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件编辑说明1本课件需用office2010及以上版本打开,如果您的电脑是office2007及以下版本或者WPS软件,可能会出现不可编辑的文档,建议您安装office2010及以上版本。2因为课件中存在一些特殊符号,所以个别幻灯片在制作时插入了文档。如您需要修改课件,请双击插入的文档,即可进入编辑状态。如您在使用过程中遇到公式不显示或者乱码的情况,可能是因为您的电脑缺少字体,下载。3本课件显示比例为16:9,如您的电脑显示器分辨率为4:3,课件显示效果可能比较差,建议您将电脑显示器分辨率更改为16:9。如您不知如何更改,请360搜索“全品文教高中”,点击“常见问题”。4如您遇到有关课件技术方面的问题,,点击“常见问题”,或致有关内容方面的问题,请致新高考2第四单元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5讲硫及其重要化合物考纲要求
学科素养1.掌握硫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2.了解硫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不同层次认识硫单质及化合物的多样性,并对其进行分类。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知道硫及其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需要一定的条件。3.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基于证据对硫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或证伪,能运用模型解释化学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4.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能根据硫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从问题和假设出发,确定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考点一硫及其氧化物基础·自主诊断 素养·全面提升1硫元素的存在形态2单质硫的物理性质硫单质俗称,是一种色固体;溶于水,溶于酒精,溶于CS2;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如单斜硫、斜方硫等。
硫化物硫酸盐硫黄淡黄不微易Cu2SFe+SFeS
2S的还原性①S与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SO2,在空气中燃烧火焰为淡蓝色。②与强氧化剂反应如浓硫酸的化学方程式为S2H2SO4浓3SO2↑2H2O。3S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S6NaOH,该反应中硫既是剂,又是剂,此反应可用于除去试管内粘附的S。
2Na2SNa2SO33H2O氧化还原4二氧化硫1物理性质毒大易2化学性质现象或化学方程式SO2表现的性质
①
酸性氧化物
②
③
SO2+CaO=CaSO3填写下列表格,认识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SO22NaOH=Na2SO3H2OSO2NaOH=NaHSO3现象或化学方程式SO2表现的性质④
⑤
⑥
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褪色使品红溶液褪色
续表SO22H2S=3S↓2H2O氧化性SO2Cl22H2O=H2SO42HCl还原性2SO2+O22SO3漂白性5三氧化硫1物理性质:熔点为168℃,沸点为448℃,在常温下为,在标准状况下为。
2化学性质: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①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②与氧化钙反应:。
③与氢氧化钠反应:。液态固态SO3H2O=H2SO4SO3CaO=CaSO4SO32NaOH=Na2SO4H2O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硫在自然界中仅以化合态存在2硫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硫,在纯氧中燃烧的产物是三氧化硫××对点自测3硫黄易溶于CS2,所以可用CS2溶解试管内壁的硫√4SO2有漂白性,所以SO2可使溴水褪色×SO2使溴水褪色体现了二氧化硫的还原性。5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aSO3×由于亚硫酸的酸性比盐酸弱,BaSO3可溶于盐酸,故不会生成沉淀。6SO2和Cl2等物质的量混合后通入装有湿润的有色布条的集气瓶中,漂白效果更好×7SO2、漂白粉、活性炭、Na2O2都能使红墨水褪色,其原理相同×SO2和Cl2等物质的量混合后在溶液中发生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从而失去漂白能力。8Na、O、S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加入稀盐酸,有黄色沉淀析出,同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题组一硫及其氧化物的性质与用途A项,S与O2反应,S表现还原性;B项,S的燃烧产物为SO2;C项,SO2与H2O反应为可逆反应;D项,SO2与O2反应为可逆反应。