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改变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_第1页
行为改变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_第2页
行为改变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_第3页
行为改变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_第4页
行为改变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为改变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目录1、 正强化原理2、 强化物3、 正强化的正用和误用4、 负强化原理5、 逃避或回避6、 消退原理7、 消退原理的正用和误用8、 惩罚原理9、 惩罚物10、惩罚的正用和误用11、体罚12、隔离13.制止、否定和斥责14、学校的惩罚15.相互抵制策略16、系统脱敏法17、厌恶疗法18.自我控制19.提供模仿榜样20.行为改变原理和方法的使用21.代币22.重塑和任务分析策略23、逆向结链法24.渐隐25.类化或泛化26、分化27、行为改变技术的使用行为改变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正强化原理在一个确定的情景中,当孩子做出某种行为后,随之而来的是一个好的结果,那么,今后在类似情况下发生类似行为的可能性增大。正强化原理是直接从操作条件反射引申出来的,是操作条件反射的直接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这个原理的例子非常多,比如小明虽然只有6岁,见了人时却说“叔叔好”,于是大家笑着表扬孩子说:“这孩子真乖!”并微笑着摸摸他的头,以示赞赏。那么今后当小明再见人时,说:“叔叔好”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这就是本书中强调的重要方法之一 正强化,用更规范的语言来描述就是:“在一个确定的情景中,当人做出某种行为后,随之而来的是一个好的结果,那么,今后在类似情况下发生类似行为的可能性增大。”在这里,这个“好的结果”叫正强化物,有时简称为强化物。人的许多行为就是在正强化下,经过无数次强化塑造起来的。例如,儿童学习说话的过程就频频使用了正强化。当婴儿刚刚3个月~4个月,咿呀发单音节时(行为),妈妈就非常高兴地用抚摸、亲吻来表扬、夸奖婴儿,“宝宝会说话了,宝宝真了不起”。(强化物)。孩子长到8个月~9个月时,会发单音节或双音节了,在某一天,婴儿偶然说出了“ma—ma”这个音(行为),妈妈高兴地说:“宝宝会叫妈妈了”(强化物),并不断的引导婴儿发音。实际上,这时的婴儿发“ma—ma”音还完全是无意识的,可是妈妈的无数次强化,终于使婴儿会发这个音并使这个音与眼前的这个人联系了起来。后来也是通过无数次强化,孩子学会了“爸爸”、“吃饭”、“喝水”这些词汇,再后来学会“我要喝水”这样的句子。直到4岁~5岁,孩子完全能掌握口头语言。在这个过程中,无数次的正强化是形成语言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实际上,许多我们不需要的行为或不良行为也是通过正强化建立起来的。例如,虎子平时就有些娇生惯养,一次在商店中他看上了一种玩具。但是,妈妈不打算给他买。虎子立即坐在地上又哭、又叫、又打滚(行为),直至妈妈买了这个玩具才停止(正强化)。正强化原理虽好,但使用时有几个必须注意的事项:(1) 强化的行为必须明确父母心中必须有数,哪些行为是可取的,哪些行为是不可取的,要强化的仅仅是我们需要的行为。并且,在几个行为或一系列行为发生后,我们只强化确定的行为,必要时父母可指出,因为你做了什么事我们才表扬你或奖励你。(2) 行为发生后立即强化立即强化能使孩子明白为什么得到奖励,从而更易在类似情景下做出相应的行为。经验证明,即时强化比延时强化效果更好。(3)要选择有效的强化物使用哪种强化物更有效,要看具体情况,例如孩子的爱好、孩子的自觉程度、父母的条件等。(4)不要滥用、误用正强化正强化虽然对儿童的行为塑造有很好的作用,但就像好东西吃多了会伤胃一样,不可滥用、误用,否则,可能会没有效果。像我们介绍操作条件反射时介绍的那样,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强化是很有讲究的。(5)可结合使用其他方法使用正强化原理时,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同时使用其他行为改变的方法和原理。2、 强化物用什么样的强化物最有效,要因人而异。在前文我们谈到,某一行为出现之后如果随之而来的是一个好的结果,那么这一行为今后出现的可能性就增大。这个好的结果就是强化物。用什么样的强化物最有效,孩子和孩子之间差异是很大的。例如有的孩子特别喜欢吃香蕉,当他做出某种行为后,用香蕉作强化物来巩固,效果就非常好;可是,如果另一个孩子非常厌恶吃香蕉,当他做出某一行为之后给他香蕉吃,不仅起不到巩固好行为的作用,反而有可能变成惩罚,是这类行为出现的次数减少。在很多情况下,父母不经意的时候就把自己的某些行为变成了强化物。李女士的第一个孩子稍有点残疾,便生了第二个孩子。可是这个残疾男孩有一个坏毛病,就是爱打小报告,总是说妹妹如何欺负他。他每次打小报告,父母倒没有怎么表扬他,可是小妹总要受到父母的批评、指责,对小妹妹的批评、指责成了这个残疾男孩好打小报告的有效强化物。每次看到小妹妹受批评,他总是高兴不止,更加乐此不疲地打小妹的小报告。因此,称职的家长不仅要有教育孩子的知识和学问,而且还要处处小心,处处谨慎自己的行为,考虑对子女有什么影响,要善于发现孩子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并把它们当作教育、改变孩子行为的有力武器。一般而言,这些强化物可以是初级强化物,也叫做物质强化物,例如:巧克力、冰激凌、小人书等;也可以社会性强化物,如:微笑、拥抱、摸头等;还可以是活动性强化物,如逛公园、打乒乓球、玩游戏机等。下表列出了许多孩子都喜欢的强化物。A、物质强化物(物质奖励)果汁、冰激凌、唱片、玩具、点心、书、钱B社会性强化物(社会性奖励)微笑、拥抱、亲吻、口头表达、抚摸、鼓掌、眨眼睛、拍肩、闲谈C、活动性强化物(活动奖励)饲养宠物、外出旅游、逛公园、与父亲一起玩、看电影、看动画片、听VCD、唱卡拉OK、请朋友来玩、看书、踢足球、跳绳、自由活动、游泳、爬山对于一时不知道孩子到底喜欢什么的父母,下面的问卷提纲能有效地帮助你了解孩子的喜好。(1)孩子最喜欢吃什么?常规类食品(馒头、米饭)营养品(麦乳精、娃哈哈)甜食(饼干、桃酥)(2)孩子最喜欢喝什么?牛奶、果汁、可乐、咖啡等(3)孩子喜欢什么活动?室内活动(玩跳棋等)室外活动(打球、踢球、爬山、旅游、散步、跳绳等)看小人书、看电影、看电视(4)孩子喜欢什么游戏和玩具?喜欢的游戏(捉迷藏、叼小鸡、吹口哨等)喜欢的玩具(洋娃娃、小汽车、小手枪、冲锋枪、彩带、彩纸等)喜欢的日用品(香水、小刀、指甲刀、小梳子等)(5)孩子喜欢别人如何对待自己?