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湖盐与化工》载文及引文分析_第1页
《海湖盐与化工》载文及引文分析_第2页
《海湖盐与化工》载文及引文分析_第3页
《海湖盐与化工》载文及引文分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湖盐与化工》载文及引文分析

1影响因子及参数科学和技术文章之间存在着引用关系。一般来说,任何新的研究成果都是在借鉴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取得的,具有科学上的继承性。因此,撰写科技论文需要引用他人著作或论文中的观点、材料、方法作为自身论证的根据,这些被引用的著作或论文被明确地标记出来,称为引文。引文最初是科学界成果认可、交流的一种方式,后来发展为一种回溯检索文献的方法,加菲尔德创建的《科学引文索引》(即SCI)开创了引文索引的先河,并逐渐成为科学评价的重要工具。当前,引文的评价功能已被广泛认可,与引文直接相关的重要指标———影响因子也在期刊评价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影响因子,指的是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的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据此,对期刊总体被引状况进行分析,根据统计数据找出文献被引规律,能够为提高文献被引率、了解和掌握期刊状况并更好地实现办刊目标提供数据参考。《盐业与化工》1972年创刊时称《海盐与化工》,1989年更名为《海湖盐与化工》,2006年更名为《盐业与化工》,报道专业面越来越广,现已涉及盐行业海盐、井矿盐、湖盐、盐化工(包括两碱)盐业机械、化工设备、检测、盐田生物等专业领域。该刊经国家科技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出版,中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中国盐业》杂志社、天津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合办,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早在2005年,《〈海湖盐与化工〉载文及引文分析》一文根据文献计量学原理,对2000年~2004年间《海湖盐与化工》载文、作者群及引文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从中分析出热心于海湖盐的科研队伍,客观地揭示了近几年海湖盐与化工领域的研究成果及该刊的学术价值,从引文这一侧面展示了我国海湖盐与化工专业论文的学术水平。文章拟通过分析该刊改现名以来(2006年~2012年)刊出文献的被引状况,从被引频次、作者、机构、高被引论文角度分析期刊的载文质量、学术水平及影响力,找出被引规律,为期刊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统计源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和《中国引文数据库》,检索条件是:刊名为《盐业与化工》,精确检索;发表时间限定为2006年~2012年。检索实施于2013-11-25。2被引率和发表时间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检索共得到833条记录,按“发表年代”进行分组浏览,按“被引”排序,很容易列出被引频次≥1的文献记录,从而利用人工计算出各年度被引篇数、总被引次数等信息。检索结果文献记录中存在着非论文记录,需要排除国内外通讯、征稿简则、年度总目次、通知、致读者和启示等,之后余下738条论文记录。该刊2006年~2012年被引总体情况见表1。如表1所示,《盐业与化工》2006年~2012年共发表论文738篇。2006年篇数较少,原因在于2006年该刊前三期刊名为《海湖盐与化工》,此次检索并未将其纳入。2012年由双月刊更改为月刊后,载文篇数得到了成倍的增长。被引文献共421篇,论文被引率57.05%,共被引1521次,总篇均被引次数2.06。从各年度论文被引率来看,2006年~2010年基本上处于较稳定的状态,在65%~81%之间,从2010年开始快速回落,到2012年达到历年最低的28.99%。由于文献引证的时效性和文献老化因素的作用,从现有数据推论,该刊发表的文献在3a~4a后被引次数达到稳定或饱和。各年度总被引次数和篇均被引次数这两项指标发展趋向基本一致,2006年最高,分别为258和5.38;2007年~2009年呈稳定状态,篇均被引分别为3.64、2.91、3.17;2010开始篇均被引指标成倍降低,2011年和2012年仅为0.84和0.41。据此分析,期刊文献篇均被引次数在距今最近的年份最低,之后随着距今年份的增加而升高,当4a左右时达到稳定状态。通过上述分析,期刊的文献被引率较高,在发表3a~4a后能达到70%以上,年度篇均被引次数在4a后能够达到3次以上。但是从近2a的指标来看,无论是被引率还是篇均被引次数,都远远低于高峰值。如何提高文献的引用速度而缩短引用时间,是期刊需要考虑的问题。所有文献中,317篇文献没有任何被引记录,占42.95%,这些零引用文献值得进一步研究其未被引用的原因。在所有被引文献中,被引1次的文献数量最多,占总发文数量的21.27%,其次是2次,占10.98,被引6次以上的文献占11.11%,被引10次以上占4.07%。