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比较文的学的起源与学科历史_第1页
第一章比较文的学的起源与学科历史_第2页
第一章比较文的学的起源与学科历史_第3页
第一章比较文的学的起源与学科历史_第4页
第一章比较文的学的起源与学科历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4第一章比较文学的起源与学科历史比较文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它的产生与人类长期通过“比较”探索文学现象间联系的逻辑密切相关。因为比较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的思维机制,包括人们对比较文学形成的共识是在“跨越”前提下进行的文学研究,其实,“跨越”已经包含了“比较”,“跨越”和“比较”都是立足于两个及其以上事物的关系。“比较”作为思维模式与方法,“跨越”则是从学科界限而言。“比较”一词源出于拉丁语comparäe,在英语中,动词形式为compare,名词形式为comparison,在法语中,“比较”一词为comparaison。都是由com-(共同、一起)和par(相等的)两个语素组成,具有“一起平等地”探究的意思。在人类的认知活动中普遍的“比较”就是发现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异同之处以及可能存在于相互间的内在联系。包括文学在内的世界是千差万别而又多样统一的客观存在,正如中国春秋诸子与西方从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等思想家所指出,事物之间的关系是同一性与差异性的联系,这就是比较思维产生的文化逻辑。在比较文学发展历史上,所有的“影响研究”、“平行研究”或是跨越研究,都是以比较思维与方法对不同类型文学关系的研究,并上升为对文学认识的一种胸怀和视野、当然,仅有“比较”思维和学术上的比较方法,还不是比较文学形成的全部前提。事实上,比较文学的共识达成于对国别文学或民族文学局限的超越。作为一种文学现象,最早它又是源起于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的文化和文学交流,只有出现了跨越民族、语言、文化体系的文学交往,才有比较文学学科形成的可能。第一节引导比较文学学科形成的历史思潮比较文学诞生的最初动因在于人类文明文化的世界性与同一性,而这种同一性与差异又是形成比较的原动力。比较文学学科也是在特定的文学思潮和社会思潮的影响下所产生的,并与世界主义观念的孕育、浪漫主义思潮的推动、实证主义哲学的影响、比较意识的觉醒和各国之间文学翻译的热潮等诸多因素有密切联系。一“世界主义”思潮经历了15-16世纪的海上探险,全球航线开通,欧洲列强开拓海外殖民地,瓜分全球的市场与资源,开始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这场政治、经济上的深刻变革成为了席卷欧洲的启蒙主义和浪漫主义文艺思潮的催生剂,形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文学格局,也必然给文学研究方式的变革带来巨大影响。欧洲世界主义思潮有其历史因素,早在希腊罗马文化中产生过所谓的世界公民思想,以后希伯来基督教文化中的天下大同观念也对世界主义思想先驱有重要启示。在希腊斯多噶学派那里,“世界城邦”(cosmoplis)和“世界公民”(cosmopolites)是同一个意思,意味着理性和人性的平等价值,每个公民都应该对此负责,这是古希腊民主政治的一个概念。基督教的基本精神是民胞物与、天下一家、博爱济众,具有鲜明的大同主义思想。中世纪的欧洲被基督教和拉丁文化统一起来。文艺复兴时期,由于共同的人文主义思想,欧洲作家也表现出了共同的文学旨趣。“18世纪后期,美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法国大革命引发了欧洲思想革命,以德思想家为代表的“世界主义”就是其中一种重要思潮。”方汉文:《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当代后殖民主义批评》,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第8期,第122页。欧洲启蒙运动时期,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世界主义权利”就是一种普世权利,并把它想象成为“在政治共同体之中并通过它来表达并倾听的能力;这是一种不受人为限制和规定的对话的权利。”[美]D.赫尔德,J.罗西瑙等著,俞可平等译:《国将不国——方汉文:《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当代后殖民主义批评》,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第8期,第122页。[美]D.赫尔德,J.罗西瑙等著,俞可平等译:《国将不国——西方著名学者论全球化与国家主权》,319页,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世界主义观念对于文学也有重要影响,欧洲部分作家与理论家提出,文学是人类的一种普遍的人性或普遍的思想情感表现。对艺术整体论的普遍崇尚尤以德国浪漫哲学家与欧洲的浪漫主义文学家最为突出,作家和学者纷纷以超越主体自限为目标,改变完全以民族本位的立场思考具有普泛价值的文学,而是力求用自己与对方两种视角的协调来从事文学研究。这时候,一种文学研究比较思维的整体意识开始形成。在欧洲,比较文学初期的这种观念长期居住德国的法国作家、批评家斯达尔夫人以及文学巨匠歌德最具有代表性。施莱格尔兄弟先后提出“文学的开放性”、“文学的普遍性”的观念,为19世纪比较文学的研究奠立起一个共同的根基。A.W.施莱格尔(AugustWilhelmvonSchlegel)于1808年在维也纳作了一连串的演讲,指责新古典主义的排斥性,要求真实批评应具有普遍性。他认为人性应该具有共同的基础,而文学艺术上不同的表述,就思想而言,只是和谐与对立的结果。这种分辨,把所有不同时空的作品都归纳到两个范畴之中:理性的与热情的。前者代表为历史记载与传记文学,后者代表的是充满浪漫色彩的诗歌与小说。他认为一切艺术形式都存在着内在的关联,甚至与哲学和自然科学之间也存在着密切联系,尤其小说这一艺术形式更具整合功能,“小说是进步的整体诗”。这种观点与20世纪60年代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学科互涉”观点已经非常相近。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先驱斯达尔夫人(MadamedeStael),也注重研究各国、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并开创社会历史批评的风尚。她的《论文学》、《论德国》堪称比较文学的“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之作。在1800年出版的《论文学》(全称《从文学与社会制度的关系论文学》的《序言》中,她宣称自己的任务是“考察宗教、风俗和法律对文学后,德意志民族意识才被真正激发出来,并显示了强大的力量。这种情形并不只是发生在德国,当时这种民族主义风暴曾经席卷欧陆各国。欧洲国家在文学方面也强烈要求回归民族传统,表现同一的民族意识。维护民族独立弘扬为其献身的强大精神力量,这一切正符合了当时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潮流。