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20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3.单项选择题4.多项选择题8.案例分析题单项选择题1.我国刑法分则第四章中明确规定了破坏选举罪,体现了对宪法规定的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切实保护。这体现了刑法的()A.保障机能B.规制机能C.保护机能D.威慑机能正确答案:C解析:刑法的机能,是指刑法的积极作用。A选项中的保障机能是指刑法在惩罚犯罪的同时,也应保障人权,即要求对犯罪的人要准确定罪量刑,又要确保无罪的人不受刑罚权的非法侵害。B选项中的规制机能,是指通过明确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处以何种刑罚,来宣告国家禁止的行为,实现对人的行为的规制或者约束,这是指刑法作为一种行为规范的作用。C选项中的保护机能,是指刑法通过打击犯罪来保护国家、社会和个人法益的机能。通过立法设置的每一个罪名都是为了保护特定的法益,设置破坏选举罪就是为了保障公民政治权利这种法益,因此C选项正确。D选项的威慑机能,不属于刑法的机能。知识模块:刑法学2.甲明知自己的枪法很差,但为了杀乙,也顾不了那么多,遂从100米外向乙开枪,没想到居然打中了乙,致乙死亡。此案中甲杀害乙的罪过形式是()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C.疏忽大意的过失D.过于自信的过失正确答案:A解析: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甲抱着希望乙死亡的态度开枪,并意识到可能会发生乙死亡的结果,在认识因素上是明知可能会发生危害结果,在意志因素上追求结果的发生,完全符合直接故意的标准。甲的罪过形式是直接故意,A选项正确,BCD选项错误。知识模块:刑法学3.甲与乙因生活琐事互相斗殴,乙感到不是甲的对手而逃跑。甲紧追不舍,乙逃出500米后被甲追上。甲用木棒朝乙劈头盖脸打来,情急之下,乙抽出随身携带的水果刀朝甲刺去,致甲重伤。乙的行为()A.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B.构成故意伤害罪C.构成寻衅滋事罪D.不构成犯罪正确答案:D解析: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采取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方法,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正当防卫的目的条件是制止不法侵害行为,所以相互斗殴行为一般不能构成正当防卫,但是如果一方已经放弃斗殴而逃跑,另一方继续实施加害行为的,可以对其正当防卫。本题中,乙已经放弃斗殴行为,甲仍继续实施加害行为,并用木棒劈头盖脸打来,很可能造成他人重伤后果,因此,乙正当防卫将其刺成重伤,没有超出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属于正当防卫,乙不构成犯罪。D选项正确,ABC选项错误。知识模块:刑法学4.刘某父亲病重,刘某担心其继母分得父亲遗产,于是买了一盒阿胶用毒药浸泡,意图杀害继母。刘某将阿胶交给继母数日后,心生悔意,于是打电话告诉继母事情真相。继母告诉刘某说,她已经发现阿胶有异,早将其丢弃,刘某的行为属于()A.犯罪既遂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D.不构成犯罪正确答案:B解析: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是犯罪的终局状态,具有不可逆性。继母将有毒的阿胶扔掉,刘某已经构成犯罪未遂,不能再成立中止。知识模块:刑法学5.下列犯罪分子中,应当认定为从犯的是()A.实行犯B.帮助犯C.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D.聚众犯罪的首要分子正确答案:B解析:实行犯根据其起的作用大小可以分为主犯和从犯。A选项错误。对共同犯罪人,按照分工可以分为实行犯、帮助犯、教唆犯,帮助犯均是从犯。B选项正确。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都是主犯。C选项错误。聚众犯罪的首要分子有两种情况:(1)如果聚众犯罪中聚众者只有一个人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共同犯罪,无所谓主犯,更没有从犯。(2)如果聚众者为二人以上,则构成共同犯罪,此时要根据行为人作用大小认定主犯,当聚众者都起主要作用时,皆为主犯;当聚众者的作用有主次之分时,则起主要作用者为主犯。D选项错误。知识模块:刑法学6.关于刑法中法条竞合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A.法条竞合关系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一些条文之间在内容上存在交叉关系B.对法条竞合关系的处理原则是,在一般情况下依照特别法条优于普通法条的原则,适用特别法条C.