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课件_第1页
初三历史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课件_第2页
初三历史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课件_第3页
初三历史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课件_第4页
初三历史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和平”与“发展”但世界并不太平世界局势整体和平,局部战争;整体和缓,局部紧张;整体稳定,局部动荡。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是出于和平状态,就像我们中国一直处于和平的状态之中,所以我们的经济建设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应该明白,并不是世界上的所有的国家、地区都像我们这样,有的地方战争不断,人民流离失所。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中东在世界的位置1.战火仍频的中东中东地区中东地区

现在一般说的

“中东”是指欧、亚、非三洲连接的地区。包括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约旦、科威特、伊朗等国家。总面积为七百万平方千米,人口一亿多。中东地区大多数是以阿拉伯民族为主的、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国家。以色列也包括在“中东”范围之内。中东是欧、亚、非三洲的交通枢纽,战略位置非常重要。中东拥有极为丰富的石油资源,石油蕴藏量约占整个西方世界的百分之六十以上。

“中东”一般是指欧、亚、非三洲连接的地区,主要是亚洲西部一带。该名称来源于过去人们以欧洲为中心,按距离远近把东方各地分别称为“近东”、“中东”和“远东”。一、战火频仍的中东1、中东地理位置

中东是西方国家对西亚和北非的埃及等离欧洲较近的东方国家的习惯称呼,属“两洋三洲五海”(亚欧非三洲;大西洋和印度洋;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之地。政治概念上的中东问题系指阿拉伯国家(包括巴勒斯坦)与以色列之间的冲突问题,也称阿以冲突。⑴历史上犹太人(其祖先为希伯来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巴勒斯坦地区居住过。公元前11世纪希伯来人迁入该地区,并建立了国家,后因外族入侵,犹太人流散世界各地。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迁入该地区,逐渐形成了现代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⑵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获得巴勒斯坦地区的“委任统治权”,并以约旦河为界实行分治。⑶19世纪末,犹太复国主义兴起,后英国支持。大批流散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陆续迁入巴勒斯坦,并与当地的阿拉伯人发生多次冲突。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巴勒斯坦地区“分治”,建立一个犹太国家和一个阿拉伯国家的决议。1948年,犹太人国家以色列国家建立,但阿拉伯国因巴勒斯坦人和阿拉伯方面的反对而没能建国,此后该地区战火不断,形成了当今的巴勒斯坦问题。巴勒斯坦问题(中东地区焦点)的由来②巴以分治A、犹太人在二战中受尽迫害的经历颇得世人同情,战后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耶路撒冷国际化。B、1948年以色列国宣告成立,但巴勒斯坦国却未能诞生。(巴勒斯坦国至今也没有诞生)此后,该地区战火不断。以巴1947年巴勒斯坦分治图巴勒斯坦国国旗以色列国国旗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947年11月29日,美苏不顾阿拉伯国家的反对,以美苏等33国赞成,阿拉伯等13国的反对,英国等10国弃权,通过把巴勒斯坦“分治”,建立一个犹太国和一个阿拉伯国的“决议”根据该决议:约旦河西岸的整个巴勒斯坦土地分成两部分面积15850平方公里(占57%),人口60多万(占1/3)的犹太国;一个面积11000平方公里(占43%),人口130多万(占2/3)的阿拉伯国家。158平方公里的耶路撒冷市由联合国管理。⑴联合国“分治决议”公正吗?对谁有利?由此可以看出巴勒斯坦的阿拉伯国家没有建立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⑵联合国“分治决议”通过后,犹太人国家什么国建立?哪一国宣布结束在该地区的“委任统治”⑶这一“分治决议”导致怎样的严重社会后果?⑷材料中,给巴以关系中造成最为棘手的问题是什么?不公正.犹太国家联合国“分治决议”对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极不公正,他们反对这一决议以色列国英国直接导致了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致使70万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逃离家园阿以矛盾激化,至1982年,阿以之间共发生了五次战争,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巴以双方长期陷入了报复与反报复的恶性循环之中,对地区和世界和平构成了严重威胁。158平方公里的耶路撒冷市由联合国管理,现在双方都要拥有主权。⒊中东地区战火仍频的表现时间战争直接原因1948年1956年1967年1973年第一次中东战争阿拉伯国家抵制以色列国的建立第二次中东战争英、法、以色列因埃及宣布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而联合向埃及发动进攻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借口埃及封锁亚喀巴湾对阿拉伯国家发动突然袭击第四次中东战争埃及、叙利亚为收复失地而进攻以色列第五次中东战争历次中东战争发生的时间、作战双方和结局战次时间作战双方结局第一次1948年阿拉伯联军以色列以色列控制巴勒斯坦的五分之四第二次1956年埃及英、法、以色列埃及实现苏伊士运河的国有化,英法撤军第三次1967年埃及、叙利亚以色列以色列占领大片巴勒斯坦地区、埃叙部分国土第四次1973年埃及、叙利亚以色列以色列依然占领着第三次中东战争中获得的绝大部分土地3、中东问题的恶化战争时间

