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犯罪自首制度探讨_第1页
单位犯罪自首制度探讨_第2页
单位犯罪自首制度探讨_第3页
单位犯罪自首制度探讨_第4页
单位犯罪自首制度探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位犯罪自首制度探讨摘要我国在1997年修订刑法后明确规定了单位犯罪这一概念,但比较于自然人犯罪,我国的单位犯罪尚存在不足,其中单位犯罪自首制度就是一个比较重大的缺口。对于单位犯罪自首的问题,也没有相关明确的法律条文,在司法实践中对此问题处理不一致。基于此,将从四个方面对单位犯罪自首制度探讨。第一部分是单位犯罪自首制度概述。第一部分主要是整理现在学界对单位犯罪自首制度的一个学说和理论,再与国外先进的法律体系进行对比,从专家和教授的观点寻找一个最契合的理论支撑。还有探讨单位犯罪自首制度的意义,对于中国法律的进步以及对刑法的一个修补和完善。第二部分是探讨单位犯罪自首的成立和定性。对于单位犯罪自首的主体、意志、行为,应通过对单位的特殊性进行探讨。第三部分是单位犯罪自首制度中的特殊问题。第四部分是如何完善单位犯罪自首制度。基于前文的论述,分别对在刑法中完善相关法律条文和对单位犯罪自首实践中出罚提出建议。关键词:单位犯罪,自首,特殊问题

AbstractAftertherevisionoftheCriminalLawin1997,Chinaclearlydefinedtheconceptofunitcrime,butcomparedwithnaturalcrimes,Chineseunitcrimeshavenotbeenimprovedandvalued.Inthisregard,thesystemofsurrenderofunitcrimeisarelativelylargegap.Inthegeneralprovisionsofthecriminallaw,thetransfersystemonlydescribestheapplicationofnaturalpersons,butdoesnotexplicitlystipulatethetransferofunitcrimes.Thispaperdiscussesthesignificanceofthevoluntarysurrendersystemforunitcrimes,namelytheprogressofChineselawandtheimprovementofcriminallaw.Thesecondpartdiscussestheestablishmentandcharacterizationofunitcrimes.Theparticularityofunitcrimeshouldbediscussedintermsofthesubject,willandbehaviorofunitsurrender.Thethirdpartisaspecialissueinthesystemofunitcrimesurrender.Amongthem,theauthorhopestodiscussthejointcrimesbetweentheunits,thehandlingandidentificationoftheunitandthenaturalpersoninthejointcrime,thesurrenderoftheunitaftercommittinganumberofcrimes,andhowtodeterminethespecialsurrenderoftheunitcrime...Thefourthpartishowtoimprovethesurrendersystemforunitcrimes.Onthebasisoftheabovediscussion,theauthorputsforwardsuggestionsforperfectingtherelevantprovisionsofthecriminallawandpunishingthevoluntaryabandonmentofcriminalunits.Keywords:unitcrime,surrender,specialissues

