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古道的形成、开通和繁荣_第1页
函古道的形成、开通和繁荣_第2页
函古道的形成、开通和繁荣_第3页
函古道的形成、开通和繁荣_第4页
函古道的形成、开通和繁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函古道的形成、开通和繁荣

元陵老路是中国古代连接洛阳和西安东西的“窄带”,是连接中原和西部地区的中心。它的形成、开放和繁荣是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它有着政治和军事原因,需要经济和文化交流,也奠定了其自然和文化地理基础。一、函古籍交通线路的分布众所周知,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和摇篮。自新石器时代晚期直到北宋以前,我国的政治舞台和军事活动的主要场所在黄河下游和黄河中游的泾渭平原。在这个区域内形成了中心城市长安(包括丰镐和咸阳)和洛阳。长安与洛阳是我国古代两大都城,两地相距仅800里,历史上的关系也最为密切。西周都镐,又作洛邑,藉以控制全国。西汉都长安,实以洛阳为陪都。东汉都洛阳,长安为西京。隋唐时期长安与洛阳为东西二都。从西周到汉唐,长安与洛阳作为东西两京的时间近千年,到了隋唐时期,东西两京的关系更是达到了巅峰。历史时期,从长安东出的大道主要有三条,即濒渭河南岸、黄河南侧而东趋向洛阳的两京道(两京驿路)、沿丹灞谷地趋于东南的武关道和自蒲津东渡黄河的蒲关道。这三条大道均可以抵达洛阳,进入广袤的东部平原,但只有濒渭河南岸、黄河南侧而东的两京道距离最短,路线几乎是笔直的。因此,两京道是长安洛阳间最为近捷的道路。可是两京之间有豫西山地阻隔,形成天然障碍,交通极为困难。崤函古道交通线路的分布及其分合变迁,即与这一地理形势有密切关系。由长安东出,沿渭河南岸,经临潼、渭南行至华阴县孟原,进入豫西山地。从黄河、渭河交汇处西安东至郑州以西的这片山地都称作豫西山地。豫西山地是秦岭主干向东延续的余脉。秦岭经陕西南部延伸到河南西部后,明显地呈现出余脉的特点。一方面山势显著降低,另一方面山脉分支解体,完整的山脉分成数支,犹如扇形似地分成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平行延伸的五座古生代山脉——北为小秦岭、崤山,中为熊耳山和外方山,南为伏牛山。各山脉丛集于豫西,构成海拔高达2000米的雄伟山岭,向东则地势逐渐降低,山体变得分散、破碎,构成低山丘陵地,最后没于河南东部的冲积平原。在山脉之间有独立的水系分布,山脉与水系相间排列,每条较大的河流又都与一些山间盆地相串通。其中较大的盆地有西北部的三门峡盆地,东北部的宜(阳)洛(宁)盆地。黄河是境内最大的一条河流,在潼关以下到三门峡之间,河床由于受到南部豫西山地和北面中条山、王屋山的限制,黄河河水流速加快,河床左右摆动的余地很大。主要是对南岸侧蚀冲刷,制约了古代交通线路的分布。而发源于山地的众多河流在山脉两侧分流,向西北注入黄河,向东南流入洛河。河流中上游下切作用强烈,在山区形成许多深窄的V形谷、深切U型谷等。河流之间均为山间谷地,著名的有黄河谷地、弘农涧河谷地、涧河谷地和洛河谷地等。在秦岭的五座余脉中,北支的崤山是规模较大的一支,它西南端与华山相连,西北面有弘农涧河谷地分割,东南面被洛河谷地所截,大致分布在弘农涧河与洛河之间,主峰高达1500-1900米,沿黄河南岸向东北蜿蜒伸展。余脉直逼洛阳之北黄河南岸,称为邙山,长达160余公里,宽约40-50公里,构成了洛河与弘农涧河的分水岭。民谚说,“崤山无头,秦岭无尾”,崤山既西与秦岭绵延相接,又东连邙山,南合伏牛,北临黄河,巍峨横亘数百里,其对东西交通的影响最大,构成了崤函地区主要的地理障碍,也制约着古代交通线路的分布。