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东省高中生物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_第1页
2023年广东省高中生物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_第2页
2023年广东省高中生物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_第3页
2023年广东省高中生物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_第4页
2023年广东省高中生物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2023年第二次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学一、单选题I: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流感病毒(RNA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A.病毒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B.病毒遗传物质由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C.流感病毒变异快是因为RNA复制易出错D.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2.某实验小组拟检测葡萄汁中的还原糖,应选用()A.斐林试剂 B.双缩脲试剂C.苏丹Ⅲ染液 D.碘液3.劳动者辛勤劳作大量出汗后应多喝淡盐水,补充水和N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Na+缺乏容易引起肌肉酸痛B.Na+能直接为人体提供能量C.水有助于体内营养物质运输D.水参与细胞内许多生物化学反应4.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A.显微镜的发明为细胞学说的建立提供了有力工具B.科学观察和归纳概括相结合形成了细胞学说理论C.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差异性D.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5.下图示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过程,①~④为参与该过程的细胞器。下列标注正确的是()A.①核糖体 B.②高尔基体C.③叶绿体 D.④内质网6.我国科学家在南海发现了一些新的单细胞生物,初步对它们分类时应关注()①核膜的有无

②核糖体的有无

③细胞壁的有无

④细胞膜的有无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7.一些细胞器有增大膜面积的独特结构,其中不包括()A.叶绿体的类囊体 B.高尔基体的囊泡C.内质网的扁平囊结构 D.线粒体内膜的嵴8.下图是某同学用光学显微镜观察黑藻叶肉细胞绘制的示意图,箭头表示叶绿体的运动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体运动可作为判断细胞质流动的依据B.观察前需用合适的染液对细胞进行染色C.高倍镜下可观察到叶绿体由双层膜包被D.图中细胞质流动的真实方向为顺时针9.阿米巴痢疾由寄生在人体肠道内变形虫引起。发病时,变形虫直接“吃掉”肠壁细胞或分泌蛋白酶溶解肠壁细胞。肠壁细胞和蛋白酶进出该变形虫的方式分别是()A.自由扩散、协助扩散 B.协助扩散、自由扩散C.主动运输、协助扩散 D.胞吞、胞吐10.下列生物学现象中,形成了新物种的是()A.马和驴交配产生骡B.长颈鹿后代中出现脖子更长的个体C.环境变化使桦尺蛾种群中黑色个体增多D.地理隔离使加拉帕戈斯群岛形成多种地雀11.慢跑是一项有益身心健康的有氧运动。氧气进入人体细胞后,参与有氧呼吸的场所是()A.细胞质基质 B.线粒体基质C.线粒体外膜 D.线粒体内膜12.细胞膜的主要组成物质是()A.磷脂和蛋白质 B.磷脂和核酸C.蛋白质和糖类 D.核酸和糖类13.某同学利用紫色洋葱鳞片叶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优先选用鳞片叶的内表皮为实验材料B.载玻片上先放置表皮,再滴加清水C.应首先使用高倍镜寻找细胞D.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中央液泡会变小14.ATP被喻为细胞的能量“货币”。下列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质和细胞核中都分布有ATPB.ATP的结构简式为A-P~P~PC.ATP合成所需能量均来自细胞呼吸D.ATP可参与蛋白质分子磷酸化15.某实验小组设计下图装置进行酶活性的探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可用点燃的卫生香对量筒收集到的气体进行检验B.研磨液中的过氧化氢酶为H2O2分解提供能量C.将恒温水浴换为冰水浴,可加快气体产生速度D.将肝脏研磨液换成清水,可探究酶的专一性16.某同学根据光合作用原理画出图,其中暗反应可为光反应提供(

)A.NADPH和ATP B.(CH2O)和O2C.NADP+和ADP+Pi D.CO2和H2O17.白色盘状南瓜(WWDD)和黄色球状南瓜(wwdd)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理论上,F2中基因型WwDd的比例是()A.1/4 B.3/8 C.7/16 D.9/1618.世界上首批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在我国诞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接受供体核的卵母细胞要先做去核处理B.克隆猴的生长发育过程经历了细胞增殖和分化C.克隆猴细胞核的遗传物质与供体核的遗传物质一致D.克隆猴的诞生表明已分化的动物细胞具全能性19.下图为某同学拍摄的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显微照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为正确的有丝分裂顺序B.可在时期③观察到位于细胞中央的赤道板C.选择时期④可以更好地对染色体进行计数D.纺锤体在时期⑤出现,时期②消失20.某牧场马的毛色有栗色(B)和白色(b)两种,两匹栗色马交配产下一匹白色小马,该小马亲本的基因型是()A.BB和Bb B.Bb和bbC.Bb和Bb D.BB和BB21.下图示二倍体动物精巢细胞减数分裂某一时期,该细胞处于()

