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初期英国的公立不等式_第1页
战后初期英国的公立不等式_第2页
战后初期英国的公立不等式_第3页
战后初期英国的公立不等式_第4页
战后初期英国的公立不等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战后初期英国的公立不等式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高中成为英国政府和公众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战后初期,在这块领域中所发生的种种变革,与其以前的发展史相比,在规模和速度上都是空前的。然而,目前我国学术界对战后初期英国中等教育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以“公学”为代表的私立教育的研究上,对国立中等教育的研究不多,本文试图对这一时期英国国立中等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对三类学校制的建立进行深入探讨,以便我们能够更深地理解二战后英国国立中等教育的改革和演变历程,从而使我们能更好地研究和理解中国的教育制度及改革。一、三年制学校制度的历史(一)创办一些特殊的行政法学校1902年之前,英国不存在国民中等教育制度,但中等教育却是早已有之。一般来说,英国的中等教育大致形成于中世纪,那时教会以教堂、寺院等为场地,利用捐款开办了一批文法学校,开始系统地提供中等教育。其中一些富有特色的文法学校,尤其是后来闻名的“大公学”,逐渐为贵族和中上阶层所占有。与此同时,作为一项慈善事业,教会也陆续开办了一些具有职业倾向的文法学校以及教区学校,向所有阶层开放。但总的来说,由于尚未形成制度,1902年之前的英国中等教育是极其有限的,大致具有以下特点:首先,这主要由教会提供,政府很少干预据1897年教育署的有关调查表明,直到那时,为政府当局所有和控制的中等学校在所有中学里所占的比例还不到2%。中小学生被教育者根据1895年发表的《皇家专门调查委员会关于中等教育的报告》(亦称“布莱斯报告”),当时在中学就读的学生仅占该年龄层人口的2.5%。[p.90]公立国民中等制度的形成中等教育往往与专科教育夹杂在一起;学校名称多种多样,学习年限长短不一,尤其是在对下层阶级开放的学校里,学习年限较短,所提供的教育也明显缺少系统性,难以使学生为进大学或应付专业考试做好准备;而且,与初等教育缺乏联系,两者之间不存在连续性。1902年,英国政府颁布了一项教育法——1902年教育法(亦称巴尔福教育法)。该法案标志着“英国教育的一个新时期的开始”[p.163],它是英国进入20世纪后所制定和颁布的第一个重要的教育法案。根据1902年教育法,新的地方教育当局(郡和郡级市)授权开始按照老公学和文法学校的模式开办公立中学即郡办学校。此后,英格兰和威尔士接受补助的中等学校即公立中学的学生人数迅速增长,到1914年共计约200,000人。[p.124]作为第一个被写入英国法令全书的综合性教育法,其颁布后最明显的结果是为英国中等教育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从而在英国中等教育发展史上成为具有革命性的一个里程碑。总之,1902年在英国中等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意味着国民中等教育制度将由此逐步形成。1904年,政府又颁布了中等教育法规,并在该法规的备忘录中,为确保中学的统一性,对中等学校和技术学校、培训班以及夜校等做了区别,从而区分了中等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就这样,从1902年之后,一个新的公立国民中等教育制度逐步确立起来。部分私立学校主要是由英国社会中上阶层所占有的公学,仍独立于这个制度之外,成为与公立中等教育并向的私立教育系统。公立中等教育制度的建立无疑促进了中学数量和学生人数的发展。在1904年之后的15年当中,由地方教育当局开办或控制的学校增加了近8倍,并在此后的发展中逐步成为公立中等教育系统的主体部分;其他公立中学(遵守教育委员会的规章并接受该委员会拨款的学校)也在1902-1904年之间增加了20倍左右。[p.90]然而,于1902年之后形成的这个公立教育制度仍然是很不完善的。首先,它并未与国民初等教育制度建立起相互衔接的关系,中等学校仍不是为绝大多数儿童所设立的初等学校的延续,而是与之平行的教育机构。中等学校为7岁至15岁的儿童提供收费教育,而当时典型的初等学校为5岁左右到14岁的儿童提供免费教育。尽管在自由党执政的1907年,在初等教育与中等教育之间建立了一些联系,但从整体上说这种联系仍是微不足道的。其次,作为与初等教育相平行的系统,这个制度仍是为少数人公开服务的,绝大多数相关年龄层的儿童仍被排除在中学大门之外。