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课堂PPT)_第1页
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课堂PPT)_第2页
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课堂PPT)_第3页
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课堂PPT)_第4页
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课堂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1讨论以下几个问题1、学校文化与学校发展;2、学校文化的核心理念;3、学校文化与课程文化;4、学校文化与教师发展;5、学校文化与学校传统。2一、学校文化与学校发展

基本观点:今天的学校文化建设,已经完全超越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关于“校园文化”的理解,成为“学校发展”的同义语,涉及到学校的整体发展、内涵发展和长远发展,学校文化建设就是一种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战略。3案例:重新崛起的南京某中学2005年南京市经历所谓的“高考之痛”,相当一部分学校在新背景和新环境中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新问题和新矛盾,其中包括南京市某中学。但南京市某中学没有简单地学习和模仿高考成功的苏中、苏北学校,而是出人意料地开始研制《学校文化战略纲要》。4《学校文化战略纲要》内容简介“学校文化战略”定义:是在宏观层面上对学校全局的、长远的文化发展所做出的符合学校自身规律的预制和谋划,并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学校未来方向与发展水平的策略;同时,它也是一所学校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能够凸显其办学特色并永葆发展活力的根本性策略。5学校文化力:精神力+执行力+形象力

学校文化战略主要包括精神力、执行力和形象力等三个系统的塑造。这三者综合起来,则形成学校的文化力。学校文化力的内容结构为“一体两翼”,即以精神力为主体,以执行力、形象力为两翼,三者组成完整的文化力系统。

6精神力系统的塑造精神力是指学校的精神、理念对学校发展所产生的内在驱动力及对社会公众所产生的影响力量。其内容大致包括:核心价值观、学校战略定位、发展愿景、学校精神、学校使命、校训、教育理念、管理哲学、校园格言、学校宣言、校风、教风、学风、教师誓词、学生誓词等。7执行力系统的塑造执行力是整合学校各种资源而形成的成功实现学校文化战略、充分体现学校组织程度与办学效益的综合能力。它主要包括校名使用规范、行政机构建设、学校品牌策略、人力资源开发策略、公共关系策略、教育科研策略、教工手册编制、校本仪式、学校规章制度、教学行为规范、组织文化传播系统的健全等。8形象力系统的塑造形象力是学校外在形象使学校成员与社会公众产生感性认识的力量。学校外在形象大致包括物质环境、人文环境、视觉形象、听觉形象等。

9启示一:学校发展面临着新背景和新环境1、学校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外部建设和外延扩张的任务基本完成,需要有新的发展目标和思路的引领和提升;2、学校满足社会、社区和家庭的需求不断增长,学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而这种竞争的实质是良好的教育服务,良好的教育服务需要综合实力的比拼;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对学校文化建设提出了强烈的呼唤和要求,学校自主发展意识的觉醒催生着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在需要和自觉意识。

10启示二:学校文化建设自觉意识的形成和建立学校文化建设与学校发展成为同义语学校文化自觉意识的形成,意味着对学校文化建设的认识和理解,达到了新的水平和高度。显著标志是,将学校文化作为学校发展的近义词甚至同义词。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学校文化是一种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战略。11学校文化具有战略制高点的性质和意义作为一种发展战略的学校文化建设,应具战略制高点的性质:统领学校发展各个方面,物质与精神、外在与内在、制度与组织、行为与形象等;形成内控性的学校发展,重视和强调学校发展的自主性、内源性和独特性;创造可持续的学校发展,更关注学校发展的持续力、生命力和创新力。

12启示三:关注学校文化建设的新内涵与新要求完全超越“文化理解”的经典三维框架“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以“精神力统领”重建学校的教育哲学和办学理念,明晰学校的未来发展和共同愿景;以“执行力统领”重建学校的行为文化、组织文化和制度文化,侧重从学校内部形成整体力量,提升办学效能;以“形象力统领”重建学校的物质文化、环境文化和社会互动,侧重从外部形成学校的社会影响和社会声誉,提升学校为社会服务的良好社会形象。13学校文化建设的新特点与新特征1、重新发掘、梳理、发现学校的历史、传统和文化资源,重建学校教育哲学和教育理念;2、以制订学校发展规划为载体,将学校文化建设作为重要内容;3、把形成学习型的组织文化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4、将课程文化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14重温陈玉琨教授的观点:学校发展三阶段论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校长、制度与文化是学校发展的三个关键因素:第一阶段,学校的管理主要依靠校长的观念、人格与能力。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第二阶段,学校管理主要依靠一种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机制;第三阶段:学校管理主要依靠学校文化与学校精神。这是一种从必然走向了自由。15文化是一种无坚不催的力量陈玉琨教授指出:我们有三大认识误区,一是认为校长无关紧要,校长是重要的,但仅靠校长是不行的;二是认为制度是束缚,没有束缚就没有行为的宽松,就没有群体的和谐;三是认为文化虚无飘渺,文化一旦被创造出来,就会发挥引导、规范、激励全体师生的重要作用。文化如果已经融入人们的血液中,它就是无坚不催的力量。16二、学校文化的核心理念