目录1绪论 11.1题目背景及目的 11.2国内外研究状况 11.3题目研究方法 11.4论文构成及研究内容 12单位犯罪自首的成立和处罚 32.1自动投案 32.1.1单位自首的主体 32.1.2单位自首的意志 42.2单位自首的处罚 52.2.1单位犯罪自首的效力范围 52.2.2单位犯罪自首的处罚原则 53单位犯罪自首的特殊认定 63.1单位共同犯罪中单位自首的认定 63.1.1单位与单位共同犯罪的自首 63.1.2单位与自然人共同犯罪的自首 63.2单位犯数罪自首的认定 73.3单位犯罪特别自首的认定 73.3.1单位特别自首的主体条件 83.3.2单位特别自首的时间要件 83.3.3单位特别自首的主要犯罪事实 84单位犯罪自首制度的立法完善 94.1单位犯罪自首制度在刑法中的完善 104.2单位犯罪自首的处罚方法 10结语 11参考文献 12致谢 13

1绪论1.1题目背景及目的随着中国法治建设的推进和经济快速发展,对于犯罪的打击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现在单位犯罪逐渐增多,而相对应的刑法中关于单位犯罪的整个体系并不完善,不仅使得有些单位在犯罪后无法得到法律制裁,更重要的是在犯罪后,无法得到法律的保障。我们既要严厉打击犯罪,也要在打击犯罪的同时保障人权,保障基本权利。单位犯罪自首制度是最基本保障单位权利的一个门槛,完善好单位犯罪自首制度是符合依法治国原则的,也是符合刑法的原则的。在此,笔者想要论述单位犯罪自首制度的目的,就是为了保障单位在刑法中的权利,希冀能在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中得到一个平衡。1.2国内外研究状况在中国的刑法理论学界,各大专家教授对单位犯罪自首这一问题有大致两种学说,分别是单位犯罪自首肯定说和单位犯罪自首否定说。对单位犯罪肯定说的专家包括何秉松教授等人,对于单位犯罪肯定说有以下论述论证:早在1997年,我国就通过了刑法修订案,将我国的犯罪主体模式改成“自然人-法人”。既然刑法总则规定了自首制度,相对应的,自然人能享受自首制度,单位也理所应当的享有自首这一制度。再者,法无禁止则自由,没有明确规定单位不适用自首制度,那作为犯罪主体,单位就应当享受自首制度带来的后果。自首作为刑法总则中重要的一项制度,效力及于刑法分则亦是理所当然的。因此,从刑法制定的角度来书,单位犯罪有自首制度是肯定的,只是相关法律条文规定不明确,但不明确并不代表没有。二、在刑法体系中,已经将单位纳入了犯罪主体,那自然而然,单位就应当与自然人一样,对单位自身的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承担法律后果,相应的,也就应享受刑法的自首制度。在法律上,我们提倡权利和义务的统一,相同的,在犯罪问题上,单位在承担刑事责任的同时,也可以享有刑法的宽容政策。三、作为犯罪主体的单位,基本上都具有自己的组织机构和决策机构,有独立的形成意思和表达意思的能力,具有独立的人格,能够代表单位做出一定的意思表示,能够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与自然人在刑法层面上来说并没有不同,单位完全能够以自身的名义实施自首的行为。四、单位犯罪自首体现了刑法罪刑相适应的原则参见何秉松:《犯罪构成系统论》,中国法制出版社1995年版,第173-176页。。罪刑相适应原则是刑法最重要的原则,任何法律条文都应当且必须符合罪与刑相适应这一原则。参见何秉松:《犯罪构成系统论》,中国法制出版社1995年版,第173-176页。相比较于肯定说,单位犯罪否定说支持的专家教授也不少,曲久新教授认为单位犯罪不能成立自首,观点如下:一、根据刑法第67条,在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是自首。自首行为需要主体具备自首的主观意志,需要有思维的过程参见曲新久:《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第223页。。单位只是刑法在为了管理和更好的处罚单位犯罪而拟制的主体,并不具有与自然人一样进行思维过程的能力。所谓的单位意志,是由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主管负责人或者决策机构集体作出决定,交由执行机构具体执行的意志表现。因此,单位犯罪不能成立自首。参见曲新久:《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第223页。