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07课回忆我的母亲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第07课回忆我的母亲
(课下注释小练)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佃农劳lù私塾和ǎi
溺死wèi勉妯娌和睦
(答案自查)
【答案】diàn;碌;shú;蔼;nì;慰;zhóu;mù
【解析】【分析】注意“佃"不要读作“xì”,“碌"不要写着“禄”“录"等字,“蔼”是草字头,“溺"不要读作“弱”,“妯"不要读作“由”。
故答案为:1、diàn
2、碌
3、shú
4、蔼
5、nì
6、慰
7、zhóu
8、mù
【分析】本题考查字音、字形和汉字书写,也是对词语积累的考查。做这样的题必须要做到:①能正确的拼读拼写,牢固掌握字音字形,不写错字别字,尤其要注意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等;②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选择正确的汉字;③不但要求书写正确,还要在正确的基础上达到工整、规范的要求。
(课后培优练
级练)
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
1.《回忆我的母亲》这篇课文是回忆录:是传记文学的一种,用、的方法,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和社会活动。回忆录要求写,语言。
【答案】叙述;描写;生活经历;真人真事;简明平实
【解析】【分析】考查文学常识知识。了解并掌握传记文学的特点,掌握回忆录的要求和特点即可解答此题。
故答案为:叙述;描写;生活经历;真人真事;简明平实。
【分析】对于课本中所涉及到的课文(现代文和文言文)的文学常识理解和识记,不能迎合考试,只顾课外而丢掉课内,要明白课内篇目的重要性,同时坚持由课内到课外的原则,即在学习好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加以拓展延伸。
2.根据课文《回忆我的母亲》内容填空。
①母亲的最大特点是___。
②母亲那种的习惯,母亲那种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③“母亲是一个好劳动"的含义是___。
④母亲具有的高尚品质体现在、、、等几个方面。
【答案】一生不曾脱离劳动;勤劳俭朴;宽厚仁慈;母亲是劳动好手;勤劳俭朴;宽厚仁慈;任劳任怨;坚忍不拔
【解析】【分析】《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同志深切悼念自己母亲的回忆性散文,文中的母亲是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劳动妇女是美的典型。《回忆我的母亲》本是朱德同志为纪念母亲逝世而创作的。1944年4月10日,延安各界隆重举行追悼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的母亲钟太夫人大会,由谢觉哉代读朱德祭文。这篇祭文曾以《母亲的回忆》为题,刊登在《解放日报》上。作品歌颂了母亲的勤劳聪慧、坚强不屈、识大体顾大局的特点。
故答案为:一生不曾脱离劳动;勤劳俭朴;宽厚仁慈;母亲是劳动好手;勤劳俭朴;宽厚仁慈;任劳任怨;坚忍不拔。
【分析】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时结合内容进行概括总结。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面对朋友的误会,他百口莫辩,只能无可奈何地摇摇头。
B.我们是一个大家庭,最讨厌的就是有人在这里成群结队影响团结!
C.他尽管坐拥金山,却为富不仁。
D.张凡做事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是大家喜爱的生活委员。
【答案】B
【解析】【分析】A百口莫辩:即使有一百张嘴也辩白不清。形容不管怎样辩白也说不清楚。B.“成群结队”形容一群人集合在一起,用在此处不合语境,可改为“拉帮结派"。C为富不仁:剥削者为了发财致富,心狠手毒,没有一点儿仁慈的心肠。D任劳任怨:不怕吃苦,也不怕招怨。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父母溺爱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B.能否落实农村中小学营养餐,是减轻农民负担的一大举措。
C.在暑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D.这个学校的共青团员,决心响应团委人人为“希望工程”献爱心。
【答案】A
【解析】【分析】A没有语病。B.两面与一面搭配不当,可删掉“能否";C.否定不当,“防止”和“不要"删掉其一;D.成分残缺,可在句末加“的号召”。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5.下面情境中,小航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小航和小朋约好周末一起去遵义市博物馆参观。小航去小朋家结伴走,小朋的奶奶开了门。小航说:________。
A.我要找一下小朋,我和他去博物馆参观。
B.您是谁呀?小朋在家吗?我找他有事。
C.您好!是奶奶吧?我是小航,和小朋约好去博物馆,他在家吗?
