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知识汇总资料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1页
古诗文知识汇总资料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2页
古诗文知识汇总资料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3页
古诗文知识汇总资料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4页
古诗文知识汇总资料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古诗文资料(七年级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1曹操1选自《曹操集》(中华书局2012年版)。这是曹操诗《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著有《孙子略解》《兵法接要》,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东临2碣石3,以观沧海。水何澹澹4,山岛竦峙5。策马东来,登上碣石。我要饱览这大海的壮观。海面浩渺,水波澹澹。突兀耸立的山岛,最先跃入眼帘。2〔临〕到达,登上。3〔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西北。东汉建安十二年(207)秋天,曹操征乌桓时曾路经这里。4〔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5〔竦峙〕耸立。辣、峙,都是耸立的意思。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岛上的树木,一丛丛生长着,百草丰茂繁密。大海在萧瑟秋风中,汹涌起伏着不尽的波澜!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6灿烂,若出其里。太阳和月亮昼夜不停运转,都是大海吐纳的;天上的银河,星光璀璨,它们也都出生于大海广阔的胸间。6〔星汉〕银河。幸甚至哉7,歌以咏志。啊!今日我观赏大海,真是幸运到了极点,且让我引吭高歌,倾吐宏伟的心愿。7〔幸甚至哉〕幸运得很,好极了。幸,幸运。至,达到极点。最后两句诗在《步出夏门行》各章末尾都有,应为诗歌合乐时所加的套语,与正文内容没有直接关系。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北方边塞地区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基本统一了北方;九月,他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写下了这首诗。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本是合乐的,可以歌唱。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就是为了合乐而加的,与诗的思想内容没有联系。除了这两句之外,诗的正文可分三层: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这是继承《诗经》中直陈其事的写法,显得很质朴。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实景。第三层(接下来四句)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两个“若”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这首诗于苍凉中又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李白1选自《李白集校注》卷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王昌龄(?—约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尉。左迁,降职。龙标,唐代县名,在今湖南洪江西。李白(701一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土,唐代诗人。出生于西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杨花2落尽子规3啼,闻道龙标4过五溪5。柳絮已经落尽,杜鹃鸟在不停地啼鸣,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条溪水。2〔杨花〕柳絮。3〔子规〕即布谷鸟,又称“杜鹃”。4〔龙标〕指王昌龄。古代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5〔五溪〕今湖南西部、贵州东部五条溪流的合称。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6西。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它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的西边。6〔夜郎〕唐代夜郎有三处,两个在今贵州桐梓。本诗所说的“夜郎”在今湖南怀化境内。这首诗首句点出闻讯的时节——暮春,“杨花”给人以飘忽不定的感觉,而子规的啼声近似“不如归去”,二者合起来便有了伤感的气氛,应该读得轻而缓慢。第二句点题,“闻道龙标”也要轻读;“过五溪”要重读,五溪在当时是偏远之地,要传达出诗人为朋友的不幸而悲伤的感情。第三四句意思关联很紧:“我寄愁心与明月”是诗人的奇想,为什么会有此奇想?下句便是回答。读时两句间须有稍长停顿,以制造悬念,突出下句在全诗中的作用——诗人安慰朋友的千言万语都浓缩在这句话里。次北固山下1王湾1选自《全唐诗》卷一百一十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次,停宿。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客路2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我要走的道路,正从青青北固山向远方伸展,江上碧波荡漾,我乘船向前。2〔客路〕旅人前行的路。潮平两岸阔3,风正一帆悬。潮水上涨,与岸齐平,江面变得开阔,水上的风吹拂着,一叶白帆高高悬挂。3〔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海日生残夜4,江春入旧年5。红日从东海上诞生了,冲破残夜,驱尽大地的黑暗,大江弥漫着温暖的气息,旧年未尽,已是春天。4〔海日生残夜〕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残夜,指夜将尽未尽之时。