爱国情绪与浪漫主义文学重情感与内在想象的特点自然地结合起来。特别是在德国,浪漫文学的自我定位过程也是一种不断寻找精神家园的过程。在文学领域里,民族文学的视域最初并未完全退缩至国家主义自我关注的狭隘限制中,浪漫诗人所找到的既有中世纪的德意志民族的文学传统,也有欧洲的乃至世界的文学榜样。这种努力与德国浪漫思潮既追求民族同一性又不乏世界主义的理想相契合。以施莱格尔兄弟和谢林为首的耶拿学派是德意志的浪漫主义文学最早的阐释者,施氏兄弟主办《雅典娜神殿》杂志,较早在德国标举浪漫主义文学思想,成为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锋。他们认为,民族是一个有生命的存在,文学艺术以及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语言、民歌等,都是民族生命力亦即“民族精神”的表现,浪漫主义是促进文化领域里爱国主义的强大动力。A.W.施莱格尔甚至得出结论:德意志文明在世界上占据先进地位。当然这种观念的民族自我中心已经受到马克思等思想家的批判。浪漫主义对民族精神的发掘主要沿着两条路径展开:其一是走向民间,从民俗学中寻找精神源泉,比如阿尔尼姆和布伦塔为代表的海德堡派的浪漫主义者通过搜集整理德国民间传说和民间故事,加以翻译和改写,搜集出版了《儿童的魔号》歌谣集、《德意志人民丛书》、《格林童话》等,将施莱格尔的结论传播得更为迅速和广泛。他们还把德国民间英雄史诗《尼伯龙根之歌》从古德语翻译成新德语,通过与《荷马史诗》进行比较,把《尼伯龙根之歌》和法国外来统治以及1813年到1815年的解放战争联系起来,并充满激情地称之为民族史诗。史诗被当时的人们用狭隘的民族主义眼光来研究、认识,把这部史诗宣扬成德国民族忠诚的典范。理查德·瓦格纳(WilhelmRichardWagner)在1848年革命失败后,从现实中逃到对古希腊和古代德国传说的研究。他对尼伯龙根神话的分析促成了著名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的诞生。瓦格纳对《尼伯龙根之歌》的重新建构塑造了日耳曼民族的再生和德意志帝国的复兴,从内心深处唤醒了德国青年对民族英雄的认同感。其二,为了继承民族传统,通过寻求历史形成的积淀,具体研究本国过去的文学史,尤其是题材史,力图实现“德意志民族精神”的复兴。德国文学家们像赫尔德、席勒、施莱格尔兄弟等,在纵深推进法国文学研究的同时,领先于其它国家开辟了建设“德国文学史”的道路。德国启蒙运动与狂飙运动的重要人物之一赫尔德(JohannGottfriedvonHerder)把民族历史和风土作为文学形成的土壤加以思考,力图催生一种表现于艺术与文学的“民族精神”,在他那里,“民族精神”这一概念并不表示任何民族较其它民族更具优越性,相反,他大力鼓吹所有文化均为平等并具有其各自的价值,并力主包罗万象的世界文学史的生成早在1793年,赫尔德即在其《鼓励人道的书简》等文章中提出这样的主张。参见胡燕春:《比较文学视域中的雷纳·韦勒克》,76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这是一种站在国际化的视点上探讨问题的“比较”,在当时堪称是划时代的文学理论。这种思想对他以后的施莱格尔早在1793年,赫尔德即在其《鼓励人道的书简》等文章中提出这样的主张。参见胡燕春:《比较文学视域中的雷纳·韦勒克》,76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关于赫尔德及其浪漫主义观念,可参见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32-33页,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0。由于法国的古典主义文学势力强大,新起的浪漫主义运动在法国的开展相对滞后。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表现先是表现于卢梭关于情感与艺术理论的主张、德英两国的浪漫主义对法国作家这种观念觉醒的促进、斯达尔夫人对德国浪漫主义元素的介绍和引入,以及法国文学中异国情调的崇尚。斯达尔夫人的《论德国》批判了法国人的文化沙文主义倾向,使法国人从对拿破仑军队的沉醉中首先清醒过来。她采用比较的观点来论述法德两国的社会制度、文化习俗、民族性格和宗教哲学等。她因与拿坡仑政见相左而被流放到德国,在流亡期间她亲身接触到了德国的浪漫主义思想,与德国文学的奠基者歌德、席勒、莱辛和施莱格尔兄弟等都有亲密的往来,相互推重与影响。而这些人都是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斯达尔夫人在《论文学》中着重阐发了文学发展和社会状况之间的相互关系,主张在文学批评中用历史比较的方法来代替古典主义文学法则,她提出文学要扎根于本民族土壤这一观念开启了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理论的先声。19世纪20、30年代,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在诗歌、小说、戏剧等领域全面繁荣,出现了夏多布里昂、拉马丁、雨果、维尼、缪塞、乔治·桑、小仲马等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除了对民间文学的重视外,还重视异国情调的艺术效果。夏多布里昂笔下的印第安人的风俗、雨果的西班牙、塞缪的意大利、德拉克瓦卢想象的东方,虽然有很多杜撰的成分,但是对于不同民族文学间的比较是有利的。无可讳言,法国的文化民族主义可能更多地来源于在知识文化方面的绝对自信与优越地位。在法国,许多学者有意或无意地倾向于以法国文学或文化作为主要的源泉,而把其他的国家文学或文化看成是支流,从而实践法国文学中心论或欧洲文学中心论的实证研究。他们一开始思考的仅仅是本国文学对他国文学的影响,并不考虑他国文学对本国文学的影响,比较方法的导入最初只是被用来向他国夸示本国的优势。“这种倾向到19世纪随历史学、民俗学、语言学的发展,逐渐升级为竞相昭示本国优越性和独特性的研究,文学领域也不例外,民族意识的高涨促进了国别史的整理。”参见渡边洋著、张青编译:《比较文学研究导论》,3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参见渡边洋著、张青编译:《比较文学研究导论》,3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此后,浪漫主义思潮相继蔓延到俄国、东欧的波兰和匈牙利并且远行美洲大陆,人们的文学视域进一步扩大,为比较文学学科的破土而出准备了充分的条件。日本比较文学学者大塚幸男说:“┅┅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初期掀起的浪漫主义潮流,因其国际性特征的缘由,形成了即便是在研究一国文学之际,也不能无视它同外国文学关系的风气。这样,便催发了比较文学这门新兴学科的萌生”。[日]大塚幸男:《比较文学原理》,陈秋峰杨国华译,12页,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三欧洲的实证主义哲学导引欧洲实证主义作为一种科学思潮,在19世纪得到普遍接受,它不是把科学实验简单地看作是对事物的观察、描述和归纳,而是力图在自身限定在经验材料的范围之内,关注经验性的考察和事实的联系,通过在理性指导下的主动实验去发现事物的必然规律,因而突破了传统的纯经验主义框架,成为当时自然科学的主流方法论。实证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孔德(AugusteComte)认为科学知识就应该是实证的知识,一切科学知识必须建立在来自观察和实验的经验事实基础上。