D.我想找小朋去博物馆,你让他马上出来。
【答案】C
【解析】【分析】小航去小朋家首先遇到了小朋的奶奶,因此首先应该向奶奶问好,奶奶不认识自己,要向奶奶介绍自己的身份,然后说明来意,最后要问奶奶小明是否在家。据此ABD表达都不得体。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辨析语言表达是否得体的能力。要想使语言表达得体,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看准对象,把握分寸;②适应场合,恰当用语;③注意遣词,谦敬恰当;④把握语体,用语准确。答题时,要把题目中各个选项与上述几个方面逐一对比,从而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6.给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人们已认识到,家风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所以要向后代传递出正能量。
②古人撰写在门框上的“忠厚传家久"“持家尊古训”,就是一种传统的家风。
③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是对古今家风的一种诠释。
④家风就是家庭的风气,它是一个家庭的传统和文化。
⑤而今父母懂规矩,知书达理,有这样良好的文化氛围,后人自会获得很好的熏陶。
A.④①③②⑤B.④③①②⑤
C.④①②⑤③D.④②⑤③①
【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句子的排序。④句为总说句,应放在最前面;接着先说“传统”,再说“文化",因此②⑤句排在④句后面。联系③句中的“对古今家风的一种诠释”可知这是对②⑤句的总结。①句是这段文字的总结,应放在最后。所以应该选D项。
故答案为:D。
【分析】解答此类题,一般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逻辑推理顺序等。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星期六去呢,还是星期天去呢?我实在是拿不定主意。
B.我们时代的症结正在于“聪明人"太多了,多到已经有了泡沫。
C.董卿主持的《朗渎者》,激发广大观众重拾经典之美,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
D.如果人云亦云,别人说什么,我们就说什么?我们跟学舌的鹦鹉有什么区别呢?
【答案】D
【解析】【分析】D项,“我们就说什么”,不表疑问语气,其后的问号应改为逗号。
故答案为:D
【分析】应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功之一,考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就要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和书写位置,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对选项进行逐项的审读,仔细辨析。
8.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我爱我母亲"一句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B.从文章所记叙的事件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勤劳、俭朴、能干、宽厚、仁慈、坚强、有远见的人。
C.本文以母亲的优秀品质为经线,以时间为纬线,将所记的典型事例巧妙地编织起来,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D.本文主要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扬了母亲的优秀品质抒发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表达了自己要以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
【答案】C
【解析】【分析】C.错误,本文以母亲的优秀品质为纬线,以时间为经线。
故答案为:C
【分析】课内文章一定要反复阅读,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领会文章主旨,然后结合每一个选项仔细分析,注意细微的差别。
9.你所在的班级正在开展以“感受母爱”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对下面这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线条奔放,笔力雄健B.错落有致,收放有度
C.气韵贯通,展现书者胸襟D.采用隶书书体,方正典雅
(2)“什么地方儿女最孝顺?朋友圈。"这两天很多网友都有此感受。因为母亲节的缘故,不少网友选择在网上“晒妈”,赞颂母亲的诗句、和老妈的合照让人应接不暇,不少网友感叹“朋友圈被各种妈妈占领了"。母亲节网上“晒妈”行为是虚荣还是孝顺?请发表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3)本文作者选取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形象,突出了母亲的可贵品质。请运用这种写法写一段话,表达真情实感。(200字左右)
【答案】(1)D
(2)【示例一】我认为这是虚荣行为。这些饱含亲情的照片、文字,到底有几位母亲能看到呢?如果母亲年龄偏大,又不善于接受新事物,那么她很可能没有微信。那么网上分享照片、美文就和孝顺无关,而是为了向朋友展示自己多么孝顺,说到底还是一种虚荣。【示例二】我认为这是孝顺行为。现在的父母很多都会用微信了,而且,就算父母一开始不会用微信,借这个机会教教他们,既增进了和父母的感情,又让父母跟上了时代的脚步,岂不是一举两得?
(3)表弟不仅饭量大,对家乡的一些特色食品,更是百吃不厌。每年春节前,姥姥都要做一大盆糯米子糕。子糕蒸熟后,姥姥总要先切一大盘,让表弟饱餐一顿。切好的子糕一上桌,表弟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很快,一大盘子糕就被他风卷残云般一扫而光。要知道,这子糕,大人一次也不过吃四五块。吃饱了,表弟打着嗝,摸着圆滚滚的肚子,慢条斯理地说:“嗯,太香了,太好吃了!"每年姥姥做的子糕,至少有一大半都进了他的肚子。
【解析】【分析】(1)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隶书结体扁平、工整、精巧。到东汉时,撇、捺、点等画美化为向上挑起,轻重顿挫富有变化,具有书法艺术美。而这幅作品字体显然不符合隶书的特点,故D错误。
(2)此题为开放性试题,能针对年轻人表达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语言简洁、连贯即可。如:我认为这是孝顺行为。现在的父母很多都会用微信了,而且,就算父母一开始不会用微信,借这个机会教教他们,既增进了和父母的感情,又让父母跟上了时代的脚步,岂不是一举两得?