5〔江春入旧年〕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6。我多么思念故乡,书信早已写好,如何寄回家园?掠过天空的北归鸿雁啊,拜托你们,把信捎到洛阳那边。6〔归雁洛阳边〕希望北安的大厘捎一封家书到洛阳。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作者王湾,生卒年不详,只知道他是洛阳人,先天元年(712)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问,不得归家,故有此作。开头两句点题。“青山”当指北固山,在镇江之北,面临长江,三面环水。诗人此刻在船上,“客路”即驿道,既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到的,可见这是诗人的想象,表明船到镇江后,他还要乘驿车到别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天净沙·秋思1马致远1选自《全元散曲》(中华书局1981年版)。天净沙,曲牌名。思,思绪。马致远(约1251—1321以后),号东篱,一说字千里,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枯藤老树昏鸦2,小桥流水人家,干枯的藤、衰老的树,树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小小的桥、潺潺的流水,近处坐落着几处人家。2〔昏鸦〕黄昏时将要回巢的乌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3人在天涯4。古旧的道路、萧瑟的秋风,走来一匹疲惫不堪的瘦马。夕阳已经朝西方落下,思家怀乡的漂泊人还远在天涯。3〔断肠〕形容悲伤到极点。4〔天涯〕天边,指远离家乡的地方。这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28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因为它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这篇作品在布局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前三行全是写景,没有提到抒情主人公,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他的存在一“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他眼中所见;“古道”是他的经行地;“瘦马”是他所骑;而“西风”正吹在他身上。把这些细节联结在一起,就会出现这样一个境界:一个秋日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落叶纷飞;道旁,缠着枯藤的老树上,鸦雀已经回巢,不时地啼叫几声;不远处,在小桥流水近旁的稀疏村舍里,人们正在准备着晚餐,炊烟缕缕。这时,一个人牵着一匹瘦马独自缓缓行进在古道上。看来,这是个异乡人,他将投宿何方呢?在作了这样的铺垫之后,作者才形象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异乡人望了一眼即将西沉的夕阳,不禁叹道:“断肠人在天涯。”由此可以看出他的乡愁何等浓重。古人说:“凡景语,皆情语。”这篇作品除最后一句外,全都是景语,而字字都是扣着“情”来写的,这就是它艺术上的动人处。8《世说新语》二则1咏雪1选自《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世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403—444)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课文所选两则分别出自《言语》篇和《方正》篇,题目是编者加的。谢太傅2寒雪日内集3,与儿女4讲论文义5。俄而6雪骤7,谢太傅在一个冬雪纷飞的日子里,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他们一起谈论诗文。不一会儿,雪下得急了,2〔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政治家。死后追赠为太傅。3〔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4〔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5〔文义〕文章的义理。6〔俄而〕不久,一会儿。7〔骤〕急。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8?”兄子胡儿9曰:“撒盐空中差可拟10。”太傅十分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跟在空中撒盐大体可以相比。”8〔何所似〕像什么。9〔胡儿〕即谢朗,字长度,小名胡儿,谢安次兄谢据的长子。10〔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差,大体。拟,相比。兄女曰:“未若11柳絮因风12起。”公大笑乐。他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而起。”谢太傅听了开心地大笑起来。11〔未若〕不如,不及。12〔因风〕乘风。因,趁、乘。即公大兄无奕女13,左将军王凝之14妻也。她(谢道韫)就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13〔公大兄无奕女〕指东晋诗人谢道韫,谢无奕之女,聪慧有才辩。无奕,谢安长兄谢奕,字无奕。14〔王凝之〕字叔平,书法家王羲之的次子,曾任左将军。文章第一句交代咏雪的背景。短短十五个字,涵盖的内容相当多。东晋的谢氏家族是个赫赫有名的诗礼簪缨之家,为首的是谢太傅,即谢安。在这样的家族里,遇到雪天无法外出,才有“讲论文义”的雅兴。召集人兼主讲人自然是谢安,听众是“儿女”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全都涉及到了。接着写主要事件——咏雪。其实是主讲人出题考听众。主讲人何以有此雅兴?原来是天气发生了变化:“俄而雪骤”,早先也有雪,但不大,而此刻变成了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这使主讲人感到很高兴,于是“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答案可能不少,但作者只录下了两个:一个是谢朗说的“撒盐空中”;另一个是谢道韫说的“柳絮因风起”。主讲人对这两个答案的优劣未作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十分耐人寻味。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欣赏及赞扬谢道韫的才气,并写出了谢道韫是“咏絮才”。