实证主义认为社会上一切现象,包括文学在内,必然有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孔德曾极力提倡运用比较法研究人类社会,认为这种方法是实证科学的基础工具。实证的思想精神和方法在当时已经成为世人瞩目的社会思想和社会意识,各领域里的科学研究工作必然要受到影响,从而也深刻地影响了当时的文学研究的发展,它使文学研究获得了哲学方法论基础,并使比较研究的方法成为人们有意识的自觉行为。实证主义和进化论思想有十分紧密的关联,尤其是斯宾塞(HerbertSpencer)的实证主义理论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交融相契。按照进化论的观点,任何事物都经历了一个逐渐发展的变迁过程,这个过程都是经过科学实证的。这就为文学史的整理提供了一种更为开放的世界观和历史的方法。在国别文学史的梳理归整中,文学史研究不再只是传记式的陈述,文学现象的前因后果以及文学交流的事实得到重视,世界性的文学主潮在不同国度的相互影响因而得到说明和证实。把进化论直接用于文学研究,探寻文学发展的规律,曾经吸引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在德国,于1860年创办《人类心理学杂志》的H·斯坦特尔,率先将进化论原理系统地用于文学研究;俄国比较文学之父A.维谢罗夫斯基对“进化论的诗学”作过广博的探讨,他的《历史诗学》探讨了文学类型的演变与社会历史发展之间的相应关系;在法国文学研究中,进化论思想也是很明显的,如E.梅利尔所著的《喜剧史》(两卷本,1864年)就采用了进化论的观点,布吕纳蒂耶(F.Brunetiere)将进化论思想应用于近代文学,在《十九世纪法国抒情诗的进化》、《法国文学史中文学体裁演化论》等论著中,都认为不同文学样式的演化同物种进化规律是一致的;英国的波斯奈特则将斯宾塞的进化论思想移植到文学中来,在《比较文学》一书中提出了民族文学-城邦文学-世界文学的进化模式,企图寻找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参见[美]韦勒克、沃伦著,刘象愚、邢培明等译:《文学理论》,317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王锦园:《进化论与文学》,载乐黛云、王宁主编《超学科比较文学研究》,128-130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在提倡科学精神和实证研究的时代氛围中,19世纪法国文学批评家圣伯夫(CharlesA.Sainte-Beuve)提出“文学科学”的概念,主张把“精神的自然家族”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目的是了解一种“道德的自然历史”。文艺理论家泰纳(HippolyteAdolpheTaine)认为精神科学、艺术研究与自然科学在研究方法上是相类似的,主张建立一种“社会历史——文化精神——中心人物——艺术形式”的系统,并且运用实证的方法,对艺术观念从生活摹仿上升到审美创造的根本条件、艺术产生的外部原因、人在艺术创造中的关键作用等层次进行探讨,企图用“科学”观点建立系统的文化历史学的美学思想体系。在《英国文学史·序言》(1864)中,他指出文艺创作及其发展趋向,是由种族、环境和时代三种“根源”或要素决定的,种族是内部主源,环境是外部压力,时代为后天动量,这三种力量共同促进精神文化的发展。他主张研究作家作品,必须在这三个方面占有大量材料,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后来在《艺术哲学》(1865)中,他又结合具体的艺术现象,分析了艺术发展的历史,进一步论证了这个观点。实证研究注重事实和事实之间确凿的联系,通过对现象的归纳得出科学定律,对比较文学这一学科的兴起与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不仅成为法国学派影响研究的逻辑起点,而且也是法国比较文学最重要的研究方法。无论以后的学者对法国比较文学有何种评价,不可否认的是,法国学者在实证方法的引导下对比较文学学科体系的完备与规范做出了努力。四“比较主义”与译介活动当代学者将欧洲早期进行比较研究的学者称之为“比较主义”或是“比较学者”。欧洲比较研究起步较早,比如富尔贝克的《法律的比较论述》(1602)、格雷格里的《凶残动物的比较解剖》(1765)与《人的状态与能力同动物的状态与能力的比较看法》(1766)等都是比较研究的名作,但究其实质仍然处于现象的描述阶段,比较分析的方法也未能为对研究者们起主导作用的方法。进入19世纪,比较研究法逐渐被广泛运用于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以“比较”命名的学科得到学术界公认。自然科学领域中的比较研究有最有影响的是法国生物学家居维埃(GeongesCuvier)的《比较解剖学》(1800),此外还有德国地理学家里特尔(CarlRitter)运用地理学和历史学结合的方法研究区域差异,最早阐述了人地关系和地理学的综合性、统一性,奠定了人文地理学的基础。在哲学和人文社科领域中的比较研究成果有特雷萨神父的《神话学与历史的比较》(1802),德日昂多(J.M.Degerando)的《哲学体系比较史》(1804),索布里的《文学与绘画比较教程》(1810)等[法]巴尔登斯伯格著,徐鸿译:《比较文学:名称与实质》,参见乐黛云、陈惇主编《中外比较文学名著导读》,287[法]巴尔登斯伯格著,徐鸿译:《比较文学:名称与实质》,参见乐黛云、陈惇主编《中外比较文学名著导读》,287页,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此外,在比较文学的孕育过程中,在研究方法论层次给与“比较文学”极大的启示的还有诞生于19世纪初期的比较语言学。所谓比较语言学就是从历史学、发生学的角度比较同源的各种语言之间的相似或异同关系、运用比较的方法研究语言历史演变的一门语言学,又称为历史比较语言学、比较语法。独立的学科意义上的语言学,就是从历史比较语言学开始的。19世纪中叶的语言学家几乎都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语言,比如博普的《论梵语动词变位系统,与希腊语、拉丁语、波斯语和日耳曼语的相比较》,波特的《印度、日耳曼系语言领域内的词源研究》等。最为著名、影响最大的是德国语言学家施莱歇尔(AugustSchleiher)的《印度日耳曼语言比较语法纲要》。比较文学在这一时期蓬勃兴起也同样正是基于比较的方法得到普及这一历史背景。18世纪以来欧洲各国之间文化交往密切,翻译在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所承担的交流和沟通的地位日益重要,国与国之间文学作品的比较也更多地受到文学研究者的关注。1828年1月1日,歌德致信英国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指出“我很想从您那里了解《塔索》的英文译本在究竟再(在)多大程度上体现了英国韵味。如果您在这方面能给我一些启发,我将十分感谢您。因为原作与译本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国家与另与另一国家之间关系的最富有表现力的一种方式。翻译是‘世界文学’首先需要评估和了解的问题。”