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美国高等教育分类法的修订
1美国高校分类体系的现状自21世纪以来,成立了一个受欢迎、独立的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以促进教育、支持和提高大学教育活动。其对高校的分类也常被引述和采用。卡内基高校分类法1971年制订,1973年首次公开发表,共出版了1973年、1976年、1987年、1994年、2000年五个版本。五个版本都注重大学作为学术组织的学术性,其分类的主要依据都是院校每年授予学位的层次和数量。因此,各修订本基本保留了1973年版的基本结构和框架,只对部分内容、名称做了修改。其中,2000年版卡内基高校分类法依据高校承担的学术任务对美国3941所高校进行了分类。先根据所授学位的层次及院校的特殊类型,从纵向上将美国高校分为6大类,即:博士/研究型大学、硕士学位授予院校、学士学位授予院校、副学士学位授予院校、专门院校、部落院校。再根据所授学位的数量和学科覆盖面将前3类院校细分为7小类,即博士/研究型Ⅰ类和Ⅱ类,硕士学位授予院校Ⅰ类和Ⅱ类,学士学位授予院校文科类、普通类、学士/副学士院校。30多年来,基金会根据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变化及使用需要,促使分类体系得以不断完善,亦被广泛接受与认可,影响不断扩大。但是,卡内基高校分类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第一,高校分类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尽管卡内基分类清楚、简明地描述了美国多样化的高教系统,但一个单一的体系要全面概括美国高校类型,难免有一定的局限。第二,卡内基分类法的使用者已由高教研究组织和个人扩大到研究人员、教育工作者、政策制定者、基金组织者、学生、杂志出版人等。使用者增多,对其要求也就随之提高。第三,对分类法的曲解、误读使分类处于两难境地。如成为院校评估排名工具、资金分配依据、学生择校指南等,这些违背了分类作为研究工具的初衷,带来了负影响。第四,美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高校已从2800多所发展到4000多所。高校的分化重组、新教育机构和形式的出现、高校内部情况的变化等都要求更新分类法。基于种种原因,为了更好地描述当今美国高等教育的复杂状态,反映美国高等教育的实际,2005年,百岁之际的基金会对分类法进行了有史以来最为彻底的修订。2205年11月17日大力发布新分类1997年,基金会就宣布了2005年修订分类体系的计划。2000年版是该计划的一个中期产物。在回顾分析了分类的优缺点及当前的用途之后,基金会于2005年11月17日发布了新分类。新分类由本科生教学计划、研究生教学计划、入学学生概况、大学生概况、规模与背景5个平行独立的分类体系组成,各分类体系具体如下。2.1美国高校大学生教育模式这一分类体系主要依据三个特征来划分院校。首先,根据授予本科生学位的层次(副学士或学士)分为副学士院校、副学士主导型院校、学士主导型院校3大类;其次,根据文理学科和专业学科授予的学士学位的比例将学士主导型院校划分为文理型院校、文理+专业型院校、文理与专业平衡型院校、专业+文理型院校、专业型院校5类;再次,根据能授予从学士学位到研究生学位的学科数比例将5类分别细分为3小类总共15小类。这样,美国3405所院校被划分为3大类17小类,分别是副学士型学院(Assoc),副学士主导型院校(Assoc-Dom),文理型院校/无研究生学科类(A&S-F/NGC)、低于50%研究生学科类(A&S-F/SGC)、半数以上研究生学科类(A&S-F/HGC),文理+专业型院校/无研究生学科类(A&S+Prof/NGC)、低于50%研究生学科类(A&S+Prof/SGC)、半数以上研究生学科类(A&S+Prof/HGC),文理与专业平衡型院校/无研究生学科类(Bal/NGC)、低于50%研究生学科类(Bal/SGC)、半数以上研究生学科类(Bal/HGC),专业+文理型院校/无研究生学科类(Prof+A&S/NGC)、低于50%研究生学科类(Prof+A&S/SGC)、半数以上研究生学科类(Prof+A&S/HGC),专业型院校/无研究生学科类(Prof-F/NGC)、低于50%研究生学科类(Prof-F/SGC)、半数以上研究生学科类(Prof-F/HGC)。在此分类下,3405所高校共有在校生16,880,528人。其中授予副学士学位与学士学位的院校比例大体相当(54.2%、45.8%);拥有能授予研究生学位学科的院校占31.4%。美国高校多半进行大学教育,即使在那些主要进行研究生教育院校,其大学生也占多数。