为何说谢道韫作的词句更好呢?比喻讲究形似:大团大团的雪花簌簌落下,倘若有风,则会漫天飞舞。一团一团的柳絮,与鹅毛大雪相似,也会因风漫天飞舞,古诗中就有“柳絮池塘淡淡风”的句子。纷飞的白雪和因风起的柳絮,都给人以轻盈、飘逸、优雅的感受。用“柳絮因风起”来比喻“白雪纷纷”,可谓形相似,景相同。盐与雪花,形状不同,轻重又有别,“撒盐空中”即使轻风起时也不能随风飘扬,用来比喻“白雪纷纷”并不是很恰当。比喻更讲究神似:盐在空中唰唰地撒,重重地下落,躲都来不及,何谈欣赏?无美感可言。比作柳絮,一扫滞重之感,因风而起,漫天飘飞,这才是大自然的造化。而且柳絮飘飞的季节是春暖花开之时,冬季之冷景,以春季之暖景写出,更见诗意。陈太丘1与友期行1〔陈太丘〕即陈寔(104—186或187),字仲弓,东汉颍川许县(今河南许昌东)人。曾任太丘长。太丘,县名,治所在今河南永城西北。陈太丘与友期行2,期日中3。过中不至,太丘舍去4,去后乃5至。陈太丘和朋友约定一同出行。(他们)约定在正午动身,过了正午朋友没到,陈太丘便离开了,离开之后朋友到了。2〔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3〔日中〕正午时分。4〔舍去〕丢下(他)而离开。舍,舍弃。去,离开。5〔乃〕才。元方6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7?”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当时七岁,在门外玩耍。朋友问元方:‘你父亲在家吗?”元方回答说:“等您很久,您都没到,已经离开了。”6〔元方〕即陈纪(129—199),字元方,陈寔的长子。7〔尊君在不〕令尊在不在?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不,同“否”。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8。”朋友便生气地说:“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约定同行,却丢下别人走了。”8〔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委,舍弃。元方曰:“君与家君9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中午,到了中午您没到,就是不守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父亲,就是不讲礼貌。”9〔家君〕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友人惭,下车引10之。元方入门不顾11。朋友感到很惭愧,走下车去拉元方以表示歉意。元方走进门去,连头也没回。10〔引〕拉,牵拉。11〔顾〕回头看。注:译文为参考本文记述了陈元方与来客对话时的场景,告诫人们办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同时赞扬了陈元方维护父亲尊严的责任感和无畏精神。文章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关于守信与不守信的一场辩论),刻画了三个有鲜明个性的人物,说明了为人处世,应该讲礼守信的道理。一开头,文章以“期行”“期日中”“不至”“舍去”“乃至”等几个关键词语,把事情、时间、起因交代得‘清耍清清楚楚。而且,在这些交代中,还把两个不同的人物形象(一个守信、一个不守信)一下子推到了读者面前。在叙述友人问元方时,由“问”到“怒”,感情急剧变化,充分表现了友人那粗鲁无礼的性格。而在叙述元方批驳友人的怒斥时,则选用语气平和的“答曰”“曰”这类词,壳分表现元方不惧怕友人的怒斥、知书达理、善于应对的性格。文章的结尾,“惭”“下”“引”三个动词,把友人知错欲改的心态及行为刻画得人木三分。对元方鄙弃“无信”的那股倔强劲儿,也用“入门、不顾”四个字,描绘得惟妙惟肖。文章主要通过人物的对话来揭示主题思想。这些人物对话,虽然只有三言两语,但句句都紧扣文章中心,紧扣人物性格,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11《论语》十二章11选自《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东汉列为“七经”之一,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子2曰:“学而时习3之,不亦说乎4?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说:“学习了,然后按时温习,不也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2〔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3〔时习〕按时温习。时,按时。4〔不亦说乎〕不是很愉快吗?不亦……乎,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说,同“悦”,愉快。人不知而不愠5,不亦君子乎6?”(《学而7》)人家不了解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君子吗?”5〔愠〕生气,恼怒。6〔君子〕指有才德的人。7〔学而〕和下文的“为政”“雍也”“述而”等一样,都是《论语》的篇名,是从各篇第一章第一句中摘取出来的,并没有特别的意义。曾子8曰:“吾9日10三省11吾身:为人谋12而不忠13乎?与朋友交而不信14乎?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呢?8〔曾子(前505—前436)〕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9〔吾〕人称代词,我。10〔日〕每天。11〔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三,泛指多次。一说,实指,即下文所说的三个方面。省,自我检查、反省。12〔为人谋〕替人谋划事情。13〔忠〕竭尽自己的心力。14〔信〕诚信。传15不习乎?”(《学而》)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15〔传〕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子曰:“吾十有五16而志于学,三十而立17,四十而不惑18,孔子说:“我十五岁时,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时有所成就,说话办事都有把握;四十岁,心里不再感到迷惑;16〔十有五〕十五岁。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17〔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18〔惑〕迷惑,疑惑。五十而知天命19,六十而耳顺20,七十而从心所欲21,不逾矩22。”