HansHansJocachimSchulzandPhillipH.Rheineds.,ComparativeLiterature:anAnalysisofEssays,ChapelHill,N.C.:TheUniversityofNorthCarolinaPress,1973,p.6歌德敏锐地发现研究文学作品与译本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审视和阐发不同的民族之间文化、社会是如何交流的。19世纪欧洲各国之间文学翻译活动相当活跃。施莱格尔、蒂克等都孜孜不倦地从事了欧洲其他国家著名作家的译介工作,其中尤为突出的是A·W·施莱格尔。他不仅是但丁、卡尔德隆、阿里奥斯托和塔索等作家的优秀译者,而且他还用诗体翻译了莎士比亚的17部名剧,这些作品至今仍是德国翻译文学中的瑰宝。译介活动促进了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尤其是不同国家间的文学关系研究,虽然当时的翻译研究还只是停留在翻译技艺与语言研究的层面,作为比较文学的分支,以翻译研究为主要对象的译介学则是在后来才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分支。第二节比较文学学科的历史一门学科的确立一般需要具备较为明晰的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常规化的教学建制、研究成果等支撑条件。比较文学学科的确立是学科概念的提出、理论与方法的完善、课程与学位设置、学刊创设与著作出版、学术会议以及书目资料的整理等众多标志性事件的综合体现。通过梳理这些事件,我们粗略地把比较文学的学科历史分为三个时期:19世纪20、30年代至70年代为肇始阶段,是比较文学的萌芽期;自19世纪的8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为成形阶段,是比较文学学科的创立期;20世纪40年代至今为比较文学在危机中的自我建构和完善阶段,是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期。一“比较文学”概念的提出和学科定名“比较文学”的名称产生于学科诞生之前。1825年,法国学者诺埃尔(FrançoisNoël)较早运用了“比较文学”(LittératureComparée)这一名称。从1816年起,身为中学教师的诺埃尔和他的同事拉普拉斯编选了一套两卷本法语范文选集作为教学讲义,收入了英、法、意等几种语言的文学作品,定名为:《比较英文课程中的文学与道德与法文和拉丁文课程之异同》选集扉页都有一个共同的标题:Cours

de

Littérature

Comparée;1825年诺埃尔又编选了《关于文学与道德的意大利语教程》(Le选集扉页都有一个共同的标题:Cours

de

Littérature

Comparée;1825年诺埃尔又编选了《关于文学与道德的意大利语教程》(Leçonsitaliennesdelittératureetdemorale)一卷本文选。1829年,维尔曼(Abet-FrançoisVillemain)在法国的索邦学院(后并入巴黎大学)开设《十八世纪法国作家对外国文学和欧洲思想的影响》讲座,他把文学研究的视界拓展到英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注意到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其讲义于1838年出版,序文里使用了“比较文学”的表述。维尔曼首次把比较的方法运用到教学之中,并在此后多次使用比较文学这个概念,为比较文学进入大学课堂开辟了道路,同时也使“比较文学”这一术语流行开来,这是他对比较文学所作的特殊贡献。一般国际比较文学界把维尔曼此次讲座关于比较文学概念的使用认定为比较文学在学科意义上的萌芽与开始。此后,1830年,历史学家、文学批评家安倍尔(JeanJacquesAmpere,1800-1864)接替维尔曼在马赛公学作“各民族的艺术和文学的比较”讲座,接着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作了关于欧洲重要文学的比较讲座,并创办了《比较文学史》杂志,他在《诗歌史讲义》中谈到了“比较文学艺术史”,强调各国人民的文学艺术比较史将产生出文学艺术的哲学。两年后,他的讲座定名为“各国文学的历史比较”,进一步申述了进行“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性。1835年,作家兼文学批评家查斯勒(P.Chasles)在一篇题为《外国文学比较》的演讲中概括了比较文学的总体思想,主张文学史研究不能割裂与当时的哲学和政治思想的联系。他从学理的角度指出,“比较文学应该坚决论述各种影响和相关联系的相关性。”“我们应该研究思想与思想之间的彼此影响,哪些内容是给与的,哪些内容是接受的,我们还应该研究每个国家通过连续不断的交流而产生的影响,例如长期与世隔绝的北欧精神如何被南方精神逐渐渗透,法国文化对英国人的吸引力以及英国文化对法国人的吸引力等”HansJocachimSchulzandPhillipH.Rheineds.,HansJocachimSchulzandPhillipH.Rheineds.,ComparativeLiterature:anAnalysisofEssays,ChapelHill,N.C.:TheUniversityofNorthCalolinaPress,1973,pp.57-58早期对“比较文学”这一术语有诸种不同的表述,对于概念使用在当时也还比较孤立,其含义与今天使用的“比较文学”一词存在较大的差异,所谓的比较文学的实践也还仅仅停留在资料对比之中,但作为文学研究的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已经逐步纳入到文学研究的视野。1848年英国批评家马修·阿诺德(MatthewArnold)从法语中引进这一术语,创造出英文的ComparativeLiterature一词,他在一封私人信件中曾提到“最近五十年来对比较文学所引起的注意”。对比较文学这一术语的使用起决定作用的是圣伯夫(Saint-Beuve),1868年他在《两个世界评论》上发表了专门悼念安倍尔的文章《法国比较主义的缔造者让·雅克·安倍尔》,文中使用了“比较文学”一词,并对安贝尔在比较文学中的地位给与了全面评价和理论上的肯定,“比较文学”作为专门术语而被确定并得到学术界普遍接受。二比较文学学科的创立研究范围及理论框架的初步确定,专门学术活动的展开,标志着比较文学已逐渐从文学史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比较文学杂志的出现标志着学科文献量的规模增长。1877年,匈牙利学者梅茨尔(HuoVonMerzl)在克劳森堡(今罗马尼亚的克劳日)创办了一本比较文学杂志《世界比较文学》,起初刊名为匈牙利语,次年改用拉丁语ActaComparationisLiterarumUniversarum作为总名,后来扩展到12个语种,这也充分体现出了杂志的国际性。1886年,德国文学史家马克斯·科赫(MarxKoch)在布莱斯鲁大学创办了另一本颇有影响的刊物《比较文学杂志》(ZeitschriftfürVergleichendeLiteratur),1901年又编辑出版了副刊《比较文学史研究》(ZeitschriftfürVergleichendeLiteraturgeschichte),这两份杂志的宗旨是研究国际文学要更好地为认识本国的文学服务,因而带有明显的民族主义的印记。杂志延续了25年的生命,到1910年停刊。