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复习题_第1页
物理化学复习题_第2页
物理化学复习题_第3页
物理化学复习题_第4页
物理化学复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练习1.11.下面哪一组中各热力学性质均为强度性质?(B)U、H、P、;(B)Vm、CP,m、T(C)P、Vm、S(D)P、G、Vm(摩尔体积)2.封闭系通过任意循环过程,则有(C)。(A)W=0;(B)Q=0;(C)W+Q=0;(D)均不对的。3.理想气体向真空膨胀过程,则有(A)。(A)W=0,ΔT=0(B)W<0,ΔT>0(C)W>0,ΔT<0(D)W=0,ΔT<04.对于理想气体,下式中不对的的是(D)。(A);(B);(C);(D)5.1mol理想气体,从体积V1通过等温膨胀至V2,该过程(B)。(A)ΔU>0,ΔH>=0;(B)ΔU=0,ΔH=0;(C)ΔU<0,ΔH<0;(D)均不对的。6.水在0℃、101.325kPa压力下结冰过程中(A)。(A)ΔP=0,ΔT=0;(B)ΔU=0,ΔH=0;(C)ΔU=0,ΔT=0;(D)均不对的。7.1摩尔水在100℃、101.325kPa压力下蒸发为同温同压的水蒸气,该过程的体积功为(B)。(A)373.15R;(B)-373.15R;(C)0;(D)均不对的。8.QP=△H的合用条件是(D)。(A)可逆过程;(B)理想气体;(C)等压化学变化;(D)等压只作膨胀功。9.1mol单原子理想气体,在300K时绝热压缩到500K,焓变△H约为(A)。(A)4157J(B)596J(C)1255J(D)994J10.在绝热钢瓶中,发生一种分子数增长的放热反应,以钢瓶为体系则(C)。(A)Q>0,W>0,ΔU>0(B)Q=0,W=0,ΔU<0(C)Q=0,W=0,ΔU=0(D)Q<0,W>0,ΔU<011.下面某些宏观过程可以看作可逆过程的是(B)。(A)磨擦生热(B)0℃冰的融化(C)电流通过金属发热(D)燃烧一根木柴。12.关系式(PV)γ=常数只合用于(C)。(A)理想气体可逆过程;(B)理想气体绝热过程;(C)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过程;(D)任何气体的绝热过程。13.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反应A=2B的热力学能变为ΔU1,反应2A=C的为ΔU2,则反应C=4B的热力学能变ΔU3=(D)。(A)2ΔU1+ΔU2(B)ΔU2-2ΔU1(C)ΔU1+ΔU2(D)2ΔU1-ΔU214.已知298K时Cl-(∞aq)和AgCl(s)的原则生成焓为-167.44和-127.03kJ∙mol-1,稀溶液中的反应AgNO3+KCl=AgCl↓+KNO3的=-65.49kJ∙mol-1。则Ag+(∞aq)的原则生成焓为(B)kJ∙mol-1。(A)–25.08(B)105.90(C)–101.95(D)40.4115.如下三个反应中的,何者可称为CO2(g)的原则摩尔生成焓?(A)(A)C(石墨)+O2(g)→CO2(g)(T)PθPθPθ(B)C(石墨)+O2(g)→CO2(g)(T)总压为Pθ(C)C(石墨)+0.5O2(g)→CO2(g)(T)PθPθPθ16.25℃,C6H6(l)+(15/2)O2(g)→3H2O(l)+6CO2(g),若反应中各气体均可视为理想气体,则其等压反应热与等容反应热之差约为(A)。(A)-3.7kJ;(B)1.2kJ;(C)-1.2kJ;(D)3.7kJ。17.已知反应H2(g)+(1/2)O2(g)→H2O(L)的焓变为△H,下列说法中不对的的是(D)。(A)△H等于水的生成热;(B)△H等于H2(g)的燃烧热;(C)△H与反应的△U数值不等;(D)△H与△U数值相等。