语言表扬(好孩子、棒极了、干得好、好极了等)身体接触(拥抱、亲吻、瘙痒、摸头、拍肩等)其他(微笑、注视、闲谈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有两类强化物在重塑孩子的行为中有独到的作用:一是分数、一是代币。使用这两种强化物能够避免使用一般强化物的两种不足:一是并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有孩子喜欢的物品或其他强化物,如孩子喜欢滑冰,但南方或夏天就难以实现:二是一次好行为就能得到某种物品,会使强化物的效果减弱,使用这两种特殊的强化物可以避免这样的缺点。因此,分数或代币有重要的强化作用。3、 正强化的正用和误用在很多情况下,家长在强化孩子的行为时是不自觉的,原因就是许多家长还不知道强化的原理和奥妙。使用正强化对于形成儿童的优良行为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像前面介绍的形成儿童的语言时可以用,其他方方面面行为的建立都可以使用这一原则。下面三个例子都和正强化有关系。7岁的小佳和小朋友在家中玩耍时,不小心把爸爸电脑中的一个程序删掉了,小朋友们吓得一哄而散。爸爸下班后,小佳主动地跟爸爸说明了事情的原委,爸爸本来很生气,但是看到儿子很诚实,不但没有惩罚儿子,还夸奖了儿子的诚实。由于小佳的诚实行为受到了表扬,他今后就可能更诚实。如果爸爸在小佳说了真话后还惩罚他,那么小佳以后可能不敢说真话了。由于家中比较贫困,明明家的电视机是别人家“退役”的旧式电视,有时接触不好,没有信号。有一次,明明偶尔用手拍了一下电视的机身,居然有了信号。拍电视机机身这个动作---行为发出后,有了好的结果---信号,以后每当电视没有信号时,明明还会通过拍电视机机身来获取电视信号。与上不同的是,这里的强化物不是人给予的。3岁的皮皮很容易闹。一天又要闹着出去玩耍,但他不是好好和妈妈商量,而是在门边大声哭喊。由于妈妈在忙,没有理他,一会儿,他走到妈妈跟前,拽着妈妈的衣服说:“妈妈和我出去玩,好不好?”这是,妈妈发现孩子有所变化,便赶紧说:“皮皮懂事了,妈妈陪你出去。”哭闹这个行为是不应该强化的,妈妈强化的是皮皮拽衣服和“妈妈我要出去玩”这句话,显然今后在类似情景下,皮皮就更可能用拉妈妈衣服、说:“妈妈和我出去玩”这些正确的表达方式。如果妈妈在皮皮哭闹的时候和他出去玩,就等于误用了正强化。在很多情况下,家长们在强化孩子的行为时是不自觉的。原因就是许多家长还不知道强化的原理和奥妙。因此,家长掌握有关的原理和方法,正确地、主动地使用正强化,就会很容易建立孩子的优良行为。实际生活中,存在大量的误用正强化的现象,即用正强化培养不良行为的现象。就像前面已经谈到的那样,在日常生活中,误用的类型也是五花八门,在各个领域都大量存在误用的情况。专家建议,宁愿不去强化孩子的好行为,也不要强化孩子的不良行为。文文是一个刚满3岁的男孩,还没上幼儿园。一天,只有他和妈妈在家,两人玩了一会后,妈妈洗衣服去了,让文文自己玩。可是正当妈妈满手洗衣粉洗衣服的时候,自己玩了一会感觉无趣的文文开始用脚踢卧室的门(行为)。不良行为发生了,文文的妈妈应该怎么办?结果,她马上停下手中的活,走过来抱起文文并安慰他说:“一会儿妈妈就洗好了。”(正强化物)这里,妈妈非常错误地用了正强化来培养孩子的不良行为---用踢门来引起大人的注意。这样孩子今后还会用这个不良行为引起妈妈的注意。一天小丽去上学,忘记带上文具盒,妈妈发现后,立刻把文具盒送到学校。这里妈妈奖励了不该奖励的行为,使女儿将来更可能忘记带文具盒上学,并养成孩子的依赖心理,这对于培养独立性和做事认真的习惯很不利。一天,强强没有上幼儿园,自己在家门口玩。问他为什么不上幼儿园时,他说:“昨天打针时我不哭,妈妈说我表现很好,今天可以不去幼儿园。”这个妈妈的做法大错特错。首先,她强化的时机不对,孩子打针不哭,应该马上强化,不应该第二天再强化;其次,她奖励的手段---强化物不对,不应该用不上幼儿园作为强化物;第三,妈妈这么做会使孩子认为,幼儿园可去可不去,认为做了“好事”就可以不上学,从而成为孩子厌学的一个重要根源。莉莉被妈妈送到幼儿园,妈妈刚转身离开幼儿园门口,她就开始哭。这时,妈妈又返回幼儿园,抱她、亲她、安慰她。莉莉妈妈的错误在于不应该用抱、亲、安慰等强化物来强化莉莉哭泣的行为,这样,她今后还有可能在类似的情况下哭泣,以要求妈妈抱、亲和安慰。从这些例子很容易看出,家长一不小心,就可能培养了孩子的坏行为。因此,父母们在处理孩子的行为时,千万不能大意。4、 负强化原理在某个确定的情景中,孩子做出了某种行为之后,使得引起他厌恶的刺激消失,那么,今后在同样情境下发生类似行为的可能性就增大。某少年因为行为不良,被送进了少年管教所。在管教所,经过管教的耐心说服、观看同龄人的优良事迹,慢慢对自己的不良行为有所认识,并努力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由于表现良好,被提前一年解除管教。在这个例子中,少年是在一个严厉的环境中,这个环境是带有处罚性的,一般人不乐意待的环境,但是,当他行为良好时,就解除了这个环境。这个例子实际上就说明了负强化原理:“在某个确定的情景中,孩子做出了某种行为之后,使得引起他厌恶的刺激消失,那么,今后在同样情景下,发生类似行为的可能性就增大。这个“厌恶刺激”叫做负强化物。因此,这个原理就是当有好行为出现时,就撤去负强化物。在本质上,负强化原理和正强化原理是相同的。撤去厌恶刺激,就等于获得了奖励。强强一家人正在吃晚饭。强强不好好吃饭,妈妈命令他到一边站着,不许吃饭。全家人没有过多的关注他,继续吃饭。一会儿,强强说:“妈妈我不闹了,以后好好吃饭还不行吗?”于是,妈妈答应了他,让他重新坐回到原来的座位吃饭。这里,强强站在一边看全家人吃饭是负强化物,强强的正确表态是认可的行为,于是,撤去负强化物---不让站着了。妈妈实际上是先采用了惩罚,再用负强化,再让他吃饭---这又是正强化。明明有用嘴咬指甲而不是用剪刀剪指甲的习惯。那么,就可以在明明的指甲到了一定的长度时,在他的指甲上涂上辣椒水---这是一个令人厌恶的刺激。当明明再咬指甲时会很难受,于是,可能不再用嘴咬指甲,而是用剪刀剪指甲。当明明用剪刀剪指甲时,就不用在指甲上涂辣椒水了。负强化往往是在儿童拥有不良刺激---负强化物的时候才使用的,如果儿童还不能拥有负强化物,就很难使用它。这时,就需要同时使用其他方法或原理,先使儿童拥有负强化物,然后再使用本原理。5、 逃避或回避逃避或回避实际上是负强化的直接应用。逃避或回避实际上是负强化的一种直接应用,反过来说,负强化也是通过逃避或回避来实现的。负强化是当孩子做出某种希望的行为时,就撤去厌恶刺激,以促使这种行为再发生。逃避就是孩子为了免受已经尝试过的厌恶刺激,做出认可的行为,而一旦做出认可的行为,就终止厌恶刺激。浩浩经常不做作业,爸爸发现后,就惩罚---体罚他(尝试过的厌恶刺激)。一次他按时做了作业后(爸爸希望出现的正常行为),爸爸没有揍他(终止厌恶刺激)。浩浩为了逃避被揍的痛苦而做功课。久而久之,按时做作业的习惯就会养成。回避是当孩子听到某种信号或处在某种环境中时,就做出良好的行为(反应),以此避免厌恶刺激。例如,学生入学后,学校各个班级就会进行纪律教育,要求学生遵守规章制度,并且也会介绍一些不遵守纪律被惩处的事例(介绍榜样和替代性惩罚),学生知道应该怎么做,也知道不能怎么做(建立行为准则),因此,当儿童进入学校时(具体的情景)或当老师在班级中提出要遵守纪律(听到相应的信号),孩子们就会遵守纪律,以免受厌恶刺激---惩罚。