[p.22]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英国国内民主意识的不断觉醒,英国工人阶级已不再满足于历史强加给他们的、以义务教育结束年龄为终点的初等教育了。对此,当时的工党教育委员会主席托尼写道:“就英国工人来说,他们的决定已经作出,他们要求的不是中心学校,不是部分时间制继续学校……他们要求的是一切正常儿童接受至16岁的全日制中等教育”。[p.33]与此同时,由于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思想本身的发展,统一国民教育制度,使人人接受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至16岁的理论也已形成。为了适应国内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1918年,英国颁布了《费舍法案》(以教育委员会主席、著名历史学家费舍而得名),它完善了英国的公共教育制度,第一次在英国历史上确立了一个包括中等学校在内的公立学校系统。后来,费舍在他的自传里回忆道:“自英国有史以来,教育第一次成为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p.176]此外,初等教育内部高级教育的迅速发展也从另一方面形成了对中等教育的压力,迫切要求其做出相应的发展,例如在教育实践领域,到1938年为止,在初等教育高级班及选拔性中心学校就学的11岁以上的儿童已经达到了63%。[p.21]这种教育需求方面的政治压力的增强以及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本身的发展所产生的压力,促使英国政府将改造当时的国民教育制度、特别是中等教育制度提上了议事日程。(二)“哈德报告”、“斯宾斯报告”和“诺沃德报告”;1.哈多报告在中等中的内涵是什么?1926年,以W.H.哈多勋爵为主席的教育咨询委员会发表了题为《青少年教育》的报告,又称作“哈多报告”。作为第一届工党政府执政时的产物,该报告描绘了一幅可以使所有人都受到中等教育的蓝图,并就如何使工人阶级子女接受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问题,提出了改革中等教育的方案。这些建议的要点有:第一、以儿童身心发展出现新高潮的11岁为划分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分界线;学生在11岁以后所受的教育均称为“中等教育”。中等教育阶段分设四种类型的学校:以学术课程为主的文法中学、具有实科倾向的选择性现代中学、相当于职业学校的非选择性的现代中学和略高于初等教育水平的公立小学高级班或高级小学。为了在儿童11岁时能够找到最适合于其能力和兴趣的教育类型,必须在这个年龄上举行中学入学考试,并为儿童在12岁或13岁时从现代中学转入文法中学、或从文法中学转到现代中学或初级技术学校做出适当的安排;第二、中学的类型应该采取多种形式,即除原有的中学(主要是文法学校)之外,还应包括现代中学;现代中学的课程为四年,后两年开设实用性课程,其全部课程与文法学校的五年文理课程相比应简单些。哈多报告表达教育政策的目的必须是不仅仅选拔少数儿童接受中等教育,而且要保证中等教育阶段具有充足的弹性,包括足够多样化类型的学校,以满足一切儿童的需要,从而使所有人都向前进,尽管是沿着不同的道路前进。简而言之,就是应以分化选拔取代淘汰选拔。继1902年教育法使中等教育成为国家教育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后,“哈多报告”则极大地扩展了中等教育的概念,它在中等教育上制订了一个清楚的目标,是改革和发展英国中等教育的第一步。[p.177]2.重点对待具有不同智能的儿童的教育1938年末,以W.史宾斯爵士为主席的另一教育咨询委员会又发表了题为《中等教育》的报告,又称为“史宾斯报告”。该报告比哈多报告更进了一步,建议使所有“小学后”学校成为完全中学,并按照中等教育法规管理。史宾斯报告以心理学方面的研究证据(主要是心理学家C.伯特有关智力方面的研究证据)认为人的智力可测并可预知其最高发展限度;而人的智力各有不同,因此要公正地对待具有不同智能的儿童,就应该从11岁起对他们进行在某些重要方面不同的教育。由此,报告明确提出了中等教育的三类学校制模式,即分为三类中学:文法学校、现代中学和又改造初级技术学校而来的技术中学。作为实践三类学校制的一种手段,该报告提出考试必须在11岁进行,以选拔适合于相应学校类型的学生。此外,报告还建议废除中学学费,并将义务教育年龄延长至16岁。随着史宾斯报告的发表,至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三类学校制已作为实现“人人受中等教育”之理想模式而被广为接受了。3.“双重标准”的学校结构1943年,以C.诺伍德爵士为主席的专门委员会发表了题为《中学的课程与考试》的报告,又称为“诺伍德报告”,它给三类学校的三种学生下了定义。