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证候分布特点分析_第1页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证候分布特点分析_第2页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证候分布特点分析_第3页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证候分布特点分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证候分布特点分析

研究阐明肺癌的本质是进一步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我们分析了283例初诊中晚期NSCLC患者中医证候分布及证候要素组合特点,现报道如下。1临床数据1.1病例选择及病理分型临床病例资料为确诊为中晚期NSCLC后未经过任何治疗而初次接诊时所收集的一次性症状、体征等。共纳入我科2002年1月至2007年11月间收治的283例住院患者,其中男性185例,女性98例;年龄27~89岁,平均(65.14±9.87)岁。病理分型:鳞癌99例,腺癌126例,肺泡癌6例,大细胞癌1例,腺鳞癌1例,腺肺泡癌1例,非小细胞癌49例。TNM分期:Ⅲa期44例,Ⅲb期90例,Ⅳ期149例。1.2选择基准1.2.1诊断标准(1)西医的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2)中医诊断标准虚证诊断标准:参照《虚证辨证标准》。①气虚证: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语声低微,自汗,舌胖或有齿痕,脉虚无力,具备3项即可诊断。②血虚证:面色苍白,头目眩晕,心悸失眠,唇舌色淡,苔薄,脉细无力,具备3项即可。③阴虚证:五心烦热,口干咽燥,潮热,盗汗,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具备3项即可。④阳虚证:全身或局部畏寒或肢冷,面足虚浮,夜尿频多,便溏而尿清长,舌淡胖苔润,脉沉迟,具备3项即可。实证诊断标准:血瘀证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血瘀证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血瘀证诊断标准》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饮停胸胁、痰证、气滞证参照《中医证候诊断治疗学》,高等医药院校《中医诊断学》第5版教材有关内容。①血瘀证。主症:刺痛、痛有定处、拒按,脉络瘀血(诸如口唇、齿龈、爪甲紫暗,肤表赤缕,或腹部青筋外露),皮下瘀斑,舌质青紫或黯,舌体有瘀点、瘀斑,舌下静脉迁曲。次症:a肌肤甲错,b肢体麻木,c脉涩、无脉或沉弦、弦迟。诊断要点:具备主症2项或主症1项、次症2项,即可诊断。②痰湿证。主症:咳嗽痰多,色白清稀,或呕吐痰涎。次症:胸部痞闷;或呼吸急促,喉间痰鸣;或恶心呕吐,肢体困重;或神志昏迷,喉间痰鸣;或头晕目眩。舌脉:苔厚腻,脉濡滑。诊断要点:具备主症兼次症1项加舌脉。③痰热证。主症:痰黄而稠,或痰白而胶结难出,身热面赤,心烦口渴,尿黄便结。次症:咳嗽气喘;或气粗息促,喉中有哮鸣声;或惊悸失眠;或渴欲饮水而得水则呕,按之心下痛;或神志狂乱;或喉痹,音哑。舌脉: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滑。诊断要点:主症具备2项加次症1项及舌脉。④饮停胸胁证。肋间饱满,咳唾引痛,胸水,喘憋,不能平卧,舌苔薄白腻,脉沉弦或弦滑。具备3项。⑤气滞证。主症:胀闷疼痛。次症:精神抑郁,喜善叹息,胃脘、腹部胀痛,常连两胁,按之痛减,嗳气频繁,或嘈杂吐酸,或腹部胀满中空无物;胸中气滞,攻冲作痛,游走不定,呼吸牵掣作痛,俯仰转侧不利;舌脉:舌色正常或稍暗苔白或黄,脉沉弦、涩、或结代。诊断要点:a具备主症。b次症中任何一组证候及与证型相应的舌脉。c多有情志不畅,或饮食失调,或感受外邪,或用力闪挫等导致气滞的病因,或有痰饮、瘀血、宿食、阳虚、寒凝等导致气滞的病理因素。1.2.2期nsclc病例经临床和细胞学或病理学诊断的Ⅲ~Ⅳ期NSCLC病例;能观察确诊为中晚期NSCLC后未经过任何治疗而初次接诊时的资料;所需观察内容记载完整。1.2.3排除标准不符合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诊断标准;或非Ⅲ-Ⅳ期NSCLC病例;或合并有严重心、肝、肾等疾病;或所需观察内容记载不完整。2调查表及数据库的建立本项研究采取回顾性调查方式进行中晚期NSCLC患者中医四诊信息的采集。课题组在总结了相关肺癌证候学研究资料、成果的基础上,统一制定了《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例调查表》,调查表涵盖了70项中医症状、体征、舌脉象。依照病例情况如实填写中医四诊信息,对于调查表中没有涉及到的四诊信息也在表后进行补充。然后综合舌、脉、症,参照上述中医诊断标准对每一病例逐一进行辨证。所得信息由专人统一录入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证型、证候要素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3结果3.1虚实资本来源结果见表1、表2。283例中共有25种辨证分型。