在日常生活中,对大多数普通孩子来说,都有过逃避或回避的经历。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家长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误用逃避或回避。5岁的娜娜玩耍结束后,把玩具弄得满屋子都是,妈妈实在看不下去,就把玩具整理好收拾起来。这里妈妈为了逃避厌恶刺激---满屋子乱扔的玩具---而收拾玩具。妈妈的行为奖励了女儿的不良行为---乱扔玩具、玩完后不收拾的恶习,使孩子今后还是在玩完后不收拾玩具,并且有可能养成过分依赖他人的不良行为习惯。这是家庭中比较普遍的一种成人误用逃避培养儿童不良行为的例子。妈妈的正确做法应该是,告诉孩子玩完后自己收拾玩具,并放回到原来的位置。这样就会培养起儿童讲秩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男孩阳阳一天在外边和小朋友玩耍时,因为自己霸道和其他小朋友发生了冲突。爸爸听到哭声,就把儿子叫回家问怎么回事。阳阳知道自己做错了事情后会受到爸爸的惩罚,害怕被惩罚(厌恶刺激),于是就撒谎说(回避惩罚)是小朋友惹他。爸爸没有进一步调查就相信了儿子的话,没有惩罚阳阳。这里,“聪明”的儿子靠撒谎回避了惩罚,爸爸未加深究,等于奖励了孩子的撒谎行为。久而久之,就会培养孩子的撒谎习惯。这是一个典型的回避的误用。因此,家长在看到孩子做错了事情时说:“我再也不错了,我一定改”的时候,要处处小心,看他说的是否是真话。如果说的不是真话,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6、 消退原理在一个确定的环境中,当孩子做出某一行为之后,外界环境不予理睬,那么,今后类似情况下发生类似行为的可能性就会减小。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没有比被人忽视或置之不理更叫人难受的了。试想,三个人一个小组活动,可偏偏其中两个人亲亲热热地交流,不理第三个人,你猜测这个人的心情会怎样?小明虽然只有6岁,但是很有礼貌。一天早上见到李叔叔问“叔叔好”,由于当时李叔叔心情不好,不想搭理任何人,对小明的问候置之不理,结果第二天早上,小明见李叔叔问好的可能性就会减小。这就是“消退法”。这是一个错误应用消退法的例子,把一个好的行为消退了,也就是把本来应该强化的行为消退了。这一原理用更规范的语言描述就是:“在一个确定的环境中,当孩子做出某一行为之后,外界环境不予理睬,那么,今后类似情况下发生类似行为的可能性就会减小。”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不经意的利用这一方法减少孩子出现良好行为的次数。我们只是希望通过这一方法,能有效的控制由于不恰当的强化而形成的不良行为。前文中提到的虎子以哭闹的方式来实现买玩具的行为,应该采用消退法来对待,任你怎么哭闹,使用这种方法就是不给你买。妈妈可以走开,不理虎子。当然,这时妈妈必须表面上做出坚决的毫不妥协的姿态,要用强硬的态度。这样,当虎子发现用哭闹、打滚换不来玩具时,他可能变得乖起来,或者采用另外的方法来索取玩具,或者干脆打消要这个玩具的念头。这时妈妈的方法就有效了。使用消退法主要是减少儿童的不良行为的发生。莎莎在幼儿园就餐时,需要加饭,她不是说“老师,我的饭吃完了,请给我加饭”,而是举着碗在那里“哼”、“哼”地叫(不良行为),这时老师就像没有看到一样,照顾其他小朋友吃饭而不理她(置之不理,即消退法)。老师这样做是正确的,莎莎今后就可能不用这种方式要求加饭了。使用消退法时必须注意:(1) 消退的行为必须明确具体要消退的行为必须是不良的行为,并且是由以往不注意强化建立起来的。如果孩子的某些行为是由于照顾不到而产生的则应该给与照顾,而不应该使用置之不理的消退法。例如,孩子因饥饿而哭泣,不应该置之不理,而应该告诉他:“别哭了,妈妈马上给你牛奶喝。”(2) 与正强化联合起来使用消退和正强化联合起来使用效果更好。因为当不良行为出现时,极有可能在你置之不理的情况下出现可取的行为或可取行为的苗头。例如,上例中莎莎“哼”、“哼”地喊叫时,老师不理(消退),但老师密切关注着她的行为,一旦看到她放下手喊“老师我要加饭时”,立即给她回应,给她盛饭(正强化许可的行为),并对她说:“以后再加饭时,要礼貌的向老师要,好吗?”以此建立规则。前文提到的文文在妈妈洗衣服时用脚踢门的坏行为,也可以用消退和正强化相结合的方法。因为文文妈妈的错误在于用正强化巩固了他踢门的坏行为,这样孩子更可能在妈妈再次洗衣服时用此法“捣乱”。实际上,孩子倒不是故意“捣乱”,而是因为妈妈洗衣服冷落了他,他采用不恰当的方式也是要引起妈妈的注意。也许,他踢三下就不踢了,又看小人书了。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妈妈在文文踢门时置之不理,可他一旦放弃了踢门而去从事其它正常活动,如翻小人书,妈妈马上走过来抱抱他、亲亲他,并说:“妈妈不喜欢你踢门叫妈妈,你现在看书妈妈才喜欢。”这样处理既可能使孩子将来不再以踢门方式引起妈妈注意,有可能培养起大人做事时小孩子自己玩的好习惯。(3) 在消退过程中,被消退的行为可能变得更坏对此,父母要有清醒地认识。父母必须坚持,否则会前功尽弃。例如,虎子在商店用哭闹要玩具的行为,妈妈不理睬,他可能更起劲地哭闹,这时妈妈一定要坚持原则,干脆说:“不”,坚持不妥协。7、 消退原理的正用和误用消退原理主要用来减少或消除孩子的不良行为,因此,使用时首先要搞清楚哪些行为是不良行为。消退原理主要用来减少或消除孩子的不良行为,因此使用时首先要搞清楚哪些行为是我们不需要的不良行为。应该说,这些行为大多数是过去经过强化获得的,或者是刚刚模仿的。10岁的小刚好引起别人的注意,有段时间从电视里学会了几句脏话。到学校上学时,在课下有时就说这几句脏话。同学告诉了老师,老师告诉同学们小刚再说这些脏话时,就当没有听见(消退),结果,没有几天,小刚觉得没趣,就再也不在同学中说这些脏话了。林正文在其著作《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中,提供了一个在家中使用消退原理成功地消退坏行为的例子。某夫妇对自己还没有上学的小孩吃蛋糕的行为特别头痛,因为每次吃蛋糕时,孩子都是把蛋糕外层的奶油先剥下来,搓成圆球再吃下去,而蛋糕的其他部分则不吃。夫妇俩人使用打骂、利诱等各种办法想改变孩子的行为,但都不见效。后来专家建议,使用消退法矫正。一次吃蛋糕时,孩子吃法如旧,但妈妈什么也没有说。孩子反而诧异地说:“妈妈,我在剥奶油哩!”妈妈克制着内心的激动说:“我知道”。孩子又问:“你不骂我啊?”妈妈说:“不骂你”。以后连续四次,孩子和往常一样吃蛋糕,妈妈也是什么也没说。到第五次,妈妈惊异地发现,孩子竟然和两个兄弟用一样的方法吃蛋糕了。这是两个正用消退原理的例子。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也存在着大量误用的例子。这些误用大致分为:(1) 无意之间消退了应该强化的好行为某一个调皮学生,有一天花了很长时间把教室里横七竖八的卫生工具进行了整理,整齐地放在一边。结果,老师点名表扬了另外一名学生。下课后,班长告诉了老师实情,老师却怀疑地说:“你是不是看错了,或者记错了,不可能是他吧?”