同样可以发现,被引10次以上文献的发表时间集中在距今4a以上。详细数据见图1。3第一作者发文作者统计科技期刊的持续发展依赖于优秀的稿源,而优秀的论文来源于优秀的作者。对期刊的作者进行分析,能够发现对期刊做出突出贡献具有影响力的作者,进而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联系和约稿,提高论文的质量和被引量。在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的“期刊统计”中检索作者发文量,可知《盐业与化工》2006年~2012年发表了871篇文献,共有1292个作者,篇均作者数量为1.48。由于《中国引文数据库》的检索包含了2006年前3期的文献,加上没有排除简讯、启示等非论文文献,所以实际的篇均作者数量会与计算的数值略有误差。根据《中国引文数据库》的“期刊统计”中检索作者发文排名,得到表2。可以发现,发表文献10篇以上的作者共有11人,这些作者共发表了176篇论文,占期刊发文总量的23.8%,共被引422次,占期刊总被引频次的27.4%。无论在论文的质量还是数量上,这些作者都有所贡献。作者机构集中在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天津科技大学和中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都是在期刊所属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研单位。11人中有10人具有正高职称,1人副高职称,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第一作者发文比例偏低的现象,可以推断大部分论文是在这些高产作者的指导下完成的,而这样的论文也具有较高的质量。因此,对于硕士、博士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写作的论文,也是编辑部可以考虑的选择。在科技论文的写作中,第一作者的贡献显然要远高于其他作者,因此对第一作者的统计更具意义。依据CNKI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检索结果进行人工统计,得出总被引次数18次以上的作者列表,见表3。作者职称和机构的统计为文章发表时间的信息。4社会机构发文机构指的是作者所在的单位名称。考察分析机构的发文数量及被引信息,能够掌握期刊发文机构的分布状况,识别高发文机构和高被引机构,对期刊的发展策略调整具有参考作用。在CNKI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检索得到833记录,按“机构”进行分组浏览,找出发文大于或等于10篇的高发文机构,人工统计这些机构的总被引次数。该刊2006年~2012年机构发文情况见表4。天津科技大学参与撰写的论文有154篇,被引350次,均排名第一,分别占期刊总发文量和总引文量的20.87%和23.01%。显然,天津科技大学是该刊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发文量远远超过其他单位,且发文质量超过该刊论文的平均水平。因此,该刊应继续保持与天津科技大学的良好关系,组织优秀稿源。共有15个机构发文大于或等于10篇,共发文478篇,被引1047次,分别占期刊总发文量和总引文量的64.77%和68.84%。中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天津长芦海晶集团有限公司各发表文献66篇和40篇,紧随天津科技大学之后成为发文第二和第三的单位。在发文量排在前15位的机构中,有8所高校、3个研究所和4个企业,表明该期刊研究领域应用性质较强,虽然高校和研究所是研究的主力军,但企业仍然是不可忽视的力量,该刊应进一步挖掘企业研究的潜力。5被引论文的数量构成在CNKI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检索共得到833条记录,按“被引”进行排序,很容易找到被引频次≥10的文献记录,正好是前30条记录。该刊2006年~2012年高被引论文情况见表5。被引次数排在前30位的论文占总论文篇数的4.07%,被引441次,占期刊总被引次数的28.99%。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分别有高被引论文5篇、12篇、4篇、8篇、1篇,2011年、2012年没有被引大于或等于10次的论文。数据表明,该刊的引用过程具有明显的时效性,大概4a后才达到被引的高峰状态,有必要催化、加快期刊的被引过程,可以从缩短审稿周期入手。30篇论文中包含综述性论文13篇、理论性论文11篇,应用性论文6篇。接近一半的高被引论文是综述,说明综述更有可能被多次引用。除了综述之外,理论性论文比应用性论文更易成为高被引论文。有基金资助的论文有12篇,超过总数的1/3。90%(27篇)的高被引论文来自高校和研究所,仅有10%(3篇)来自企业,相比较于企业的发文数量,企业生产的有影响力的论文偏少。在能够找到作者职称信息的28篇论文中,其中教授9篇、副教授1篇、高级工程师2篇、硕士研究生8篇、博士1篇、讲师1篇、工程师3篇、助理研究员1篇,副高职称以上的12篇最多,其次是硕士研究生8篇,表明高职称人员论文更易被引用,而硕士研究生因为研究精力旺盛且有高水平导师指导,其论文也具有较高影响力,这对编辑选稿具有参考意义。注:作者职称和机构的统计为文章发表时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