A.减数分裂Ⅰ后期 B.减数分裂Ⅰ末期C.减数分裂Ⅱ后期 D.减数分裂Ⅱ末期22.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有许多优点,但不包括()A.花大且易于人工授粉B.子代数量较多C.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D.种子蛋白质含量较高23.科学家从古人类活动遗址挖掘到一些猪骨骼化石,从中提取线粒体DNA进行分析以研究其进化过程,该研究未涉及的进化证据是()A.胚胎学证据 B.比较解剖学证据C.化石证据 D.分子生物学证据24.艾弗里用实验证明了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是()A.脱氧核糖核酸 B.蛋白质C.核糖核酸 D.脂质25.某学校举行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比赛,下列作品中符合科学事实的是()A. B.C. D.26.细胞内DNA的半保留复制保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DNA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B.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C.DNA复制需要模板、原料、酶等,但不需要能量D.两个子代DNA分子都由母链和新合成的子链构成27.一些生命现象可以用表观遗传进行解释,但不包括()A.一些同卵双胞胎姐妹相貌具有微小差异B.人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猫叫综合征C.小鼠的Avy基因甲基化导致毛色不同D.同一蜂群中蜂王和工蜂各自具有不同的生理特点28.2022年4月,我国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带回太空诱变的种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太空环境能提高突变率B.太空诱变具有随机性C.太空诱变具有不定向性D.太空诱变都是有利的29.一些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见下表,其中影响基因转录过程的组别是()组别抗菌药物抗菌机制A红霉素与核糖体结合,抑制肽链的延伸B四环素阻止tRNA与核糖体上mRNA结合C利福平抑制细菌RNA聚合酶的活性D环丙沙星抑制细菌DNA的合成A.A B.B C.C D.D30.水稻品种“广场矮”曾大面积推广,该品种由“广场13”与“矮仔占”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的获得主要是利用了()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C.染色体结构变异 D.染色体数目变异31.下图为某遗传病的系谱图,该病的遗传方式是()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32.科学家用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药进行组织培养获得单倍体,再经秋水仙素处理和选育获得了新品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育种方法能缩短育种年限B.该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C.该品种自交后代会性状分离D.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形成33.我国科学家利用二倍体葡萄“喜乐”与四倍体葡萄“巨峰”杂交,选育出三倍体葡萄新品种“沪培1号”。下列关于该品种的叙述,错误的是()A.沪培1号属于多倍体B.开花时形成的配子多数可育C.其果实具有无核等优点D.其减数分裂会出现联会紊乱34.下列叙述中,不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的是()A.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B.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C.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D.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35.南印度洋上的凯尔盖朗岛经常刮大风,达尔文发现该岛上某种昆虫大部分残翅或无翅,少部分正常翅。该现象说明()A.正常翅昆虫更适应岛上环境B.无翅和正常翅昆虫存在生殖隔离C.昆虫种群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D.岛上环境对昆虫进行了定向选择36.人类体细胞有23对染色体,下图示精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其中序号②对应的细胞类型是()A.精原细胞 B.初级精母细胞C.次级精母细胞 D.精细胞37.科技工作者常运用不同的方法获得优良作物品种或种苗,不会引起遗传变异的方法是()A.通过嫁接技术得到优质荔枝苗B.用γ射线处理大豆种子培育新品种C.用二倍体番茄培育四倍体番茄D.用杂交技术培育水稻新品种38.某同学用新鲜菠菜叶进行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将叶片剪碎后研磨,有利于快速提取色素B.研磨叶片时加入SiO2,可以防止色素被破坏C.研磨时加入乙醇的量越多,提取的色素浓度越高D.层析过程中,叶黄素移动的速度最慢39.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酵母菌在有氧、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B.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有水C.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D.