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导向的城市风貌规划研究_第1页
基于问题导向的城市风貌规划研究_第2页
基于问题导向的城市风貌规划研究_第3页
基于问题导向的城市风貌规划研究_第4页
基于问题导向的城市风貌规划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问题导向的城市风貌规划研究

城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城市空间的巨大变化。城市面貌在二维受控、三维失控的状态下,千城一面、刻意模仿复制等等诟病层出不穷。城市风貌是每一个城市的形象,给人最直观的视觉感受,是每一届政府所关注的重点工程。本文研究如何解决国内城市风貌规划的现实问题,如何用规划的手段提出切实可行的具有可操作性可实施的具体策略。一、城市风格规划的重要性和现实(一)从环境自然的体环境组成城市景观环境城市风貌即城市的风采和面貌,“风”是对城市社会人文软件系统的概括,即城市格调、城市风采等方面的统称;“貌”则是对城市总体环境硬件特征的综合把握,即城市的面貌、形态、容貌。城市风貌包括由山、水、植物、气候等所组成的自然环境风貌,和城市历史发展沉淀下来以及现代城市建设而成的人文景观环境两个部分。城市风貌规划就是运用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和方法,对各种风貌要素的景观设计要求和空间组合关系做出合理的安排,以形成生态和谐、尺度宜人、协调统一、视觉优美的风貌特色景观,展现城市的个性魅力。(二)城市景观中的景观塑造城市特色是城市的最佳竞争优势所在,城市风貌规划能够通过详尽的现状调研,将城市的自然特色、发展动力、历史文脉及人文精神等融入到风貌要素的设计中去,进而凭借空间序列和风貌景观的有效组织,形成别具特色的节点空间系统、开放空间系统、高度控制系统等,从而强化了城市的差异性,彰显城市个性特色。城市风貌规划是以改善城市的空间环境、塑造良好的空间秩序为根本目的的。它通过自然山水的整合,城市色彩、开放空间、景观视廊、眺望系统、建筑要素等的塑造,为城市营造出优美的视觉空间形象;同时,也为实现现代城市“宜居、安居、康居、逸居”的基本要求,打造现代宜居城市,切实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三)城市发展规划国内城市规划发展至今,无论是上层次的总体规划,还是下层次的详细规划,都普遍缺乏对城市风貌的关注。城市风貌规划的提出,是对当前城市规划体系的补充和完善(见图1)。控制性详细规划缺乏操作性,城市设计缺乏整体层面的统筹考虑,风貌规划在其中。一方面在不同层次规划间可以起到良好的过渡和衔接作用,另一方面,通过控制图则的编制,为规划管理部门的操作和管理提供必要的专业技术规范和控制要求,有利于项目审批和日常监管(见图2)。(四)中国城市风格规划的现实1.最大化利益目标开展风貌规划,是要将城市建设成景观秀美、空间和谐、环境优越的人居佳地,理应以全体市民的利益最大化为终极目标。但是就目前而言,城市风貌规划大多仍由政府和专业技术人员主导规划,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很少顾及到市民的真实想法,难以得到公众认可,所谓的公众参与仅仅停留在规划成果的展示层面。2.注重外来建筑风貌,忽略城市文化过于关注外在的物质空间风貌,对隐含在其后的非物质风貌要素缺乏足够的重视;过于强调外在的建筑风貌和街道景观等,对于融入其中的历史文化、城市精神等却近乎漠视。正因为如此,缺乏针对性和差异化发展,造成千城一面的局面,不利于城市品牌的打造。3.指导建设实践以二维图纸和文本为主的成果,存在建设指导性弱、管理依据性差等不足,难以切实指导建设实践。抽象表述的图示内容和文字,无法落到实处,笼统而空泛,无法给城市风貌建设活动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又使规划管理人员的裁量标准难以取得一致,给管理部门的监管督察工作增加了难度。二、综合模式的城市风格规划(一)城市景观风貌的规划控制国内的城市风貌规划通常采取从上至下的模式,从整体目标、整体结构的控制到局部、细节和分系统的控制,注重城市整体风貌的全面性、延续性、特色主导性和适应性。广安城市风貌规划首先也是从传统的规划模式入手,在风貌的整体性上从山水格局,廊道和轴线上进行控制;在风貌的延续性上从社会、经济和生态各个方面能够可持续发展;在风貌的特色主导性上彰显不同城市的特色形象;在风貌的适应性上从细节、重要节点等与人的行为活动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的控制这四个方面进行了规划控制(见图3)。