诈骗罪与信用卡诈骗罪之间存在法条竞合关系D.行贿罪与受贿罪之间存在法条竞合关系正确答案:D解析:法条竞合,是指由于刑法的条文存在交叉或重复关系,某一行为符合数个法条规定的犯罪构成的现象。A选项正确。法条竞合的处理原则是特别法优于一般法,在法有特别规定的情形下,依照法律的规定。B选项正确。诈骗罪属于一般法条,信用卡诈骗罪属于利用信用卡实施的诈骗罪是诈骗罪的特别法条,二者是法条竞合关系。C选项正确。行贿罪与受贿罪在客体、客观方面、主体、主观方面均不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罪名,不存在法条竞合关系。D选项错误。因此本题选D。知识模块:刑法学7.“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体现的是刑罚目的中的()A.刑罚报应观念B.预防犯罪C.特殊预防D.一般预防正确答案:A解析:刑罚报应观念是关于刑罚的根据即国家为什么要对犯人动用刑罚的见解之一。刑罚报应观念认为,刑罚是对犯罪的公平报应,在对犯罪科处刑罚的时候,不应当抱有防止犯罪等目的性的考虑。也就是说,即便没有防止犯罪的效果,也必须基于正义的要求而对犯罪人科处刑罚,而不得将对犯人科处刑罚作为“防止犯罪的手段”。这种考虑,通俗地说,就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科处刑罚就是因为行为人犯了罪,而再没有其他任何理由。因此A选项正确。知识模块:刑法学8.2007年甲因犯煽动分裂国家罪,被单处剥夺政治权利1年,2016年又犯参加恐怖组织罪,对于甲()A.应当从重处罚B.应当附加驱逐出境C.由于甲未从事任何恐怖活动,可以酌情宣告缓刑D.由于甲是少数民族,为了民族团结,在执行刑罚过程中,可以酌情从宽适用假释正确答案:A解析:所谓特别累犯,是指因犯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的犯罪分子受过刑罚处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上述任一类罪的犯罪分子。甲构成特别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不得缓刑,不得假释。A选项正确,CD选项错误。只有外国人犯罪,才可以单独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B选项错误。知识模块:刑法学9.拐卖妇女、儿童罪属于()A.学理罪名B.选择罪名C.单一罪名D.不确定罪名正确答案:B解析:学理罪名是刑法理论上根据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内容,对犯罪所概括出的罪名。学理罪名不具有法律效力,而拐卖妇女、儿童罪是法定罪名。A选项错误。选择罪名是指同一刑法分则条款规定的某种具体犯罪的罪状中包含了行为方式与行为对象的多种结合形式,而这些结合形式都可以独立为单独罪名的情况。选择罪名可以包含多种行为方式或者多种行为对象,也可以既包含多种行为方式也包含多种行为对象。拐卖妇女、儿童罪包含了两种行为对象,属于选择罪名,B选项正确。单一罪名是指所包含的犯罪构成的具体内容单一,只能反映一个犯罪行为,不能分解拆开使用的罪名。拐卖妇女、儿童罪,可以分解为拐卖妇女罪和拐卖儿童罪,C选项错误。不确定罪名,是指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使用不同名称的罪名。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法具有确定性,因此在我国现在的刑法中不具有不确定的罪名。D选项错误。本题只需考生掌握选择罪名和单一罪名的区分即可。知识模块:刑法学10.市公安局局长甲调任省政法委专职副书记后,将公务配枪藏于家中,拒不上交。甲的行为应认定为()A.非法持有枪支罪B.私藏枪支罪C.盗窃枪支罪D.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正确答案:B解析:非法持有枪支,是指不符合配备枪支条件的人员,违反枪支管理法律规范,擅自持有枪支的行为。甲作为公安局局长具备配备枪支的条件,所以不成立非法持有枪支罪。A选项错误。私藏枪支,是指依法配备枪支的人员,在配备枪支条件消除后,违反枪支管理法律规范,私自藏匿所配备的枪支拒不交出的行为。甲在调任后便丧失了配置枪支的条件,甲应当将占有的枪支上交,但甲违反枪支管理法律规范,将枪支藏匿且拒不交出,符合私藏枪支罪的构成要件。B选项正确。盗窃枪支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他人占有的枪支的行为。甲藏匿自己占有的枪支,不具有占有他人枪支的故意,不构成盗窃枪支罪。C选项错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一个兜底罪名,只有在不能构成其他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又实施了与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相等价的行为才能构成本罪。D选项错误。知识模块:刑法学11.关于洗钱罪的认定,错误的是()A.