明人张瀚《松窗梦语》云:“沔池至陕州之桃林,经硖石,皆从山径中行。至硖石,两山相夹,危石嵯峨,中一泥泞路耳。由灵宝、阌乡至潼关,亦皆山路。沿河至关,则河流山峙,自昔称雄,非复向所见之山冈关隘矣。”崤函古道交通路线起自潼关,大致可分为两段。自潼关进入豫西山地,沿黄河南岸,经桃林塞,过稠桑塬,出函谷关,渡弘农涧河,经灵宝老城抵陕州,这是西段,称为“函谷道”,因其道路主要沿黄河南侧而行,亦称“黄河南岸道”。潼关在关中盆地的东端,南阻华山向东延伸的余脉,北濒渭水、黄河,当河山之咽喉,号称“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自然成为盆地东侧的门户,崤函古道西段的起点。潼关东去,西岳华山向东延伸的小秦岭直抵弘农涧河西岸,耸峙于黄河之南,形成黄河长廊谷地。构造上是一个地势低洼的地堑盆地,延展于小秦岭、崤山和中条山之间,其间的灵宝至陕县段为宽谷地段,处于三门峡盆地之中,普遍发育有三级堆积阶地,自西向东沿河分布,地势呈阶梯状级级上升至黄土台塬面。由潼关向东沿小秦岭和黄河南岸的黄土原,古称“桃林塞”,主要有六个大塬组成,自西向东依次是堡里塬、郭村塬、程村塬、娄底塬(阳平塬)、焦村塬(西塬)和铁岭塬(东塬),海拔500-700米。这些呈台地形态的黄土塬均向北微倾,一直延伸到黄河岸边,与河谷阶地相接,黄河擦着塬的边缘流过,侧蚀强烈,形成了高出阶地30-50米左右的黄土陡崖,这就使得黄土塬下、河水之滨不能形成东西向交通路线所进行的地面,所以东西交通道路只能横穿黄土塬顶面,别无选择。可是,黄土塬亦非易行之地。灵宝境内发源于小秦岭的河流,自东向西有七大河流:双桥河、枣香河、阳平河、沙河、弘农涧河、灞底河、好阳河,均自南向北直接流入黄河,呈东西向带状排列的黄土塬受南北向河流长期侵蚀切割,形成无数壁立陡崖,成为东西交通的严重障阻。穿切黄土塬最长的一条河流是弘农涧河,发源于小秦岭和崤山间,大致向北流,于灵宝老城入黄河。它穿切的塬就是著名的焦村塬,历史上曾称稠桑塬、西塬。受弘农涧河和沙河长期侵蚀切割作用,塬的东西两面形成隘口、冲沟,沟底与塬顶的相对高度有300-500米不等,绝岸壁立,极难攀登,从而增加了险要的程度,形成军事上易守难攻的有利地形。古代道路通过焦村塬的交通孔道仅能依赖“V”形冲沟。《西征记》云:“路在谷中,深险如函,故以为名。其中劣通,东西十五里,绝岸壁立,崖上柏林荫谷中,殆不见日。……东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号曰天险。”西汉以前的函谷关就设在谷口灵宝老城西南十余里的地方。古人所称“桃林塞”,即是指潼关以东逶迤而至于秦函谷关之间的穿越诸黄土塬的槽式道路,它以此间谷道两旁及其以南焦村塬的桃树成林而得名。出函谷关,涉弘农涧河,灵宝老城即桃林县故址,建于黄河南岸,与函谷关隔弘农涧河东西相望。弘农涧河中上游贯穿朱阳盆地,有支路通往南部山区。中下游则切入黄土塬和河谷阶地之间,沿弘农涧河河谷可南通虢州(今灵宝市区城关镇,即虢略镇),北达灵宝老城,是为函谷道的一条支线。自灵宝老城以东至陕州故城,黄河南岸阶地地势平缓,古道便利用这一有利地形,沿阶地行进。陕州故城在一环水高地上,西扼函谷,东控崤坂,据“关河之肘腋,扼四方之襟要”,地当水陆要冲,正是掌握古代关东通往关中平原之咽喉,故以“陕”为名。陕者,隘也,道路险峻难以通行之谓也。崤函古道自陕州故城向东基本穿行于崤山之中,为古道东段,称“崤山道”。崤山主峰地段在今卢氏县官道口东北至陕县硖石以东,两侧受断层影响,山势高峻雄伟,山脊呈锯齿状,海拔大都在1300米以上。硖石以东,属崤山的尾闾地段,山体不甚完整,地势较为低缓。