即使事情得到证实,老师还是没有表扬那个调皮的学生。在上小学后,几乎所有的学校都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包括教育孩子在早晨上学前和父母说:“爸爸妈妈再见”,放学回家时在门口喊:“爸爸妈妈我回来了”。但是,有些父母根本不注意对孩子进行文明礼貌习惯的培养,在孩子说:“爸爸妈妈我回来了”和“爸爸妈妈再见”时没有任何反应。(2) 无意中中断消退程序,使消退半途而废洋洋因为想要玩具机关枪不能被满足而大哭大闹。爸爸妈妈坚持,不为所动。这时恰好爷爷奶奶来了,一看孙子哭得厉害,不仅批评儿子、媳妇,还一个劲地安慰孙子,并承诺马上买。爷爷奶奶的卷入和不正确的处理方法,使本来有可能执行得很好的消退程序半途而废,从而可能使孩子把哭闹当作达到自己不合理要求的手段。(3) 无意中使用了间歇消退我们说过,在消退的过程中孩子的行为可能变得更坏。许多父母或教师可能放弃正在消退的程序,待孩子的行为缓和时,再使用消退原理,如此往复,就是间歇消退。这是万万要不得的,要么不采用消退程序,要么用就用到底。一对夫妇想通过消退法消退女儿的打断别人谈话的不良行为。一天有人来访,女儿又打扰大人谈话,父母没有理她,可是,女儿却在一边大吵大闹。父母感觉没有办法,走过来和她讲道理(这就强化了她的不良行为,中断了消退)。下一次出现类似情景时,父母又试图用消退法消退孩子的打断大人说话的行为。这就是间歇消退,并不能达到消除不良行为的目的。(4) 消退了不应该或不适于使用消退原理消退的行为消退原理是用来减少行为的发生的,但是也要看行为的性质。例如,孩子的行为是自伤行为、自杀行为,是对他人有严重损害的行为等,这些行为发生时,一般是不能用消退原理置之不理的。下面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雷雷爱吃荔枝。一天,妈妈买回了一斤半荔枝,说等爸爸回来一起吃。但是雷雷说:“我就吃两个”。妈妈虽然生气,没有说什么,结果雷雷吃完两只后又吃了一只,妈妈很生气,不再理他,结果,雷雷居然把所有的荔枝吃完了。在这里,妈妈的错误不仅在于对孩子的不良行为置之不理,而且对孩子溺爱,没有家规,这样是没有办法培养出好公民的。8、惩罚原理在一个确定的情境中,当孩子做出某一行为之后,随之而来的是一个不良的后果或者是一个令人厌恶的结果,那么,今后在类似情况下发生类似行为的可能性就会减少。惩罚是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普遍使用的行为改变方法。《中国教育报》2003年8月10日报道,海口市某学生为了“好玩”,做出了下列“好事”:这个学生暑假期间在海口市东方广场的某快餐厅打工。8月3日下午2点,他从海口海甸岛沿江西路骑自行车回家,途中突发奇想,想看看人们遇到爆炸事件会有何种反应。于是,他就产生了往快餐店打电话开个“恐怖玩笑”的念头。在查到该饭店的电话号码后,他就在4点左右用公共电话打快餐店的电话,称:“我已经在你们店里放置了两枚炸弹,餐厅很快就会爆炸”。打完电话,他还先后两次到现场围观看热闹。8月7日凌晨,他被警方刑事拘留。按照刑法规定,他将被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这是一个用法律惩处的例子,是惩罚原理的具体应用。惩罚原理和消退原理一样主要是用来减少或消除不良行为的,专业描述说:“在一个确定的情景中,当孩子做出某一行为之后,随之而来的是一个不良的后果或者是一个令人厌恶的结果,那么,今后在类似情景下发生类似行为的可能性减少。”这个不良的后果或厌恶的刺激叫做惩罚物。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我们小时候做错了某一件事情或出现了某些不良的行为,如果它们引来了不良的后果,尤其是严重的体罚时,今后往往就不再做类似的事情了。但是,惩罚如果使用不当,不仅达不到改变行为的目的,还可能使不良行为加重,或导致其他不良的后果。因此,在使用惩罚时也要注意:(1)要惩罚的行为必须具体、明确这样能避免惩罚了优良行为;同时,要惩罚的行为必须是不良行为或应该惩罚的行为。(2)惩罚要及时,在不良行为出现时马上就惩罚。下例惩罚就是不恰当的:妈妈在洗衣服,可是儿子在捣乱。妈妈说:“等你爸回家时,让你爸揍你。”结果一周后出差的爸爸回来了,妈妈把前述行为刚讲完,爸爸就动手打了正在好好玩耍的儿子。儿子早忘了一周前的事,被莫名其妙的打了两巴掌,实在叫人想不通,结果自然是事与愿违,没有效果。(3)惩罚物和惩罚的力度要恰当惩罚物不恰当,力度不恰当是很难起到惩罚作用的。下述例子就能说明这一点。1988年秋天,我到杭州出差。我中途上车,没有座位,只好站在走廊里。离我不远的一排,坐着一个年轻的妈妈,抱着一个3岁左右的小男孩。起初,小男孩手拿两支卫生筷子在玩耍,东捣捣西捣捣的。他妈妈说:“别玩了。”制(止但力度不够,不起作用)并用手轻轻拧孩子的屁股(惩罚,但力度也不够),可小孩依旧在玩,他妈妈无可奈何,干脆不管了。结果,男孩不知怎么用力把筷子戳向妈妈的脸。还好捅在了眼皮上,没伤着眼球。这时妈妈急了,顺手把筷子夺过来,折断扔到车外(强烈的惩罚是必要的,但要惩罚的是差点伤了妈妈的眼球这个行为,而不是扔掉筷子)。这一下可不得了,孩子立即哭了起来(他不知道伤

着妈妈是错误的,只知道玩具被妈妈扔掉了,这时就是有了两种不恰当行为——伤了妈妈、用不良的哭来表达筷子丢失的态度)。由于车厢内人很多,他妈妈用语言来制止他:“叔叔阿姨要笑话你了,别哭了。”(妈妈的做法又不恰当,儿子做错事情倒要安慰,孩子能有好行为吗)可孩子仍不止声。妈妈只好把他抱到两节车厢的结合部来回走。这时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在他妈妈抱他走开时,悄悄对同伴说:“现在只有一个办法,就是狠狠打他屁股。”没想到这话被一个年轻人听到(事后知道是小孩的舅舅),他接过孩子,不由分说就照着孩子的屁股拍了一巴掌,说:“你还哭不哭?再哭还打。”(剧烈的刺激)孩子仍旧在哭,可第二巴掌下去声音已明显减小了,第三巴掌孩子已经不敢哭出声,只有轻声抽泣了。这时小男孩再也不让舅舅抱,回到母亲怀抱中,不但不再哭,反倒一会就睡着了。(4) 把惩罚和其他方法结合起来在惩罚不良行为时,与正强化结合起来,找出孩子的闪光点——优良行为进行强化。惩罚物的选用非常有讲究。家长在选择惩罚物时,一定要因人而异,因行为而异。9、 惩罚物在惩罚中伴随行为出现的不良的后果或厌恶的刺激叫惩罚物,他的种类很多,可以是口头的斥责,可以是剥夺孩子的权利,还可以是给予某种强烈的刺激,如体罚等。按照儿童行为发生后是谁给予的惩罚物,可以把惩罚物分成两个大的类别。(1)自然惩罚物显然,这类惩罚物不是外人给予的,而是儿童做出行为后自然的结果。由于自然结果是令人不快的,儿童在做出类似行为的可能性自然就减少。这可以看作是无意识的自然学习我侄子3岁时曾把手放在裸露的电插头上,被强烈的电击了一下(惩罚),他对那种强烈的刺激印象非常深刻。当我拉着他的手再往插头上摸时,他死活也不敢摸了,大吵大嚷地要我放手。后来,他甚至不敢把手放在不裸露的插座上(这是一种泛化)。在这里,被电击是摸插头的自然结果,但这个结果具有强烈的惩罚作用,以至于一次就知道(学会)了不能摸赤裸的插头。