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节选》导学案_第1页
《复活节选》导学案_第2页
《复活节选》导学案_第3页
《复活节选》导学案_第4页
《复活节选》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活(节选)》导学案一、作家作品1.理解作者—列夫·托尔斯泰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中期国批判现实主义、、。托尔斯泰生于贵族家庭,1847年退学后,回家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与克里米亚战争,1855年11月回到彼得堡,1911月病逝于一种小站,享年82岁。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2.《复活》内容简介小说女主人公卡秋莎·玛丝洛娃本是一种贵族地主家的女仆,她被主人的侄子、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公爵玩弄后遗弃。由此她陷入了苦难的生活,她怀着身孕被主人赶走,到处漂泊,沦为妓女。后来她被人诬陷谋财害命而被捕入狱。小说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庭审理玛丝洛娃的案件。他认出了被告就是从前被他遗弃的玛丝洛娃,他受到了良心的训斥。为了给自己的灵魂赎罪,他到处奔走为她减刑。当所有的努力都无效时,玛丝洛娃被押送去西伯利亚,聂赫留朵夫与她同行。玛丝洛娃在聂赫留朵夫的真诚忏悔和关怀下,消除前怨,重新唤醒内心的美德,并且为了他的前途,拒绝了他的求婚,与政治犯西蒙松结合。男女主人公的经历,体现了他们在精神上和道德上的复活。小说揭发和批判俄国社会的腐败和黑暗,批判了专制的国家制度,揭发了政府机关的黑暗和官吏的残暴。3.前情回忆本文节选的是第一部第四十三章。小说前面的情节是:玛丝洛娃无辜卷入一起谋财害命官司,蒙受冤屈,即将去服苦役。担任陪审员的贵族聂赫留朵夫在法庭上发现玛丝洛娃正是自己年轻时抛弃了的姑娘,良心深受训斥,通过痛苦的思想斗争,决定去监狱看望玛丝洛娃,祈求宽恕。4.写作背景19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俄国的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农村遭到巨大的破坏,广大劳感人民的生活日趋赤贫。当时俄土战争的重负,连年饥馑给人民带来更为深重的劫难。这时托尔斯泰越发地关怀人民的困苦。他积极地参与当时的救灾工作,目睹了农民和都市贫民的可怕处境,在他数年探索、思索的基础上终于看清了沙皇专制制度的反动本质。5.理解“托尔斯泰主义”托尔斯泰主义是俄国著名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的重要思想的结晶,首先,它体现为对现实的无情批判;另首先,它宣扬了赎罪、拯救灵魂、禁欲主义、“不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等观点,宣扬一种属于托尔斯泰自己的宗教“博爱”思想,因此人们称之为“托尔斯泰主义”。二、初读感悟(一)预习检查1.明确字音。嫣然()斜睨()啰唆()褴褛()哽住()饶恕()害臊()擤鼻涕()鬈发()窘态()踱步()2.解释词语。嫣然一笑:夺眶而出:衣衫褴褛:步履轻盈:衣冠楚楚:截然不一样:历尽沧桑:鄙夷不屑:(二)初读课文。【思索1】迅速浏览课文,梳理情节。