落到细部的分系统控制通常分为引导性控制(风貌分区、标志物、节点空间、天际轮廓线、滨水岸线等)和限制性控制(建筑高度、视线通廊等),从不同层面对城市风貌进行控制。(二)传统风貌与现代风貌的融合每个城市面对的风貌问题必然因其地域环境、演进历史、发展阶段、空间政策等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如古老的城市普遍面临传统风貌与现代风貌的融合问题,而新兴的城市则大都具有天际线不佳、城市色彩杂乱等问题。风貌规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倡导以问题为导向的城市风貌规划,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重点突出、行之有效的规划设计方案,才能切实解决城市发展中出现的风貌问题。1.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从现状认知入手,提炼广安城市风貌的各种要素,并且在搜集公众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实际问题,才能进一步指导规划目标、规划策略的完善,以提出相应能解决问题的规划策略为目的,做到体现城市的个性特色和风貌规划的现实指导性(见图4)。2.自然山水融合的自然山水形态广安具有“群山环抱、曲水相连、显山露水”的山水格局,外围山体拥城入怀,城区与周边的翠屏山和神龙山等山峦簇拥而立,渠江和西溪河蜿蜒交汇穿越广安城区,城中各处皆可领略山水融合的优美自然山水形态。其城市风貌、风格已初具格局,但城市风貌的个性特色尚未能得以充分彰显。3.广深两地城市活力缺乏文化渗透力较弱:小平故里独居一隅,尚不能形成具有普遍影响力的城市文化氛围,极大促进和培养市民的城市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绿色辐射力和质的差距:虽具有山体绿障,城市中也不乏绿色萦绕,但是广安城市绿化手法相对贫乏,缺乏展现城市绿色形象和人文关怀的小尺度、覆盖面广泛的绿地系统。“两水”不显:渠江和西溪河,其本身的景观特质和对城市景观乃至城市精神内涵的贡献潜力尚待挖掘。城市活力的积极体现不充分:缺乏小尺度的人文景观节点,缺乏互动性和主动选择性。城市空间的表现力欠缺: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大量未经雕琢的现代建筑形式和空间,从色彩基调的控制力缺乏到依街为市被全面封闭的众多街巷空间等方面,都亟待有更高标准的风貌整治。4.城市文化策略针对文化、绿化、水体、城市活力、城市空间五大现实问题,提出“五彩广安”,即分别对应解决城市问题的五个规划目标(见图5):针对文化渗透力较弱,提出城市文化策略,即红色广安;针对绿色辐射力和质的差距,提出城市生态策略,即绿色广安;针对“两水”不显,提出滨水空间策略,即蓝色广安;针对城市空间的表现力欠缺,提出城市空间策略,即银色广安。5.廊道网络规划结合“五彩广安”的总体目标,提出具体的风貌建设总策略——“魅力长廊”。城市风貌中无论是区域范围的色彩、整体风格,还是某一个节点或者城市的标志物,都可以归结到路径——廊道上(见图6)。廊道的围合组成了一个区域,廊道的交点是主要的公共空间,廊道本身是承载各种活动、对外展现城市风貌的窗口。利用城市廊道这一公众日常生活空间和行为场所之间联系的纽带,将廊道作为整个规划的载体,将不同的风貌整治策略实施到廊道上,既现实又有可操作性,以小见大,以线串点,以线带面,从而推动和较为全面地展开广安城市风貌建设。在整个规划区的范围里选取重要道路和西溪河、渠江两条主要的水廊作为“魅力廊道”(见图7)。这些廊道的选择与传统的风貌规划相结合,廊道贯穿整个规划分区的10个区,同时兼具考虑与风貌整体色彩、滨江天际线的关系。实体廊道是主要的城市干道;虚体廊道是与周围山体联系的山体绿契、水系廊道和景观视线通廊。以选取的廊道作为风貌规划的实际操作载体,以不同现状问题所提取的规划目标为指导,将文化、绿化等各种解决策略运用到廊道中。(三)以问题为导向的新模式,体现了基本前提传统模式下的城市风貌规划从上至下,从整体结构入手,具有统筹全局的作用,能够从整体上控制住城市风貌的大致方向,控制大范围、大分区下的色彩、标志系统等等。但是整体规划流于表面,大而空,难以避免现实问题,无法体现城市个性和具有现实指导性,脱离了城市实际和大众基础。