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庭环境对学龄前儿童心理功能影响研究摘要:学龄前儿童受教育的第一环境是家庭环境,在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学龄前儿童与其抚养者建立了亲密关系,形成了不同风格的依恋类型,而家庭内部亲密关系是否影响着学龄前儿童是否能形成健康的心理功能?本研究将通过文献收集与资料分析探讨这二者的关系,并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提出挑战家庭互动模式的建议。关键词:家庭关系;心理功能;引言:中国社会的文化更加强调家庭对于个人的重要性,家庭使我们意识到我们生活于人类关系网络中,而当我们思考家庭时,往往都会比较消极,家庭中引起我们注意的总是不一致和分歧,家庭环境中和谐的一面—忠诚、容忍、安慰和支持,往往被我们当做生活中理所当然的一部分而受到忽视。家庭成员在功能不良且与其息息相关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生活,尤其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学龄前儿童来说,究竟会对成员的心理功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以及对于具有消极性的影响,积极心理学以及家庭治疗有关的理论是否能给出答案?本文将通过文献分析法、资料搜集法对此进行研究。一、家庭环境与亲密关系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家庭是学龄前儿童成长所经历的第一个社会团体,是培养亲密关系所需的基本单位,也是社会化的必需场所。[1]而学龄前儿童时期也是个体情绪变化波动最大的时期,又被称为心理断乳期。在这一时期,体内的内分泌变化不仅使学龄前儿童的身体结构发生明显改变,同时也影响到他们的情感体验和行为方式,使其在情感反应上更为强烈、多变。家庭环境从纵向来看,从家庭中出现了年幼子女开始,家庭生命周期阶段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父母双方需要调整婚姻系统以接纳进入家庭系统的新成员,而随着子女逐渐进入学龄前儿童阶段,家庭又需要提升家庭界限的弹性从而允许孩子的独立。在这一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孩子与父母尤其是母亲所建立起来的亲密关系,在其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早期有关的家庭研究认为,家庭对个体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母亲实现的,基于这一思想,产生了大量诸如母亲依恋、母亲教养方式对个体发展的研究[2]。依恋是婴幼儿与父母所建立的一种情感联结,婴幼儿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家庭环境以及父母教养方式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类型的依恋方式,如安全型、焦焦虑型、冷漠型等。约翰.鲍比(JohnBowlby)提出依恋是演化上留存下来的产物:小孩子一出生就会去依赖身边重要的人(通常是妈妈),藉此保护自己免于受到外在的威胁,并发展出一套自我和外在互动的方式,用来探索这个世界,并学习用更有效率的方式来参与社会关系。鲍比把所谓的依附系统称为内在运作模式(internalworkingmodels)──我们会从我们和他人的互动过程中学习,渐渐地形成对自我和对他人的知识(心理学家称之为基模,schema,一个与社会互动的准则),来做为未来和外界环境互动时的参考。当我们和对我们而言重要的对象互动时,对方总是可获得的、敏感的、支持的时候,我们就会充满安全感,认为自己是一个值得被爱的人,他人也是值得信任的,如此发展出来的内在运作模式就是对自我和对他人的正向运作模式;但是当安全感未被满足时,我们会开始担心自己是否是值得被爱的,以及他人是否会爱我们,此时我们就会采取不安全的依附策略(后代学者称为次级依附策略,secondaryattachmentstrategy),也就是所谓的焦虑型依附策略与逃避型依附策略。而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助于个体形成良好的内在运作模式,即安全型依恋,降低消极人格特质及不良人格的形成风险,学会接受自身或事物结果的不完美,进而建立良好且稳定的人际关系,形成健康稳定的人格。[3]二、家庭内部亲密关系与心理功能父母对儿童表现的反应会影响儿童的心理功能。成功取(success-oriented)还是失败取向(failure-oriented)的反应,是对表现的反应的重要维度[3]。父母成功取向的反应强调儿童表现的积极方面,包括儿童的学习态度、努力、测量和成就;与之相对,父母失败取向的反应强调儿童表现的消极方面。父母成功取向的反应可能会使儿童对自己的表现有更积极的感觉,父母失败取向的反应则会使儿童对自己的表现有更消极的感觉。儿童可能会通过父母的反应推断和感知到父母对他们怀有的目标,而儿童对父母目标的感知可能会影响儿童的心理功能。父母成功取向的反应可正向预测儿童之后的心理功能,因为儿童会感知到父母(对儿童)的自我价值目标;父母失败取向的反应则可负向预测儿童之后的心理功能,因为儿童会感知到父母(对儿童)的自我提升目标。自我调节技能与早期密切相关与照顾者的依恋模式密切联系。依恋风格和生物反馈引导的放松干预能力能有效提升在大学生中的自我调节能力。根据实验数据,受依恋方式形成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统计学意义。与不安全依恋的群体相比,安全依恋的个体将表现出更高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假设得到支持[4],这表明关于依恋风格如何影响一个人对痛苦的反应和学习自律技能的能力的应用,受生物反馈干预影响。个体天生就需要归属感和被社会包容,融入社会关系网络有助于个人保持健康和幸福,而社会关系为个性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背景,尽管研究发现,个人也会经历孤独,无论是自愿的还是非自愿的。孤独是指一个人的社会关系在质量或数量上缺乏的主观感知,其主要特点是负面影响。感知优越感,即认为自己的伴侣关系比别人的好,是维系关系的关键机制。在大多数夫妻生命周期的关键时刻——步入婚姻的过渡期中,感知优越感是否会发生变化,如何变化,人们知之甚少。本文通过一项纵向研究,调查向婚姻过渡的过程中感知优越感的变化轨迹。研究结果指出了感知优势感的功能价值,它作为一种策略来应对婚姻过渡进程中出现的挑战。通过社交与他人建立关系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并且对人格发展至关重要。童年时,人格发展与个体和家人、同龄人的联系有关,青春期之后,亲密关系对人格发展的影响逐渐增强。长期的令人满意的亲密关系可促进伴侣幸福健康、儿童适应、阻止犯罪,甚至可促进社会规范的一致性。然而,对伴侣来说,维持一段满意的关系并不容易,面临着诸多挑战。