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的骨关节炎治疗方剂用药规律研究_第1页
基于数据挖掘的骨关节炎治疗方剂用药规律研究_第2页
基于数据挖掘的骨关节炎治疗方剂用药规律研究_第3页
基于数据挖掘的骨关节炎治疗方剂用药规律研究_第4页
基于数据挖掘的骨关节炎治疗方剂用药规律研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数据挖掘的骨关节炎治疗方剂用药规律研究

骨关节炎(oa)属于中医学的“嗜睡症”和“瘫痪性”范畴。中医对骨关节炎的治疗有内治和外治的许多方法。内在治疗以肝肾、散寒除湿、活血通络为基本治疗原则。外部治疗主要用于促进血液循环、消除感冒、止痛和缓解疼痛。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医药内、外治疗OA的用药规律,本文对1989~2006年间各类医学期刊所载用于治疗OA的方剂及个验方进行统计分析整理,旨在研究这些方剂的用药规律,以便在临床治疗OA用药选择方面更具有目的性。1对象和方法1.1国外经验研究以“骨关节炎”、“中药治疗”为检索词,在重庆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1989~2006)、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2006)中检索出,1989~2006年以中医药为主要干预手段的OA治疗临床文献,筛选出对于治疗OA效果显著的方剂,并建立数据库。1.2内容和方法的研究以中药的功效分类,对检索出方剂所用药物进行分类统计,并列举频数居前的代表药物。比较分析内服、外用方剂用药类别和常用药物的差异。1.3统计方法统计学分析方法:频数分析、列联表分析,显著性水平α=0.05(双侧)。统计软件:SPSS13.0。2结果2.1剂量用药分布共有494首方剂纳入研究,内服方215首,共用药137味,用药合计频数3437,每首方剂平均用药:(16.00±2.97)味,外用方剂279首,共用药114味,用药合计频数3035,每首方剂平均用药:(10.88±3.37)味。2.2治疗骨关节炎,依据药物治疗内服方剂药物的功效类别构成215个内服方剂所用药物的功效类别构成及其常用药物,见表1。由表1所示:治疗骨关节炎的内服方剂中以使用补益、祛风寒湿、活血化瘀等类别药物为主。补益药又以补肝益肾、温肾助阳的药物使用为最;祛风寒湿药多使用祛风除湿、解表散寒的药物;活血化瘀药中以温经活血、引血下行的药物为主。2.3治疗骨关节炎的外方药品外用方剂药物的功效类别构成279首外用方剂所用药物的功效类别构成及其常用药物,见表2。由表2所示:治疗骨关节炎的外用方剂中以使用祛风寒湿、活血化瘀、补益等类别药物为主。祛风寒湿药又以祛风除湿、解表散寒的药物使用为最;活血化瘀药中以温经活血、引血下行的药物为主;补益药多使用补肝益肾、温肾助阳的药物。2.4内部和外部药物的比较2.4.1治疗内外执行以增强用药的频数及其列联表分析两类方剂补益、祛风寒湿、活血化瘀等使用较多的类别药物使用频数及其列联表分析结果,见表3。由表3所示:内服方剂中补益药、祛风寒湿药使用频数较多;外用方剂中祛风寒湿药、活血化瘀药使用频数较多,并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4.2苹果果粒的制备两类方剂中前20味常用药物的使用频数及其列联表分析结果,见表4。由表4所示:在内服、外用方剂最常使用的药物当中,威灵仙、桂枝、防风这3味药物的使用频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余17味药物使用频数的差异均具有统计意义。3外以指导药为主3.1研究结果表明:补益、祛风寒湿、活血化瘀等类别药物是治疗OA方剂的主要组成药物,这与中医把OA归属“痿症”、“痹症”范畴,与肝肾亏虚、筋骨失养、风寒湿邪侵袭、痰瘀凝滞有关,属本虚标实、“本痿标痹”之证的观点是一致的。3.2外用与内服方剂用药差异分析结果显示:内服方剂中补益药、祛风寒湿药使用频数较多;外用方剂中祛风寒湿药、活血化瘀药使用频数较多,并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类方剂对药物类别的选择存在差异:内服方剂多选用补虚、祛邪之药,旨在补虚培正,祛邪外出;外用方剂多选用祛邪、散瘀的药物,旨在祛除局部之邪浊,通畅局部的痹阻。3.3两类方剂的前20味常用药物中,除威灵仙、桂枝、防风这3味药物的使用频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余17味药物使用频数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也提示两类方剂对常用药物的选择存在明显的差异。3.3.1补益药是内服方中使用最多的功效类别,其中当归、熟地、杜仲是常用的药物。当归: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既能祛邪又可补虚的中品。《景岳全书·本草正》曰:“当归,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亦血中之圣药也”。中国传统医学认为,当归为血家之圣药,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生肌健骨的功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进一步证明了当归活血化瘀、补血止痛等作用,同时还发现,当归有抗炎、清除氧自由基、保肝利胆、保护肾脏、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熟地:首载于《本草图经》,性味甘、微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血滋阴,益精填髓功效。