(3)本题要求写片段作文,根据题目要求,答题时须注意以下几点:①写自己熟悉的一个人;②通过典型事例表现此人的性格、爱好等;③叙事要完整;④语言要准确、连贯、生动形象。此题没有统一答案,只要答案符合以上要求即可。
故答案为:⑴D
⑵【示例一】我认为这是虚荣行为。这些饱含亲情的照片、文字,到底有几位母亲能看到呢?如果母亲年龄偏大,又不善于接受新事物,那么她很可能没有微信。那么网上分享照片、美文就和孝顺无关,而是为了向朋友展示自己多么孝顺,说到底还是一种虚荣。【示例二】我认为这是孝顺行为。现在的父母很多都会用微信了,而且,就算父母一开始不会用微信,借这个机会教教他们,既增进了和父母的感情,又让父母跟上了时代的脚步,岂不是一举两得?
⑶表弟不仅饭量大,对家乡的一些特色食品,更是百吃不厌。每年春节前,姥姥都要做一大盆糯米子糕。子糕蒸熟后,姥姥总要先切一大盘,让表弟饱餐一顿。切好的子糕一上桌,表弟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很快,一大盘子糕就被他风卷残云般一扫而光。要知道,这子糕,大人一次也不过吃四五块。吃饱了,表弟打着嗝,摸着圆滚滚的肚子,慢条斯理地说:“嗯,太香了,太好吃了!"每年姥姥做的子糕,至少有一大半都进了他的肚子。
【分析】⑴本题考查书法赏析。篆书特点:篆书笔法瘦劲挺拔,曲线较多,直线较少。起笔有方笔、圆笔,也有尖笔,收笔“悬针”较多。隶书特点:隶书多呈宽扁型,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磔”。楷书特点:楷书的笔画与笔画之间有内在的呼应关系,既起收有序、笔笔分明、坚实有力,又停而不断、直而不僵、弯而不弱、流畅自然。结构上要强调笔画与部首均衡分布、重心平稳、比例适当、字形端正、合乎规范,字与字排列在一起时大小要匀称、行款整齐。行书特点: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行书的结构形态,一般与楷书相距不远,虽然在笔画上有增有减,但不像草书那样变得不易识别。
⑵本题考查发表观点的能力。回答问题时,首先要表明态度,然后再阐述自己的观点。观点要积极向上,要抓住问题的本质,可以摆事实、讲道理。一般可就该事件或现象表现出的积极的一面予以肯定,对其表现出的不好的一面予以否定并提出意见。言之成理即可。
⑶本题考查写作能力。写作时可以运用总分结构,先概括人物的一个性格特点或品质,然后再具体通过一件事来表现,注意叙事要完整,事例和特点或品质要一致,要能运用叙述、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来写,语言要生动形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培优第二阶——拓展培优练
●课内重点语段阅读
10.阅读课内语段,回答问题。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1)简要概括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
(2)“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能不能并作“这是我一定能做到的"?为什么?(3)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怎样的思想感情?“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这句话对文章的主题有什么作用?
【答案】(1)①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②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③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
(2)不能。这里运用了反复的手法,用“能”“一定能"表达了作者无比坚定的信心,收束有力。如果并作“这是我一定能做到的”,则不够突出,不足以表达作者的信心和决心。
(3)抒发了对母亲的悼念之情,表达了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由爱母亲到爱劳动人民,由赞美母亲到赞颂劳动人民,感情升华了,主题深化了。
【解析】【分析】(1)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答题时,可以抓住段落中的关键语句进行概括,第一段“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第二段“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很容易提取到需要的答案。
(2)考查品味词语的表达效果。答题时,可以结合语境,理解“能”“一定能"的含义,指出反复手法所起到的突出强调的作用。运用反复修辞手法,作者下定决心“能做到”,坚定信念“一定能做到",语气强烈,表达坚定的信心,不容动摇,并作“这是我一定能做到的”后,虽然也表达肯定的意思,但语气就没有那么强烈了,不足以表达作者的信心和决心。所以不能并作“这是我一定能做到的"。
