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博士学位论文中的研究方法_第1页
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博士学位论文中的研究方法_第2页
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博士学位论文中的研究方法_第3页
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博士学位论文中的研究方法_第4页
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博士学位论文中的研究方法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博士学位论文中的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方法体系的层次结构规范和创新研究方法不仅是科学研究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科学研究理论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正如苏联著名科学家巴普诺夫所言:科学是随着研究方法所取得的成就前进的,研究方法每前进一步,也就开拓了一个充满种种新鲜事物的更辽阔的远景。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门学科的发展史也就是这门学科研究方法演进发展的历史,对图书馆学情报学来说也不例外。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方法的使用状况如何?还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采用文献调查和统计分析手段是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较为适当的方法,已陆续有一些相关成果发表。白崇远通过对1984-1994年《图书情报工作》论文的考察,发现理性思维法、概念分析法、历史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传统研究方法在图书情报领域居主导地位,其他研究方法的运用较少。华薇娜对中美两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方法的研究表明,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主要存在重抽象、轻具体,重宏观、轻微观,多定性、少定量,多静态描述、少动态推测等问题,与美国以调查实验等实证研究法为主导的现象形成了鲜明对比。她对1984-1993年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论文调查方法应用的研究进一步显示,我国期刊中运用调查研究方法的论文仅占1%-5%,且主要集中于藏书建设、读者工作、专题文献调查、情报需求与利用四个主题领域。王玉波等对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1990-1997年研究生论文的分析显示:与80年代相比,90年代运用调查法、实验法的论文已有一定增加,但仍居于次要地位。此外,任全娥对2000-2001年两种图书馆学期刊论文的研究方法进行统计,评析了图书馆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廖利文对1995-2007年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中运用实证研究法的83篇论文进行分析,总结了实证研究法在我国图书情报领域中的应用状况和特征。以上这些调查研究,从不同程度拓展和深化了对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方法应用状况的认识,也为类似研究提供了一些方法论上的启示。但从整体上看,这些研究或着重于研究法层面的统计分析,或集中于某种研究方法的运用领域及特征的考察,而没有考虑到研究方法体系的层次结构,未能深入到研究方法体系内部进行多层面的深入研究。为此,本文以图书馆学情报学博士学位论文为对象,对其中的研究方法进行多层面的调查分析,从一个侧面揭示和反映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方法应用与发展的基本状况。之所以选择博士学位论文为分析对象,主要基于以下考虑:①权威性,博士论文的选题都是本学科领域的前沿问题,且要求有不同程度的创新,代表了学术研究的最高水平;②严肃性,博士论文的完成历经了开题、中期检查到最后的论文答辩,每一环节都有导师的严格把关,相对其他形式的学术文献而言更为严谨;③信息可获得性,与其它类型的文献相比,博士论文写作比较规范,通常有详细的摘要和研究设计的章节,其中往往有作者对“研究方法”具体表述,为有关“研究方法”信息资料的获取提供了便利,避免因研究者的主观判断而造成研究误差。2文献调查法与理论分析法的运用遵循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论原则,本研究采用文献调查法收集资料,并对调查资料中的“研究方法”信息进行描述及统计,同时用理论分析法对其中的相关问题作深入剖析和阐释。研究设计如下:2.1文献检索的种类2010年1月,通过互联网对CNKI学术文献总库中的《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分类检索(检索策略为“类名=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检索范围为全部),共检出论文103篇,并逐篇下载。同时,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的《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中文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库》作补充检索(检索策略为“学科专业=图书馆学”OR“学科专业=情报学”,此三个数据库没有关键词、分类、主题等检索途径),并下载每篇论文的详细文摘。将两次检索得到的资料合并,剔除重复的资料,得到图书情报学博士论文256篇。