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集三人以上公平民事案的理解与适用_第1页
纠集三人以上公平民事案的理解与适用_第2页
纠集三人以上公平民事案的理解与适用_第3页
纠集三人以上公平民事案的理解与适用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纠集三人以上公平民事案的理解与适用

本文以刑事部为例,关于检察官办公室关于公共安全机构的刑事诉讼程序的规定(1)规定了检察官办公室关于刑事诉讼程序的具体规定,其中关于纠正非法财产的规定有具体规定。其中对“纠集”的理解应从案件的整体过程把握,纠集的处罚范围既包括纠集者也包括积极参加者,同时“公然”不能仅以社会公众是否知道为判断依据,还应从行为人的主观心态进行把握。此外,为满足实践的需要,《规定(一)》仍应进一步完善。[基本案情]2008年11月24日,犯罪嫌疑人吴某找到犯罪嫌疑人赵某让其找人吓唬与其争生意的于某,赵某即打电话联系犯罪嫌疑人王某让其找人帮忙,王某找来了犯罪嫌疑人毕某、李某、米某,随后上述六名犯罪嫌疑人在郑州市一个娱乐会所聚齐。当晚23时许,在吴某的带领下赵某等人分乘两辆出租车,来到郑州市中原区于某开办的足疗店前,吴某指使赵某等人将于某停放在足疗店前的长安东风小康面包车砸掉,赵某遂即指挥王某等四人手持棍棒、砖头等工具将该面包车的所有玻璃、尾灯、倒车镜砸烂,并将上前阻拦的于某打伤后离去。该案发生后,公安人员对被砸车辆进行了拍照取证,但未及评估损失,车辆却不知去向,损失数额至此无法认定。一、纠集三人以上的公法事务方面的规定根据《规定(一)》第33条关于故意毁坏财物案的规定:故意毁坏财物,涉嫌下列情节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二)毁坏公私财物三次以上的;(三)纠集三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财物的;(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鉴于本案被毁坏车辆已无法进行损失评估,也就不能适用该规定第33条第1项的规定,比照其他三项,与本案最贴切的就是第三项关于“纠集三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财物”的规定。但是,因该项规定本身没有详细的解释,导致本案在适用该条款时出现歧义。(一)纠集者的确定关于“纠集”的标准含义,我国刑法和有关司法解释并未给出明确的界定。根据《说文解字》的表述,“纠,绳三合也。”也就是把三根绳子缠在一起。集,就是合在一起。纠集也就是纠合,意思是把多个人或事物聚集在一起。本案中吴某找到赵某,赵某又找到王某,王某又找到了另外的毕某、李某和米某三人,毕某、李某和米某这三人当属被纠集者无疑,而纠集他们的王某也能够相应地构成纠集者。但问题是,吴某、赵某能否成为该规定中的纠集者呢?吴某只是找了赵某,让赵某找人,而赵某也只是找了王某,让王某找人,这时如何对“纠集”进行定义就成了关系罪与非罪的关键要素。我们认为,对“纠集”的理解应从案件的整体过程把握,本案中吴某和赵某虽然没有直接找毕某、李某和米某三人,但这三人却是通过吴某所找来的赵某和赵某所找来的王某才聚集在一起的,而且在砸车的过程中,吴某和赵某也到了现场并看了整个过程,其对砸车主观上具有间接故意,应符合“纠集”的规定。总而言之,本案中吴某、赵某和王某都应属纠集者,而毕某、李某和米某三人是被纠集者。(二)对“损害程度”的认定如何处理界定了本案的纠集者和被纠集者后,该项规定的另一个问题就出现了,该条仅规定了“纠集三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财物”,应予立案追诉,那么应受追诉的仅是纠集者本人呢,还是包括了其他参加者?如果不包括其他参加者,那么这些采取暴力手段毁坏公私财物的暴徒又该如何处理?对于这一至关重要的问题,《规定(一)》并未作出解释。我们认为,《规定(一)》第33条第1项采用的是财物毁损程度标准,毁损程度达五千元以上就构成犯罪。第二项采用的是行为次数标准(三次以上),达到三次以上就说明了行为人的社会危害性及过错程度应受刑事制裁,因而构成本罪。而第三项则是从行为人对外部环境的影响加以考量,“三人以上”、“公然”都是考虑了毁坏财物行为对社会秩序造成的破坏程度而写入《规定(一)》的,此时立法保护的已不再是单纯的公私财物所有权了,社会秩序也成了一个重要的保护客体。而这种对社会秩序的破坏除了源自纠集者的纠集行为外,还包括了被纠集者的积极参与,因而我们认为,该规定的用意不仅仅是对纠集者定罪处罚,那些积极参加者也应科处相应的刑罚。