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是洗钱罪的上游犯罪B.职务侵占罪不是洗钱罪的上游犯罪C.黑社会性质组织实施的绑架罪是洗钱罪的上游犯罪D.单位贷款诈骗应以合同诈骗罪论处,合同诈骗罪不是洗钱罪的上游犯罪。为单位贷款诈骗所得实施洗钱行为的,不成立洗钱罪正确答案:D解析:洗钱罪的上游犯罪只需要在事实层面上属于七类上游犯罪,而不需要按七类犯罪实际追究刑事责任,D选项错误。洗钱罪上游犯罪中的贪污贿赂犯罪包括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但不包括职务侵占罪,AB选项正确。洗钱罪的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包括以黑社会性质组织为主体实施的各种犯罪,C选项正确。知识模块:刑法学12.甲将一名3岁男孩从幼儿园骗走,向其家长勒索钱财。因未收到该男孩家长的回信,甲便将该男孩以3万元卖给他人。对甲的行为()A.应以绑架罪定罪处罚B.应以拐卖儿童罪定罪处罚C.应以绑架罪(既遂)和拐卖儿童罪数罪并罚D.应以绑架罪(未遂)和拐卖儿童罪数罪并罚正确答案:C解析:绑架罪是指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或者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行为。甲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将男孩从幼儿园骗走作为人质,利用男孩亲属的担忧,向其索要财物,完全符合绑架罪的成立要件。并且,绑架罪只要将人质置于行为人的控制之下,即构成既遂,无需实现勒索财物等非法目的。甲的行为已经完全符合绑架罪既遂的构成要件。拐卖儿童罪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儿童的行为。注意该罪的行为方式只需要有前述行为之一即可,不需要从事行为链条上的全部六个行为。甲以出卖为目的,实施了贩卖儿童的行为,完全符合拐卖儿童罪的构成要件。甲先实施了绑架的行为,达到既遂状态,之后又变更犯罪意图,实施了拐卖儿童行为,前后属于两个行为,侵害两个法益,应当数罪并罚,应以绑架罪(既遂)与拐卖儿童罪(既遂)数罪并罚。C选项正确,ABD选项错误。知识模块:刑法学13.张某是某市工商局局长,1994年至2007年,张某利用职务便利或职权、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为他人谋取利益,先后五十余次索取或收受他人钱款共计359万余元。李某是张某的下属,知晓张某受贿的事实,于是向纪检、检察等部门进行举报。2007年8月,张某为报复举报其违法违纪问题的李某,编造李某违反单位制度的理由,将李某开除公职。李某一时想不开自杀了。张某的行为构成()A.诬告陷害罪B.报复陷害罪C.侮辱罪D.诽谤罪正确答案:B解析:报复陷害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行为。本罪是身份犯,行为主体必须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为对象是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控告人是向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国家机关告发国家工作人员违法失职行为的人;申诉人是指对自己或亲属所受的处分不服,请求改变或撤销处分的人;批评人是指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建议的人;举报人是指向司法机关及其他有关部门检举、报告违法犯罪行为的人。报复陷害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制造种种“理由”或“借口”,非法克扣工资、奖金,或开除公职、降职、降薪,或压制学术、技术职称的评定等。本题中,张某作为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举报人李某实行打击报复。因此,张某的行为构成报复陷害罪,B选项正确。知识模块:刑法学14.甲骗取他人财物后,刚准备离开现场,骗局就被识破。被害人追赶甲。走投无路的甲从身上摸出短刀,扎在自己手臂上,并对被害人说:“你们再追,我就死在你们面前。”被害人见甲鲜血直流,一下愣住了。甲迅速逃离现场。不考虑犯罪数额的情况下,甲构成()A.诈骗罪B.抢劫罪C.诈骗罪和抢劫罪D.诈骗罪和故意伤害罪正确答案:A解析: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甲骗取他人财物,在不考虑犯罪数额情况下,完全符合诈骗罪的犯罪构成要件,甲构成诈骗罪。A选项正确。《刑法》第269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抢劫罪)的规定定罪处罚。”这里的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必须是针对被害人或者在场的第三人,而不包括犯罪人对自己使用暴力或者以对自己使用暴力相威胁。因此甲的行为并不符合转化型抢劫罪的构成条件,B选项错误,C选项错误。