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中有酒精40.从受精卵发育成婴儿,机体的细胞类型增加到200多种。细胞类型增加的主要途径是()A.细胞生长 B.细胞凋亡C.细胞分化 D.细胞衰老二、单选题II: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劳动课中,同学们以低密度和高密度两种方式种植玉米,精心管理使植株生长正常。在开花期和籽粒乳熟期分别测定叶片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结果如下表。完成下面小题。时期净光合速率(umol·m-2·s-1)蒸腾速率(mmol·m-2·s-1)低密度高密度低密度高密度开花期32.024.86.94.4乳熟期27.317.96.13.041.玉米根部细胞吸收下列物质时,一定不需要膜蛋白参与的是()A.O2 B.H2O C.氨基酸 D.K+42.玉米籽粒细胞中不含氮元素的有机物是()A.核酸 B.还原糖 C.磷脂 D.蛋白质43.由上表可知,与开花期相比,乳熟期叶片净光合速率大幅降低,推测净光合速率降低是因为()A.叶面积减少 B.叶片衰老变黄C.光照强度下降 D.CO2浓度下降44.根据表中数据,推测两种栽培条件下,玉米叶片的差异表现在()A.叶绿素的种类 B.叶绿体的功能C.气孔的开度 D.气孔的结构45.若干旱条件下,低密度植株叶片先发生萎蔫,可能的原因是()A.呼吸速率更高 B.蒸腾速率更大C.光合速率更高 D.叶片面积更大清远麻鸡是广东省优质地方品种。该鸡的Z染色体上携带影响羽毛生长速度的基因,其中慢羽基因M为显性,初生雏鸡的翅尖羽毛较短;快羽基因m为隐性,初生雏鸡的翅尖羽毛较长,两个基因结构见下图。完成下面小题。46.据图可知,与M基因相比,m基因发生了碱基的()A.缺失 B.增添 C.替换 D.重复47.母鸡的性染色体是ZW型,公鸡是ZZ型,快羽母鸡和快羽公鸡的基因型分别是()A.ZmW,ZMZM B.ZMW,ZMZMC.ZmW,ZmZm D.ZMW,ZmZm48.下列关于M和m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慢羽公鸡体细胞中不存在m基因B.M和m基因的转录在细胞核中进行C.M或m基因在雏鸡皮肤组织中表达D.M和m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功能不同49.若根据子代初生雏鸡翅尖羽毛特点就能判断其性别,则亲本的杂交组合应该是()A.ZmW×ZMZM B.ZMW×ZMZmC.ZmW×ZmZm D.ZMW×ZmZm50.养鸡场需要筛选出基因型为ZMZM的慢羽公鸡作种鸡,下列能产生目标种鸡的杂交组合是()A.慢羽母鸡×快羽公鸡B.快羽母鸡×慢羽公鸡C.慢羽母鸡×慢羽公鸡D.快羽母鸡×快羽公鸡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1.B【分析】病毒属于非细胞生物,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外壳构成,依赖活的宿主细胞才能完成生命活动。病毒的复制方式属于繁殖,自身只提供核酸作为模板,合成核酸和蛋白质的原料及酶等均有宿主细胞提供。【详解】A、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故病毒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A正确;B、题干信息,流感病毒遗传物质是RNA,则病毒遗传物质由4种核糖核苷酸组成,B错误;C、流感病毒遗传物质是RNA,RNA一般为单链,RNA复制易出错,导致流感病毒变异快,C正确;D、流感病毒属于非细胞生物,没有细胞结构,依赖活的宿主细胞才能完成生命活动,D正确。故选B。2.A【分析】生物大分子的检测方法: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淀粉遇碘液变蓝;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脂肪需要使用苏丹III染色,使用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的脂肪颗粒。【详解】A、葡萄糖具有还原性,检测葡萄汁中的还原糖可用斐林试剂,A正确;B、双缩脲试剂可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存在,不能鉴定葡萄糖,B错误;C、苏丹Ⅲ染液用于鉴定脂肪的存在,不能鉴定葡萄糖,C错误;D、碘液可检测淀粉的存在,不能用于葡萄糖的鉴定,D错误。故选A。3.B【分析】无机盐中含有各种矿质元素,可参与细胞内复杂化合物的组成,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维持细胞的渗透压以及维持细胞和生物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详解】A、人体缺乏Na+会引起神经、肌肉细胞的兴奋性降低,引发人体肌肉酸痛、无力等,A正确;B、无机盐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故Na+不能直接为人体提供能量,B错误;C、水可以把营养物质运送到各个细胞,同时也可以把各个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运送到体外,C正确;D、细胞内许多生物化学反应需要水的参与,如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D正确。故选B。4.C【分析】细胞学说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其内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详解】A、光学显微镜的发明,让生物学研究从宏观领域进入微观领域成为可能,故显微镜的发明为细胞学说的建立提供了有力工具,A正确;B、施莱登和施旺将科学观察和归纳概括相结合提出了细胞学说的基础内容,B正确;C、细胞学说揭示了动植物的统一性,没有揭示动物植物的差异性,C错误;D、细胞学说认为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D正确。故选C。5.A【分析】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分别参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修饰、包装等,线粒体为这些过程提供能量。