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可以用自然惩罚物惩罚,例如:不良行为自然惩罚物虐待家中的小狗被狗咬了一口不洗脸被同学嘲弄脸上脏不完成作业被老师留校做作业故意打翻牛奶没有牛奶喝不良行为自然惩罚物虐待家中的小狗被狗咬了一口不洗脸被同学嘲弄脸上脏不完成作业被老师留校做作业故意打翻牛奶没有牛奶喝故意吃饭慢没吃饱就收拾了餐桌嘲弄同学同学不和他玩耍起床拖拖拉拉上学迟到被老师责问故意打破玩具只能玩坏玩具攻击其他同学被同学攻击......从学习或改变行为的角度讲,在孩子的某些不良行为发生时,父母以冷静的态度,不加干预地让孩子受到自然的惩罚――尤其是在不会伤及孩子身心健康的情况下――是一种很好的行为改变策略。这时父母保持平静的心态很重要,如看到自己家小孩惹事反而被其他小朋友欺负时,就应该让孩子接受自然惩罚,不要横加干预人家的孩子。(2)人为惩罚物人为惩罚物显然是指行为发生后,外人给予行为人一个不良的刺激或不良的结果。它又分为逻辑惩罚物和反应代价惩罚物。逻辑惩罚物。逻辑惩罚物和儿童行为的发生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或逻辑惩罚物是行为的逻辑结果。乐乐喜欢骑童车,但是小孩骑车上马路会非常危险。可是马路比家门口的路又宽又平对他很有吸引力。爸爸说过不让骑车上马路,但有一次他还是去了。爸爸很生气,惩罚他一个星期不准骑车。这里“一个星期不准骑车”是骑车上马路的逻辑结果,是逻辑惩罚物。当然,这是一种对权力的剥夺。大部分不良行为都可以使用逻辑惩罚物。日常生活中,很多情况下可以选用逻辑惩罚物来惩罚,如:不良行为逻辑惩罚物将口香糖吐在地上5天不给口香糖吃在家中使用脏字妈妈3天不和孩子说话虐待家中的小狗把狗送给别人不吃鸡蛋不给喜欢的鸡腿吃反应代价惩罚物。反应代价惩罚物不一定和发生的行为有逻辑关系,但是不良行为发生后,行为者必须付出代价。龙龙经常虐待小狗,多次说教也没有作用。由于他特别喜欢看动画片,于是,父母就采用了剥夺他看动画片的权利,作为龙龙虐待小狗的惩罚物。一次,龙龙又虐待小狗时,父母惩罚他三天不许看动画片,以此就纠正了龙龙虐待小狗的行为。绝大多数不良行为都可以使用反应代价惩罚物。例如:不良行为反应代价惩罚物三次没有完成作业取消周日去公园的计划骂人骂一次罚款1元对父母说谎两天不许看电视起床没有叠好被子放学后不许在外边玩耍............就像强化物的选择一样,惩罚物的选用是非常有讲究的。家长在选择惩罚物时一定要因人而异、因行为而异。例如,对于女孩来说,可能轻轻的指责就已经是较重的惩罚了,但对于男孩可能打屁股才有效;对于早上起床没有叠被,指责或剥夺一次看动画片的权利就可以,但对于说谎,打屁股也不是不可以。应该说,最有效的惩罚,当然是剥夺孩子最喜欢的强化物。10、惩罚的正用和误用许多行为都可以使用惩罚法来消除。但是,家庭和学校都大量存在误用惩罚的现象。许多行为都可以使用惩罚法来消除。小刚很喜欢追逐蜜蜂,妈妈告诉他,蜜蜂是酿蜜的,不要捉它、伤害它,它还会蜇人。但小刚不听,妈妈想既然如此,你就挨蜇吧。果然,当小刚抓到一只蜜蜂看时,被蜜蜂蜇了一下,蜜蜂的毒刺还留在了手上,痛得他哇哇大哭。妈妈问他还抓不抓蜜蜂,他连连摇头。这是自然惩罚物的惩罚,达到了消除行为的目的。这是正确的使用惩罚。有专家用柠檬汁做惩罚物,成功地治愈了一个6个月婴儿的吐乳反应。这也是一个成功的利用惩罚的案例。此女婴通常在吃奶后就开始张嘴、舌头上扬、卷起并很用力地前后搅动,几秒钟后就开始吐,一般持续20分钟〜40分钟,直到把吃下去的乳汁全部吐出。治疗者在治疗时,每当看到她舌头卷动时,就马上连续向她嘴里滴柠檬汁,直到她停止舌头卷扬。5天后,女婴不再吐乳。30天后,柠檬汁完全停止。但是,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学校,都大量地存在误用惩罚的现象。在家庭中,最多见的是过多的使用体罚,导致体罚不见效果;在学校,则可能更多的使用讽刺、挖苦、嘲笑,从而导致一些学生厌学、逃学。在惩罚时,没有和其他原理共同使用,如没有和孩子说明为什么惩罚——明理、没有马上奖励可以奖励的行为,等等,都是常见的误用。《中国教育报》在2003年7月8日报道有关《师德启示录》的讨论中,有一个老教师张允公写了一篇文章《一篇作文打倒一个学生》,发自内心地、痛苦地写出了自己因为“无知”致使一个学生处境不利直至退学的例子。那时34年前的事。我初中毕业后在家乡小学当民办教师,教四年级语文。有一天上讲评作文课,我先暗示学生,要有好戏看了。接着便开始读一个学生的作文。“题目:《赶集》。”我略作停顿,以便蓄势,继而朗读,“腊月二十六,我赶范家集,褂子口袋里有三毛钱,我用手捂着口袋,兴高采烈地走在大街上。到了小东河,小东河里的水波浪滔天,我垫上几块小石头,浩浩荡荡地过了河……”。我在“波浪滔天”、“浩浩荡荡”几处提高声调,放慢语速,以求达到最佳的调侃效果。全班早就笑得前仰后合,我不时地瞥一眼某生,他的头几乎低到桌子底下。我不依不饶地念着,念完后走到他面前,“啪”的把作文本摔在他桌子上,什么也没说,一切都在这一摔里了。同学们疯狂地喊着、笑着、笑这个平时就常被男生嘲笑的对象。此后几天,几乎全校所有的学生(还有老师)见了他就喊“小东河里的水波浪滔天”,几天后,他没有来学校,一天没来,两天没来,一个星期没来,一个月没来……后来再也没来,听说在生产队放猪。11、体罚体罚只能在其他方法没有效果时,才能尝试使用。体罚是一种比较严厉的惩罚,严重的体罚包括身体遭受打击,遭受电击,听令人难以忍受的声音,闻难以忍受的气味,强迫吃难以下咽的食物,等等。罚站也是体罚,但一般不属于严重的体罚。需要注意的是,严重不严重有时要看使用的具体环境。例如,在夏天的太阳底下罚站,即使是只有10分钟,也是严重的体罚了。由于体罚的尺度不好掌握,一般情况下,我们不主张在孩子身上使用体罚,不管是在家庭还是在学校。体罚只能用在不得不使用时。即用其他的方法没有效果,才尝试用这个方法。例如,孩子偷钱、说谎,一次说教不改,两次说教不改,三次说教还不改,再犯就可应使用严厉的手段——体罚了。但是,即使是可以使用体罚的时候,也要注意体罚的度要适当,体罚的手段也要恰当。在家中使用时,成人的态度要一致、坚决,否则不会有好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过多使用体罚,不仅没有效果,还可能树立坏榜样,使孩子学会体罚,甚至以暴易暴。同时,一旦对孩子使用体罚,就要表现出坚决和义无反顾,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软弱,否则,不会有好的体罚效果。例如,妈妈因为孩子犯错,打了孩子。可是自己又感到心痛,难受地在孩子面前哭泣,显然受不到应有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学校,体罚是很普遍的。在500名被调查的6岁~12岁儿童中,有67%经常受父母打骂,某城市已经判决的4155名犯罪青少年中,家庭以打骂为主作为教育方式、手段的占34.5%。有调查显示,在谈到少年儿童在学校中最怕什么时,30.8%的学生最怕老师批评和体罚,29.5%的学生最怕被人瞧不起,19.4%的学生怕考试,11.3%的学生怕被同学欺负。而经常被老师罚站、罚跑、放学后被罚留校、被老师讽刺、挖苦、责骂、不让进教室听课、罚抄作文或作业多遍、被老师打等的学生的总数占学生的17.1%,偶然有此类经历的学生占24.1%。这些数字应该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深思。