情况第一次中东战争1948年第二次中东战争1956年第三次中东战争1967年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年以色列建国,阿拉伯国家出兵进攻以色列(土地,草场)埃及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后,英、法、以进攻埃及以色列突然袭击阿拉伯国家(土地和圣城耶路撒冷)埃及、叙利亚为收复(失地),进攻以色列中东时局特点:战火频仍动荡不安第五次中东战争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借口其驻英国大使被巴勒斯坦游击队刺杀,而出动陆海空军10万多人,对黎巴嫩境内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游击队和叙利亚驻军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只用了几天时间,就占领了黎巴嫩的半壁江山。这是死四次中东战争以来,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最大的一次战争,称为“第五次中东战争”。战争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是流离失所……是痛别亲人……是声嘶力竭的呐喊……是满目疮痍,是一片废墟……再也没有甜蜜灿烂的笑容再也没有幸福温馨的家庭再也没有美丽的家园再也没有…中东战争严重后果:①造成双方大量人员伤亡。不完全统计,约三万以色列人在战争中伤亡,十余万阿拉伯人伤亡。②造成巴勒斯坦难民问题。数百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逐出家园,沦为难民。③沉重的军费开支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战争使阿拉伯国家背负了沉重的军费开支负担,债台高筑,民生凋敝,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破坏,经济损失严重。为防范阿拉伯国家,以色列全民皆兵,多年保持着庞大的军费开支,其国防支出在政府中的比例高居世界之首。

④更为严重的后果是巴以双方长期陷入报复和反报复的恶性循环,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

中东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欧、亚、非三洲各民族迁移的通途、东西方之间的交通要道、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

近代的中东地区是欧洲殖民者对东方殖民地进行控制的最便捷的纽带,是建立殖民帝国、争夺世界霸权的重要基地。

现代的中东地区也成为冷战时期大国争霸异常激烈的一个地方。二、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中东地区战火频仍,矛盾错综复杂,和平历程艰难异常的状况主要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二: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巴勒斯坦地处三洲交界,处于阿拉伯国家的中心位置,有“中东心脏”之称。1、地理位置、战略位置重要中东地理位置重要,素有“五海三洲之地”之称。中东地区是亚欧非三洲的接合部,且正好位于东半球大陆的中心。中东周围环绕着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里海和波斯湾等国际海域,在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2、石油资源丰富3、对水资源的争夺

中东的水源很少,气候干燥,这对中东各国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所以,有关河流、湖泊等水资源的分配和争夺,成了巴以,乃至中东地区动荡的一个重要原因。

以色列前总理佩雷斯:“中东地区的水比石油更重要。”

以色列情报研究中心主任:缺水的压力将影响谈判双方。归还戈兰高地是一个棘手问题,因为那里提供了以色列40%的饮用水。而让叙利亚放弃对戈兰高地水源的权利也是不可能的。4、宗教纷争、民族矛盾

犹太人集中分布在以色列,主要信仰犹太教。

中东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这些国家被叫做“阿拉伯国家”(5)大国干预

约旦河西岸大部分地区被以军占领以色列军队迫近苏伊士运河以色列在美国支持下,于1948年、1956年两次对阿拉伯国家进行侵略战争。1967年6月5日上午以色列再次向埃及发动全面侵略,对埃及进行大规模的空中和地面袭击。第三次中东战争全面爆发。中东地区复杂的历史、宗教、种族等因素

巴勒斯坦是古代犹太人的栖息之地。公元1世纪外族入侵,他们背井离乡,流落世界各地。7世纪时巴勒斯坦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至今阿拉伯人在此生活了约1300年。

19世纪末,犹太人掀起复国运动,向巴勒斯坦地区迁移。一战后英国获得该地区的“委任统治”权,支持犹太复国,犹太人开始大批迁入巴勒斯坦,与阿拉伯人矛盾激化。二战后美苏等国支持犹太复国,联合国大会通过“分治”方案,引起周边阿拉伯国家的广泛不满。

耶路撒冷位于巴勒斯坦中部,面积176平方公里,由东部旧城和西部新城组成。它是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三教圣地。耶路撒冷在阿拉伯语和犹太语中,意思都为“和平之城”.耶路撒冷——冲突的焦点,和平的关键

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在耶路撒冷留下了众多的圣迹,各宗教的信徒都将它看作自己的“圣城”。他们之间不断争斗,以取得对城市的控制权。信仰的不同加深了双方的裂痕。1988年11月15日,巴勒斯坦宣告以耶路撒冷为首都。

三:中东和平进程三、中东和平,路在何方?

这不是我个人的战斗,也不仅是以色列领导人的战斗。它是我们「这个地区」所有国家全体公民和每一位公民的战斗。

生活在和平之中是他们的权利……(1977年埃及总统萨达特前往以色列在一次演讲中讲的一句话。)埃及总统萨达特

埃及总统萨达特、美国总统卡特和以色列总理贝京

于1979年3月31日签署了埃以《戴维营协议》。《戴维营协议》

1978年9月6日,应当时美国总统吉米·卡特的邀请,美国、埃及、以色列三方在美国总统休养地戴维营举行最高级会议。参加会议的有美国总统卡特、埃及总统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贝京,会议持续了12天。终于在9月17日埃以双方签署了在中东和平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关于实现中东和平的纲要》和《关于签订一项埃及同以色列之间的和平条约的纲要》两份文件,这就是著名的“戴维营协议”。

詹姆斯·厄尔·卡特(JamesEarlCarter,Jr),又称吉米·卡特(JimmyCarter),1924年10月1日出生,是美国的第39任总统。他早年一直在军队中生活,1971年他开始任乔治亚州的州长。1976年代表美国民主党当选总统。在任期间推行能源保护政策。外交方面,卡特积极调停以色列和埃及之间的战争,美国和共产主义国家的关系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