【详解】A、①有游离在细胞质中的,也有附着在内质网上的,因此①是核糖体,A正确;B、②是与细胞核相连,并有核糖体附着,因此②是内质网,B错误;C、③是内膜向内折叠成脊,因此是线粒体,C错误;D、可以用囊泡连接内质网和细胞膜,因此④是高尔基体,D错误。故选A。6.A【分析】由细胞构成的生物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它们都具有细胞膜,都含有核糖体。构成原核生物的原核细胞与构成真核生物的真核细胞的最重要的区别是有无核膜,所以可根据核膜的有无判断该生物是原核生物还是真核生物。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而其他绝大多数生物都具有细胞壁,所以能够根据细胞壁的有无来鉴定该单细胞生物的类别。【详解】①根据核膜的有无可以判断该单细胞生物是原核生物还是真核生物,①正确;②核糖体是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所以不能根据核糖体的有无来鉴定该单细胞生物的类别,②错误;③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而其他绝大多数生物都具有细胞壁,因此可以根据细胞壁的有无来鉴定该单细胞生物的类别,③正确;④所有细胞都具有细胞膜,所以不能依据细胞膜的有无来鉴定该单细胞生物的类别,④错误。故选A。7.B【分析】生物膜主要由蛋白质和脂质组成的,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数是可以运动的,导致细胞膜的结构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正是由于丰富的生物膜系统上附着着多种多样的酶,各种化学反应得以有序而高效的进行。在细胞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方面,生物膜系统也发挥重要作用。【详解】A、叶绿体通过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增大膜面积,A正确;B、高尔基体通过产生小泡而减少了高尔基体的膜面积,产生的小泡通过与细胞膜融合增大了细胞膜的面积,B错误;C、内质网通过折叠成扁平囊结构并广泛分布于细胞质基质中增大膜面积,C正确;D、线粒体通过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增大膜面积,D正确。故选B。8.A【分析】细胞中的叶绿体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散布于细胞质中,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它的形态。细胞质流动的观察以叶绿体作为参照物。【详解】A、叶绿体中有光合色素,呈绿色,是观察细胞质流动的参照物,即叶绿体的运动可作为判断细胞质流动的依据,A正确;B、由于叶绿体有颜色,因而可直接观察,不需要观察前进行染色处理,B错误;C、叶绿体具有双层膜,其双层膜结构需要借助电子显微镜高观察到,C错误;D、显微镜下观察到叶绿体逆时针流动,叶绿体的真实流动方向应为逆时针,D错误。故选A。9.D【分析】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离子、小分子: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大分子物质:胞吐、胞吞。【详解】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不能以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方式通过细胞膜,大分子物质通过胞吞、胞吐进出细胞,故直接“吃掉”肠壁细胞的方式为胞吞,变形虫分泌蛋白酶的方式是胞吐,D正确,ABC错误。故选D。10.D【分析】物种是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地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特征,而且在自然状态能够相互交配并能生殖出可育的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长期地理隔离可能导致生殖隔离的产生,但不一定能产生生殖隔离。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通过隔离形成新的物种。【详解】A、马和驴交配产生骡,骡不可育,说明马和驴存在生殖隔离,是两个物种,而螺因为不可育,因而不是一个物种,A错误;B、长颈鹿后代中出现脖子更长的个体,是出现了新的变异,不是形成了新的物种,B错误;C、环境变化使桦尺蛾种群中黑色个体增多,说明环境选择了黑色个体,但依然是同一个物种,C错误;D、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使加拉帕戈斯群岛形成多种地雀,且这些地雀之间出现了生殖隔离,因而意味着新物种的出现,D正确。故选D。11.D【分析】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发生于细胞质基质,1分子葡萄糖分解为两分子丙酮酸,产生少量[H]并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发生于线粒体基质,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和[H],并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发生于线粒体内膜,[H]与氧气结合成水并释放大量能量。【详解】氧气进入人体细胞后,进入线粒体内膜,与[H]反应生成水,属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故氧气进入人体细胞后,参与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D正确,ABC错误。故选D。12.A【分析】细胞膜的成分主要有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有少量的糖类.其中脂质约占细胞膜总量的50%,在组成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蛋白质约占细胞膜总量的40%,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决定着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糖类约占细胞膜总量的2%~10%,糖类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或脂质结合成糖蛋白或糖脂,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面。