(《为政》)五十岁知道天命是什么;六十岁能吸取各种见解而加以容纳;七十岁我就可以随心所欲,但也不会越出规矩。”19〔天命〕上天的意旨。古人认为天是世间万物的主宰。命,命令。20〔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认为是指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21〔从心所欲〕顺从意愿。22〔逾矩〕越过法度。逾,越过。矩,法度。子曰:“温故而知新23,可以为师矣。”(《为政》)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23〔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子曰:“学而不思则罔24,思而不学则殆25。”(《为政》)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24〔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25〔殆〕疑惑。子曰:“贤哉,回26也!一箪27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28其忧,孔子说:“颜回的品质多么高尚啊!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那种困苦,26〔回〕即颜回(前521—前490),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27〔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也有用芦苇制成的。28〔堪〕能忍受。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多么高尚啊,颜回!”子曰:“知之29者30不如好31之者,好之者不如乐32之者。”(《雍也》)孔子说:“懂得某种学问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把研究这种学问作为快乐的人。”29〔之〕代词,它,指学问和事业。一说,指仁德。30〔者〕代词,……的人。31〔好〕喜爱,爱好。32〔乐〕以……为快乐。子曰:“饭疏食,饮水33,曲肱34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33〔饭疏食,饮水〕吃粗粮,喝冷水。饭,吃。疏食,粗粮。水,文言文中称冷水为“水”,热水为“汤”。34〔肱〕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这里指胳膊。不义而富且贵,于35我如浮云36。”(《述而》)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35〔于〕介词,对,对于。36〔如浮云〕像浮云一样。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7。择其善者38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选取他们的优点而学习,如果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37〔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38〔善者〕好的方面,优点。子在川上39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40。”(《子罕》)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39〔川上〕河边。川,河流。40〔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逝,往、离去。斯,代词,这,指河水。夫,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感叹。子曰:“三军41可夺42帅也,匹夫43不可夺志也。”(《子罕》)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改变其主帅;一个人的志向却是不能改变的。”41〔三军〕指军队。42〔夺〕改变。43〔匹夫〕指平民中的男子,这里泛指平民百姓。子夏44曰:“博学而笃志45,切问而近思46,仁47在其中矣”。(《子张》)子夏说:“广泛学习且能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发问,思考当前的事,仁就在其中了。”44〔子夏(前507—?)〕即卜商,字子夏,春秋末期晋国人,孔子的弟子。45〔笃志〕坚定志向。笃,坚定。46〔切问而近思〕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切,恳切。47〔仁〕仁德。第一章“学而时习之”从学习方法讲到个人修养,学以致用,体现学习的价值。第二章“三省吾身”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第三章“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讲循序渐进,进德修业。第四章“温故知新”强调学习关键要思考,要“知新”。第五章“学而不思则罔”阐明“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第六章“贤哉,回也”讲修身要经受困苦、贫穷的考验。1.宋代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人道之门,积德之基”,认为是引导初学者入“道德之门”。孔子提倡的学习,不只是纯知识的书本学习,更重要的是“为人”的学习。“学而时习之”强调知识的学习、道德的修炼都需要自觉学习,不断实践。学习又是互相切磋、互相鼓励、互相交流的事情,“有朋自远方来”就是志同道合之人,从远方而来,交流求学的心得,探索为人的道理。在孔子眼中,修身与别人的知不知没有关系。别人不了解,并不影响一个有修养的人的心境。“人不知而不愠”,已经进入了消解名利的自在境界,这只有君子才能做到啊。2.此章强调的是加强自我反省,提高自我修养。自我反省就是把外在的道德约束化为内在的自觉要求,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曾子是孔子的高徒,曾子的话大约是源于孔子。曾子具体讲到了他自我反省的三个方面的内容,说明白省是儒家弟子自我教育、自我修德的方法和途径。3.本章是孔子自述其一生进德修业的发展过程。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也逐步提高。而这个过程也是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4.在孔子那里,古代典籍及礼仪习俗等都为“故”,“故”自身不会产生“新”,温故而知新,强调“悟”,即思考。