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学前儿童与教师_第1页
第二章学前儿童与教师_第2页
第二章学前儿童与教师_第3页
第二章学前儿童与教师_第4页
第二章学前儿童与教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学前儿童与教师第一页,共73页。本章学习内容第一节学前儿童第二节教师第三节学前儿童与教师的关系第一页第二页,共73页。第一节学前儿童一、儿童与儿童期二、儿童观三、树立正确的儿童观第二页第三页,共73页。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儿童观演变的一般过程,树立正确的儿童观能力目标:能解释儿童观、教育观的概念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树立正确的儿童观2、难点:能解释儿童观、教育观的概念第三页第四页,共73页。三、教学方法1、教法:运用一体机教学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2、学法:案例法和讲练结合法。第四页第五页,共73页。一、儿童与儿童期第五页第六页,共73页。我的脚趾真有味!第六页第七页,共73页。这只手真香,你要不要也尝尝?第七页第八页,共73页。李小莉和她的BABY!第八页第九页,共73页。1、什么是儿童观?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各种认识和看法。包括:对儿童的地位和权益的看法、对儿童的特质和能力的认识程度、对儿童在其发展过程中所起作用的各种因素的看法。与教育观一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二、儿童观(一)儿童观的内涵第九页第十页,共73页。2、儿童观的形成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政治、经济、科技发展水平、文化传统和社会习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3、学习儿童观的意义二、儿童观(一)儿童观的内涵第十页第十一页,共73页。1、古代的儿童观

儿童只是“缩小的大人”;教育随社会主要是生产力的发展从生产劳动中分化出来。人们开始重视教育、重视儿童。但在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水平的条件下,人们对儿童的认识和看法还是非常局限的,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原始社会(公有、公育):生产力低下,儿童是未来的劳动力。二、儿童观(二)儿童观演变发展的脉络:第十一页第十二页,共73页。在社会发展的每个历史时期,人们对儿童的态度和看法都不尽相同。儿童观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和变革的。当我们翻阅历史的扉页,一页一页历历再现。在古代社会一切活动都是围绕成人展开的而儿童却没有任何的地位和作为人的基本权益,儿童只是成人的附属品,儿童自身的兴趣、愿望根本得不到保障。真是应证了那句老话“父让子亡,子不得不亡”啊。这就说明了儿童与成人的不平等的地位。资料第十二页第十三页,共73页。在古代儿童观中,儿童被看做是国家的财富,是未来的兵源和劳动者,同时,在中国古代,儿童被看作是传宗接代的工具,是家族“香火”的延续,将来可以光宗耀祖到“养子防老”。古代社会是一个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男女不平等,女性受歧视的现象很严重第十三页第十四页,共73页。(1)以成人为本位,儿童对成人具有依附关系,儿童没有作为人的权利。――古代斯巴达人:儿童是国家未来的兵源和劳动者,儿童是缩小的成人。――中世纪的欧洲:儿童生而有罪。因此,在中世纪的教会学校里,儿童的一点小小的过失往往会招致惨痛的体罚。——阶级社会:第十四页第十五页,共73页。――中国传统文化:

a.“子子”(儿女要有儿女的样子)

b.小孩子懂什么?推崇“小时了了”。c.儿童是家族香火的“延续”,是光宗耀祖的“希望”。生儿育女是延续生命,追求不朽的方法。中国人对后代有一种感恩之情。“小祖宗”、“四二一综合症”、“父以子贵”、“母凭子贵”d.养子防老——阶级社会:第十五页第十六页,共73页。

在这种观念下,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儿童的生活是为成人做准备的,儿童的一切活动包括游戏都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所以古人要求儿童快快结束儿童期,他们用长袍马褂将儿童打扮成成人的样子,以成人的规范要求儿童,用四书五经作为催熟剂灌输给儿童。他们忽略了儿童作为其本身存在的价值,同样忽略了儿童的年龄特征及其身心发展规律,只想让儿童早早地结束儿童期而进入成人社会。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儿童游戏自然就成了学习的对立面,往往被认为是一种妨碍学业等正经事儿的无益有害的行为。——阶级社会:第十六页第十七页,共73页。

可见,在古代,儿童没有做人的基本权益,儿童也只是成人的附属品。儿童自身的兴趣和愿望,根本得不到重视和认同。(2)性别歧视(中国)以男性为中心,男尊女卑,女童地位极其低下。在古代西方也同样如此。