因此,本科生教学计划重点关注的是大学生教育。但一所院校进行的是大学教育或是研究生教育或是二者皆有将在教职员活动和教学资源等方面表现不同。因此,该体系也考虑到院校是否进行研究生教育及进行研究生教育的学科多寡的区别。2.2大学教育院校教育类及论理类、发育类、水,形此分类体系是基于授予的研究生学位的层次(硕士/专业学位或博士学位)、授予学位的学科数量、在广泛的学科领域授予学位的集中度三个方面来划分的。首先,根据是否授予博士学位将院校划分为授予与不授予2大类。其次,根据授予学位的学科范围(单一学科或多学科)分别对2大类院校进行划分。再次,根据学科属性、学位的学科集中度分别对多学科院校进行细分。按照此分类步骤和方法,将高校划分为单一型大学后教育院校教育学类(S-Postbac/Ed)、商学类(S-Postbac/Bus)、其它学科类(S-Postbac/Other),综合型大学后教育院校(Postbac-Comp),文理型大学后教育院校(Postbac-A&S),文理型大学后教育院校教育学为主类(Postbac-A&S/Ed)、商学为主类(Postbac-A&S/Bus)、其它学科为主类(Postbac-A&S/Other),专业型大学后教育院校教育学为主类(Postbac-Prof/Ed)、商学为主类(Postbac-Prof/Bus)、其它学科为主类(Postbac-Prof/Other),单一型博士学位授予院校教育学类(S-Doc/Ed)、其它学科类(S-Doc/Other),综合型博士学位授予院校有医学/兽医类(CompDoc/MedVet)、无医学/兽医类(CompDoc/NmedVet),博士学位授予院校人类学/社会科学为主类(Doc/HSS)、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等为主类(Doc/STEM)、专业学科为主类(Doc/Prof)共18小类。“研究生教学计划”分类用于检测研究生教育情况,特别关注研究生课程的学科混合情况。根据此分类,在校生总数为9,353,995人的1213所院校中授予与不授予博士学位的院校分别为409所(33.7%)、804所(66.3%)。在这些院校中不论是硕士层次院校还是博士层次院校都以多学科院校为主,共占79.1%。2.3有4个专业学生的入学学生概况这一分类的依据包括:秋季入学学生的层次(大学生、研究生/专业学生)、学制(2年、4年)、研究生/专业学生中相当于全日制的入学学生(即FTE1)的比例。根据这三个特征,先把院校划分为仅有大学生院校、有大学生和研究生院校、仅有研究生/专业学生院校3大类。接着把仅有大学生院校划分为2年制、4年制2小类。再根据研究生/专业学生中相当于全日制的入学学生的比例把有大学生和研究生院校分为4小类,最后43342所院校被分成3大类7小类,分别为:专门的2年制院校3(ExU2)、专门的4年制院校(ExU4)、很高比例的大学生院校(VHU)、高比例的大学生院校(HU)、多数比例的大学生院校(MU)、研究生/专业学生为主型院校(MGP)、专门的研究型/专业院校(EXGP)。在此分类下的4334所院校在校生总数达17,574,415人。其中只有大学生(即攻读副学士/学士学位的学生)的院校达2462所,占总数的56.8%,它们主要是2年制学院(1766所,占40.7%)。“入学学生概况”提供了一个细微的观察美国高校学生人口的视角。学生层次、学制等不同,院校的教育使命、制度环境、校园文化等方面也就有差异。这样,院校的基础设施、服务和资源配置等也就各不相同。因此,根据这个分类体系来研究美国高校,可以了解各院校在教育使命、基础设施、学生服务、资源配制等方面的相似与差异。2.4“x”总体分布这个分类从三个特征来描述大学生人口:全日制或非全日制学生的比例、学生的入学选择性、学生的转入率。根据这三个主要特征,先把高校划分为2年制与4年制院校2个大类,接着按非全日制学生的比例把2年制院校划分为4小类,4年制院校则在非全日制学生比例、入学选择性及转入率三方面的考虑下细分为9小类。这样,美国3501所院校被划分为2大类13小类,具体为:高比例非全日制2年制院校(PT2),全日制/非全日制混合的2年制院校(Mix2),中等比例全日制2年制院校(MFT2),高比例全日制2年制院校(FT2),高比例非全日制4年制院校(PT4),中等比例全日制4年制院校/开放性入学类(MFT4/I)、选择性入学/低转入率类(MFT4/S/LTI)、选择性入学/高转入率类(MFT4/S/HTI),全日制4年制院校/开放性入学类(FT4/I)、选择性入学/低转入率类(FT4/S/LTI)、选择性入学/高转入率类(FT4/S/HTI)、高度选择性入学/低转入率类(FT4/MS/LTI)、高度选择性入学/高转入率类(FT4/MS/HTI)。这个分类体系下,3501所院校共有16,890,884人在校生。其中2年制院校1782所,占总数的50.8%;4年制院校1719所,占总数的49.1%。