崤山的形成是由于褶皱和断块的联合作用,因之其间河流谷地较为发育,主谷与山体平行相间,并穿过一系列的山间盆地。发源于山地的河流在山脉两侧分流,向西北注入黄河,向东南流入洛河。切穿崤山的河流是没有的,因此,古代为了地形上的便利,便不得不选择比较长一点的河谷道和与河谷呈串珠状相连的山间盆地。也正因此,由陕州故城东出至洛阳的道路便分成南北两途。北路是由陕州故城向东,沿青龙涧河,过交口、硖石,再沿涧河河谷,经渑池、新安东行,出汉函谷关至洛阳。陕州故城南临青龙涧河,青龙涧河古称橐水,有一支流交口河,古称渎谷水,发源于陕县张茅,西至交口,入于青龙涧河,然后西北流,绕陕州故城南城墙外到城西注入黄河。崤山受交口河的切割,沿河谷形成一条隘道,直通陕州故城。交口河以东,崤山自张茅东至观音堂豁开,成一狭路,古代道路便利用河谷道路艰难通行。硖石十里庙至观音堂一带为古道最险之处。《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崤有二陵,……其北陵,文王避风雨也。”文中所言北陵,隋唐时称东陵,即在此地。晋人戴延之《西征赋》曰:“崤山上不得鸣鼓角,鸣则风雨总至。自东崤至西崤三十里,东崤长坂数里,峻阜绝涧,车不得方轨。西崤全是石坂十二里,绝险不异东崤。”渑池与崤山地处为近,皆称险要,总名崤渑。由于处于崤山主峰地段,群山挟古道而行,道路盘曲如羊肠,不时穿行于绝壁之间,故有“崤塞”、“渑崤狭间”和“渑隘”之称,是潼关以东最险峻的一段,其险峻程度甚至超过函谷关。其险绝形势自古依然。元代连伟所撰《修古崤陵便民路碑记》载:“(硖石驿)东撤永宁县界旧县者约九十里山势崔嵬,怪石横突,尤虎踞豹蹲之猛,细路萦纡,或蟠峻坂,或逗幽谷,若修虺长蛇之状,崎岖艰险未易以形。后有涧河,水乱流时,或湍悍湫底,如怒蛇之奔走,其孰敢凭往涉之,如是岩峭极多。”王家宾《瑞王之国揭帖》曰:“从观音堂如硖石一带,陡坡倾崎石骨跷确,田车所过尚需数人相挽而升,一遇摧折未有不破辕断辐者。逶迤而西为分水岭,为张茅镇,两壁山岸如削,居中仅一鸟道,仰视数十丈,傍岸又系深谷,俯瞰亦数十丈,人必肩摩,车难方轨,王者乘舆能飞渡乎?……由七里入疆,偶有坦途,纵不得深长而迁就营度或堪棲止。自此而十里石壕二十里硖石,经二陵履巉崖披蒙茸涉巢经,历三十里卫家岭迂回曲折,……自此二十里横渠坡狭路一线矣。二十里州治转城南而紫龙沟跨鸡足山而涧河叠石千障矣。”清代陕州知州张天德在《硖石山修路记》中称:“自硖石抵乾壕,往东来者称苦,不啻走孟门太行山间,盖其山尽石,险山巇巉岩,峣崅崎岖,居平风日晴明望之且魂摇而目悸,值阴雨则益甚。”过了硖石东北,道路就沿着涧河河谷而行。涧河是洛河最大的一条支流,古称涧水、谷水,名称所指代有变化,现所称涧河发源于陕县观音堂,长104公里,于洛阳市瞿家屯入洛河。谷水,发源于渑池县崤山以东的马头山谷,长90公里,至洛阳的会孝河,东南注入洛河,现与涧河汇为一流,通称涧河。涧河一路向东过崤坂,都是高山深谷。一直到达新安县,再往东出崤山,地势开阔起来,于洛阳汇入洛河。受涧河切割,崤山至陕县、渑池交界处,形成涧河谷地,贯穿渑池、义马盆地和新安盆地,其位置正与西面崤山连成一线。崤山以涧河谷地为界,分为两干,界南谓西崤山,俗称南大岭,界北谓东崤山,所谓崤山道即指东西山间的谷道而言。崤山向东延伸,逐渐低落分散,至新安县城东而止,地势开阔起来,是山脉的浅山丘陵地,正当涧河谷道之要冲,地处东西孔道之道口,汉武帝元鼎中移函谷关于此,扼守这条通道。崤山南路是从陕州城出发沿青龙涧河东南行,过交口后,溯雁翎关河,越崤山,穿雁翎关,沿永昌河东南行,再循洛河谷地达宜阳,东行至洛阳。崤山在陕县东南雁翎关附近低落分散,成为低山丘陵。雁翎关为古道最险之处。明天启四年王以悟《雁翎关翟马二位修路碑记》称:“古雁翎关巉岩险阻,盖以先崤函而称重。”雁翎关河古称安阳溪水,源于雁翎关,西北流至交口,入于青龙涧河。