《礼记·学记》中记录了孔子这句话:“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说明孔子认为只能记诵一些知识是不能当别人的老师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可见,温故和知新并非平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这就需要独立思考了。5.这也是孔子所提倡的一种学习方法。讲的是“学”与“思”的关系。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不能深刻理解,甚至会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实实在在地学习,则终究会疑惑而一无所得。所以要把“学”与“思”结合起来。6.在众多的弟子中,孔子最赞赏颜回。这一章,孔子赞扬颜回吃着简单的饭食,住在简陋的小巷,却能忍住贫困,不改变自己的乐趣。几句话,就表现出颜回安贫乐道的君子形象。7.这一章讲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是和兴趣成正比的。“知之”只是一般了解,“好之”则会有更大的热情投入,“乐之”才能全身心投人其中,才能有真知灼见,才能有所成就。可见兴趣的培养是多么重要啊!8.这则语录是孔子的自我表白,讲他在“富贵”和“义”发生矛盾时,宁愿贫贱而坚守“义”。孔子并不绝对排斥富贵,并且他还认为富贵是人们正常的欲求,但如果追求富贵要以损害道德(仁、义)为代价,那就不可取了,仁者、君子是不会这样做的。《论语》中多处讲在富贵与仁义之间如何抉择,可能是因为在培植仁德的进程中经常会遇到富贵的诱惑,而富贵不仅意味着优裕的物质生活,更和声名、地位相关,让人难以舍弃,为此,孔子谆谆告诫弟子不可不择手段地追求富贵,同时也含有自警的意味。9.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缺点和优点的人,也往往是善于向他人学习的人。孔子无常师,从每一个人学习他们的优点。所以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可见只要抱定“择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学习态度,无论什么环境,无论什么人,都可从中得到提高。10.这里的“逝者”可以是消逝的时光,也可理解为世间万物的变迁如流水一样昼夜不停,孔子的感喟,自然也包括对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叹息。时间流逝,生命短暂,万物变迁,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然而如何对待这变迁,不同的人却有不同的态度。11.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要有坚定的志向。一个人的志向能否被改变,取决于他自己。所以越是危急的时候,越要捍卫自己的人格,坚守气节。12.本章讲的是求仁的途径。子夏认为:博学、笃志、切问、近思,是修养的重要方法。人们知道,要进步就要博学、笃志,而对切问、近思很多人却忽视了。切问就是恳切地提出问题,如此解疑释惑,才能有真正的收益。近思就是联系现实思考自我,才能循序渐进有所获得。15诫子书11选自《诸葛亮集·文集》卷一(中华书局2012年版)。诫,告诫、劝勉。子,一般认为是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书,书信。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斑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夫2君子之行,静3以4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5无以6明志7,非宁静无以致远8。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宁静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2〔夫〕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3〔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4〔以〕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5〔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6〔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7〔明志〕明确志向。明,明确、坚定。8〔致远〕达到远大目标。致,达到。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9才,非志无以成学。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于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9〔广〕增长。淫慢10则不能励精11,险躁12则不能治性13。年与时驰14,意与日去15,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岁月而消失,10〔淫慢〕放纵懈怠。淫,放纵。慢,懈怠。11〔励精〕振奋精神。励,振奋。12〔险躁〕轻薄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险,轻薄。13〔治性〕修养性情。治,修养。14〔年与时驰〕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驰,疾行,指迅速逝去。15〔意与日去〕意志随同岁月而丧失。遂成枯落16,多不接世17,悲守穷庐18,将复何及19!最终凋落衰残,大多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16〔枯落〕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17〔多不接世〕意思是,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18〔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19〔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诫,劝诫、劝勉之义。诫子书,即作者诸葛亮写给儿子,旨在劝诫、劝勉的信。文章虽不足百字,却把修身治学的大道理谈得透彻深刻,许多语句垂诸久远。作者开篇即明确提出修身养德的要求,并指出修身养德的具体途径。中国传统文人历来注重“修身”。