开端(-段):发展(-段):高潮(-段):结局(-段):三、合作探究活动1:分析情节1.聂赫留朵夫是在什么情形下找到的玛丝洛娃?当聂赫留朵夫出目前面前时,玛丝洛娃与否立即认出他?2.文章开头部分,对狱中其他人物对话情形的描写有什么作用?3.从文中看,玛丝洛娃的堕落与否自愿?原因是什么?4.聂赫留朵夫要用自己的行为对玛丝洛娃赎罪,这种想法是一以贯之的,还是有过动摇?活动2:鉴赏语句①“这个女人已经丧失生命了”。②不过,她从衣衫上看出他是个有钱人,就嫣然一笑。“您找我吗?”她问,把她那张眼睛斜睨的笑盈盈的脸凑近铁栅栏。③她忽然瞟了他一眼,又嫌恶又妖媚又可怜地微微一笑。(一)细节描写1.文中聂赫留朵夫对玛丝洛娃的称呼有几次变化?这阐明什么?2.她没有听他说话,却一会儿瞧瞧他那只手,一会儿瞧瞧副典狱长。等副典狱长一转身,她连忙把手伸过去,抓住现金,把它塞在腰带里。3.文中多次写到玛丝洛娃“斜睨”的眼睛,有何意图?(二)神态描写1.她从衣衫上看出他是个有钱人,就嫣然一笑。2.不过,她的笑容消失了,眉头痛苦地皱起来。3.她生气地简朴回答,转过眼睛不去看他。(三)心理描写1.“天哪!你协助我,教教我该怎么办!”这一内心独白体现了聂赫留朵夫怎样的心理?2“我想见见……”聂赫留朵夫不懂得该用“您”还是“你”,但随即决定用“您”。(四)语言描写1.文中除了心理描写尚有大量的人物对话描写,有什么作用?活动3:分析聂赫留朵夫形象。(1)在看望过程中,聂赫留朵夫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2)概括聂赫留朵夫的重要形象特性。活动4:聂赫留朵夫面对法庭上巧遇的玛丝洛娃,他的心灵受到剧烈撞击,就来到监狱祈求她的原谅。那么,你认为,聂赫留朵夫对玛丝洛娃有真正的爱情吗?活动5:小说以“复活”为题,有何含义?四、学习心理描写的措施(1)独白法。内心独白是人物心灵中自我对话的过程,它能使人物酣畅淋漓地倾吐肺腑之言。(2)细节法。即在文章中恰当地描写人物富有鲜明个性的动作,传神地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3)烘托法。在文章中,运用恰当的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心理,既能对刻画人物、反应主题起到很好的作用,又能增添文章的美感。【迁移运用】假如这次考试你考得不好,老师立即要宣布成绩,请用200字以内的语言描述你此时的心理活动,规定形象真切。答案一、1.俄,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二、(一)1.明确字音。嫣然(yān)斜睨(nì)啰唆(luōsuō)褴褛(lánlǚ)哽住(gěng)饶恕(shù)害臊(sào)擤鼻涕(xǐng)鬈发(quán)窘态(jiǒng)踱步(duó)2.解释词语。嫣然一笑:形容女子笑得很美夺眶而出:眼泪一下子从眼眶中涌出。形容人因极度悲伤或极度欢喜而落泪。衣衫褴褛:指衣服破旧,其布料破烂不堪。步履轻盈:形容脚步轻盈,走路很快。衣冠楚楚:形容衣帽穿戴得整洁漂亮。截然不一样:意思是事物之间,界线分明,全然不一样样。历尽沧桑:意思是指经历过种种艰难困苦。鄙夷不屑:意思是指轻视,看不起。(二)活动1开端(1-21):聂赫留朵夫到监狱看望玛丝洛娃。发展(22-43段):二人交谈,聂赫留朵夫祈求玛丝洛娃的原谅,但被拒绝。高潮(44-58段):玛丝洛娃通过剧烈的心理活动后,决定运用这个男人弄到些好处。结局(59-78段):聂赫留朵夫决定在精神上唤醒玛丝洛娃,使她恢复本性。三、活动1:1.明确玛丝洛娃被赶出姑母家后,沦为妓女,无辜卷入一起谋财害命官司,在法庭上担任陪审员的聂赫留朵夫意外发现她。