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正确认识自我理性对待人生_第1页
绪论 正确认识自我理性对待人生_第2页
绪论 正确认识自我理性对待人生_第3页
绪论 正确认识自我理性对待人生_第4页
绪论 正确认识自我理性对待人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绪论

正确认识自我

理性对待人生

一、

认识你自己(人与自我)

我们是人,那么人又是什么?从古到今,人们在不停地探索、追问这个千古命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往哪里去?提问:人是什么?※人是没有毛的两腿动物;鸡?(柏拉图)※人是会说话的动物;提问:人是什么?※在中国,远在传说中的炎帝、黄帝时代,就有人试图回答“人是什么”的问题。《列子·黄帝》写道:“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趣者,谓之人。”※人是由宇宙中的精微元气凝结而成的、有生有知而且有义的、能思想能劳动的万物之灵;(中国古代思想家)※人是会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改造自然活动的高等动物;一、

认识你自己(人与自我)

较早对人进行探索的是古希腊神话中的“斯芬克斯之谜”。这个谜启示人们:人类认识自己并不容易。“认识自我乃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卡西尔《人论》“一切真理的精华在于人们最终会认识自己。”--马克思一、

认识你自己(人与自我)

从整个人类来说,认识自我非常重要,那么,对个体人生来说,要到什么时侯才会对自我有一个较清醒、客观的认识呢?孔子回答过这个问题。“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一、

认识你自己(人与自我)

[测试1]whoareyou?•方法:要求学生准备好纸和笔,指导语:“现在,给大家6分钟时间,你们争取二十次地回答我的问题:你是谁?请把头脑中浮现出来的答案一一写出来。请不必有什么顾虑,也不要多加考虑,想到什么就回答什么,看看一共能回答多少次。一、

认识你自己(人与自我)

[测试]whoareyou?•解释:从量上看--被试回答了多少个问题。如果能写出9--10个问题的答案,则被试可以认为没有心理障碍;如果只回答7个乃至更少的问题,这可能是过分压抑自我。•解释:从质上来看--(1)客观陈述式-(2)主观解释式-(3)中性描述式•如果被试有客观陈述和主观解释,则被试自我观念是平衡的。偏向一方是不平衡的。一、

认识你自己(人与自我)

[测试]whoareyou?••如果主观解释只讲好的----过分悦纳自我•如果主观解释只讲坏的----自卑感•如果被试一次没讲未来----缺乏理想自我一、

认识你自己(人与自我)

[测试2]“了解你自己”:•分析:5分以下,很了解自己,并对自我有相当的自信;6-10分,比较了解;11-15分,无自知之明,在对别人感兴趣的同时,应多一点关注自已。(一)

在自我反省中认识自已

1、分清人生的非选择性(先天规定性)和可选择性(后天可变性);(1)先天规定性有哪些:A、出生年代、地方、家庭,你的父母,这是你不能选择的(人是社会的人)B、身体素质、身材、外貌长相等与遗传相关的方面(人是自然的人)C、一些难以预料或把握的人生意外;(人生的偶然性)(一)

在自我反省中认识自已

1、分清人生的非选择性(先天规定性)和可选择性(后天可变性);(2)面对人生的非选择性,应怎么办?有几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一忌:明知不可为而偏为之;二忌过分强调先天劣势,怨天忧人,放弃努力。三忌在优势面前忘记所以,不思进取。(一)

在自我反省中认识自已

2、走出自卑、自欺、自负的误区,树立自尊、自信、自爱;(1)自卑的误区及摆脱方法:

※自卑缘由测试:(一)

在自我反省中认识自已

2、走出自卑、自欺、自负的误区,树立自尊、自信、自爱;(1)自卑的误区及摆脱方法:※自卑缘由测试分析:15-29分:自卑的原因在于环境的变化。30-44分:自卑的原因在于理想过高。(一)

在自我反省中认识自已

2、走出自卑、自欺、自负的误区,树立自尊、自信、自爱;(1)自卑的误区及摆脱方法:※自卑缘由测试分析:45-60分:自卑的原因在于信心不足。61-75分:自卑的原因在于性格懦弱。(一)

在自我反省中认识自已

2、走出自卑、自欺、自负的误区,树立自尊、自信、自爱;(2)自欺。包括回避、投射、合理化几种情形。这是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从父亲著作中总结出来的。她认为人类运用这些自我保护机制来舒缓自身的压力。(一)

在自我反省中认识自已

2、走出自卑、自欺、自负的误区,树立自尊、自信、自爱;(3)自负:由于不能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过份夸大自己某一方面的优点,从而孤芳自赏,狂妄自大,自我满足。

(二)在认识他人中认识自己

“每个人最爱的都是自己,但他却更重视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其重视程度要远远超过自己对自己的评价。”

――奥勒留《沉思录》

1、人是在比较中确立自我的。2、人是通过特定的群体来认识自我的。现代学校所有的重要性不在于课堂里传授的课本知识,而在于所形成的青年人集团。--费孝通(二)在认识他人中认识自己