基本观点: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观,是以人的发展为本,要求我们建设一种人本的、人性的、人文的学校文化。17案例:台湾中小学考察观感2006年3月,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台湾教育考察团,考察台湾中小学教育特别是学习型学校建设的现状。在3月19日到3月29日的11天行程中,考察团先后参访了台湾秀朗国民小学、成渊高级中学、康桥双语中小学、淡江高级中学、永春国民小学、大里高级中学等多所学校,收获很大,感慨良深。18台北秀朗国小的课堂:轻松而自由

19台北秀朗国小的课堂:轻松而自由

20台北秀朗国小的课堂:

轻松而自由

21校园内观察蚂蚁的孩子

22校园里的孩子既放松又有礼貌23校园里的孩子既放松又有礼貌24秀朗国小:教室里的规矩与秩序25台北成渊高中的精致化管理26台北成渊高中的精致化管理27台北成渊高中的精致化管理28台北成渊高中的精致化管理29台北成渊高中的精致化管理30台北成渊高中的精致化管理31台中大里高中爱的文化32台中大里高中爱的文化

33台中大里高中爱的文化

34台中大里高中爱的文化

35台中大里高中爱的文化36启示一:建立以人的发展为本的学校文化要突出“人”字:1、人本的,而不是以物为本的,物是为人服务的,而不是相反;学校的硬件建设是为人的发展服务的;2、人性的,而不是“非人性”和“反人性”的,人性的基本需要得到较好满足的;3、人文的,能够提升人的修养、品性和境界的,而不是迁就人的原始性和劣根性的。37一个好的隐喻:精神家园——能够体验到心理和精神舒适、愉悦与满足,而不是紧张、恐惧与压抑;——要能够体验富氧而不是缺氧的精神呼吸;——要能够品味高雅而不是粗俗的精神食粮;——要能够感受成长和发展的快乐而不是体验成熟的焦虑和恐惧……38启示二:学校文化建设要突出“发展”1、内在地包含着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三者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2、学校发展的基础性和服务性,根本目的是为师生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环境和平台;3、师生发展是学校发展的主要目标、重要内容和服务对象,也是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重要资源,更是学校发展水平的外部表征。39要警惕和提防——将学生发展、教师发展与学校发展对立起来的观念,是不明智的;任何以牺牲师生的根本利益和整体发展来换取学校发展的理念和措施,都是非人本、非人文的,也是不可取的。40启示三:以人为本的学校文化回归到教育本义学校教育以人的发展和培养为目的,必须以人化的方式进行,良好的学校教育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是一种基于人性和人的理解的科学,教育活动(包括教学)是一种发展和提升人性、人格和人品的重大实践。学校教育提供给人的核心价值是:尊严、个性、智慧和幸福。学校文化建设要有助于人的尊严、个性、智慧和幸福的提升。41三、学校文化与课程文化

基本观点: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文化的核心部分;它直接体现着教育的人文理想和追求,是学校教育存在的根本意义和价值所在。

42案例:美国康涅狄克州的乔特中学乔特中学是全美排名第三的学术性高中,特色表现在极端注重诚信和道德教育,因此又有一个中文校名,叫做崇德中学。学校领导自豪地宣称:学校在全美综合排名不是第一,但诚信和道德绝对是第一。新学生入学,每个家长都要与学校签约,同意放弃美国公民的部分权利,以便学校采取强硬措施实施诚信与道德教育。校内校外,绝不允许学生抽烟、喝酒、吸毒,一经发现立即开除,那怕开除的学生明天就要参加毕业典礼也在所不惜。

43乔特中学所倡导的国际化与多元化目前有38个国家的学生在校就读,多种文化背景的人共同学习、共同生活。学校既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学生,也有发展中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学生,既有富家子弟,也有穷人子女。穷孩子只要有天份,交不起钱也可以来上学。全校每年有38%的学生获各类奖学金,有70多名优秀学生可获全免学费,并提供回国回家差旅费(机票)和每周零用钱。学校课程中既有法文、西班牙文、拉丁文,也有日文、中文和韩文等选修课。