18.某化学反应:A(g)+2B(g)→2C(g),是指(D)。(A)(B)(C)(D)19.某放热反应,若,则升高温度放热量怎样变化?(A)。(A)减少(B)增大(C)不变化(D)变化没有规律。20.已知298.15K时,CH3COOH(L)、CO2(g)和H2O(L)的原则摩尔生成焓分别为-484.5、-393.5和-285.8KJ/mol,CH3COOH(L)的摩尔燃烧焓为(B)kJ/mol。(A)-484.5(B)-874.1(C)-194.8(D)194.8参照答案:1.B;2.C;3.A;4.D;5.B;6.A;7.B;8.D;9.A;10.C;11.B;12.C;13.D;14.B;15.A;16.A;17.D;18.D;19.A;20.B。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习题2.11.对于可逆变化A→B,有,下述中对的的是(D)。(A)只有可逆变化才有熵变(B)可逆变化没有热温商(C)可逆变化熵变为零(D)可逆变化熵变与热温商之和相等2.某一过程△S=0应满足的条件是(A)。(A)绝热可逆过程(B)等容绝热过程(C)绝热过程(D)等压绝热过程3.在-20℃和101.325kPa压力下,1mol的过冷水结成冰,则物系及总熵变应当是(D)。(A)△S(系)<0,△S(总)<0;(B)△S(系)>0,△S(总)>0;(C)△S(系)>0,△S(总)<0(D)△S(系)<0,△S(总)>04.在300K时,5mol的理想气体由1L等温膨胀到10L,则过程的△S是(A)。(A)11.51R(B)-11.51R(C)2.303R(D)-2.303R5.Pb的熔点为327℃,熔化热为4.86kJ/mol,则1molPb在熔化过程中的熵变化为(C)。(A)14.9J/K(B)-14.9J/K(C)8.10J/K(D)-8.10J/K6.在一定条件下,一定量的纯铁与碳钢相比,其熵值是(B)。(A)S(纯铁)>S(碳钢)(B)S(纯铁)<S(碳钢)(C)S(纯铁)=S(碳钢)7.液体甲醇在其沸点时完全汽化,该过程增大的量是(C)。(A)蒸汽压(B)汽化热(C)熵(D)吉布斯函数8.在恒温恒压下,用于计算化学反应熵变的关系式是(C)。(A)△S=Qp/T(B)△S=△H/T(C)△S=(△H-△G)/T(D)△S=nRln(V2/V1)9.单质石墨碳的原则摩尔熵(B)。(A)(B)Sθm>0(C)Sθm<0(D)无法确定10.某过程△G=0应满足的条件是(C)。(A)可逆绝热过程;(B)等容绝热、只做膨胀功的过程;(C)等温等压、只做膨胀功的可逆过程;(D)等温等容、只做膨胀功的可逆过程。11.水在100℃及101.325kPa压力下汽化,该过程(D)。(A)△H=0(B)△S=0(C)△A=0(D)△G=012.一定量的理想气体,通过恒温压缩过程,则(C)。(A)△G>△F(B)△G<△F(C)△G=△A(D)无法确定13.在密闭体系中,某液体在其正常沸点时蒸发为气体,欲判断该过程的可逆性可用(D)。(A)△U(B)△S(物系)(C)△H(D)△G14.对于单组分、均相封闭系,没有非体积功,的值(A)。(A)不小于零(B)不不小于零(C)等于零(D)不能确定15.物质的量为n的理想气体通过等温压缩,压力由P1变化到P2,其△G=(D)。(A)(B)(C)(D)16.在α、β两相中都具有A和B两种物质,当到达相平衡时,下列状况对的的是(B)。(A)(B)(C)(D)17.在25℃时,水与水蒸气(饱和蒸汽)到达平衡,两相化学势的关系是(A)。(A)µg=µL(B)µg>µL(C)µg<µL(D)不能确定18.下列各式中可称为偏摩尔量的是(C)。(A)(B)(C)(D)19.下面各式中不能称为化学势的是(C)。(A)(B)(C)(D)参照答案:1.D;2.A;3.D;4.A;5.C;6.B;7.C;8.C;9.B;10.C;11.D;12.C;13.D;14.A;15.D;16.B;17.A;18.C;19.C;第三章溶液习题3.11.