二、从现行刑法的法律条文与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司法解释来看,只有犯罪分子、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能够成为自首的主体,其中并没有包括单位。而且最高院颁布了有关解释,其中所规定的亲首等制度,也只适用自然人犯罪。所以,根据相关法律条文,单位犯罪不能成立自首。三、归根究底,单位犯罪后自首的行为,都是需要自然人去进行相应的行为。就算否定了单位自首这一概念,也不影响单位的主管人员与其他直接负责人员的自首认定。对于单位,不管是双罚制还是单罚制,都不影响自然人的自首认定。因此,单位犯罪自首制度的漏洞并不直接影响刑罚的裁量。通过单位犯罪自首肯定学说与否定学说的对比,我更赞同肯定学说。既然国家刑法已经承认了单位可以成为犯罪主体,在自首制度上区别对待是不符合刑法原则的。而在实际的法律实践中,也有单位犯罪成立自首的案例。所以将单位犯罪自首制度纳入到刑法中,是一个让法律实践有依据的一步。同时,也能更好的体现刑法原则,完善刑罚体系。而国外对于单位犯罪自首制度也已经有了初步的框架。但是国外法律一般不采用单位这一用语,习惯以法人认定。例如法国的刑罚中规定停止法人活动或者解散法人的法条。而美国对法人犯罪自首制度规定的更详细,单位自首后可以申请作为污点证人出庭指证犯罪嫌疑人等具体做法。所以,我们可以多多吸收国外先进的制度体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3题目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概念分析、文献研究等研究方法对单位犯罪自首制度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概念分析法。本文通过对单位犯罪自首制度的概念与性质、单位犯罪自首的成立与处罚、单位犯罪自首的特殊认定、单位犯罪自首的立法完善进行分析。文献研究法。本文通过在知网上搜索单位犯罪自首制度相关的研究文献,进而梳理、分析当前学者的相关论述,从而对单位犯罪自首制度的相关理论与问题进行探讨。1.4论文构成及研究内容本文旨在通过单位犯罪自首制度等相关问题探讨,通过分析我国对单位犯罪自首的成立与处罚,对单位犯罪自首的特殊认定如何规定,分析我国单位犯罪自首制度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对我国单位犯罪自首制度的完善提出建议。

2单位犯罪自首的成立与处罚单位犯罪自首应如何成立,法律并没有明文规定。但是根据法理学可以得出结论。成立单位犯罪自首最少需要主体、意志。而对单位犯罪后自首如何处罚,法律对此规定也不明确,需要进一步的探讨。2.1单位犯罪自首的成立和定性成立自动投案,自首的主体、意志作为自动投案所需要的关键,应着重探讨。2.1.1单位自首的主体单位毕竟是通过颁布法律,人为的拟制成人,与自然人存在着差别,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生命,也没有自然人说拥有的全部权利。所以,想要确定单位犯罪自首主体的范围,就应该从我国的刑法法条下手。我国刑法第30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从法条中看出,可以总结出单位的概念,单位是具有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的团体。单位犯罪后自首的主题特征可以大致分为两次方面,首先是单位的表面形式特征,即单位的合法性、组织性与独立性,还需要具有一定独立的财产。第二个方面是单位的实质特征,即在法律上所要具备的刑事责任能力。合法性是指在国家法律承认下取得合法的经营证照,不是以犯罪为目的成立的组织。只有经过法律认定为单位,实施了单位犯罪,才有可能成立单位自首。反之,非法成立的单位,实施犯罪,只可能成立自然人自首。合法性是单位成立的首要条件。组织性是要求单位必须有一定的组织结构,有相应的机关,只有有决策机关,经由决策机关实施的行为才能归结于单位实施的行为,才能形成单位意志。假如一个组织没有决策机关,就无法形成单位意志,不能代表单位实施行为,就无所谓的单位犯罪了,自然也就没有单位自首。