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八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八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八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八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八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2022-2023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八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28.0分)1.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A.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2.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是在()A.北伐后 B.西征后

C.定都天京后 D.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后3.近代中国许多报刊杂志在传播新思想、新知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图所示报刊主要宣传了哪种新思想()A.民主科学

B.维新变法

C.师夷长技

D.自由平等4.近代史上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其中赔款最多的条约是()A.《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 C.《南京条约》 D.《天津条约》5.下面是某史书第二十章的目录,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做该章标题的是()第二十章?……350

(一)武昌起义3……50

(二)清帝退位……151

(三)历史意义……354A.君主立宪 B.走向共和 C.军阀割据 D.国家统一6.2011年我国两会的主题是“民生”,人大代表提出了“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孙中山在中国近代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他的这一主张是()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7.下图是某校同学排练的历史课本剧的演出顺序。据此,推断该剧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演出顺序第一幕:巴黎和会;第二幕:街头演讲

第三幕:学生罢课;第四幕:工人罢工A.五四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8.下列口号提出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自强”与“求富”

②“民主”与“科学”

③“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④“和平、民主、团结”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②④③ D.③②④①9.201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90周年。90载艰苦卓绝,90载荣耀辉煌。下列图示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艰苦奋斗,领导人民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其中发生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红军长征 C.百团大战 D.重庆谈判10.下更对中国近代史上一些重要历史事件的认识或评价,不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公车上书--拉开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C.五四运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秋收起义--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11.在如图所示战役中,刘伯承号召大家:“面前即使横着刀山火海,我们也必须打过去!狭路相逢勇者胜!”这次战役是()A.辽沈战役

B.挺进大别山

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12.探寻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事件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选项原因结果A洋务运动开始了政治民主化进程B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C国共第一次合作抗日战争的胜利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停止A.A B.B C.C D.D13.中西两种文明的交流碰撞,有力地促进了近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下列人物与其成就的连线,不正确的是()A.聂耳--写成《黄河大合唱》 B.张謇--创办大生纱厂等企业

C.魏源--编成《海国图志》 D.詹天佑--设计并修筑京张铁路14.梁实秋在《过年》一文中曾回忆道,早在民国建立前一两年,家中除岁方式已然做了“维新”。“我不再奉派出去挨门磕头拜年,我从此不再是磕头虫儿。”促使春节习俗发生变化主要是因为()A.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西方文化和民主思潮的影响

C.民国政府移风易俗,革除陋习 D.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二、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15.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请回答:(1)说一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的依据。(2)“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指什么?为什么说“黑暗依旧”?(3)你如何理解“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4)从20世纪早期的中国历史进程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16.近代以来,随着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民族工业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图

材料二从1912年到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有六百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超过了过去的半个世纪.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此外,火柴、榨油、造纸、化工等轻工业,也发展迅速.

(1)据材料一,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具有什么特点?

(2)据材料二,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高峰在何时?造成此时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17.【图谋民族解放】

阅读下列材料,可以得到什么启示,并以此写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结构完整,字数150-200。

材料: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接连而起,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而告终。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我们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摘自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将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归结为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而鸦片战争发生的真正原因是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和掠夺工业原料,因此材料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故选:B。

本题考查鸦片战争。

本题以鸦片战争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2.【答案】B【解析】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正式建立与清廷对峙的政权。通过北伐、西征,1856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是在西征后。

故选B。

本题以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史实。3.【答案】B【解析】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创办《万国公报》,通过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继续宣传维新变法,后来,他们又把《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

故选B.

本题考查维新变法运动的知识.

维新变法在社会上主要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4.【答案】B【解析】据所学知,近代史上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其中赔款最多的条约是《辛丑条约》.1901年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其中规定,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4.5亿两。

故选:B。

本题考查《辛丑条约》的相关知识,关键词是“赔款最多”.