12、隔离隔离往往是在孩子发生不良行为时,令他离开相应的环境,或者剥夺其参与相应环境的权利,使孩子感到无趣、压抑、孤独或痛苦,从而减少不良行为。隔离是我们在教育孩子中经常使用的惩罚措施,它往往是在孩子发生不良行为时,令他离开相应的环境,让他独自在另外的环境中呆几分钟,或者剥夺其参与相应环境的权利,让他待在一边,使孩子感到无趣、压抑、孤独或痛苦,从而减少不良行为。当然,由于年龄不同,具体的隔离方式可以不同。对婴儿而言,让她们蹲在地板上、坐在椅子上都是较好的隔离方式;对小学阶段的孩子而言,让他独自呆在枯燥的房子中则是较好的方式。4岁的圆圆吃饭时总是大吵大嚷,专家建议他的父母;他再吵闹时把他抱到椅子上,让他坐3分钟~4分钟。没有多少次,圆圆吃饭大吵大嚷的行为就消失了。6岁的浩浩有经常打断父母讲话的习惯,当父母告诉他不能打断父母的讲话时他还顶嘴。专家建议,在由此情况便让他在厨房站5分钟。结果表明,这一做法对于纠正浩浩打断父母讲话的行为有一定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隔离的时间。隔离的时间一般以一岁一分钟较适合。通常情况下,对2岁~12岁的孩子都可以使用隔离的处罚方式,2岁以下的孩子自我意识和自制力还很差,不适于隔离;同时,12岁以上的孩子已经有相当的自制力,隔离效果也不明显。一般情况下,在发生不良行为的10秒内,就应该采取隔离的措施,要干净利落地把孩子送到隔离地点,不要过多解释和拖延时间。隔离的地点如果有条件的话,家庭中应该有一个隔离室,没有条件时可以用厨房、厕所、卧室、做隔离室,也可以以门后边、墙角做隔离的地点。不要把能够使孩子产生恐怖感觉得地方当作隔离室,以免造成儿童的惧怕、过敏行为,当然,也不能使隔离地点比他离开的环境更有趣,他在那里很开心,就起不到隔离作用了。保持隔离的隔离性孩子在隔离时,其他人——包括大人、小孩都不能“注意”他,不能和他交流说话,否则没有效果。在隔离中,孩子也可能喊你、叫你、与你谈话、提出另外的要求,甚至自己从隔离点出来,等等,这时父母要态度坚决、不理他,只有到了时间才能撤掉隔离,孩子自己撤掉的要重新开始隔离。使用记时器为了使隔离的时间准确,应该使用记时器或能响的钟表。宣布隔离几分钟后,立刻定时,只有铃声响了才能解除隔离。使用记时器是为了避免父母忘记孩子在隔离——有时有这种情况,增加隔离时间,有时提前解除隔离,同时,建立起期待解除隔离的条件联系,容易使孩子消除不良行为。隔离的适用行为。有些行为非常适合隔离,如打人、取笑其他孩子、和父母顶嘴、抢别人的玩具、大叫大嚷、损坏玩具、吐别人或威胁要吐别人、虐待动物、打小报告、乱扔食物、做危险的事情以及对他人不礼貌,等等。但是,也有一些行为或孩子不适合隔离,如生气、和父母闹别扭、没有做家务、没有做家庭作业、有恐惧行为、有孤僻行为、喜欢独处的孩子,等等。13.制止、否定和斥责现在许多孩子的不良行为,实际上就是家长没有及时运用制止、否定和斥责导致的。制止、否定和斥责是家庭、学校中经常使用的矫正行为的方法,其中斥责是标准的惩罚,制止和否定只是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才有惩罚作用。例如,两个孩子打架,应该马上制止,跟着进行否定,使之明白打架不一定是处理问题的最好办法,然后对有错的一方或双方进行斥责。没有不伴随制止、否定和斥责长大的孩子。现在许多孩子的不良行为实际上就是没有及时运用这三者而导致的,或者说许多父母没有学会及时恰当地对孩子说“不”。这三者能使孩子认识到当时的行为是不恰当的,从而在今后更少发生类似行为。由于个别家长的素质不尽如人意,本来使用斥责和制止能很快制止的行为,可是由于监护人的观念、思想等原因,反而加强了不良行为的发生。我曾经见过两个孩子有类似的不良行为,因为家长的处理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效果。在北太平庄投币电话亭前,一个小孩拿着电话机玩,又摇又砸,又让它挂在半空中,带孩子的爷爷不仅不制止,反而笑眯眯地看着孙子玩。在方庄小区,我看到一个更小的孩子玩电话机,他那农村来的母亲(看来是在北京打工)用我听不太懂的方言严厉斥责孩子不该这样,这个受到斥责的孩子及时放下了电话机。像前一个例子中的爷爷,怎么能培养起孩子的公德意识呢?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怪当今的孩子不懂公德呢?家长不去制止不良的行为,自然就无法在孩子心目中建立起公德意识。因此,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家长必须立即制止、斥责,对孩子说“不”。也有过多、过滥或不恰当地使用制止、否定和斥责的例子。一个8岁的男孩正在家中看《动物世界》,神奇的画面使孩子跃跃欲试地说:“我将来也要当摄影家,到全世界拍动物。”可是,一边的孩子妈妈却说:“就你?待一边去吧!”真是一瓢冷水浇在孩子的心头,那种否定带给孩子的往往是兴趣的直接丧失。这是带有嘲弄、损伤自尊性质的惩罚,这种惩罚在许多老师那里,也常不经意地使用。初中三年级女生小霞有相同的经历,自己考了好成绩之后,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反而回家生闷气。原来老师当着她的面批评另一个同学说:“小玉都考了93分,你为什么不能考好?连她都不如?”14、学校的惩罚没有不伴随惩罚长大的孩子,但是现在家长存在很多误解,把体罚和惩罚无端的划等号,反对使用惩罚。学校使用的惩罚分为三个大的类别,一是属于集体给出的惩罚,学校对学生的记过、警告、开除;二是班级事务中班主任老师给出的公开批评;三是老师们日常有意或无意的惩罚。应该说明的是,没有不伴随惩罚长大的孩子,关键是惩罚要得当。但是现在,在学校是否能使用惩罚的问题上,家长们存在很多误解,把惩罚和体罚无端地划等号,无端地反对使用惩罚。其实,恰当的惩罚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有利的。倒是那些家长不认为是惩罚的办法,恰恰具有毁灭性的惩罚作用。我在一次听课中,注意到一个同学在老师提问时都举手,有时很激动地站起来,前后有二十余次,可是,老师居然一次机会也不给他。不管这个学生是什么情况,他回答得是否正确,但这是教育的契机,也是教育原则要求的,可是他就是没有机会。这才是最残酷的惩罚!王晓春老师曾经描述过这样的一个例子:幼儿园做游戏时,小朋友A想和小男孩B一队,但是被排挤出去;他又想和女孩C一队,结果也被排挤出去;女孩D想和A一队,但看看老师没反应,D没有敢这么做。A只好尴尬地一人站在最后。想一想,一个几岁的孩子屡败屡试,老师都不管(消退),这是对自尊多大的惩罚呀!这种惩罚比皮肉之苦的坏作用可能更大。可怕的是老师家长都没有认识到这些。A小朋友的“遭遇”恰好被他的爸爸看见,回家之后,爸爸说:“你这个不争气的东西,没人理你,活该!明儿我就把你扔到垃圾箱里。”孩子受到的双重惩罚,第一次可能没什么,但是,几次过后,还想指望孩子没有不良行为?还想指望孩子能幸福地学习、成长和生活?那可真是天方夜谭了。在很多情况下,那些有意想使用惩罚来教育孩子的做法,也不一定达到效果。小光在班中成绩不好,也不好好学习,但特别想引起别人的注意。有一天上课时,他又在左顾右盼,抓耳挠腮,做鬼脸。老师很生气,让他站到教室前边来(明确地想惩罚他)。