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硬肿症课件_第1页
新生儿硬肿症课件_第2页
新生儿硬肿症课件_第3页
新生儿硬肿症课件_第4页
新生儿硬肿症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生儿硬肿症儿科教研室罗世杰1新生儿硬肿症1【概述】(一)定义:硬肿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局部甚至全身皮肤和皮下脂肪硬化及水肿,常伴有低体温及多器官功能低下的综合征。其中只硬不肿者称新生儿皮脂硬化症;单纯由于受寒所致者亦称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2【概述】(一)定义:硬肿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局部甚至全身皮肤【概述】(二)发病情况:发病季节:寒冷季节多见,我国北方冬季发病率较高发病年龄:多发于生后1周以内的新生儿。早产、体弱、伴有他病更易罹患发病性质:虚寒证居多预后:较差,男孩死亡率较高3【概述】(二)发病情况:3【概述】(三)命名:古代医籍中无本病专门记载,据其症状可归属“胎寒”、“寒厥”、“血瘀”、“五硬”等范畴。(四)与西医的关系:西医称为“新生儿硬肿症”、“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4【概述】(三)命名:古代医籍中无本病专门记载,据其症状可归属【病因病机】(一)病因内因:先天禀赋不足,元阳不振外因:感受寒邪5【病因病机】(一)病因5【病因病机】(二)病机禀赋不足寒邪寒伤脾肾阳气虚衰寒凝血涩肢凉硬肿气血运行不畅肤色紫暗(双胎、早产)复感肌肤失于温煦水湿内停总之主要病机:阳气失于温煦,气血运行不畅。病位:肝脾肾6【病因病机】(二)病机禀赋不足寒邪寒伤脾肾阳气虚衰寒凝血涩肢【西医病因、发病机理】由各种不同病因引起,如受寒、早产、感染(败血症、肺炎为多)、窒息等。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与以下几方面有关。7【西医病因、发病机理】由各种不同病因引起,如受寒、早产、感染发病机理1.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2.皮下脂肪组成特点3.早产儿棕色脂肪少4.疾病影响5.硬肿时组织灌注不良8发病机理1.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8【临床表现】

1、体温降低2、一般情况差3、硬肿4、功能障碍5、多器官功能损害特点:硬、肿、凉9【临床表现】1、体温降低9新生儿硬肿症病情分度分度体温(℃)硬肿范围(%)器官功能改变

肛温腋-肛温差轻中重≥35<35<35或<30正值0或正值负值<2020~50>50无明显改变不吃、不哭、反应差及心率慢等休克、DIC、肺出血及急性肾衰竭等10新生儿硬肿症病情分度体温(℃)硬肿范围(%)器官功能改变【临床表现】硬肿面积的计算法:头颈部20%,双上肢18%,前胸及腹部14%,背及腰骶部14%,臀部8%,双下肢26%。11【临床表现】硬肿面积的计算法:头颈部20%,双上肢18%,前【诊断】在寒冷季节,患儿出现三不征(体温不升、不哭、不吃),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硬、肿、凉)即可诊断。同时要判断硬肿程度和有无并发症12【诊断】在寒冷季节,患儿出现三不征(体温不升、不哭、不吃),【鉴别诊断】一、新生儿水肿

:全身或局部水肿,但不硬,皮肤不红,无体温下降。全身性水肿原因很多,如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营养不良,新生儿溶血病等,水肿多极严重,且各有其特征。13【鉴别诊断】一、新生儿水肿:全身或局部水肿,但不硬,皮肤不【鉴别诊断】二、新生儿皮下坏疽

:多见于冬春寒冷季节。常有难产或产钳助产史。在身体受压部位(背和臀部)易于发生。发热,哭闹,局部皮肤发硬、变红略肿、迅速蔓延,病变中央先硬结后转为软化,暗红色,逐渐坏死,形成溃疡,可融合成大片坏疽。14【鉴别诊断】二、新生儿皮下坏疽:多见于冬春寒冷季节。常有难【鉴别诊断】三、VitE缺乏症:多见于早产儿、人工喂养儿,40天左右出现硬肿及贫血,会阴及大腿出现硬肿,眼睑水肿,鼻流清水样分泌物,伴丘疹样皮疹,血中VitE降低。15【鉴别诊断】三、VitE缺乏症:多见于早产儿、人工喂养儿,4【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体质、肤色、唇舌)阳虚:早产、体弱,反应差,气息微弱,全身冰冷,皮肤苍白肿硬,唇舌淡白。血瘀:体质尚好,有受寒史,全身冰冷,局部僵硬,肤色紫暗,唇舌暗红16【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体质、肤色、唇舌)16【辨证论治】二、治疗原则:温阳散寒,活血化瘀三、分型论治

