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重量分析和沉淀滴定法_第1页
我的重量分析和沉淀滴定法_第2页
我的重量分析和沉淀滴定法_第3页
我的重量分析和沉淀滴定法_第4页
我的重量分析和沉淀滴定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础化学电子教案-

第六章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制作:张文华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系

第一节溶度积原理电解质易溶难溶溶解度大小≥0.01g/100gH2O≤0.01g/100gH2O一.溶度积常数

通常把溶解度小于0.01g/100g水的电解质叫做难溶电解质。一定温度下,将难溶电解质晶体放入水中时,就发生溶解和沉淀两个过程。在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存在着多相离子平衡——沉淀溶解平衡。例如将AgCl投入水中:部分Ag+,Cl-溶解在水中(溶解过程)水中的Ag+,Cl-不断碰撞,结合析出AgCl晶体(沉淀过程)两者平衡时,形成AgCl饱和溶液,建立沉淀溶解平衡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反应难溶电解质溶解能力的大小注:(1)Ksp的大小主要决定于难溶电解质的本性,与温度有关,而与离子浓度改变无关。(2)在一定温度下,Ksp的大小可以反映物质的溶解能力和生成沉淀的难易。(仅对难溶电解质成立)3.溶度积中的溶解度单位为mol·L-1,与常用的溶解度单位不同。通式:例:4.溶度积仅适用于难溶的强电解质“溶解度”—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浓度。s(mol.L-1)Ksp和s都表示溶解能力,二者有联系也有区别二.溶度积与溶解度的关系◆严格讲用溶解度表示物质的溶解趋势大小

◆相同类型难溶电解质可用Ksp比较溶解趋势大小.不同类型的物质必须用溶解度来比较溶解趋势.◆相同离子的存在减小电解质的溶解度(同离子效应),但一定温度下Ksp是个定值.●比较AgCl和Ag2CrO4难溶电解质的溶解趋势AgClAg2CrO4溶解趋势AgCl<Ag2CrO4Ag2CrO4(s)=2Ag++CrO42-mn)m()n(SS=通式:解:M(AgCl)=143.4g·mol-1,设其溶解度为xmol·L-1,x=1.92×10-3/143.4=1.34×10-5,则有KspΘ=c’(Ag+)·c’(Cl-)=x2=(1.34×10-5)2=1.80×10-10.例7-1.已知25℃时,AgCl的溶解度为1.92×10-3g·L-1,试求其KspΘAgCl(s)Ag++Cl-平衡浓度c/mol·L-1:xx第二节溶度积规则及其应用一、溶度积规则沉淀—溶解平衡的反应商判据,即溶度积原理:☆

Q>平衡向左移动,沉淀析出;☆Q=处于平衡状态,饱和溶液;☆Q<平衡向右移动,无沉淀析出;若原来有沉淀存在,则沉淀溶解。1.离子积(Qi)离子积(Qi)----难溶电解质溶液中,若在溶度积公式中的浓度以溶液中的任意浓度代入时(不一定平衡浓度)所得之乘积称为离子积,以Qi表示2.溶度积规则①Qi=Ksp是饱和溶液,达到动态平衡。②Qi<Ksp是不饱和溶液,沉淀溶解。③Qi>Ksp是过饱和溶液,生成沉淀改变离子浓度,使反应向需要的方向转化

在沉淀平衡中用离子积Qi代替JPbCrO4(s)二、沉淀的生成1.生成沉淀的条件:——离子积大于溶度积解:(1):混合后,c(Mg2+)=0.50/2=0.25(mol·L-1),

c(NH3)=0.100/2=0.050(mol·L-1);c’(OH-)=[KbΘ·c’(NH3)]1/2=[1.8×10-5×0.05]1/2=9.5×10-4,

例7-2.向0.50L的0.100mol·L-1的氨水中加入等体积的0.50mol·L-1的氯化镁溶液,问:(1)是否有氢氧化镁沉淀生成?(2)若想溶液中的镁离子不被沉淀,应至少加入多少克固体氯化铵(设加入固体氯化铵溶液体积不变)?(KspΘ==1.8×10-11)KbΘ(NH3)=c'(NH4+)·c’(OH-)c'(NH3)解(2):要想没有氢氧化镁沉淀生成,c’(OH-)≦[KspΘ/c’(Mg2+)]1/2=[1.8×10-11÷0.25]1/2=8.5×10-6,c'(NH4+)=KbΘ(NH3)·c'(NH3)/c’(OH-)=1.8×10-5×0.050/(8.5×10-6)=0.11(mol·L-1);