独立性是指成立单位需要具有一定的独立且可以支配的财产,有法律行为能力且能独立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独立性是将单位与个人分隔开,若个人与单位互相混淆,财产不独立,就无法由单位承担刑事责任,只能归于自然人犯罪。基于上述论述,只有成立了单位后,才能成立单位自首。而单位犯罪后想要自首,是需要相应的人员去实施自首这个行为的。法人没有躯体,自己不能到司法机关投案,正如他不能出庭受审一样,但是,法人可由其代表人、主管人员或者直接责任人员投案自首参见马长生、胡凤英著:《新刑法对单位犯罪的规定》,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56页。依据马长生和胡凤英教授的观点,单位想要自首,应当是由其法定代表人、主管负责人员等具有领导职务的人员进行投案,上述人员在取得单位的默认或者授权下,向有关机关代表单位自首,是能够成立单位自首的。参见马长生、胡凤英著:《新刑法对单位犯罪的规定》,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56页。2.1.2单位自首的意志对于单位自首的意志,实际上就是指单位并不是很多个体机械的形成一个整体。在最高院的解释中,单位的法律意志和法律行为不能归因于任何一个个人的意志和行为,单位的犯罪行为也不能归因于任何一个个人犯罪,不能将单位与个人等同起来。形象的比喻就是,自身身体是通过大脑进行支配,每一个器官、肢体作为执行大脑的意志进行决策和作出行为,所做出的行为导致的后果应归结于大脑,归结于个人。引用石磊教授的一句话就是,单位是由个人成员组成的,单位的利益构成该单位的共同目标。单位是成员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有着自己的独立人格。单位意志具有独立性与双重性的特点,单位意志是由成员的意志组成,但是一旦形成了单位意志,就独立于成员的意志,代表着单位的整体意志。单位能否构成自首,要看自首的行为是否出于整体意志。单位自首意志有三种方式,分别是单位决策机构决定、单位负责人决定、单位追认员工自首行为。1、单位决策机构决定自首。决策机构是单位整体意志的诞生点。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经过单位中决策机构或者集体决定从而形成了单位犯罪后的自首意志,这种形式一般适用于由集体领导或者集体决定制的单位。如股份制企业、独立法人企业等。所以,对于单位犯罪,单位的体制和构建框架也是自首制度中的一个问题。2、单位负责人决定自首。单位负责人是指单位犯罪中具体实施的负责人。作为犯罪的具体实施者,负责人有权决定自首。当负责人在单位犯罪后,决定自首应以单位的名义向司法机关投案。3、单位追认员工自首行为。单位员工在向司法机关自首后,可以由单位进行追认。这种情况属于单位员工为了单位利益而在职权范围内行使了单位犯罪事实,事后为了维护单位利益,向有关司法机关自首,单位在决定后,以单位意志追认其自首行为,一般来说也能代表单位自首意志,这是单位自首的特殊情况。2.2单位自首的处罚刑法规定,单位实施犯罪的,应对单位使用罚金刑,判处单位罚金,对单位的直接负责人等主要分子判处刑罚。单位犯罪后自首,并不代表着就不需要再受到刑罚处罚,只能是认为其社会危害性降低,继续犯罪的可能性减少,可以对其从宽处罚。因此,在单位自首后,我们可以遵循我国对单位犯罪规定的对单位进行罚金刑处罚,是适用单罚制还是适用双罚制,由具体犯罪事实进行判断。2.2.1单位自首的效力范围单位犯罪,其中包括了自然人犯罪。所以,对于单位犯罪后自首行为的效力,是否及于负责的主管人员,学界上有两种观点。竹怀军教授认为确认单位成立自首的,对的单位及其全部参与单位犯罪的责任人均应从宽处理参见竹怀军著:《建立单位量刑制度的构想》,《济南大学学报》2001年第一期。。而与之不同的观点是,直接负责的单位主管人员,虽然其可以同时代表单位和个人的不同意志,但并不代表其他人的意志,所以单位其他人员在单位犯罪后如果不主动供述犯罪事实。如果在单位犯罪后有人自首,而自身并不想要自首所带来的后果,选择不如实交代,亦不能构成自首。笔者对于后者的观点表示赞同,单位犯罪虽具有整体性,表现出来的也是一个整体的意志与行为,但对于单位中的个体而言,单位只是将犯罪意志强加于个体,并不将犯罪后的自首意志给予个体。