在编辑思想和编辑实践中,都突出了神话和传说,题材与主题史,文学渊源研究的中心位置,对翻译艺术、题材和主题史及国际文学的影响、思想史、民俗学研究也相当重视,对比较文学学科的确立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如果说诺埃尔和拉普拉斯所命名的比较文学还仅仅是一个初创的词语,维尔曼及安倍尔使用的比较文学是学科概念的萌芽,那么英国学者波斯奈特(HutchesonMacaulayPosnett)推出的《比较文学》,已经把“比较文学”作为一个自觉的学科概念来进行研究。波斯奈特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对东西方文化造诣很深,对中国古典文学也非常熟悉。1886年,波斯奈特在新西兰奥克兰大学任教时,发表了世界上第一部以“比较文学”命名的比较文学理论专著——《比较文学》。该书对文学的本质、相对性、发展的原理、比较研究等许多问题作了精辟的阐述,并从民族文学、城市文学、世界文学、国家文学等观点对文学与社会的关系作了比较考察。波斯奈特把“比较”形象地比喻为支撑人类思维的“原始脚手架”,他对比较文学研究的内容和范围都较为宽容,认为文学发展的内在特征和外在特征都是比较研究的目标。这实际上肯定了后来确立的平行研究与影响研究。学科理论著作的出现表明比较文学学科概念从萌芽走向了的自觉,具有重要的开拓性意义。国际比较文学界往往以波斯奈特《比较文学》的推出,来标明比较文学这一门学科开始进入到系统的理论研究阶段。用基亚的话说:它“标志着比较文学的时代已经正式开始”。〔法〕基亚著:《比较文学》,颜保译,2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法〕基亚著:《比较文学》,颜保译,2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这里特别应当提到的是丹麦文学批评家勃兰兑斯(G.Brandes)。他自1871年在哥本哈根大学任教,讲授19世纪西欧的文学成就,他的演讲至1890年汇编成6卷本《十九世纪文学主流》出版,即《流亡文学》、《德国的浪漫派》、《法国的反动》、《英国的自然主义》、《法国浪漫派》和《青年德意志》。这部多国文学史虽未直接标榜比较文学,却是一部真正的比较文学巨著。勃兰兑斯运用了比较的视野和方法,从环境、时代与民族三方面,分别论述了法、德、英各国从19世纪初叶以来二三十年间浪漫主义的盛衰过程和现实主义起而代之的必然性,显示了独特的文学批评的方法。19世纪下半叶,俄国、意大利、丹麦、瑞士、德国、美国、法国的一些大学相继开设比较文学讲座。如1870年俄国学者维谢洛夫斯基(Veselovsky)在彼得堡大学创立了总体文学讲座;意大利学者桑克蒂斯(FancescoSanctis(FrancescoDeSanctis)作为第一个正式设立的比较文学教授,从1871年开始主持那不勒斯大学“比较文学”(letteraturacomparata)讲座。[美]弗朗西斯·约斯特:《比较文学导论》,廖鸿钧等译,12页,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同年,牧师查理·谢克福德(CharlesShackford,1815-1895)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作了“总体文学与比较文学”专题讲座。1887年到1889,查理斯·姆·哥雷教授在密执根大学开办“比较文学批评”研究班。后在加州大学担任英语系主任,开设了比较文学课程。他的《文评方法与素材入门:美学与诗学基础》(1899)一书,从美学与诗学的基本观点出发,在论述文学批评及素材处理的方法时强调:[美]弗朗西斯·约斯特:《比较文学导论》,廖鸿钧等译,12页,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1890年,阿瑟·里奇蒙·马什教授在哈佛大学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比较文学讲座。此时的讲座还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也没有纳入西方大学常规化课程建制,因此还算不上一门独立学科,但在诸多的讲座中,“比较文学”这一名称逐渐固定下来,并沿用至今。法国比较文学学者戴克斯特(JosephTexte)曾经声名远播,他于1892年在里昂大学设立了第一个正式的、经常性的比较文学讲座“文艺复兴以来日耳曼文学对法国文学的影响”,随后在此基础上设立了比较文学教授职位,这也成为法国比较文学教学的基石。1895年他完成了法国的第一部比较文学专著,也是第一篇比较文学博士学位论文《让-雅克·卢梭与世界主义文学的起源》。他在担任第一位比较文学教授的就职演讲“外国和法国的比较文学研究”中,明确提出比较文学的纲领,即以摆脱国别文学研究为宗旨,由此把比较文学研究同一般的国别文学研究区分开来。他对比较文学的方法作了广泛而有系统的研究,并将这些方法应用于欧洲现代文学分析,取得了很大成绩。他的学术活动具有划时代意义,标志着比较文学正式成为高校的建制和一门常设的具有明确的理论研究性的独立学科。此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于1899年创立第一个比较文学专业,由乔治·E·伍德拜尔负责。随后,哈佛大学在肖菲尔德主持下于1904年设立比较文学系,并主编了《哈佛比较文学研究丛书》;北卡罗来纳大学在巴尔登斯贝格努力下于1923年成立比较文学系;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威斯康辛大学也分别于1925年、1927年相继设立比较文学学科。1903年,美国学者还在纽约创办了美国比较文学史上第一份比较文学专业期刊《比较文学学报》。美国比较文学始终有一个显著而且极其重要的特点就是它的包容性,即包容许多因素:移民的多源性、人种的多样化、各种各样的思想、自由的想象、各种学派的外籍教授等,有更广泛的容纳、接纳、融合、兼容并蓄的内涵,但当时美国大学的专业课程中大都是“总体文学”、“人文学”、“名著研究”等,与当今的比较文学学科体系还有很大的距离。在早期法国学派的影响研究中,目录索引是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工具。目录索引可以将出版物(书、报、刊等)内的文献单元、知识单元、内容事项等揭示出来,注明出处,方便进行细致深入的检索。法国早期的比较文学家布吕纳狄埃尔的学生,戴克斯特的同学贝兹(LouisPaulBetz,1861-1903)在这方面的贡献最为显着。1895年贝兹完成了博士论文《海涅在法国》,并着手撰写关于比较文学理论和方法的专著《比较文学诸研究》,1896年,发表《比较文学的性质、任务与意义的批评研究》的论文。他把比较文学看成是一种超越纯粹文学领域的一种“新的文学学术的范畴”以及促进世界和平与国际间相互包容的工具,因此要求比较文学不应过分重视细节和方法,而应重视人类精神的共通性特征,追求典型的美学、历史学与心理学上的关切,拓展了法国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他在苏黎世大学担任比较文学教授期间,编纂了第一本比较文学工具书《比较文学目录初稿》。该书曾于1897年发表于《法国语言学与文学杂志》,编成索引2000条,1899年以《比较文学书目集》为名印成单行本出版,增订为3000条,分十章,按国别排列,后来被译成多种文字,并得到多次增补。该书收集和总结了比较文学以往的研究成果,对保存早期比较文学典籍,让后人了解比较文学诞生的历程具有重要意义,后被译成各种文字,至今仍不失为研究早期比较文学的基本工具书。随后巴登斯贝格担任里昂大学比较文学教师期间,也编纂了比较文学工具书《书目提要》(Bibliographie),到1904年版,收录题目达到6000多个。