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300347285ab2e33a80b2549a3ad78a0/8300347285ab2e33a80b2549a3ad78a01.gif)
![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300347285ab2e33a80b2549a3ad78a0/8300347285ab2e33a80b2549a3ad78a02.gif)
![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300347285ab2e33a80b2549a3ad78a0/8300347285ab2e33a80b2549a3ad78a03.gif)
![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300347285ab2e33a80b2549a3ad78a0/8300347285ab2e33a80b2549a3ad78a04.gif)
![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300347285ab2e33a80b2549a3ad78a0/8300347285ab2e33a80b2549a3ad78a0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一、体液二、外环境与内环境三、内环境稳态第二节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一、体液一、体液(bodyfluid):60%一、体液(bodyfluid):60%细胞外液extracellularfluid体液分布示意图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细胞内液intracellularfluid40%血浆5%淋巴液15%组织液细胞外液extracellularfluid体液分布示意图
二、外环境与内环境定义机体细胞特点不断变化相对稳定温度零下到零上37℃±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细胞外液心理障碍;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紊乱;恶性肿瘤
生物医学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过度紧张,情绪波动,社会变革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二、外环境与内环境定义机体三、内环境稳态1.定义: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恒定状态(homeostasis)温度,pH,渗透压,各种成分三、内环境稳态1.定义: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恒定状态(内环境因素正常值正常范围最大范围O2(mmHg)4035~4510~1000CO2(mmHg)4035~455~80Na+(mmol/L)142138~146115~175K+(mmol/L)4.23.8~5.01.5~9.0Ca2+(mmol/L)1.21.0~1.40.5~2.0Cl-(mmol/L)108103~11270~130HCO3-(mmol/L)2824~328~45葡萄糖(mg/dl)8575~9520~1500体温(℃)37.037.0±18.3~43.3pH7.47.3~7.56.9~8.0内环境因素正常值正常范围最大范围O2(mmHg)2.内环境稳态概念的提出ClaudeBernand(1852,法)内环境恒定是机体自由和独立生存的首要条件2.内环境稳态概念的提出ClaudeBernand(185homeostasis相似
稳定WalterCannon(1929,美)homeo与stasis希腊语2.内环境稳态概念的提出homeostasis相似稳定WalterCann3.内环境稳态的特点相对恒定,动态平衡人体功能活动调节细胞新陈代谢外环境强烈波动不断破坏不断恢复3.内环境稳态的特点相对恒定,动态平衡人体功能活动调节细胞新静脉动脉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CO2O2呼吸系统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静脉动脉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CO2O2呼吸系统人体功能活Blagdon(1775年,英)空气干燥
120℃,15分钟13分钟牛肉烤熟
无不良反应(湿度,48~50℃)Blagdon(1775年,英)空气干燥13分钟牛肉烤熟失稳态-病理状态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医生的职责?4.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失稳态-病理状态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医生的职责?4扩展:机体内各种生理功能协调稳定。5.稳态概念的扩展原意: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机制:负反馈扩展:机体内各种生理功能协调稳定。5.稳态概念的扩展原意:内
第三章血液(blood)静脉动脉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第三章血液(blood)静脉动脉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血液的作用1.运输:营养,激素;代谢产物4.防御和保护:3.调节体温:水比热大2.缓冲:酸碱,pH恒定白细胞,免疫球蛋白生理性止血血液的作用1.运输:营养,激素;代谢产物4.防御和保护:3.
