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蒹葭》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2课《蒹葭》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2页
第12课《蒹葭》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3页
第12课《蒹葭》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4页
第12课《蒹葭》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蒹葭“不学诗,无以言”

——孔子作品简介《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到春秋中期约500年间的305篇诗歌。在先秦古籍中,被称为《诗》或《诗三百》。相传孔子曾整理过这些诗并用来传授弟子,所以后来被尊为儒家的“五经”之一,称为《诗经》。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指国风,是各地的民间歌谣。是宗庙祭祀用的乐歌及史诗。“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记叙)“借物譬喻”。(比喻)“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起兴)《诗经》的“六义”1.三大基本内容:2.三大表现手法:“风”“雅”“颂”“赋”“比”“兴”分大雅和小雅,多是贵族的作品。解题《蒹葭》选自十五《国风》

,属秦国民歌。“秦风”多言车马田猎,粗犷质朴,而本诗却神韵缥缈,引人遐想,也是一首优美的怀人诗作。蒹葭的意思是

,皆生于水边。《秦风》“芦苇”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诗歌赏析四言诗的诵读,一般读成“二、二”节拍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河畔芦苇碧色苍苍,深秋白露凝结成霜。我所爱的心上人,就在河水对岸一方。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而又漫长。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的中央。理解诗意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河畔芦苇一片茂盛,清晨露水尚未晒干。我所爱的心上人,就在河水对岸一边。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坎坷艰险难攀。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沙洲中间。理解诗意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河畔芦苇繁茂茫茫,清晨白露依然逗留。我所爱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头。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迂回难走。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中沙洲。理解诗意文中讲了什么故事?文中写景的句子是哪几句?有什么作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秋景愈加萧瑟暗示时间推移,追求者的深情执着。作用:1.以景起兴,(芦苇、白露、秋霜)描写了深秋清晨,河边茂盛的芦苇上沾满霜露的景象;2.这一景象渲染出萧瑟冷寂、凄清落寞的气氛;3.为人物活动提供了特定背景。文中的主人公追求伊人容不容易?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所谓伊人,在水之涘。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主人公是怎么做的呢?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黑体字是主人公逆流而上的过程,红体字是主人公顺流而上过程,在读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去读呢?艰辛急切唉!唉!唉!表现道路的险阻以及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怅惘情怀。收集了几幅同学的画作,仔细观察,哪副画更符合《蒹葭》的意境?图①:《蒹葭》讲的并不是“山无棱天地和,乃敢与君绝”的两情相悦,而是“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的单相思。图②:群山不是实景,将其理解为追寻者面对重重阻碍的内心外化,更浪漫图③:追寻者寻觅而不得,迷惘却坚守,他才应该是画作的主角;“伊人”是一个神秘飘渺、可望不可即的形象,她或许在河岸,又或许只在追寻者心中!品读诗歌——悟主题

主人公热烈追求的“伊人”仅仅是一位美丽的女子吗?“伊人”还有可能是什么?多种主题说

爱情说:意中人招贤说:贤才理想说:象征理想“伊人”可以是一个挚爱的女子,知己,一位贤德之人,甚至是抽象化的理想,美好的心中所念。“伊人”是模糊的、神秘的、多义的,但追寻者的身影是确切的、具体的。主人公的“从”因伊人的“宛”而起,却不因“宛”而休。这样义无反顾的追寻,古往今来,比比皆是。

诗的主人公是怎样一个形象?为自己的理想目标而上下求索,不怕艰难险阻,矢志不渝的青年。思考:这首诗为什么朗朗上口?蒹葭

,白露

。所谓

,在水

。溯洄从之,道阻

;溯游从之,宛在

。蒹葭

,白露

。所谓伊人,在水

。溯洄从之,道阻

。溯游从之,宛在

。蒹葭

,白露

。所谓伊人,在水

。溯洄从之,道阻

。溯游从之,宛在

。重章叠句这种手法具有回环反复的表达效果与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观察下列蓝色字观察其特点偶句入韵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感思考:这首诗为什么朗朗上口?重章叠句偶句入韵双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