永昌河今名连昌河,古称昌涧水,发源于陕县宫前乡雁翎关东坡,流经宫前、大延洼、西李三乡,东南流向宜阳三乡镇入于洛河,全长54公里,其上游崇山峻岭,绝壁深涧,十分险峻。中游地势逐步狭窄,山势渐趋陡峭。下游地势开阔,地势平坦。永昌河的西北恰与青龙涧河的支流雁翎关河相对应,崤山丘陵受此二河的侵蚀,形成了一条隘路,沿雁翎关河、永昌河谷,进入洛河谷地。洛河发源于陕西蓝田,自卢氏入河南,流经洛宁、宜阳二县,入洛阳,在巩义注入黄河。洛河谷地自三乡永昌河口至洛阳,海拔高度120-250米,地势平坦,水流平缓,适合道路通行。古道沿洛河北岸和南岸东至洛阳。崤山南路,也被称为福昌古道(1),它比北路迂远,路程稍长,但它的好处有两点:1.道路虽亦险隘,但相对平易,远没有北路那么陡急;2.沿途风光颇具特色。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称:“自新安以西,历渑池、硖石、陕州、灵宝、阌乡而至于潼关,凡四百八十里。其地皆河流翼岸,巍峰插天,绝谷深委,峻坂迂回,崤函之险,实甲于天下矣。”如此艰险,交通不便,但舍此别无选择。崤山南麓以洛河为界,洛河以南有熊耳山、外方山、伏牛山横亘,山峰尖耸,山坡陡峭,这三条山脉相互连接、交汇,其间没有明显的界限,故熊耳山、外方山亦被视为伏牛山之一部分。要翻越这样的高山难度较大。崤山北麓紧接黄河,隔河就是中条山。黄河自晋陕峡谷南流至潼关受秦岭山地阻挡,形成一个90度的大折转,冲向东方,在崤山和晋西中条山之间,冲开一道黄土峡谷———豫西峡谷。河道北岸狭窄,南岸地面广阔,自成坦途。因此,无论是崤山以北或是以南,河流纵横,重山叠嶂,行旅都极为困难,由此绕道南北联系长安、洛阳两大古都,都是比较困难的。只有一条濒黄河南岸、穿越崤山的通道才是东西往来最为捷近易行的道路。崤函古道东西全长约200多公里(1),蜿蜒于豫西山地,穿行于崤山和涧河、洛河河谷之中。其间虽然有相对高度较大的险峻山峰阻隔,但也都有孔道可行,因而从地形上讲,整个行程是可以畅通的。崤函古道经过的地区,地处黄土高原东部边缘,大部分为中山丘陵,逐步降低的地势和东西展布的地貌格局,为人类的迁移和流动提供了通道。全区气候的大陆性十分显著,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有明显垂直变化。河流纵横交错,河网密布。众多的黄河支流将黄土高原分割成数个巨大的黄土塬,土壤肥沃,形成旱作农业,山地和低湿地林木茂盛,成为多种植物区系交汇的场所。崤函古道上的艰难跋涉者从而可以获得充足的食物和饮水补给。这些就是崤函古道开通和繁荣的自然地理基础。二、两京王分析方法仅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并不能成为声息相通的交通脉络。崤函古道的形成和发展,还取决于我国古代政治经济地理形势和都城格局的演变。自夏商至隋唐的三千多年间,黄河中下游两岸既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又接近各王朝版图的地理中心,一个政权若能牢固掌握这一片地区,也就足以控制全国。在这个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形成了两大中心城市长安(包括丰镐和咸阳)和洛阳。自西周初年,周公开创丰镐和洛邑东西两京制度后,直至北宋,只要国家不陷入分裂,历代建都基本上都是洛阳、长安轮换作为全国政治中心之国都。更为神奇的是,在历史上首都交换的同时,又以长安与洛阳为东西都,即当一方作为国都时,另一方也往往成为与之并存并重的国都或对方的陪都。在唐末以前以洛阳为陪都的6个朝代中,仅有商、后赵分别建都在郑州商城和邺,其余四朝皆都长安,时间合计186年,占这一时期洛阳陪都史的67.3%。