可是老师的做法没有起到作用,相反,正中小光的下怀——他终于有机会被大家注意了。实际上,老师强化了他的不良行为,惩罚物变成了强化物。因此,家长和教师一定要慎用惩罚、慎用惩罚物。15.相互抵制策略当孩子做出某种行为时,与这个行为相对的行为就不能发生,利用这个规律来改变矫正儿童的行为,就是相互抵制策略。一般情况下,我们用手写字时,手就不能同时干其他事情;说话时就不能唱歌,往前看时就不能往后看,向东走就不能同时向西走,看电视时就不能同时看书,等等,这些现象同时存在。也就是说,当你做出某种行为时,与这个行为相对应的行为就不能发生;或者说,当某一器官做出某种行为时,它就不能同时做出其他行为。利用这个规律来改变或矫正儿童的行为,就是相互抵制策略。即儿童出现不良行为时,立刻引导与之相反的行为出现,代替这个不良行为。前文介绍的8岁女孩苗苗的早上赖床行为的矫正,实际上就是使用了相互抵制策略—利用了苗苗起床后只要唱歌就不会哭泣,只要哭泣就不能唱歌这样的规律。三年级女生小兰父母离婚后,跟随父亲生活,父亲对她常常有暴力行为,但她没有在家庭中发泄对父亲不满的机会,相反,却无意中在学校里学会了攻击同学。由于她的情况比较特殊,同学们也能忍让,但小兰的攻击行为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后来专家利用相互抵制策略,交给她一个方法:当她感觉到自己有打人、攻击他人的冲动(想法)时,就立刻用两手拍节奏,并且口中说出:“一、二、三,不打人;一、二、三,不打人。”没有多长时间,小兰攻击他人的行为就消失了。利用这个策略时,关键的是先找出与要改变或矫正的行为相反或相对的行为;或者找出一种行为,当孩子做出这种行为时,要改变或矫正的行为就不能出现。在一般情况下,要和孩子签订合同,一旦达到合同,孩子就可以得到最喜欢的强化物。如前文谈到的苗苗起床后唱歌不哭,连续两周这样,就算完成合同,从而得到自己喜欢的强化物。利用这个策略,实际上是通过配对建立新的条件联系。所不同的是,需要改变的不良行为是作为条件刺激出现的,我们的目标是刺激一出现,就反映出需要的行为,并通过强化物慢慢消除掉不良行为,即这里的刺激行为。16、系统脱敏法系统脱敏法是通过相应的程序使儿童逐渐对敏感的事物失去敏感,从而对它产生正常的行为或情绪反应。系统脱敏法又叫做逐减敏感策略,是通过相应的程序使儿童逐渐对敏感的事物或事情失去敏感,从而对它产生正常的行为或情绪反应。它在本质上是相互抵制策略的具体应用。系统脱敏法往往用于治疗由于不良的条件反射而形成的过敏行为,如惧怕行为、神经焦虑、等等。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杯弓蛇影”的典故,说的就是这种条件联系的建立和消除的过程。晋朝时,乐广的一个朋友在他家喝酒,由于墙上挂着一张弓,而弓上画有一条蛇。在喝酒时,弓的影子映在酒杯里,像是在酒杯里有一条蛇一样。乐广的朋友喝酒后,以为自己也把蛇一起喝下去了,心中闷闷不乐,并害怕的不得了(建立了条件联系)。后来,乐广知道了这个事情,又请朋友来家,还像上次那样让他坐在原位,把酒杯倒满酒。然后,让朋友明白,所谓杯中的小蛇不过是墙上的弓在作怪而异。随即,乐广朋友的心病就好了。(脱敏)。前文也曾经提到,西方的华生等人曾经利用条件发射建立和消除惧怕反应,消除过程实际上也是脱敏过程。这个方法更多是由专业人员使用,并且主要用于成人心理问题的矫治。但是对于年龄幼小的儿童,家长和教师也可以用它来矫治或改变诸如惧怕小动物、惧怕洗澡、惧怕学校等过敏行为。例如,孩子很惧怕狗,这往往是在不经意间,通过配对建立起来的不良条件反射。孩子在摸小狗时被狗咬,就可以建立对狗的惧怕反应,那么就可以使用系统脱敏法来消除这个惧怕反应。首先,让一个儿童可以信赖的成人,如:妈妈和孩子一起做他喜欢的游戏。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可以给孩子看一些有关狗的照片,也可以看有关的电视节目,如果孩子不出现惧怕狗的反应,不紧张,就可以进入下一个步骤。在远处,由另一人把狗牵到孩子能看清楚地的地方。如果孩子看到狗时没有惧怕反应出现,可以逐渐缩小狗与孩子的距离,直到孩子可以用手触到的距离。这时,如果孩子没有惧怕反应(如果有就退回到前一步骤),妈妈可以用手触摸小狗,并对孩子说:“你看,小狗不会咬人,小狗多可爱呀!”并试着让孩子触摸小狗。这样,慢慢地孩子对狗的惧怕反应就可能消除。当然,这个过程不是一天就能完成的。可能三、五天,也可能十天、半个月,还可能更长。孩子惧怕的越厉害,这个过程可能就越长,反之,需要的时间就会短一些。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长实际上也是用这个方法来建立或消除孩子的某些行为。小方在一次吃藕的时候,被用辣椒炒的藕辣到了一次(不良条件联系的建立),他就以为藕是辣的,碰到藕的时候就不敢再吃。即使妈妈说藕是不辣的,他也不信,于是妈妈就想了一个办法,说:“把藕放在水里涮涮就不辣了。现在我涮了,你尝尝。”小方在妈妈的鼓励下,一尝,果然不辣。妈妈又说:“不用涮也不辣,你尝尝?”再次鼓励孩子尝试。结果小方顺利的消除了怕吃藕的行为。17、厌恶疗法厌恶疗法就是把要消除的不良行为和一个厌恶刺激多次配对,建立起对不良行为的厌恶,从而消除不良行为。厌恶疗法又可通俗地成为“以毒攻毒法”,是我们本书开始介绍的古典条件反射的直接应用。厌恶疗法就是把要消除的不良行为和一个厌恶刺激彼此配对,建立起对不良行为的厌恶,从而消除不良行为。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不自觉地在使用这个方法。例如,有一些妈妈为了给孩子断奶,在乳头上涂上辣椒水或撒上胡椒粉,当孩子吸吮时(动作或行为发生),同时受到辣的刺激(辣和吸吮配对),几次之后,就可以使孩子断奶了。这个方法更多地被用在心理问题的治疗中,如酗酒、吸毒、有强迫行为、性变态等现象的治疗中。从形式上看,它和惩罚法非常相似,但实际上不同。惩罚法是在行为发生之后给予一个不良的刺激--惩罚物,厌恶疗法是把要消除的行为和不良刺激配对,也就是说,要消除的行为和不良的厌恶刺激几乎是同时出现的。有人用这个方法曾成功地治愈了一个13岁女孩的强迫观念。这个女孩虽然只有13岁,但性发育比较早,身材也像十七八岁的大姑娘。两年来,她一见到男性就产生可能要和他谈恋爱、结婚的念头。明明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但还是控制不住,反复地想,严重地影响了学习和生活。此外,她到商店或经过商店门口时,就会产生售货员说她少付钱的念头,明知不会这样,但控制不了自己,所以也怕去商店。治疗者使用的厌恶刺激是在她的手腕上套上一个橡皮套,让她只要见到男性或经过商店,出现上述想法时,就用力拉起橡皮套,让它打痛自己,并记录拉起橡皮套的次数,每日做好记录。结果从第9周的第3天开始,女孩强迫性思想不再出现,偶尔有轻微的关于性的想法,但很快就会在自己的控制下消失。这时去掉了橡皮套,追踪观察了3个月,强迫观念没有再复发。这个方法一般由专业人员使用,尤其是厌恶刺激的选择要非常谨慎,因为弄不好会有副作用。18.自我控制只有发挥孩子的能动性,调动自控能力,才能最终建立起良好行为,消除不良行为。我们前边介绍的一些方法,更多地是通过儿童自身之外的方法来养成或矫治有关行为。例如,正强化是用来建立良好行为的,如建立礼貌行为;消退法、惩罚法、系统脱敏法等是用来消除或减少不良行为的,如消除惧怕行为、强迫观念,等等。