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兔毒素10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_第1页
海兔毒素10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_第2页
海兔毒素10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_第3页
海兔毒素10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兔毒素10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0生物活性化合物现在,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最大杀手之一。我国癌症每年新发病例约为200万,因癌症死亡人数高达140多万,故肿瘤的治疗药物一直是基础医学和临床研究的热点课题,其中新药的开发利用是重中之重。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异于陆地生物的生存环境,而且其肽类次级代谢产物结构特别,提供了不同于陆地生物的活性产物。经过多年研究,现已从多种海洋生物中,分离出了一系列的高活性抗肿瘤多肽,其多肽结构与陆生动植物肽类(多为糖肽)有很大区别,含有丰富的羟基酸、噻酚、D-型氨基酸与α-氨基酸,部分还含有烯键与炔键,这些组分均提高了肽类的生物活性及稳定性。其中由4个氨基酸组成的线性小肽海兔毒素10(dolastatin10,D10)的抗癌活性最为明显。目前D10及其衍生物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本文就D10的发现、结构特点与作用机制,D10及其衍生物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等进行综述。1活性化合物的筛选早在上世纪70年代,Pettit等就开始开展对印度洋无壳软体动物截尾海兔(Dolabellaauricularia)中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研究,并发现海兔提取物可以延长P388白血病小鼠的寿命。但由于获得的这种活性物质含量太低以及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直到80年代才开始以小鼠白血病P388模型为筛选体系,对印度洋、太平洋等海域的海兔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用色谱技术对2吨原料进行近2万次反复分离筛选,Pettit的研究组至今已鉴定出18个含有特殊氨基酸的较短链状肽类化合物,命名为dolastatin1~18。其中抗肿瘤活性最强者为dolastatin10。在体外抗肿瘤筛选中,D10对P388和L1210白血病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细胞、B16黑色素瘤、小细胞肺癌细胞和人前列腺癌DU-145细胞都有较强的效果。由于取材不易,提取效率较低,Pettit的研究组对D10进行了全合成,这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材料。2s10是抗有丝分裂药D10是由4个氨基酸组成的线性缩肽类天然细胞毒性蛋白,见图1,含有9个不对称碳原子,从氨基端开始依次是dolavaline(Dov)、valine、dolaisoleuine(Dil)、dolaproine(Dap)4种氨基酸及特异的可能从苯丙氨酸分离出来的伯胺dolaphenie(Doe)作为羧基端缩合而成,故有研究者称其为5肽产物,相对分子质量为784。D10有一系列同分异构体,其中一些具有生物效应。D10是一种有效的抗有丝分裂药,其抗肿瘤机制主要是通过与β微管蛋白的氨基酸残基结合,影响新的异二聚体的加入,导致二聚体间的界面产生弯曲,累积后导致原来直纤丝弯曲,抑制微管的形成和聚合,并促使其解聚,同时阻碍微管蛋白依赖的GTP水解,阻碍细胞的有丝分裂,使细胞停滞在细胞间期,且对多种癌细胞有诱导凋亡作用,是一类来源于海洋生物的新型细胞生长抑制剂。进一步研究表明,D10可结合到微管蛋白上的根霉素/美登素交换GTP的结合位点,导致细胞阻滞在M期。在与其他抗有丝分裂药物的比较发现,D10对细胞活性的抑制效果IC50=0.5nMol/L,约为长春碱(vinblastine)的40倍,根霉素(rhizoxin)的2倍,拟茎点霉毒素A(phomopsinA)的10000余倍,与美坦辛(maytansine,IC50=0.5nMol/L效果相当。研究还发现D10在细胞内的滞留时间比长春碱长很多。D10通过巯基与微管蛋白结合与拟茎点霉毒素A相似,但与长春碱和美坦辛不同。实验研究表明D10是长春碱类药物的非竞争性抑制剂,当将其与作用于微管的药物长春碱合用时显示协同作用。D10可以抑制弥漫性大细胞淋巴瘤细胞中凋亡信号通路关键蛋白bcl-2和p53蛋白的表达,诱导细胞凋亡。通过研究D10对黑色素瘤细胞染色体形态学、端粒联合、诱导多倍性的影响,发现D10可能通过介导末端着丝粒的丢失,诱导染色体畸变从而抑制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生长。3dolain10及其衍生物的临床应用3.1临床试验结果自1990年以来D10进入多种疾病的Ⅰ期临床试验,在随后的Ⅱ期临床试验中,初步数据结果表明40%的患者出现中度的神经病变,伴随骨髓抑制和静脉炎等副作用。若患者本身有潜在的精神类疾病,副作用更为明显,Kindler等用D10进行治疗28例未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12例胰腺癌和16例肝胆管癌,静脉注射给药剂量为400mg/m2。每间隔3周给药1次,每2个周期治疗后进行CT检测。结果显示:27例患者出现临床效应,但不明显。