玛丝洛娃并没有立即认出自己往日的情人,不过他仍然快乐有人来看他,尤其是衣着体面的人。2.明确①从对话内容来看,从一种侧面展现了当时俄国社会的混乱。②为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的第一次会面提供了背景。③由于这一吵闹的场面使得玛丝洛娃听不清聂赫留朵夫的发言内容,才有了下文两人近距离的谈话,推进了情节发展。3.明确她的堕落不是自愿的,而是被迫的。由于开始的时候,聂赫留朵夫给她打开了一种充斥感情和理想的新奇天地,不过他后来的残酷给她带来了屈辱和苦难,她感到痛苦,竭力用堕落生活来麻醉自己的灵魂。4.明确有过动摇,从聂赫留朵夫见到玛丝洛娃,并通过交谈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和对她导致的伤害而深深忏悔,决定用自己的行动赎罪。不过看到玛丝洛娃问自己要钱,觉得她已经不是此前的玛丝洛娃时,也进行过剧烈的思想斗争,怕被她牵连,并想用金钱洗刷自己的罪责,但随之又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坚定了赎罪的决心。活动2:①明确这是来自聂赫留朵夫内心的一声喟叹。面前的玛丝洛娃不再是自己曾经深爱的女孩儿----纯洁可爱的卡秋莎,而是一种堕落、卖弄风骚、见钱眼开的粗鄙女子,她丧失的不是生理学上的生命,而是自己纯洁可爱的灵魂。②明确这里运用了语言、神态、动作等细节描写,生动地体现了饱尝世态炎凉后的玛丝洛娃已经世俗化了,变得善于察言观色了。③明确“嫌恶”应当是玛丝洛娃的真情流露,正是眼前这个男人,对她始乱终弃,给自己带来了深重的痛苦和劫难。“妖媚又可怜地微微一笑”则是她故意而为之,装出的一副妖媚可怜相,其目的是“运用他弄到些好处”。活动3:(一)细节描写1.明确有三次变化。刚会面称“您”,后来称玛丝洛娃为“你”“卡秋莎”。这阐明聂赫留朵夫刚开始还不能与玛丝洛娃拉近内心的距离,只是把她当作一种他想协助的人,后来,聂赫留朵夫逐渐地在情感上拉近了与玛丝洛娃的距离,已经把她当作一种熟悉的人看待。2.明确两个“瞧瞧”活画出玛丝洛娃像敏锐的赌徒般在捕捉一击制胜的战机,而为的就是那区区十个卢布;而“伸”“抓”“塞”一连串的动作细节是那样的纯熟、迅捷,像极了一种久经沙场的老手,类似的情状在她身上肯定发生了诸多次。一种狡诈、贪婪、世俗的妇女形象跃然纸上。3.明确通过经典的神态描写,刻画了玛丝洛娃目前对人的冷漠与敌视,也暗示她生活的不幸。(二)1.明确此时,玛丝洛娃还是以妓女的身份审阅周围的人,看到眼前是个有钱人就露出习惯性的笑容。2.明确玛丝洛娃认出了眼前的人就是伤害她的聂赫留朵夫,这使她的内心非常痛苦。3.明确聂赫留朵夫提到两人的孩子,但孩子的夭折对玛丝洛娃来说是沉重的打击,此时,玛丝洛娃内心是痛苦的,是愤怒的。(三)1.明确聂赫留朵夫内心充斥矛盾。法庭上,他被玛丝洛娃的冤案震惊而醒悟,开始认识到自己犯的罪行,因此要协助玛丝洛娃;但当他真正面对已经堕落了的变得丑陋的玛丝洛娃时还是有一丝踌躇的。此刻,他不懂得该作出怎样的决定。2.明确这里运用了心理描写。本来按照他们之间本来的关系,完全可以“你”“我”相称,但由于数年分离,彼此均有了很大的变化,也有了距离感。同步他也不能确认对方与否认出了自己,这样就等同于跟一种陌生人相见。此外,这时的聂赫留朵夫是前来向玛丝洛娃认罪的,他认识到了自己灵魂的卑鄙。因此,通过短暂的踌躇之后,决定用“您”。(四)1.明确通过男女主人公的对话,可以体现人物性格;推进情节发展,交代了必要的背景。活动4:1.明确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