第三章血液(blood)第一节血液组成和理化特性第二节血细胞生理第三节生理性止血第四节血型与输血原则第三章血液(blood)第一节血液组成和理化特性第二节第一节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一、血液的组成二、血量三、血液的理化特性第一节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一、血液的组成二、血量三、血液的抗凝血一、血液的组成血浆(50~60%)3000转/分30分钟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抗凝血一、血液的组成血浆(50~60%)3000转/分30分(一)血浆(plasma)1.水:91~92%2.低分子物质:2%(电解质)3.血浆蛋白质:6.5~8.5%人体各部分体液中电解质的含量(mmol/L)正离子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Na+
14214512K+4.34.4139Ca2+2.52.4<0.001Mg2+1.11.11.6总计149.9152.9152.6Cl-
1041174HCO3-242712HPO42-22.329蛋白质140.454(mEq/L)其它5.96.253.6总计149.9152.9152.6负离子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人体各部分体液中电解质的含量(mmol/L)意义:血浆电解质浓度反映组织液(一)血浆(plasma)1.水:91~92%2.低分子物质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40~48g/L15~30g/L肝合成血浆蛋白质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40~48g/L15~30g/L(二)血细胞比容男性:40~50%女性:37~48%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hematocrit)血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50-60%)(二)血细胞比容男性:40~50%女性:37~48%血细胞在二、血量(bloodvolume)1.定义:全身血液的总量2.正常值:7%~8%3.分类:循环血量储存血量运动大出血二、血量(bloodvolume)1.定义:全身血液的总量三、血液的理化特性(一)颜色:进脂类食物,血浆浑浊(空腹采血)HbO2A血:鲜红色V血:暗红色Hb+O2PO2(氧合)PO2(氧离)三、血液的理化特性(一)颜色:进脂类食物,血浆浑浊(空腹采血1.全血:1.050~1.0602.血浆:1.025~1.030,Pr3.意义:红细胞与血浆分离;测定血细胞比容(二)血液的比重:1.090~1.092,Hb1.全血:1.050~1.0602.血浆:1.025~1.02.大小:水=11.来源:液体内部分子或颗粒间的摩擦(内摩擦)全血:4~5;RBC比容血浆:1.6~2.4;Pr3.特点:粘度可变4.意义:形成血流阻力(三)血液的粘度(viscosity)2.大小:水=11.来源:液体内部分子或颗粒间的摩擦(内摩擦NaClH2O半透膜H2O(四)血浆渗透压1.渗透现象和渗透压特点:溶质颗粒数有关,与溶质种类和大小无关NaClH2O半透膜H2O(四)血浆渗透压1.渗透现象和渗透血浆晶体渗透压2.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及作用colloidosmoticpressure血浆胶体渗透压crystalosmoticpressure单位:Osm(1mol/L)mOsm(1mmol/L)血浆晶体渗透压2.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及作用colloidos血浆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晶体物质:电解质,NaClPr(白蛋白)定义大小
25mmHg水平衡细胞内外血管内外正常值