该报告与哈多报告和史宾斯报告不同,未采用任何心理学方面的依据,而是从有关儿童本性的特殊观点出发,断言教育制度本身大致上造成了三类不同头脑的儿童。第一类是为了学习本身的缘故对学习感兴趣,能够掌握论据或领会一个有关论据的学生;第二类是其兴趣和能力明显在应用科学领域或应用技术领域之内的学生;第三类是对付具体事物比对付概念容易得多、抽象对其没有意义、其水平近于或在一个有限的领域之内发展普遍缓慢的学生。这三类儿童不同的教育需求就须有三类中学来适应,即文法中学、技术中学和现代中学。与前两个报告一样,诺伍德报告也建议三类学校在地位、设备和条件上应同等。从“哈多报告”提出的中等教育结构模式,经过“史宾斯报告”和“诺伍德报告”的加工与发展,在理论上对英国中等教育的政策产生了长期而有力的影响,并成为战后英国中等教育重建的基础。英国教育领域的这种渐进式的发展道路是英国两种主要的政治倾向——保守主义和激进主义冲突与融合的结果,政府通过一个又一个的立法来进行不间断的改革,“不必给得太快,不必给得太多,但是要有给我们一些东西的不断想法。”[p.221]二、三校制度的建立过程和内容(一)教育社会发展的要求二战期间,由于英国全民卷入战争而引起的民主意识的加强,以及科学和工业的迅速发展,社会各界改革教育的呼声日趋一致。1941年,英国教育委员会提出了一份题为《战后教育》的备忘录,因其封面也被称为“绿皮书”。“绿皮书”明显地表达了官方有关中等教育的思想方针,即接受哈多报告中提出的“11岁以上人人受中等教育”的政策,同时毫不含糊地主张实行史宾斯报告提出的三类学校制度。绿皮书中认为,机会平等并不是指所有儿童都应该接受同样形式的教育,因此在中等教育阶段,教育机会和教育形式必须丰富多样。这一观点即成为整个战争时期和战后重建时期官方的一贯思想。1943年7月,正当战争结束之日在望、英国政府把注意力转向重建家园之时,教育委员会发表了题为《教育重建》的白皮书,其中描绘了史宾斯式的三类中学制的国民中等教育制度。同年年底,教育委员会主席R.A巴特勒向议会提交了一项教育法案,该法案经过近8个月的辩论于1944年8月得到通过,并经过皇家批准予以颁发,这就是著名的1944年教育法,亦称“巴特勒法”。1944年教育法对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公立教育制度做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确立了由三个相互衔接的教育阶段即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组成的国民教育制度,使初等学校学生在11岁向中等学校过渡合法化,并规定了公立中学免收学费,从而真正确立了一个普及的中等教育制度。其中有一段文字曾被用来作为推行三类学校制的法律依据,这段文字认为:“不能认为一个地区设立了学校就足够了,还应为所有儿童在学校数量、性质和设备等方面提供充分的受教育机会,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能力和倾向以及他们可能留在学校时期的长短而提供合乎他们需要的各种类型的教学和训练。”[p.93]因此,应该按照不同的儿童的能力建立不同的学校环境来刺激他。从战争结束之前的整个局势来看,实行三类学校制中等教育的主张占了优势。政府的意愿业已通过哈多报告、史宾斯报告以及后来的诺伍德报告和1943年教育白皮书明显地指向了三类中学制。尤其是教育署,在整个战争期间都坚定地要推行三类学校制。战后初期的经济与教育状况在客观上也的确有利于三类学校制的确立。中等教育的大改革意味着废除历史悠久的文法学校而进行全面重组,这将涉及校舍、教育计划以及师资等多方面的相应改革,需要充足的财力支持,这在战争创伤未愈的时代面临着重重困难;而三类学校制所包括的三类学校当时却已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尽管其中的初级技术学校从二三十年代起一直是在13岁而不是11岁招生,并且只为相关年龄层中3%的人提供教育,但相对来说,逐渐降低招生年龄和计划扩大招生数在教育行政上并不是一件太难的事。况且,按照1944年教育法对各类“初等后”教育机构的改造也已在进行之中,有待于尽快完成。再者,至1947年,随着法定义务教育年龄提高到15岁,使得中学一下子增加了40万学生,迫切要求各地方教育当局尽快做出相应的计划,安排校舍和设备。事实上,战后资源严重缺乏的状况也难以支撑学校建筑方面的大规模变动和建立符合教育部招生数要求的大学校。上述种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战后初期,大多数地方教育当局都提出了按三类学校制组织中等教育的计划。(二)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英国中等随着战后英国全面重建帷幕的拉开,中等教育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必须按照1944年教育法满足所有11岁以上儿童的教育需求。