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能使品红溶液、溴水和酸性MnO4溶液褪色,是因为SO2具有漂白性2、Cl2都可用于漂白物质,将等物质的量的两种气体同时作用于潮湿的有色物质时,可增强漂白效果C活性炭使有色物质褪色是利用了碳单质的还原性,使有色物质发生了还原反应2使品红溶液褪色后,将褪色后的溶液加热,溶液重新变为红色DA项,SO2使溴水、酸性MnO4溶液褪色是因为SO2的还原性,不是漂白性;B项,SO2与Cl2遇H2O生成H2SO4和HCl,漂白效果减弱;C项,活性炭的漂白原理是其吸附作用;D项,SO2的漂白具有不稳定性。■归纳总结常见的能用于漂白的物质的比较用于漂白的物质实际参与漂白的物质漂白原理变化类别漂白特点能漂白的物质活性炭活性炭吸附漂白物理变化物理漂白一般用于溶液漂白氯气(潮湿)次氯酸利用次氯酸的强氧化性进行漂白化学变化氧化还原漂白,不可逆可以漂白所有有机色质次氯酸盐次氯酸续表用于漂白的物质实际参与漂白的物质漂白原理变化类别漂白特点能漂白的物质过氧化氢过氧化氢过氧化氢的强氧化性化学变化氧化还原漂白,不可逆可以漂白所有有机色质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化学变化非氧化还原漂白,可逆具有选择性,如品红、棉、麻、草等2的是 ①澄清石灰水②H2S溶液③酸性MnO4溶液④氯水⑤品红溶液A①②③ B②③④C除①以外 D全部C题组二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的鉴别SO2和CO2都属于酸性氧化物,它们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现象相同,若通入的气体过量,均先生成沉淀后溶解,所以不能利用这一性质来区别SO2和CO2。SO2具有氧化性,能将H2S氧化,生成单质硫淡黄色沉淀,SO2也具有还原性,能被酸性MnO4溶液和氯水氧化溶液褪色,SO2还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CO2不能发生上述变化,所以可以用②③④⑤来区别SO2和CO2。2已知:2H2SO4浓CCO2↑2SO2↑2H2O,图中虚线框中的装置可用来检验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的所有气体产物,填写下列空白:1如果将装置中①②③三部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②①③,则可以检出的物质是;不能检出的物质是。
SO2、CO2H2O2如果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①③②,则可以检出的物质是;不能检出的物质是。
3如果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②③①,则可以检出的物质是;不能检出的物质是。
H2O、SO2CO2SO2、CO2H2O装置①用于检验产物H2O,只能放在装置②③之前,因为若放在装置②③之后或装置②③之间,则气流通过装置②或③溶液后会带出水蒸气,则无法验证使无水CuSO4变蓝的水蒸气是否是反应生成物。装置③和装置②位置也不得变更,因为SO2、CO2均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在用澄清石灰水来验证CO2前一定要排除SO2的干扰。■规律小结检验SO2和CO2同时存在的一般流程流程设计检验SO2→除去SO2→检验SO2是否除尽→检验CO2实验装置
所选试剂品红溶液酸性KMnO4溶液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预期现象褪色褪色或颜色变浅不褪色变浑浊
基础·自主诊断素养·全面提升1硫酸的物理性质H2SO4是无色液体,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溶解时可放出,浓硫酸稀释的方法是将沿烧杯内壁缓缓倒入中并。
2硫酸的化学性质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硫酸是二元酸,能与酸碱指示剂、活动性顺序排在H前面的金属、碱性氧化物、碱、某些盐等物质发生反应。大量的热浓硫酸水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强写出稀硫酸与下列物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铁:;
2MgO:;
3BaOH2:;
4Na2SO3:;
5BaCl2:。
Fe2H=Fe2H2↑MgO2H=Mg2H2O
实验实验现象浓硫酸的特性少量胆矾加入浓硫酸中
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滴在滤纸上
将铜片加入盛有浓硫酸的试管中加热
4的特性1填写下表蓝色固体变白吸水性沾有浓H2SO4的滤纸变黑脱水性铜片逐渐溶解,产生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强氧化性、酸性2分别写出浓硫酸与Cu、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常温下,铁、铝遇浓H2SO4,可用铝槽车运输浓H2SO4。
钝化Cu+2H2SO4(浓)CuSO4+SO2↑+2H2OC+2H2SO4(浓)CO2↑+2SO2↑+2H2O4硫酸的工业制备1工艺流程
