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周口太康太康北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1页
河南周口太康太康北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2页
河南周口太康太康北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3页
河南周口太康太康北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4页
河南周口太康太康北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报批版)建设单位 (盖章):河南周口太康太康北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周口供电公司编编制制单位: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二〇二二年七月 20 1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河南周口太康太康北220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代码联系方式建设地点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地理坐标 (2)荷花220kV变电站220kV间隔扩建工程变电站中心点: (3)彦伯220kV变电站220kV间隔扩建工程变电站中心点: 建设项目行业类别用地(用海)面积 (m2)/长度(km)建设性质☑新建(迁建)□技术改造建设项目报情形☑首次申报项目□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号(选填)/总投资(万元)环保投资(万元)环保投资占比 (%)施工工期是否开工建设专项评价设置情况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的区域,以及文物保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技术指南(生态影响类)》(试行)中专项评价设置原则,本报告设电磁环境影响专题评价。规划情况回,至荷花变电站和彦伯变电站。2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情况无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符合性分析景电网展望》及《2024年周口供电区220kV电网规划图》中拟建的220kV输变电项目,符合周口市电网规划。其他符合性分析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颁布的《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豫政〔2020〕37号)以及《周口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周政〔2021〕15号)相关文件,均提出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意见。经查询比对,本项目不涉及上述文件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中禁止建设区域及内容。目变电站及输电线路共涉及太康县王集乡、独塘乡、大许寨镇、高朗乡、杨庙乡、马厂镇。根据《周口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周政〔2021〕15号)中相关要求,本项目控要求及本工程与管控要求的相符性分析情况见表1-1。1、空间布局约束1加强对农业空间转为生态空间的监2严禁在优先保护类耕地集中区域新染2.1禁止向耕地及农田沟渠中排放有毒3 。运行期变电站产生的生水平应达根据上表,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太康县一般管控单元的管控要求。本工程与《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技术要求》(HJ1113-2020)中选1-2123456本项目变电站工程不涉及0类声功78943本项目属于城乡电网建设项目。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电网改造及建设,增量配电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周口市电网规划及当地城市发展规划。5二、建设内容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境内。工程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 (1)新建太康北220kV变电站工程太康北220kV变电站站址于周口市太康县王集乡和张村西侧650m,西南侧距于楼村约550m,西北侧距董庄村约700m,东北侧距离琅玡岗村约1.2km,西侧距 2-1220kV (2)荷花220kV变电站220kV间隔扩建工程荷花220kV变电站位于周口市太康县大许寨镇王冢集村附近,站区北侧距X003县道67m,西距小郭楼村570m。 (3)彦伯220kV变电站220kV间隔扩建工程彦伯220kV变电站于周口市太康县马厂镇赵堂村附近,站区南侧距X003县道90m,东距小王庄村840m,北侧距撞寨村450m。6-- (4)新建太康北-荷花220kV线路工程新建太康北-荷花220kV线路,线路起点为太康北220kV变电站东数第四间隔出线,终点为荷花220kV变电站东数第一出线间隔,全线涉及周口市太康县王集乡、独塘乡、大许寨镇。 (5)新建太康北—彦伯220kV线路工程新建太康北-彦伯220kV线路,线路起点为太康北220kV变电站东数第一间隔出线,终点为彦佰220kV变电站东数第一出线间隔,全线涉及周口市太康县高朗乡、杨庙乡、马厂镇。项目组成及规模1本项目包括新建太康北220kV变电站工程、荷花220kV变电站220kV间隔扩建工程、彦伯220kV变电站220kV间隔扩建工程、新建太康北-荷花220kV线路工程以及新建太康北-彦伯220kV线路工程,项目基本组成详见表2-1。21 (一)变电站工程式,由水管接至用水点。产用房7依托现有依托现有 (二)线路工程新建太康北~电压等级(kV)线路路径长度(km)20.6km,单回电缆线路长0.18km新建杆塔数量(基)单回架设K8塔型地形分布(%)新建太康北~电压等级(kV)线路路径长度(km)2km新建杆塔数量(基)JLGA单回架设地形分布(%)工程投资(万元)2太康北220kV变电站站址于周口市太康县王集乡和张村西侧650m,西南侧距于楼村约550m,西北侧距董庄村约700m,东北侧距离琅玡岗村约1.2km,西侧距国道220kV站区为户外HGIS8器组3×4×8Mvar。本期建设1×180MVA主变,220kV出线2回。新建变电站总征地面m (1)电磁环境新建太康北220kV变电站站内主变压器户外布置,220kV采用户外HGIS设备,接地保护装置,站内配电架构的高度、对地距离和相间均保持一定距离,设备间连线离地面保持一定高度,从而保证围墙外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满足标准。 (2)噪声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低噪声电气设备;对变电站的平面布置进行优化设计,将主要噪声源设备主变压器布置在站址中间,以尽量减小噪声对站外环境的影响。 (3)水环境太康北220kV变电站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站区雨水通过站内外排水管网系统排至变电站东侧排水沟。站内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掏,不外排。 (4)固体废物变电站运行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巡检人员的生活垃圾、更换的废旧铅蓄电池及废变压器油。生活垃圾经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变电站内铅蓄电池待使用寿命结束后,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变电站内主变压器等含油设备在检修或事故的情况下可能会产生废变压器油,产生的废变压器油交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 (5)事故变压器油处置设施Vm (6)生态保护措施太康北220kV变电站采用紧凑型布置,尽量减少占地面积。