——阶级社会:第十七页第十八页,共73页。(3)赞美儿童对儿童的特质和能力有了最初的认识,认为儿童是“无知无能”的,具有教育“可塑性”。――亚里斯多德:“5岁之前,儿童应该通过娱乐来学习。”――普鲁塔克:“童年是娇嫩的,可塑性甚强。”――克莱门特:儿童是纯朴的,成人应该向儿童学习。――奥古斯丁:儿童有自己的精神生活。――老子:“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专气至柔,能婴儿乎?”——阶级社会:第十八页第十九页,共73页。2、近代的儿童观欧洲文艺复兴运动(14-15世纪)的影响:人类从神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认识到自我的存在,并充分肯定自我的价值。儿童观:承认儿童的自由和兴趣,但未发现儿童自身的独特价值。伊拉斯漠:要研究儿童的自然能力和才智,儿童应该有她们自己的举止。夸美纽斯:种子论“一切儿童都可以造就成人”。近代儿童观:“儿童的被发现”和“儿童期的确立”是该时代儿童观发展的显著标志。二、儿童观(二)儿童观演变发展的脉络:第十九页第二十页,共73页。(1)对儿童有了“新的发现”,人们开始意识到儿童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所具有的价值和权益。洛克:“白板说”。卢梭:“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2)儿童具有天赋的力量,具有可发展的潜能。(3)儿童的心理发展有科学的规律:“教育心理学化运动”“儿童心理学的建立”。(4)女子的地位有所改善,但男女不平等的问题依旧存在。二、儿童观(二)儿童观演变发展的脉络:第二十页第二十一页,共73页。

进入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人权运动的高涨和许多关心儿童问题人士的不懈努力,国际社会开始普遍重视保护儿童的权利。国际: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儿童有权享有特别照料和协助1959年11月20日《儿童权利宣言》1989年《儿童权利公约》1990年9月30日联合国在纽约举行了世界儿童首脑会议二、儿童观(三)现代的儿童观第二十一页第二十二页,共73页。资料

“儿童权利”,在本世纪,尤其在二战结束以后,开始成为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儿童权利”的专门提及是与近代社会童工的出现,战争对儿童的摧残,拐卖儿童、虐待儿童以及家庭中的暴力等分不开的。虽然19世纪以来,各国法律陆续开始确立国家对儿童权利的保护原则,使儿童不致成为父母权利、经济剥削和社会忽略的受害者。但是,儿童的权利保障仍然存在许多问题。1924年,国际联盟通过了《日内瓦儿童权利宣言》,这是儿童权利国际化的开始。1989年11月20日由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标志着国际社会保障人权的范围扩及到了社会上最脆弱的群体——儿童。

第二十二页第二十三页,共73页。国内:1991年3月李鹏总理代表中国政府签署了世界儿童首脑会议的两个文件。1991年9月《未成年人保护法》1994年10月《母婴保健法》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儿童观越来越科学化。二、儿童观(三)现代的儿童观第二十三页第二十四页,共73页。现代的儿童观可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1)儿童是人,具有与成年人一样的人的一切基本权益,具有独立人格。(2)儿童是一个全方位不断发展的“整体”的人,应尊重并满足儿童各种发展的需要。(3)儿童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参见P36~37儿童诗<其实有一百种>二、儿童观(三)现代的儿童观第二十四页第二十五页,共73页。二、儿童观(三)现代的儿童观(4)儿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在适当的环境和教育的条件下,应最大限度的发展儿童的潜力。(5)儿童具有主观能动性,在其发展过程中,起着积极主动的作用。重点讲儿童自身的气质特征和行为方式也在影响着周围成人的心理和态度。(6)男女平等,不同性别的儿童应享有均等的机会和相同的权益,受到平等的对待。第二十五页第二十六页,共73页。国家本位、家庭本位、个人本位儿童观的主要观点(补充)

