致知联系起来:“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他把格物致知归于知,把涵养居敬归结为行,并且知主要是对伦理道德的认识,不是对客观现实事物的认识;行主要是道德践履。因此他的知行观并没有真正超出心性之学的范围,认为主体要具有知识,只要反身内求就可以获得从而抹杀了客观事物的存在,这就鲜明的表明了他在认识论上与孔子孟子有一致之处。孔子讲生而知之,孟子讲良知良能,朱熹就特别强调知的重要性。他特别强调,对于一件事情的道理,如果不能彻底明白,就无法去实行,只有道理明白了,才能够去实行。“圣人千千万万在这里何用?事事虽先理会知得了,方做得行得,何故《中庸》不先说笃行之,却先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论先后,知为先”,“若知有未至,则就知上理会”。他认为人只能沿着由认识到实践这一顺序,这是不能更改的。不能知便不能行,知的不透彻则行起来必错。因此,凡事必知的十分才算真知、真能行,如果勉强去行,也会流于恶。如同康德在考察人的理性认识能力时,认为人的认识只能在理性固有的范围内进行,超过了范围就会犯错误,举的例子就是:在学会游泳之前切勿下水。后来朱熹也看到了自己理论上缺陷,从而作了修正。认为并非什么都是知了再行,又如吃饭,只管去吃,自然会饱;并且提出了“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致知力行用功不可偏,偏过一边,则一边受病”。他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知与行的辨证关系,认为二者不能截然分开,这是对自己知先行后理论的一个纠正。总体上,朱熹把认识论上两个环节——知与行区别开来,比较细致的讨论了二者的关系,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见解,他的知行观的最鲜明之处也是最大矛盾就在于“知先行后”与“知行相须”的关系问题,并且也没有把知识的来源问题解决好。王阳明重视行,反对朱熹的重视知;他继承了朱熹的知行相须的思想,批判了其知先行后的观点,并且在知行相须的基础上发展成自己“知行合一”理论。“知心理是一个,便来心上做工夫,不去袭义于外,便是王道之真,此我立言宗旨”。王阳明认为心即理,理即心;知即行,行即知。“今人却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待知的真了,方去做行的功夫,则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他认为对朱熹最恰当的评价在于朱熹析心与理为二、截然划分知与行。“外心以求理,此知行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也”。作为主观唯心主义儒学的陆王一派一直批评程朱一派是支离事业,不能抓住圣贤的要旨,不能做到“先立乎其大”、“知行合一”。这也的确是朱熹哲学的一个很难克服的缺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得之于客观的东西。它形式上是主观的,内容上是客观的,而人的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其实质是得之于客观的东西又重新回到客观,但实践已不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能动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表现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王阳明看到了这一点,并强调了这一点。但另一方面,他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因而把实践说成是主观精神的纯粹自我认识、自我实现的过程。这就从朱熹的知行说发展到另一个极端,因此从根本上说也是不正确的。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也就是他的致良知说,他认为良知属知,致良知为行。良知是意识本体即主观精神,致良知是意识的发现流行,即主观精神的实现。“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也”,也就是说,无论是知还是行,都是良知的活动,而与外物无关。他认为“一念发动即是行”,认为“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因此,他所说的“好好色、恶恶臭”仍然是一种意念活动,仍然还没有转化为实际行动,仍然只是知,而不是行。这也显然表明了王阳明主观唯心主义的以主观精神代替客观存在的立场。朱熹认为学、问、思、辩都是知,只有笃行才为行,主张先知后行。王阳明认为“学、问、思、辩皆所以为学,未有学而不行者也”,比如,学而不能无疑,则有问,问即是学,也是行。他主张把行与学、问、思、辩结合起来,把行贯穿于学、问、思、辩中,不是等学、问、思、辩结束后才去行,是有道理的。他认为学必须兼行才谓之学,如果不在实践中学,只是空谈说,“如言学孝,则必务老奉养躬行孝道然后谓之孝,岂徒悬空口耳讲说而遂可以谓之学孝乎?学射必张弓挟矢引满中的,学书则必伸纸执笔操觚染翰,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则学之始固已即是行矣”,他这种主张学习通过实践中学习的观点可以说是十分深刻的。