92.2220kV220kV荷花220kV变电站位于周口市太康县大许寨镇王冢集村附近,站区北侧距X003县道67m,西距小郭楼村570m。荷花220kV变电站于2008年建成投运,现状规模为(1×150+1×180)MVA主隔位于220kV配电装置东数第一出线间隔,本期扩建在站内预留位置建设,不新征用荷花变电站前期工程已建成了全站的场地、道路、供水、排水和事故油池等辅助设施,本期无需改扩建。2.3220kV220kV彦伯220kV变电站于周口市太康县马厂镇赵堂村附近,站区南侧距X003县道90m,东距小王庄村840m,北侧距撞寨村450m。彦佰220kV变电站于2017年建成投运,现状规模为2×180MVA主变压器,彦佰220kV变电站本期扩建1个220kV出线间隔,至太康北220kV变电站,扩建间隔位于220kV配电装置东数第一出线间隔。本期扩建在站内预留位置建设,不新彦佰变电站前期工程已建成了全站的场地、道路、供水、排水和事故油池等辅助设施,本期无需改扩建。3220kV新建太康北~荷花220kV线路工程起点为太康北220kV变电站出线间隔,终点为荷花220kV变电站出线间隔,新建线路路径全长20.78km,其中单回架空线路长本工程架空线路使用导线的基本参数详见表2-2。2-2线型钢铝计算截面(mm2)直径(mm)2分裂间距(mm)80℃时载流量(A)供 (1)杆塔新建线路铁塔选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35~750kV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通用设备应用目录(2020版)》模块塔型,单回直线塔选用220-GC21D(ZB1、ZB2、ZB3、ZBK)塔型,单回转角塔选用220-GD21D(J1、J2、J3、J4、DJ2)塔型,单回路电缆终端塔选用K8塔型。共新建铁塔67基,其中单回路直线塔51基,单回路耐张塔14基,单回路电缆终端塔2基。 (2)基础根据《河南35-500千伏输电线路机械化施工设计原则》以及工程线路地形、施工条件、地质特点、水文情况和杆塔型式,本工程全线采用灌注桩基础67基。 (3)电缆敷设型式电缆线路采用明挖式电缆沟敷设。 (1)导线对地距离按照《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规定220kV输电线路导线对地最小允许距离见表2-3。非居民区// (2)交叉跨越按照《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规定,220kV输电线路导线对各种被跨越物的最小垂直距离如表2-4。本线路工程主要交叉跨越情况见表2-5。kV4.0(至百年一遇洪水位)弱电线路3.2220kV新建太康北~彦佰220kV线路工程起点为太康北220kV变电站出线间隔,终点为彦佰220kV变电站出线间隔,新建线路路径全长22.2km,单回架设。本工程架空线路使用导线的基本参数详见表2-6。6线型钢铝计算截面(mm2)直径(mm)2分裂间距(mm)80℃时载流量(A) (1)杆塔新建线路铁塔选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35~750kV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通用设备应用目录(2020版)》模块塔型,单回直线塔选用220-GC21D(ZB1、ZB2、ZB3、ZBK)塔型,单回转角塔选用220-GD21D(J1、J2、J3、J4、DJ2)塔型。共用铁塔70基,其中单回路直线塔56基,单回路耐张塔14基。 (2)基础根据《河南35-500千伏输电线路机械化施工设计原则》以及工程线路地形、施工条件、地质特点、水文情况和杆塔型式,本线路工程全线采用灌注桩基础70基。 (1)导线对地距离按照《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规定220kV输电线路导线对地最小允许距离见表2-7。非居民区// (2)交叉跨越按照《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规定,220kV输电线路导线对各种被跨越物的最小垂直距离如表2-8。本线路工程主要交叉跨越情况见表2-9。2-8220kV4.0(至百年一遇洪水位)弱电线路44.26hm2。永久占地中,变电站工程永久占地1.3961hm2,线路工程永久占地约1.41hm2。临时占地主要为变电站及线路塔基施工生产区、线路牵张场、电缆施工临时占地与临时施工道路等,其中变电站工程临时占地约0.7hm2,线路工程临时占地2变电站00/输电线路工程000/总计/总平面及现场布置1220kV太康北220kV变电站整体呈正方形,站区大门朝西,南北长度112.5m,东西北220kV变电站为户外布置变电站,变电站按功能分三个区,即220kV配电装置区、110kV配电装置区、主变压器区。220kV采用户外HGIS双列布置,布置于站线;主变及10kV配置装置布置于两者之间,10kV电容器组及消防泵房布置于站区东侧,主控楼布置于站区中间部位的西侧。事故油池布置在10kV配电装置室西侧,污水处理设施位于主控制楼北侧。进站道路从西侧中部进站,站内形成环形道路。太康北220kV变电站总平面布置示意图见附图2。2220kV出线;110kV配电装置布置在站区北部,向北架空出线;主变压器、10kV配电装置室及电容器布置在220kV配电装置与110kV配电装置之间;主控楼布置在主变压器和10kV配电装置西侧;变电站站区大门向北。荷花220kV变电站现有220kV配电装置出线间隔4个,目前出线为3回。本期扩建的220kV出线间隔位于东数第一出线间隔,荷花220kV变电站总平面布置示意图见附图3。3220kV出线;110kV配电装置布置在站区北部,向北架空出线;主变压器、10kV配电装置室及电容器布置在220kV配电装置与110kV配电装置之间;主控楼布置在主变压器和10kV配电装置西侧;变电站站区大门向南。彦伯220kV变电站现有220kV配电装置出线间隔4个,目前出线为2回。本期扩建的220kV出线间隔位于东数第一出线间隔。彦伯220kV变电站总平面布置示意图见附图4。4 (1)新建太康北-荷花220kV线路工程新建线路由太康北变北侧220kV配电装置东数第四间隔出线,采用单回路架空向北出线,出线后转向西南,在张帝臣村北跨过G106国道,继续向西在坝王村南跨越待建的兰太高速转向南,经范庙西、城寺头村东至焦堂村南跨越涡河,继续向西南在官桥村北跨越G311国道,继续向南在刘庄村南侧跨越兰河,继续向南经张汉楼村东、段堂东、何营西转向南,在王冢集村西跨越x003县道至荷花变站外新立电缆终端塔由架空转为电缆,经新建电缆沟至荷花变东数第一出线间隔外新建电缆终端塔,由电缆转为架空进入荷花变东数第一出线间隔。 (2)新建太康北-彦伯220kV线路工程新建线路由太康北变北侧220kV配电装置东数第一间隔出线,采用单回路架空向北出线,出线后转向东,至轩庄东转向南,向南经孔楼村西,在马庄村东跨越大新沟,继续向南至经韩庄村西,在大王庄村西跨越S211省道,继续向东南经庞楼村南、夏后营东、安庙村西南,在高西村南侧跨越周商永运河,继续向东南经彦庄东转向南,向南跨过大新沟至杨庄北转向东南,经后栗岗北至撞钟寺村东转向南,在经小王庄西转向西,最终进入220kV彦伯变东数第一出线间隔。本工程线路路径走径示意图见附图5。5 (1)施工营地kV划分为露天材料堆放区、加工区、材料库、工具房、应急物资储存间、检修间、办公室、值班室等,施工营地占地面积约0.5hm2。础现浇采用商品混凝土,利用周边混凝土搅拌站商混,施工现场无需设置砂石料堆场。 (2)材料仓库根据以往工程经验输电线路施工一般30~50km设置1处材料仓库,本工程输电线路路径全长约44.2km,设置材料仓库1座,为使工程便于调度和施工用材料保管,材料站一般设在离输电线路中心较近,交通方便运输费用省、地势较高、有足够的场地和就近可租赁的房屋,通信和生活较为方便的城镇。本项目材料仓库就近租用场地,不计入工程占地。 (3)牵张场放线长度约为5~8km需设置一个牵张场,本项目输电线路路径全长42.98km,共需设置牵张场6处,每处牵张场占地按0.2hm2考虑。 (4)施工道路根据现场踏勘,输电线路沿线地区地形以平地为主,大部分地段有柏油道路可道以及X016县道,工程区域内可利用道路较多,无需修筑临时便道,仅在新建太康北变电站需修建建站长130m。施工方案1变电站施工主要包括施工准备、基础开挖、土建施工、设备安装调试、施工清理及土地植被恢复等环节。 (1)施工准备变电站施工所需要的水泥、石料等建筑材料拟向附近的正规建材单位购买,变 (2)基础开挖供水管线基础、排水沟基础、电气设备基础、主控室等地表构筑物基础的开挖,事故油池、电缆沟等地下构筑物的开挖。 (3)土建施工土建施工主要是围墙、主控楼、电气室等施工。 (4)设备安装调试接地母线敷设、电缆通道安装,大型电气设备一般采用吊车施工。 (5)施工清理及恢复场地平整,临时占地恢复原貌。