【详解】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为脂质、蛋白质,另外还含有少量的糖类,构成细胞膜的脂质主要成分是磷脂,A正确,BCD错误。故选A。13.D【分析】液泡内的液体是细胞液,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液泡膜及二者之间的细胞质组成原生质层,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当细胞外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当细胞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详解】A、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也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只是其无液泡无颜色,不利于观察,故应该优先选择外表皮细胞,其液泡是紫色的,A错误;B、应先滴加清水,再在载玻片上放置表皮,这样在水的张力作用下,才会使得洋葱鳞片叶展开,便于观察,B错误;C、应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细胞,再转换高倍镜,进行观察,C错误;D、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植物细胞失水,中央液泡会变小,D正确。故选D。14.C【分析】ATP的结构式是A-P~P~P,ATP是可作为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详解】A、细胞质和细胞核中生命活动需要ATP提供能量,故细胞质和细胞核中都有ATP的分布,A正确;B、ATP的结构简式为A-P~P~P,B正确;C、ATP合成所需的能量可来自细胞呼吸或光合作用的化学能,C错误;D、ATP水解释放的磷酸基团可使蛋白质等分子磷酸化而改变结构,D正确。故选C。15.A【分析】细胞中几乎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是由酶催化的。酶催化特定化学反应的能力称为酶活性。酶活性可用在一定条件下酶所催化某一化学反应的速率表示。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温度、pH、某些化合物等。【详解】A、实验目的探究酶活性,根据题图可知,因变量可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氧气的速率来表示,故可用点燃的卫生香对量筒收集到的气体进行检验,A正确;B、酶作用的实质是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而不能为化学反应提供物质或能量,故研磨液中的过氧化氢酶不能为H2O2分解提供能量,B错误;C、将恒温水浴换为冰水浴,可减慢气体产生速度,C错误;D、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设计思路为同酶不同底物或同底物不同酶进行实验;将肝脏研磨液换成清水,可探究酶具有催化作用,D错误。故选A。16.C【分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发生场所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色素吸收光能、传递光能,并将一部分光能用于水的光解生成[H](NADPH)和氧气,另一部分光能用于合成ATP;暗反应发生场所是叶绿体基质中,首先发生二氧化碳的固定,即二氧化碳和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两分子的三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在光反应产生的[H](NADPH)和ATP的作用下被还原,进而合成有机物。【详解】A、NADPH和ATP是光反应中产生,在暗反应中消耗的物质,不符合题意,A错误;B、(CH2O)是暗反应的产物,O2是光反应的产物,二者没有实现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联系,B错误;C、NADP+和ADP+Pi是C3还原过程中消耗NADPH和ATP后的产物,可再度用于光反应过程,符合题意,C正确;D、CO2是暗反应的原料,H2O是光反应的原料,二者之间没有建立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联系,D错误。故选C。17.A【分析】基因分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详解】题干信息,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则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白色盘状南瓜(WWDD)和黄色球状南瓜(wwdd)杂交得到F1(WwDd),F1自交得到F2,即W_D_:W_dd:wwD_:wwdd=9:3:3:1,而W_D_含有四种基因型分别为WWDD:WwDD:WWDd:WwDd=1:2:2:4,即F2中WwDd占4份,则F2中基因型WwDd的比例是4/16=1/4,BCD错误,A正确。故选A。18.D【分析】细胞全能性是指已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详解】A、卵母细胞核的识别和去除是体细胞克隆猴成功的关键性技术,故接受供体核的卵母细胞要先做去核处理,A正确;B、克隆猴是通过有丝分裂增加体细胞数目,通过分化使细胞种类增加,从而实现生长发育的,故克隆猴的生长发育过程经历了细胞增殖和分化,B正确;C、克隆猴细胞核基因型与核供体细胞完全一致,细胞质基因来源于受体细胞,C正确;D、细胞全能性是指已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动物细胞的全能性受到限制,但是克隆猴的成功说明已分化的动物细胞中,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D错误。故选D。19.D【分析】题图分析:图中①表示分裂间期,②表示分裂末期,③表示分裂中期,④表示分裂后期,⑤表示分裂前期。