59%的患者表现为嗜中性粒细胞减少(3~4级),18%的患者表现为发热。胰腺癌患者平均寿命约为5个月,经D10治疗的患者有17%可存活1年。肝胆管癌患者的平均寿命为3个月,经D10治疗29%的患者可存活1年。故认为D10对胰腺癌和肝胆管癌无特殊疗效。同年,Perez等对已接受了1~2种化疗的21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静脉注射D10,剂量为400mg/m2,每3周一次,结果显示其中有1例患者经过113天治疗后获得部分恢复,4例患者经过87天的治疗,病情稳定,但同时出现了嗜中性粒细胞减少症(3~4级)。在其毒性可以接受的剂量范围内,D10对乳腺癌的疗效不明显,因此不推荐应用于进一步的临床治疗。在D10针对软组织肉瘤的Ⅱ期临床试验中疗效亦不明显。D10在对实体瘤的Ⅱ期临床试验中效果均不理想,并出现明显的副作用,故未单独用于临床治疗,可与其他抗癌药物联合使用。3.2tzt-1087对小鼠肿瘤细胞毒活性和血管毒性的作用由于D10在Ⅱ期临床验证中未获得预期的结果,而且其化学结构复杂,低水溶性难以利用,D10衍生物的研究受到重视,如TZT-1027(auristatinPE)和auristatinPYE在临床显示出显著的治疗效果。TZT-1027是完全合成的D-10衍生物,用苯乙胺取代Doe单位,扩大了抗肿瘤谱。在细胞分裂期通过化学键连接到到微管蛋白上,干扰微管聚合及稳定性,使细胞从G2期到M期的分化停滞,导致细胞凋亡。Watanabe等将TZT-1027与其他抗癌药如紫杉醇、阿霉素和长春新碱分别作用于体内乳腺癌肿瘤模型,结果显示TZT-1027的抗肿瘤活性明显高于其他抗癌药物。此外,TZT-1027也能通过抑制血管生成来破坏肿瘤中的血管杀灭肿瘤细胞。将TZT-1027作用于小鼠肿瘤模型3h后,在肿瘤的血管系统中血液流动受到阻碍,随之发生继发性血管断裂坏死,导致肿瘤细胞因缺氧而死亡。TZT-1027的分子结构见图2,对癌症细胞表现出高效的细胞毒活性。在Ⅰ期临床试验中,Yamamoto等对早期软组织肉瘤患者静脉注射TZT-1027,检测其最大耐受剂量,逐渐从0.3mg/m2增至2.1mg/m2,每周1次,3周为1个周期。结果显示TZT-1027为安全、有效的抗癌药物,血液毒性也在临床控制范围内。Horti等对小细胞肺癌进行的Ⅰ期临床试验中,发现TZT-1027的最大耐受量为4.8mg/m2,每3周注射1次。目前,TZT-1027已进入了Ⅱ期临床试验阶段。AuristatinPYE是以吡啶基团取代D10的Doe单位,作用机制也是通过抑制微管的聚合,使其从G2期到M期分化停滞,导致肿瘤细胞凋亡。2005年以来,Shnyder等对auristatinPYE的细胞毒活性和机制做了深入研究,发现在μmol浓度范围内,auristatinPYE能够显著抑制微管的聚合从而抑制肿瘤生长。为了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Shnyder等还观察了auristatinPYE对人结肠癌模型体内和体外的效果,将auristatinPYE和D10分别作用于DLD-1和COLO2052种人类结肠癌细胞系,体外给药96h后auristatinPYE对上述2种细胞的IC50分别为4.4nmol/L和1.2nmol/L,而D10均为0.3nmol/L,提示体外实验中auristatinPYE的效果低于D10。但在体内试验中,可以观察到auristatinPYE给药后的裸鼠体内肿瘤体积明显缩小,其机制可能是血管抑制作用。临床前研究的结果促进了进一步的临床试验。3.3半胱氨酸残基偶联随着单抗药物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对D10衍生物与抗体的偶联进行了更多的研究,并在抗癌治疗的临床试验中显示出良好的前景。目前,已进入Ⅱ期临床试验的有SGN-35(图3)和CR011-vc-MMAE等,其中对SGN-35的研究较为详细。SGN-35由含有D10衍生物的一甲基-auristatin-谷氨酸(monomethylauristatinE,MMAE)通过二肽交联剂与抗CD30抗体(即cAC10)分子链内还原的半胱氨酸残基偶联,形成cAC10-Val-Cit-MMAE偶联物,针对霍奇金病细胞中的CD30抗原和癌细胞中的LeY抗原。在动物体内实验中,SGN-35的治疗剂量和完全治愈剂量仅为最大耐受剂量的1/200。在对22名霍奇金病患者进行治疗,剂量为1.2mg/kg,45%的患者达到部分缓解,其中23%完全消退,86%的患者治疗后有好转。现已可以确定SGN-35具有最低限度的免疫原性,大多数患者可以接受至少6个月以上的治疗。还有一些D10衍生物及其偶联物正处于Ⅰ期临床试验阶段。如MEDI-547,将一甲基-auristatin-苯丙氨酸(monomethylauristatinF,MMAF)和抗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EphA2的单抗1C1通过不裂解的交联剂偶联,又称MEDI-547,可刺激半胱天冬酶-3和半胱天冬酶-7活化。EphA2在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及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细胞上过度表达。在体外试验中,MEDI-547能降低子宫内膜癌细胞系中Hec-1A和Ishikawa细胞活力,加速其凋亡。在体内试验中,MEDI-547能诱导EphA2降解,能有效的抑制肿瘤的生长,抑制率达86%~88%,且能降低肿瘤的转移率。在I期临床试验阶段,对具有复发性或难治性实体瘤的成人,每3周1次或每周1次,以21天为1个循环,以静脉注射MEDI-547的最高剂量确定MEDI-547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并可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细胞有EphA2表达的患者。4单克隆抗体偶联使用对临床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