n(NH4Cl)=0.11mol∴m(NH4Cl)=M(NH4Cl)×n(NH4Cl

)=53.5×0.11=5.9(g)答:要想不生成氢氧化镁沉淀,至少需加入5.9gNH4Cl固体.Q=c’(Mg2+)c’(OH-)2=0.25×(9.5×10-4)2=2.3×10-7>KspΘ=1.8×10-11,所以有氢氧化镁沉淀生成.2.沉淀的完全程度:在一定温度下,Ksp为一常数,故溶液中没有一种离子的浓度等于0,即没有一种沉淀反应是绝对完全的。定性分析中,认为残留在溶液中离子浓度<10-5mol/L,可认为沉淀完全。定量分析中,认为残留在溶液中离子浓度<10-6mol/L,可认为沉淀完全。沉淀-溶解平衡中的同离子效应:当向难溶强电解质溶液中加入含有相同离子的易溶强电解质时,能使其溶解度降低。所谓酸效应也是同离子效应的一种3.同离子效应:例7-3:向溶液中加入硫酸根离子作沉淀剂可除去钡离子,问下列情况能否将钡离子完全除去?(可查得KspΘ=1.1×10-10)(1)0.10L的0.020mol·L-1BaCl2+0.10L的0.020mol·L-1Na2SO4;(2)0.10L的0.020mol·L-1BaCl2+0.10L的0.040mol·L-1Na2SO4.解:(1):混合后,由于所加的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沉淀生成后溶液中残留的钡离子浓度等于与硫酸钡处于平衡时的浓度。因此:BaSO4Ba2++SO42-

KspΘ=c’(Ba2+)·c’(SO42-)=1.1×10-10

c’(Ba2+)=(KspΘ)1/2=(1.1×10-10)1/2

=1.05×10-5,因为c’(Ba2+)=1.05×10-5>1.0×10-5,所以,可认为还没有沉淀完全。(2):因为硫酸根过量,计算反应后剩余的硫酸根浓度:c(SO42-)=(0.10×0.040–0.10×0.020)/0.20=0.010(mol·L-1);BaSO4Ba2++SO42-

平衡浓度:x0.010+x(c/mol·L-1)∵0.010+x≈0.010,∴c’(Ba2+)=KspΘ/c’(SO42-)=1.1×10-10/0.010

=1.1×10-8,所以可认为钡离子已以沉淀完全。 在含有与难溶强电解质不相同的离子的易溶强电解质时,都会使难溶强电解质的溶解度增大,这种现象称之为盐效应。AgCl在NaNO3中的溶解度比在纯水中要大,AgNO3+NaCl=AgCl↓+NaNO3这是由于离子间相互作用,使离子与沉淀表面碰撞次数减少,沉淀速率减小,平衡向左移动。并不是沉淀剂加入越多越好。4.盐效应:三、分步沉淀若向含有多种离子的溶液中加入沉淀剂,各种沉淀会相继生成,这种现象称为分步沉淀。例7-4:在含有0.1mol/LKI和0.1mol/LKCl的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1.试计算开始生产AgI和AgCl沉淀时所需的AgNO3浓度。2.Cl–离子开始沉淀时,I–离子是否已经沉淀完全?KSP(AgCl)=1.77×10-10

,KSP(AgI)=8.52×10-17

I-开始沉淀需要[Ag+]为Cl-开始沉淀需要[Ag+]为当Cl-开始沉淀时,溶液中I-的浓度AgCl开始沉淀时,I-早已沉淀完全了

--------两种离子可成功分离

解:例7-5.已知某溶液中含有0.10mol·L-1的Ni2+和0.10mol·L-1的Fe3+,试问能否通过控制pH的方法达到分离二者的目的?由附录表可查得:KspΘ(Ni(OH)2)=2.0×10-15,KspΘ(Fe(OH)3)=4.0×10-38.解:先求若生成氢氧化镍沉淀所需的最低氢氧根浓度:c1’(OH-)=[KspΘ(Ni(OH)2)/c’(Ni2+)]1/2=(2.0×10-15/0.10)1/2=1.4×10-7.pH=14.00–(-lg1.4×10-7)=14.00–6.85=7.15再求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所需的最低氢氧根浓度:c2’(OH-)=[KspΘ(Fe(OH)3)/c’(Fe3+)]1/3=(4.0×10-38/0.10)1/3=7.4×10-13.pH=14.00–(-lg7.4×10-13)=14.00–12.13=1.87因为生成氢氧化铁所需要的氢氧根离子浓度低,所以氢氧化铁先沉淀。那么再计算当氢氧化铁沉淀完全时的氢氧根离子浓度和溶液的pH.c3’(OH-)=[KspΘ(Fe(OH)3)/c’(Fe3+)]1/3=[4.0×10-38/(1.0×10-5)]1/3=1.6×10-11.

pH=14.00–(-lg1.6×10-11)=14.00–10.80=3.20

从中可以看出:当pH>1.87时铁离子开始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当pH=3.20时,镍离子还没有开始沉淀,铁离子已经沉淀完全了.只要控制pH在3.2~7.2就能使二者分离。例7-6.在分析化学上用铬酸钾作指示剂的银量法称为“莫尔法”。工业上常用莫尔法分析水中的氯离子含量。此法是用硝酸银作滴定剂,当在水中逐滴加入硝酸银时,生成白色氯化银沉淀析出。继续滴加硝酸银,当开始出现砖红色的铬酸银沉淀时,即为滴定的终点。假定开始时水样中,c(Cl-)==7.1×10-3mol·L-1;,c(CrO42-)==5.0×10-3mol·L-1。1、试解释为什么氯化银比铬酸银先沉淀?2、计算当铬酸银开始沉淀时,水样中的氯离子是否已沉淀完全?解:(1)AgCl(s)Ag++Cl-