【详解】A、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根据图示中染色体行为可知,图示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的顺序是①→⑤→③→④→②,A错误;B、③表示有丝分裂的中期,此时期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但赤道板是假象的平面,不是真实存在的,因而无法观察到,B错误;C、③表示有丝分裂的中期,此时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可以更好地对染色体进行计数,C错误;D、纺锤体在有丝分裂前期出现,即时期⑤出现,纺锤体在末期,即时期②消失,D正确。故选D。20.C【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解】栗色对白色为显性,两匹栗色马(B-)交配产下一匹白色(bb)小马,说明小马亲本的基因型均为Bb,C正确,ABD错误。故选C。21.C【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分裂I前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分裂I: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分裂Ⅱ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分析题图,该细胞无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C正确,ABD错误。故选C。22.D【分析】1、孟德尔利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其成功的原因是:a、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b、利用“假说-演绎”法;c、先从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入手,再分析多对性状的遗传,由简到难;d、利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2、豌豆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是:(1)豌豆是严格的自花、闭花授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2)豌豆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易于观察;(3)豌豆的花大,易于操作;(4)豌豆生长期短,易于栽培。【详解】选择豌豆作为杂交实验的材料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是因为:①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②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自然条件下是纯种;③豌豆花大,便于去雄和人工授粉;④豌豆子代数目多,有利于结果的统计与分析。并不是因为豌豆种子蛋白质含量较高,D正确,ABC错误。故选D。23.ABC【分析】化石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比较解剖学、胚胎学、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也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这些证据互为补充、相互印证,都给生物进化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详解】科学家从古人类活动遗址挖掘到一些猪骨骼化石,从中提取线粒体DNA进行分析以研究其进化过程,该研究并没有运用化石、比较解剖学和胚胎学,而是运用了分子生物学证据,ABC符合题意。故选ABC。24.A【分析】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详解】A、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脱氧核糖核酸是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A正确;B、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蛋白质不是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B错误;C、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核糖核酸RNA不是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C错误;D、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脂质不是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D错误。故选A。25.B【分析】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详解】A、图中碱基配对方式不对,不是发生在嘌呤和嘌呤之间,而是发生在嘌呤和嘧啶之间,A错误;B、图中DNA结构正确,符合碱基配对原则,且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也正确,B正确;C、图示结构不符合DNA的两条链之间的反向平行关系,C错误;D、图中碱基配对方式错误,DNA分子中的碱基配对是A与T配对、G与C配对,D错误。故选B。26.C【分析】DNA分子复制的过程:①解旋: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②合成子链:以解开的每一条母链为模板,以游离的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③形成子代DNA:每条子链与其对应的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从而形成2个与亲代DNA完全相同的子代DNA分子。