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非法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这里伤害的对象必须是他人,即行为人自己之外的人,行为人对自己实施故意伤害行为不构成犯罪。D选项错误。知识模块:刑法学15.单位集体决定拒不执行法院判决,逃避支付货款的行为,应认定为()A.相关自然人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B.单位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C.构成妨害公务罪D.构成藐视司法罪正确答案:B解析:《刑法修正案(九)》规定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主体可以是自然人、单位。妨害公务罪只能是自然人犯罪,并且需要以暴力手段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执行职务。刑法中不存在藐视司法罪。知识模块:刑法学16.何某来与何某红是夫妻,2016年11月18日,二人在人民法院旁听一宗涉其亲属的民事纠纷案件。庭审过程中,何某红在未经法庭允许的情况下闯入审判区域,在审判长责令其退出审判区域对其训诫过程中,何某红对审判长进行辱骂,审判长命令值庭法警将何某红带出法庭。这时,旁听席的何某来起身阻挠法警,并不停推搡法警,两次挥拳向法警面部打去,导致该法警上唇、手臂、手背多处挫伤,后经鉴定,构成轻微伤。随后何某红再次冲入审判区域,抱起一袋资料扔向审判席,并将桌上的麦克风狠狠砸在地上,场面十分混乱,审判活动被迫中断。在其他法警闻讯赶到法庭维持秩序期间,何某来和何某红仍然对审判人员不停辱骂。何某来与何某红的行为构成()A.伪证罪B.包庇罪C.虚假诉讼罪D.扰乱法庭秩序罪正确答案:D解析:扰乱法庭秩序罪是指以法定方式实施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本罪的行为方式包括以下几种:(1)聚众哄闹,冲击法庭的;(2)殴打司法工作人员或者诉讼参与人的;(3)侮辱、诽谤、威胁司法工作人员或者诉讼参与人,不听法庭制止,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4)有毁坏法庭设施、抢夺、损毁诉讼文书、证据等扰乱法庭秩序行为,情节严重的。法庭是人民法院代表国家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主要场所,是诉讼参与人通过陈述主张、举证证明和辩论,理性解决纷争的场所。法庭秩序是人民法院履行法定职责的基本保障,也是诉讼参与人行使法定权利的基本保障。在庭审活动中,全体人员应尊重司法礼仪,遵守法庭纪律。扰乱法庭秩序、危害法庭安全的行为,不仅会破坏审理活动的正常进行,还会侵犯他人的人身权利、诉讼权利,损害司法权威、法律尊严,依法应予惩处。本题中何某来和何某红在参与旁听庭审过程中不服从审判长指挥,不听审判长制止,何某来殴打值庭法警致其受轻微伤,何某红辱骂审判人员并向审判人员投砸物品,其二人行为均已严重扰乱法庭秩序,构成扰乱法庭秩序罪。D选项正确。知识模块:刑法学17.甲被某国有资本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聘用,负责查验出场单、验货放行。甲与无业人员乙串通,趁甲一人值班时,由乙开车从货场拉出价值10万元的货物,并销赃平分。在本案中()A.甲构成贪污罪,乙构成盗窃罪B.甲构成职务侵占罪,乙构成盗窃罪C.甲、乙共同构成职务侵占罪D.甲、乙共同构成贪污罪正确答案:C解析: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甲是国有控股公司的聘用人员,不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也不是受托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不是贪污罪的主体。AD选项错误。职务侵占罪或贪污罪中,不能单独构成该罪的无身份人员帮助该罪的犯罪主体实施犯罪时,以职务侵占罪或贪污罪的共犯论处。C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知识模块:刑法学多项选择题18.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刑法渊源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B.《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C.行政法规中关于“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规定D.地方性法规中关于“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规定正确答案:A,B解析:在中国,刑法有以下几种形式渊源:刑法典、单行刑法、附属刑法。本题中,A项是刑法典,B项是单行刑法,都是刑法的渊源。C项是行政法规,D项是地方性法规,都不是刑法的渊源。