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导向项目规划及实施规划课件_第1页
目标导向项目规划及实施规划课件_第2页
目标导向项目规划及实施规划课件_第3页
目标导向项目规划及实施规划课件_第4页
目标导向项目规划及实施规划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目标导向项目规划及实施规划

第一节目标的定义第二节目标分析第三节目标导向项目规划第四节项目选优排序分析第五节项目实施规划

项目规划与决策管理第六章目标导向项目规划及实施规划第一节目标的定义1第一节目标的定义1、定义。活动+资源=目标

2、目标的特征。未来性、方向性、目标与问题的相关性。

项目规划与决策管理第一节目标的定义1、定义。活动+资2第二节目标分析

1、目标分析步骤(1)因为目标是问题解决后未来达到的方向,所以目标分析的基础是首先将问题翻改成相应的目标。例如问题是:“公共汽车常出事故”,翻改或目标为:“公共汽车的事故数量减少”。(2)将“问题分析”中产生出来的“问题树”上所有的问题,从上至下的翻改成目标。必须注意的是:由问题翻改成目标必须是可行的或是有实际的操作性。(3)在将问题翻改或目标时,应再进一步对原问题进行检查,一是问题的描述是否清晰,二是原问题的内容是否准确。如果原问题在描述和内容上模糊,必须用参与式的方法对原问题及问题树进行再分析直至清晰准确为止。

问题为“公共汽车翻成目标公共汽车事故减少(可行性高)常出事故”公共汽车事故完全没有(可行性低)项目规划与决策管理第二节目标分析1、目标分析步骤项目规划与决策管理3

2、目标“树”的建立

完成上述目标分析的三个步骤之后,将问题“树”直接翻改成目标“树”如下图所示公共汽车公司失去旅客信任旅客迟到旅客受伤公路状态不好车辆的技术状态不好司机不注意安全车辆太老车辆没有及时保养公共汽车常出事故问题树司机注意安全车辆技术状态良好公路状况得以改善公共汽车事故减少很少旅客受伤旅客按时到达旅客比较信任公共汽车公司老车辆及时更换车辆不断得到保养目标树项目规划与决策管理

2、目标“树”的建立

完成上述目标分析的三4第三节目标导向项目规划

项目规划是以目标为基础,以目标为导向即以解决问题后达到预期目标为目的来设置项目的。1、目标“树”逻辑关系检验在以目标为导向进行项目规划设计之前,必须对目标“树”的原因——结果逻辑关系进行再一次检验,如发现其逻辑关系不符合逻辑的,需对问题“树”进行检验,然后再检验目标“树”,一是检验从问题翻改为目标的可行性有多高,二是检验目标间的逻辑关系是否合理,三是检验目标的方向性是否与区域发展的总体目标相一致。2、目标“树”中各目标归类再完成目标“树”逻辑关系后,将目标“树”中的所有目标(不分位置高低或重要程度大小)把相似或相近的目标归类,组合成数个或数十个目标“群”。注意,目标“群”的划分或建立必须用参与式的方法,在项目组内以及项目利益相关群体内进行充分的研究探讨后才可建立目标“群。”3、项目规划。每个目标“群”即是一个项目项目规划与决策管理第三节目标导向项目规划项目规划是以目标为5旅客比较信任公共汽车公司很少有旅客受伤旅客按时到达公路状况得以改善车辆技术状况良好司机注意安全车辆不断得到保养老车辆及时更换公共汽车事故减少ABC项目规划与决策管理旅客比较信任很少有旅客受伤旅客按时到达公路状况得以改善车辆技6第四节项目选优排序分析

1、项目选优排序评价指标体系2、项目选优排序各指标的权重3、项目选优排序评价矩阵

项目规划与决策管理第四节项目选优排序分析1、项目选优排序评价指标体系项71、项目选优排序评价指标体系①项目的受益人数包括项目直接受益人数和间接受益人数。②项目的参与程度项目实施能否得到项目区及项目利益相关群体的支持:投工投劳投资的参与;对项目决策的参与;对项目风险和利益的参与等。③项目对项目区优势的发掘和利用程度项目的资源投入是否直接利用当地优势/资源,或是需进口资源以满足项目需要;若直接利用当地优势或资源,是否是可持续的保护利用,或者掠夺式的利用。④项目对项目区生态环境的影响项目实施对项目区的环境是负面的影响,如产生大量的污染及破坏大量的动植物资源,还是正面的贡献,或者不好不坏的中性影响。⑤项目对项目区的就业机会及扶贫贡献程度项目的实施能否扩大当地的就业机会及提高当地人们的生活水平,减少和降低贫困程度。项目规划与决策管理1、项目选优排序评价指标体系①项目的受益人数项目规划与决策管81、项目选优排序评价指标体系⑥项目的可承担性项目的实施对项目单位和地区是否有足够的人、才、物等资源的支撑,或者说项目的实施各种成本投入对项目单位和项目区是否造成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⑦项目的经济效益:包括项目的微观经济效益:效益成本比值(B/C)、内部收益率(IRR)、净现值(NPV)及(动态和静态)投资回收期(PT);及项目的宏观经济效益,即用影子价格调整后的项目宏观效益成本比、内部收益率、净现值等。⑧项目为其他区域提供经验模式程度即项目实施后的成功经验及失败教训,能否为其他区域解决相同或相似问题提供学习借鉴的模式。⑨项目对妇女地位和提高程度(特别在农村)项目实施使妇女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提高的程度大小。⑩项目对项目区社会稳定的贡献程度:项目实施使项目区经济发展、文化发达、社会稳度的影响程度。项目规划与决策管理1、项目选优排序评价指标体系⑥项目的可承担性项目规划与决策92、项目选优排序各指标的权重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后,用各指标对项目选优排序前,应考虑指标的权重问题,即每一个指标在不同区域背景下,对评价项目的重要程度是有差异的,这就是各指标的权重。权重系数选择从0—1。