他不仅强调知,而且也强调行,还包含着以行为基础,知要靠行来检验的思想。“不行不是谓之知”,“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弟的话,便可称知孝弟,……知行如何便分的开,此便是知行的本体,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因此,王阳明的知行观包含有某些辨证的思想,但是其思想的最大缺点就是看不到知与行的区别,知行虽然都是主体的活动,但却有着本质的区别。而王阳明的知是主体精神,行是主体的精神活动,因此其知行合一就是纯粹的主体精神自我认识、自我实现的活动,如他就对格物致知做了不同于朱熹的解释,“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他比朱熹更把人的活动局限在主观的范围内,在破除朱熹思想缺点的同时就有可能带来更大的弊端,把一念发动当作行也就从根本上取消了行。王夫之十分深刻的指出王阳明的知行观是“以知为行”、“以不行为行”。总体上,“知先行后”与朱熹的“理先气后”是一致的。他强调天理的崇高性、至上性,要求社会各阶层“存天理,灭人欲”。但仅仅强调理或道的至上性只是救世的一个方面,王阳明就指出了朱熹的理之失在于未能“立乎大”,即未能首先从人心上着手,未能把天理的他律与每个人内心的道德自律结合起来,而一旦不能有机结合,他律就变成了毫无意义的外在约束,这样的理对于平常人是一种枷锁,对于“人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的农民起义者来说就更成了无用的一纸空文,更不用说要破农民起义这“心中贼”了。王阳明如此认识说明了其思想比朱熹的思想前进了一步,但也说明他所生活的明王朝更加混乱、更加腐败,已经到了无药可救的地步了。“存天理”不能救世,“良知”也不能救世,他们救世努力的失败也是时代的悲哀。王夫之继承并批判了朱王的观点,把行纳入到认识过程,提出“知以行为功,行不以知为功”、“知行相资以为用”、“知行并进而有功”的知行统一学说。他首先批判了程朱的“知先行后”说。“宋诸先儒,欲折陆杨知行合一、知不先行不后之说,而曰知先行后,立一划然之次序,以困学者于知见之中,且将荡然以失据,则已异于圣人之道矣”。他认为“知先行后”将知行割裂开来,让人们停留在知的阶段,会严重脱离实际。“‘行后’之误人,岂浅鲜哉!惮行之艰,利知之易以托足焉,朱门后学之失,与陆杨之徒异尚而同归”。凡事为了求得十分之知,它容易使人养成搞烦琐哲学的风气,把人的行为仅仅局限在知上,而知也只是圣贤语录,自然就很难得到什么济世良方。对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他批判到“彼非谓知之可后也,其所谓知者非知,而行者非行也。知者非知,然而犹有其知也,亦惝然若有所见也;行者非行,则确乎其非行,而以其所知为行也。以知为行,则以不行为行,而人之伦、物之理,若或见之,不以身心尝试焉”。他认为王阳明看到了朱熹的“知先行后”的缺点,却走上了另一条道路,即强调行。但是他认为心即理、知即行,“一念发动即是行”,把人的思想活动也当作行,并且认为“心包万物而具于一心”,要认识事物只要格心而不是格物,要内求而不是外求,那他所谓的知也就不是真正的认识,只是“惝然若有所见”;其行也就不是真正的实践,而是“销行以归知”。朱熹、王阳明的观点虽有差别,但他们都把人的认知活动局限在主观范围内,而不指向客观世界,从而造成了束手空谈、反身而求、寻行数墨的烦琐哲学之风,造成了“肱骨惰而四时荒,爪牙亡而四国乱”,这样的理论无论从其理论意义还是从其实践意义上,他们都是殊途同归。只管闭门造车,只管是否与圣贤经传相符合,而不管所造之车与门外之辙是否合适,天下安用此无用之王道哉!那么什么是正确观点呢?如何提出一条正确的认识路线,如何开一剂济世良方?王夫之借圣人之口提出了自己的思想。“圣人之道,先难后易”,“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他主张“行先知后”,不能离行以言知,也不能以知代替行,只能是知以行为基础,行要高于知。他提出“知行相资以为用”是对朱熹“知行相须”思想的发展。他认为知行相互依赖、相互作用、不能分离,“且夫知也者,固以行为功,行也者,不以知为功者也。行焉,可以得知之效,知焉,未可以得行之效也”。知要以行动为目的,而行动不以知为目的;行动可以得到认识正确与否以及正确的程度,而知却不能知道行的结果。他还认为,要获得知识,就必须格物,“将为格物穷理之学,抑必勉勉孜孜,而后择之精,语之详,是知必以行为功也”。人们将认真学习所得的知识用于行动,如果获得成功,则证明所学之知是正确的;如果失败了,则要怀疑所学之知的可靠性,只有通过比较,才能真正明白“行焉可以得知之效也”。另一方面,人们在实行时不左思右想,“其力行也,得不以为歆,失不以为恤,志壹动气,惟无审虑却顾,而后德可据,是行不以知为功也”。行可以检验知识正确与否,而有了知识,如不能实行或力量不够、时机不成熟等,仍然不能产生结果,即“知不得有行之效也”。因此王夫之所谓的知以行为功,行不以知为功,简而言之就是知识要靠行动,不是行动要靠知识才能获得实现。他对格物致知作出了不同于朱王的解释。“非致知,则物无所裁则玩物以丧志;非格物,则知非所用则荡智以入邪,二者相济,则不容不各致焉”。他认为格物致知是格物而不是格心;致知是为了行而不是纯粹的格物,如果离开了行,则格物之学就会为“异学所非”。因此,王夫之十分明确的提出“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下学而上达,岂达焉而始治学乎?君子之学,未尝离行以为知也必矣”。“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就明确提出了行是第一位的,行是知的基础,反对了朱熹的知先行后。