在国内,近一半的婚姻以离异或分居结束,在欧洲也呈现出同样的趋势。因此,对于社会学家、研究亲密关系学者来说,研究夫妻如何随着时间推移维持一个积极的、满足的关系是一个重要课题。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对家庭关系的调节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渊源,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Terman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研究,以及荣格的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中就曾倡导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人本主义思潮所激发的人类潜能运动对积极心理学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全球科技、经济的迅速发展,在物质财富极大提高的同时,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精神追求却相对落后,负面心理层出不穷,而传统心理学许多理论似乎只把人当作动物或机器,而忽略了人内在的潜力和主动性。因此,积极心理学就在人本主义思潮的影响、客观社会环境的呼唤以及传统心理学研究的片面化等情况下应运而生。积极心理学主要是对最理想的人类机能进行科学的研究,其目标是发现使得个体和团体、社会良好发展的因素,并运用这些因素来增进人类的健康、幸福,促进社会的繁荣。接下来将综合塞利格曼的理论从积极心理学所关注的三个主要对象上对家庭关系的调节提出建议:1.积极的情绪积极的情绪和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研究及关注的中心之一。对于积极情绪,B·L.·Fredrick(1998)提出了拓延—构建(broaden-and-build)理论,认为某些离散的积极情绪,包括高兴、兴趣、满足、自豪和爱,都有拓延人们瞬间的知—行(thought-action)的能力,并能构建和增强人的个人资源,如增强人的体力、智力、社会协调性等。同时,其他实验研究表明,积极情绪拓延了知—行的个人资源,而消极情绪则减少了这一资源,而且积极情绪有助于消除消极情绪。当前,关于积极情绪的研究很多,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快乐(happiness)、爱等等,都成了心理学研究新的热点。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自己对于本身的快乐和生活质量等“幸福感”指标的感觉。生活事件与主观幸福感间关系的追踪研究表明,只有3个月内的生活事件会影响主观幸福感。对于生活事件男女两性有相似的反应,但也存在着一些性别角色的效应:女性持续地体验到琐细的小事件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而男性则更倾向于受近期的整体条件的影响。在复杂的家庭环境下,由于外部世界的竞争压力,导致了家庭内部产生比以往更多的焦虑及由焦虑产生的敌意和消极的情绪体验,而家庭成员之间的消极互动模式使家庭成员自身也介入了那些折磨自身的问题中,此时,将问题外化,将家庭成员和问题脱离,家庭成员应该共同协作,在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的条件上,共同对抗家庭中出现的问题。比如对于孩子的学习困难,家长不应该开始就责骂学龄前儿童,将其认为是学龄前儿童自身的问题,而是应该将学习困难视为家庭成员应该共同努力,共同协作来对抗的问题,家庭只有在处于和谐,积极的情绪状态中,解决实际折磨家庭成员的问题才有理论及现实上的可能性。2.积极的人格特征在积极心理学中,积极的人格特性(positivepersonality)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兴趣。Hillson和Marie(1999)在问卷研究的基础上将积极的人格特征与消极的人格特征进行了区分,认为积极的人格特征中存在两个独立的维度:(1)正性的利己特征(PI:positiveindividualism);(2)与他人的积极关系(PR:positiverelationswithothers)。前者是指接受自我、具有个人生活目标或能感觉到生活的意义、感觉独立、感觉到成功或者是能够把握环境和环境的挑战,后者则指的是当自己需要的时候能获得他人的支持,在别人需要的时候愿意并且有能力提供帮助,看重与他人的关系并对于已达到的与他人的关系表示满意。积极个性特征中引起较多关注的是乐观。以身作则,培养学龄前儿童积极乐观的心态,使其能和他人建立积极的关系,对于学龄前儿童形成健康完整的人格,悦纳自我,抵御生活中的负面事件具有重要意义。3.积极的社会环境基于群体层面的积极社会环境主要研究人类幸福的环境条件(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影响天才发展,创造力的体现、培养、发挥等社会环境因素上。Kasser等人对18岁学龄前儿童的研究表明,“母亲是冷酷、挑剔、爱控制人、不民主”的学龄前儿童更可能关注外部、实利的价值;而“母亲是温和、易接受人、民主”的个体则更有可能发展内在的价值。Williams等人的研究证实:当孩子们的周围环境和师友提供了最优的支持、同情和选择时,他们最有可能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反之,这些孩子容易出现不健康的情感和行为方式。参考文献[1]苏现彪,贾继超,陈洁,王旸,王玮,刘金同.高中生家庭亲密度、适应性与心理亚健康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1,29(03):446-449.[2]张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设计合同解除注意事项
- 商家联营合同模板
- 2024中外货物买卖合同的范本
- 2024土地使用权转让居间合同范本
- 2024学校绿化工程合同书样本
- 农药制造与农业产业升级的关系与应对策略考核试卷
- 村里土地竞标合同范例
- 专业知识培训中的学习科学与应用考核试卷
- 木材采运的社会影响与可持续发展考核试卷
- 初中家长群体问卷调查
- 外贸公司管理制度
- 庄园推广策划方案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
- 《冬季鸡舍通风》课件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理解精练试题全册
- AI智能客服应用实践
- 《止吐药临床应用》课件
- 早期人防工程调查评估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 30题药品质量检测岗位常见面试问题含HR问题考察点及参考回答
- 文明交通你我同行(课件)-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