对于单位而言,就算作出自首的行为,也并不代表每个个体都想要自首。自首是一项制度,犯罪嫌疑人是可以选择接受或者不接受,法律并不能强人所难。所以,对于没有主动投案又没有如实交代自己罪行的,不成立自首是正确的。参见竹怀军著:《建立单位量刑制度的构想》,《济南大学学报》2001年第一期。2.2.2单位自首的处罚原则对于单位犯罪,我国规定的处罚方式目前只适用于罚金刑,因为刑法学界认为,法律无法对一个拟制的人进行剥夺自由刑的处罚。根据相关规定,对于自首的单位,可以从宽处罚。单位自首,可以根据其犯罪情形和社会危害程度,合理地从宽处理。对此也符合刑法对于自首制度的原则。但是,针对建立单位犯罪自首制度,国家可以考虑增设对单位犯罪的处罚种类和确立处罚标准,以更好的保证刑法对打击犯罪和预防犯罪的力度。只有成功构建一个单位犯罪的体系,才可以继续单位犯罪自首的制度。因此,进一步完善单位犯罪后自首的刑罚裁量情节是必要的。

3单位犯罪自首的特殊认定单位犯罪自首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存在着一些特殊情况。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应当进行必要的探讨。3.1单位共同犯罪中单位自首的认定在犯罪这一庞大的体系中,不仅仅只有简单的单位犯罪,还有着共同犯罪。当单位出现共同犯罪后,对于自首如何认定,学界中也有这不同的争议。何秉松教授的观点是在单位与单位之间共同犯罪中,若单位的负责人或者法定代表人等领导,他们作为单位犯罪的主要成员,对单位犯罪的事实进行供述,不能视为立功,这是因为首要分子所作出的行为实际上是代表单位作出的犯罪行为,应视为单位犯罪行为的组成部分。但是,假如单位是作为胁从犯或者从犯参与到单位共同犯罪中,其首要分子或者直接参与人,在自首时本来就只需要向司法机关供述自身的犯罪事实。如果他们不仅只是对自己所犯罪的行为及事实进行供述,还向公安机关揭发了同案中其他犯罪人的犯罪行为,并且得到查证叔叔,就应当认定他们有立功情节。所以,在单位与单位共同犯罪中,因视单位在所参与的犯罪中起到的作用进行分类。在不同的地位中,对于自首以及立功的认定书不同的。3.1.1单位与单位共同犯罪的自首当单位与单位之间共同犯罪,在单位自首时,需要如实交代全部犯罪事实。因为有可能单位之间共同犯罪不止几个,有些单位互相并没有联系,只是形成了一个犯罪单位团体。因此,要让自首单位如实交代全部单位的全部犯罪事实,是不合理的。想要在单位与单位共同犯罪中成立自首,还需要看其在共同犯罪中作什么样的角色,若处于主要地位,就需要交代全部单位的主要犯罪事实。3.1.2单位与自然人共同犯罪的自首单位与自然人共同犯罪,与单位与单位共同犯罪不同,自然人所受刑罚较重,而单位不会。所以,当单位与自然人共同犯罪后,自然人自首,须如实供述犯罪事实,对于所共同犯罪的单位的犯罪事实,不应当苛刻自然人掌握很多的犯罪事实,仅提供线索,帮助办案机关打击犯罪,是能够成立自首的。而对于单位自首,不仅须如实供述单位自身的犯罪事实,还需要供述与其共同犯罪的自然人的犯罪事实,才能成立自首。当然,这仅代表我个人的观点,学界对此还是存在争议。如果单位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只是次要或辅助作用,那在自首时,就仅需要对所涉及犯罪的主要事实与起主要作用的犯罪人员进行供述。3.2单位犯数罪自首的认定单位犯数罪,不仅是指单位犯同种数罪,还包括典型的数罪。其实不管单位在犯同种数罪,或者异种数罪,可以依照自然人犯数罪后自首的原则,进行类似的模仿。自然人犯数罪,对自首是以如实供述犯罪事实的部分进行认定。以此类推,当单位在犯同种数罪或是异种数罪时,想要成立自首应当以说交代的犯罪事实进行认定。对没有交代的犯罪事实,不成立自首。这样,就能更好的打击犯罪行为,消除单位想要隐瞒部分犯罪事实的想法,可以对犯罪行为进行针对性的打击。又能体现坦白从宽的自首原则。但有观点认为,单位犯数个相同种类的罪名,自首后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情况处理。当单位犯了两种及以上不应该并罚的罪名,在自首时,任然应当以对不同罪的供述作为不同罪名的自首情节。即应分别认定每一项罪名的自首情况。如果单位犯的是应当并罚的数种罪名,则可以认定自首供述适用全部并罚罪名。这种观点有一定的可取性,但是在司法实践中,一般是不将判决前的同种数罪采取数罪并罚的。