44细节:乔特中学大门的门廊走进学校大门,门廊上挂着学校第一任校长英国人卡罗林·鲁茨里斯的画像,画像上方用八个中文篆字书写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45乔特中学的必修课程设置必修课:英语(4年),其他语言(3年),数学、科学(物理、化学、生物),世界历史(1年),美国历史(1年),心理学(1学期),哲学或宗教(1学期),艺术(3学期)。46乔特中学的选修课程设置美国研究的跨系计划——由英语系和历史系共同设置和传授;科学研究计划——一个真正能够体现实验科学的性质,为学生提供主动的、独立的设计和实践机会的课程;经济学计划——包括有特色的4门课,一个商业实习计划,一个年会,系列讲座,参与商业竞争的机会;艺术浓缩计划——为具有非凡才能的学生提供严格的学习和视觉、音乐、戏剧表演的机会;学期语言强化计划——法语、西班牙语和汉语;罗马的古典研究;顶点计划——优秀的六年级学生的机会,探索课程领域的深度;毕业项目计划——春季计划,允许合格的六年级学生在校内或校外从事各种实习,如作研究助理,或参与学术研究或创造性的项目。47培养“突破常规课程束缚”的天才学生学校非常自豪地推荐和介绍了一位酷爱汉语的10年级学生,他利用两个月的课外学习和休息时间将整本毛主席语录翻译成英文。这样一种自主而个性化的学习,在乔特高中是非常普遍的,显然也是符合学校办学理念与培养目标,因而是值得夸耀的。相反,如果是在中国的重点高中,则是不可想象的:有哪一个家长和学校会用如此高昂的代价(每学年三万美金)去这样发展学生的个性?

48翻译毛主席语录的美国学生49启示一:学校文化与课程文化要与学校的定位相配

学校文化、课程文化要与学校的定位相一致。乔特中学非常明确:学校是全美一流的学术性高中,是一所面向世界各国的学校,因而学校文化与课程文化的追求,要充分体现国际化和多元化的取向。

50启示二:学校文化、课程文化要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相一致作为一所学术性的高中,要为一流大学培养学术性的人才奠基,相应地必然要求课程能够服务于“突破常规课程束缚的天才学生”,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要为不同发展程度和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选择,要形成一种自由、民主而宽松的学术文化。

51启示三:学校文化与课程文化要坚守学校自身的理想和追求这种理想就表现在学校对诚信和道德教育的严格要求和相关措施上。崇德中学的校名,让我们清晰地看到学校的坚持与坚守,这种坚持与坚守既表明了教育的人文理想和价值,也收获了学校文化和学校特色。52启示四:课程与教学文化是师生的共同创造师生应具有课程与教学的选择权师生应具有课程与教学的平等参与权师生应具有课程与教学的创造权53台中永春国小:学生的梦幻城堡54永春国小:学生的梦幻城堡55永春国小:学生的梦幻城堡56永春国小:师生共享的教室文化57永春国小:师生共享的教室文化58永春国小:师生共享的教室文化59永春国小:师生共享的教室文化60师生共同导游:活的课程61给我做导游的两个男孩

62台北秀朗国小:智优班的资源课

——先发奖后上课63朱中梧老师的自制奖状64听课教师也可参加教学活动65台中县大里高中校本化的体育课66启示五:课程与教学是学校文化的根本表现课程与教学是学校的日常生活,也是师生的共同行为、共同表现和共同创造,是最基本、最广泛、最普遍的学校文化;课程与教学最集中地体现了学校的整体行为和风貌,是学风、教风、校风的综合表现;课程与教学最集中表达了一所学校对教育教学意义的理解,对教育理想、价值和精神的追求。67四、学校文化与教师发展