项目规划与决策管理2、项目选优排序各指标的权重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后103、项目选优排序评价矩阵

(1)评价专家选择(2)项目选优排序。即对多个项目进行优选排队。因此,涉及两个评价结果:一是专家的集中意义;二是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

项目规划与决策管理3、项目选优排序评价矩阵(1)评价专家选择项目规划与决11项目优先排序矩阵(每项目的专家总数=3人)指标(i)权重wi项目A(Cij)项目B(Cij)…平均(xi)社会专家经济专家技术专家平均(xi)社会专家经济专家技术专家项目收益人数0.911.75好5好3中9.9333项目参与程度0.715.75559.1355项目对当地资源/优势利用程度………………………项目对环境影响项目对就业扶贫贡献程度项目的可承担性项目经济效益项目提供经验项目提交地位项目对社会贡献得分值(xj)平均得分值(xi)项目规划与决策管理项目优先排序矩阵(每项目的专家总数=3人)指12

1.得分值计算项目每个指标平均得分值X=专家打分总和×权重/专家人数专家人数=社会专家人数+经济专家人数+技术专家人数最后得分值=各指标平均得分值总和2.专家协调度变异系数由Vj表示,项目j的变异系数为:Vj=Sj/Xj式中Vj:j项目变异系数Xj:j项目算术平均值Sj:j项目标准差Vj越小,j项目专家意见协调程度越高

Sj=∑(Cij-Xj)2

Sj:j项目方差Cij:j项目专家打分1Mj-1项目规划与决策管理1.得分值计算1Mj-1项目规划与决策管理13第五节项目实施规划

1、项目实施规划逻辑框架步骤顺序2、项目实施规划逻辑关系表述

项目规划与决策管理第五节项目实施规划1、项目实施规划逻辑框架步骤顺序项141、项目实施规划逻辑框架步骤顺序

(详见表6-2.6-3)(1)确定实施项目的总目标;(2)确定实施项目的目标;(3)确定为实现项目目标所需达到的成果;(4)确定为达到每项成果所需要开展的项目活动;(5)用“如果—那么”的逻辑关系自上而下检验纵向逻辑关系;(6)确定每一层次所需的需要假设条件;(7)分别依次确定项目总目标,目标、成果、活动的客观验证的指标;(8)确定指标的出处;(9)确定实施项目活动成本预算及活动计划方案;(10)检查整个逻辑框架矩阵表的设计。

项目规划与决策管理1、项目实施规划逻辑框架步骤顺序

(详见表615项目实施逻辑框架矩阵表6-2项目活动执行计划表6-3概述逻辑关系客观可验证指标指标出处重要假设项目总指标项目目标目标1目标2目标N项目成果成果1成果2成果N项目活动活动1活动2活动N活动执行者负责人起动时间完成时间资源投入检验标准活动1活动2……..项目规划与决策管理项目实施逻辑框架矩阵表6-2概述逻辑关系客观162、项目实施规划逻辑关系表述

见图6-4(1)总目标项目总目标一般只有一个,概括项目实施后的总的方向及解决问题后要达到的状况。(2)目标:项目目标由2—3个组成,这2—3个目标与重要假设条件有机结合后完成总目标的实现。(3)成果项目成果是项目活动的目标,是项目所需资源确定的依据。成果可多可少,一般3—5个成果能实现一个项目目标,当然这3—5个成果也必须与重要假设条件相结合。(4)活动项目活动是实现项目目标的基础。一般3—7个活动加上重要的假设条件,能实现项目的一个成果。项目规划与决策管理2、项目实施规划逻辑关系表述

见图6-17项目总目标项目目标项目成果项目活动如果如果如果那么那么那么项目实施规划逻辑关系项目规划与决策管理项目总目标项目目标项目成果项目活动如果如果如果那么那么那么18

(5)客观可验证指标(6)指标出处(7)重要假设条件重要假设条件判断逻辑框架如下:

1.“此外部条件对项目的成功重要吗”?

重要

2.“此外部条件是项目本身所不能控制的吗”?

是3.“此外部条件发生的可能性如何”?

没有可能发生有可能发生几乎肯定会发生不列入逻辑框架矩阵表

列入逻辑框架矩阵表4.“能否将项目方案重新设计得不需要这种外部条件”?

能不能重新设计项目方案使项目不停止此项目的计划需要此外部条件就可以实现目标因为它不具备可行性项目规划与决策管理项目规划与决策管理19一个水稻项目的逻辑框架矩阵表层次关系内容描述客观可验证指标指标的出处重要假设总目标粮食短缺状况得以改善自1992年1月开始至1997年12月止,云南省人均口粮由每人每年150千克增加到550千克农业部1998年的调查统计项目目标1.增加水稻产量每顷增加水稻产1993年5%1994年10%1995年20%1996年30%1997年10%1993~1997年项目报告国家政策保证首先解决口粮问题成果1.水利设施发挥作用自1995年起,所有耕地变成水浇地农户调查结果,推广机构报告、项目报告水利系统免遭破坏,适时维修保养机械化水稻生产2.做到定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