国家本位:即从国家利益出发,以国家需要为中心的儿童观。以国家作为价值关系中的主体,从儿童和国家关系的角度来看待儿童的价值和童年的意义,以国家为中心确定儿童的权益和地位,并且将儿童与国家联系起来,重视儿童对国家的意义。第二十六页第二十七页,共73页。家庭本位:1)即从家庭利益出发,以家族需要为中心的儿童观,这种儿童观以家庭作为价值关系的主体,从儿童和家族关系的角度来分析儿童的价值和童年的价值,以家族为中心确定儿童的权益和地位。2)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一直占主导地位。3)这种儿童观认为:原始社会,家族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体的价值几乎为0,儿童只是继承和繁衍的工具;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家族丽音仍高于一切,儿童也只是家庭的财富,未来的劳动者。儿童是父母的隶属物,成人并不把儿童当做独立的个体,儿童不享有任何权利,甚至连基本的生存权都没有保障;古代家庭中,他们珍惜儿童,教育儿童,出发点是认为儿童是家中的私有财产,对儿童的态度和行为取决于家庭的利弊得失;现代家庭中,这种教育观淡化但仍然存在。第二十七页第二十八页,共73页。总的来说,家族本位的儿童观重视儿童与家庭兴衰的密切关系。积极方面是可能会增强家长的爱心和责任心;消极方面是容易将家族利益置于社会利益至上,从而忽视社会对儿童的要求;易将家族利益置于儿童的个体利益之上,从而忽视儿童的权益,兴趣和需要,使儿童丧失作为一个人的地位和尊严。个人本位:即把儿童作为一个独立的,具有独特个性的个体来看待的儿童观。这种儿童观以儿童为价值驻日,主张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均要符合儿童的天性,儿童利益至上。现代的个人本位儿童观,不仅将儿童视为自然人,也将儿童作为家庭和社会中的一员。强调个性自由,人格尊严的同时,也承认儿童具有社会性,承认儿童与其家庭发展之间的关系,建立在广泛的科学基础之上。第二十八页第二十九页,共73页。三、树立正确的儿童观课堂讨论:什么是正确的儿童观?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第二十九页第三十页,共73页。小班幼儿数学活动——5以内按物体数量多少排序。操作材料:1个皮球、2辆小汽车、3朵花、4个布娃娃、5个茶杯。教师出示5张图片的操作材料,让幼儿考虑,从数量最少的往数量最多的排。幼儿一将布娃娃排在第一位,原因是喜欢布娃娃。幼儿二把汽车排在第一位,原因是汽车跑得快。幼儿三把皮球排在第一位.原因是皮球只有一个,最少。

教学案例第三十页第三十一页,共73页。欣赏贾平凹的散文——《我的老师》

我的老师孙涵泊,是朋友的孩子,今年三岁半。他不漂亮,也少言语,平时不准父亲杀鸡剖鱼,很有些善良,但对家里所有的来客都不瞅不睬,表情木然,显得傲慢。开始我见他只逗着取乐,到后来便不敢放肆,认了他是老师。许多人都笑我认三岁半的小儿为师,是我疯了,或耍娇情。我说这就是你们的错误了,谁规定老师只能以小认大?孙涵泊!孙老师,他是该做我的老师的。

第三十一页第三十二页,共73页。幼儿园的阿姨领了孩子们去郊游,他也在其中,阿姨摘了一抱花分给大家,轮到他,他不接,小眼睛翻着白,鼻翼一扇一扇的。阿姨问:“你不要?”他说:“花疼不疼?”对于美好的东西,因为美好,我也常常就不觉得它的美好了,不爱惜,不保卫,有时是觉出了它的美好,因为自己没有,生嫉恨,多诽谤,甚至参与加害和摧残。孙涵泊却慈悲,视一切都有生命,都应尊重和和平相处,他真该做我的老师。第三十二页第三十三页,共73页。欣赏贾平凹的散文——《我的老师》