本项目变电站施工工艺时序,见图2-2。场地平整场地平整设备安装2-22变电站扩建施工主要包括:构筑物基础施工、设备安装调试等环节。 (1)构筑物基础施工、站内道路修建所有设备支架基础采用杯口式混凝土独立基础,基础采用大块式钢筋混凝土基基坑采用人工开挖、人工清理的方式,待浇筑基础前再清理余土,快速浇筑基础。填方分层碾压回填,小面积采用立式电动打夯机,边角处采用人工夯实。 (2)设备支架安装设备支架采用钢管混凝土单柱,支架横梁采用型钢。3 (1)临时道路修建方案沿线交通条件较好,可利用道路有已建成道路、硬化乡村道路、农业生产自然路,施工机械进场及物料运输可充分利用现有交通条件,部分车辆及机械不能到达的施工场地拟修建临时道路。 (2)物料运输方案线地形为平地,可利用道路较多且路面情况较好,临时道路修建难度较低,因此物料运输拟采用经济适用、成本较低的通用型轮式轻型卡车。 (3)杆塔施工方案为配合机械化施工的需要,并结合本工程的地形、地质条件,杆塔组塔方式主要为采用轮式起重机立塔,立塔方式采用整体组塔(普通直线塔和耐张塔)或分解组塔(跨越塔),尽可能的减少工人高空安装作业。本工程部分线路采用电缆沟敷设的方式,单回电缆呈品字型排列。电缆沟施工采用明挖方式,电缆线路的施工方式及工序示意图见图2-4。其他河南经纬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于2021年11月完成了《千伏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本次环境影响评价依据该周口太康太康北可行性研究报告开展受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周口供电公司委托(见附件1),我公司依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开展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公司人员于2022年2-3月对工程所在区域进行了实地踏勘和调查,收集了自然环境有关资料,委托武汉中电工程检测有限公司进行了工程区域电磁环境及声环境的现状监测。在现场踏勘、调查和监测的基础上,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根据相关技术规范、技术导则要求,进行了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制定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编制了《河南周口太康太康北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送审稿)。2022716-17三、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生态环境现状1 (1)地形地貌本工程变电站站址及线路位于黄淮河冲洪积平原地带,地形平坦,地貌单一。 (2)地质、地震本工程所在区域地质土表层为耕植土,下层为粉质粘土;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VII度,设计抗震分组为第一组。 (3)水文本工程新建线路一档跨越大埝沟(汇入涡河)跨越处河道宽度约75m、大新沟 (汇入涡河)跨越处河道宽度分别约为30m和90m,周商永运河(汇入涡河)跨越处河道宽度约20m,兰河(汇入涡河)跨越处河道宽度约30m、新涡河跨越处河道宽度约35m,老涡河跨越处河道宽度约40m;线路区域涉及的水体均属于涡河流域,根据依据河南省水体功能区划,线路涉及的涡河为IV类水体,不属于饮用水源保护区。工程跨越的兰河、新涡河、老涡河属于河南太康涡河省级湿地公园保护范围。 (4)气候特征周口市太康县地处中纬度黄淮之间,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气候。工程所在区域区域气候特征详见表3-1。1℃2345%2 (1)河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根据《关于印发河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豫政〔2014〕12号),河南省国土空间按开发方式分为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按开发内容分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本项目位于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属于农产品主产区。农产品主产区的功能定位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保障国家农产品供给安全的重要区域,农村居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新农村建设的先行区。输变电工程运行期无工艺性大气环境污染物、水环境污染物和固体废物产生和排放,运行期站内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掏。生活垃圾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妥善处置,站内运行期平时无废旧蓄电池产生,到达使用寿命的废旧蓄电池交由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妥善处置。本工程建设在采取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后,不会对区域自然生态环境造成显著不利影响,与农产品主产区的功能定位不违背。 (2)河南省生态功能区划个生态功能区,按各区的主要功能归类汇总为8大类,分别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矿产资源开发生态恢复生态功能区、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农业生态功能区、湿地生态功能区、洪水调蓄生态功能区、水资源保护生态功能区和自然及文化遗产保护生态功能区等。本项目位于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项目所在地属于黄淮海平原农业生态区、豫东平原农业生态亚区、黄泛区土壤沙化控制农业生态功能区。该区域地貌类型为平原,系豫东黄河冲积平原的一部分。但由于受历史上黄河改道泛滥及气候影响,区内分布着背河洼地、泛淤平地等微地貌类型。生态系统类型主要是人工农田生态系统,主要作物是小麦、玉米、花生、大豆、高粱、红薯、棉花、西瓜。区内有大面积的防风固沙林,耕作方式多为农林果间作,果林品种有150多个,主要有苹果、梨、葡萄、桃和石榴。由于砂土、风沙土大量分布,土壤漏水漏肥,致使土地的生产力低,土壤沙化敏感。生态保护措施及目标是保护现有防护林,杜绝非法占用林地,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控制农村面源污染,改良沙化土壤,提高土地生产力。3 (1)生态环境评价范围本工程的生态环境评价范围为变电站围墙外500m范围内区域,输电线路为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300m内的带状区域。 (2)土地利用现状在卫星遥感影像解译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查结果,综合分析后对评价区土地进行分类,将土地利用格局的拼块类型分为水域、林地、耕地、建设用地4种主要-- (3)生态系统现状根据对评价区内土地利用现状的分析,把评价区内的生态系统划分为2类,分别为农田生态系统、城镇/村落生态系统。 (4)植被1)植被区划分根据《中国植被》(1995年)中的植被区划,评价区地处1个区域,即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可划分为1个植被区,既黄、淮河平原栽培植被区,详见表3-2。322)植被区特征本项目评价区位于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属于黄、淮河平原栽培植被区。本区位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的东南部,在行政区划上,包括河南省的豫东和豫北、山东省的鲁西南、安徽省的准北及江苏省的徐准地区。本区开垦历史悠久,故植被特征是:除残丘、沙荒、河滩、洼地、湖区及盐渍化严重的地方有少数自然植被分布外,其他广大平原全为裁培植被。本区是我国重一年两熟麦、杂轮作为次;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大豆、番薯,谷子、高粱、芝等次之。