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农业的内涵、实践与展望_第1页
可持续农业的内涵、实践与展望_第2页
可持续农业的内涵、实践与展望_第3页
可持续农业的内涵、实践与展望_第4页
可持续农业的内涵、实践与展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可持续农业的内涵、实践与展望

1持续农业的提出与发展20世纪70年代初,发达国家对高投资传统农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先后提出了现代自然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石油农业和工业化农业等农业发展道路和模式。但这些发展模式又因单纯强调生态因素而忽视了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很难被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所接受。为此,谋求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新农业发展模式,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人类与环境大会”,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成为谋求人与自然协调,保持环境清洁和维持地球生态平衡新思想的重要里程碑。此后,世界农业发展开始进入新的战略时期。1981年,美国农业科学家莱斯特R·布朗在其出版的《BuildingaSustainableSociety》中,对“可持续发展观”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从此奠定了农业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1984年,哥尔丹K·道格拉斯编辑出版了《AgriculturalSustainabilityinaChangingWorldOrder》,提出并分析了“农业的持续性”。198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议会通过的“可持续农业教育法”中,旨在重新选择农业发展道路,全面、系统地解决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和粮食等重大问题,首先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农业”这一新的农业发展战略与模式。此后的10余年间,是持续农业发展的理论与政策研究逐步深入战略与计划先后制订的重要时期其中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促进全球性可持续农业发展进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1987年,WCED提出了“2000年粮食:转向持续农业的全球政策”。1988年FAO制订了“持续农业生产:对国际农业研究的要求”的文件,并于次年11月又通过了有关持续农业发展的第389号决议。1991年4月,FAO在荷兰丹波召开的国际农业与环境问题大会,向全球发出了“关于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丹波宣言和行动纲领”的倡仪,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简称SARD)”的新战略,此外,旨在指导可持续农业战略的实施,FAO还发布了一个涉及面很广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框架图。1991年9月联合国总部成立了世界可持续农业协会(WSAA),这些工作对于世界各国可持续农业观念的形成、发展和行动都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1992年6月,WCED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21世纪议程》,在更高层次和更大范围内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是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把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并写入了议程的第14章,充分体现了当今农业可持续发展新思想的全球共识和最高级别的政治承诺,从而使持续农业从一种构想逐步转向世界各国的实践。1996年11月,FAO罗马世界粮食首脑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可持续农业发展技术和要点。在强调可持续农业战略与行动重要性的同时,针对持续农业发展尚缺乏可操作的具体内容与技术,凸现了“新的绿色革命”技术指出包括改良的新品种化肥灌溉和农药技术等在可持续农业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1997年6月,在德国布朗瑞格专门召开了国际可持续农业会议,是对全球可持续农业理论与实践的系统总结和发展。会议通过的“布朗瑞格宣言”提出改变“我,这里,现在”的思维方法为“我们,每一个地方,为了今天和明天”,同时,还制定的7条具体的行动纲领。在国内,90年代以来,对于如何吸收现代持续农业的先进思想,走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农业发展道路,不仅成为理论界、学术界研究讨论的热点,也是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决策所考虑的重要领域。1994年3月,国务院第16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并强调指出: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中国的农业与农村要摆脱困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1996年,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CCICED)就如何迎接中国农业可持续性的挑战,提出了三项建议:(1)由于技术的转变过程常常超出了通常的5—10年的规划框架,因此需制定一项更长期的农业发展战略;(2)必须保证农业研究与开发的投资;(3)农业研究必须重新调整方向,将其重点放在开发经济和环境效益俱佳的技术上,特别要将清洁生产概念应用于农业,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目前在我国,农村持续发展正处于战略构思与形成、发展阶段。1998年,我国先后召开的九届全国人大和十五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农业持续发展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前者强调指出“农业,事关全局的主题”,中国农业的新战略应当是“建设一个山川秀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后者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促进农业稳定增长与持续发展视为实现我国跨世纪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这在我国实施可持续农业发展战略与模式中,具有重要的里程碑作用。