(3)第一问,考查对文段表达思想感情的理解。结合最后一段的句子“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可知抒发了对母亲的悼念之情;“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可知表达了作者以尽忠于党和人民来报答母亲深恩的崇高思想。第二问,考查对句子作用的理解。“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母亲是千千万万劳动者中普通的一员。而正是像母亲这样具有崇高美德的千百万普通劳动者创造了(已经过去)和创造着(今天和未来)人类历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母亲是伟大的,劳动人民是伟大的。作者把对母亲的热爱之情,升华到热爱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的高度;作者把爱母亲的感情与爱党、爱人民、爱民族的感情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大大地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故答案为:⑴①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②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③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
⑵不能。这里运用了反复的手法,用“能”“一定能"表达了作者无比坚定的信心,收束有力。如果并作“这是我一定能做到的”,则不够突出,不足以表达作者的信心和决心。
⑶抒发了对母亲的悼念之情,表达了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由爱母亲到爱劳动人民,由赞美母亲到赞颂劳动人民,感情升华了,主题深化了。
【分析】⑴此题考察了提取概括有用信息的能力,这种题目要根据题目的指向意义,确在文中搜索信息的范围;有的要求筛选的信息可能只涉及几句话,也有的可能涉及到一段甚或几段乃至全篇。将提取的内容进行优化与整合,最后以简洁、恰当的语言加以归纳。
⑵反复修辞,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词语反复。为凸显某种感情或某种行为,连续两次以上使用同一词语,达到强调的目的。考生可结合语段仔细体会。
⑶结尾往往是总结全文,升华主旨的的位置,考生一定要学会结合结尾内容进行分析和体会。
●课后拓展阅读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血脉里的眷恋
①我常常想起的一个人是我的父亲。父亲是女儿生命中邂逅的第一个男人,是那个永远可以纵容她的任性,呵护她的无理,给她对人性和对爱情的信任,给她如山一样臂膀的人。我不知道要经过多少年,女儿才能一一解开对父爱的误读。
②小时候,父亲在我心里只是严厉而已。最先教我背诗词的人是他,最先教我读古文的人是他,最先教我临字帖的人也是他。一直到我上了中文系,读了研究生,几乎我写的每一篇论文,父亲都要一字一字地给我修改,不仅改文章的层次,甚至还会改我倒插笔的笔序,所以,他改完的文章,往往比我原文的字数还要多。但是直到父亲辞世,我在心里对他都是有一点点畏惧的,直到多年以后,母亲告诉了我一件事情,这是一件在父亲生前我一直不知道的事。
③那天是他的六十大寿,当时的北京天寒地冻。我正在读大学,中午从学校骑自行车回家,买了一个大蛋糕。因为怕纸盒把蛋糕撞得歪歪散散,所以我一只手扶着车把,一只手拎着蛋糕盒子,在寒风里费了好大的劲儿骑回家。跑上四楼,我兴高采烈地说:“爸,我下午去上课,等我放学回来,晚上给您过生日,咱们吃这个大蛋糕。"父亲漫不经心地瞥了一眼,说:“嗨,这都是你们小孩儿吃的东西,我才不吃这个呢。”我当时心里还想,太不给面子了,可是看父亲笑了笑,我也没多想,就跑回去上课了。下课回来,母亲已经把蛋糕从盒子里拿出来,我们一起切蛋糕,说说笑笑。我记得自己还将枫叶贴在白卡纸上,写上诗,专门给父亲做了一个生日卡。父亲的六十大寿过得非常高兴,即便嘴上说不爱吃蛋糕,我看他也把那一大盘吃得干干净净。
④多年以后,母亲才告诉了我这个故事的另一个版本。那天下午我上学之后,家里来了一个世交家的孩子,刚刚上大学的男孩,叫涛涛。父亲顺口就跟他说:“涛涛啊,这是你小丹姐姐刚给我买的蛋糕,我又不爱吃这个,你拿走吧。"涛涛欢天喜地,捧着蛋糕就走了。
⑤大概又过了一会儿,离我下午放学不到一个小时,父亲开始像一个犯了错的小孩子一样,在屋子里坐卧不安,走来走去。母亲问他怎么了,父亲就小声叨叨:“我犯错了,那个蛋糕是丫头给我买的,我不爱吃也不能给别人啊!你快帮我想想,那蛋糕的盒子是什么颜色,蛋糕是什么牌子,丫头在蛋糕上面写的是什么?你能想起多少,咱俩往一块儿凑,我得去蛋糕店买一个一模一样的蛋糕。”随后,父亲就慌慌张张地出了门,骑上自行车,冒着寒风满大街去找,找那个他根本不爱吃的蛋糕。据说,在我回到家的一刻钟之前,我六十岁的老父亲,拎着一盒最相似的蛋糕,呼哧呼哧地回到家。这就是我的父亲,这就是一直被我误读的那个父亲。
⑥我总是想起《论语》上的那句话:“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父母安康俱在的时候,儿女的心永远是欣慰的、骄傲的,还带着一点点受娇宠的、活泼的欣然;但一想到他们年岁已高,自己膝前尽孝的日子不多了,就会忧惧丛生。
⑦在我的父亲离去之后,我才知道人生中总有一些遗憾,就是他们健在的时候,我还不能深深地懂得他们的爱。在他们离去之后,我才一天比一天明白,父母亲人之爱有时候要隐忍多少委屈!要承受多少误读!