他的书目在指出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的同时,还指出了其中哪些最为重要,哪些已经将问题讲尽,而有哪些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哪些需要补充的空白。1900年夏天,来自不同国家的欧美学者在巴黎进行国际性讨论会,大会把“各国文学的比较史”列入议题,并提出建立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的呼吁。1903年洛里埃(FredericLoliee(FrédéricLoliée),又译罗力耶)所著《比较文学史——自滥觞至20世纪》(HistoiredeslittératurescomparéesdesoriginesauXXesiècle),收集和总结了比较文学的研究成果。此外,意大利的阿尔唐劳·欧拉夫、英国的乔治·赛柏利、匈牙利的相德尔·贝特费等对这一学科的形成也作出了贡献。第三节进入世界视域的中国比较文学一中国比较文学学科产生的历史语境美国学者戴维·达姆洛什(DavidDamrosh)等人编的《普林斯顿比较文学文献》(ThePrincetonSourcebookinComparativeLiterature,2009)中说道:“过去几十年里,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个比较文学研究项目与学术组织的持续增长。但没有任何地方的增长能比中国更为强劲┅┅”。ThePrincetonSourcebookinComparativeLiteratureFromtheEuropeanEnlightenmenttotheGlobalPresent,EditedbyDavidDamroschNatalieMelasMbongiseniButhelezi,NewJersey,PrincetonUniversityPress.2009,p341.为什么中国比较文学学科能引起世界的关注?比较文学作为一种现代学科进入中国的过程,正是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文化传统转型的一种写照,因此考察比较文学在中国的萌芽必须放在这一历史语境中进行。从19世纪末期开始,在中西交汇、互相渗透的文化背景下,西方文学研究就开始进入中国,对中国传统学术发生影响。文学史家黄人(黄摩西)在《清文汇·序》说:“异质化合,乃孳新种”。西方文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都是中国传统文论诗话从未出现过的。王国维是较早运用西方哲学、美学、文学观点和方法剖析评论中国古典文学的开风气者,他曾经受到康德、叔本华、尼采等西方哲学和美学的影响。1904年在《教育世界》杂志发表的《〈红楼梦〉评论》一文中,他借用叔本华的悲剧理论、尼采的美学思想,在与西方文学的对照互证中,研究了这部著作的悲剧精神,批判了“考证本事”为主的观念,强调其美学价值;他还将歌德的《浮士德》与红楼梦作了比较,认为红楼梦的美学价值不下于《浮士德》。他的《人间词话》将中国古典文论与西方美学相融合,提出了以意境为核心的批评理论。《宋元戏曲考》还将元曲外译情况作了梳理。“鲁迅是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先驱者之一。1907年,发表的论文《摩罗诗力说》,对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诗人拜伦、雪莱、普希金、莱蒙托夫、密茨凯维支、斯洛伐斯基、克拉辛斯基和裴多菲等八位诗人作了评介,发出“别求新声于异邦”的呼吁,特别比较了中国诗人屈原与“摩罗诗人”的异同,提出了“比较既周,爰生自觉”比较观和“凡人之心,无不有诗”的接受理论,表现出了对比较研究的重视。比较文学在中国高等院校的开展方面,清华大学教授吴宓有首创之功。1917-1921年,吴宓先后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立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在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师从新人文主义文学批评运动领袖白璧德教授研习比较文学、英国文学和哲学。1920年,曾在《留美学生季报》上发表了《记新文化运动》和《中国新旧说》两篇文章,首次向国内知识界介绍了比较文学这个概念。学成回国后,先后任南京国立东南大学(今南京大学前身)西洋文学系教授、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主任西洋文学系教授,开设中西诗比较、英国文学史、翻译术等讲座和课程,开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进入高等学校之先河。比较文学学科确立的重要标志是比较文学讲座与课程的开设。1929年到1931年,英国剑桥大学文学系主任、新批评派大师瑞恰兹(I·A·Richards)在清华大学任教,开设了最早以“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命名的两门课。清华大学教师瞿孟生(P.D.Jemeson)还根据瑞恰兹的讲稿整理成《比较文学》一书,主要内容是对英、法、德三国文学进行比较研究。这是以比较文学命名的课程最早正式出现在中国大学课堂上。在清华大学,课程没有固定编制,主要按教师专业特长开课,与比较文学相关的课程除吴宓开设的“中西诗之比较”、“翻译术”之外,还有温德(R.Winter)开设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陈寅恪的《中国文学中的印度故事的研究》以及“近代中国文学之西洋背景”等课程。1931年,傅东华将洛里哀的《比较文学史》翻译成中文,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正式将“比较文学”这个名字引进中国,这也是第一本翻译到中国的比较文学专著。在序言中,译者专门介绍了比较文学的基本概念。1937年,戴望舒翻译出版了提格亨(即梵·第根)的《比较文学论》,第一次在中国系统地介绍了比较文学的历史、理论和方法。1935年,哲学家吴康在中山大学《文史汇刊》发表《比较文学绪论》载于中山大学《文史汇刊》第1卷第2期,1935年6月。一文,专门探讨了比较文学概念,并对中西文学的分类和题材作了辨析,以求达到“旁求会通”载于中山大学《文史汇刊》第1卷第2期,1935年6月。从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领域进一步拓宽,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化,突出的成果表现在比较文学理论和方法的实际应用、文学比较批评的论文和中外文学关系论著的发表。在比较美学与比较诗学方面,朱光潜先生是一位开拓者。他致力于以心理学方法研究美学,借用西方文学理论阐释中国文学,又以中国文学经验来补充西方理论,这种互证互补的研究是阐发研究的一种成功范例。《诗论》可以说是中国比较诗学的开山之作,该书采取中西对照的手法,整合中西诗论。《诗论》首先论述了中西有关诗歌不同起源的见解,对中国诗歌的“诗言志”“诗以达意”的“表现说”和西方的“模仿艺术”的“再现说”作了心理学美学的阐释。在《诗的境界--情趣与意象》一章中,朱光潜借用移情论阐述了内在情趣与外来意象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认为意象与情趣的契合才会创造出理想的诗的境界,这是作者运用心理学美学最重要的发明。