晚上看电视,七点钟前中央电视台开始播放国歌,他就要站在椅子上,不管在座的是大人还是小孩,是惊讶还是嗤笑,目不旁视,双手打起节拍。我是没有这种大气派的,为了自己的身家平安和一点事业,时时小心,事事怯场,挑了鸡蛋挑子过闹市,不敢挤人,惟恐人挤,应忍的忍了,不应忍的也忍了,最多只写“转毁为缘,默雷上谤”自慰,结果失了许多志气,误了许多正事。孙涵泊却无所畏惧,竟敢指挥国歌,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第三十三页第三十四页,共73页。我在他家写条幅,许多人围着看,一片叫好,他也挤了过来,头歪着,一手掏耳朵。他爹问:“你来看什么?”他说:“看写。”再问:“写的什么?”说:“字。”又问:“什么字?”说:“黑字。”我的文章和书法本不高明,却向来有人恭维,我也恭维过别人的,比如听别人说过某某的文章好,拿来看了,怎么也看不出好在哪里,但我要在文坛上混,又要证明我的鉴赏水平,或者某某是权威,是著名的,我得表示谦虚和尊敬,我得需要提拔和获奖,我也就说:“好呀,当然是,你瞧,他写的这幅联,‘×××××××,××××××春’,多好!”孙涵泊不管形势,不瞧脸色,不慎句酌字,拐弯抹角,直奔事物根本,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第三十四页第三十五页,共73页。欣赏贾平凹的散文——《我的老师》

街上两人争执,先是对骂,再是拳脚,一个脸上就流下血来,遂抓起了旁边肉店案上的砍刀。围观的人轰然走散,他爹牵他正好经过,他便跑过去立于两人之间,大喊:“不许打架,打架不是好孩子,不许打架!”现在的人很烦,似乎吃了炸药,鸡毛蒜皮的事也要闹出个流血事件,但街头的斗殴发生了,却没有几个前去制止的。我也是,怕偏护了弱者挨强者的刀子,怕去制服强者,弱者悄然遁去,警察来了脱离不了干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是一走了之,事后连个证明也不敢做。孙涵泊安危度外,大义凛然,有徐洪刚的英雄精神,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第三十五页第三十六页,共73页。我的老师话少,对我没有悬河般的教导,不布置作业,他从未以有我这么个学生而得意过,却始终表情木然,样子傲慢。我琢磨,或许他这样正是要我明白“口锐者天钝之,目空者鬼障之”的道理。我是诚惶诚恐地待我的老师的。他使我不断地发现着我的卑劣,知道了羞耻。所以,我没有理由不称他是老师!我的老师也将不会只有我一个学生吧?第三十六页第三十七页,共73页。资料

童年宪章所有的儿童都享有他们所需要的一切来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从而使他们的头脑、身体和情感得到健康的成长和发展。所有的儿童都有权享受一个安全、快乐和健康的童年。所有的儿童需要在家庭里成长,在那里有特别亲密的成人,让他们体验爱和关怀。

第三十七页第三十八页,共73页。资料童年宪章所有的儿童应该在童年体验到和平、安全,并得到保护,不受战乱的伤害。所有的儿童享有机会学习并理解自己的恰当需要。所有的儿童有权在安全并有激励性的环境里游玩、成长和学习,不受伤害和烦恼。所有的儿童需要得到机会和支持,逐渐形成对自己和别人宽容、谅解的态度。第三十八页第三十九页,共73页。所有的儿童应该为自己的姓名、身份、母语、宗教和文化感到自豪,受到鼓舞。所有的儿童有权享受在保育、教育、健康、住房、法律和娱乐等方面所需要的高质量服务和设施,这些应该由受过训练的、合格的、有经验的成人为他们提供。所有的儿童需要得到机会和支持来懂得并考虑所在社会的规则和期望。所有的儿童需要有机会做某些选择并学会自律。资料第三十九页第四十页,共73页。

所有的儿童都不应受到成人剥削。他们的心、脑和身体是属于他们自己的,必须不受侵犯。每一个成人应该确认并维护儿童的权利和需要。任何儿童不应由任何原因包括种族、性别、阶级和伤残受到歧视。所有儿童的公民权利应该得到尊重。一个国家如果投资于儿童就是投资于未来。注:童年宪章是由世界学前教育组织(英国)制订的。世界学前教育组织是为全世界幼年儿童的健康、教育和幸福而工作的团体。童年宪章原文由英国世界学前教育组织提供。资料第四十页第四十一页,共73页。练习1.文艺复兴时期的儿童观是人类关于儿童认识史上的一次“哥白尼式”的革命,这时出现了

A.人本位儿童观

B.家族本位儿童观

C.社会本位儿童观

D.自然本位儿童观2.在古代社会,人类普遍重视儿童,他们的儿童观是

A.家族本位儿童观B.社会本位儿童观

C.个人本位儿童观D.人类自然本位儿童观

第四十一页第四十二页,共73页。1.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者应该具备的正确儿童观包括哪些