【详解】A、DNA复制过程表现为边解旋边复制的特点,A正确;B、复制过程中,始终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保证了复制准确无误的进行,B正确;C、DNA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酶等,C错误;D、两个子代DNA分子都由母链和新合成的子链构成,因此DNA复制过程表现为半保留复制,D正确。故选C。27.B【分析】生物的表观遗传是指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现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基因中部分碱基发生了甲基化修饰的结果。【详解】A、一些同卵双胞胎姐妹相貌具有微小差异,属于表观遗传,不符合题意,A错误;B、人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猫叫综合征是染色体结构变异,符合题意,B正确;C、小鼠的Avy基因甲基化导致毛色不同与表观遗传有关,不符合题意,C错误;D、同一蜂群中蜂王和工蜂都是受精卵发育的,但各自具有不同的生理特点与表观遗传有关,不符合题意,D错误。故选B。28.D【分析】植物种子随飞船邀游太空,这是诱变育种,利用太空较强辐射诱导动植物的遗传特性发生变异,再从变异群体中选择符合人们某种要求的单株/个体,进而培育成新的品种或种质的育种方法。【详解】A、在太空较强辐射的特殊环境下,能提高突变率,因而可能获得符合要求的新类型,A正确;B、在太空较强辐射的特殊环境下,会提高突变的频率,其原理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B正确;C、太空诱变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因此,有可能导致植物产量大幅提高,也有可能对产量没有影响或导致产量减少,C正确;D、太空诱变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具有少利多害性,不都是有利的,D错误。故选D。29.C【分析】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该过程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需要RNA聚合酶参与;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需要以氨基酸为原料,还需要酶、能量和tRNA。【详解】A、红霉素能与核糖体结合,抑制肽链的延伸,是影响翻译的过程,A不符合题意;B、四环素阻止tRNA与核糖体上mRNA结合,是影响翻译的过程,B不符合题意;C、利福平抑制细菌RNA聚合酶的活性,影响转录的过程,C符合题意;D、环丙沙星抑制细菌DNA的合成,影响DNA复制的过程,D不符合题意。故选C。30.B【分析】“广场矮”是由“广场13”与“矮仔占”杂交选育而成,为杂交育种。【详解】A、诱变育种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突变,A错误;B、“广场矮”是由“广场13”与“矮仔占”杂交选育而成,为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B正确;C、染色体结构变异不是育种的原理,C错误;D、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染色体数目的变异,D错误。故选B。31.B【分析】几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及其特点:(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其发病特点:男患者多于女患者;隔代交叉遗传,即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其发病特点:女患者多于男患者;世代相传。(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多,多代连续得病。(4)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少,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5)伴Y染色体遗传:如人类外耳道多毛症,其特点是:传男不传女。【详解】分析题图,根据无中生有,有为隐可知,该病是隐性遗传病,且患病女性的儿子不患病,由此可知,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正确。故选B。32.C【分析】利用单倍体植株培育新品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育种工作者常常采用花药(或花粉)离体培养的方法来获得单倍体植株,然后人工诱导使这些植株的染色体数目加倍,恢复到正常植株的染色体数目。用这种方法培育得到的植株,不但能够正常生殖,而且每对染色体上成对的基因都是纯合的,自交的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详解】A、利用单倍体植株培育新品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A正确;B、采用花药(或花粉)离体培养的方法来获得单倍体植株,然后人工诱导使这些植株的染色体数目加倍,恢复到正常植株的染色体数目。用这种方法培育得到的植株,该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B正确;C、科学家用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药进行组织培养获得单倍体,再经秋水仙素处理和选育获得了新品种,该品种不但能够正常生殖,而且每对染色体上成对的基因都是纯合的,自交的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C错误;D、秋水仙素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时,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的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D正确。故选C。33.B【分析】1、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2、四倍体可以通过减数分裂形成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配子。