结合到本案,吴某、赵某、王某、以及毕某、李某和米某都应按故意毁坏财物罪定罪处罚。(三)纠集三人以上不应包括本人根据我国《刑法》第99条和《规定(一)》第101条的规定,“三人以上”是包括本数的,但却未规定这里的“三人以上”是否包括纠集者本人在内。假如甲纠集了乙和丙公然毁坏财物,而甲也参与了毁坏财物的行为,那么能否适用这里关于纠集三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财物应予立案追诉的规定呢?显然,目前缺乏明确的界定,而实践中也形成了包括与不包括两种意见。我们认为,这里的“三人以上”不应该包括本人。首先,从字面来看,“纠集”本身是个主动词,纠集者应该是一个独立的主体,而这里的“三人以上”则是纠集到的被纠集者数量;其次,从立法本意来看,被纠集到的人员数量在这里是判断社会秩序被干扰程度和对行为人定罪量刑的一个重要指标,因而也不宜包括纠集者本人在内,否则会有失公允。至于本案中,吴某找到了赵某,赵某找到了王某,而王某最终找到了毕某、李某和米某三人一起实施了毁坏财物的犯罪行为,是否意味着吴某和赵某不符合“纠集三人以上”的标准呢?笔者认为,类似于对“纠集”的认识一样,“纠集三人以上”也应该从办案的整体进程来把握,本案中吴某只是找了赵某,而赵某也是只找了王某,表面上看好像不符合“纠集三人以上”的规定,但是后来的毕某、李某和米某这三人却是通过吴某所找来的赵某和赵某所找来的王某才最终聚集在一起的,此三人是由吴某和赵某间接纠集到的,而且吴某和赵某也见到并接纳了这三人一起实施犯罪。因而,本案中的吴某和赵某也是符合“纠集三人以上”这一标准的。(四)“公”不当之处我国《刑法》仅在第264条侮辱罪的规定中出现了“公然”二字,即“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那么,刑法中的“公然”应以什么标准来把握呢?如果犯罪行为发生在一个公共场所,但却仅当着被害人的面,没有其他人看见,是否构成刑法上的“公然”?如果在公开场合,被害人没有发现犯罪嫌疑人的行为,而其他人却发现了或者被害人和其他人都没有发现是否也是“公然”呢?还是要求必须当着被害人和社会公众的面才算是“公然”?具体到本案,案发时已是晚上十一点多,而且附近也没有什么人,此时犯罪嫌疑人纵然是当着被害人的面毁坏财物,能否认定为“公然”毁财呢?这时就要看“公然”一词的含义了,我们认为所谓“公然”,指的应当是无视法律的存在,明目张胆,毫无顾忌。具体到本项规定,考虑的应是对社会秩序的破坏,“公然”不能仅仅从被害人是否知道,或者社会公众是否知道为判断依据,也应从行为人的主观心态上把握,如果行为人明目张胆、无视法律的存在,无视被害人的感受,无视对社会秩序造成的破坏,无所顾忌地实施犯罪,那么就符合“公然”犯罪的标准。当然,本案的犯罪嫌疑人选择了在晚上十一点多作案,还是应当有别于白天行凶的,这一情节可作为量刑标准予以考虑。二、第33条。《条例》1(一)损害赔偿的认定如上所述,毁损公私财物三次以上的应立案追诉,但如果每次毁损公私财物都只造成了十分轻微的损坏是否也应定罪处罚呢?我们认为,应对这里的毁损程度加以限定,对那些十分轻微的毁损行为,不能一概而论地纳入刑法规制,否则将不利于法律的公平公正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二)第二,缺乏明确的具体规定该项兜底性条款,虽赋予了公安、检察机关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但是如果缺乏指导性的规定,不仅不能发挥出本项规定的作用,而且可能会适得其反,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法院在具体把握案件时可能会出现分歧,而且毫无限制的自由裁量权也极有可能被滥用,因而必须对该项表述予以规范化。三、公安机关职能履行中检察监督的现状综上所述,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对故意毁坏财物案的立案追诉标准做出了规定,但是《规定(一)》本身还有一些亟待完善的地方,希望本文的探究能够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尽快出台更为详细、严谨的解释,以利于及时、准确地打击犯罪,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为及时、准确地打击犯罪,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于2008年6月25日共同制定、印发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