⑧在父亲病重的那几年里,每一次通电话他都跟我说:“丫头你忙你的,不用来回跑。”我有时候还真听了他的话,其实现在想起来,才知道他的心有多么疼,他是有多么想我。我生命中最大的遗憾,就是父亲没有等到我的孩子出生就去世了。不养儿不知父母恩,自己有了孩子后,才格外想念逝去的亲人。这血脉里的眷恋,是我们在长辈生前没来得及懂得的那些忏悔,还有他们走后魂牵梦萦的思念。
⑨在女儿两三岁的那年秋天,我买来了大闸蟹,我从螃蟹壳里慢慢地掏出一勺蟹黄,滴上一点姜醋,满地追小不点儿,一边追一边说:“乖,过来吃一口,就吃一口。"这个时候,母亲也掏出来一勺蟹黄,多放了一点姜醋,在后边追我,说:“丫头,你回头,你吃上这口,再去追你闺女。”那个瞬间,在我的记忆中永远不可磨灭。
(选自于丹《人间有味是清欢》,有删改)
(1)从全文看,父亲为“我"做了哪些事?
(2)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⑤段画线的句子。
(3)如何理解第①段中画线句的含意?
我不知道要经过多少年,女儿才能一一解开对父爱的误读。
(4)文章前半部分都在写父亲,而最后一段却回忆了母亲在“我”记忆中不可磨灭的瞬间,作者这样写,用意何在?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①教“我"背诗词、读古文、临字帖,修改“我”的论文;②冒着寒风买来最相似的生日蛋糕来安慰“我";③病重时叫“我”忙自己的,不要来回跑。
(2)通过对父亲的神态、动作的描写,写出了父亲为了安慰“我"而满大街找他不爱吃的蛋糕的情状,表现了浓浓的父爱。
(3)“对父爱的误读”在文中具体表现在认为父亲教“我"背诗词、为“我”改论文等行为是严厉而不是爱的表现,而这种“对父爱的误读"有很多,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一一解开,表达了“我”对父亲深深的愧疚之情。
(4)文章结尾处写在母亲眼里,即使“我"已长大成人,依然是她宠爱的孩子。意在表达母亲和父亲一样,是爱自己的女儿的。由父爱写到父母亲人之爱,升华了文章的主旨。
【解析】【分析】(1)梳理文章内容,锁定关键段落即可概括父亲为“我”做的事。如第②段写父亲教“我"背诗词、读古文、临字帖,修改“我”的论文。第⑤段写父亲冒着寒风买来最相似的生日蛋糕来安慰“我"。第⑧段写父亲病重时叫“我”忙自己的,不要来回跑。(2)“慌慌张张"是神态描写,“骑”“找"等是动作描写,结合句子具体分析表现的内容和传达的情感即可。
(3)理解此句的关键是把握“多少年”“一一解开"以及“对父爱的误读”的具体所指,然后结合全文内容分析其中蕴含的感情,即“我"对父亲的愧疚之情。
(4)文末写关于母亲的内容表现的是母亲对女儿的爱,据此结合结尾段的一般作用及文章的主旨分析即可。
故答案为:⑴①教“我”背诗词、读古文、临字帖,修改“我"的论文;②冒着寒风买来最相似的生日蛋糕来安慰“我”;③病重时叫“我"忙自己的,不要来回跑。
⑵通过对父亲的神态、动作的描写,写出了父亲为了安慰“我”而满大街找他不爱吃的蛋糕的情状,表现了浓浓的父爱。
⑶“对父爱的误读"在文中具体表现在认为父亲教“我”背诗词、为“我"改论文等行为是严厉而不是爱的表现,而这种“对父爱的误读”有很多,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一一解开,表达了“我"对父亲深深的愧疚之情。
⑷文章结尾处写在母亲眼里,即使“我”已长大成人,依然是她宠爱的孩子。意在表达母亲和父亲一样,是爱自己的女儿的。由父爱写到父母亲人之爱,升华了文章的主旨。
【分析】⑴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筛选。筛选信息有三个原则:①带着题目,通读全文,把握大意。②对照考题,找到答题区,筛选出相关的语言材料,选好答题的角度,组织好答题的语言。③快速浏览全文,验证答案。
⑵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语句的能力。赏析句子一般从修辞方法、描写方法、写作手法、遣词造句等方面入手,结合语境来品析。解答此题,需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理清文章脉络,感知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主旨,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⑶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意思的理解。解答此题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语句,结合文段的内容和文本的中心,作者的思想情感进行理解。
⑷本题考查学生对结尾段的理解。解答此题要通读文本,理解文意,注意把握作者的写作手法的运用,结合文章的中心、作者的思想情感进行阐述。
培优第三阶——中考沙场点兵
12.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妈妈的树
①春雨如丝,万物复苏,又是一个栽树的好时节。
②每到这个时候,我∫总会想起老家的那些树。老家的院子很大,正好适合栽树。每到春天,妈妈在劳作之余都会偷闲栽树,栽过榆钱树、桑树、桐树,还有好多我叫不出名字的树。我不知道妈妈到底栽过多少棵树,只知道妈妈对每一棵树都精心栽培,像呵护孩子似的呵护每一棵树。我们把这些树叫作妈妈的树。
③离开老家多年,许多树都在记忆中渐渐淡去,唯有白杨树、香椿树和柿子树常常出现在我梦中,因为它们都是有故事的树。
④在我的记忆里,白杨树的叶子是我童年最好的玩具。过家家的时候,我们把叶子做成佳肴,用草茎把叶子串成项链。夏日寂寞的午后,白杨树银白色的树皮微微泛出淡青色的光圈。一阵风过,树叶唱起了轻柔的摇篮曲,让我安然入眠。秋天寂静的清晨,白杨树叶随风起舞,飘飘悠悠落了一地,脚踩上去发出“沙沙"的声音,我一圈一圈绕着树走,乐此不疲。