2持续农业的战略目标可持续农业(SA)已被学术界、科技界和决策界普遍接受。但因各国国情不同,认识角度和目标要求也不同,便产生了对可持续农业理解上的差异。发达国家因农业生产力水平相对较高,农业产品供给充足,居民消费已向追求生活质量方向转变,因此农业的发展更重视食物安全与营养,更多地强调资源环境的保护,是一种农业现代化后的持续发展。而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首要的任务是发展和满足人口的食物基本需求,因而农业发展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于产品特别是粮食数量的增长上,以求解决温饱问题,是一种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以发展为主要目标同时也重视环境保护的持续农业。持续农业的定义最初是着眼于生态学角度,指出可持续农业为“一种再生农业,是一系列使环境良性循环的农业经营实践过程”。阿尔提瑞则同时考虑了社会经济因素,定义“持续性”为“地力的可恢复性,环境的健全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和社会可接受性”。G·道格拉斯提出了三重属性定义,即可持续农业是环境重要性、食物充足性和社会公平性的有机结合。G·J·布朗等人提出了可持续农业的三重目标定义,即可持续农业的基本目标是生态持续性、经济持续性和社会持续性。1988年FAO理事会对持续农业的定义较为系统、全面。该定义是“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基础,并调整技术和机构改革方向,以确保获得和持续满足当代与后代人的需要。这种持续发展能保护土地、水、植物和动物遗传资源,不造成环境退化,同时技术上适当,经济上可行,而且社会能够接受”。1991年丹波国际农业与环境会议对持续农业的定义与此提法有些不同,但其实质上是相似的。同时,更明确地提出了持续农业的三个战略目标:(1)积极增加粮食生产,既要考虑自力更生和自给自足的基本原则,又要考虑适当调剂与储备,稳定粮食供应和使贫困者获得粮食的机会,妥善地解决粮食问题,保障粮食安全;(2)促进农村综合发展,开展多种经营,扩大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努力消除农村贫困状况;(3)合理利用、保护与改善自然资源,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利于子孙后代生存与发展的长远利益。这些战略目标十分适合于发展中国家,它蕴含了持续农业的“需求”、“发展”和“限制”这三个重要准则:“需求”,即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需求;“发展”,即持续农业必须首先强调发展这一重要前提;“限制”,即持续发展的实质是一种不同空间尺度下的有限制的发展,同时体现着“公平性”、“持续性”和“共同性”的原则,确保自然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世代永续利用是其基本前提。近年来,国内学者尤其是农学、经济学和地理学者,结合我国的实际,对持续农业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总的结论是明确的,即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持续农业实施战略理应是“持续农业与乡村发展(SARD)”,但面对人口众多,农村底子薄,人均资源特别是耕地、淡水资源占有量较少,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低,生态环境脆弱和土壤严重污染,以及农业技术与生产力水平不高,农业总体投入水平偏低等具体问题,不同学者对我国农业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有所争论,有的认为应以增加农业投入为主,走“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集约持续农业之路;有的主张我国农业持续发展应立足于提高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资源的综合生产力主要通过资源合理配置挖掘资源潜力,走“高效益、高循环、低投入”之路;还有的人提出全球性农业科技革命正在孕育之中,国际农业竞争加剧,未来农业生产资源和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变化使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着极大的困难,科技将成为农业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应走“高技术、高效率、产业化”之路。高投入需要雄厚的资金,而且高能量投入的集约化经营不可避免地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我国农业发展基本规律表明,农业增长是以增加投入为主的“外延型”低生产率农业,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和科技的落后大大制约了我国农业生产效率与效益的提高。因此,我们认为,在我国农业的高投入诚然是必须的,但应侧重于对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科技研究与推广的投入,高投入与高效率应当合理比配。鉴于我国的特殊国情,我国持续农业战略目标的选择,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走以提高效率和增加效益为中心,以基础设施与科技投入为重点,以增强农业持续发展能力和发展农村经济为目标,实现人口、资源、生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共进和良性循环之路。3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10多年来,农业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战略构思、模式和准则,逐渐被世界各国普遍认同。但在农业持续发展的理论方面仍存在多样化的概念和论题,目前还尚未形成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可持续发展理论最本质的创新,在于从价值观、发展观上强调人与自然矛盾关系的协调。自然的土地在人类影响和控制下,形成了不同的土地利用系统。人类按照自己的需要愿望,调整生产方式,控制作物、家畜的遗传性,并通过对土地的利用控制直接影响作物和动物的个体发育和群体结构,于是产生了在土地系统基础上的农业生态系统。因此,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对可持续发展观念与理论的吸收和在农业方面的深化,但又具有自己的特殊性。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理与准则,我们认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质上是谋求农业生态系统中各要素及其相关各系统之间、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有序化与整体性持续运作的过程。