3)评价区主要植被类型拟建变电站站址及扩建间隔变电站周围区域植被主要为农作物,现场踏勘当季为麦苗。拟建输电线路沿线区域植被主要包括农作物、杨树、梓树、桃树等。 (5)动物区域常见的野生动物主要为田鼠、野兔等啮齿类动物以及以麻雀等为代表的鸟 (6)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情况经查阅相关资料和现场踏勘,本工程评价范围内不涉及珍稀濒危野生保护动植物集中分布区。本工程区域自然环境现状见图3-1。站址太康北220kV变电站站址(航拍图)荷花220kV变电站现状(航拍图)彦伯220kV变电站现状(航拍图)拟建太康北-彦伯220kV线路沿线拟建太康北-荷花220kV线路跨越大埝沟拟建太康北-彦伯220kV线路跨越周商永运河2本工程新建线路涉及的兰河和涡河流域均为淮河支流流域,依据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公布的《2020年河南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涡河流域水质级别为水质级别为度污染。依据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公布的《2020年河南省生态环境质量公报》,2020年周口市空气平均综合质量为轻污染,二氧化硫年均浓度、二氧化氮年均浓度、一氧化碳年95百分位数浓度、臭氧年90百分位数浓度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但PM10、PM2.5年均浓度不能满足二级标准要求。44.1本工程声环境评价范围内的噪声源主要为已建荷花220kV变电站和彦伯220V变电站站内的主变压器。4.2本工程评价范围内声环境保护目标的名称、地理位置、行政区划、所在声环境功能区、不同声环境功能区内人口分布情况、与本工程的空间位置关系、建筑情况4.34.3.1 (1)监测布点原则1)新建变电站工程:对拟建变电站站址四周及站址中心分别布点监测,对变电站声环境评价范围内各声环境敏感目标分别布点监测。2)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对已建变电站厂界四侧分别进行布点监测,变电站评价范围内各声环境敏感点分别进行布点监测。3)新建线路工程:对新建线路沿线评价范围内各声环境敏感目标分别进行布点 (2)监测布点1)新建变电站工程:在拟建太康北220kV变电站的站址边界四侧每侧布设2kV变电站声环境评价范围内无声环境敏感目标。2)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在荷花220kV变电站东侧、北侧、西侧厂界分别布设2个测点,在南侧厂界布设3测点,共设9个厂界测点;荷花变220kV电站声环境评价范围内无声环境敏感目标。在彦伯220kV变电站厂界四侧分别布设2个测点,共设8个厂界测点;彦伯220kV变电站声环境评价范围内仅南侧存在1处敏感目标,因此声环境敏感目标布设1个测点。3)新建线路工程:在太康北-荷花220kV线路声环境评价范围内各声环境敏感目标处至少分别布设1个测点,共12个测点;在太康北-彦伯220kV线路声环境评价范围内各声环境敏感目标处至少分别布设1个测点,共10个测点。 (3)监测点位1)新建变电站工程:太康北220kV变电站拟建站址的监测点位位于变电站拟建站区四周边界与站址中心处,测点位于距离地面1.5m高度处。2)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荷花220kV变电站厂界监测点位围墙外1m、高度为距地面1.5m处。彦伯220kV变电站的南侧厂界监测点位于变电站围墙外1m高度为高于围墙0.5m处,变电站的东侧、北侧、西侧厂界监测点位围墙外1m高度为距地面1.5m处。彦伯220kV变电站声环境敏感目标的监测点布设在靠近线路侧最近的声环境敏感建筑物户外1m处,高度为距离地面1.5m处。3)新建线路工程:线路沿线声环境敏感目标的监测点布设在靠近线路侧最近的声环境敏感建筑物户外1m处,测点高度为距离地面1.5m高度处。4。3-3 序号 太康北220kV变电站工程N N (三)彦伯220kV变电站220kV间隔扩建工程N (四)新建太康北-荷花220kV线路工程N市北侧侧 (五)新建太康北-彦伯220kV线路工程县N (4)监测项目等效连续A声级。 (5)监测单位武汉中电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6)监测时间、监测频率、监测环境06:00-22:0022:00-06:00监测频率:每个监测点昼、夜各监测一次;监测环境:现场监测期间环境条件详见表3-4。3-4温度(℃)湿度(RH%)风速(m/s)晴晴 (7)监测工况本工程现状监测时变电站的运行工况见表3-5。电压(kV)电流(A) (MW) (8)监测方法及测量仪器监测方法:按《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执行。测量仪器:本工程所用测量仪器情况见表3-6。6测试(校准)证书编号低量程(20~132)dB(A)高量程(30~142)dB(A) (94.0/114.0)dB (无结露):湖北省气象计量检定站94.3.2本工程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见表3-7。BA监测点位 (一)新建太康北220kV变电站工程北址 (二)荷花220kV变电站220kV间隔扩建工程界 (三)彦伯220kV变电站220kV间隔扩建工程界 (四)新建太康北-荷花220kV线路工程乡乡挥部东侧 (五)新建太康北-彦伯220kV线路工程乡乡作社办公楼南侧4.4本工程建设区域内固定噪声源为已建荷花220kV变电站和彦伯220kV变电站已建主变压器。本工程新建太康北220kV变电站和已建荷花220kV变电站周围无声环境敏感目220kV变电站周围仅存在1处声环境敏感目标,新建线路的声环境影响范围内有18处声环境敏感目标,有3处位于4a类声功能区内、其余均位于1类声功能区内。 (1)新建变电站工程拟建太康北220kV变电站站址四侧及站址中心昼间噪声监测值范围为42.6~43.7dB(A),夜间噪声监测值范围为39.8~41.1dB(A),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2)荷花220kV变电站220kV间隔扩建工程荷花220kV变电站厂界昼间噪声监测值为45.6~48.9dB(A),夜间噪声监测值为42.9~45.1dB(A),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kV无声环境敏感目标。 (3)彦伯220kV变电站220kV间隔扩建工程彦伯220kV变电站厂界昼间噪声监测值为45.3~48.3dB(A),夜间噪声监测值为42.8~44.6dB(A),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彦伯220kV变电站声环境敏感目标昼间噪声监测值为44.2dB(A),夜间噪声监测值为41.8dB(A),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 (4)新建线路工程本工程新建220kV线路工程沿线位于1类区的声环境敏感目标昼间噪声监测值范围为42.4~44.9dB(A),夜间噪声监测值范围为39.6~42.1dB(A),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线路工程沿线位于4a类交通干线两侧的声环境敏感目标昼间噪声监测值为47.4~49.7dB(A),夜间噪声监测值范围为44.1~45.8dB(A),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5根据电磁环境影响专题中的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本工程区域电磁环境质量结果如下: (1)新建变电站工程拟建太康北220kV变电站站址四周及中心工频电场监测值范围为0.17~mT《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4000V/m、100μT的控制限值。太康北220kV变电站电磁环境评价范围内无电磁环境敏感目标。 (2)荷花220kV变电站220kV间隔扩建工程荷花220kV变电站厂界的工频电场监测值范围为30.93~341.79V/m、工频磁场监测值范围为0.054~0.401μT,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分别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 GB702-2014)4000V/m、100μT的标准限值要求。荷花220kV变电站电磁环境评价范围内无电磁环境敏感目标。 (3)彦伯220kV变电站220kV间隔扩建工程彦伯220kV变电站厂界的工频电场监测值范围为7.53~558.05V/m、工频磁场监测值范围为0.044~0.405μT,彦伯220kV变电站电磁环境敏感目标频电场监测值为19.96V/m、工频磁场监测值为0.086μT,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均分别满足《电磁GB000V/m、100μT的标准限值要求。 (4)新建线路工程本工程新建220kV线路沿线电磁环境敏感目标处的工频电场监测值范围为0.17~14.47V/m、工频磁场监测值为0.017~0.040μT,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分别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4000V/m、100μT的标准限值要求。与项目有关的原有环境1:: (1)电磁环境对高压设备采用了均压措施;站内电气设备进行了合理布局;选用了具有抗干扰能力的电气设备,设置了防雷接地保护装置,站内配电架构的高度、对地距离和相间均保持了一定距离,设备间连线离地面亦保持了一定高度,从而保证了围墙外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满足标准。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 (2)噪声选择高压电气设备和导体等以及按晴天不出现电晕校验选择导线等措施,降低电晕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3)水环境荷花变电站场地雨水通过雨水口收集后经管道排入站外排水沟,变电站内的废水主要为运维人员的生活污水,站内前期建有化粪池,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运,不外排。 (4)固体废物变电站运行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运维人员的生活垃圾,生活垃圾。 (5)事故变压器油处置设施荷花220kV变电站前期工程已建一座有效容积为50m3的事故油池,主变压器下设置有卵石层和储油坑,通过事故排油管与总事故油池相连。变电站投运至今,未出现变压器油泄露事故。 (6)生态环境变电站站区已进行地面硬化及绿化。 (1)电磁环境对高压设备采用了均压措施;站内电气设备进行了合理布局;选用了具有抗干扰能力的电气设备,设置了防雷接地保护装置,站内配电架构的高度、对地距离和相间均保持了一定距离,设备间连线离地面亦保持了一定高度,从而保证了围墙外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满足标准。 (2)噪声选择高压电气设备和导体等以及按晴天不出现电晕校验选择导线等措施,降低电晕标准》(GB12348-2008) (3)水环境彦伯变电站场地雨水通过雨水口收集后经管道排入站外排水沟,变电站内的废水主要为运维人员的生活污水,站内前期建有化粪池,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运,不外排。 (4)固体废物变电站运行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运维人员的生活垃圾,生活垃圾。 (5)事故变压器油处置设施彦伯220kV变电站现状建有一座有效容积为65m3的事故油池,主变压器下设置有卵石层和储油坑,通过事故排油管与总事故油池相连。根据变电站二期主变扩建工程环评报告《周口太康彦伯220kV变电站2#主变扩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及其环评批复周环审【2020】65号中相关内容,该站将原有有效容积为65m3的事故油池扩建至110m3,变电站投运至今,未出现变压器油泄露事故。 (6)生态环境变电站站区已进行地面硬化及绿化。2荷花220kV变电站一期新建工程包含在《周口220kV太康等输变电工程》中,该工程已于2007年取得了原河南省环境保护厅的环评批复,环评批复文号为豫环审【2007】212号,并于2010年10月取得了原河南省环境保护厅的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批复,验收批复文号为豫环辐审[2010]19号。荷花220kV变电站二期扩建工程包含在《周口220kV太康(荷花)变电站扩建工程》中,该工程也已于2007年取得了原河南省环境保护厅的环评批复,环评批复文号为豫环审【2007】212号,并于2014年12月取得了原河南省环境保护厅的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批复,验收批复文号为豫环辐审[2014]534号。彦伯220kV变电站一期新建工程包含在《周口太康彦伯(太康东)220kV输变电号为豫环审【2015】415号,并于2018年11月通过了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组织的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形成了验收意见并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平台上公示备案。彦伯220kV变电站二期扩建工程包含在《周口太康彦伯220kV变电站2#主变复文号为周环审【2020】65号,该期工程于2022年3月建成,现阶段正在组织进行竣工环保验收。以上文件详见附件2。33.1噪声为项目区域主要的声环境污染源。电站周围已建输电线路为工程所在区域主要的电磁环境污染源。3.2本次环境现状监测结果表明,工程所在地电磁环境和声环境现状均满足相应国家标准要求,未发现明显环境问题。根据现场踏勘和调查,工程区域未发现环境空气、水环境等环境污染问题。生态环境保护目标1 (1)生态环境: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因子、非生物因子。 (2)水环境:施工废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 (3)声环境:等效连续A声级。 (4)大气环境:施工扬尘。 (5)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1.2 (1)电磁环境:工频电场、工频磁场。 (2)声环境:等效连续A声级,Leq。 (3)水环境:运行人员的生活污水。 (4)生态环境:土地利用、植被影响等。 (5)固体废物:变电站运行人员的生活垃圾、废旧蓄电池、废变压器油。2.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HJ24-2020)的原则,本工程为电 (1)变电站:220kV变电站站界外40m范围内; (2)输电线路:220kV架空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40m范围内,电缆线路电缆管廊两侧边缘各外延5m(水平距离)。2.2 (1)变电站:1)厂界噪声:围墙外1m处。2)声环境:参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技术指南(污染影响类)(试界外50米范围内声环境保护目标”;且依据太康北220kV变电站的,变电站厂界外50m之外基本不受到变电站的噪声影响。本工程变电站的声环境评价以变电站厂界外50m作为评价范围。 (2)输电线路: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HJ24-2020)的原则,本工程220kV线路工程架空线路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40m范围内,地下电缆不进行声环境影响评价。2.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HJ24-2020)中相关原则,本工程为 (1)变电站:变电站围墙外500m范围内; (2)输电线路:输电线路段为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300m内的带状区3根据《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内容、格式及编制技术指南的通知》 (环办环评〔2020〕33号),“环境敏感区是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针对该类项目所列的敏感区”。