若使CO2在水中的溶解度最大,应选择的条件是(B)。(A)高温高压;(B)低温高压;(C)低温低压;(D)高温低压。2.对原则态的理解下述对的的是(D)。(A)原则态是273.15K,101.325kPa下的状态;(B)原则态是不能实现的假想状态;(C)原则态就是活度等于1的状态;(D)原则态就是人为规定的某些特定状态。3.在298k、101325pa压力下,两瓶体积均为的萘溶于苯的溶液,第一瓶中含萘1mol,第二瓶中含萘0.5mol,若以μ1和μ2分别表达两瓶中萘的化学势,则(A)。(A)(B)(C)(D)不能确定4.在298k时,A、B两种气体在某溶剂中的亨利系数分别为,并有,当A、B具有相似分压时,两者在该溶剂中的溶解度有(B)。(A)(B)(C)(D)不能确定5.在25℃时,0.01m糖水的渗透压为π1,0.01m食盐水的渗透压为π2,则(D)。(A)无法比较(B)π1>π2(C)π1=π2(D)π1<π26.在20℃时,苯的饱和蒸汽压P1=9.92kpa;甲苯的饱和蒸汽压P2=2.97kpa。同温度下,等摩尔苯和甲苯混合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平衡蒸气中的苯的物质的量分数y1是(D)。(A)1(B)0.3(C)0.23(D)0.777.二组分理想溶液的蒸汽压(B)。(A)与溶液的构成无关(B)介与二纯组分的蒸汽压之间(C)不小于任一纯组分的蒸汽压(D)不不小于任一纯组分的蒸汽压8.非挥发性溶质溶于溶剂之后将会引起(C)。(A)熔点升高(B)沸点减少(C)蒸汽压减少(D)总是放出热量9.溶剂服从拉乌尔定律,同步溶质服从亨利的二元溶液是(A)。(A)稀溶液(B)理想溶液(C)实际溶液(D)共轭溶液10.对于二组分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混合过程,下式中对的的是(A)。(A)ΔH=0,ΔG<0(B)ΔH=0,ΔS=0(C)ΔS>0,ΔV>0(D)ΔG<0,ΔS=0参照答案:1.B;2.D;3.A;4.B;5.D;6.D;7.B;8.C;9.A;10.A;第四章化学平衡习题4.11.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化学反应达平衡时,下面式子中不一定成立的是(A)。(A)(B)(C)(D)2.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化学反应aA+bB=mM到达化学平衡的条件是(D)。(A)μA=μB=μM(B)aμA=bμB=mμM(C)μA+μB=μM(D)aμA+bμB=mμM3.任何一种化学反应,影响平衡常数的原因是(D)。(A)反应物的浓度(B)催化剂(C)产物的浓度(D)温度4.气相反应2NO+O2=2NO2是放热的,当反应到达平衡时可采用下列哪组条件,使平衡向右移动?(B)(A)降温、降压;(B)降温、增压;(C)升温、降压;(D)升温、增压。5.298K时,反应N2O4(g)=2NO2(g)的原则平衡常数Kθ=0.1132。若N2O4(g)和NO2(g)的分压都是101.325kPa,反应将(D)。(A)向右进行(B)恰好达平衡(C)难以判断(D)向左进行。6.理想气体反应:C2H6(g)=C2H4(g)+H2(g),在温度T时,平衡常数比值为(A)。(A)CθRT/Pθ(B)RT/CθPθ(C)CθPθ/RT(D)Pθ/CθRT7.碳酸钙分解为吸热反应:,当温度升高时,反应的怎样变化?(A)。(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能确定8.在一定压力下,加入惰性气体可以增大哪一反应的平衡转化率?