现代研究表明,地黄的主要成分为梓醇、地黄苷D、麦角甾苷、地黄苷A等,能益肝肾、强筋骨,加强机体细胞物质代谢,抗炎,防止肌肉、骨骼老化,适用于肝肾不足所致腰膝酸痛、骨骼萎弱。3.3.2祛风除湿药是外用方剂使用最多的功效类别,其中透骨草、威灵仙、独活是常用的药物。透骨草:始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性味。其味辛,温。功擅祛风散寒,止痛止痒。用于风寒湿痹,胃痛,牙痛,湿疹,癣疮,蛇虫咬伤等证。现代药理学认为透骨草主要成分水杨酸甲脂,具有解热、消肿、镇痛、抗风湿作用。能够扩张微循环,使炎症易于消退,减少关节积液,改善关节骨端变性及软骨下骨质萎缩,延缓病情的发展。威灵仙:威灵仙,性味辛咸温,功擅祛风除湿、温经络、止痹痛、消痰水,对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屈伸不利有良效。该药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肌筋拘挛、肿胀、疼痛而设,能使筋柔骨正,肿消痛止。独活:独活性味辛、苦,微温,归肾、膀胱经。具有祛风除湿、通经络、止痹痛之功。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主风寒所击,金创止痛,……久服轻身耐老”。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独活具有镇静、催眠、镇痛、抗炎、短暂性降压,并有部分激素样作用。是治疗风寒湿痹,腰膝酸痛,风湿性关节炎,风寒头痛等症的传统用药。3.3.3活血化瘀药是两类方剂中使用较多的功效类别,牛膝、川芎是两类方剂的常用药物。牛膝:性平味苦而酸,既能益肝肾、强筋骨,又能活血化瘀、通利血脉而利关节,性善下行,正如《本草经疏》谓:“走而能补,性善下行”。现代药理发现,牛膝能显著增加大白鼠下肢血管血液的流量,具有扩展下肢血管的作用;不仅能改善微循环,使炎症易于消退;尚能延长痛反应时间,从而起到镇痛作用。故牛膝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时既起到益肝肾、强筋骨作用,又有引经报使之功,一举两得。川芎:《本草纲目》记载,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其功效为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即川芎是一种以疏通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川芎嗪具有中枢镇静、钙拮抗作用。因此,其在治疗骨关节炎时可起到加强镇痛、抗炎作用及改善微循环,能够迅速改善症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多发于中老年,其本当责之于肝肾亏虚,其标为经络血脉痹阻不通。故方剂中多重用当归、杜仲、牛膝来益肝肾、强筋骨、舒经通络,标本兼顾,不仅疗效较好,且可延缓病情的发展。现代药理研究也说明补肾壮骨中药有减少关节积液,改善关节骨端变性及软骨下骨质萎缩、骨质疏松状态,增宽狭窄的关节间隙的作用。在补益肝肾的基础上兼祛风除湿、通经络、止痹痛,迅速改善症状。3.4研究结果还表明,大多的内服方剂虽名称各异,但基本都由独活寄生汤、补阳还五汤等经方加减化裁而成。3.4.1独活寄生汤独活寄生汤为唐代名医孙思邈所创,记载于《备急千金要方》,具有祛风除湿、止痹痛、补肝肾、益气血、通经络之功效。方中以独活、寄生、杜仲、牛膝补肝益肾,壮骨强筋;当归、芍药、川芎和营养血,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党参、茯苓、甘草益气扶脾,又所谓祛邪先补正,正旺则邪自除;然病因肝肾先虚,其邪必乘虚深入,故以独活、细辛入肾经,搜伏风,使邪外出;肉桂心入肝肾血分而祛寒;秦艽、防风为风药卒徒,周行肌表,且又能胜湿。综合全方,祛邪扶正,标本兼顾,可使血气足而风湿除,肝肾强而痹愈。现代药理分析表明,独活寄生汤具有抗炎、镇痛、镇静、解热等功效,对风湿关节炎的疗效与水杨酸相似。3.4.2补阳还五汤补阳还五汤是清代名医王清任《医林改错》中的名方,由黄芪、当归尾、赤芍、地龙、川芎、桃仁、红花等组成,功能补气、活血、通络。方中重用黄芪以大补元气,取气旺血行之义,故为君药,当归尾活血化瘀而不伤血,用以为臣药。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四味,协同当归尾活血祛瘀,同为佐药。地龙通经活络,其性善走,配合诸药以行药势,以为使药。诸药合用,使气旺血行,祛瘀通络。现代药理分析表明,补阳还五汤具有抗渗出性炎症和增殖性炎症的作用,并有增加人体免疫力及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独活寄生汤祛风除湿之力强,兼补肝肾,为风湿偏重之类型的骨性关节炎多用;补阳还五汤补益之效宏,兼破瘀血,为气虚血滞之类型骨性关节炎必备。两方虽然各有偏重,但总体不离攻补兼施,固本培源,扶正祛邪。临床各家临证辨证治疗骨性关节炎,常以此两方加减,用实践提示运用中药治疗骨性关节炎,必须以补益肝肾、培补气血为根本,依据相关伴症,佐以祛风除湿、化瘀血、温经通脉之法。4不同常用抗菌药经研究认为,补益、祛风寒湿、活血化瘀等类别药物是治疗OA方剂的主要组成药物;解表药和祛风除湿药皆起辛香走散,祛除风寒湿邪的功效,故将两类药物合称为祛风寒湿药,其为内服、外用方剂中使用最多的一类药物,威灵仙、独活是两类方剂的常用药物。细辛、桂枝、防风等是内服、外用方剂都较常用的解表药。由于用药目的和给药途经的不同,内服方剂中祛风除湿药多选用桑寄生、秦艽、木瓜等性缓力平之品,而外用方剂中则多选用透骨草、伸筋草、川乌、草乌等性猛力峻之药。两类方剂所用补益药中,均以补血药使用为主,而补阳药、补气药,补阴药的使用频数相近;当归、白芍等为常用补血药,杜仲、骨碎补、续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