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标题排列形式_第1页
公文标题排列形式_第2页
公文标题排列形式_第3页
公文标题排列形式_第4页
公文标题排列形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公文标题排列形式篇一:公文格式编排规则附件公司公文格式编排规则一、公文用纸幅面尺寸及版面要求(一)幅面尺寸:公文用纸统一采用a4型纸,幅面尺寸为210毫米X297毫米。(二)页边与版心尺寸:公文用纸天头(上白边)为37毫米土1毫米,下白边为35毫米,公文用纸订口(左白边)为28毫米土1毫米,右白边为26毫米,版心尺寸为156毫米X225毫米。(三)字体和字号:如无特殊说明,公文格式各要素一般用3号方正仿宋体字,特定情况可以作适当调整。(四)行数和字数: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并撑满版心,特定情况可以作适当调整。(五)文字颜色:如无特殊说明,公文中文字颜色均为黑色二、文件格式公文各要素编排规则版心内的公文格式各要素划分为版头、主体、版记三部分。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以上的部分称为版头;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不含)以下、公文末页首条分隔线(不含)以上的部分称为主体;公文末页首条分隔线以下、末条分隔线以上的部分称为版记。一3—页码位于版心外。(一)版头密级和保密期限。指公文的秘密等级和保密的期限,应根据文件内容据实标注。一般用3号方正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二行;保密期限中的数字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集团公司公文涉及的秘密分为国家秘密和集团公司商业秘密。国家秘密分为“秘密”、“机密”、“绝密”3个层级,企业商业秘密分为“油商密★”、“油商密★★”、“油商密^★★”3个层级。份号。指公文印制份数的顺序号。涉密公文(含国家秘密及集团公司商业秘密)应标注份号,一般用3〜6位3号阿拉伯数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编虚位补齐,即第一份公文份号可以编为“001”、“0001”等。紧急程度。指公文送达和办理的时限要求。根据紧急程度,可分别标注“加急”或“特急”,用3号方正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如需同时标注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则份号标在第一行,密级和保密期限标在第二行,紧急程度标在第三行。发文机关标志。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联合行文时,发文机关标志可以同时标注联署发文机关名称,也可以单独使用主办机关名称,如需同时标注联署发文机关名称,一般应当将主办机关名称排列在前,“文件”二字置于发一4—文机关名称右侧,以联署发文机关名称为准上下居中排列。发文机关标志居中排布,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35毫米,推荐使用方正小标宋体字,颜色为红色,以醒目、美观、庄重为原则,字号不应大于上级机关。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发文顺序号组成。联合行文时,使用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年份、发文顺序号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发文顺序号不加“第”字,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在阿拉伯数字后加“号”字。发文字号编排在发文机关标志下空二行、红色分隔线之上的位置,其中,下行文居中排布,上行文居左空一字编排,与最后一个签发人姓名处在同一行。签发人。上行文应当标注签发人姓名。用3号方正仿宋体字标识“签发人”三字,其后加全角冒号和签发人姓名,签发人姓名用3号方正楷体字,编排在发文机关标志下空二行位置。如有多个签发人,签发人姓名按照发文机关的排列顺序从左到右、自上而下依次均匀编排,一般每行排两个姓名,回行时与上一行第一个签发人姓名对齐。(二)主体公文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一般用2号方正小标宋体字,编排于红色分隔线下空二行位置,分一行或一5—多行居中排列;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长短适宜,间距恰当。标题排列应当使用梯形或菱形。公文标题中一般不使用标点符号,特殊情况下可使用书名号、顿号、括号、引号。主送机关。指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同类型机关统称。主送机关用3号方正仿宋体字,编排于标题下空一行位置,居左顶格,回行时仍顶格,最后一个机关名称后标全角冒号。如主送机关名称过多导致公文首页不能显示正文时,应将主送机关名称移至版记中。主送机关的顺序一般按重要程度排列。各单位之间用顿号或逗号分清层次,同类型机关内同级机关之间用顿号分隔,不同类型机关之间用逗号分隔。总部印发普发性下行文件,主送机关规范用语为“公司各单位、机关各部门”。