工业上用983%的硫酸吸收SO3,可以避免用水吸收SO3产生的酸雾腐蚀设备,并且可以提高吸收率。2SO2+O22SO3SO3H2O=H2SO4
4FeS2+11O22Fe2O3+8SO2
BaSO32H=Ba2SO2↑H2O
AgCl-=AgCl↓
铁在常温下与浓硫酸发生钝化生成致密的氧化膜,发生了化学反应。配制稀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内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配制稀硫酸:先将浓硫酸加入烧杯中,后倒入蒸馏水2常温下,将铁片浸入足量浓硫酸中,铁片不溶解,则常温下,铁与浓硫酸一定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对点自测3铜片溶于热的浓硫酸,体现了浓硫酸的酸性和强氧化性√450mL184mol·L-1的浓硫酸与足量的铜反应,可产生SO2物质的量为046mol×随反应进行,浓硫酸变为稀硫酸,反应停止,故092molH2SO4不可能完全反应。5SO2具有还原性,浓H2SO4具有强氧化性,因此不能用浓H2SO4干燥SO2×硫元素的4价与6价之间无其他价态,相互之间不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7少量铜加入浓硫酸中加热,很快能观察到溶液变为蓝色×生成的硫酸铜以固体形式存在于浓硫酸的底部,得不到蓝色溶液。8一定量浓硫酸中加入足量锌粒加热,产生的气体为SO2和H2的混合气体√n与浓硫酸反应产生SO2,变为稀硫酸时产生H2。1在实验探究课上,同学们积极思考,共设计出如图所示的四种实验方案用以验证浓硫酸的吸水性,其中在理论上可行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A题组一浓硫酸的性质与应用浓H2SO4吸水后放热,使温度升高,①可行;浓H2SO4具有吸水性,能使胆矾晶体由蓝色变成白色,②可行;浓H2SO4具有吸水性,使饱和NO3溶液中的水减少,有晶体析出,③可行;浓H2SO4具有吸水性,使试管中的水减少,④可行。2浓硫酸分别与三种钠盐反应,现象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对比①和②可以说明还原性:Br->Cl-B①和③相比可说明氧化性:Br2>SO2C②中试管口白雾是HCl遇水蒸气所致,说明酸性:H2SO4>HClD③中浓H2SO4被还原成SO2AA项,反应①生成的红棕色气体是溴蒸气,反应②白雾是氯化氢,说明浓硫酸能将溴离子氧化成溴单质,而不能将氯离子氧化成氯气;B项,反应③生成的是二氧化硫气体,非氧化还原反应,无法比较Br2和SO2的氧化性;C项,白雾说明氯化氢易挥发;D项,反应③生成的是二氧化硫气体,非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小结浓硫酸与金属的反应规律1钝化:常温下浓硫酸使Fe、Al钝化,如加热或将浓硫酸稀释,则可以继续反应。2与活泼金属如n反应:开始产生SO2,硫酸浓度变小后,产生H2。3与不活泼金属如Cu反应:开始产生SO2加热,浓度变小后,不再与Cu反应。如1molCu与含2molH2SO4的浓硫酸充分反应,生成的SO2小于1mol。4浓硫酸在与金属的反应中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浓硫酸在与非金属的反应中只表现氧化性。1下列过程中,最终的白色沉淀物不一定是BaSO4的是NO32溶液白色沉淀NO32溶液白色沉淀C无色溶液白色沉淀D无色溶液无色溶液白色沉淀C
C
■易错警示考点三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基础·自主诊断素养·全面提升1理清硫元素的化合价与氧化性、还原性之间的关系
3相邻价态的微粒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S和H2S、S和SO2、SO2和浓硫酸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4含硫物质的连续氧化硫元素C对点自测用硫及其化合物制硫酸有下列三种反应途径,某些反应条件和产物已省略。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填序号。
途径①:SH2SO4途径②:SSO2SO3H2SO4途径③:FeS2SO2SO3H2SO4A途径①的反应中体现了浓HNO3的强氧化性B途径②③的第二步反应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增大O2的浓度来降低成本C由途径①②③分别制取1molH2SO4,理论上各转移6mole-D途径②③比途径①污染相对小且原子利用率高,更能体现“绿色化学”的理论途径①属于浓硝酸和非金属单质的反应,体现了浓硝酸的强氧化性,A项正确;途径②③的第二步反应为可逆反应,可以通过增大O2的浓度来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降低成本,B项正确;由途径①②分别制取1molH2SO4,理论上各消耗1molS,各转移6mole-,而途径③转移75mole-,C项错误。