⑤弟弟最喜欢香椿树。香椿树长得很高,每年春天发芽的时候,采摘它就很费事,要爬得很高才够得着。而香椿树的树干又很光滑,爬树是一件很费力的事情。弟弟喜欢爬树,每到做饭的时候,不等妈妈采摘,他就小猴子似的哧溜哧溜上去了。这时,妈妈总要急急地从灶台边跑过来,站在树下大声叮嘱:“小心啊!可要踏实啦!”夜晚的饭桌上,在妈妈“不能上树啦"的絮絮叨叨中,我们快乐地吃着香椿炒鸡蛋,那滋味,太美啦!
⑥柿子树是我和弟弟都喜欢的一棵树。秋天来临的时候,满树挂着金黄色的柿子,黄灿灿的柿子在绿叶的掩映下是那样的美,一村的小孩都绕着我家院子咽口水。那场景,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简直就美得无与伦比。可是,有一年秋末,后邻的孩子为了摘我家的柿子,从院墙上摔了下去,送进了医院。那天晚上,妈妈_________。第二天早上,柿子树倒在了院墙边,金黄的柿子滚落一地。
⑦如今,妈妈老了,可妈妈依然栽树,家里的院子栽不下就往外栽。院子前的池塘边,院子后的斜坡上,村子边的小山上,都有妈妈的树的身影。妈妈在小山上栽的柿子树已经成林,每年秋天,那里就成了全村孩子的乐园。
⑧每次给妈妈打电话,妈妈总是爱和我们说她的树。我一边接着电话,一边望着窗外都市狭小的天空,眼前似乎出现了一片苍翠。在许多年前的春雨里,妈妈已经把她的树栽进了我们的心里。无论我们走了多久,走得多远,那些树,它们总在那里。
(1)第③段中“唯有白杨树、香椿树和柿子树常常出现在我梦中,因为它们都是有故事的树”一句中的“故事"有哪些?根据文意,分别用一句话概括。
(2)品味第⑥段“那场景,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简直就美得无与伦比”一句,说说“美"的含义。
(3)为第⑥段横线处添加一段符合语境的细节描写。(50字左右)
(4)文章第⑧段写到了“春雨”,其作用是什么?
(5)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妈妈"的形象。
【答案】(1)白杨树伴‘我’成长;弟弟爬香椿树采摘香椿芽;受大家喜爱的柿子树被砍了。
(2)‘美’指满树柿子的美景,也指‘我’看到‘一村的小孩都绕着我家院子咽口水’时的得意。
(3)(妈妈)紧锁眉头,在树下徘徊良久,憋出一句“砍树”,转身回到屋子,不顾我们姐弟俩的哭喊恳求,拎了一把斧子冲了出去。
(4)照应开头,表现了妈妈对我们的教育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
(5)文章刻画了一位勤劳、善良、无私奉献的妈妈。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概括。文章主要讲述了妈妈喜欢种树,种了各种树,但“我"总梦到那几棵有故事的树。④至⑥段分别讲述了白杨树、香椿树和柿子树的故事,白杨树陪伴“我”童年生活,弟弟喜欢爬香椿树摘椿芽,柿子树果实累累,却因为一次意外被砍。
(2)本题考查对关键词语作用的分析能力。解答时,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第⑥段是对柿子树的故事的描写,“满树金黄色的柿子挂在树上",丰收的场景特别“美”;“一村的小孩都绕着我家院子咽口水",其他孩子对着自己家的柿子树咽口水,作为主人的“我”心里很是得意,美滋滋的。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时,要合理想象,注重细节描写,插入适当的抒情和议论。联系下文“柿子树倒在了院墙边"可推测出横线处描写的应该是妈妈砍树的过程。示例:(妈妈)紧锁眉头,在树下徘徊良久,憋出一句“砍树”,转身回到屋子,不顾我们姐弟俩的哭喊恳求,拎了一把斧子冲了出去。
(4)本题考查对文章关键部分的理解能力。解答时,应根据上下文进行分析。“春雨"和文章开头“春雨如丝,万物复苏,又是一个栽树的好时节”形成结构上的呼应,首尾照应;春雨有细微而轻飘,既润物又无声的特点,就像妈妈对“我们"的教育,已经潜移默化到“我们”心里。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到答案。
(5)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解答时,需结合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客观准确地对人物特点进行分析。文章主要讲述了妈妈喜欢种树的事。妈妈老了,可依然在栽树,这表现了妈妈的勤劳;妈妈希望“我"和弟弟像白杨树一样努力成长,柿子树导致意外后,她毅然砍掉了柿子树,她用树和自己的言行来教育“我们”,体现了她的睿智善良;妈妈种的柿子林成为村里孩子的乐园,她用自己的劳动为全村人造福,是个无私奉献的人。
故答案为:(1)白杨树伴‘我’成长;弟弟爬香椿树采摘香椿芽;受大家喜爱的柿子树被砍了;
(2)“美"指满树柿子的美景,也指“我”看到“一村的小孩都绕着我家院子咽口水"时的得意;
(3)(妈妈)紧锁眉头,在树下徘徊良久,憋出一句“砍树”,转身回到屋子,不顾我们姐弟俩的哭喊恳求,拎了一把斧子冲了出去;
(4)照应开头,表现了妈妈对我们的教育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
(5)文章刻画了一位勤劳、善良、无私奉献的妈妈。
【分析】了解细节描写,并能结合具体的句子正确分析。所谓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外貌、心理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连接(推动)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第07课回忆我的母亲
(课下注释小练)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佃农劳lù私塾和ǎi
溺死wèi勉妯娌和睦
(课后培优练
级练)
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