注意识记近代中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影响.5.【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第二天清晨,起义军完全占领武昌城.12日,起义军完全控制武汉三镇.史称“武昌起义”.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清朝统治土崩瓦解。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凯软硬兼施的威逼下,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统治的结束。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所以最适合该章的标题是走向共和,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与题意不符。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武昌起义、清朝统治的结束、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中国革命逐步走向共和的过程。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武昌起义、清朝统治的结束、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的相关史实。6.【答案】D【解析】题目直接设问考查孙中山在中国近代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的主张。题目给出的四个选项,“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创立民国(民权),平均地权(民生)”是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其中体现孙中山民生主张的是平均地权。

故选:D。

本题考查了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与三民主义。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识记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与三民主义。7.【答案】A【解析】1919年5月4日,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了中国,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三千多人,在天安门前集会演讲,随后举行游行示威,他们要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史称“五四运动”。北洋军阀政府进行镇压,逮捕学生三十多人。第二天,北京学生举行总罢课,全国各地学生也纷纷支持北京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6月初,北京学生上街进行爱国宣传,北洋政府逮捕学生八百多人。消息传到上海,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支持学生斗争。工人阶级参加斗争,起到了巨大作用。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因此,该历史剧的各幕都与五四运动有关。

故选:A。

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的内容。1919年5月4日,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了中国,五四运动爆发。

本题主要让学生掌握五四运动的导火线、经过、初步结果。8.【答案】A【解析】排序题可以先确定第一项和最后一项,然后再对其中任意两项进行排序,最后结合实际选项进行排除。①“自强”与“求富”是洋务运动时期的口号,②“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口号,③“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是五四运动时期的口号,④“和平、民主、团结”是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口号。其发生的先后顺序为:①②③④。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了近代出现的一些口号的顺序.

注意近代出现的一些口号的顺序的识记.9.【答案】B【解析】从图示看国共十年对峙是在1927-1937年,四个选项中,A项北伐战争发生在国民革命时期,C项百团大战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D项重庆谈判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B项红军长征发生在1934年,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故选:B。

本题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和对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认识.

本题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10.【答案】D【解析】A.鸦片战争使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康有为和梁启超联合在北京参加科举的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进行“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C.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领导中国人民继续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1927年8月1日,中共领导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共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开始.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史上一些重要历史事件的认识或评价.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起义开始时,他们攻占了一些县城,但由于城市里敌人比较强大,工农革命军损失惨重,毛泽东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式,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这一专题中的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相关内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1.【答案】B【解析】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所示战役中,刘伯承号召大家:“面前即使横着刀山火海,我们也必须打过去!狭路相逢勇者胜!”这次战役是挺进大别山。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挺进大别山,刘邓大军从国民党重点进攻的山东和陕甘宁解放区中间发起进攻,“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刘邓大军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严重地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B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考查挺进大别山。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解放战争的重大事件以及意义。12.【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共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D项正确;洋务运动主要学习西方的技术,开始了经济近代化进程,排除A项;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而不是封建专制制度,排除B项;国共第二次合作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考查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西安事变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掌握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及其影响,特别是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相关史实。13.【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信息“人物与其成就的连线不正确的”,结合所学知识:《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是田汉,曲作者才是聂耳。

故选:A。

本题考查的是近代科技思想文化的知识点,应把握近代科技思想文化的成就。

解答本题要熟记近代科技思想文化成就的有关内容。14.【答案】B【解析】近代中国的大门被资本主义列强打开,但同时欧风美雨也把世界创造的文明带到中国。近代中国人在社会生活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辛亥革命后的民国时期中国的社会习俗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据题干内容及所学知识可知,促使春节习俗发生变化主要是因为西方文化和民主思潮的影响。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促使春节习俗发生变化主要原因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促使春节习俗发生变化主要原因的相关史实。15.【答案】【小题1】(1)根据所学知识,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该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所以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

(2)根据所学知识,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划过了一道闪电,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后来建立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中国的半殖民地半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国家和人民悲惨的命运仍在继续.

(3)根据所学知识,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一大在上海举行,中国共产党成立了,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中国迎来了曙光.

(4)根据所学知识,20世纪早期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但一次一次的失败,说明了民族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故答案为:

(1)《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

(3)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4)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小题2】【小题3】【小题4】【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1911年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和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认识.

注意识记《辛丑条约》和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内容.16.【答案】(1)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时民族工业发展不平衡,集中在轻工业方面和沿海地区.另外,发展短暂且艰难曲折;受中国社会性质的制约,整体水平落后.

(2)从材料二可知,从1912年到1919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达到了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高峰.造成此时迅速发展的原因是: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改善了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他们的热情;抵制外货、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和“实业救国”思潮也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是艰难曲折的.造成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所决定的.

故答案为:

(1)主要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内地薄弱;以轻工业为主,未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辛亥革命的影响;“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等;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所决定.【解析】(1)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

(2)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及原因.

(3)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根本原因.

解答本题要注意全面把握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史实.17.【答案】由题干材料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史,面对民族危机,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相继对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进行探索,都以失败而告终。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应运而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劈地的大事儿,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了新中国,由此可以得出启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