因此本题选AB。知识模块:刑法学19.关于因果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故意伤害乙并致其重伤,乙被送到医院救治。当晚,医院发生火灾,乙被烧死。甲的伤害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B.甲在穷乡僻壤致乙受伤,走两天路程才找到一所简陋的医院,乙不治身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C.甲私设电网猎捕野生动物,在方圆百米外设立多处警示牌,乙钻电网触电身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D.甲与乙都对丙有仇,甲见乙向丙的食物投放了5毫克毒物,且知道5毫克毒物不能致丙死亡,遂在乙不知情的情况下又添加了5毫克毒物,丙吃下食物后死亡。甲的投毒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正确答案:A,B,C,D解析:刑法因果关系是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一种客观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因果关系的认定不受行为人主观认识的影响,并且由于因果关系只是行为人具备对该结果承担刑事责任的客观性条件,不是充分条件,所以即使认定因果关系有所扩大,也不会导致刑事责任扩大化。法硕考试坚持因果关系客观说,只承认具有追究刑事责任客观基础的地位,因此大多数情况下都认为行为与结果具有因果关系,但是不能走向极端。甲重伤乙的行为与乙死亡之间介入了医院发生火灾这一极端异常的因素,所以切断了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的因果关系链条,应认为甲的伤害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A选项正确。在特定条件下行为导致结果,如遭遇被害人特异体质或者遭遇恶劣环境发生危害结果,并不存在介入因素,因此应当认定存在因果关系。B选项正确。行为与被害人自身行为相遇导致结果,通常情况下认为因果关系链条没有中断,因此认为有因果关系。C选项正确。数行为共同作用导致危害结果的情形下,应认定每一行为都为结果发生提供了原因力、作用力和影响力,因此认为有因果关系。D选项正确。在法硕考试中,同学们只需要记住两个不存在因果关系的例子,举一反三,其他情形一般都认定有因果关系即可。例一:甲窃得乙钱包后逃跑,乙追赶甲的过程中被车撞死。例二:甲殴打乙致伤,乙在乘救护车去医院途中发生交通肇事车毁人亡。知识模块:刑法学20.甲深夜潜入乙家行窃,发现留长发穿花布睡衣的乙正在睡觉,意图奸淫,便扑在乙身上强脱其衣。乙惊醒后大声喝问,甲发现乙是男人,慌忙逃跑被抓获。甲的行为属于()A.实行终了的未遂B.未实行终了的未遂C.能犯未遂D.不能犯未遂正确答案:B,D解析:实行终了的未遂,是指行为人把意图实现的行为全部实行完毕的未遂。未实行终了的未遂,是指行为人意图实现的行为并未完全实行完毕的未遂。本题中甲没有将其意图实现的强奸行为全部实行完毕,在中途即被迫停止,因此属于未实行终了的未遂。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能犯未遂,是指有可能既遂的未遂。不能犯未遂,是指行为人产生了事实错误而不可能既遂的未遂。主要有工具不能犯的未遂和对象不能犯的未遂。甲将男人当成女人产生了对象错误,这种错误导致其不可能达到强奸的既遂状态,因此属于不能犯未遂。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需要注意区分不能犯与迷信犯。迷信犯,又称愚昧犯,是指用迷信或愚昧的方式犯罪,而不可能对法律利益造成任何危害。另外,还需注意法硕考试中不能犯属于未遂犯中的一种情形,这一点与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不同。知识模块:刑法学21.下列情形中属于一行为同时犯数罪的有()A.甲在实施盗窃油气等行为过程中,采用打孔、拆卸开关等手段破坏正在使用的油气设备的,窃取油气数额较大,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B.乙盗窃油气或者正在使用的油气设备,构成犯罪,但未危害公共安全的C.丙将假药冒充某著名品牌的药品销售,足以危害人体健康且销售额为5万元以上的D.丁在帮助张三抗拒强制执行判决过程中暴力致一法警身受重伤的正确答案:A,C,D解析:A选项构成盗窃罪与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竞合。B选项仅成立盗窃罪。C选项同时触犯销售伪劣产品罪、销售假药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D选项触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妨害公务罪、故意伤害罪,择一重罪处断。知识模块:刑法学22.下列选项中,属于量刑制度的是()A.缓刑B.累犯C.减刑D.假释正确答案:A,B解析:量刑,又称刑罚裁量,是指人民法院依据刑事法律,在认定行为人构成犯罪的基础上,确定对犯罪人是否判处刑罚、判处何种刑罚以及判处多重的刑罚,并决定所判刑罚是否立即执行的刑事司法活动。