KspΘ(AgCl)=1.8×10-10Ag2CrO4(s)2Ag++CrO42-

KspΘ(Ag2CrO4)=1.1×10-12若开始生成氯化银沉淀所需要的银离子浓度为:c1’(Ag+)=KspΘ(AgCl)/c’(Cl-)=1.8×10-10

/(7.1×10-3)=2.5×10-8,若开始生成铬酸银沉淀所需要的银离子浓度为:c2’(Ag+)=[KspΘ(Ag2CrO4)/c’(CrO42-)]1/2

=[1.1×10-12/(5.0×10-3)]1/2=1.5×10-5.(2)当铬酸银刚开始出现沉淀时的氯离子浓度已达:c’(Cl-)=KspΘ(AgCl)/c’(Ag+)=1.8×10-10/(1.5×10-5)=1.2×10-5,此时氯离子浓度已接近10-5,可近似认为已基本沉淀完全.1、转化成弱电解质:生成弱酸:如硫化亚铁在盐酸中因生成硫化氢而溶解。生成弱碱:如氢氧化镁在铵盐溶液中因生成氨水而溶解。生成水:如氢氧化镁在盐酸中因生成水而溶解。四、沉淀的溶解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硫化铜不溶于盐酸,但溶于硝酸:被氧化为单质硫并有一氧化氮生成。3.生成难离解的配离子:如溴化银溶于硫代硫酸钠溶液。4、转化成另一种沉淀而溶解:把一种沉淀转化成另一种沉淀的过程,叫做沉淀转化----溶解度大的沉淀转化为溶解度较小的沉淀

如硫酸钙在碳酸钠溶液中转化为碳酸钙。第三节重量分析法简介概念:通过称量来确定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分析步骤:分离和称量优点:直接用分析天平精密称量而获得数据,因而有较高的准确度。缺点:操作繁琐,耗时费力,不适合于快速分析,也不能用于微量组分的测定,分为:挥发法、萃取法、沉淀法、电解法等

化学分析法中的经典分析方法之一一、重量分析法的分类和特点1.沉淀法利用沉淀反应使待测组分以微溶化合物的形式沉淀出来,再将沉淀过滤、洗涤、烘干或灼烧,最后称重,计算其含量。例如:测定试样中的Ba2+时,可在制备好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稀H2SO4,使生成BaSO4↓,根据所得沉淀的重量,即可求出试样中Ba的百分含量。2.气化法

利用物质的挥发性,通过加热或其它方法使待测组分从试样中挥发逸出,然后根据试样重量的减轻计算该组分的含量;或者当该组分逸出时,选择一吸收剂将它吸收,然后根据吸收剂重量的增加计算该组分的含量。

例如:测定试样中的吸湿水或结晶水时,可将试样加热烘干至恒重,试样减少的重量即所含水分的重量。也可将加热后产生的水气吸收在干燥剂里,干燥剂增加的重量即所含水分的重量。根据称量结果,可求得试样中吸湿水或结晶水的含量。二、重量分析法的主要操作过程1.溶解2.沉淀加合适的沉淀剂使待测组分生成沉淀3.过滤和洗涤4.烘干或灼烧5.称量和计算沉淀形式沉淀剂滤洗、烘(烧)被测物称量形式滤,洗,800℃灼烧SO42-

BaSO4

BaSO4BaCl2Al3+Al2O3滤洗1200℃灼烧200℃烘干三、沉淀重量法对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的要求以SO42-和Mg2+的测定为例:

SO42-+BaCl2BaSO4↓

BaSO4(称量形式)

(试液)(沉淀剂)(沉淀形式)

1.重量分析对沉淀形式的要求(1)沉淀的溶解度要小;(2)沉淀形式应便于过滤和洗涤;(3)沉淀的纯度要高;(4)沉淀应易于转化为称量形式。

2.重量分析对称量形式的要求

(1)称量形式必须有确定的化学组成,否则无法计算结果。(2)称量形式必须稳定。(3)称量形式的摩尔质量要大。3.沉淀剂的选择1.选用具有较好选择性的沉淀剂2.选用能与待测离子生成溶解度最小沉淀的沉淀剂3.尽可能选用易挥发或经灼烧易除去的沉淀剂4.选用溶解度较大的沉淀剂

根据上述对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的要求,选择沉淀剂时应考虑以下几点:第四节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和沉淀条件的选择一、沉淀的类型根据沉淀的物理性质,可粗略地将沉淀分为三类:晶形沉淀;无定形沉淀;凝乳状沉淀。晶形沉淀颗粒直径:0.1~1微米无定形沉淀颗粒直径:0.02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