“大学生概况”类别关注的是不同的大学生人口对院校的影响。全日制/非全日制学生人口、学生的选择性及转学学生等属性可以对院校的学科结构、课外活动、课程安排等产生影响,也可以表明一所院校是如何服务学生的。因此,这个分类可以从不同的学生人口这个视角来描绘与体现美国高校的多样性。2.5美国4000所院校的分类体系这个类别描述了院校的学生规模与住宿特征。其分类首先根据院校的层次(学制)把院校划分为2年制、4年制2大类。其次,根据秋季入学人数中相当于全日制的入学学生的多寡把2年制院校分为5小类。再次,根据秋季入学人数中相当于全日制的攻读学士学位学生人数的多寡把4年制院校分为4小类。最后,根据攻读学士学位的住校生4比例把4小类细分为12小类。这样,美国3550所院校被分为2大类17小类5。分别为:2年制院校微型类(VS2)、小型类(S2)、中型类(M2)、大型类(L2)、超大型类(VL2),微型的4年制院校/非住宿为主类(VS4/NR)、住宿为主类(VS4/R)、高比例住宿类(VS4/HR),小型的4年制院校/非住宿为主类(S4/NR)、住宿为主类(S4/R)、高比例住宿类(S4/HR),中型的4年制院校/非住宿为主类(M4/NR)、住宿为主类(M4/R)、高比例住宿类(M4/HR),大型的4年制院校/非住宿为主类(L4/NR)、住宿为主类(L4/R)、高比例住宿类(L4/HR)。在这一分类体系中,3550所院校在校生总数为16,976,969人。其中2年制院校1783所,占50.1%;4年制院校1767所,占49.7%。“规模与背景”关注院校的学生规模及住校与否情况。通过描述学生规模可以了解院校的制度结构、校园文化等方面情况。而住校与否的特征能反映一所院校的校园环境、服务的学生人口及进行教学与服务的综合情况。因此,从这个分类可以了解院校的学生情况,进而了解院校更多方面的具体特征。320美国高等教育研究从最初的内部教育研究与政策分析工具,到后来为满足高教研究组织和个人需要而出版的各个版本,卡内基分类法经历了不断完善的过程。30多年来,卡内基分类勾勒出了美国高教机构的一些主要特征,成为描述美国高教机构多样性的主要框架,促进了美国高教的发展和高校的多样化。卡内基分类在世界高教史上首次提出根据高校的任务来划分高校类型的方法,影响深远。138但是,该分类法也存在不足,例如,对高校学术性的强调使有些高校对教学与社会服务职能认识不够。又如,单一的分类体系无法完全适用于美国所有高校。因此,经过八年的修改完善,基金会于2005年发布了最新分类体系。新体系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3.1开发选择性分类体系旧版分类体系较为单一,尽管1994年版对此做了较大修改,但仍是纵向分层为主,横向分类为辅的一种单一分类。单一的分类带来了局限性,正如基金会主席舒尔曼说:“没有单一的分类可以完全概括美国高等教育的复杂性、多样性。我们已经感觉到用单一的分类来概括所有院校带来了不可避免的曲解、误差和模糊不清。”6因此,基金会在继承最初的分类思想基础上,对分类的基本框架进行了修订。一方面,开发出一个由大学生教学计划、研究生教学计划、入学学生概况、大学生概况及规模与背景组成的综合体系,为使用者提供一系列透视美国高教和高校的新视角。另一方面,还首次补充了一个选择性分类体系。该体系由院校自愿参与、自愿提供数据信息,将在2006年全部完成。选择性分类弥补了国家数据中心关于一些院校数据的缺乏,也增强了分类的灵活性。3.2旧数据的处理旧版分类都是使用三个学年的平均数据。其目的是用三年的平均数据作平衡,以消除年份间的波动,提高院校,尤其是那些小型院校和靠近分类边沿的院校的稳定性。但由于院校的分化重组及学科的取消与增设等变化,几年前的旧数据已经不能反映学校最新发展实际。因此,新版排除了旧数据的影响作用,对于大多数院校,2005年版采用的是2003-2004学年的最新数据。对于极少数小院校,则根据院校要求使用2002-2003年、2003-2004年两学年数据。这种数据使用上的考虑,既保证了小院校分类的稳定性,又适应了美国高校的迅速变化,反映了最新实际情况。3.3传统的院校类型分类依据上,旧版最主要的依据都是授予学位的层次、数量,加上其它一些因素如入学选择性、联邦资助、学科特殊性及覆盖面等。2000年版就是根据授予的学位层次、数量及学科覆盖面划分高校。2005年分类法的分类依据保留了2000年版中的授予学位层次、学科覆盖面,删去了学位数量的规定7,各体系又选择性采用颁发学位所属的学科范围、授予从学士学位到研究生学位的学科数量比例、入学学生层次、学制、全日制/非全日制学生比例、学生转入率、住校生比例等进行院校划分,使得分类依据丰富多样。丰富多样的分类依据使得院校类型的名称也表现出丰富多维的特征。传统的分类中,由简单的、相互排斥的术语组成的院校类型如博士/研究型、硕士型、学士型院校被丰富的、多维的词语构成。