量刑制度包括累犯、自首、立功、数罪并罚、缓刑,AB选项正确。CD选项是刑罚执行制度,而不是量刑制度。知识模块:刑法学23.关于减刑、假释的适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对所有未被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均可减刑B.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裁定被执行之日起计算C.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不符合“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的减刑条件,不能减刑D.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假释考验期满后才发现的,不能撤销假释正确答案:A,B,C,D解析:减刑的对象是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如果单独被判处附加刑的犯罪分子不适用减刑。A选项错误。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裁定减刑之日起计算。B选项错误。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是附条件的暂缓执行所判刑罚,行为人没有被关押,因此不存在遵守监规一说。C选项错误。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犯新罪,应当撤销假释,只要在假释考验期内犯罪,即使假释期满后发现也应撤销假释。D选项错误。知识模块:刑法学24.关于重大责任事故罪的说法正确的是()A.主体是一般主体B.客体是生产、作业安全C.只有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才构成本罪D.本罪的主体限于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正确答案:A,B,C解析:重大责任事故罪是指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重大责任事故罪所侵犯的客体是正常的生产、作业安全。根据刑法修正案的规定,本罪的主体已不再限于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凡是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知识模块:刑法学25.以下选项所列行为中,构成抗税罪的有()A.以暴力抗税故意致人重伤的B.以暴力方法拒不缴纳税款C.以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D.以暴力抗税过失致人死亡正确答案:B,C,D解析:如果在暴力抗税中故意致税务人员重伤、死亡的,应当按照犯罪性质发生了转化的情况认定,即构成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如果在暴力抗税过程中因过失致税务人员重伤、死亡的,可依照情节严重的抗税罪论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室外装修架子租赁合同模板
- 剧本杀合作合同模板
- 广告返利合同模板
- ktv营销业绩提成合同模板
- (2024版)双方就2024年冬奥会赞助权益转让的合同
- 2024年劳动合同范本:双方权利义务
- 分期购买平房合同模板
- 制冷设备合同模板
- 农机改装服务合同模板
- 小学音乐工作计划5篇
- 苏科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学情评估测试卷(含答案)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10课《父母多爱我》教学课件
- 大语言模型赋能自动化测试实践、挑战与展望-复旦大学(董震)
- 期中模拟检测(1-3单元)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
- 气管插管操作规范(完整版)
- 2024-2025学年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上册期末作文范文
- 四级劳动关系协调员试题库含答案
- 运城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解析)
- 2025年广东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春季高考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4年重庆市渝北区数据谷八中小升初数学试卷
- 2024年AI大模型场景探索及产业应用调研报告-前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