(A)(A)C6H5C2H5(g)=C6H5C2H3(g)+H2(g)(B)(3/2)H2(g)+(1/2)N2(g)=NH3(g)(C)CO(g)+H2O(g)=CO2(g)+H2(g)(D)CH3COOH(l)+C2H5OH(l)=H2O(l)+C2H5COOCH3(l)9.反应C(s)+O2(g)=CO2(g);2CO(g)+O2(g)=2CO2(g);C(s)+(1/2)O2(g)=CO(g)的平衡常数分别为,三个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为(C)。(A)(B)(C)(D)10.已知718K时Ag2O(S)的分解压力为20.97MPa,此温度下分解反应Ag2O(S)=2Ag(S)+(1/2)O2(g)的△Gθ为(B)。(A)14.387J(B)-15.92J(C)15.92kJ(D)-31.83kJ11.设反应A(s)=D(g)+G(g)的ΔrGm(J/mol)=-4500+11T/(K),要防止反应发生,温度必须(D)。(A)高于409K;(B)低于136K;(C)高于136K而低于409K;(D)低于409K12.化学反应等温式中,表达系统原则状态下性质的是();用来判断反应方向的物理量是();常用于判断反应程度的物理量是()。13.反应PCl5(g)==PCl3(g)+Cl2(g),当PCl5消耗了0.3mol时,反应进度ξ为(0.3)mol。14.PCl5的分解反应PCl5(g)==PCl3(g)+Cl2(g)在473K到达平衡时PCl5(g)有48.5%分解,在573K到达平衡时,有97%分解,此反应是(吸)热反应。15.反应C(石墨)+O2(g)=2CO(g)在298k时的平衡常数为,CO(g)在298k时的原则生成吉布斯函数=()。参照答案:1.A;2.D;3.D;4.B;5.D;6.A;7.A;8.A;9.C;10.B;11.D;12.,,;13.0.3;14.吸;15.。第五章化学动力学练习5.11.对于元反应A+2B→C,其反应速率方程可写为下列形式,或或,则的关系为(C)。(A)kA=kB=kC;(B)kA=2kB=kC;(C)2kA=kB=2kC;(D)以上答案均不对的。2.元反应:H+Cl2→HCl+Cl·,反应分子数是(B)。(A)单分子反应;(B)双分子反应;(C)四分子反应;(D)以上答案均不对的。3反应2O3→3O2的速率方程有两种体现措施:或者,速率常数k和k0的关系为(C)。(A)k=k0;(B)2k=3k0;(C)3k=2k0;(D)-3k=2k04.某反应的方程式为2A→P,在动力学的研究中该反应属于(D)。(A)二级反应(B)基元反应(C)双分子反应(D)无法确定5.某化学反应,其反应物消耗3/4所需的时间是它消耗掉1/2所需时间的2倍,则反应的级数是(B)。(A)零级(B)一级(C)二级(D)三级6.某反应进行时,反应物浓度与时间呈线性关系,则该反应半衰期与反应物的最初浓度关系为(B)。(A)无关(B)成正比(C)成反比(D)平方成反比7.放射性Pb201的半衰期为8h,1g放射性Pb201在24h后还剩余(A)g。(A)(1/8)(B)(1/4)(C)1/3(D)1/28.下列论述中不对的的是(B)。(A)lnC--t图为直线的是一级反应;(B)C-2--t图为直线的是二级反应;(C)一级反应的半衰期为(D)二级反应k的单位是9.链反应的三个基本环节①链引起、②链传递、③链终止之中,对总反应活化能奉献最大的是(A)。(A)①(B)②(C)③(D)①或②10.某复杂反应速率常数与各元反应速率常数的关系为,则该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与各元反应活化能的关系是(B)。(A)(B)(C)(D)无法确定11.根据碰撞理论,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紧的重要原因是(C)。