300mOsm,5790mmHg血浆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晶体物质:电解质,NaClPr胶渗压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Pr晶渗压血浆渗透压的作用水肿发生肝脏病变肾脏病变营养不良胶渗压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Pr晶渗压血浆渗透压的作用水肿发生肝凹陷性水肿凹陷性水肿等渗溶液:渗透压=血浆渗透压生理盐水(0.9%NaCl);5%G.S.3.等渗溶液与等张溶液(iso-osmoticsolution&isotonicsolution)高渗溶液:>低渗溶液:<等渗溶液:渗透压=血浆渗透压生理盐水(0.9%NaCl);5H2OH2O等渗高渗低渗H2OH2O等渗高渗低渗3.等渗溶液与等张溶液等张溶液非等张液0.9%NaCl1.9%尿素尿素H2O等渗3.等渗溶液与等张溶液等张溶液非等张液0.9%NaC血浆缓冲对NaHCO3/H2CO3蛋白质钠盐/蛋白质Na2HPO4/NaH2PO4正常值:7.35~7.45(五)血浆pH值RBC缓冲对血浆缓冲对NaHCO3/H2CO3蛋白质钠盐/蛋白质Na2H酸中毒:pH<7.35<6.9碱中毒:pH>7.45>7.8肺肾(五)血浆pH值酸中毒:pH<7.35<6.9碱中毒:pH>7.45第二节血细胞生理四、血小板生理(生理性止血)一、血细胞生成的部位和一般过程(自学)二、红细胞生理三、白细胞生理(自学)第二节血细胞生理四、血小板生理(生理性止血)一、血细胞生成(一)红细胞的数量男性5.0×1012120~160女性4.2×1012110~150数量(个/L)
Hb(g/L)(一)红细胞的数量男性5.0×1012120~1(二)红细胞的形态7.5
m2.5
m1
m2.5
m双凹圆碟形,无核(二)红细胞的形态7.5m2.5m1m2.5m双凹圆(三)红细胞的生理特性1.RBC的可塑变形性2.RBC的悬浮稳定性3.RBC的渗透脆性(三)红细胞的生理特性1.RBC的可塑变形性2.RBC的悬浮1.可塑变形性(1)定义:正常红细胞在外力作用下具有变形的能力(plasticdeformation)1.可塑变形性(1)定义:正常红细胞在外力作用下具有变形的能RBC挤过脾窦的内皮细胞裂隙(大鼠)RBC挤过脾窦的内皮细胞裂隙(大鼠)(2)可塑变形性的原因双凹圆碟形球形体积:90
m3
表面积:140
m2100
m2(2)可塑变形性的原因双凹圆碟形球形体积:表面积/体积:正变红细胞内的粘度:反变红细胞膜的弹性:正变Hb变性或Hb浓度过高(3)可塑变形性的影响因素表面积/体积:正变红细胞内的粘度:反变红细胞膜的弹性:正变H2.RBC的悬浮稳定性(1)定义:RBC能较稳定地悬浮于血浆中
(suspensionstability)抗凝血3000转/分30分钟2.RBC的悬浮稳定性(1)定义:RBC能较稳定地悬浮于血浆血液流动RBC带负电荷RBC表面积大摩擦大(2)RBC悬浮稳定性的原因血液流动RBC带负电荷RBC表面积大摩擦大(2)RBC悬RBC沉降率(ESR),血沉(3)悬浮稳定性的衡量指标(erythrocytesedimentationrate)RBC沉降率(ESR),血沉(3)悬浮稳定性的衡量指标(er抗凝血,垂直静置1h血沉∝1/悬浮稳定性血沉(mm/h)男:0~15女:0~201)血沉的测定抗凝血,垂直静置1h血沉∝1/悬浮稳定性血沉(mm/h)男:RBC叠连活动性肺结核,风湿热表面积/体积
摩擦力2)血沉增快的意义RBC叠连活动性肺结核,风湿热表面积/体积摩擦力2)血沉增血沉的病人正常人血浆结果:血沉血沉正常RBC血沉与血浆有关血沉的病人正常人血浆结果:血沉血白蛋白,卵磷脂→血沉↓球蛋白,纤维蛋白原,胆固醇→血沉↑3)影响血沉的因素血浆中蛋白质白蛋白,卵磷脂→血沉↓球蛋白,纤维蛋白原,胆固醇→血沉↑3)(1)定义:RBC在低渗盐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特性。3.RBC的渗透脆性(osmoticfragility)H2O等渗
低渗(1)定义:RBC在低渗盐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特性。3.RB0.42%NaCl开始溶血0.35%NaCl完全溶血(2)RBC渗透脆性的特点H2OH2OH2O0.9%NaCl0.60%NaCl0.42%NaCl
