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口义齿印模制取及颌位关系记录课件_第1页
全口义齿印模制取及颌位关系记录课件_第2页
全口义齿印模制取及颌位关系记录课件_第3页
全口义齿印模制取及颌位关系记录课件_第4页
全口义齿印模制取及颌位关系记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全口义齿印模制取及颌位关系记录无牙颌印模无牙颌模型颌位关系记录整理课件1第三章全口义齿印模制取及颌位关系记录无牙颌印模整理课第一节无牙颌印模整理课件2第一节无牙颌印模整理课件2无牙颌印模的目的

将义齿基托所覆盖的部位与基托边缘接触的有关组织的外形记录下来整理课件3无牙颌印模的目的将义齿基托所覆盖的部位与基托边整理课件3无牙颌印模的要求完整、光滑无气泡精确、清晰无变形和损坏整理课件4无牙颌印模的要求完整、光滑无气泡整理课件4印模的分类按取模次数:一次印模法和二次印模法按取模时患者的开闭口情况:开口式印模和闭口式印模按取印模时是否对粘膜造成压力分为:粘膜静止式印模和粘膜运动式印模整理课件5印模的分类按取模次数:一次印模法和二次印模法整理课件5整理课件6整理课件6取印模的步骤和方法

取模前的准备取初印模制作个别托盘取终印模整理课件7取印模的步骤和方法取模前的准备整理课件7调整体位整理课件8调整体位整理课件8整理课件9整理课件9印模材料的选择藻酸盐类弹性印模材料印模石膏印模膏硅橡胶印模材料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整理课件10印模材料的选择藻酸盐类弹性印模材料整理课件10整理课件11整理课件11二次印模法取初印模制作个别托盘整理课件12二次印模法取初印模整理课件12初印模的制取

印模的要求组织受压均匀适当扩大印模面积采取功能性印模保持稳定的位置整理课件13初印模的制取整理课件13制作个别托盘

1.印模膏初印模直接法制作个别托盘

2.自凝胶制作个别托盘

3.旧全口义齿制作个别托盘整理课件14制作个别托盘

1.印模膏初印模直接法制作个别托盘整理课件15整理课件15整理课件16整理课件16整理课件17整理课件17整理课件18整理课件18整理课件19整理课件19整理课件20整理课件20取终印模要点:材料不宜太稠、太多;先用示指取少量材料填到上颌结节的颊侧倒凹区;固定托盘,迅速作肌功能修整;不可强行取下阴模;整理课件21取终印模要点:整理课件21整理课件22整理课件22第二节无牙颌模型整理课件23第二节无牙颌模型整理课件23模型材料的选择熟石膏人造石(硬石膏)超硬石膏整理课件24模型材料的选择熟石膏整理课件24模型灌注一般灌注法围模灌注法整理课件25模型灌注一般灌注法整理课件25整理课件26整理课件26整理课件27整理课件27整理课件28整理课件28模型的要求完整无缺、表面清晰,尤其是粘膜反折线和系带处。边缘宽度以3-5毫米为宜,模型最薄处不能少于10毫米。模型修整后底面要平,底座部分高度应为工作部分的1/2。整理课件29模型的要求完整无缺、表面清晰,尤其是粘膜反折线和系带处。整理模型的设计

标记基托边缘线整理课件30模型的设计标记基托边缘线整理课件30后堤区整理课件31后堤区整理课件31整理课件32整理课件32整理课件33整理课件33整理课件34整理课件34模型设计整理课件35模型设计整理课件35第三节颌位关系记录整理课件36第三节颌位关系记录整理课件36整理课件37整理课件371、正中颌位:下颌对上颌正中,上下牙列接触在一起,前牙呈正常覆合覆盖,后牙面呈尖窝交错的接触关系,称牙尖交错位,亦称牙位.

2、正中关系位:是下颌对上颌居正中,髁状突位于下颌关节窝的生理后位,附着于下颌骨的肌骨韧带处自然,不受限,在适当垂直距离时,下颌对上颌的位置关系,亦称韧带位.