基本观点:学校发展要求形成学校相应的文化行为,一种作为日常生活方式的教师群体学习行为——学习型文化,学习型文化与教师群体发展水平紧密相关。68案例:上海北郊学校的学校文化与教师基本气质上海市北郊学校是一所经过合并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它几乎集中了学校建设中的所有问题:数校合并、经费短缺、硬件不硬、师资参差、生源不足等。郑杰上任校长后做了三件事:一是制订学校《质量管理手册》,向社会作出十项承诺;二是建立新型学校制度,实行扁平化管理;三是确立学校文化理念,追求学校可持续发展。69郑杰的学校文化理念“为每个孩子创造美好的未来”——学校是一个同心圆:圆心是学生,外圈是教师,外围是学校领导,因此要确立这样的基本理念:教师为学生服务,学校领导要为教师服务。这样一种价值观的表述需要内化,于是郑杰在教工会议上经常“布道”的主题是:人性、人生、人道主义、人的基本权力、人文精神、人际沟通。70教师的四种基本气质上海北郊学校郑杰校长认为:学校文化精神的内化过程,就是教师重新塑造自己的过程。他为教师做两件事:一是效仿苏霍姆林斯基花五年的时间给教师写《一百条新建议》;二是投入28万元建设“无庸读书赏艺会”,这是学校最豪华的建筑,每年投入2万元购买图书和音像制品,为教师读书创造良好的条件。他要求教师发展形成四种基本气质:一是德性,二是教养,三是敬畏态度,四是思索的习惯。71教师的幸福感——这样一种基于学校文化精神和发展理念的校内(校本)教师评价标准,使教师在创建学校文化的过程中开发出潜藏的生活力,教师的个体价值在学校的变革和发展中得到尊重和承认,虽然教师收入不高,工作压力较大,但教师的幸福感很高,调查显示:在220名员工中感到幸福的达98%。72启示一:同心圆的哲理1、作为圆心的学生的发展,是以教师的发展为前提的,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升,就没有学生更好的发展;2、学校的发展涉及方方面面,其中最核心、最关键、最重要的部分是教师的发展,是教师队伍的建设,脱离了教师发展的学校发展,不可能是有内涵的、高品质的、可持续的学校发展;3、基于学校的教师群体发展,需要良好的学校环境、学校氛围、学校文化为平台和支撑,缺少这样的学校文化平台的建设,教师群体不可能有整体性的、高品质的、可持续的发展。73启示二:学习型文化应成为学校文化的底色1、在复杂、多变、多元的现代社会,学习型文化已成为各类社会组织和机构的基本社会适应行为;也成为每一个社会成员立足和生存、发展和升迁的社会适应行为;2、教育的文化本性决定了学校首先应成为学习型的组织,应建立学习型的文化;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迫使我们不得不形成学习型文化,形成学校学习行为。74启示三:学习型文化的特质基于学校发展共同愿景;基于学校现实问题的解决;经验分享、相互支持、共同成长;前喻学习、同喻学习、后喻学习共存;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创新,不断推进学校发展和学校文化的形成。

75启示四:教师是学习型文化建设的主体

1、学习型文化是学校的公共文化,需要最为广泛的教师参与、实践、创造和共享;2、学习型文化应具有杜威所说的能动、自塑与变革的性质,是教师群体作为能动主体对自身的重塑,以促进学校的发展和变革;3、在积极参与学习型文化的建设中,不断推进和逐步实现教师能动发展的过程。76南通中学图书馆的正面墙壁既不是教育方针,也不是“三个面向”,而是论语六则。77南通中学图书馆的名师墙南通中学名师荟萃,杜威曾远涉重洋,在通中登台讲学,一代大师朱东润、姜亮夫等开创了“严谨善教”的教风。这面墙诉说着南通中学的学校文化和教师文化。78教师要形成自主积极的学习行为1、需要形成以改造和提升教育教学实践为指向的明确的教师学习行为;2、需要全面提高文化内涵和综合素养,从而增强文化实践能力;3、教师个体和群体要把学习内化成为一种日常生活方式和习惯。79五、学校文化与学校传统基本观点:学校文化建设要高度关注学校传统,要敬重和敬畏学校传统,学校传统是学校特色、学校精神形成的思想和文化资源。80案例:上海格致中学融汇传统与现代格致中学前身为格致书院。“格致”取《礼记·大学》中提出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目中的“格致”二字为书院名命,建立了我国最早系统传播近代科学知识,造就科技人才的新型学堂。81毛泽东题写的“格致中学”1949年10月25日,毛泽东致函格致中学国文教师许志行先生,函称“教书甚好,教书就是为人民服务”,据其信封的“格致中学”四字凿在3米高2米宽的花岗石上,立在学校正门口的左侧。“格致中学”几个红字,光彩夺目,与门旁白底黑字的校牌相映成趣。

