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生态农业的内涵与发展
现代生态农业具有丰富的生态文明内涵。它已成为世界最佳农业发展模式之一,其特点是安全、环保、低能耗、优质、高效。我国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是适应世界农业发展潮流的客观需要,是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建立循环经济方略的必然要求,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建设生态文明的理性选择。本文试图通过中外生态农业发展的比较研究,揭示我国在生态农业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差距,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1生态农业的内涵生态农业(eco-agriculture)一词最初是由美国土壤学家阿尔伯韦奇(W.Albreche)于1970年提出的。世界各国关于生态农业的名称不尽相同,有的称为有机农业或自然农业,有的叫生物农业或无公害农业,还有的叫持续农业等。虽然各国使用的名称各异,但是实际上都源于现代生态学思想,反映的是一种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国内生态农业概念的提出既受国外的影响,又具有深厚、悠久的传统生态农业背景,目前也存在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等不同名称,但多数学者认为这两个概念没有本质区别,本文也将二者看作是同一种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国外不同组织和不同国家对生态农业的内涵理解也不完全一致。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认为生态农业是所有能够有利于促进环境、社会和经济的粮食纤维生产的农业系统,旨在保护和利用植物、动物及景观的自然能力,使农业和环境质量在各方面都达到最佳水平。美国农业部将生态农业解释为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化肥、农药、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的生产体系,认为生态农业是尽可能地依靠作物轮作、秸秆还田、豆科作物固氮、绿肥与牲畜粪肥、场外有机废料和含有矿物养分的矿石补充养分,利用生物和人工技术防治病虫害。欧盟则认为生态农业是通过使用有机肥料和适当的耕作与养殖措施,以达到提高土壤长效肥力的系数,可以使用有限的矿物质,但不允许使用化学肥料、农药、除草剂或基因工程技术的农业生产体系。中国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OFDC)对生态农业的理解是遵照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过程。国内不少学者认为,生态农业建设就是将农村看成一个“社会—经济—环境”的复合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内利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及系统工程学方法进行农业规划、设计和管理;有的则认为生态农业是从系统的思想出发,按照生态学、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等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以期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虽说中外不同组织、学者对生态农业的内涵有不尽相同的解释,但其基本原理没有根本冲突,对生态农业基本内涵的理解也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各自的侧重点不同。中外对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表述,都强调了农业发展要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统一,生物之间相互协调,通过促进系统内部循环来维系系统的平衡,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但国外更强调通过建立符合生态原则的农业生产系统,对农村能源、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高效使用,清洁安全生产与健康消费,改善人类的生活环境,注重农地休整和土壤改良,提高农业经济的恢复力,为世界范围内的农民和企业提供新的机遇。我国主要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的农业运行机制,保持生产体系与周围环境的生物多样性,循环利用各种资源和能量,实现产、加、销一体化,及牧、渔、林等各行业整体协调发展,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2石油化学农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在生态农业建设中,中外存在许多相同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人多地少矛盾不断加剧。一方面,随着人口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国家人地矛盾日益严峻。在耕地资源越来越稀缺的情况下,一些国家为了增加粮食等农产品的生产和供应,甚至不惜将大量森林、草地、湖区毁掉用来种植农作物,从而破坏了维系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自然系统,造成严重的生态失衡和生物种锐减。另一方面,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对动物蛋白质的需求增多,牛羊肉、蛋、奶和水产品等的产量不断增加,从而扩大了对粮食的消耗。据估计,目前世界粮食产量中的约64%被直接作为食物消费,约36%用于家畜家禽和水产养殖饲料而被间接消费掉。其中,美国饲料占粮食总产量的比例约为65%,我国约为25%。因此,人口及其对粮食需求的增长加大了土地的压力,人地矛盾加剧又引发了严重的农村生态问题。第二,淡水等资源危机日趋严重。现代石油化学农业对水资源的消耗量极大,目前世界约有70%的淡水被用于农业灌溉,像中国、印度、美国等主要粮食生产大国,由于过度开采,使其地下蓄水层加速枯竭。同时,现代石油化学农业靠大量施用化肥来提高产量。据统计,自1950~2000年,全世界化肥施用量从1400万吨增长到1.41亿吨,增长了超过10倍。尤其是美国、西欧、日本和中国等国家,化肥的使用量已接近植物吸收营养物质的生理极限。化肥的过度使用,使得农作物吸收剩的化学物质通过河流流入湖泊、海洋中,导致水体污染和藻类滋生,危害鱼类的正常生长。