而“在以长安为陪都的六朝中,也仅有后赵、赫连夏国分别建都在邺和统万,其余各朝全部都于洛阳,共计271年,约占长安陪都史的94.43%”。《汉书·地理志下》曰:“初洛邑与宗周通封哉,东西长而南北短,短长相覆为千里。”长安、洛邑东西两京制的建立,在千里王畿之间,形成了东西“双都轴心”。东西两京之间是中国古代政治地理版图上重要的“轴心地带”。尽管最初出于巩固周王朝政权的考虑,但一旦这一“双都轴心”的东西两京结构形成之后,便会对当时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诸方面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因而也不可能不引起交通的连动效应,尤其是沟通和连接东西两大都城之间的王畿通道——两京道。对于王朝版图而言,“两都轴心”就如一个哑铃,东西两都分处哑铃两端,在周围分别构成东西两大都城圈,双都之间的王畿通道——两京道即是连接两铃端的铃杆,由此将东西两大都城圈连为一体,彼此相互呼应,相互补充,相互配合,一同构成范围更大、力量更强的都城圈,并一同在全国版图中发挥轴心作用。而对交通版图来说,亦因此形成向天下四方伸展的交通格局:以连接长安、洛阳两京的古道为枢纽,自此轴心向四方辐射,构成一个巨大的交通网络。如果把这个巨大网络比喻为密布人体的血管,那么两京之间的王畿通道——两京道就好比联通心脏的那条最粗壮的血管,在整个交通体系中居于关键位置,成为沟通和连接东西两大都城之间声息相通的脉络,不可有一日阻塞,历来备受重视。崤函古道的形成和发展,走向与布局,即取决于上述我国古代政治经济地理形势和都城格局的演变。前已说明,自先秦时期开始,从关中长安到河南洛阳一线的两京之间,就已被视为“天下之中”,是中国古代政治地理版图上最重要的“轴心地带”。而崤函地区地处两京之间,与长安和洛阳距离都不远。为了真正地将两京联系起来,有效地发挥两京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西周建立后即将长安与洛阳间的道路规划成宽阔平坦的干道。杨升南先生认为史籍和西周青铜铭文恒见的“周行”、“周道”之语,即是指王国中心地区成周通向各地的平直宽阔的道路,其中,从丰镐到成周之路,中经郑(今陕西华县)穿崤山谷地而进入伊洛平原。“周行”、“周道”是由周王室修筑,通向王室各地(各诸侯国境内)的一种道路的专称,具有平直宽阔的特点,可容四马驾的大车通行。《诗经》称,“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四牡騑騑,周道倭迟”。“周行”、“周道”既是西周王室的生命线,也是国家交通的中轴线。《诗经》上说:“唯北有斗,西柄之揭。”是说天空北面有北斗,周道像一把朝西的勺柄,连结了七星。由于这条周道具有独特的历史地理和人文环境的优越性,致使西周而后的东周、秦、汉和隋唐等朝的政治文化重心,都特别刻意地置放在这条轴线上。两京之间大规模的经济文化交流、军事外交活动和人员物资聚散,极大地推进了这条道路的建设。秦汉时期,除周道继续发挥其中轴线的重要作用外,又发展了黄河三门峡漕运,把崤函古道陆路交通和水运交通有效地连接起来。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发展的鼎盛时期,交通自然也不例外。隋唐以长安与洛阳为东西二都,是皇帝的东西二宅,全国的道路网以两京为中轴线向四面八方辐射,通途大道上广泛设置馆驿,构成了以长安与洛阳为中心的、遍布全国各地的驿站系统。唐贞元二年(786年)十二月,朝廷更明文规定了这条道路全国第一的法定地位:“从上都至汴州为大路驿,从上都至荆南为次路驿。”所谓“大路驿”的西段即我们所说的崤函古道。