儒家经典《大学》中就强调:“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成为儒家士人理想的人生规划,而其中修身是基础。“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者开篇即以“君子之行”这种高标准的道德规范来要求其子,并以此告诫,人生在世首先要修身养德,这是为人的根本、做事的基础。如何才能修身养德呢?方法是“静”与“俭”。“静”就是淡泊、宁静,是一种摒除杂念和干扰而安宁专一的精神状态。只有内心宁静,方能自省、自察。“静以修身”强调内心宁静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作用。“俭”就是节俭、俭朴。“俭以养德”强调物质生活的低要求对个人品德修炼的关键性作用。诸葛亮年轻时隐居田园,躬自耕植,深知物力维艰,所以一生俭朴,为官廉洁。“俭以养德”是诸葛亮人生智慧的总结,更是诸葛亮严以自律的人生写照。接着明确“静”与“明志”“成才”的关系。“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指不为名利所动,能安贫乐道,守道不移;“宁静”则指心情安宁,内心澄净。不受世俗的影响,淡泊宁静中方能明确内心真实所想,才会坚定自己的志向,进而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所以“淡泊”“宁静”是“明志”的前提。“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要想有才学必须通过学习,而求学的过程必然是孤独寂寞之旅,只有心无旁骛,潜心专一,才能深入思考,精研学问。“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没有志向就不可能学有所成。诸葛亮将立志、学习、成才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告诫儿子要志存高远,勤学成才。学习时要心境清净,精力集中,同时学习态度也要端正,“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好高骛远、博而不精、浅尝辄止、不求甚解的态度都不会有好的学习结果;急于求成、浮躁不专,不仅对学习进步无益,而且有害于品格的培养,达不到陶冶品格的目的。最后又殷殷叮咛:流年似水,蹉跎时光,必将老大徒伤悲,于事无补。所以更应惜时勤学,学习的目的是成才,而成才是为了奉献于社会,为社会所用。诸葛亮的教子之心是非常明确的。18狼11选自《聊斋志异》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此题下共有三则故事,这里选的是第二则。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淄川(今属山东淄博)人,清代文学家。著有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等。一屠2晚归,担中肉尽,止3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4。有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头。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2〔屠〕屠户。3〔止〕仅,只。4〔缀行甚远〕紧跟着走了很远。缀,连接、紧跟。屠惧,投以骨5。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6。复投之,屠户害怕了,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屠户又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5〔投以骨〕把骨头投给狼。6〔从〕跟从。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7。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上来。骨头已经扔完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7〔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并,一起。驱,追随、追赶。如故,跟原来一样。屠大窘8,恐前后受其敌9。顾10野有麦场,场主积薪11其中,苫蔽成丘12。屠户很窘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8〔窘〕处境困迫,为难。9〔受其敌〕遭受它们的攻击。10〔顾〕看,视。11〔积薪〕堆积柴草。12〔苦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一样。苫蔽,覆盖、遮盖。屠乃奔倚其下,驰13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14。屠户于是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都不敢向前,瞪眼朝着屠户。13〔弛〕解除,卸下。14〔眈眈相向〕瞪眼朝着屠户。眈眈,凶狠注视的样子。少时15,一狼径去16,其一犬坐于前17。久之18,目似瞑19,意暇甚20。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15〔少时〕一会儿。16〔径去〕径直离开。径,径直。17〔犬坐于前〕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18〔久之〕时间长了。19〔瞑〕闭上眼睛。20〔意暇甚〕神情很悠闲。意,这里指神情、态度。暇,从容、悠闲。屠暴21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劈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户正要上路,转到柴草堆后面一看,21〔暴〕突然。一狼洞其中22,意将隧入23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24尾。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狼的身子已经钻进一半,只有屁股和尾巴露在外面。22〔洞其中〕在积薪中打洞。洞,洞穴,这里用作动词,指挖洞。23〔隧入〕从通道进入。隧,通道,这里用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24〔尻〕屁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25,盖26以诱敌。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后腿,也把狼杀死。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25〔假寐〕假装睡觉。寐,睡觉。