有些国家和地区为了限制农民过度使用化肥而不得不进行行政干预,如欧盟已经出台了限制农民使用化肥的法规,丹麦政府甚至利用罚款手段限制农民过量施用化肥,美国艾奥瓦州为了限制农民过度使用化肥还征收化肥税。第三,食品污染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随着现代石油化学农业的发展,由于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学物质,带来了地力下降、土壤营养结构失衡、作物与水源污染严重等突出问题。同时,土壤中的大量有害物质元素沉积在粮食、蔬菜和水果中,对人体健康构成了极大威胁。现代农业生产的链条越来越长,食品从田间到餐桌一般要经过生产、收藏、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等许多环节,食品被污染的机会也随之增多,污染产生的后果十分严重。同时,由于许多国家实行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带来严重的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问题。我国长期以来因追求农业机械化、化学化等以及带有掠夺性的农业经营方式,造成地表植被严重破坏,加速了侵蚀和水土流失现象,水土流失面积约为180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18.6%。另外,由于各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三废”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日趋加剧,人类正面临着气候异常、突发性自然灾害增多等全球性问题的挑战。我国除了面临上述世界共同的生态问题以外,还有特殊的困难:首先,人多地少的矛盾更加突出,全国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1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3,农村劳动力就业压力日益严峻,保护耕地和节约资源的任务更加艰巨;其次,生态农业发展所需要的投入严重不足,农村基础设施十分薄弱,目前农民和农业自我积累有限,从而增加了生态农业发展的难度;再次,大多数地区的农民还不富裕,提高产量仍然是广大农民追求的主要目标,说服农民停止使用化肥、农药等比较困难;最后,现代农业科技不发达,农民的整体文化技术水平不高,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不强,农业经营粗放,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严重。据统计,我国受农药污染的农田约1600万公顷,主要农产品的农药残留超标率高达20%。因此,我国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制约因素较多所以发展任务更加紧迫而艰巨。3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现状中外现代生态农业建设实践的特点差异较多,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现代生态农业起步晚于一些发达国家。20世纪50~60年代,德国、瑞士、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首先开始了现代生态农业的实践活动,特别是欧洲的许多农场纷纷转向生态耕作。1972年,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宣告成立,该组织致力于推动世界范围内有机农业的发展。目前,此组织已拥有来自115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个集体会员,成为当今世界最广泛和最具权威的国际有机农业组织。在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的积极倡导与推动下,发展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逐渐成为世界潮流。亚洲的日本和韩国是发展生态农业较早和较快的国家,拉美的阿根廷,非洲的乌干达等,生态农业发展都很迅速。我国虽然具有数千年传统生态农业发展的历史,但对现代生态农业的研究与实践还相对较晚。20世纪80年代,我国各地陆续建立了一批生态户、生态村、生态乡等,90年代中期启动了第一批51个生态农业试点县,在总结阶段性成果经验的基础上,2000年又启动了第二批51个生态农业县建设,并逐步形成了不同级别的生态农业试点2000多个。目前,我国现代生态农业建设基本上还处于试点阶段,其技术和规模与发达国家相比都存在一定的差距。第二,中外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规模差别较大。20世纪90年代以后,生态农业逐渐得到一些国家政府的补贴支持,发展速度加快。特别是欧洲国家生态农地占农业用地面积的比重越来越高,奥地利生态农业面积已占其农地总面积的8.4%,瑞士占7.8%。从生态农业发展总体规模来看,目前世界上实行生态管理的农业用地约1055万公顷,其中澳大利亚最多,占世界总生态用地面积的50%,而亚洲生态农业面积只有约4万公顷,其中我国仅有约0.4万公顷(见表1)。这说明我国在生态农业总规模上与一些发达国家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从单个生态农业单位规模来看,中外也存在差别,国外一般以中、小型生态农场形式为主,规模比较适中,而我国的生态农业单位规模参差不齐,从生态户、生态农场、生态村到生态乡、生态县等,类型复杂多样。第三,我国生态农产品市场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从世界生态食品消费来看,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巨大的生态食品消费市场。据估计,现在全球每年生态农业产品总值超过250亿美元,其中欧盟100亿美元,澳大利亚35亿美元,美国和加拿大100亿美元。特别是欧洲,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生态食品消费市场之一,亚洲的日本生态农产品销售量增长也较迅速。而近年来虽然我国生态农产品生产逐渐受到重视,种类和发达国家相差不大(见表2),但生态农产品市场规模相对于发达国家还比较狭小,由于生态农产品市场价格一般高出普通农产品1~2倍,再加之国内对生态农业和生态食品宣传力度不够,消费者对生态农产品缺乏认同感,消费滞后对生态农业发展产生了市场制约。第四,中外生态农业技术存在一定的差异。国外生态农业建设主要依靠现代科技的进步和创新,除了采用休耕、免耕、轮作、土壤微生物培肥、农林牧结合等技术以外,还重视品种优选技术、风力与地热发电技术、现代生态工程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遥感技术等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我国发展生态农业在技术选择上,既注意采用传统生态农业积累的轮作、间作、套种、细作、多种动植物混养、桑基渔塘、稻鱼共生和利用生物链控制病虫害等种养技术,又重视现代农业技术开发和推广,如利用微生物培肥、节水节能、种养加结合、能源转换与循环利用技术及生物技术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等。