在此,朱光潜充分运用了中西理论对诗歌的内在机理进行了深入的把握和探讨,作为“附录”的《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一文,从人伦、自然、宗教与哲学三个方面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西诗歌在情趣上的异同,抓住了中西诗歌的本质特征,并找出了差异的原因,是中西诗歌比较的成功的范例。在《诗的表现》一章,对中国表现说和克罗齐的直觉表现说各自艺术创造过程的具体内涵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另外,朱光潜还将诗与散文、绘画、音乐等其他文学艺术类型进行了比较,融合了中西批评家的多种见解,例举了中外文学史、艺术史上的实例作论证说明,可以说是中国比较文学史上较早涉及跨学科比较的文论。钱锺书先生以广阔的世界性眼光和通晓古今中外文学理论精神实质的学识来进行切实的中外文学比较研究。他的《谈艺录》,由一系列关于中国古典诗歌、诗法的札记和短论构成,是中国最后一部集传统诗话之大成的书,也是第一部广采西方人文、社科新学来诠评中国古典诗学诗艺的书。钱锺书既继承了传统诗话的长处,同时又广泛汲取欧美文艺思想,对中国近体诗进行鉴赏、评点与比较研究,其中类似“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的打通精神;“唐诗以丰情神韵擅长,宋诗以筋骨思理见胜”的真知灼见,都随处可见,非常精辟。《谈艺录》的主要问题虽然都是从中国典籍中引发出来的,但《序言》中也明示“颇采‘二西’之书,以供三隅之反”,书中多有西文引证,并且消融在“中国语境”之中,体现了鲜明的比较意识,也表明作者对中西文化的理解和把握已经达到了融会贯通的高妙境界。钱锺书的巨著《管锥编》在中国新时期出版后,对中国与世界比较文学、比较文明与文化都产生巨大影响。这里不可忽略陈铨的著作《中德文学研究》着力研究了中国文学对德国文学的影响,分析中国小说、戏剧、抒情诗在德国的翻译、改编和仿效情况,特别评介了歌德对中国文学的接受。书中节目如“对于歌德所读小说一本和原文的评价”、“歌德与中国戏剧”、“克林明的灰阑记”、“歌德与中国抒情诗”等,比如就具有鲜明的对比意味,但这部著作不是空泛的平行比较,而是在影响研究方面显示出非凡的功力。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其他一些比较文学学者和比较文学的论著。影响研究研究方面,如陈寅恪的《西游记玄奘弟子故事之演变》和《三国志曹冲华佗传与印度故事》,方重的《十八世纪的英国文学与中国》等,都是当时影响研究的典范之作。刘西渭的《咀华集》、《咀华二集》,对活跃在当时文坛上的重要作家如巴金、曹禺、卞之琳、萧乾、沈从文等的创作进行了鉴赏、评述,常常贯之以中西比较。刘西渭对中外文学非常熟悉,他在研究外国作家时经常信手与中国作家作品进行比较,在评论中国作家作品时,又将他们置放在世界文学体系中进行比较考察。所以他的审美印象批评,总是带有一种开放的眼光,立论、赏析都别有见地。朱维之的《中国文艺思潮史略》、《基督教文学》、《中国音乐文学史》,涉及文学与宗教、音乐与文学的关系,是跨学科比较研究的重要著作。宗白华的《中西画法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阐述了中国画以书法为基础,西洋画以雕刻建筑为基础的特点,其中也涉及文学与美术的比较。杨宪益的《零墨新笺》是一部史料丰富、考证严谨的比较文学札记,其中《中国的灰姑娘故事》,作者指出,虽记载于《酉阳杂俎》,但故事渊源可能来自欧洲,在欧洲和近东有345种类似的传说;而《安徒生童话》中的“皇帝的新衣”,早在一千多年前中国的《高僧传》中已有记载。这些史料都是作者在长期的翻译工作中发现和积累的,因此,许多结论都极具说服力。季羡林注重东方文学研究,他的有关寓言、童话、民间故事的系列比较文章,如《从比较文学观点看寓言和童话》、《木师与画师的故事》、《梵文五卷书――一部征服了世界的寓言童话集》、《柳宗元〈黔之驴〉取材来源考》等,都注重文献资料的实证工作。后来著有《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中印文化关系史论集》等。二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建立随着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深入自醒和反思,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一向曾被极大边缘化的“非西方化”国家如印度、中国、埃及、巴西等的比较文学以其独有的文明、文化特质越来越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和重视,它们的声音在比较文学界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近代以来,亚洲文明、非洲文明、拉美文明在与西方的不断碰撞接触中,虽然都经历过一段时间的痛苦的撕裂和挣扎,最终也都找到了日渐提升自己、发展自己的道路。在东西文化大框架下进行自觉的文化比较是新时期亚、非、拉国家比较文学研究的共有的特征之一。近年来,埃及比较文学界绝大多数的研究成果,都着眼于从跨文化的角度对外国文学和埃及、阿拉伯文学进行比较研究,如既注意论证《一千零一夜》、埃及古代神话对西欧文学所起的借鉴作用,也注意分析伊斯兰教在但丁、莱蒙托夫作品中留下的痕迹,甚至还立足于东方,探索东方文明对俄罗斯诗歌和西方文艺创作的启示。在印度,独具特色的比较印度文学研究和为抗衡西方话语建立文化自信而展开的梵语诗学批评则是印度奉献给世界比较文学界的两朵奇葩。20世纪70年代,比较文学在中国香港与台湾地区发展迅速,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与台湾大学等院校积极开展比较文学研究。从学科理论角度,比较文学中国学派与阐发研究是重要的贡献。比较文学中国学派与阐发研究是两个不同的观念,在中国比较文学发展过程中,部分学者们主张以双向阐发研究(以及阐发研究)和跨文化研究为中心,有的学者将这种研究与中国学派的提法结起来。1975年8月,在台湾举行的第2届东西文学关系的国际比较文学会议上,台湾大学朱立民教授提出用西方的批评方法来阐释中国文学现象的观点。次年,古添洪、陈慧桦在《比较文学的垦拓在台湾》一书《序》中提出“阐发研究”说,认为法国学派的影响研究与美国学派的类似性与差异性研究具有互补性,只要两者作适当的调整、修正就能相互完善:在晚近中西的文学比较中,又显示出一种新的研究途径。我国文学,丰富含蓄;但对于研究文学的方法,却缺乏系统,缺乏能深探本源又平实可辨的理论,故晚近受西方文学训练的中国学者,回顾研究中国古典或近代文学时,即援用西方的理论与方法,以阐发中国文学的宝藏。由于这援用西方的理论和方法,既涉及西方文学,而其援用亦往往加以调整,即对原理及方法作一考验,作一修正,故此种文学研究亦可目之为比较文学。我们不妨大胆宣言说,这援用西方文学理论与方法并加以考验调整,以用之于中国文学的研究,是比较文学的中国派。古添洪、陈慧桦编:《比较文学的垦拓在台湾.序》,1-2页古添洪、陈慧桦编:《比较文学的垦拓在台湾.序》,1-2页,台北,东大图书出版公司,1976。这里不仅把援用西方理论阐释中国文学的“阐发法”作为比较文学的一种“新的研究途径”,而且还首次提出了中国学派,并且把阐发法作为中国学派的特色和标志。在台湾执教的美国学者李达三则更加明确地提出“中国学派”的学术构想,认为中国学派的学科建设走的是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的变通和折衷的道路,并称之为“中庸学派”。