26〔盖〕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狼亦黠27矣,而顷刻28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29?止增笑耳30。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是增加笑料罢了。27〔黠〕狡猾。28〔顷刻〕一会儿。29〔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变诈,巧变诡诈。几何,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30〔止增笑耳〕只是增加笑料罢了。本文选自《聊斋志异》中《狼三则》。写的是两只狼与一个屠户之间的一场较量,狡诈的狼想吃掉屠户,却最终双双毙命于屠户的刀下。全文分两部分。前一部分是叙事,写屠户与狼相斗的故事,环环相扣,紧张曲折。第1段写屠户遇狼,点明时间、地点和矛盾的双方,这是故事的开端。第2段写屠户惧狼,两次投骨而不能止住狼的追踪,表现屠户的迁就退让和狼的贪婪凶恶,这是故事的发展。第3段写屠户御狼,表现屠户情急之下的抉择和狼的不甘罢休,这是故事的进一步发展,也是故事的转折之处,屠户开始由被动转入主动,双方形成相持局面。第4段写屠户杀狼,表现屠户的勇敢警觉和狼的狡诈阴险,这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后一部分即第5段是作者的议论,点明故事的主题,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为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本文篇幅短小,结构紧凑,情节曲折,语言简洁生动,主要通过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屠户和狼的形象,展开双方的矛盾和斗争。在文中,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交代得很清楚。随着情节的波澜起伏,生动地表现了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以及屠户心理、行动的变化。“缀行甚远”“并驱如故”等,表现了狼的贪婪和凶狠;“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径去”“犬坐”“目似瞑,意暇甚”“洞其中”等,表现了狼的狡诈;“惧”“投以骨”“复投之”等,表现了屠户的害怕心理和侥幸心理;“顾”“奔倚”“弛”“持”等,表现了屠户丢掉幻想准备抵抗的决心和行动,也表现了他的机智;“暴起”“劈”“毙”“转视”“断”等,表现了屠夫的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22寓言四则穿井得一人1《吕氏春秋》1节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中华书局2012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穿,挖掘、开凿。《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战国末秦相吕不韦(?一前235)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全书二十六卷,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宋2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3,常一人居外。宋国有一户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井,要到外面去浇田、打水,经常要有一个人在外面(专门做这件事)。2〔宋〕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在今河南商丘一带。3〔溉汲〕打水浇田。溉,浇灌、灌溉。汲,从井里取水。及4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等到家里挖了一口井之后,告诉别人说:“我家挖井得到了一个人。”有人听说了这件事,并传播开来说:“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4〔及〕待,等到。国人5道6之,闻之于宋君7。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国都里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这件事。宋国国君派人向丁家询问,5〔国人〕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6〔道〕讲述。7〔闻之于宋君〕向宋国国君报告这件事。闻,听到,这里是“使听到”的意思。丁氏对8曰:“得一人之使9,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丁家回答:“(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中得到了一个人。”寻到的消息如此,还不如不知道。8〔对〕应答,回答。9〔得一人之使〕得到一个人使唤,指得到一个人的劳力。这篇寓言告诉我们,对于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不要轻易相信传闻,也不要轻易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丁家打了一口井,省了一个人的劳力,相当于家里多了一个人——这是事情的真相。但在传播的过程中就变成了“丁家挖井挖出一个人来”。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讹传?其实原因很多:丁氏对此表述不够清楚,这是其一;“有闻而传之者”未经调查分析就传播开去,这是其二;“国人”似乎也乐于接受这种离奇的传闻,于是愈传愈广,这是其三。事实上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许多谣传也是这样产生的,这个古老的故事对于我们仍然有很大的启示意义。杞人忧天1《列子》1节选自《列子·天瑞》(《列子集释》,中华书局2007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杞,周朝诸侯国。《列子》,旧题为列御寇著。据后人考证,可能是晋代人的作品。今本八篇,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列御寇,相传是战国时的道家人物,郑国人。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2所寄,废寝食者。