当然其先后不是指认识的次序而言,而是指轻重缓急而言,即从认识一般过程上知为先行为后,从轻重缓急上是行先知后。“以人之知行言之,闻见之知不如心之所喻,心之所喻不如身之所亲行焉”。他把先后与轻重统一起来,同朱熹的“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区别开来,克服了朱熹知先行后理论的缺点。对于《中庸》的学问思辩行五者,王夫之也明显的强调了行。“行之弗笃,则更当以学问思辩养其力。而方学问思辩之时,遇者当行,便一力急于行去,而不可曰‘吾学问思辩之不至而俟之异日’。若论五者,第一不容缓,则莫若行。故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他承认知识对行动有指导作用,但又指出不能借口知识没有完全学会而消极等待,必须用行来统知,行的重要性是不容缓的。在承认知先行后、行可兼知的前提下,他还提出了“知行并进而有功”。“盖云知行者,致知力行之谓也。唯其为致知力行,故功可得而分。功可得而分,则可立先后之序。可立先后之序,而先后又互相为成。则由知而知所行,由行而行则知之,亦可云并进而有功也”。知行并进而有功包含两种情况:一是知先于行,就是知对于行起指导作用,即认识事物所以然之故,掌握事物的规律及变化的趋势,考虑到事物的各种可能性,以这样的理论去指导,则行动无不利。“夫人知之而后能行之,行者皆行其所知也”。“其知也愈广大愈精微,其行之合辙者愈高明愈博厚矣”。二是由行而知,例如学棋不能只靠棋谱,否则便不能“尽达杀活之机”,必须在与人对弈中学棋,这样才能把棋中的道理学到手,而后“谱中谱外之理,皆有以悉喻其故”。如同黑格尔在批判康德的纯粹理性时,指出“要想学会游泳,就必须下水”,指的就是同样的道理。这样王夫之不仅承认知行有先后,即知先行后,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并且还提出了“知行相资以为用”、“互相为成”、“知行并进而有功”,形成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知行观。在中国哲学史上,王夫之的知行观是对朱熹的知先行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的继承和批判,剔除了其中的错误思想,吸收了其中的一些正确思想,对先秦以至宋明以来的知行观是一个总结,达到了古代哲学所能达到的高度。他从人们的认识路线出发,指出了知先行后,知要以行为功,知可以给行以指导但不能代替行、等同于行,而行才是知行观中最重要的;行可以衡量知是否正确,知是行的知,行是有知的行,不能把二者完全割裂开来。他批判朱王的知行观,指出由于他们或割断知行,或以知为行,把人们的认识、行动都局限在主观精神的范围内,从而在根本上束缚了人们进行正确的认识和行动。可以说其知行观从根本上否定了朱王的错误认识路线,恢复了唯物主义认识路线的权威。我们经常说中国人能很快接受马克思主义在于我国的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传统,但是朴素唯物主义并不是一直占优势的,也不是自然而然就占优势的,它是在与唯心主义的斗争、争论中获得胜利的。在理论及实践上,朱王的知行观造成了人们束手空谈心性、烦琐哲学的作风。让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长江职业学院《中外版画史与经典作品欣赏》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畜牧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1》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校园安全管理规定与实施细则
- 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思想政治理论)真题(含答案)
- 业务操作-房地产经纪人《业务操作》模拟试卷1
- 房地产交易制度政策-《房地产基本制度与政策》预测试卷2
- 趣味数学游戏教学模板
- 公司员工生日晚会主持稿
- 二零二五版品牌合作承诺协议书模板
- 2024-2025学年陕西省渭南市高一(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物业工程管理安全培训课件
- 《文化苦旅》读书分享 PPT
- 氧化铝生产工艺教学拜耳法
- 2023年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考试题与答案
- 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的护理进展资料 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
- GB/T 12706.1-2020额定电压1 kV(Um=1.2 kV)到35 kV(Um=40.5 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第1部分:额定电压1 kV(Um=1.2 kV)和3 kV(Um=3.6 kV)电缆
- 管理模板:某跨境电商企业组织结构及部门职责
- 底架总组装工艺指导书
- 简单临时工劳动合同模板(3篇)
- 聚酯合成反应动力学
- 上海科技大学,面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