1.《回忆我的母亲》这篇课文是回忆录:是传记文学的一种,用、的方法,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和社会活动。回忆录要求写,语言。
2.根据课文《回忆我的母亲》内容填空。
①母亲的最大特点是___。
②母亲那种的习惯,母亲那种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③“母亲是一个好劳动"的含义是___。
④母亲具有的高尚品质体现在、、、等几个方面。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面对朋友的误会,他百口莫辩,只能无可奈何地摇摇头。
B.我们是一个大家庭,最讨厌的就是有人在这里成群结队影响团结!
C.他尽管坐拥金山,却为富不仁。
D.张凡做事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是大家喜爱的生活委员。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父母溺爱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B.能否落实农村中小学营养餐,是减轻农民负担的一大举措。
C.在暑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D.这个学校的共青团员,决心响应团委人人为“希望工程”献爱心。
5.下面情境中,小航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小航和小朋约好周末一起去遵义市博物馆参观。小航去小朋家结伴走,小朋的奶奶开了门。小航说:________。
A.我要找一下小朋,我和他去博物馆参观。
B.您是谁呀?小朋在家吗?我找他有事。
C.您好!是奶奶吧?我是小航,和小朋约好去博物馆,他在家吗?
D.我想找小朋去博物馆,你让他马上出来。
6.给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人们已认识到,家风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所以要向后代传递出正能量。
②古人撰写在门框上的“忠厚传家久"“持家尊古训”,就是一种传统的家风。
③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是对古今家风的一种诠释。
④家风就是家庭的风气,它是一个家庭的传统和文化。
⑤而今父母懂规矩,知书达理,有这样良好的文化氛围,后人自会获得很好的熏陶。
A.④①③②⑤B.④③①②⑤
C.④①②⑤③D.④②⑤③①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星期六去呢,还是星期天去呢?我实在是拿不定主意。
B.我们时代的症结正在于“聪明人”太多了,多到已经有了泡沫。
C.董卿主持的《朗渎者》,激发广大观众重拾经典之美,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
D.如果人云亦云,别人说什么,我们就说什么?我们跟学舌的鹦鹉有什么区别呢?
8.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我爱我母亲"一句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B.从文章所记叙的事件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勤劳、俭朴、能干、宽厚、仁慈、坚强、有远见的人。
C.本文以母亲的优秀品质为经线,以时间为纬线,将所记的典型事例巧妙地编织起来,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D.本文主要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扬了母亲的优秀品质抒发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表达了自己要以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
9.你所在的班级正在开展以“感受母爱”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对下面这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线条奔放,笔力雄健B.错落有致,收放有度
C.气韵贯通,展现书者胸襟D.采用隶书书体,方正典雅
(2)“什么地方儿女最孝顺?朋友圈。"这两天很多网友都有此感受。因为母亲节的缘故,不少网友选择在网上“晒妈”,赞颂母亲的诗句、和老妈的合照让人应接不暇,不少网友感叹“朋友圈被各种妈妈占领了"。母亲节网上“晒妈”行为是虚荣还是孝顺?请发表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3)本文作者选取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形象,突出了母亲的可贵品质。请运用这种写法写一段话,表达真情实感。(200字左右)
培优第二阶——拓展培优练
●课内重点语段阅读
10.阅读课内语段,回答问题。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1)简要概括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
(2)“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能不能并作“这是我一定能做到的"?为什么?(3)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怎样的思想感情?“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这句话对文章的主题有什么作用?