1含硫煤燃烧会产生大气污染物,为防治该污染,某工厂设计了新的治污方法,同时可得到化工产品,该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422SO43SO22H2O=2FeSO42H2SO4C题组一硫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根据工艺流程图可知,该工艺中Fe2SO43溶液吸收SO2生成FeSO4和H2S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SO43SO22H2O=2FeSO42H2SO4,该工艺不仅吸收了二氧化硫,还得到了化工产品硫酸,A、D两项正确;根据A中分析可知该工艺流程是除去煤燃烧时产生的SO2,B项正确;该过程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有氧、铁、硫,C项错误。2中学化学中几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部分产物未列出。A是一种金属单质,D是一种非金属固体单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A、C、F的化学式分别为A,C,F。
FeFe2SO43H2SO4[解析]
由F的浓溶液CB,结合ABC,则A为变价金属Fe,B为FeSO4,C为Fe2(SO4)3,F为H2SO4,进而推出D为S,E为SO2。2F的浓溶液与A反应过程中,F体现的性质与下列反应中H2SO4体现的性质完全相同的是。
AC2H2SO4浓CO2↑2SO2↑2H2OH2SO4=FeSO4H2↑2H2SO4浓CuSO4SO2↑2H2OH2SO4=FeSO4H2O3写出反应EH2O2→F的化学方程式:。
CSO2H2O2=H2SO44若反应FD→E转移电子数为602×1023,则消耗D的质量为。
8g[解析]
因A为Fe,B为FeSO4,C为Fe2(SO4)3,F为H2SO4,
D为S,E为SO2,故F+D→E的反应为2H2SO4(浓)+S3SO2↑+2H2O,当转移1mol电子时,消耗S的质量为8g。1某化学课题小组将二氧化硫的制备与多个性质实验进行了一体化设计,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b、c中依次盛装70%硫酸、Na2SO3固体、NaOH溶液题组二实验探究硫及其化合物间的反应BA项,70%硫酸与亚硫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多余的二氧化硫气体最后用NaOH溶液吸收,所以a、b、c中依次盛装70%硫酸、Na2SO3固体、NaOH溶液,故A正确;1某化学课题小组将二氧化硫的制备与多个性质实验进行了一体化设计,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B实验时,湿润的nO4溶液均褪色,Na2S溶液出现淡黄色沉淀B项,二氧化硫不能漂白pH试纸,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使湿润的pH试纸显红色,所以湿润的pH试纸不褪色,故B错误;1某化学课题小组将二氧化硫的制备与多个性质实验进行了一体化设计,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2水溶液的酸性,SO2的氧化性、还原性、漂白性C项,SO2水溶液使pH试纸变红说明其水溶液具有酸性,二氧化硫能使鲜花、品红溶液褪色说明有漂白性,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有还原性,与Na2S反应生成S说明有氧化性,故C正确;1某化学课题小组将二氧化硫的制备与多个性质实验进行了一体化设计,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D点燃酒精灯加热,可证明SO2使品红溶液褪色具有可逆性,使MnO4溶液褪色不具有可逆性D项,点燃酒精灯加热,可证明SO2使品红溶液褪色具有可逆性,使MnO4溶液褪色不具有可逆性,故D正确。3·5H2O,某小组同学用如图装置略去加热和夹持仪器,气密性已检验模拟生产过程。实验步骤是:先向C中烧瓶加入Na2S和Na2SO3混合溶液,再向A中烧瓶滴加浓H2SO4;待Na2S和Na2SO3完全消耗后,过滤C中混合物,滤液经结晶即得到产品。已知:中发生反应如下:Na2SaqH2OlSO2g=Na2SO3aqH2Saqa2H2SaqSO2g=3Ss2H2OlbSsNa2SO3aqNa2S2O3aqc3易溶于水。1E中的试剂是。
NaOH溶液根据实验流程分析可知,实验最后有二氧化硫或硫化氢等尾气,会污染空气,要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所以E中的试剂是NaOH溶液。2为提高产品纯度,应使烧瓶C中Na2S和Na2SO3恰好完全反应,则烧瓶C中Na2S和Na2SO3物质的量之比为。
2∶1根据反应Na2SaqH2OlSO2g=Na2SO3aqH2Saq、2H2SaqSO2g=3Ss2H2Ol、SsNa2SO3aqNa2S2O3aq可知,Na2S和Na2SO3反应的总方程式为2Na2S3SO2Na2SO3=3Na2S2O3,所以Na2S和Na2SO3物质的量之比为2∶1。3已知反应c相对较慢,则烧瓶C中反应达到终点的现象是。烧瓶中淡黄色沉淀消失,溶液变澄清根据题中反应原理可知,反应的最后一步是硫与亚硫酸钠反应,反应达到终点时,应是硫与亚硫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此时的现象是烧瓶中淡黄色沉淀消失,溶液变澄清。4产品中常含有Na2SO3和Na2SO4。该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进行检验。①步骤Ⅱ中加入的试剂可以是填序号。