82格致中学创始人徐寿与傅兰雅的塑像校园绿草如茵,草坪上有二尊雕塑:是“格致书院”创始人徐寿(1818-1884)和傅兰雅(1839—1928)。前者系中国近代著名的科学家,曾任江南制造局提调、翻译馆中方首席译员,在机械、造船、化学等诸多领域均有卓越成就);后者系英国人,著名翻译家,《格致汇编》主编,后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东方语言系主任,终身教授。83精心保护着格致公学的校舍现在的格致中学“校史馆”,系1927年竣工的格致公学校舍保留部分,学校建筑均参考这所英式建筑的风格。由李鸿章题写的“格致书院”匾额赫然在目(仿制);1949年至今的内容布展三楼。由毛泽东题写的“格致中学”四字悬于门楣。百余年格致风云将在这里诉说历史与未来,陈列的各种物品,将展示格致人的追求与精神。84校史馆的作用与功能校本德育的“基地”——学习格致先驱“科学救国”的思想,继承学校“爱国”、“科学”优良传统,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格致文化的“资源”——学习校史,接受格致传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熏陶,弘扬“格物知致”精神。近代中国科教史的“缩影”——折射中国现代教育史和科技发展史,为师生学习或研究提供素材。85格致中学的建筑“格意楼”,教学、行政区,即1955年竣工的十层教学大楼。“物趣楼”,科学实验区,系新建的八层教学楼,以实验设施为主,有一批现代科技先进实验室。“致远楼”,学术交流区,系新建的二层学术交流楼,分设575座、240座、110座三个会场。“知行楼”,艺术、体育区,系新建的五层艺术和体育教学、训练楼,设有游泳馆、健身房、球类馆、游泳池等。86学校精神:传统与现代的融汇格致中学把四幢楼分别命名为:“格意楼、物趣楼、致远楼、知行楼”,寓意隽永,耐人寻味。楼名藏头一字连读为“格物致知”,体现的是学校传统;居中一字连读为“意趣远行”,体现的是时代精神。“格物致知,意趣远行”八个字,融汇为格致中学的学校精神。87启示一:学校传统与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一种“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的统一,“过去”以特有的方式存在于“现在”,并影响和制约着现在,我们无法一笔抹杀;现在影响着未来。我们需要以一种敬畏的态度看待传统和历史,我们应珍视学校传统。88启示二:学校传统与学校精神学校精神是学校文化的灵魂,是学校传统的精华,是在长期办学实践中不断积累、不断表现、不断发展而形成的,是全体师生的实践智慧和精神贡献。学校精神的形成需要时间,需要积累,需要传承,需要延续,需要不断地表现。这种传承和表现需要物质、组织、活动、实践的依托,需要学校文化活水的不断滋润和涵养,否则它就会成为孤独的幽灵。89启示三:学校传统与学校特色学校特色是学校长期积累所形成的,是学校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传统中区别于其他学校的重要特点,是最能够表现学校个性和独特性的方面。抛弃学校传统和历史资源,不断变换、人为打造、突击创新的所谓的学校特色,最终将导致学校的平庸。90什么是学校特色1、一所学校有别于其他学校的独特风格和特点,需要长期的实践和提炼;2、集中体现在课程与教学上,体现在学科建设与队伍建设上,需要长期规划与不断积累;3、学校特色整体性地表现在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教师队伍、教育管理、教学研究等方面,需要长期投入与不懈追求。91学校特色是学校文化的整体表现1、是学校理念和精神由内而外的自然呈现与自然生成,而不是外加的;2、是与学校文化的整体协调,与制度文化、组织文化、行为文化一致的,而不是相抵触的,或毫不相干的;3、是全体师生共同认可,并能够表现为师生基本行为的,而不是与师生无关的。4、是在学校氛围中能够感觉到,并形成明显学校标志的,而不是需要刻意讲解和阐述的。92建设学校文化就是形成学校特色学校文化建设与学校特色形成是同一个概念的不同表述:学校文化应该是基于学校的,本来就是校本化和特色化的;真正的学校文化是特色化的,真正的学校特色应该是文化性的;因此,不是为特色而特色建设,而是在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与学校文化相一致、相匹配、相吻合的学校特色。93启示四:中国的学校应该体现优秀的民族文化中国的学校是中国教育的一部分,中国的教育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既是民族文化的传承者,也是民族文化的表现者和创造者。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表现中国的文化和文明。94尤其需要一种文化自信1、对学校需要文化追求(而不仅仅是知识和技术)的坚信不移;2、对学校需要文化品位(而不仅仅是培养几个尖子学生)的坚信不移;3、对学生需要文化涵养(尤其是传统文化的必备修养)的坚信不移——95案例:台北康桥双语中小学的教育理念与教育追求96用英文表述的教育理念与教育追求97校园建筑与风光98校园建筑与风光99校园建筑与风光100学校体育场101体育长廊102室内运动场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