第四十二页第四十三页,共73页。1.答: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者应该具备的正确儿童观,主要包括下列几点:

(1)儿童的发展是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多层次的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过程;(2)发展不是孤立地,静止地由于某一因素的作用而发展,而是由多种因素参与其中的动态发展过程;(3)儿童是发展的主体,是在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主动地发展的,而不是被动地发展;

(4)儿童具有发展的潜力,在与适当的教育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下,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儿童的潜力;

第四十三页第四十四页,共73页。(5)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个体,发展水平和速度不同,兴趣和爱好不同,不可能以年龄或班级为标准来武断地划一;

(6)儿童通过活动而发展,在对物体的操作和与人的交往中发展知识,能力和个性,而不是坐着,只通过听或看教师的说和做而发展;

(7)儿童身心各方面是一个整体,对他们进行的体,智,德,美几方面教育也是互相联系的,应使儿童从小获得初步的全面的发展,不要孤立地只偏重某一方面的发展;

(8)每个儿童都拥有发展权,受教育权等,这些权力应当受到尊重和爱护.

第四十四页第四十五页,共73页。第二节教师一、教师的职业素养二、教师的专业成长第四十五页第四十六页,共73页。一、教师的职业素养【课堂讨论】:作为一名未来的幼儿教师,你有没有考虑过下面这些问题:1·你如何看待自己未来的职业?2·为了从事这一职业需要做好哪些准备?3·你的幸福与你的职业有关系吗?第四十六页第四十七页,共73页。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人们对于诺贝尔奖获得者非常崇敬,有个记者问其中一位:“在您的一生里,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呢?这位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记者感到非常惊奇,又问道:“为什么是在幼儿园呢?您认为您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一)对学前教育的认识1、学前教育的价值是什么?资料:第四十七页第四十八页,共73页。诺贝尔奖获得者微笑着回答:“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所有在场的人对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事实上,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他们终生所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就是幼儿园老师教给他们的良好习惯。(一)对学前教育的认识1、学前教育的价值是什么?第四十八页第四十九页,共73页。社会性、人格品质是个体素质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是通过社会化的过程逐步形成与发展的。学前期是个体社会化的起始阶段和关键时期,在后天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与周围人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婴幼儿逐渐形成和发展着最初、也是最基本的对人、事、物的情感、态度,奠定着行为、性格、人格的基础。(一)对学前教育的认识1、学前教育的价值是什么?第四十九页第五十页,共73页。研究和事实均表明,6岁前是人的行为习惯、情感、态度、性格雏形等基本形成的时期,是儿童养成礼貌、友爱、帮助、分享、谦让、合作、责任感、慷慨大方、活泼开朗等良好社会性行为和人格品质的重要时期;并且,这一时期儿童的发展状况具有持续性影响,其影响并决定着儿童日后社会性、人格的发展方向、性质和水平;同时,儿童在学前期形成的良好的社会性、人格品质有助于儿童积极地适应环境,顺利地适应社会生活,从而有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成才。(一)对学前教育的认识1、学前教育的价值是什么?第五十页第五十一页,共73页。教育观即是对教育的观点和态度,它决定着教育的航向。你的教育观是什么?通过下文所列条目,请你选择并思考,并形成自己的观点:·教育是为了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教育是为了让孩子幸福、快乐地生活。·教育是为了人全面、和谐地发展。·幼儿教育是为小学的学习作准备。2、你的教育观是什么?第五十一页第五十二页,共73页。·幼儿教育的内容主要就是教孩子识字、学算术、唱歌、跳舞、做游戏。·幼儿教育的内容包含健康、语言、科学、艺术、社会等五个方面。·知识都有一个标准答案,教师要把这个答案教给幼儿。·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学习。·幼儿通过游戏、探索、操作等方式来学习。·在幼儿的发展中,智力发展最重要。·幼儿的智力发展与情感发展同样重要。2、你的教育观是什么?第五十二页第五十三页,共73页。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幼儿教师工作有了更多的认可。幼儿教师的专业性得到承认,福利待遇也有所提高。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教师职业的专业化仍处在起步阶段。虽然自1995年开始,我国政府实行了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但在实施和完善方面还不尽如人意。3、幼儿教师的社会角色是什么?(1)社会是怎样看待幼儿教师工作的?第五十三页第五十四页,共73页。社会大众对教师职业的认识,依然停留在强调师德的高尚,对业务能力的了解仅突出其传授知识的一面,至于学前教育的专业知识和特别才能知之甚少,对学前教育价值的认识也比较局限。幼儿教师的社会认可度尚低于中小学教师,部分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缺乏自信与认同;此外,当前幼儿教师工作上的高付出和经济收入间普遍存在差距,也造成一些师资的流失;即使在西方发达国家,教师的社会地位、福利待遇也有待提高。令人欣喜的是一些国家已经认识到教育职业专门化、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及教师社会地位对促进国家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3、幼儿教师的社会角色是什么?(1)社会是怎样看待幼儿教师工作的?第五十四页第五十五页,共73页。3、幼儿教师的社会角色是什么?(2)你对幼儿教师的认识是什么?1、我怎样面对理想与落差?2、我愿意努力工作吗?3、我怎样面对不肯合作的家长?4、我们只要会唱、能跳就行吗?5、幼儿教师需要搞科研吗?【课堂讨论】:怎样当好幼儿老师?