以问题为导向的新模式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具有指导性、操作性和实用性,在现状认知的基础上才能针对城市亟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对症下药,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结合实际充分发挥出城市的个性特征,是传统模式风貌规划的最好补充。广安城市风貌规划采取传统和新模式两者并行的策略,互相佐证、补充,以廊道系统作为切入点,将具有针对性的规划策略具体操作执行到街道上。从街道的文化景观、绿化设置、活力打造和空间营造等方面共同完善风貌规划,弥补传统风貌规划的不足,使得风貌规划具有实际可操作性。三、“城市”的应对策略在“五彩广安,魅力长廊”的规划策略指导下,将现状问题、规划目标、解决策略一一对应,从“廊道”的五个方面(文化景观、滨水廊道、生态绿化、活力和公共空间)提出针对红色广安、蓝色广安、绿色广安、金色广安、银色广安的具体解决策略,落到实处解决广安城市存在的风貌问题,达到“五彩广安”的整体目标。(一)城市文化格局“红色广安”提出文化景观风貌规划,将选取的主要廊道系统规划形成“一环四射”的文化景观风貌结构。一环指的是贯穿中心城区的文化环;四射指的是以文化环为骨架向外延伸的城市文化景观廊道(见图8)。以广安主要城市街道为骨架,渗透最基本的传统文化要素形成“一环”,结合廊道的局部特色整体协调打造,形成完整的城市文化风貌环。四射(开放文化大道、发展文化大道、科技文化大道、传统文化大道、革命文化大道)分别以四种主题元素为主,利用不同的景观小品、标牌、雕塑等营造不同的文化景观氛围。(二)注重景观特色水体是整个城市风貌的重要影响因子,其形成的自然环境及景观特色是城市的个性名片。渠江和西溪河作为广安主要的水系廊道,一江一河,一动一静,形成不同的城市风貌,解决策略也不尽相同。1.两岸功能的复合渠江两岸,一新一旧两个区域,老区以协调为主,新区严格控制建设,结合山体等绿化廊道建立完整的具有现代气息的城市天际线,以两岸的多种复合功能为依托,展示现代化发展下的城市新形象(见图9)。2.休闲休闲区西溪河和渠江相比,生活性更强,更加贴近市民的日常活动。规划将西溪河按堤坝划分为4个区域(见图10):商贸休闲区、亲水休闲区、文化休闲区、城市山水景观区。沿廊道提出缤纷花廊策略,结合四个区的不同功能主题,以具有浓郁文化情怀和浪漫情怀的有花树种为主,搭配其他四季均可观赏的有花乔木,强调一年四季皆有花可赏,将西溪河打造成为具有典型代表性、节庆参与性的城市重要廊道。(三)绿地系统等级的规划设计—生态解决策略廊道的绿化景观规划以线状的街道两侧行道树为主,辅助以点状的公园绿地。公园绿地以5分钟步行范围、城市公园范围和郊区公园范围三种等级覆盖整个广安,做到绿地贴近市民普通生活,增添生活情趣和活力(见图11)。其中五分钟袖珍公园是生态解决策略的重点,在沿廊道两侧设置这种街头绿地既保证了绿化质量,又体现了人文关怀的小尺度公共空间。袖珍公园的大致尺度在20平方米到100平方米左右,服务半径为800米左右,大约为正常人平均步行速度5分钟,规划范围内共增加21处。(四)慢行休闲廊道景观带针对城市活力缺乏的问题,提出打造城市慢行休闲廊道系统,把慢速出行方式作为主要的交通出行方式,引导居民采用“步行+公交”、“自行车+公交”出行,从而营造舒适、安全、便捷、休闲、增加市民参与度和城市活力的廊道空间。在规划区范围内选取渠江、西溪河两大主要的景观元素打造沿江河的主要慢行休闲廊道,形成休闲廊道景观带;从景观带出发,结合用地功能和景观需求,形成多条须状的休闲廊道,共同营造“两带多轴”的慢行休闲廊道(见图12)。慢行休闲廊道通过采用彩色混凝土划分非机动车道,通过改换具有景观性的高大行道乔木,改造景观型栏杆、岗亭等设施,使其具有可识别性。(五)景观廊道空间形态公建化城市空间表现力体现在建筑风格、建筑色彩、夜景效果和空间形态四个方面。从廊道出发,以线性街道分隔形成不同的建筑风格和建筑色彩区域。对于主要景观廊道的空间形态进行住宅公建化处理,同时通过架空、外挑等多种空间围合方式将公共空间和建筑空间融合,营造丰富的空间变化形态,使其作为展示城市形象、体现建筑现代特征的载体(见图13)。夜景照明点、线、面分层次打造,重要的街道、水系廊道和节点采取特殊的照明方式和亮度(见图14),各个功能分区下的夜景照明与其中主要廊道的照明方式相吻合。四、可供操作、实施的城市风貌规划策略城市风貌规划是城市规划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指导城市建设的方向标,也是最贴近生活的实际规划。它不仅解决城市对外形象的展示,也着力改变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空间。它除了要反映一个城市的个性特色,也要有着可供操作、实施的具体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