3.3单位犯罪特别自首的认定我国法律有特别自首这一制度,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打击犯罪,节约司法资源。我国刑法规定,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代行贿行为,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相比于自然人行贿,单位行贿占比更重。单位对此可以成立特别自首。但是,对于单位成立特别自首是有要求的。对成立特别自首的主体条件、时间要件、主要犯罪事实有一定的要求。3.3.1单位特别自首的主体条件单位犯罪想要成立特别自首,在主观方面,应当是单位为了想要谋取法律规定的不正当利益,向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给予非国家工作人员财物或者其他利益。在客观方面,单位实施了行贿行为。无论其是主动或者被动,需要构成犯罪,则需要单位行贿数额达到“数额较大”,并且不能是过失犯罪,因为单位不能成立过失犯罪。所以,单位想要成立特别自首,需要在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同时满足,这样才有可能成立特别自首。3.3.2单位特别自首的时间要件只是满足主体条件并不能直接构成特别自首,还需要满足时间要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条的条文规定,单位想要构成特别自首,就应当在被追诉前如实交代犯罪事实。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司法解释,“被追诉前”一般是指在公安机关或者其他司法机关尚未立案侦查前。时间点的把握对于是否构成特别自首是一个重要问题。如果是在案发后立刻自首,则这只构成自首,适用的法条是刑法总则中关于自首的制度。如果是在办案机关开始立案侦查后,已经掌握了犯罪事实,单位再选择主动如实交代,就不能构成自首,也不成立特别自首。因此,特别自首中,时间要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这对于判断是否属于特别自首有着重要的意义。3.3.3单位特别自首的主要犯罪事实根据对法条的理解,单位成立特别自首应当向司法机关主动交代对非国家人员的贿赂的财物数额以及其他利益性的财物。当然,对于主动交代的具体数额,一般来说只要交代数额较大的贿赂款项,并且提供线索,即可成立特别自首。倘若没有数额较大的财物,则需要交代主要的贿赂事实即可。向司法机关投案,则需要以单位的意志进行,不能以个人意志代表单位进行自首,所以需要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单位授权进行自首的主体代表单位进行投案自首。对于单位主动交代的犯罪事实,须是对特定人员的贿赂事实,而不能是其他犯罪事实,如果交代的是其他犯罪事实,是否构成自首则需要根据一般自首制度进行评价,这里仅仅针对成立特别自首所需要交代的犯罪事实进行论述。同时,这涉及了对于单位犯罪的立功和重大立功的认定。想要成立立功,应当根据法条规定,对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犯罪事实或还未掌握的犯罪嫌疑人的线索进行提供,积极配合破案。再根据司法机关对单位提供的线索,进行认定。这一点,在与自然人立功是一样的。从这一点看,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是有共同之处的,因此,建立单位犯罪体系是可以借用自然人犯罪体系。4单位犯罪自首制度的立法完善通过笔者一系列的论述分析,建立单位犯罪自首制度是刻不容缓的问题。现行的单位犯罪自首由于在立法上有不明确性,在司法实践上有局限性,导致不仅在刑法理论学界有着明显重大的分歧,还让各地不同法院对相似案件作出不同判决,这不符合依法治国的理念,也是一个法治社会所不能容忍的。推进单位犯罪自首制度的建立,不仅可以推进刑法体系的完善,更重要的是,使得刑法体系更加健全,对于具体的司法实践可以提供更准确的指引,能让法官更好地作为一个裁判者去裁量案件;能有效的提高司法机关办案效率,更有力的打击犯罪。