第五十五页第五十六页,共73页。幼儿教师的职业素养有由两部分构成:1、教师的人格修养志趣追求、性格气质、品德涵养2、教师的专业素质职业意识、教育观念、专业知识、教育技能等(二)幼儿教师的职业素养第五十六页第五十七页,共73页。二、教师的专业成长(一)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是:第一,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第二,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第三,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第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第五十七页第五十八页,共73页。教师职业有自己的理想追求,有自身的理论武装,有自觉的职业规范和高度成熟的技能技巧,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立特征。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教师不仅需要知道传授什么知识,而且需要知道怎样传授知识,知道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教师职业的专门化既是一种认识,更是一个奋斗过程,既是一种职业资格的认定,更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二、教师的专业成长(一)教师专业化第五十八页第五十九页,共73页。具备教师专业资格是不具备教师专业资格的教师所不能代替的。教师专业“化”,这个“化”是一个过程,即教师在他整个教学生涯中,不断地提高自我,由不够成熟向成熟过渡,这一过程即教师专业化的过程。教师专业也应该要求专业教师具备以下素质: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文化知识;有丰厚的教育学理论素养;有职业理想和追求;热爱教育事业,有较高的道德素养,并且能够把进入更高的境界作为自己修身的自觉追求;经过专门的专业训练,而且有终身学习的迫切愿望和实际行动。二、教师的专业成长(一)教师专业化第五十九页第六十页,共73页。教师的专业成熟包括这样的三个方面的内容:专业眼光——能用发展的眼光、教育的眼光看待学生和整体的、和谐的眼光看待教育性活动;专业品质——建基于教育理想与信念的、体现于日常的细微的行动之中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专业技能——课堂监控、演示讲解、练习指导等方面的技能。二、教师的专业成长(一)教师专业化第六十页第六十一页,共73页。1、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阶段美国学前教育专家丽莲·凯兹把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求生阶段(2)强化阶段(3)求新阶段(4)成熟阶段(二)幼儿教师专业化的培养第六十一页第六十二页,共73页。2、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1)形成并不断反思教育理念(2)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3)拥有专业发展的需要和意识(4)不断更新的专业知识结构(5)支持性的社会生态环境(二)幼儿教师专业化的培养第六十二页第六十三页,共73页。第三节学前儿童与教师的关系一、影响教师与儿童相互关系的因素二、教师与儿童的良性互动第六十三页第六十四页,共73页。1、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幼儿园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阶段,幼儿教师必然承担着教育幼儿的任务,教师和孩子是一种教育和被教育的关系。在发展这种关系时,《纲要》进一步提出了一些指导性的建议。通过学习,大家必须清楚:幼儿阶段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儿童的内在品质与学习精神,为儿童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一、影响教师与儿童相互关系的因素(一)教师与儿童的相互关系第六十四页第六十五页,共73页。2、保育者与保育对象的关系幼儿园和中小学教育不同的是,它不仅是一个教育机构,还是一个社会公共育儿机构,具有福利性。因此,幼儿园有责任保护和养育幼儿,以减轻广大家长工作、生活和学习的负担。幼儿教师对儿童的养护、保育是其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保教结合是幼儿园教育的显著特点。3、朋友关系我保留自己的意见:师生关系不等同朋友关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