(A)活化能减少(B)碰撞频率提高(C)活化分子的比例增长(D)碰撞数增长12.下面有关催化剂的论述中,可以近似对的的是(D)。(A)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的转化率(B)催化剂可以使反应的ΔG变为负值;(C)催化剂不参与反应过程(D)催化剂可以变化反应的活化能。参照答案:1.C;2.B;3.C;4.D;5.B;6.B;7.A;8.B;9.A;10.B;11.C;12.D.第六章相平衡练习6.11.压力升高时,单组分体系的熔点(D)。A升高;B减少;C不变;D不一定2.冰的摩尔体积不小于水的摩尔体积,当压力增大时,冰的熔点(A)。A减少B升高C不变D不能确定3.对于纯物质的任意两相平衡体系,下列关系式中不对的的是(C)。A.B.C.D.4.克—克方程可用于(A)。A固↔气和液↔气两相平衡;B固↔液两相平衡;C固↔固两相平衡;D任意两相平衡5.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为-154m。在此盆地水的沸点(A)。A.>373KB.<373KC.=373KD.=298K6.区别单相系统和多相系统的重要根据是系统内各部分()。A.化学性质与否相似;B.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与否相似;C.物理性质与否相似;D.化学性质与否相似,且有明显的页面存在。7.在101325Pa的压力下,I2在液态水与CCl4中的溶解已到达平衡(无固体I2存在),此体系的自由度为(B)。A.1B.2.C.3D.08.常压下饱和食盐水溶液体系,独立组分数C、相数ф和自由度数f分别为(A)。A.C=2,ф=2,f=1;B.C=2,ф=2,f=2;C.C=2,ф=1,f=2;D.C=2,ф=1,f=19.向真空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固体NH2CO2NH4(s),保持温度300K,当氨基甲酸铵分解反应达平衡时:NH2CO2NH4(s)↔2NH3(g)+CO2(g),体系的物种数S和组分数C分别为(C)。A.S=1,C=1B.S=3,C=2C.S=3,C=1D.S=3,C=310.向第一种物质中加入第二种物质后,两者的熔点(C)。A.总是下降;B.总是上升;C.也许上升也也许下降;D.服从乌拉尔定律。11.A与B构成的二组份凝聚系,也许生成三种稳定的化合物。常压下,从液相开始冷却的过程中,最多有(C)固相似时析出。A.4种B.5种C.2种D.3种12.如下图所示,对于右边的步冷曲线对应的是(C)物系点的冷却过程。A.a点物系;B.b点物系;C.c点物系D.d点物系。abcdT/KABt/minabcdT/KABt/min参照答案:1.D;2.A;3.C;4.A;5.A;6.B;7.B;8.A;9.C;10.C;11.C;12.C。第七章电化学基础练习7.11.下列电解质溶液的浓度都为0.01mol·kg-1,离子平均活度系数最小的是(A)。(A)ZnSO4(B)CaCl2(C)KCl(D)无法确定。2.0.002mol/kg的Na2SO4溶液,离子平均质量摩尔浓度b±是((A)3.17510-3(B)2.82810-3(C)1.78910-4(D)410-33.电解质Na2SO4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a±与电解质活度aB之间的关系为(C)。(A)a±=aB(B)a2±=aB(C)a3±=aB(D)a±=aB34.MgSO4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为b,离子平均活度系数为γ±,MgSO4的活度a为(A)。(A);(B);(C);(D)。5.