所以,建立单位犯罪自首制度势在必行,但目前,我国对于单位犯罪制度规定并没有全完完善,在此,笔者提出相关建议以供参考。4.1单位犯罪自首制度在刑法中的完善首先,需要进行完善的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自首制度的条文。薛进展教授提出一个问题,在我国刑法中,针对大多数法条在建立时,都基本都是以自然人这一单犯罪主体,所以在加入单位这一犯罪主体时,是属于强行塞进去的,所以并没有其他相应的法律制度或者体系去建立单位犯罪。根据薛进展教授的理论,应当建立起与自然人相区别,专门适用于单位犯罪的刑罚体系、量刑制度,其中包括自首制度。中国毕竟采取的是自然人-单位的犯罪主体刑法体系,所以,仅仅只是把单位犯罪生硬的套进自然人犯罪所适用的刑罚体系和量刑制度中,显得既不合理也不合法。对于如何修正刑法的法律条文,有修正型刑法立法模式和刑法司法解释这两种方式。所谓的修正型刑法立法模式是由陈兴良教授提出的国家立法机关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颁布相应的刑法修正案,对刑法典进行部分修正,以调整刑法典不适应犯罪变化的情况参见陈兴良著:《刑法哲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2-103页。。而刑法司法解释就是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司法解释对具体的法律条文作出解释,通过出台司法解释将相关问题法律化。从法律效力来说,两者都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但笔者更倾向于前者。因为想要建立单位犯罪自首制度并不是一两个司法解释条文所能建立的,而且,想要建立单位犯罪自首制度会涉及到很多方面的问题,如何与自然人自首制度区分就是一个最大的问题。所以,仅仅只是通过出台司法解释并不能从本质上建立单位犯罪自首制度。4.2单位犯罪自首的处罚方法参见陈兴良著:《刑法哲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2-103页。对于如何在刑法中体现单位犯罪自首制度,可以有几个方法:首先应当明确对单位判处罚金的具体数额。在我国,单位犯罪多以经济类犯罪为主,很多单位犯罪在数额上会比自然人犯罪数额多很多,少则几十万,多则数千万甚至数亿。针对这种情况,在对单位的犯罪处罚上,罚金刑处罚的力度应当加大,处罚数额应根据所涉及的犯罪种类、形成的影响以及对国家经济的伤害而确定下来,可以设立一个标准,各个省市根据自身情况和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上浮和下调。只有这样,才能让一些存在想要通过犯罪来赚取金钱的单位有所忌惮,起到震慑作用,让他们考虑到犯罪的后果。可以适当增加对单位犯罪的刑罚处罚方法。这一点,国外对于法人犯罪的刑罚处罚有一些制度可以供我们参考。例如:法国的刑罚中规定停止法人活动或者解散法人的法条。当然,一般对于主动投案,采取自首的单位来说,解散单位或者停止单位活动是不适当的。但可以设立一个考察期,就像自然人适用缓刑的制度,自首的单位一个考验期,在这段考验期中没有再犯罪或者重大违法行为,则可以取消解散单位的措施。反之,如果单位在考验期中再次犯罪,则应当立即采取解散单位或者停止单位活动的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社会安全,也能震慑单位,防止单位再次犯罪,这一措施对于预防犯罪有着重大意义。3、可以考虑增设对单位信用、从业资格等方面的处罚,对犯罪的单位给予其不同程度的信用评价,对犯罪后自首的单位可以在适当范围内作出信用评价,同步到互联网,进行公示。单位的信誉是单位发展的根基,只是处罚罚金并不能从根本影响,而对单位的信誉等进行处罚,会震慑单位想要进行犯罪的念头,更好的预防犯罪的发生。结语作为刑罚中的犯罪主体,单位犯罪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和看待。现代社会,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单位犯罪的概率也出于逐步上升的阶段,相比较于自然人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