最后,对这些论文的文摘和研究设计章节进行阅读,对未注明“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的论文予以剔除,最终得到样本资料161篇。2.2研究法和方法资料整理坚持以能深入反映科学研究方法体系的层次结构为基本原则。一般来说,科学研究方法可分为三个层次:①方法论,即指导研究的一般思想或哲学,包括基本的理论假定、研究取向、研究原则、研究逻辑、研究规则等。一门学科的方法论往往与哲学和学科理论有密切联系,也可进一步分为哲学层次的方法论、学科层次的方法论和原则层次的方法论。②研究方式或研究法,指贯穿于研究全过程的程序和操作方式。各门学科常用的研究法可能有所不同,社会研究中的主要研究法有统计调查研究、实地研究、实验研究和间接研究;在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中,主要指实验法、观察法、调查研究法、理性思维法、文献研究法、历史—比较法和文献计量法等。③具体方法与技术,是在研究的某一阶段使用的方法、工具和手段。主要包括问卷调查、访谈、量表测量、文献调研等资料收集的方法,统计分析、模拟法、功能分析、阶级分析、构造类型法等资料分析的方法以及抽样技术、指标设计、计算机辅助分析、资料整理等具体方法、技术或工具。研究方法的三个层次是相互联系的,一般来说,方法论观点影响研究者对研究方式或研究法的选择,而一定的研究方式或研究法又规定了一套与其相应的具体方法和技术。为此,在资料整理中,以单篇论文作为一个记录建立数据文件,每条记录不但包括了作者、论文标题、学科专业、培养单位等基本信息,而且还分层地摘录其中的方法论、研究法、具体方法与技术等“研究方法”信息。由于各论文作者对研究方法的认识、理解和表述等存在一定的差异,故对“研究方法”资料的整理采取忠于原文作者的表达思路为基本原则。2.3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分析资料。3结果分析3.1方法论的分布一般而言,研究方法论作为指导研究的一般思想方法或哲学,是科学研究特别是系统性研究的基本出发点。但在调查的161篇图书馆学情报学博士论文中,只有25篇论文包含了研究方法论的表述,仅占全部论文的15.5%,反映出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者对方法论重视不够,方法论意识还比较淡薄。而从研究方法论的分布结构看,原则层面的方法论、学科层面的方法论、哲学层面的方法论分别占总数的64%、24%和12%。传统上占主导地位的哲学方法论(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明显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对研究更具有实际指导价值的原则层面和学科层面的方法论。但也应注意到,学科层面的方法论比例仍然偏低,反映出可能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者的视野仍比较狭窄,对相关学科理论方法的吸收、借鉴还不够。3.2学界情报学中的研究法三大类型在调查的161篇博士论文中,有152篇说明了各自的研究法。由于各篇论文研究者陈述的研究法多数在1种以上,统计时首先把每种研究法出现1次计为1频次,然后把相同或相近的研究法归为一类并计算其出现的频次,因此,研究法出现的总频次要远远大于研究论文的总篇次。具体分布情况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很多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者对什么是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否有层次、有哪些层次及各层次之间的关系、什么样的方法才真正算得上是一种独立的研究法、如何规范地使用各种研究法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还缺乏全面了解,因而导致在认识和使用研究方法的过程中出现概念泛化、层次错位、表述不规范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把研究方法论当作研究法。例如实证研究属于研究中的一种方法论,它指导着研究者对研究法的选择,但本身并不是研究法,与实证研究方法论相应的研究法有调查法、实验法等,因此,把实证研究视作研究法是不妥当的。另外,把跨学科研究、多学科研究、定量研究、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等研究原则或研究取向当作研究法,把规范分析方法、人文科学方法等方法类型或研究视角当作研究法,把哲学方法这一最高层次的方法论视为研究法也不妥当。②把具体方法与技术当作研究法。具体方法与技术是那些仅在研究的某一阶段使用的方法、工具和手段。例如在调查研究中,调查对象选取阶段会用到抽样方法,资料收集阶段会用到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资料分析阶段会用到统计分析、多元分析等方法技术。如果把调查研究中各个阶段使用的具体方法与技术视为研究法,就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在调查的博士论文中,有的作者就把文献调研、问卷调查、访问法等资料收集的方法当作了研究法,或把统计分析、回归分析、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多维尺度分析、聚类分析、计算机辅助分析、SWOT分析等资料分析的方法与技术当成了研究法。③把研究法等同于研究方法的全部。如有研究者把文献调查、演绎推理、实证研究、案例分析和因子分析都当作研究法,未能认识到研究方法的层次性,没有树立起研究方法是有一定思想基础、研究法和具体方法与技术相配套的整体意识。④把具体工作方法当作研究法。如把信息组织的方法、流程分析的方法、本体构建的方法、文献综述的方法、系统测试的方法等当作研究法。⑤语言表达概括、模糊、歧义,未能用规范的术语表述研究法。从表2可看出此类现象比较普遍,故不再赘述。通过以上资料还可以看出,图书馆学情报学中的研究法主要由以下五大类构成:①理性思维方法,包括科学抽象方法、归纳与演绎法、分析与综合法、逻辑分析法等理性思维方法;②一般科学方法,包括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实地研究法等经验科学方法以及比较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等传统人文社科研究方法;③横断科学方法,包括系统方法、信息方法、数学方法、模型方法等;④图书情报学专门方法;⑤其他方法,包括社会网络分析法、社会文化分析法、生态学方法、经济学方法、媒介传播分析法、制度分析法等20余种。