0.42%NaCl开始溶血0.35%NaCl完全溶血(2)R(2)RBC渗透脆性的特点0.9%NaCl0.60%NaCl0.42%NaCl
H2OH2OH2ORBC渗透脆性∝1/抵抗性(2)RBC渗透脆性的特点0.9%NaCl0.60%RBC的寿命:衰老RBC脆性高新生RBC脆性低(3)渗透脆性的影响因素遗传性球形RBC增多症RBC的寿命:衰老RBC脆性高新生RBC脆性低(3)渗透脆性第三节生理性止血一、定义和基本过程二、血小板生理三、血液凝固四、纤维蛋白的溶解(hemostasis)第三节生理性止血一、定义和基本过程(hemostasis)1.定义:小血管破损后引起出血在几分钟内会自行停止的现象一、定义和基本过程1.定义:小血管破损后引起出血在几分钟内会自行停止的现象一、2.出血时间正常值:1~4分钟(bleedingtime)2.出血时间正常值:1~4分钟(bleedingtime)3.生理性止血的过程小血管收缩血小板止血栓血凝块3.生理性止血的过程小血管收缩血小板止血栓血凝块血管收缩
血管内皮下胶原f暴露血小板止血栓(初步止血)凝血系统激活5-HT
TXA2纤维蛋白形成血凝块形成(有效止血)血小板激活(粘附,聚集,释放)小血管损伤血管收缩血管内皮下胶原f暴露血小板止血栓(初步止血)凝血二、血小板生理幼巨核细胞巨核细胞血小板(小块胞质)原巨核细胞(platelets)二、血小板生理幼巨核细胞巨核细胞血小板(小块胞质)原巨核细胞d=2~3
m1.形态:双面微凸的圆盘状d=2~3m1.形态:双面微凸的圆盘状(1)数量:(100~300)×109/L2.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维护血管壁的完整性生理性止血(2)功能:未活化的血小板<50×109/L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数量:(100~300)×109/L2.血小板的数量和激活的血小板α-颗粒,致密体
激活的血小板α-颗粒,致密体血小板激活参与生理性止血血小板激活参与生理性止血3.血小板的生理特性内皮细胞平滑肌胶原纤维(1)粘附(2)释放(3)聚集3.血小板的生理特性内皮细胞平滑肌胶原纤维(1)粘附(2)释(二)凝血因子(三)血液凝固的过程三、血液凝固(四)血液凝固的特点(一)概念(五)血液凝固的调控(六)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二)凝血因子(三)血液凝固的过程三、血液凝固(四)血液凝固(一)血液凝固的概念1.定义:液体状态(流动)凝胶状态(不能流动)(bloodcoagulation)(一)血液凝固的概念1.定义:液体状态(流动)凝胶状态(不能液面不动室温静置液面可动观察纤维蛋白原的作用竹签搅拌液面不动室温静置液面可动观察纤维蛋白原的作用竹签血凝块2.血液凝固的实质(可溶)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不溶)血凝块2.血液凝固的实质(可溶)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不溶)纤维蛋白交织成网示意图纤维蛋白交织成网示意图血清3.血清(serum)血凝块特点可凝固不能凝固抗凝剂加不加血浆血细胞血清3.血清(serum)血凝块特点可凝固不能凝固(二)凝血因子1.定义: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coagulationfactor)(二)凝血因子1.定义: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国际命名(FI~F)其他前激肽释放酶(PK)高分子激肽原(HK)2.凝血因子的种类12种(FVI)ⅩⅢ按国际命名法编号的凝血因子因子同义名合成部位Ⅰ
纤维蛋白元肝细胞Ⅱ
凝血酶原肝细胞(需Vit.K)Ⅲ组织因子内皮细胞和其他细胞Ⅳ钙离子(Ca2+)Ⅴ
前加速素易变因子内皮细胞和血小板Ⅶ
前转变素稳定因子肝细胞(需Vit.K)Ⅷ抗血友病因子肝细胞Ⅸ血浆凝血活酶成分肝细胞(需Vit.K)
ⅩStuart-Prower因子肝细胞(需Vit.K)Ⅺ血浆凝血激酶前质肝细胞Ⅻ接触因子肝细胞