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2021版)输变电工程的环境敏感区为名录中第三条(一)类(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海洋特别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和第三条(三)类(中的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可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3.1经资料收集和分析,本工程不涉及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等生态敏感区。3.2本工程生态评价范围内涉及3个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环境敏感目标概况详见表3-8,本工程与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位置关系示意图见图3-5~图3-8。3-8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县府豫王集乡水厂厂区及区域。仅划定一级保护其部分保护区位于本工程变电太康北-荷花220kV线路边导线独塘乡水厂厂区及外围仅划定一级保护区、不北-荷花220kV线路边导线最近高朗乡水厂厂区及外围东6m、西3m、北9m区域。仅划定一级保护北-彦伯220kV线路边导线最近3333--本工程新建太康北220kV变电站与扩建荷花220kV变电站评价范围内没有电磁和声环境敏感目标;扩建彦伯220kV变电站评价范围内有电磁及声环境敏感目标1处。输电线路沿线共有电磁环境和声环境敏感目标23处,环境敏感目标概况详见表本工程与电磁环境和声环境敏感目标相对位置关系见图3-9~图3-31。序号区与工程求 (一)太康北220kV变电站新建工程 (二)荷花220kV变电站220kV间隔扩建工程 (三)彦伯220kV变电站220kV间隔扩建工程镇顶南侧约N (四)太康北~荷花220kV线路工程房顶N顶西侧约N顶东北侧N乡顶东侧约N顶西侧约/顶西北侧N河南好克莱石材有限为东侧河南好克莱石材有限顶东侧约/校顶西侧约N顶西侧约N类顶东南侧/乡顶东南侧N顶西侧约N顶东侧约N库顶东侧约/顶南侧约N类 (在建),顶东侧约/顶西侧约N (五)太康北~彦伯220kV线路工程处顶/顶西侧约/乡棚2。评价其中跨越1顶N顶东侧约N顶东侧约N顶东北侧N乡内3处2层坡顶东北侧N顶西南侧N顶东北侧N顶东北侧N顶N类顶东侧约/镇顶西南侧NBN2、对环境敏感保护目标的保护要求为:满足国家相关控制标准的限值要求。3、上述表中距离均为环评阶段依据现有设计资料初步判定距离,建设中实际距离可能会有偏差。4、上表中敏感目标的建筑高度平顶房按照每层房高3m计列,坡顶房屋高度按在平顶房屋高度基础上另加1.5m计算。5、线路导线对地高度目前设计深度无法提供具体参数,线路最小对地高度暂按满足《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要求确定,即线路经过非居民区对地高度不低于6.5m、线路经过居民区对地高度不低于7.5m计算;此外,线路最小对地高度还需满足本环评电磁环境影响专题中提出的各敏感目标处的线路最小高度要求。V经资料收集和分析,本工程线路跨越1处湿地公园,为河南太康涡河省级湿地公园。工程评价范围内的其他关注对象概况及与工程相对位置关系情况详见表3-10,本工程与河南太康涡河省级湿地公园的位置关系示意图见图3-32。本工程其他关注对象(河南太康涡河省级湿地公园)的位置分布详见附图5。别行政区况周口市太康县批合理利用区规划面积地理位置坐标介于北纬拟建太康北~荷花河老涡河段跨越长度约评价标准根据建设项目区域的环境现状、国家相关环境保护标准,本工程执行如下标准:1 (1)声环境GB类及4类区域,具体执行情况如下:变电工程:变电站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线路工程:输电线路沿线位于农村地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位于交通干线两侧50m(相邻1类标准区域)区域范围内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 (2)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执行《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的规定,即电磁环境目标处工频电场为4000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100μT,架空线路线下耕地、园地、畜禽饲养地、养殖水面、道路等场所工频电场为10kV/m。 (GB12523-2011); (2)运行期变电站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其他1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订版2015年1月1日起施行);22020912 ;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改版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版2018年10月26日起施行);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修订版2018年12月29日起施行); (6)《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2022年6月5日期施行); (7)《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2022年6月1日起施行); (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修改版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1.2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生态环境部令第16号); (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2019年第29号); (3)《关于强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事中事后监督的实施意见》(环环评41543 (1)《河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66号)(2016年3月29日,河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修正); (2)《河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2019年10月1日起施行); (3)《河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18年3月1日起施行); (4)《河南省湿地保护条例》(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 (5)《河南省省级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2012年6月8日起施行); 6201631720201017 (8)《河南省2021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 (9)《河南省2022年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及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河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豫环委办〔2022〕9号); 202012 (11)《关于发布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 (2019年本)的公告》(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公告〔2019〕6号)。4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HJ24-2020);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21); (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22); (7)《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技术要求》(HJ1113-2020)。