牙合整理课件381、正中颌位:下颌对上颌正中,上下牙列接触在一起,前牙呈正整理课件39整理课件39整理课件40整理课件403、息止颌位或生理休息位

是当口腔不咀嚼,不吞咽也说话,下颌处于休息状态,上下牙弓自然分开,从后向前保持着一个楔形间隙称为息止颌间隙(Freewayplace)此时下颌对上颌的位置称息止颌位。肌位

4、垂直距离

正中位垂直距离:天然牙列呈正中时,鼻底至颓底的距离。

息止颌位垂直距离:下颌处于息止颌位时,鼻底至颓底的距离。

颌间距离:无牙颌在正中位时上下颌之间的距离.

牙合牙合牙合整理课件413、息止颌位或生理休息位

是当口腔不咀嚼,不吞咽也说话颌位关系记录颌位关系记录:用颌托来确定并记录患者面部下1/3的适宜高度和两侧髁突在下颌关节凹生理位置时的上下颌位置关系,以便在这个上下颌骨的位置关系上,用全口义齿来重建无牙颌患者的正中关系。颌位关系记录包括垂直关系记录和水平关系记录。牙合整理课件42颌位关系记录颌位关系记录:用颌托来确定并记录患者面部下1/确定垂直距离的方法

(1)息止颌位侧量法:

(2)利用拨牙前记录

(3)面部外形观测法

(4)面部等距离测量法

(5)利用戴旧全口义齿测量

(6)测量照片

整理课件43确定垂直距离的方法

(1)息止颌位侧量法:

(2)利用拨垂直颌位关系记录(一)垂直颌位关系的确定息止颌位垂直距离-息止颌间隙整理课件44垂直颌位关系记录(一)垂直颌位关系的确定整理课件44整理课件45整理课件45垂直颌位关系记录(二)垂直颌位关系的确定瞳孔至口裂的距离=垂直距离面部外形观察法整理课件46垂直颌位关系记录(二)垂直颌位关系的确定整理课件46垂直距离恢复不当整理课件47垂直距离恢复不当整理课件47整理课件48整理课件48整理课件49整理课件49整理课件50整理课件50整理课件51整理课件51整理课件52整理课件52整理课件53整理课件53整理课件54整理课件54水平颌位关系记录

水平颌位关系的确定哥特氏弓描记法直接咬合法肌监控仪法整理课件55水平颌位关系记录水平颌位关系的确定整理课件55哥特氏弓整理课件56哥特氏弓整理课件56直接咬合法卷舌后舔法吞咽咬合法后牙咬合法自然咬合法疲劳法辅助法整理课件57直接咬合法卷舌后舔法整理课件57整理课件58整理课件58整理课件59整理课件59整理课件60整理课件60整理课件61整理课件61整理课件62整理课件62整理课件63整理课件63肌监控仪法整理课件64肌监控仪法整理课件64整理课件65整理课件65暂基托的制作蜡基托的做法自凝塑料基托的做法光固化塑料暂基托的做法整理课件66暂基托的制作蜡基托的做法整理课件66托的制作牙合整理课件67托的制作牙合整理课件67上托的制作

平面的前部在上唇下缘以下约2mm,且与瞳孔连线平行;平面的后部,从侧面观要与鼻冀耳屏线平行。堤的唇面要充分衬托出上唇,使上唇丰满而自然。然后修整合堤宽度,前牙区约为5mm,后牙区约为8~10mm,堤后端修整成斜坡状,在平面上相当于64|46处,沟深约3mm。牙合牙合牙合牙合牙合牙合整理课件68上托的制作平面的前部在上唇下缘以下约2m整理课件69整理课件69整理课件70整理课件70颌位关系记录确定下堤的高度和位置也就是确定垂直距离和正中关系的过程.牙合整理课件71颌位关系记录确定下堤的高度和位置也就是确定垂直距离和1.确定下托高度的同时取得正中关系位记录:该方法需有经验的医师操作。2.先修改预制下托的高度,然后取得正中关系记录。牙合牙合整理课件721.确定下托高度的同时取得正中关系位记录:该方法需有整理课件73整理课件73核对颌位关系(1)检查垂直距离是否合适:尤其要观察面部外形,面部上下部分距离,如上下堤间保持有2~3mm的息止间隙,表明垂直距离正确。(2)检查正中关系是否正确:反复咬合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