1、寒凝血涩

2、阳气虚衰17【辨证论治】二、治疗原则:17三、分型论治1、寒凝血涩证候全身欠温,四肢发凉,反应尚可,哭声较低,肌肤硬肿,难以捏起,硬肿多局限于臀、小腿、臂、面颊等部位,色暗红或青紫,或红肿如冻伤,指纹紫暗。治法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方药当归四逆汤加减。常用药:当归、红花、白芍、桂枝、细辛、川芎、丹参。※本型多见于体质尚好,生后受寒的患儿。18三、分型论治1、寒凝血涩18三、分型论治2、阳气虚衰证候体质虚弱,全身冰冷,僵卧少动,反应极差,气息微弱,哭声低怯,吸吮困难,面色苍白,皮肤板硬而肿,范围波及全身,尿少或尿闭。唇舌色淡,苔薄白,指纹淡红不显治法益气温阳,通经活血。方药参附汤加味。常用药:人参、附子、黄芪、桂枝、巴戟天、当归、丹参。※本型多见于先天不足的患儿。19三、分型论治2、阳气虚衰19【其他疗法】1、中成药(1)参附注射液每次5ml,加入10%葡萄糖40ml中静滴,qd,用于阳气虚衰证。(2)复方丹参注射液每次2ml,加入10%葡萄糖20~30ml中静滴,每日2~3次。各型均可用。(3)盐酸川芎嗪注射液每日6~8mg/kg,最大不超过每日20mg,加入10%葡萄糖80~100ml中静滴,qd,各型均可用。20【其他疗法】1、中成药20【其他疗法】2、外治法(1)生葱、生姜、淡豆豉各30g,研细混匀,酒炒,热敷于局部,用于寒凝血涩证。(2)硬肿软膏:当归、红花、川芎、赤芍、透骨草各15g,丁香9g,川乌、草乌、乳香、没药各7.5g,肉桂6g。研末与凡士林900g,拌匀成膏。均匀涂于纱布上,加温后,敷于患处,1日1次。用于各型。(3)氦-氖激光(4)WS101型频谱治疗仪21【其他疗法】2、外治法21【西医治疗】一、复温凡肛温>30℃且腋温高于肛温者,可置入已预热至适中温度(30℃左右)的暖箱内,一般经6~12h左右即可恢复正常体温;体温<30℃者应置于比肛温高1~2℃的暖箱中,每小时提高箱温1℃至适中温度,于12~24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亦可采用恒温水浴法、远红外线抢救台(开放式暖箱)快速复温。基层可用热水袋、热炕、电热毯等,也可贴近人体怀抱中取暖。22【西医治疗】一、复温凡肛温>30℃且腋温高于肛温者,可置232324242525使用温箱注意事项先加水,再预热嘱家属勿调节温度使用中注意加水注意电源26使用温箱注意事项先加水,再预热26【西医治疗】二、热量和液体供给

经静脉补充热量者应达到每日210kJ/kg(50kcal/kg);可进乳者尽早哺乳,热量增加至每日419~502kJ/kg。体温低时输葡萄糖速度宜慢,一般6~8mg/kg·min,体温恢复后速度可加至12~14mg/kg·min。液量按0.24ml/kJ。重症患儿伴有尿少、无尿或明显心肾功能损害者,应严格限制输液速度和液量,其速度控制在3ml/kg.h以内。27【西医治疗】二、热量和液体供给经静脉补充热量者应达到每日【西医治疗】三、纠正器官功能紊乱

1.循环障碍:纠酸、扩容;心率慢-多巴胺2.DIC:肝素3.急性肾功能衰竭:速尿,限水,量出为入4.肺出血:气管内插管,正压通气。5.其他:缺氧者氧疗。抗生素防止感染。口服VitE。出血者静滴VitK1、止血敏或三七注射液等28【西医治疗】三、纠正器官功能紊乱28【预防】加强新生儿护理,保持适宜的产房及室内环境温度,不低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