以某一单证为证候的病例有84例,占总病例数的29.7%;2个单证相兼的病例为141例,占总病例数的49.8%;3个以上单证相兼的病例有56例,占总病例数的19.8%;无证可辨的有2例,占总病例数的0.7%。单纯虚证90例(占31.8%),单纯实证68例(占24.0%),虚实夹杂证所占比例最大,共123例(占43.5%)。25种证候分型中出现比例较大的有:气阴两虚型、气虚型、气虚血瘀型、痰湿瘀阻型、气阴两虚,血瘀型、气虚,痰湿瘀阻型、阴虚型、气虚痰湿型以及痰湿型,分别占14.5%、12.0%、12.7%、8.8%、7.1%、6.0%、5.3%、4.9%、4.9%。3.2资本虚证及其他证283例中晚期NSCLC中证候要素包括,气虚、阴虚、阳虚、血瘀、痰湿、痰热、气滞、饮停胸胁,其中气虚证出现186例次(占65.7%),阴虚证98例次(占34.6%),阳虚证3例次(占1.1%),血瘀证137例次(占48.4%),痰湿证74例次(占26.1%),痰热证14例次(占4.9%),饮停胸胁证18例次(占6.4%),气滞证9例次(占3.2%)。可见,初诊中晚期NSCLC虚证以气虚、阴虚为主,实证以血瘀、痰湿为主。3.3证型示范证及其组合283例中晚期NSCLC患者经辨证分型,其证型多为证候要素组合为证,其中气虚证与血瘀证、阴虚证、痰湿证、饮停证、痰热证、阳虚证相互组合例次分别是82、72、35、16、5、2例次,分别占30.0%、25.4%、12.4%、5.7%、0.7%;阴虚证与血瘀证、饮停证、痰湿证、痰热证相互组合例次分别是33、9、2、1例次,分别占11.7%、3.2%、0.7%、0.4%;阳虚证与血瘀证、痰湿证相互组合例次分别是3、2例次,分别占1.1%、0.7%;血瘀证与痰湿证、气滞证、饮停证、痰热证相互组合例次分别是46、9、3、2例次,分别占16.3%、3.2%、1.1%、0.7%;痰热证与饮停证相互组合1例次,占0.4%。由上可知,常见证素组合依次为:气虚证与血瘀证、气虚证与阴虚证、痰湿证与血瘀证、气虚证与痰湿证、阴虚证与血瘀证,其中以气虚证与血瘀证最为多见。4从生理和病理生理角度论治NSCLC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半数以上的患者初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失去了经外科手术或多学科综合治疗根治的最佳时机,主要采用中西医结合或单纯中医药治疗,辨证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临床治疗疗效,研究肺癌的证候特点是进一步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关键环节。本研究结果显示,283例中共有25种证候分型,提示其中医证候分布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的特点,复证多见,单证少见,且以虚实夹杂证为多,从侧面反映了中晚期NSCLC病情复杂、变化多端的特征。肺癌在中医学文献中属于肺积、息贲、肺痿、咳嗽、咯血、痰饮、胸痛等病证的范畴,目前认为,肺癌是一种全身属虚,局部属实的疾病,肺癌的虚以阴虚、气阴两虚为多见,实则不外乎气滞、血瘀、痰凝、毒聚之病理变化。本病主脏在肺,但与脾肾密切相关。肺肾金水相生,肺阴充足,输精于肾,则肾阴充足;肾阴亏虚,子盗母气,导致肺阴不足,而致肺肾阴虚之证,阴虚而生内热,久成热毒,阴虚络脉不利,血脉瘀滞,热毒痰瘀胶结蕴肺,发为肺积或使病情加重。《脾胃论·脾胃盛衰论》曰:“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肺癌的发生,与脾的功能异常有密切的关系。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肺癌患者正气之虚常由脾胃气血生化之源不足导致或加重。脾失运化,聚湿生痰成饮,常影响肺之宣发与肃降,出现喘咳痰多等症,正如“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日久痰毒瘀滞于肺,而痰毒易于流窜,散布于人体表里,包括脏腑和奇恒之腑,或流窜于皮下肌肤,或注于筋骨关节,或侵袭肝肾,或流窜于脑,体表经络,脏腑筋骨均可受累,正如朱丹溪曰:“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正虚、邪实相互作用,相互消长,变症百出,从而导致中晚期NSCLC证候的复杂多样性。中医证候诊断系统是一个非线性的、多维多阶的、可以无限组合的复杂巨系统。证候是由不同的证候要素(维),通过不同的关联(阶),达到的不同状态。以常用的几个固定的证候分型作为某一疾病证候诊断标准,虽然较为简便,易于掌握,但临床上病情错综复杂,这种方法必然不能适应临床实际需要,易导致辨证结果不够全面、准确。探讨疾病证素的分布规律及证素间的组合规律,以辨证素为切入点,证素间相互组合成证的辨证思路,比较符合中晚期肺癌患者复杂多样的证候分布特点。本研究表明,初诊中晚期NSCLC患者虚证以气虚、阴虚为主,实证以血瘀、痰湿为主。常见证素组合依次为:气虚证与血瘀证、气虚证与阴虚证、痰湿证与血瘀证、气虚证与痰湿证、阴虚证与血瘀证,其中以气虚证与血瘀证最为多见。中医学认为,手术伤血耗气,影响脏腑功能。放疗采用的射线属于中医“火毒”性质,易导致毒热伤津。化疗药物损伤人体气血、精津,使脾胃失调,肝肾亏损,累及骨髓。故手术及放化疗均可改变中医证候的类型,本研究对象定位于初诊中晚期NSCLC患者,初步探讨了其中医证候分布特点以及证候要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