3、需注意的两点(两忌):一忌简单模仿:二忌妒忌:(参见《培根论人生》之《论嫉妒》)妒忌是人的天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妒忌没有无限地膨胀,就在于人的理性对妒忌的约束。(二)在认识他人中认识自己

德国慕尼黑心理学研究人员迪特尔·弗赖把妒忌分成两种:白色妒忌(竞争性妒忌):“你做得好,我要比你做得更好”。黑色妒忌(伤害性妒忌):“你做得好,我就受不了”;甚至“你做得好,我就把你干掉”。(三)在社会之纬中认识自己

1、动态地去认识(自我改变,自我创新)《谁动了我的奶酪》(美斯宾塞·约翰逊原著):启示:①变化总是在发生,“如果你不改变,你就会被淘汰。”②不畏惧新的变化,尽早适应变化,勇往直前。“越早放弃旧的奶酪,你就会越早享用新的奶酪。”

(三)在社会之纬中认识自己

2、要主动出击,懂得抓住机会。3、把握社会的主流,调整充实自已。

如果我们可以做到这点,可以减免许多烦恼;可以从众生百相所包含的酸甜苦辣、百味人生中获得解脱痛苦灵魂的力量;可以早些领略到希望的曙光。

--本杰明·拉什

二、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人,一半是野兽,一半是天使。--席勒(德国哲学家)这句话最形象地说明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那么,人最本质的是社会属性还是自然属性呢?

(一)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

1、人的两次诞生:

生物学意义上的诞生:狼孩与鲁宾逊的对比启示:卡玛拉从小没有生活于人类社会,虽然有人的身体、大脑,过的却是动物的生活。鲁因有社会熏陶,虽然在岛上孤身28年,过的却是人的生活。

(一)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

1、人的两次诞生:生物学意义上的诞生社会学意义上的诞生古今中外不同的学者依然从不同角度阐释了人与动物的根本不同在于社会性,是社会造就了人,而不是人生而为人。

(一)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

★法国大文豪雨果说:“你要了解生活和生存的不同吗?动物生存,而人则要生活。”★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的思想中有四个最重要的辩论:人禽之辩(人与一般动物有无区别?);义利之辩;王霸之辩(霸道与仁道、王道有无区别);夷夏之辩。其中人禽之辩很好地诠释了人的本质在于社会性。★人跟禽兽的区别就在于他知道自己是人。如果没有这个概念,那就是禽兽。――(苏)瓦西里耶夫★人与动物的不同在于人有精神。“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毛泽东

(一)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

★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帕斯卡《思想录》(一)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

2、人的本质是历史的、具体的。

一个人如果生下来就离群索居,那么他的思想和感情中所保留的原始性和兽性就会达到我们难以想像的程度。个人之所以成为个人,以及他的生存之所以有意义,与其说是靠着他个人的力量,不如说是由于他是伟大人类社会的一员。从生到死,社会都在支配着他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爱因斯坦

(二)现代人的社会化

莎士比亚“人生如戏”之喻,说明人生就是一个角色日益丰富的社会化过程。中年是人生社会角色最为丰富的阶段。青年阶段是人生社会化最为急剧的时期。在现代社会,青年的社会化愈来愈被人们关注。

(二)现代人的社会化

1、政治社会化:接受特定的社会制度、社会现实,遵从社会规范,形成合乎社会要求的政治观念。2、道德的社会化:指将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从而使自己形成合乎社会道德标准的道德信念,再外化为道德行为。3、性别角色的社会化:指你的家庭、文化、社会及同侪所传递给你的讯息中,传达着大家期望你成为一个怎样的男人或女人。

(二)现代人的社会化

女人不是天生的,确切地说,是在后天环境中逐渐变成的。――波伏瓦《第二性》

波伏瓦在自己的名篇《第二性》中仔细地区别了性和性别:性是天然的,由解剖和生理的生物学特征决定,基本上是不变的;而性别是后天的、随着人的长大而形成的一种自我意识。人不是天生就是男人或女人,而是在后天的环境中逐步变成男人或女人的。她(他)从周围的环境中逐步吸收各种习惯和行为方式,有意识地变成社会要求他(她)做的那样。(二)现代人的社会化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以下几方面原因,男女两性朝向不同的性别角色发展:1、男女两性生理、心理的天然差异;2、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不同;3、社会的文化传统和价值体系对男女两性的要求不同。(二)现代人的社会化

女性在21世纪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因为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方式不再是工具文明时代的体力,而更多地表现为策划、推广、沟通、联络、互动、协调……,而女性特有的敏感、细腻、灵活、韧性、关爱、注意力以及第六感觉等优势,将在21世纪大显身手。(二)现代人的社会化

然而,今天人们即使认为21世纪女性的地位将大大提升,也不再象波伏瓦那样极端、激进。今天人们对女性社会角色的期待:一方面,新女性应是机敏、自信、富有职业精神的,她们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但另一方面,对于女性来说,生儿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