根据1944年的教育法令,英国多数人所接受的教育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三个阶段;11岁儿童在接受完初等教育后,参加统一的“11岁考试”,然后按照学力考查和“智力测验”的成绩分别升入文法中心、技术中心和现代中学,这个法令在形式上使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相衔接。[p.42]为此,各地方当局必须尽快制定组织和发展当地中等教育的计划,并呈交教育部以征得教育部长的批准。在这一过程中,战前占优势的倾向继续发挥了巨大的影响作用。早在战争结束当年的12月,教育部就通过其颁发的第73号通知敦促地方教育当局:“为了计划的直接目的,以及从现存学校的布局来看”,“在开头的时候考虑三种类型的学校,并在发展计划中写入有关各类学校分得的设施数量的材料”,是不可避免的。同年教育部经威尔金森批准发表的第一本小册子《国民学校》则重复了诺伍德报告的设想,赞成以三大类中学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1947年,教育部发表了小册子《新的中等教育》,再次从理论上强调了三类学校制。从1945——1951年,教育部部长艾伦.威尔金森公开提倡按三类中学的模式组织中等教育,声称“通过废除公立学校的学费,我们已确保进这些学校的基础是成绩,无人能真正地说文法学校的学生都是特权社会阶层的子女……并不是人人都想接受学术教育。毕竟,煤必须开采,土地必须耕耘……”。[p.35]在此期间,威尔金森领导的教育部对各地方教育当局不断地施加影响。因此,从战争结束到50年代初,英国中等教育重建的主要目标就是建立一个整齐的、从11岁开始分流、由七年制(11-18岁)文法中学和与之平行的技术中学,以及四年制或五年制(11-15、16岁)现代中学组成的中等教育结构。在官方政策、占优势的舆论以及战后初期经济状况的影响与限制下,这一时期三类学校制确立起来了。通过新建校舍和对约3000所高级小学的改造,开设了大批招收11-15岁儿童的现代中学。但技术中学却因大部分地方教育当局的谨慎和消极而未得到相应发展。直至1958年,该类学校的学生占同年龄层学生总数的比例还不到4%。[p.108]因此,确切地说,这个时期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实质上是两类学校即文法中学和现代中学。中等教育免费之后,决定一个人进入这类或那类学校的就是由个地方教育当局举行的“11岁考试”。该考试一般由智力测验、语文测验和算术测验组成。政府在研究并完善这一选拔考试制度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许多与之有关的研究机构如全国教育研究基金会等此时应运而生。三类学校制建立之后,英国国立中等教育的学校系统如下:1.普通的学科课程有两种:教育部和科学部直接补助的学校和地方教育机关所管辖的学校。这两类课程的不同之处,主要是在修业时间的长短和教材内容的学术性,以及严格的智力训练方面。它历来的职能是进行学术性的教育,为大学学习打下基础。在文法中学,学习年限七年(11-18岁),以学术性课程为主,招收“具有理论智能的儿童”,占中学生总数的20%左右,[p.13]大部分是资产阶级和知识界的子女,为升入大学作准备,其目的是为统治阶级培养各方面的人才。这类学校把学生的学习期分为基础和分科两个阶段:基础阶段五年,学科有宗教、英语、文学、外语、古典语、历史、地理、数学、化学、物理、生物、美术、音乐、手工和体育等,结束时参加“普通教育证书”的“普通水平证书考试”;分科阶段,又称第六学级(二到三年),分科专修几门学科,结业时参加“普通教育证书”的“高级水平证书”考试,获得证书者,便可升入大学。这类学校淘汰率极高,许多家庭贫困、学习条件差的学生结束义务教育后,即离开了学校,有的由于普通教育证书考试严格或其他原因被淘汰,毕业时常常只剩下了25-30%。[p.92]2.技术学校的数量受到限制学习年限七年(11-18岁),分配入学的是成绩仅次于进入文法中学的儿童。表面上规定这类中学选择的学生应具有技术方面的能力,实际挑选时只看学业成绩。由于这类学校的社会地位不及文法中学,所以几乎没有什么发展,学生仅占中学生总数的2%,[p.13]授予有关工业技术的普通教育和技术教育,培养工程、电力、航海、建筑、农业等方面的技术成员。课程与文法中学相类似,但较注重科学和技术学科。从第四年级起,接受专门的职业训练,部分毕业生可升入专业的技术学院。1947年英国教育部对技术中学的特点是这样说明的:“它与一个特定的工业(或职业)或若干工业(或职业)相联系……所设课程带有浓厚的工业或商业色彩,特别适合一小部分有才能的学生的需要,因为它所开设的课程有利于未来就业,这种教材对他们很有吸引力。”[p.102]英国技术中学的数量相对来说是较少的。1947年只有317所,而文法中学有1207所,现代中学有3019所。