有关摩尔电导率的定义中,固定的原因有(A)。(A)两个电极间的距离(B)两个电极间的面积(C)电解质的数量(D)液的体积6.CaCl2的极限摩尔电导率与其离子极限摩尔电导率的关系为(B)。(A)(CaCl2)=(Ca2+)+(Cl-);(B)(CaCl2)=(Ca2+)+2(Cl-);(C)[(1/2)CaCl2]=(Ca2+)+(Cl-);(D)以上答案均不对的7.已知:Λm∞(NH4Cl)=15010-4S·m2·mol-1,Λm∞(NaOH)=24810-4S·m2·mol-1,Λm∞(NaCl)=12710-4S·m2·mol-1,则NH3.H2O的极限摩尔电导率为(A)S·m2·mol-1。(A)27110-4(B)2910-4(C)52510-4(D)9810-48.0.001mol·kg-1K3[Fe(CN)6]水溶液的离子强度为(A)mol·kg(A)6.0×10-3;(B)5.0×10-3;(C)4.5×10-3;(D)3.0×10-3。9.满足电池能量可逆条件即意味着(D)。(A)电池内通过的电流比较大;(B)没有电流通过电池;(C)有限电流通过电池;(D)电池通过无限小的电流。10.电池电动势不能直接用伏特计测量,必须用对消法,这是由于(D)。(A)伏特计使用不以便;(B)伏特计不精确;(C).伏特计自身电阻太大;(D)伏特计不能保证电池满足可逆工作条件,且其自身有内阻;11.可逆电池对外做功时,其热效应Qr=(B)(A)Qr=ΔH(B)Qr=nFT(C)Qr=ΔH+ΔG(D).Qr=nFE12.浓差电池:Pb(Hg)(a1)|Pb(NO3)2(aq)|Pb(Hg)(a2),假如a1>a2,则电动势(B)。(A)E>0(B)E<0(C)E=0(D)无法确定13.反应:AgCl(s)+I-(aq)=AgI(s)+Cl-(aq),其可以电池表达式为(D)。(A)AgI(s)|I-|Cl-|AgCl(s)(B)AgI(s)|I-||Cl-|AgCl(s)(C)Ag(s),AgCl(s)|Cl-||I-|AgCl(s),Ag(s)(D)Ag(s),AgI(s)|I-||Cl-|AgCl(s),Ag(s)14.298K时Eθ(Cu2+/Cu)=0.337V,Eθ(Cu+/Cu)=0.521V,Eθ(Cu2+/Cu+)=(D)。(A)0.184V(B)-0.184V(C)0.352V(D)0.153V15.不能用于测定溶液PH值的电极是(A)。(A)银—氯化银电极(B)玻璃电极(C)氢醌电极(D)氢电极16.在温度T时电池反应:(1/2)Cu(S)+(1/2)Cl2(g)=(1/2)Cu2+(aq)+Cl-(aq),其原则电动势和原则吉布斯函数变为,电池反应:Cu(S)+Cl2(g)=Cu2+(aq)+2Cl-(aq)的原则电动势和原则吉布斯函数变分别为,则有(D)。(A)/=2;(B)/=1/2;(C)/=4;(D)/=1;。17.在电解时,阴极上首先发生还原反应而放电的物质是(C)。(A)原则电极电位最大者;(B)原则还原电极电位最小者;(C)考虑极化后析出电位最大者;(D)考虑极化后析出电位最小者。18.当电解池电极上有电流通过时,随电流密度的增长,(A)。(A)阳极超电势增长,阴极超电势减小;(B)阳极超电势减小,阴极超电势增长;(C)阳极超电势增长,阴极超电势增长;(D)阳极超电势减小,阴极超电势减小。19.通电于具有Fe2-、Ca2+、Zn2+、Cu2+的电解质溶液中,原则电极电势Eθ(Fe2+/Fe)=-0.440V,Eθ(Zn2+/Zn)=-0.763V,Eθ(Cu2+/Cu)=0.3370V,Eθ(Ca2+/Ca)=-2.76V,若不考虑超电势,在惰性电极上金属析出的次序为(A)。(A)Cu→Fe→Zn→Ca(B)Cu→Zn→Fe→Ca(C)Ca→Fe→Zn→Cu(D)Ca→Zn→Fe→Cu20.为了减缓某一储水铁箱的腐蚀速度,在箱外焊接一块金属片,选择哪种金属片为好?(D)。