三倍体因为原始生殖细胞中有三套非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时出现联会紊乱,因此不能形成可育的配子。【详解】A、我国科学家利用二倍体葡萄“喜乐”与四倍体葡萄“巨峰”杂交,选育出三倍体葡萄新品种“沪培1号”,其细胞中有三个染色体组,因而属于三倍体,也叫做多倍体,A正确;B、三倍体葡萄新品种“沪培1号”因为原始生殖细胞中有三套染色体组,减数分裂时出现联会紊乱,一般不能形成可育的配子,B错误;C、由于三倍体不能产生可育的配子,因而其果实具有无核等优点,C正确;D、由于其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因而其减数分裂会出现联会紊乱,D正确。故选B。34.A【分析】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是拉马克进化学说的内容,A错误;BCD、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通过漫长的协同进化,形成了生物多样性,BCD正确。故选A。35.D【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源于达尔文于1859年发表的惊世骇俗的宏篇巨著《物种起源》,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详解】A、大风只是对昆虫的性状进行了自然选择,残翅或无翅更适应岛上环境,A错误。B、该岛屿上的某种昆虫大部分残翅或无翅,少部分正常翅,可见该昆虫有不同的性状表现,即无翅和正常翅昆虫依然为同一物种,它们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B错误。C、由于自然选择的作用,昆虫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C错误。D、岛上环境对昆虫进行了定向选择,即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D正确。故选D。36.C【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类似有丝分裂过程。【详解】人类精子形成的过程是减数分裂过程,精原细胞含有46条染色体,46个核DNA分子;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DNA复制,染色体数量不加倍,初级精母细胞含有46条染色体,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1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为2个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其中序号②对应的细胞类型是次级精母细胞,C正确,ABD错误。故选C。37.A【分析】生物的育种方法有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和细胞工程育种,这些育种方法均改变了生物的原有性状,其目的是获得符合人类需求的新品种,它们的原理依次为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只有无性繁殖技术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详解】A、通过嫁接技术得到优质荔枝苗的方法是无性繁殖技术,该技术的优势是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一般不会引起遗传变异,符合题意,A正确;B、用γ射线处理大豆种子培育新品种的方法中利用的原理是基因突变,为诱变育种,育种的目的就是要获得符合人类要求的大豆突变,不符合题意,B错误;C、用二倍体番茄培育四倍体番茄其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为多倍体育种的方法,不符合题意,C错误;D、用杂交技术培育水稻新品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为杂交育种的方法,该方法的操作是通过杂交、自交的方法,通过筛选活动符合要求的品种,不符合题意,D错误。故选A。38.A【分析】提取绿叶中色素时,需要加入无水乙醇(丙酮)、SiO2、CaCO3,其中无水乙醇(丙酮)的作用是提取色素,SiO2的作用是使研磨更充分,CaCO3的作用是防止色素被破坏。【详解】A、将叶片剪碎后研磨,有利于快速提取色素,A正确;B、色素提取实验中,研磨叶片时应加入碳酸钙以防止色素被破坏,B错误;C、研磨时加入乙醇的量过多,会稀释色素,故研磨时加入乙醇的量越多,提取的色素浓度越低,C错误;D、层析过程中,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低,故移动的速度最慢,D错误。故选A。39.B【分析】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型生物,有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详解】A、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型生物,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因而均能生存,A正确;B、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B错误;C、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产生的能量少,C正确;D、酵母菌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酒精和CO2,D正确。故选B。40.C【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详解】A、细胞生长的结果是细胞体积增大,不符合题意,A错误;B、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细胞自我更新的过程,该过程中没有发生细胞种类增加,B错误;C、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的细胞,即形成不同类型的细胞,通过细胞分化,细胞种类增加,符合题意,C正确;D、细胞衰老是正常的生命现象,不会引起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