[p.102]并且从那时起,技术中学的数量还在一直减少。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主要是由于相当数量的专业团体对1944年以后中等教育体制内是否有技术中学存在的必要性持怀疑态度。他们宣称:技术中学试图开设的高级课程,文法中学都可以开设——过去也已开设过——其效果不亚于甚至优于技术中学;所有其他课程,现代中学可以开设——过去也已开设——效果也不亚于甚至优于技术中学。其次,技术中学作为一种选择性学校,不得不与享有崇高声誉的文法中学竞争。在竞争中遇到的严重障碍是传统的偏见,即技术中学是一种“第二流的中学”,只有那些考不进文法中学的学生才会考虑进这种学校。这种偏见根深蒂固,并且实际上更为加剧了。因为在1944年以后的若干年中,其他中学都招收11岁儿童,而许多技术中学却仍然招收12岁或13岁的学生。再次,很长时间以来,很多技术中学没有独立的校舍,只是附设在技术学院内,使用的主要是为成人学生配备的仪器设备。教师往往是来自技术学院的兼职教师,他们的精力主要放在学院的教学上,而在技术中学兼课不过是为了填满每周的工作量而已。尽管有上述种种不利条件,并且又难有如文法中学学生那样智力优异的生源,许多技术中学还是建立了良好的声誉。因为它们总是能得到社会舆论的支持,这些舆论认为技术中学具有独特的价值。3.坚持“面向生活的准备”1945年,英国教育当局在改革教育制度时,把过去的高级小学改成了现代中学。当时,人们(至少是教育部)指望它们会“提供一种良好的、全面的中等教育,教学重点不是放在学校课程中的几门传统科目上,而是根据学生兴趣进行教育。学生必须把学生从校外考试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并且鼓励教师开展教育试验,以便为他们的学生发现最适当的教育形式。现代中学的学习年限五年(11-15、16岁),以完成义务教育年限为目的,其任务是给学生所谓“走向生活的准备”。入学的学生绝大部分是劳动人民的子女,占中学生总人数的47%。[p.13]这些学生被认为“学业成绩差”,只适合于学习实用学科,毕业后基本上是补充体力劳动者的队伍。课程偏重于实用学科和职业教育,一般除了宗教课程外,有英语、社会学科、卫生、体育运动、普通学科、普通数学、工厂实习、家事、簿记及其他商业学科、美术与工艺、自然研究、生物、历史、地理、音乐、园艺、电影欣赏等,还有一种外语选修课,设有“就业指导”老师。这类学校是由战前的高级小学演变而来的,设备条件差,知识质量低劣,连英国官方也不得不承认“这类学校仅仅把旧高级小学的名义和地位改为现代中学,其他方面却没有什么改变。”后来,少数学校设置了第六学级,但是毕业生参加“普通教育证书”考试的只占其总数的2-3%。[p.75]总之,在实践中,战后重建初期英国中等教育的发展主要是在三类学校制的框架中进行的。到1956年时,英国已拥有3636所现代中学,1357所公立文法学校和之全额拨款学校,303所技术中学。[p.95]至此,三类学校制的中等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基本上确立起来了。应该说三类学校制的确立是英国中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进步。它在当时英国普通教育特别是中等教育不足的情况下,起了推动中等教育本身发展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国民对中等教育的迫切要求,从而使国立中等教育得到了发展和巩固。(三)英国教育发展的当代启示英国学者萨德勒曾经说过:如果我们力求理解外国教育制度的真正作用,我们就会发现我们更能领会本国教育的传统和精神,更能理解未写成文字的教育思想,更快地抓住本国教育中逐步扩大影响或逐步缩小影响的迹象,更易发现威胁到本国教育的危险和不理变化的微渐作用。研究外国教育制度的作用,实际价值就在于使我们能更好地研究和理解本国的教育制度。[p.365]中英两国之间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历史传统、宗教信仰、人口资源、科学技术水平等都有着明显甚至是很大的差别。教育问题不单纯是学校内的教育问题,而是广义上的社会政治经济问题密不可分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我们认为:虽然中英两国历史与现实的各种背景条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我们不能对20世纪上半叶英国教育发展过程中所累积起来的经验教训采取简单吸收或抛弃的做法,但是这一时期英国教育的发展状况,仍然给我们留下了几点重要的启示:首先,英国社会重视立法,在教育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这也是英国教育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