纤维蛋白稳定因子肝细胞和血小板ⅩⅢ国际命名(FI~F)其他前激肽释放酶(PK)高分子激肽原⑴除IV(Ca2+)外,其余是Pr⑵丝氨酸蛋白酶酶原形式存在(无活性)(Ⅱ,Ⅶ,Ⅸ,Ⅹ,Ⅺ,Ⅻ和PK)3.凝血因子的特点⑴除IV(Ca2+)外,其余是Pr⑵丝氨酸蛋白酶酶原形式存在凝血因子激活示意图(activated)FXaFXNCNCSSSS丝氨酸蛋白酶精有限水解酶酶原凝血因子激活示意图(activated)FXaFXNCNCSⅡ,Ⅶ,Ⅸ,Ⅹ需Vit.K(γ-羧基谷氨酸,和Ca2+结合变构)⑷Ⅲ(组织因子),其余在血浆Koagulation⑶辅因子:Ⅲ,Ⅴ,Ⅷ,HK3.凝血因子的特点⑸肝合成:Ⅱ,Ⅶ,Ⅸ,Ⅹ需Vit.K(γ-羧基谷氨酸,和Ca2+结合变(三)血液凝固的过程凝血酶原酶复合物Macfarlane,Davies和Ratnoff(1964)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元纤维蛋白凝血酶(三)血液凝固的过程凝血酶原酶复合物Macfarlane,D1.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FⅩFVaCa2+PL
FⅩa外源性途径内源性途径intrinsicpathway
extrinsicpathway1.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FⅩFVaCa2+PLFⅩa按国际命名法编号的凝血因子因子同义名合成部位Ⅰ
纤维蛋白元肝细胞Ⅱ
凝血酶原肝细胞(需Vit.K)Ⅲ组织因子内皮细胞和其他细胞Ⅳ钙离子(Ca2+)Ⅴ
前加速素易变因子内皮细胞和血小板Ⅶ
前转变素稳定因子肝细胞(需Vit.K)Ⅷ抗血友病因子肝细胞Ⅸ血浆凝血活酶成分肝细胞(需Vit.K)
ⅩStuart-Prower因子肝细胞(需Vit.K)Ⅺ血浆凝血激酶前质肝细胞Ⅻ接触因子肝细胞
纤维蛋白稳定因子肝细胞和血小板ⅩⅢ按国际命名法编号的凝血因子因子同义名ⅫⅧa,Ca2+,PLⅫa胶原异物ⅪⅪaXXa(+)内源性途径外源性途径组织损伤XKPK表面激活ⅨⅨaCa2+(+)HKFⅧ-vWF蛋白水解酶提供磷脂表面20万倍因子X酶复合物FⅨaPLX
XaCa2+FⅧa血友病A辅因子血友病BX-linkedrecessivegeneticdefect-sons4月17日世界血友病日ⅢⅦaCa2+
PLⅫⅧa,Ca2+,PLⅫa胶原异物ⅪⅪaXXa(+)内源性途内源性凝血外源性凝血始动因子ⅫⅢ凝血因子分布血液组织和血液参与的不同因子Ⅻ,ⅪⅨ,ⅧⅢ,Ⅶ反应步骤多少凝血速度慢快内源性凝血外源性凝血始动因子ⅫⅢ1.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FⅩFVaCa2+PL
FⅩa外源性途径内源性途径intrinsicpathway
extrinsicpathway1.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FⅩFVaCa2+PLFⅩa2.凝血酶原的激活凝血酶原酶复合物凝血酶原Xa
Va,Ca2+,PL(+)凝血酶2.凝血酶原的激活凝血酶原酶复合物凝血酶原XaVa,Ca纤维蛋白元四聚体凝血酶A肽和B肽(N端)纤维蛋白单体纤维蛋白双聚体纤维蛋白多聚体Ca2+ⅩⅢⅩⅢa3.纤维蛋白的生成纤维蛋白元四聚体凝血酶A肽和B肽(N端)纤维蛋白单体纤维蛋白凝血酶原酶复合物Macfarlane,Davies和Ratnoff(1964)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元纤维蛋白凝血酶(三)血液凝固的过程凝血酶原酶复合物Macfarlane,Davies和Ratn凝血时间正常值:4~12min(clottingtime)凝血时间正常值:4~12min(clottingtime)(四)血液凝固的特点1.正反馈,放大效应2.循序发生的酶促反应1分子FⅪa上亿分子纤维蛋白(四)血液凝固的特点1.正反馈,放大效应2.循序发生的酶促反血友病患者(Ⅷ或Ⅸ缺乏)血友病患者(Ⅷ或Ⅸ缺乏)病理:弥漫性血管内凝血3.外源性凝血起关键性作用Ⅲ起“锚定”作用生理,内皮细胞不表达Ⅲ(四)血液凝固的特点病理:弥漫性血管内凝血3.外源性凝血起关键性作用Ⅲ起“锚定”(五)血液凝固的调控1.血管内皮的抗凝作用内皮细胞PGI2阻止血小板聚集(五)血液凝固的调控1.血管内皮的抗凝作用内皮细胞PGI2阻(五)血液凝固的调控(2)单核-巨噬细胞吞噬2.