A稀硫酸B稀盐酸C稀硝酸D氢氧化钠溶液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Ⅰ取适量产品配成稀溶液,滴加足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Ⅱ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沉淀,向沉淀中加入足量
沉淀未完全溶解,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B检验产品中是否含有Na2SO3和Na2SO4,由于BaSO3易溶于水,所以可以向样品的溶液中加入氯化钡,若有沉淀,则有Na2SO3或Na2SO4,再将沉淀过滤、洗涤后,向沉淀中加入稀盐酸,看沉淀4产品中常含有Na2SO3和Na2SO4。该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进行检验。①步骤Ⅱ中加入的试剂可以是填序号。
A稀硫酸B稀盐酸C稀硝酸D氢氧化钠溶液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Ⅰ取适量产品配成稀溶液,滴加足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Ⅱ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沉淀,向沉淀中加入足量
沉淀未完全溶解,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B能否溶解,若沉淀未完全溶解,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则说明既有Na2SO3又有Na2SO4。①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步骤Ⅱ中加入的试剂可以是稀盐酸,选B;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Ⅰ取适量产品配成稀溶液,滴加足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Ⅱ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沉淀,向沉淀中加入足量
沉淀未完全溶解,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4产品中常含有Na2SO3和Na2SO4。该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进行检验。②步骤Ⅱ设计过滤操作的目的是用化学方程式和简要文字表述。
5为减少装置C中生成的Na2SO4的量,在不改变原有装置的基础上对原实验步骤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操作是
。。6Na2S2O3常用作脱氯剂。Na2S2O3溶液与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先向A中烧瓶滴加浓H2SO4,产生的气体将装置中空气排尽后,再向C中烧瓶加入Na2S和Na2SO3混合溶液
考例考法直击1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选项目的实验A制取较高浓度的次氯酸溶液将Cl2通入碳酸钠溶液中B加快氧气的生成速率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C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D制备少量二氧化硫气体向饱和亚硫酸钠溶液中滴加浓硫酸氯气溶于水生成盐酸和次氯酸,两种酸都可与碳酸钠反应,故Cl2通入碳酸钠溶液中得不到次氯酸溶液,A项错误;MnO2可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的速率,B项正确;由于乙酸可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但乙酸乙酯难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故除去乙酸乙酯1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选项目的实验A制取较高浓度的次氯酸溶液将Cl2通入碳酸钠溶液中B加快氧气的生成速率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C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D制备少量二氧化硫气体向饱和亚硫酸钠溶液中滴加浓硫酸中的少量乙酸,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静置分层后再分液即可达到除杂的目的,C项正确;饱和亚硫酸钠溶液可与浓硫酸发生反应Na2SO3H2SO4浓=Na2SO4H2OSO2↑,D项正确。2某同学用下列装置完成了浓硫酸和SO2的性质实验夹持装置已省略。请回答: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将试管Ⅰ中的白色固体加入水中,溶液呈蓝色B取下试管Ⅲ并不断振荡,试管中出现浑浊,是因为生成了BaSO4C试管Ⅳ中MnO4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氧化性D试管Ⅴ中的NaOH溶液可用Na2CO3溶液代替ABDCu与浓硫酸反应生成CuSO4、SO2和H2O,CuSO4溶于水呈蓝色,A项正确;2某同学用下列装置完成了浓硫酸和SO2的性质实验夹持装置已省略。