李达三:《比较文学中国学派》,见黄维樑、曹顺庆编《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垦拓――台湾学者论文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第139页.他还特别指出了中西文字在言、象、义三个方面的差别以及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在建构中国学派的“民族性”方面尤其值得注意。曹顺庆认为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创立正是第三阶李达三:《比较文学中国学派》,见黄维樑、曹顺庆编《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垦拓――台湾学者论文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第139页.那么中国学派则将以跨文化的双向“阐发法”,中西互补的“异同比较法”,探求民族特色及文化根源的“模子寻根法”,促进中西沟通的‘对话法’及旨在追求理论重构的‘整合与建构法’等五种方法为支柱,正在和即将构筑起中国学派‘跨文化研究’的理论大厦。”曹顺庆:《导论:比较文学学科曹顺庆:《导论: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拓展》,见黄维樑、曹顺庆编《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垦拓―台湾学者论文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3页,1998。其实“风起于青萍之末”,比较文学在中国大陆经达了几十年的沉寂后,迎来它的大发展阶段。197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钱锺书先生《管锥编》的出版,标志着中国大陆比较文学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北京大学率先成立比较文学研究组织,较早接触比较文学的学者都有论文发表。在跨文化研究方面,中国可谓是目前比较文学界最为活跃的国家之一。中国学者的阐发研究和跨文化研究跨越了东西方异质文化的隔离,融通了东西文化与文学,以真正的国际胸怀和视野从事比较文学研究。这种研究不是那种显性的命题字面上的外在比较,而是在论述实际内容上的内在省察,是学贯中西、融会古今的汇通性思考,体现出中国式的“圆融”境界。三中国比较文学的主要贡献中国比较文学的新阶段中,首先是成立了中国比较文学学会,1985年在深圳大学成立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并召开了首次学术讨论会,以后在全国各地连续召开多次年会,推动了中国比较文学事业的发展。《中国比较文学》杂志创刊,同时在其他相关学杂志和大学学报上发表了大量的比较文学论文。北京大学、苏州大学与四川大学等院校率先建立了比较文学博士学位授予点,招收比较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全国各大学普遍开设比较文学课程,比较文学在中国成为一门显学。比较文学研究的实绩突出,湖南文艺出版社最早出版了《比较文学丛书》(1986),由北京大学乐黛云教授为丛书作了总序,丛书收入了《东方比较文学论文集》、《中日古代文学关系史稿》、《近代中日文学交流史稿》、《中印文学源流》、《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论文集》、《鲁迅和他的前驱》、《白之比较文学论文集》、《比较文学原理》、《比较文学导论》等。关于这套丛书书目及简介可以参见乐黛云著《比较文学原理》的序言及相关介绍,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关于这套丛书书目及简介可以参见乐黛云著《比较文学原理》的序言及相关介绍,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教材出版是比较文学教学与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几乎所有重点大学都出版了自己的教材,我们只能介绍其中一些有创新与有特色的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的《21世纪比较文学系列教材》(2005)由北京大学严绍璗教授撰写了总序,收入乐黛云等著《比较文学原理新编》、乐黛云著《比较文学简明教程》、张哲俊著《东亚比较文学导论》、陈跃红著《比较诗学导论》、谢天振著《译介学导论》等关于这套丛书的详目与具体介绍,可以参见乐黛云著《比较文学简明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教材系列》(2011)是新世纪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建设的教材系列,既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又重视学科的教学实践,开辟比较文学研究的新方向与新分支,反映进入新世纪以后世界文学研究的前沿理论课题进展。收入《比较文学学科文选》、关于这套丛书的详目与具体介绍,可以参见乐黛云著《比较文学简明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比较文学的教材与专著大量出版,除了最早出版的卢康华和孙景尧著《比较文学导论》之外,先后有陈惇和刘象愚主编的《比较文学概论》(1988)、曹顺庆主编的《比较文学史》(1991)陈惇、孙景尧和谢天振主编的《比较文学》(1997)、方汉文主编的《比较文学基本原理》(2002)、杨乃乔主编的《比较文学概论》(2002)等,我们所列举的这些教材是根据高校教学所使用教材的统计而定,仅只是使用较多的教材,是比较文学原理的基本教材,难免挂一漏万,目的在于反映中国比较文学教学与研究的主流。但是亦无可讳言,正如广大学者所的指出,目前比较文学教材编写数量较多,但是雷同相近的教材过多,而具有独创性的、反映21世纪世界比较文学研究新思潮、新观念与新方法的教材仍然缺乏。这也是我们编写本教材的直接原因之一。其中特别要提到的是两部论著,虽然也被冠之以教材之名,其实同时具有专著的学术探讨性质。一部是乐黛云等人主编的《比较文学原理新编》(1998),这是一部具有一定理论深度与较高学术水平的论著。另一部是方汉文著《比较文学高等原理》,学者们认为这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创建性的论著。其所提出的比较文学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比较文学新定义与中国话语和体系建构等问题都引起了关注与争鸣。杨乃乔主编的《比较文学概论》也是一部有特色的教材,其中对比较思维与比较文学的本体论等构成的划分,显示了新世纪以来比较文学研究的新模式。曹顺庆等著《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研究》锐意创新,讨论了异质文化间比较文学研究的性质。这几部论著对于比较文学研究生教学的理论话语有较大影响,将会在新世纪比较文学进程中展示其特色。参见乐黛云等著《比较文学原理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方汉文著《比较文学高等原理》(修订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杨乃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