凝血酶(1)纤维蛋白吸附:85%~90%(五)血液凝固的调控(2)单核-巨噬细胞吞噬2.凝血酶(1)3.生理性抗凝物质(1)抗凝血酶合成:肝和血管内皮细胞机制:抗凝血酶精氨酸残基肝素(2000倍)丝氨酸残基(Ⅱa,Ⅸa,Ⅹa,Ⅺa,Ⅻa)3.生理性抗凝物质(1)抗凝血酶合成:肝和血管内皮细胞机制:合成: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性质:酸性黏多糖(2)肝素(Heparin)3.生理性抗凝物质合成: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性质:酸性黏多糖(2)肝素(He3.生理性抗凝物质(3)蛋白质C:肝,Vit.K蛋白质C(酶原)灭活Va,Ⅷa凝血酶凝血酶调节蛋白3.生理性抗凝物质(3)蛋白质C:肝,Vit.K蛋白质C(酶TFPI-FXa-FⅦa-Ⅲ
机制:(4)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TFPI不能阻断Ⅲ对外源性凝血的启动
3.生理性抗凝物质合成:小血管内皮细胞,糖蛋白TFPI-FXa-FⅦa-Ⅲ机制:(4)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六)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1.温度(酶最适温度37℃)2.表面光滑程度3.去Ca2+(草酸盐或枸橼酸盐)棉花石蜡油(六)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1.温度(酶最适温度37℃)2.表面临床应用:促凝措施温热盐水纱布止血;VitK临床应用:促凝措施温热盐水纱布止血;VitK降低温度硅胶,石蜡油去Ca2+肝素输血的血液应该怎样贮存?临床应用:抗凝措施降低温度硅胶,石蜡油去Ca2+肝素输血的血液应该怎样贮存?临四、纤维蛋白的溶解四、纤维蛋白的溶解1.纤维蛋白溶解(纤溶)纤维蛋白被分解液化的过程纤溶系统亢进:出血倾向低下:血栓栓塞1.纤维蛋白溶解(纤溶)纤维蛋白被分解液化的过程纤溶系统亢进纤溶酶原2.纤溶系统的组成纤溶酶原激活物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纤维蛋白(原)纤溶酶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纤溶酶抑制剂(α2抗纤溶酶)纤溶酶原2.纤溶系统的组成纤溶酶原激活物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纤维(1)纤溶酶原的激活1)内源性:Ⅻa,激肽释放酶凝血与纤溶相互配合2)外源性:组织型肺,甲状腺,前列腺:术后渗血子宫:月经血肾(尿激酶):治疗血栓病(1)纤溶酶原的激活1)内源性:Ⅻa,激肽释放酶凝血与纤溶相赖氨酸-精氨酸键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可溶,不凝固,抗凝)降解Ⅱ,Ⅴ,Ⅷ,Ⅹ,Ⅻ纤溶酶纤维蛋白(2)纤维蛋白的降解赖氨酸-精氨酸键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可溶,不凝固,抗凝)降解Ⅱ(3)纤溶抑制物纤溶酶原纤溶酶原激活物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纤维蛋白(原)纤溶酶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纤溶酶抑制剂(α2抗纤溶酶)(3)纤溶抑制物纤溶酶原纤溶酶原激活物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纤维蛋二、血型与红细胞凝集三、红细胞血型(一)ABO血型系统(二)Rh血型系统四、输血原则第四节血型与输血原则一、输血简史与血型的发现二、血型与红细胞凝集三、红细胞血型(一)ABO血型系统(二)1.中世纪欧洲:饮人血,返老还童2.Lower(1665,英):狗之间输血3.Danice(1667,法):另一病人死亡,“误杀罪”入狱4.Brunder(1881,英):人血抢救10名大出血产妇,4人获救一、输血简史和血型的发现9盎司羔羊血病人1.