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崩塌地会陷落,自己无处容身,以至于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2〔亡〕无,没有。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3之,曰:“天,积气4耳,亡处亡气。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担心而担心,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气的。3〔晓〕告知,开导。4〔积气〕聚积的气体。若5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6,奈何7忧崩坠乎?”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5〔若〕你。6〔行止〕行动,活动。7〔奈何〕为何,为什么。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那个人说:“天如果真的是积聚的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8坠,亦不能有所中伤9。”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气积聚的东西中那些能发光的,即使掉下来,也不会有什么伤害。”8〔只使〕纵使,即使。9〔中伤〕伤害。其人曰:“奈地坏何?”那个人又说:“地陷下去怎么办?”晓之者曰:“地,积块10耳,充塞四虚11,亡处亡块。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各个地方,没有一个地方是没有土块的。10〔积块〕聚积的土块。11〔四虚〕四方。若躇步跐蹈12,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你踏步行走,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12〔躇步趾蹈〕这四个字都是踩、踏的意思。其人舍然13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那个杞国人放心了,非常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心了,非常高兴。13〔舍然〕消除疑虑的样子。舍,同“释”,解除、消除。这篇寓言讽刺的对象是那个杞国人。杞人无端地担心天崩地陷,自己无处可居,于是寝食难安。杞人当然是可笑的,那么他为什么会有如此可笑的想法呢?主要是缺乏起码的常识和经验。他把天空看作一块大石板一样的物质,因而担心它碎裂崩塌;他又忽视了祖祖辈辈的生活经验,为了一件从未发生的事而操心。而经过他人开导之后,才“舍然大喜”。后来,我们就常用“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来讽刺那种害怕不可能发生的灾祸、徒然自扰的庸人。当然也应该看到,对一种事物认识不足、了解不够,难免会产生畏惧心理。课外古诗词诵读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1秋,影入平羌江水流。高峻的峨眉山山巅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月影。1〔半轮〕半边,半个。夜发2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2〔发〕出发。诗人即将离开故乡外出闯荡,内心的憧憬和喜悦自然而然地流露在诗中。峨眉山头高悬的那半轮秋月,映在江中,仿佛和水一起流动,陪伴着诗人远行。夜间乘船从清溪出发,经渝州向三峡进发,离友人愈远,就愈加想念。山、月、江水等景致的融合变幻,衬托出诗人即将离开故乡时的复杂情感;而五个地名连用,造成空间迅速转换之感,让人感觉到行船之快,既传达出诗人江行的独特体验,又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1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当年在岐王宅里我们经常见面,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听到您的歌声。1〔寻常〕经常。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春。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您这位老相识。大唐清明的政治造就了一个歌舞升平的时代,“安史之乱”却把人们抛入战乱的深渊。“岐王宅里”“崔九堂前",都是当年名流骚客聚集的场所,一提到这些地点就不免勾起人们对过往岁月的美好回忆。当年出入其间,与李龟年这样风光无限的乐师交往,是很“寻常”的。万万想不到的是,在江南暮春时节,年老病衰的诗人竟又和故人重逢!“落花时节又逢君”这一句很有名,"落花”寓意甚多,既有个人身世之悲,也有对一个繁华时代落幕的慨叹。诗很短,刚开头即煞尾,连一句也不愿多说,更让人体味到那种深沉的悲哀与感慨。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1岑参1行军,行营、军营。九日,指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故园,故乡。原诗注:“时未收长安。”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2来。勉强地想要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却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把酒送来。2〔送酒〕此处化用有关陶渊明的典故。据南朝梁萧统《陶渊明传》记载:陶渊明重阳日在宅边的菊花丛中闷坐,刚好江州刺史王弘送酒来,于是痛饮至醉而归。遥怜故园菊,应傍3战场开。我在远方想念长安故园中的菊花,这时它应正寂寞地在战场旁边盛开。3〔傍〕靠近。古人有重阳登高、饮酒、赏菊的风俗,可是处于军旅之中,又遭遇战乱,诗人“强欲登高”,感叹“无人送酒”,其中的惆怅、凄凉,难以言表。很快,诗人又从这种自我感伤中走出来,联想到故园的菊花——它们在沦陷的都城,应该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虽然没有主人欣赏,孤寂而凄凉,但也一定不负秋阳,在断壁残垣间竞相绽放。欣赏诗歌要特别注意体味核心意象,像诗中的“故园菊”,其所负载的意义已经突破了单纯的惜花和思乡,更寄托着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1尽望乡。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1〔征人〕指出征或成边的军人。前两句写夜晚登城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