2005年版每个体系都划分出众多小类型,如大学生教学计划、规模与背景各有17类院校,研究生教学计划体系有18类院校,大学生概况体系下有13类院校。丰富多样的院校类型使我们对院校间异同的观察与认识更加细微。3.4重学术研究,关注大学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一直以来,促进教学是基金会强调的重点之一。基金会第七任主席博耶尔博士的《美国大学教育》报告还曾专门就重研究轻教学与服务现象强调了大学应当平衡各种职责,处理好研究、教学与服务之间的关系。但是,在根据学术任务对美国高教机构进行分类的基本设想下,原分类体系都比较强调研究生教育和研究活动,而对高校教学的重要性论述不多,导致一些院校的相互攀比及升格热、研究热等。为此,2000年版取消了联邦经费指标,代之以特定学科颁发的学位数及其学科覆盖面,但还是偏重学术研究。141因此,新体系围绕“教什么”这个关键问题,开发出了大学生教学计划、研究生教学计划两个新体系,来关注大学教育与研究生教育。此外,选择性分类也关注到如何提高本科教育。突出学生对院校发展的影响是新体系的又一变革。1973年版以来一直忽略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生。因此,学生成了2005年新体系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围绕“教谁”这个关键问题,2005年分类法在3个分类体系中都关注到学生情况:“入学学生概况”从各层次学生的混合情况、学制、相当于全日制的入学学生比例等方面关注学生;“大学生概况”则从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学生的比例、入学选择性、学生转入率等角度关注不同的学生人群对院校的影响;“规模与背景”则从秋季入学学生中相当于全日制学生的多寡、攻读学位学生中相当于全日制学生的数量和住校生比例等视角来观察学生情况对院校的不同影响。所以说,新分类体系多个类别对学生群体的关注体现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八年级英语上册 Module 2 My home town and my country Unit 2 Cambridge is a beautiful city in the east of England教学设计(新版)外研版
- 5 国家机构有哪些 课时2《国家机关的职权》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 第2章 1 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教科版选修3-1
- 2023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单元 语文园地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 Unit 3 My School Reading Plusl拓展阅读(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 《第一单元 红灯停 绿灯行 唱歌 小蚂蚁》(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音乐一年级下册
- 16 大家一起来合作(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 一年级下册
- 肠炎患儿护理查房
- 2015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第一框《苏联的改革与发展》教学设计(浙江椒江区洪家第二中学)
- 2025毕业答辩模板:创意与学术并存
- 2025年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 原发性高血压护理措施
- 路面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 人工智能基础(Python实现)-课件 第8章 生成式大模型应用
- 2024年安徽宁马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招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课件
- 纪检监察审查调查业务培训
- 《变频器原理及应用》课件
- 2024年中考模拟试卷英语(苏州卷)
- 摄像服务行业品牌建设研究-深度研究
- 游戏人物立绘课程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