在遇到主送机关不是同类型的全部时,应一一列出,通常不用“各有关单位”、“各有关部门”等不确切的概括词。公文正文。指公文的主体,用来表述公文的内容。公文首页必须显示正文。一般用3号方正仿宋体字,编排于主送机关名称下一行,每个自然段左空二字,回行顶格。正文中的结构层次序数可依次用“一、、”(一)“、”“1.、”(“1)”标注;一6—一般第一层用3号方正黑体字、第二层用3号方正楷体字、第三层和第四层用3号方正仿宋体字标注。4•附件说明。指公文附件的顺序号和名称。公文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编排“附件”二字,后依次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如有多个附件,使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附件顺序号(如“附件:l.xxx”);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名称较长需回行时,应与上一行附件名称的首字对齐。5.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发文机关署名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成文日期署负责人签发的日期;联合行文时,署最后负责人签发的日期。加盖发文机关印章与署名机关相符,印章统一采用下套方式加盖。成文日期一般右空四字编排,印章用红色,不得盖在空白页上。单一机关行文时,一般在成文日期之上、以成文日期为准居中编排发文机关署名,印章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使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居印章中心偏下位置,印章顶端应当上距正文(或附件说明)一行之内联合行文时,一般将各发文机关署名按照发文机关顺序整齐排列在相应位置,并将印章一一对应、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最后一个印章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印章之间排列整齐、互不相交或相切,每排印章两端不得超出版心,首排印章顶端应当上距正文(或附件说明)一行之内。一7—篇二:常见公文格式和排版常见公文格式和排版、常见文件写作格式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或批准的呈请性、期复性公文。标题:制发机关名称+事由+请示。正文:(1)请示的原因:陈述情况,阐述理由,讲情必要性和可能性,最后用“为此,请示如下”。(2)请示的事项:写明请示要求,如请求物资要写明品名、规格、数量,请求资金要写明金额。结尾语:多用“上述意见,是否妥当,请指示”。“特此请示,请予批准”,“以上请求,请予审批”,“以上请示,请予批复”,“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转各部门执行”等语。注意事项:一文一事;一个主送机关;逐级请示。(二)申请申请书是个人、单位、集体向组织、领导提出请求,要求批准或帮助解决问题的专用书信。标题有两种写法,一是直接写“申请书”,另一是在“申请书”前加上内容,如“入党申请书”、“调换工作申请书”等,一般采用第二种。称谓顶格写明接受申请书的单位、组织或有关领导。正文正文部分是申请书的主体,首先提出要求,其次说明理由。理由要写得客观、充分,事项要写得清楚、简洁。结尾写明惯用语“特此申请”、“恳请领导帮助解决”、“希望领导研究批准”等,也可用“此致”“敬礼”礼貌用语。署名、日期个人申请要写清申请者姓名,单位申请写明单位名称并加盖公章,注日期。(三)报告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建议、答复上级机关询问时用的陈述性公文。标题:制发机关+事由+报告;报告前可加“紧急”正文:事由:直陈其事,把情况及前因、后果写清楚。事项:写工作步骤、措施、效果。也可以写工作的意见、建议或应注意的问题。结尾:可写“特此报告”、“专此报告”,后面不用任何标点符号,或“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各部门执行”,或“以上报告,请指示”等语。注意事项:概述事实,重点突出,中心明确,实事求是,有针对性。(四)通知通知是下行文,要求下级机关办理、执行或服从安排的文种。通知讲究时效性,是告知立即办理、执行或周知的事项。标题:制发机关+事由+通知。正文:㈠通知前言:即制发通知的理由、目的、依据。例如“为了解决XXX的问题,经XXX批准,现将XXX,具体规定通知如下。㈡通知主体:写出通知事项,分条列项,条目分明。结尾:三种写法:意尽言止,不单写结束语。在前言和主体之间,如未用“特作如下通知”作为过渡语,结尾可用“特此通知”结尾。再次明确主题的段落描写。(五)决议、决定对某些问题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用“决定”。经过会议讨论通过,要求贯彻执行的事项,用“决议”。1.决议的写法决议由首部和正文两部分组成。首部。包括标题和成文时间两个项目。标题:决议的标题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发文机关(或会议名称)、事由和文种构成;另一种是事由和文种构成。成文时间:即决议正式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