这五类研究法的频次之和依次分别为41次、179次、50次、8次、20余次,一般科学方法、理性思维方法、横断科学方法是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中主要的方法类型。在这些研究法中,比较研究法(57次)、文献研究法(17次)、理性思维方法(41次)等传统的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方法依然魅力不减,居主导地位;调查研究法(含网络调查法)(47次)、实验法(12次)、案例研究法(47次)等经验科学方法以及系统方法(21次)、数学方法(含以数学方法为基础的模型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29次)等横断科学方法异军突起,已成为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方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他相关研究方法如社会网络分析法、社会文化分析法、生态学方法、经济学方法、媒介传播分析法、制度分析法等新的研究法的急剧增加,使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方法呈现出显著的多样化特征,这对于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的纵深发展和理论繁荣必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3.3方法与技术的关系认识不清在调查的161篇博士论文中,大多对“研究方法”的叙述比较笼统,没有论文对研究中各阶段使用的“具体方法与技术”作出明确表述,说明研究者对“研究方法”的层次性及各层次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对具体方法与技术层次还缺乏足够的关注。而多数研究者都把研究工作中各阶段使用的“具体方法与技术”当作了“研究法”。4开展语言学情报学方法论的研究和训练,提高了理论研究的水平和能力上述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博士论文在方法应用上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表现为方法论更趋多元化,研究法种类急剧增加,呈现出显著的多元化特征。这对丰富图书馆学情报学的研究视野、推动图书馆学情报学的理论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然而,也应该注意到,在研究方法的应用中反映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很多研究者的科学方法素养还不高,对什么是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的层次关系、如何规范地使用各种研究法等基本问题还缺乏充分了解,导致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概念泛化、层次错位、表述不规范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①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理论界对研究方法的认识、研究不够。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图书馆学情报学视为应用性社会科学,对应用性研究投入的力量比较多,对理论性的研究却比较忽视,而对研究方法、方法论的研究则更少,使图书馆学情报学至今都尚未建立起系统科学的方法体系。我国的图书馆学情报学论文和专著,也很少能够看到具有严谨规范的研究方法基础者,以致业内学者于良芝认为,我国的专业论著更多地是建立在思索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研究的基础之上的。按照环境习得的相关理论,在这样的学科环境中是很难熏陶、培养出严谨规范的研究者的。②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对研究方法的教学重视不够。研究方法是研究质量和理论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学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都十分重视研究方法的培养和训练。例如,业内学者对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印度等国的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生教育的考察表明,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开设了专门的研究方法课程,并有明确的学分要求,对研究方法教学非常重视,然而在国内则正好相反。据对王知津教授等搜集到的我国25个情报学硕士点的430门课程的考察,25个硕士点均没有开设专门的研究方法课程,而是把研究方法的内容割裂开来,镶嵌在其他相关课程之中。如情报学理论与方法课程中的“现代情报学研究方法论”,信息咨询与服务课程中的“信息咨询理论与方法”,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课程中的“信息管理研究方法”、“知识管理方法与技术”,竞争情报课程中的“竞争情报分析方法”等。缺乏专门研究方法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缺乏系统化的研究方法知识,以致在方法运用中出现种种错误,影响了学术水平和研究质量的提升。要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必须在以下两方面得到加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