(A)铜片(B)铁片(C)镀锡铁片(D)锌片。参照答案:1.A;2.A;3C;4.A;5.A;6.B;7.A;8.A;9.D;10.D;11.B;12.B;13.D;14.D;15.A;16.D;17.C;18.A;19.A;20.D;第八章表面现象练习8.11.已知20℃时水的表面张力为7.2810-2N•m-1,在此温度和压力p下将水的表面积可逆地增大10cm2时,体系的ΔG等于(A)J。(A)7.2810-5(B)-7.2810-5(C)7.2810-1(D)-7.2810-12.对弯曲液面所产生的附加压力(B)。一定等于零(B)一定不等于零(C)一定不小于零(D)一定不不小于零。3.有二分之一径为r的球形肥皂泡,肥皂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为σ,肥皂泡内的附加压力是(D)。(A)ΔP=2σ/r(B)ΔP=σ/r(C)ΔP=0(D)ΔP=4σ/r4.憎液固体,其表面不能为液体所润湿,其对应的接触角θ是(B)。(A)θ=0º(B)θ>90º(C)θ<0º(D)θ可为任意角5.在吸附过程中,下列热力学量变化对的的是(A)。(A)ΔG<0,ΔH<0,ΔS<0;(B)ΔG>0,ΔH>0,ΔS>0;(C)ΔG<0,ΔH>0,ΔS>0;(D)ΔG>0,ΔH<0,ΔS<0。6.已知293K时水-辛醇的界面张力为0.009N·m-1,水-汞的界面张力为0.375N·m-1,汞-辛醇的界面张力为0.348N·m-1。由以上数据可以断定(B)。(A)水可以在汞-辛醇的界面上铺展;(B)辛醇可以在汞-水界面上铺展;(C)能在汞的表面铺展;(D)辛醇不能在汞的表面铺展。7.一种玻璃毛细管分别插入25℃和75℃的水中,则毛细管中的水在两不一样温度水中上升的高度(A)。(A)相似(B)无法确定(C)25℃水中高于75℃水中(D)75℃水中高于25℃水中8.如图在毛细管里装入润湿性液体,当毛细管左端加热时,管内的润湿性液体将(B)。(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不发生移动;(D)因失去平衡而左右来回移动。9.常称为表面活性剂的物质是指当其加入水中后(D)。(A)能减少水的表面张力(B)能增大水的表面张力(B)不影响水的表面张力(D)能明显减少水的表面张力10.溶液表面吸附量Г总是(D)。(A)不小于零(B)不不小于零(C)为零(D)因溶质不一样而不一样11.物质的量浓度相似的下列各物质稀溶液,哪种物质发生较强的正吸附(A)。(A)十七碳酸(B)硫酸(C)醋酸(D)甲酸12.矿石浮选法的原理是根据表面活性剂的(D)。(A)乳化作用(B)增溶作用(C)去污作用(D)润湿作用13.朗格缪尔吸附理论最重要的基本假设为(C)。(A)低压气体(B)固体表面不均匀(C)单分子层吸附(D)多分子层吸附。14.对于物理吸附的描述中,哪一条是不对的的(D)。(A)吸附力为范德华力,吸附一般不具选择性;(B)吸附热较小(C)吸附层可以是单分子层或多分子层;(D)吸附速度较小15.化学吸附的吸附力是(A)。(A)化学键力(B)分子间力(C)库伦力(D)都不是16.气体在固体表面的吸附服从朗格缪尔等温式时,饱和吸附量会随温度的升高而(A)。(A)减小(B)增大(C)不变(D)不能确定。17.同一物质的微小晶体与大块晶体相比,下列说法不对的的是(D)。(A)微小晶体的饱和蒸汽压大;(B)微小晶体的表面张力未变;(C)微小晶体的溶解度小;(D)微小晶体的熔点较低。18.人工降雨是将碘化银微细晶粒喷洒在积雨云层中,目的是为降雨提供(C)。(A)冷量(B)湿度(C)晶核(D)热量参照答案:1.A;2.B;3.D;4.B;5.A;6.B;7.A;8.B;9.D;10.D;11.A;12.D;13.C;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