●课后拓展阅读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血脉里的眷恋
①我常常想起的一个人是我的父亲。父亲是女儿生命中邂逅的第一个男人,是那个永远可以纵容她的任性,呵护她的无理,给她对人性和对爱情的信任,给她如山一样臂膀的人。我不知道要经过多少年,女儿才能一一解开对父爱的误读。
②小时候,父亲在我心里只是严厉而已。最先教我背诗词的人是他,最先教我读古文的人是他,最先教我临字帖的人也是他。一直到我上了中文系,读了研究生,几乎我写的每一篇论文,父亲都要一字一字地给我修改,不仅改文章的层次,甚至还会改我倒插笔的笔序,所以,他改完的文章,往往比我原文的字数还要多。但是直到父亲辞世,我在心里对他都是有一点点畏惧的,直到多年以后,母亲告诉了我一件事情,这是一件在父亲生前我一直不知道的事。
③那天是他的六十大寿,当时的北京天寒地冻。我正在读大学,中午从学校骑自行车回家,买了一个大蛋糕。因为怕纸盒把蛋糕撞得歪歪散散,所以我一只手扶着车把,一只手拎着蛋糕盒子,在寒风里费了好大的劲儿骑回家。跑上四楼,我兴高采烈地说:“爸,我下午去上课,等我放学回来,晚上给您过生日,咱们吃这个大蛋糕。"父亲漫不经心地瞥了一眼,说:“嗨,这都是你们小孩儿吃的东西,我才不吃这个呢。”我当时心里还想,太不给面子了,可是看父亲笑了笑,我也没多想,就跑回去上课了。下课回来,母亲已经把蛋糕从盒子里拿出来,我们一起切蛋糕,说说笑笑。我记得自己还将枫叶贴在白卡纸上,写上诗,专门给父亲做了一个生日卡。父亲的六十大寿过得非常高兴,即便嘴上说不爱吃蛋糕,我看他也把那一大盘吃得干干净净。
④多年以后,母亲才告诉了我这个故事的另一个版本。那天下午我上学之后,家里来了一个世交家的孩子,刚刚上大学的男孩,叫涛涛。父亲顺口就跟他说:“涛涛啊,这是你小丹姐姐刚给我买的蛋糕,我又不爱吃这个,你拿走吧。"涛涛欢天喜地,捧着蛋糕就走了。
⑤大概又过了一会儿,离我下午放学不到一个小时,父亲开始像一个犯了错的小孩子一样,在屋子里坐卧不安,走来走去。母亲问他怎么了,父亲就小声叨叨:“我犯错了,那个蛋糕是丫头给我买的,我不爱吃也不能给别人啊!你快帮我想想,那蛋糕的盒子是什么颜色,蛋糕是什么牌子,丫头在蛋糕上面写的是什么?你能想起多少,咱俩往一块儿凑,我得去蛋糕店买一个一模一样的蛋糕。”随后,父亲就慌慌张张地出了门,骑上自行车,冒着寒风满大街去找,找那个他根本不爱吃的蛋糕。据说,在我回到家的一刻钟之前,我六十岁的老父亲,拎着一盒最相似的蛋糕,呼哧呼哧地回到家。这就是我的父亲,这就是一直被我误读的那个父亲。
⑥我总是想起《论语》上的那句话:“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父母安康俱在的时候,儿女的心永远是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体育培训住宿指南
- 2019版广西师范版 高中体育与健康 必修 10~12年级中篇 运动实践《第一章 球类运动》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
- 《呼吸球囊》课件
- 产品质量回顾分析培训
- 大学生涯规划
- 小组工作的原则小组工作的基本概念
- 国庆假前安全培训
- 社会保险的功能与内涵
- 《江春水向东流》课件
- 大班语言活动快乐的纽扣
- 积极应对媒体正确舆情引导培训讲义课件
- 人教版六年级英语上册(PEP)课件【全册】
- 运维开发人员KPI绩效考核方案
- 起重机日常维护保养方案
- 民法典讲座-继承篇
- 超级优等生:优等生最高效的学习方法
- 糖尿病健康知识宣教课件
- 教科版六年级英语上册(广州版)课件【全册】
- 大学生健康教育大学生性教育教学课件
- 医学-心脏骤停急救培训-心脏骤停急救教学课件
- 企业员工预防职务犯罪讲座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