第五,中外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国外生态农业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如美国和德国等发达国家率先提出的生态环保型可持续农业、英国比较流行的生物学派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日本等国推行环境保护型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荷兰盛行的设施农业发展模式等均属此类。而我国受传统生态农业文化的影响较深,强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天人合一”和资源循环有效利用的生态农业模式。同时,由于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劳动密集型生态农业得到了较好发展。且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气候、作物、地貌特征、资源、技术水平等差异性较大,形成了山地丘陵型、高原草地型、平原型、湖区水乡型等多种各具特色的现代生态农业模式。第六,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生态农业配套技术体系、生态农产品加工体系、市场销售网络体系、信息搜集与传播体系、病虫害监控预报体系、标准化检测与管理体系和政府支持体系等建设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些问题构成了制约我国生态农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应采取积极的对策与措施,为生态农业的发展创造条件。4努力扩大农村劳动力资源,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管理我国现代生态农业发展势头良好,但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借鉴国外经验,采取积极的对策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树立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现代生态农业是一种能够实现农业资源重复利用和产业和谐发展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目前,我国需要借鉴国外技术经验,积极发展与完善几种重要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比如,利用资源再生和生物链原理来提高农业生产力,尤其是利用作物秸秆、叶和粮食麸皮等喂养家畜家禽,以增加肉、蛋、奶供应,畜禽粪便可以肥田和改善土壤的营养结构,形成良性的农业循环经济等;也可以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沼气用作燃料,废渣可以代替化学肥料,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其次,加快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生态农业容易形成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且价格低廉,一些农村劳动力经过一定的技术培训就可以进行生态农业的生产活动,这与劳动力价格较高的发达国家相比是一个优势条件。目前,我国以蔬菜、水果、花卉等为代表的园艺农业及畜牧业具有国际农业分工的比较优势,这类农产品出口潜力巨大,而这些恰好是发展生态农业的理想产业。同时,世界的绿色消费为我国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了市场机遇,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对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需求的不断扩大,发展生态农业的国际市场条件十分优越。目前,我国有机食品出口量占国际有机食品市场的份额仍然较低,但发展前景十分乐观。据世界银行估计数字表明,到2010年全球绿色食品的市场价值将超过10000亿美元,全球将形成绿色消费潮流,这无疑给我国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了很好的机遇,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再次,搞好生态农业技术的开发与引进,推动农业标准化管理。我国现代生态农业发展除了利用传统生态农业技术经验以外,还需要依靠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目前,我国的农业技术储备与开发的重点仍集中于增产增值方面,而现代生态农业技术发展相对缓慢。所以,今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版智能交通系统设计合同
- 2022年湘教版中考数学一轮复习:圆及其对称性
- 2024年电子商务平台应急响应与事故处理合同
- 2024版建设PPP项目合作框架协议
- 2024版加工生产协作协议样本版
- 劳务派遣合同范本(2篇)
- 2024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正规范本
- 2024版投资咨询顾问协议范文
- 2025版集装箱货物海上运输与船舶通讯设备租赁合同3篇
- 2024版建筑项目安全管理协议示例版B版
- 子长市长征文化运动公园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综合素质检测含答案
- 2024年北京市离婚协议书样本
- 2019年海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乙类)
- 北京邮电大学《操作系统》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高二上学期期末英语试题及解答参考
- 2023年税收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库和答案解析
- 热气球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 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制度
- 合成纤维的熔融纺丝工艺研究考核试卷
- 管道改造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