自洛阳、长安辐射出去的道路,可达两河、山东、江淮、荆湘、岭南,可通中亚、西亚诸国。两京之间帝王、官吏、军旅、商贾往来频繁。唐代诗文中留下不少记载,如“长安城东洛阳道,车轮不息尘浩浩”,“如闻两京间驿家,缘使命极繁”,“来去腾腾两京路,闲行除我更无人”,其交通的繁忙,由此可见一斑。崤函古道不仅是连接东西两京之间的一个庞大的交通运输网;也不是一条单纯的运输道路,而且是一条政治纽带和文化纽带,同时也是连接东西两京之间的一个重要的经济纽带,一条通西域、达中原的中外交流的友谊纽带,一条重要的军事交通战略线。柳宗元《馆驿使壁记》“由四海之内,总而合之,以至于关;由关之内,束而会之,以至于王都”的话,恰到好处地指出它在交通上的巨大作用。北宋以后,随着政治中心移向东南并最终定位于北京,崤函古道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其交通功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它仍然是受当时人注重青睐的横贯东西的大动脉。北宋建隆三年(962年)“诏西京修古道险隘处,东自洛之巩,西抵陕之湖城,悉命治之,以为坦途”。元明清时期崤函古道仍然是洛阳、长安之间的重要通道,通过崤函古道的东西大路仍是秦陇、新疆以及川滇通往北京的必经之路。直至民国初期,随着陇海铁路、洛潼公路等的修建,崤函古道才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崤函古道的畅通与运营,自古以来就与国家的盛衰息息相关。不仅经济文化繁荣的周秦汉唐等中央王朝十分重视这条古道的畅通与运营,即便是在古史上所言的分裂时期,各王朝政权与势力对它的重视也同样不减。东西对峙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个突出的地理现象。据史念海先生研究,在隋唐以前的中国历史上,东西对立或分峙的局面曾一再地发生:整个先秦时代是如此,楚汉相争,西汉王朝和东方诸侯国的对立,东魏、北齐与西魏、北周的分峙,也都表现为东西的相抗。而在这些延续不绝的东西对峙中,地理上的山(崤山、太行山等)、河(晋陕黄河等)、关(函谷关、潼关等)、塞(桃林塞等)之险,又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从地理上看,东西对立或分峙主要是在我国第二和第三阶梯之间进行,其争夺的关键是两级阶梯之间的边缘地带,但是两大阶梯之间的边缘地带有豫西山地阻隔,周秦以来,又在山地险要地段设置函谷关、潼关等关隘,使之形势愈加险要,交通极为不便,故而崤函地区便成为双方争夺的中间轴线的交汇之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西周时期,周召二公以陕原为界分陕而治,历史上曾将陕原以东称陕东,陕原以西称陕西,但其自然分界线仍在崤山。战国秦汉时期,人们又以函谷关为界把西起关中泾渭流域,东经齐鲁以达海滨的黄河中下游地带,分为“关东”和“关中”,或以崤山或华山为界,分为“山东”和“山西”,由函谷关西行,崤山山脉尽头,秦岭以北,就是关中。函谷关遂成为东西分野的标志,直到东汉末年潼关取代了函谷关成为东西分野的分界线,不过潼关虽在函谷关以西,却离函谷关不远,也属崤函地区,可视为函谷关道的延长。崤函地区正处在“关东”和“关西”或“山东”和“山西”之间,这两个地区的交通往来,不论是从陆路还是水路,崤函地区都是必经之地。因此,尽管在东西方对立形势下,对立双方尤其是地处西部一方都十分重视崤函古道的开发与建设,将此作为重要的军事交通战略线。周秦设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