请回答: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将试管Ⅰ中的白色固体加入水中,溶液呈蓝色B取下试管Ⅲ并不断振荡,试管中出现浑浊,是因为生成了BaSO4C试管Ⅳ中MnO4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氧化性D试管Ⅴ中的NaOH溶液可用Na2CO3溶液代替ABDSO2不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BaSO3,所以出现的浑浊只能是BaSO4,原因是SO2被氧化成SO3,B项正确;2某同学用下列装置完成了浓硫酸和SO2的性质实验夹持装置已省略。请回答: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将试管Ⅰ中的白色固体加入水中,溶液呈蓝色B取下试管Ⅲ并不断振荡,试管中出现浑浊,是因为生成了BaSO4C试管Ⅳ中MnO4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氧化性D试管Ⅴ中的NaOH溶液可用Na2CO3溶液代替ABDSO2使酸性MnO4溶液褪色是因为SO2具有还原性,C项错误;SO2也能够与Na2CO3反应生成Na2SO3和CO2,D项正确。2取下试管Ⅱ,在该试管口套上气球,将无色溶液加热恢复至红色,冷却后,发现溶液颜色再次变浅。解释“无色→红色→颜色变浅”变化的原因:。。。
SO2遇品红生成不稳定无色物质,受热释放SO2,溶液恢复红色;温度降低,SO2在品红溶液中溶解度增大,溶液颜色变浅2的是①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③使品红溶液褪色④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溶于稀盐酸⑤通入溴水中,能使溴水褪色,再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A都能证明 B都不能证明C③④⑤均能证明 D只有⑤能证明D①C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酸性气体均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③Cl2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④CO2、SO2均有此现象。3溶液,可能部分被氧化,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取少量溶液,滴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硝酸,充分振荡后,白色沉淀不溶解。对此实验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3已部分氧化NO32溶液后的沉淀一定是BaSO4C实验中加入足量硝酸后的沉淀是BaSO4和BaSO3的混合物3是否部分被氧化DNa2SO3溶液可能部分被氧化变质,则滴入BaNO32溶液,生成的白色沉淀一定有亚硫酸钡,可能有硫酸钡,加入足量稀硝酸后,亚硫酸钡被氧化成硫酸钡,即此时的白色沉淀是硫酸钡。2的混合气体的装置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B中加入的试剂是,作用是。
2C中加入的试剂是,作用是。
3D中加入的试剂是,作用是。
4实验时,C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监控安装合同补充协议
- 疫情期间场地合同协议
- 监控维修质保合同协议
- 2025至2030年中国红烧鱼调味料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碱性化学试剂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渣重熔炉结晶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游戏机USB手柄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水族维生系统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无障碍浴缸扶手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接插连接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转移支付合同协议
- 挖机转让合同协议
- 库欣病诊治专家共识要点解读(2025年)解读课件
- (四调)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 数学试卷(含答案详解)
- 活动承办合同协议
- 2024年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大数据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2025年中考化学总复习加试化学实验操作评分标准全套汇编(完整版)
- 纸箱包装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 防雷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要求 油库、气库建设工程和场所
- 华侨大学《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