5 (1)《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行)》(HJ681-2013); (2)《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3)《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4)《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 (5)《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四、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输变电工程建设期土建施工、设备安装等过程中若不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可能产生扬尘、施工噪声、废污水以及固体废物等影响。输变电工程建设期的产污环节参见图4-1~图4-3。32本工程施工期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如下: (1)施工噪声:施工机械产生。 (2)施工扬尘:变电站与进站道路场地开挖、杆塔基础与电缆管廊开挖以及设备运输过程中产生。 (3)施工废污水:施工废水及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 (4)固体废物:变电站场地、杆塔基础施工及电缆管廊开挖可能产生的临时土方和建筑垃圾。 (5)生态环境:工程施工临时占用土地、破坏植被以及由此带来的水土流失3本工程为220kV高压输变电工程,施工期可能产生一定的环境空气、水环境、噪声、固体废物及生态环境影响,但采取相应保护及恢复措施后,施工期的环境影响是可逆的,可在一定时间内得到恢复。4本工程建设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开挖和施工临时占地对土地的扰动、植被的破坏造成的影响。 (1)土地利用本工程用地主要包括改变功能和非改变功能的用地两类,前者包括变电站永久占地、线路杆塔基础占地等;后者包括工程临时用地,一般为牵张场、施工临时占地、施工临时道路等。由于本工程新建变电站占地面积较小、且施工活动在站址征地范围内进行;变电站间隔扩建不新增占地、且施工活动在站区围墙内进行;输电线路杆塔基础具有占地面积小、且较为分散的特点;电缆线路不涉及永久占地;工程建设不会大幅度减少人均耕地面积,不会给以农业生产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民带来大的经济压力,对当地总体的土地利用现状影响很小。 (2)植被变电站新建工程占地主要为耕地,施工期主要会导致地表生长的农作物的破坏,造成生物量的损失。但受影响的均为高度人工干预的农业植被,工程建设不会对区域自然植被造成影响。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占地主要为变电站内预留的建设用地,基本不会对站外植被造成直接破坏。新建输电线路永久占地破坏的植被仅限杆塔基础范围之内,占地类型主要为农田,占地面积很小,对区域植被及植物资源的影响很小。临时施工占地影响主要为牵张场、施工道路以及杆塔基础施工用地对区域地表植的破坏,占由于线路工程为点状作业,单塔施工时间短;电缆线路为荷花220kV变电站220kV间隔出线段,长度较短、施工时间短,故临时占地对植被的破坏是短暂的,并随施工期的结束而逐步恢复;施工活动产生的扬尘会暂时降低区域内生态环境质量,间接影响区内植被生长发育,但影响是短暂的,并随施工结束而逐渐消失,对区域植物资源影响很小,工程施工对植被的影响可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3)野生动物本工程动物资源的调查结果表明,本工程变电站附近及线路沿线人类生产活动频繁,分布在该区域的野生动物较少。本工程评价范围内不涉及国家级、省级保护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集中栖息地。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主要发生在施工期。随着工程的开工,施工机械、施工人员的进场,土、石料堆积场及其它施工场地的布置,施工中产生的噪声可能干扰现有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导致野生动物栖息环境的改变。本工程杆塔基础占地为空间线性方式,施工方法为间断性的,施工通道则尽量利用天然的小路、机耕路、田间小道等,土建施工局部工作量较小。电缆线路为荷花220kV变电站220kV间隔出线段,长度较短,开挖工程量较少且施工时间短。且施工人员的生活区一般安置在人类活动相对集中处,如村庄、集镇。因此本工程施工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为间断性、暂时性的。施工完成后,部分野生动物仍可以到原栖息地附近区域栖息。因此,本工程施工对当地的动物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4)水土流失本工程在基础开挖、回填以及临时堆土等,若不妥善处置均会导致水土流失。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文明施工,并实施必要的水土保持临时和永久措施。输电线路杆塔基础开挖、电缆管廊开挖及建筑材料堆放时会对地表造成扰动和破坏,若不采取必要的水土保持措施,可能造成水土流失。 (5)农业生产本工程线路杆塔基础占地后原有耕地变成建设用地,降低了原有土地生产能力,会对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的流动产生轻微影响。由于杆塔基础占地面积小且分散,不会大幅度减少农田面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较小。 (6)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结论在采取土地占用、植被保护、动物影响防护、水土流失防治及农业生产影响防护措施后,工程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轻微。4.2 (1)河南太康涡河省级湿地公园概况河南太康涡河省级湿地公园位于周口市太康县境内,是由河南省林业局以豫林保批[2020]86号文批准成立的省级湿地公园,以太康县境内的新涡河、老涡河主河道和涡河支流兰河为主体,保护区地理位置坐标介于北纬34°15´14"~34°01´10"湿地。河南太康涡河省级湿地公园总面积848.69hm2,功能分区为生态保育区、合理利用区及恢复重建区。其中生态保育区以新涡河、老涡河、兰河城区以上的上游河道为主,分别从规划起始点到太康县城北新涡河S326跨河桥处、县城西老涡河园总面积的32.15%;合理利用区规划范围以新涡河、老涡河、兰河城区段河道为主,分别从县城北新涡河S326跨河桥处、县城西老涡河与西环路交汇处、县城西南兰河与西环路交汇处到新涡河后王村拐弯处、老涡河与滨河南路交汇处、兰河与南环路交汇处,规划面积272.86hm2,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32.15%;恢复重建区规划范围以太康城区段新涡河、老涡河、兰河河道为主,分别从新涡河后王村河道拐弯处、老涡河与滨河南路交汇处、兰河与南环路交汇处到太康县与柘城县交界处、新老涡河交汇处、兰河与老涡河交汇处,规划面积302.94hm2,占湿地公河南太康涡河省级湿地公园的功能分区图详见图4-4。 (2)工程与河南太康涡河省级湿地公园的位置关系本工程中拟建太康北~荷花220kV线路一档跨越湿地公园生态保育区,其中跨越老涡河段(跨越坐标E114°48′6.27″,N34°6′23.05″)长度约50m,一档跨越兰河段(跨越坐标E114°47′2.26″,N34°4′45.35″)长度约30m。拟建线路与河南太康涡河省级湿地公园的位置关系图详见前图3-32。 (3)对湿地生态系统影响分析本项目线路均一档跨越评价区内的地表水体,水域范围内无任何施工活动,工程建设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为湿地公园外围的不文明施工行为产生的间1)湿地公园外围的塔基基础开挖、架线等施工过程中洒落的路基填土、边坡防护不及时导致的水土流失等都可能会对评价区的河流水质产生影响,同时间接影响湿地中动植物的正常栖息和繁殖。2)施工废水如不妥善处理,可能会影响周边湿地生态系统环境;施工期若产生过大噪声、灯光直射等也会影响周边湿地中野生动物的正常栖息和繁殖。 (4)对河南太康涡河省级湿地公园的影响分析本项目输电线路跨越河南太康涡河省级湿地公园生态保育区,其中一档跨越工程建设不占用湿地公园保护区面积,不会影响湿地公园结构和功能的发挥。但是,不文明的施工行为会对其产生间接的影响。如塔基基础的开挖、架线等施工过程中洒落的路基填土、边坡防护不及时导致的水土流失等可能会对评价区的河流水质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湿地生态系统环境。线路施工塔基定位时应注意,避免进入湿地公园范围内。同时应注意对施工人员进行环保意识的宣传教育,尽量减少垃圾和污水的排放,并妥善处理施工生产生活垃圾和污水,施工程建设对评价范围内的湿地生态系统影响可控。4.3 (1)废污水污染源本工程施工污水主要来自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少量施工废水。本工程施工期平均施工人员约20人,施工人员用水量约0.15m3/d,生活污水产生量按总用水量的80%计,则生活污水的产生量约2.4m3/d。本工程施工废水主要包括雨水冲刷开挖土方及裸露场地,砂石料加工、施工机械和进出车辆的冲洗水。 (2)废污水影响分析变电站新建工程采取修筑临时污水处理设施和先行修筑站内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对施工期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变电站扩建工程利用站内已有的化粪池对施工期的生活污水进行处理;输电线路施工人员就近租用民房,生活污水依托已有的的污水处理设施处理,不会对周围水环境产生影响。本工程施工期产生的少量施工废水经处理后回用于施工场地喷洒抑尘等用途,不外排,不会对周围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本工程线路临近太康县王集乡、独塘乡、高朗乡地下水井群饮用水源保护区。本工程将采取相应环境保护措施,禁止施工期的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在准保护区内排放,施工后及时进行施工场地的生态恢复,防治水土流失对板桥水库流域的影响。在采取相关环保措施后,本工程的施工对该区域的水环境影响可控。 (1)环境空气污染源空气污染源主要是施工扬尘,施工扬尘主要来自新建变电站基础开挖、变电站扩建间隔基础开挖及输电线路杆塔开挖、电缆段土方开挖等土石方工程、建筑材料的运输装卸、施工现场内车辆行驶时道路扬尘等。由于扬尘源多且分散,源的随机性和波动性较大。施工阶段,尤其是施工初期,新建变电站基础开挖、变电站扩建间隔基础开挖及输电线路的塔基开挖、电缆段土方开挖和土石方运输都会产生扬尘污染,特别是若遇久旱无雨的大风天气,扬尘污染更为突出。施工开挖、车辆运输等产生的粉尘短期内将使局部区域内空气中的总悬浮颗粒物(TSP)明显增加。 (2)施工扬尘影响分析1)变电站工程新建变电站施工时,由于土石方的开挖造成土地裸露,产生局部二次扬尘,可能对周围50m以内的局部地区产生暂时影响,但施工扬尘的影响是短时间的,在土建工程结束后即可恢复。此外,在建设期间,大件设备及其他设备材料的运输,可能会使所经道路产生扬尘问题,但该扬尘问题只是暂时的和流动的,当建设期结束,此问题亦会消失。对建设过程中的施工扬尘采取了上述环境保护措施后,对附近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不会造成长期影响。变电站出线间隔扩建工程土石方工程量很小,施工扰动范围和扰动强度均较低,在采取施工扬尘控制措施后,施工扬尘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很小。2)输电线路工程线路工程杆塔基础以及电缆沟开挖产生的灰尘会对线路周围局部空气质量造成印象,但由于线路施工时间较短,受本工程施工扬尘影响的区域有限,并且通过拦挡、遮盖等施工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小线路施工产生的扬尘影响。临时占地区域在工程初期场地平整的过程中可能产生扬尘影响;材料进场、杆塔基础开挖、电缆沟开挖、土石方运输过程中均可能产生扬尘影响;车辆运输材料也会使途径道路产生扬尘。由于场地平整及设备进场均在工程初期,该扬尘问题是暂时性的,场地处理完毕该问题即会消失;施工道路扬尘存在于整个输电线路路径范围,但总量较小,且施工完毕该问题即会消失,对运输车辆进行覆盖以及对道路进行撒水降尘等环境保护措施后,工程对附近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不会造成长期影响。4.5 (1)噪声源变电站施工期在挖填方、基础施工、设备安装等阶段中,可能产生施工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噪声源主要来源于各类施工机械的运转噪声,如挖掘机、混凝土搅拌机、汽车等,噪声水平为70~85dB(A)。输电线路施工期在杆塔基础开挖时挖土填方、基础施工以及电缆沟开挖等阶段中,主要噪声源有混凝土搅拌机、汽车等,这些施工设备运行时会产生噪声。另外,在架线过程中,各牵张场内的牵张机、绞磨机等设备也产生一定的机械噪声,线路施工噪声源声级值一般不超过85dB(A)。 (2)噪声环境保护目标噪声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变电站及输电线路附近的声环境敏感目标,详见表 (3)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1)新建变电站工程声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噪声预测计算公式如下:式中,L1、L2-为与声源相距r1、r2处的施工噪声级,dB(A)。取最大施工噪声源值85dB(A)对变电站施工场界噪声环境贡献值进行预测,距变电站场界外距离(m)1未设置拦挡设施噪声贡献值dB(A)设置拦挡设施噪声贡献值dB(A)施工场界噪声标准dB(A)距场界5m,拦挡措施隔声效果为5dB(A)。由表20可知,变电站在设置围墙等噪声拦挡措施的情况下,施工场界噪声贡献值为64dB(A),可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昼间70dB(A)的要求,但不能满足夜间55dB(A)的要求。因此新建太康北220kV变电站施工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噪声防护措施,减少对外环境的影响。2)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声环境影响分析荷花220kV变电站和彦伯220kV变电站本期均分别各扩建1个出线间隔,扩建间隔工程无需动用大型机械设备,施工期无需要连续作业的高噪声施工工艺,施工工程量很小,工期短,在采取必要的施工噪声控制措施后施工噪声活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很小。3)输电线路声环境影响分析输电线路工程杆塔基础施工、杆塔组立和架线活动过程中,挖掘机、牵张机、绞磨机等机械施工噪声亦可能会对线路附近的环境敏感目标产生影响。但由于杆塔基础占地分散、单塔面积小、开挖量小,施工时间短,单位杆塔基础施工周期一般在2个月以内、施工作业时间一般在1周以内,且夜间一般不进行施工作业,对环境的影响是小范围的、短暂的,并随着施工期的结束,其对环境的影响也将随之消失,故对声环境影响较小。综上所述,在采取本环评提出的限制源强、依法限制夜间高噪声施工等措施后,本工程施工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小,并且施工结束后噪声影响即可消失。 (1)施工固废污染源新建变电站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三通一平工作产生的弃土(主要为表层耕植土)、弃渣、建筑垃圾以及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主要为间隔扩建基础施工产生的弃土、弃渣、建筑垃圾以及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输电线路工程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和电缆沟回填余土、少量混凝土残渣、产生的建筑垃圾、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等。 (2)固体废物影响分析施工产生的弃土弃渣、建筑垃圾若不妥善处置则会产生水土流失等环境影响,产生的生活垃圾若不妥善处置则不仅污染环境而且破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