但是,就一般儿童来说,不管使用什么方法,都要注意调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发挥孩子的能动性,调动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才能最终建立起需要的行为,消除不需要的行为。英国著名的教育家洛克说过:“做父母与教师的人要永远记住这点,就是应该把儿童当作具有理性的动物去看待。”任何外在的要求最终都要通过内在的需要才能保证实施。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道德准则只有当他们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他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因此,在重塑和改变孩子的行为上,我们不否认可以使用被动的方法,但是更应该强调变被动为主动。尤其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主动的成分应该多于被动。因此,我们强调召开家庭会议,通过父子、母子讨论来制定有关行为的准则,这些都是变被动为主动的措施。要把受到外力压迫、奖励等不得已而遵守的规则,变成孩子自觉的行为,进而形成习惯。这样,在改进、塑造行为的过程中,让孩子知道对与错是非常重要的。知识使人明理,有了相应的知识,就会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进而就能产生道德判断,进而做出该做的行为,并且能够巩固良好的行为,摒弃不良的行为。同时,改变和塑造孩子的行为中使用的一切方法仅仅是方法,不是目的。以处罚为例,处罚不是目的,它仅仅是消除不良行为、建立良好行为的手段,因此,我们使用它时,不是为了惩罚而惩罚,我们应该让孩子明白,惩罚是不良行为产生的自然或必然的结果,惩罚只是为了日后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同样,奖励、表扬也不是为了表扬而表扬,表扬他是因为做对了某事,是想孩子将来更容易做同样的事情。可以这样说,只有使孩子变被动为主动,形成自觉行为,我们的目的才能达到。在这个过程中,想尽一切办法,使儿童形成或建立有效的自我控制能力是最重要的。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但是成人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就是从小逐步培养起来的。后文将具体介绍一些培养自我控制能力的方法。19.提供模仿榜样模仿学习是儿童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应该给孩子树立好的模仿榜样。第一部分已经谈到,模仿学习是儿童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儿童的许多行为都是通过模仿获得的。因此,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应该给孩子树立好的模仿的榜样。同时,家长、教师也要及时消除不良榜样的影响。在树立榜样时,父母的身体力行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发现,儿童大多数与后天培养有关的不良行为,都或多或少地与父母、家庭的不良地榜样有关系。我曾经见过一件事。一个五六岁的小姑娘和她的爸爸刚刚喝完一个硬纸盒包装的饮料,把包装盒扔在地上用脚踩,想踩出响声(从榜样的角度看,爸爸也什么大的过错),可是,小姑娘踩了几脚都踩不准,自然也没有响声。这时,爸爸纵身向前,抬起大脚,一下就踩出“啪”的声音,女儿和爸爸都哈哈大笑(在这里,如果仅仅是为了给孩子示范怎么踩,还没有错误)。在笑声中,两人愉快地走了,把他们踩的饮料盒留在了地上,而他们身边就是垃圾筒(不把垃圾放在垃圾筒里是爸爸树立的坏榜样)。这个爸爸忘了起码的行为规范,还包括学习、生活各个方面的榜样,如良好的生活习惯,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刻苦学习精神,快乐健康生活态度,乐于助人的交往作风,等等。树立榜样有三点一定要注意。(1) 榜样要具体明确。只有具体、明确才能便于模仿。必要时使孩子知道,即使榜样也有缺点,但是有缺点不要紧,我们可以学他好的一面而放弃他不好的一面。这对于从朝夕相处的小伙伴中寻找榜样时更有现实意义。因为孩子们彼此相处,极易知道对方的缺点,这时极需向孩子说明每个人都有优缺点,我们只有学习他好的一面而已。(2) 树立榜样时,不要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在给孩子树立榜样时不要数落孩子,让孩子产生消极的心理感受,进而和父母对着干,不仅不遵守榜样的教育,还会走向反面。父母一定要掌握树立榜样的技巧。下述两组例子实际上有天壤之别的效果。举例说明:妈妈的话作用孩子的心理“小华多听妈妈的话。”“你这个混蛋怎么就不会照着学。”榜样挫伤孩子的自信心“反正我是混蛋,我不学就对了。”“小华是个好孩子,很听妈妈的话。”“你也是个好孩子,很聪明。”“如果你再听妈妈的话就更好了。”榜样表扬,找出闪光点,提出希望“我本身就是好孩子,学了就会更好上加好。”(3) 清除不良榜样的影响不良榜样的影响也是不可避免的,但要把影响降到最低限度,方法就是召开家庭会议,讨论问题的实质,最后订出规则和合同。例如,对于影视中的武打、凶杀、吸毒等现象,要逐一举行家庭“学术会议”具体讨论,让孩子充分发表意见,家长引导:影视作品中的武打、凶杀和现实是有距离的,是不真实的,不能模仿、不能学习,仅仅把它当作一种休息娱乐的手段。这样,就不会发生孩子模仿影视人物跳楼身亡的悲剧了。至于像吸毒这样重大的问题,更要讲明利害,绝不能让孩子尝试。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要净化环境。2003年7月27日的《中国教育报》,刊登了《要学会拒绝偶像》一文,邱贵平在文中谈到自己孩子的例子:我那8岁儿子最崇拜的是蜡笔小新,蜡笔小新最爱做的动作是展览并摇摆自己的光屁股,儿子最爱模仿的就是那个动作(这就是榜样的作用,媒介榜样在现今社会对孩子有着魔力般的影响力,因此,好的媒介榜样是何等重要。每当他高兴或愤怒的时候,就拖下裤子扭动屁股以示祝贺或抗议,不以为丑,反以为酷(这就是媒介榜样的力量)。经过多次说服教育无效后(使用认知法矫正不良行为,无效),我只好武力镇压(用惩罚法,而且还是体罚来矫正。这在某些情况下是允许的,有了效果,但爸爸也发出了下面的感叹)。要是他再大些,我还能用武力镇压吗?肯定不能,我怕他离家出走或者自杀,到时只有妥协(说明从小就使孩子有规矩的重要性,有良好的行为或行为基础的重要性)。邱贵平建议:“整个社会要共同努力,推出正面偶像,把那些反面偶像逐出屏幕和舞台。……这些正面偶像必须有远离毒品,洁身自好,积极向上的健康阳光形象。”20.行为改变原理和方法的使用儿童的行为塑造和矫正是一个系统的工作。要规范使用行为改变技术,往往要遵循一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