其核心是农业系统能否保持良性循环和生产力和可持续性。因而,农业系统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和系统控制理论等客观上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3.1农业复合系统系统科学认为,客观世界都是系统。例如农业就是由生物、资源、经济和技术四大要素组合而成的具有开放性和不稳定性的多层次复合系统在农业系统中其内部各相关子系统间的协调发展及其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所维持的系统耗散结构功能的不断增强,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内在驱动力量,反之,就是阻滞力量。农业的实质是通过绿色植物吸收与转化太阳能形成负熵为起点,并以这种负熵在流动过程中不断耗散的方式展开农业生产过程。从整个国民经济系统的角度看,农业是整体区域系统中的唯一负熵提供者,从而为人类生态经济系统耗散结构得以形成与维系奠定了基础,也使自身及其区域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成为可能。农业复合系统的核心是由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耦合而成的农业发展系统。自然生态系统属于农业本体系统,或是基础支撑系统,它是由包括土地、水和气候等在内的自然资源及其各种生物要素组成;社会经济系统属于农业主体系统,或是实施能动系统,受特定的经济目的、技术水平及其行为者(劳动力及其合作组织、集体经营组织等)素质的直接影响。农业本体系统与主体系统共同作用的直接效用决定着农业能否可持续发展。事实上,人类在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由于双方的变化发展速度不同始终面对着“增长型”社会经济系统和“稳定型”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与平衡,以及对“活跃型”生态系统的协调与调控的问题。农业发展系统又是农业经济系统的主体部分。国际与国内都将农业与农村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实施SARD计划就是基于对二者内在联系性的认识和体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不可能是孤立的、封闭的系统,低一级区域的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必然受到包括全球、国家等在内的高一级区域系统(包括生态系统、经济系统、技术系统和法制系统等)的支撑和制约。因此,农业系统可被定义为农场、种植园和区域的、国家尺度的农业,或是包含生态、经济和人类行为的嵌套的农业生态系统。可见,农业持续发展不仅仅是一个农户、一个农场的经济活动,而是包括大到全国、乃至全球尺度的多层次的系统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讲,每一个层次的系统都是独特的。因此,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研究,应着眼于特定层次的农业系统的持续性分析。3.2中国生态农业的内涵和“生态经济”美国土壤学家W.Albreche于1971年首次提出“生态农业”(EcologicalAgriculture)的概念,后由英国农学家M.K.Worthington于1981年进一步完善,并定义生态农业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的低输入的,经济上有生命力的,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系统”。它是运用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共生和物质循环再生原理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吸收现代科学的成就,因地制宜,合理组织农、林、牧、渔的比例,以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统一的农业生产体系。其涵义与国际持续农业的内涵基本上是相似的。中国生态农业是在传统“有机农业”背景的基础上并借鉴了国外替代农业的各种形式之后提出来的,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学理论为其完善和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坚实的理论基础,它从根本上有别于西方国家倡导的那种以低投入或绝对排斥用农用化学品为辅助能为首要特征的“生态农业”,非常重视强调遵循包括生态学在内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来指导农业。因此,中国生态农业实际上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典型模式。生态经济学理论认为,农业生产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经济系统,必须处理好系统的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把生产、生态与经济三方面目标结合起来,以达到最适投入、高产高效。而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最集中和最典型地反映了生态与经济矛盾的根本性,因而造成农业在可持续性上的“先天不足”,以及要解决可持续问题的极大困难程度。依据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依赖与影响,人们在以大农业为基础,立足于全部土地资源进行农业生态建设中,理应以协调各子系统的关系,使系统稳定性提高和获得大系统的最优化为目标,但事实上,经济效益始终作为人们所追求的目标,其它的目标只作一般考虑或被完全忽视了。从生态经济理论看,农业发展片面追求产量、产值和经济效益是远远不够的,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所不足取的。从自然生态环境的角度,系统环境的变化也给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因而成为农业生产高风险与系统脆弱性的根本原因。在气候变化的大环境下,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只有从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各个方面作出根本性调整,才能适应新的生态环境要求。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点应在于遵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整体、协调、循环和再生”原理,以寻求农业发展在经济上既能尽量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而又有利于维护资源和环境基础的最佳“切合点”。3.3农业系统控制整个生物圈中没有能完全满足人类要求的生态系统,在当今世界的许多地区,农业仍是不可持续的。这些征兆在全世界的农业地区都有所表现,如土地盐碱化、水土流失、水污染和水资源枯竭以及沙漠化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