中世纪欧洲:饮人血,返老还童2.Lower(1665,英5.Landsteiner(1901,捷克)发现ABO血型系统,1930年获诺贝尔奖一、输血简史和血型的发现5.Landsteiner(1901,捷克)发现ABO血型系1.血型(bloodgroup):红细胞膜特异抗原的类型二、血型与红细胞凝集1.血型(bloodgroup):红细胞膜特异抗原的类型二2.红细胞凝集agglutinationagglutinogen红细胞膜凝集原A型B型血浆(凝集素)agglutinin2.红细胞凝集agglutinationagglutinog(1)白细胞:HLA,免疫排斥(器官移植)(2)血小板:PI,Zw,Ko,发热humanleukocyteantigen人类白细胞抗原3.白细胞和血小板血型(1)白细胞:HLA,免疫排斥(器官移植)(2)血小板:PI1.ABO血型的分型2.ABO血型的遗传4.ABO血型的鉴定(玻片法)(一)ABO血型系统三、红细胞血型3.ABO血型的分布1.ABO血型的分型2.ABO血型的遗传4.ABO血型的鉴定1.ABO血型的分型膜上抗原血清抗体血型
A型B型AB型O型天然抗体,IgM,分子量大,不能透过胎盘特点抗B抗A无抗A&B
A抗原B抗原A&B无
1.ABO血型的分型膜上抗原血清抗体血型A型ABH抗原物质的化学结构前驱物质H抗原半乳糖N-乙酰葡萄糖胺岩藻糖葡萄糖N-乙酰半乳糖胺B抗原A抗原ABH抗原物质的化学结构前驱物质H抗原半乳糖N-乙酰葡萄糖胺A型B型AB型O型A抗原B抗原A&BH抗原ABH抗原物质的化学结构A型B型AB型O型A抗原B抗原ABO血型的基因型表现型OOOAA,AOABB,BOBABAB法医学意义,推断亲子关系有否定意义,无肯定意义2.ABO血型的遗传ABO血型的基因型表现型OOOA3.ABO血型的分布对象ABABO中欧40%10%6%40%美洲
90%汉族31%28%10%31%维吾尔族29%32%11%28%壮族21%28%4%47%回族27%28%9%36%哈萨克族23%30%9%38%锡伯族25%40%11%24%3.ABO血型的分布对象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nit3 Weather A let's learn(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四年级下册001
- 2025写场地租赁合同范文
- 2025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合同履约银行保证书
- Unit 1 Playtime Lesson 3(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人教新起点版英语二年级下册
- 2023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3课 美国内战说课稿 新人教版
- 2025泵车租赁合同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2.1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说课稿1 人民版必修2
- 蔬菜物资发放方案
- 养生馆前台合同范例
- 代理经营店铺合同范例
- 九年级短跑2 公开课教学设计
- 平衡计分卡-化战略为行动
-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期末家长会PPT模板
- 矿山安全培训课件-地下矿山开采安全技术
- 【课件】DNA片段的扩增及电泳鉴定课件高二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 GB/T 6417.1-2005金属熔化焊接头缺欠分类及说明
- 2023年湖北成人学位英语考试真题及答案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三版)》第七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则论
- 《腰椎间盘突出》课件
- simotion轮切解决方案与应用手册
- 柴油发电机运行检查记录表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